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的标准宽度是多少
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
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引言农田防护林建设是保护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什么是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是指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所需的各项规范和要求的制定和实施。
它旨在确保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科学、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1. 方案设计要求农田防护林的方案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区域规划和灾害风险评估 - 林木种植布局和组合方案 - 土地利用和土壤保护要求 - 灌溉和排水系统设计 - 林木保护和管理措施2. 林木种植要求农田防护林的种植要求主要包括: - 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种 - 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和行距 - 基于土壤条件和气候要素确定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措施 - 注意树木的更新和疾病防治工作3. 管理与养护农田防护林的管理与养护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责任制 - 定期测量和监测林木生长状况 - 及时处理病虫害和其他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组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管理和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4. 监测与评估农田防护林的监测与评估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监测农田防护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 定期进行评估,评估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措施和政策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农田农田防护林起到了保护农田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种植布局、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措施,防止农田受到气候干扰、水土流失和病虫害威胁,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田防护林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它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水和养分的保持和利用。
同时,农田防护林还能提供气候调节、风蚀防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为农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
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
1.当年造林成活率和三年后的保存率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项目区林木覆盖
率达到林业部门规定标准。
2.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网网格面积200—300亩,最大不超过400亩;人少地多,以机械化
作业为主的地区,林网网格面积不得超过1000亩;严重风蚀地带,还要适当减小林网网格
面积。
3.在不与农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利用田间零星小片(100亩以下)空闲地、沙荒地、盐碱地营
造经济林或其他林种。
4.项目区内主要沟渠和道路两侧能植树的都要植树。
Classified as Internal。
农田防护林法律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及其周边地区,为防止风沙侵蚀、保持水土、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农业产量等目的而营造的防护林。
第三条农田防护林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三)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四)政府引导,农民参与。
第四条农田防护林建设实行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规划与设计第六条农田防护林建设应当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农田防护林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防护林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二)防护林布局和结构;(三)防护林树种选择和配置;(四)防护林建设规模和期限;(五)防护林建设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
第八条农田防护林设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根据防护林建设目的和地形地貌,合理确定防护林类型和树种;(二)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方式和抚育措施;(三)根据农田布局和农田防护林的功能需求,合理确定防护林带宽度、间距和林带结构;(四)确保防护林建设与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设施建设相协调。
第九条农田防护林规划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章造林与抚育第十条农田防护林造林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选用优质种苗,确保造林成活率;(二)严格造林技术,确保造林质量;(三)加强造林后期的抚育管理,提高防护林生长速度和防护效果。
第十一条农田防护林抚育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施肥、浇水、除草、修剪等常规抚育措施;(二)病虫害防治;(三)更新改造,提高防护林质量和防护效果。
第十二条农田防护林造林和抚育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二)采取科学合理的造林、抚育技术;(三)确保防护林质量和防护效果。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伴随农业的飞速发展,农田林业防护建设逐渐变成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农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防护林演绎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防护林不仅是为农田生产保驾护航的天然防护带,还是农田的天然保护屏障,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防护林在进行农田建设时也有很大的问题,文章针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仅供参照。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提升质量;筹划工作现在处在农田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增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而且,每个区域都在对农田进行开发保护的过程里获得很好的发展。
在全体的防护林建设中,农田防护林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保护农田的关键举措。
目前怎样在得到防护的前提下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变成各个区域发展的首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应该对农田防护林建设里的限制性因素进行认真地剖析,并且根据限制性因素提出解决的方案,借助这些来建立崭新的变革体系,从而促进地方农田防护林建设发展。
1、目前农田防护林遇到的实际困难1.1推广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效果差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防护中实现了大面积的运用,如此一来有效完善了以前农业灌溉模式的弊处。
但伴随新型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实施,需要农田防护林做出改变。
以前路渠林计划在条田外面实施林带建设,借助支渠和农渠等有关措施实施灌溉工作,但是随着灌溉措施的逐渐升级,陈旧的防渗渠、土渠因为灌水利用率太低,目前已经变成林带灌溉的关键方式,但由于缺乏人员以及外力的管理,许多的农渠不能使用。
除此之外,因为部分护林员的收入很低,致使其参加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农田防护林中的林木无法健康成长,非常容易发生病虫害[1]。
在部分地域,甚至出现大规模林网枯竭而死,从这能够发现,没有注重农田防护林的管理工作,会给此地域的防护林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2防护带间的距离太宽自1990年至今,农田防护林建设大力推广与宣扬积水灌溉技术。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
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土壤风蚀是风对地表土壤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过程,也是风与地表颗粒相互作用的过程。
土壤风蚀破坏地表,造成地表细颗粒物质和土壤养分损失,导致土地沙漠化或贫瘠化[1-2] ,土壤风蚀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尤为严重。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3-5] ,具有明显降低风速、增加土壤湿度、防治土壤风蚀的作用,是农田土壤风蚀防治的最主要措施之一[6-8] 。
防护林带的防护效益与林带疏透度、透风系数、配置方式、行数、株行距等林带结构因子有关[9] ,防护林带建设应遵循“宜林则林、宜灌则灌、林灌结合”的原则[10-12] 。
河北坝上地区农田防护林多建于20 世纪60 年代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及2000 年后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河北省康保县为例,1950年林地面积为69 hm2, 2010年猛增至75 944.92 hm2[13]。
河北坝上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旱作农田,且以传统、非保护性耕作方式为主[14-15] ,林草地与农田之间缺乏整体性规划。
