《从商业到小农经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以业为商”到“以农为市”———社会化小农的市场维度考察

作者:卢昌军,邓大才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46卷第4期发布时间:2010

年12月15日

[摘要] 认识当今农民,要从小农与市场的关系着手,通过小农与市场结合的程度、

方式、媒介考察小农的性质及其变化。文章认为,当今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大异传统小农

与市场的关系,从“以业为商”走向“以农为市”,农村、农业、农民分别成为交易内容、市场载体和商品主体。当今小农是“无人不市”,当今乡村是“无物不商”,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蜂窝结构”走向“网状结构”、从“人情交换”走向“货

币交易”。

[关键词] 以业为商;以农为市;纵向交换;横向交易

小农与市场的关系是确定小农性质的主要标准,也是认识小农的重要视角。表面上看,当今小农与传统小农没有区别,规模几乎没有变化、仍然以农业为生,孤立、封闭、隔离。其实当今小农与传统小农相去甚远,已经从过去极少的“以业为商”变成如今大量的“以农为市”,从过去单一纵向交换的商品关系变成当今纵横交错的市场关系,从过去的伦理、人情二元交往体系变成当前的货币、伦理、人情三元交易体系,货币关系取代了大部分

的伦理、人情关系。从市场的视角看,小农已经走出了孤立、封闭、分散状态,变成社会化的农户和农民。

一、传统小农:“以业为商”

传统小农与市场的关系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以家庭消费剩余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

业产品为商品与市场交换;二是小农与市场交换是纵向的关系,即农户→村庄小市→基

层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①三是小农之间的交往、交流、交换以非货币的方式进行。第一个特征说明了小农生产、生活的自然、自给性质,交换具有剩余性;第二个特征说明小农孤立、隔离和封闭的性质,小农以纵向性交易为主;第三个特征说明了小农共同体内部的熟人性、非货币性、道德性。小农与市场关系的三个特征可以化约为“以业为商”。

(一)小农交易的剩余性

马克思认为,传统小农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需要,只有多余的产品才会出售,“农民家庭差不多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食物、用具和衣服。只有当他们在满足自己的需

要以后还能生产更多的东西时,他们才开始生产商品;这种投入社会交换即拿出出卖的

多余产品就成了商品。”[1]297传统小农出售农产品的目的,只是换回家庭不能生产的日用必需消费品“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2]173。农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

交往”[3]271。“乡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

可关门自给”[4]52。显然传统小农与市场发生关系是出售多余农产品,交换具有剩余性。

黄宗智曾经将小农与市场的关系分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与“谋利推动的商品化”[5]105。小农为谋生的商品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家庭消费剩

余产品出售换取生活必需的日常用品;二是为维持家庭生存,劳动力外出帮工或者从事

家庭手工业。按照黄宗智的说法,“小农+手工业或帮工”维持中国传统农业的稳定与延续。“多数织布农户在务农所得不足养家糊口的压力之下,将无别处可用的家庭辅助劳动力投入家庭手工业……商品化的家庭手工业成为补充种植业收入不足、养家糊口和维持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两者的结合是那里的小农生存和再生产的关键。”[5]307家庭手工产品成为商品是小农维生的拐杖。

马克思和黄宗智都认为,传统小农只有部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前者是“农业”的产品,后者是“家庭副业”的产品,笔者将此称为“以业为商”,“业”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除此以外,小农的生产过程、家庭其他资源都没有变成商品,最重要的资源———劳动力也没有成为商品。

(二)小农交易的纵向性

纵向交换意味着小农之间、村庄之间、基层市场之间相互隔离、缺乏横向交易。小农的隔离性体现在农户、村庄和市场三个方面。

“马铃薯似”的小农与隔离的农户。对于小农的“隔离性”,马克思论述得最充分、最透彻。“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因为小农生产条件相同、生产结构相同,双方没交换的条件,也没有交换的需求,更没有交换的动力。“一块小土地,一个农户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

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形成一个省……(小农)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6]693村庄就是同质的小农简单相加组成、市场也是由结构相同的“同名数”村庄构成。小农之间、村庄之间相互隔

离,没有交换和交易的内在需求,“马铃薯”之间不仅没有化学变化,甚至连物理变化都没有。

“蜂窝结构”的村庄与分离的市场。施坚雅认为小农只与所在区域的市场进行纵向交易,不与其他村庄发生横向交换,市场之间就像“蜂窝”的“蜂眼”一样,彼此不相连,填满所有的乡村。“建立了新的村庄,它们填满了旧有村庄组成的独立圆环之间的空白。由集镇放射出的6条道路延伸到了外环的村庄,市场区域逐步扩大并互相挤压成为六边形。”[7]73“角落(圆形之间的空隙)通过圆形互相挤压而得到利用,直到生产一个蜂窝图形。”[7]113舒绣文(Vivi-enne Shue)将此称为“蜂窝结构”。小农只与自己所在村庄的基层市场或中间市场发生联系,而不与邻近的其他基层市场发生联系,基层市场之

间既不往来、也不竞争。“当建立新的基层市场时,所采用的集期要尽量不与邻近的中间市场发生冲突,而不管邻近的基层市场的集期。”[7]27-28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这个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农民以走出基层市场社区为“外出”,姑娘绣的花都带有她所在基层市场社区所特有的花样,不同基层市场之间的语言有差别,只有同一市场的人才能够完全理解,游走在不同市场社区的小商贩甚至要使用不同的计量工具,否则无法进行交易[7]40-51。小农只有一个交易的“窗口”———社区市场,通过这个“窗口”进行必需品的输入与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