在农田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单纯重视防护林数量和规模,林带配置不合理,树种选择重视乔木、轻视灌木,树种单一,多以杨树为主[16] ,加之营造时间较长和管理手段粗放,大部分的防护林带均处于衰退期或已经死亡,无法满足保护农田的需求,土壤风蚀与土质沙化现象十分严重,是京津特大城市主要沙尘源之一[17] 。
本试验以河北坝上康保县农田防护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观测,选择区域内典型的农田防护林带为目标,对其结构配置特征展开研究,为该区域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康保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114° 12’ 〜114° 56’ E、41° 25’ 〜42° 09’ N),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多受蒙古高压控制,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306.3〜409.6 mm,是河北省降水量相对最少的县(市、区)之一;年均气温1.2 C左右,是河北省热量条件最差的县域之一;夏季凉爽而短促,无霜期为92 d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33.6 C;冬季严寒漫长,极端最低气温可达-36.4 °C;6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为60 d 左右,冬春季节常有雪暴、沙尘暴出现。
新疆农田防护林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碳储量
新疆农田防护林不同林龄生物量及碳储量朱玉伟;桑巴叶;王永红;刘康;陈启民;褚奋飞【摘要】探讨新疆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不同林龄组的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新疆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储量和潜力研究提供基础.根据新疆201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新疆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不同林龄下不同径阶的标准解析木样本数据,估算主要树种生物量、碳储量及碳密度变化规律和龄组特征,探讨主要防护林树种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3种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面积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占总面积的66.68%,各树种中杨树占绝对优势,占总面积的79.62%.主要树种不同林龄组生物量,树干生物量占比最高.3种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碳储量杨树(6 119.53×104 Mg)>榆树(237.63×104 Mg)>沙枣(212.31×104Mg).3种主要树种各龄组的碳密度为幼龄林(35.42 Mg· hm-2)<中龄林(172.69 Mg· hm-2)<近熟林(250.18 Mg·hm-2)<成熟林(442.36 Mg·hm-2).新疆农田防护林具有较高的生长潜力和固碳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和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iomass,carbon storage,and carbon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armland shelterbelt forests with different ages in Xinjia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carbon circulation of the shelterbelt ecosystem,carbon storage and potential,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of Xinjiang (2014) were adopted.Standard analytical wood sample data of different diameter step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mass,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main shelterbelt species was discussed.It was fount that the area of the three main tree species used in farmlandshelterbelt was dominated by young forest and half-matureforest,accounting for 66.68% of the total area.The sum of poplar area accounted for 79.62% of the total area.Trunk biomas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in the biomass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at different age groups.The carbon storages of main shelterbelt species were poplar(6 119.53 × 104 Mg)>elm(237.63 × 104 Mg)>Elaeagnus angustifolia (212.31× 104 Mg).The carbon density at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young forest(35.42 Mg · hm-2)< half-mature forest(172.69 Mg · hm 2)<near-mature forest(250.18 Mg · hm-2)<mature forest(442.36 Mg · hm-2).The shelterbelt forests in Xinjiang exhibited high potential in growth and carbon fixation.The results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carbon sink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in Xinjiang.【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3)002【总页数】7页(P116-122)【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林龄;生物量;碳储量【作者】朱玉伟;桑巴叶;王永红;刘康;陈启民;褚奋飞【作者单位】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随着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气候变暖及其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全球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1-5],在CO2收支平衡、缓解气候变化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环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7],而大量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机碳储量占陆地总碳储量的80%和40%以上[8-9]。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1.0.1为规范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保证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利用森林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新建或改造的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
1.0.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0.4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经批准的农田防护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其批复文件)。
1.0.5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和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 术语和定义2.0.1 农田防护林farmland shelterbelt以保护农田,减免自然灾害,提高农区生物多样性,改善乡村景观,控制非点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
2.0.2 林带belt以带状形式营造的具有防护作用的树行的总称。
2.0.3 骨干林带fundamental belt具有连通性和区域性特点,依托江、海、湖、河堤岸、沙漠边缘及干线公路建设的抵御自然灾害最基础最主要的林带。
2.0.4 主林带main belt为阻挡主风向(主要害风方向)而设置的农田林网骨架林带。
2.0.5 副林带assistant belt与主林带垂直而设置的农田林网辅助林带。
2.0.6 疏透度degree of porosity指林带林缘垂直面上透光孔隙的投影面积与该垂直面上林带投影总面积之比。
2.0.7 林带结构belt structure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
通常把林带结构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类型。
2.0.8 紧密结构tightness structure在有叶期枝叶密集,几乎没有透光孔隙,防风距离较短,疏透度小于0.15。
农田防护林
1.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规划设计1.1林带结构它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的层次、宽度、横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状况等综合情况。
平原地区应选通风结构林带。
因为通风结构林带防护距离最大,通常由2行以上乔木组成,没有下木,有效防护距离在28h的范围内。
1.2林带走向它是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
防止主要害风的林带是主林带,主林带要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
防止主要害风以外风力的林带是副林带,副林带一定要垂直于主林带。
主、副林带形成的网格,呈长方形或方形。
林带走向以主林带垂直于主风来确定。
在大面积的农田上,只有营造许多纵横交织的林带,形成很多林网,才能起到全面的防护作用。
1.3林带间距它是指主林带与主林带或副林带与副林带之间的距离。
平原地区主林带之间的距离为200~300m,副林带之间的距离为500~600m,网格面积要大于10hm2,而小于20hm2。
1.4林带宽度它是指林带两侧边行树木之间的距离,再加上两侧各1~1.5m的林缘宽度。
一般选择两侧各2行以上的行道树。
2行的林带宽度应不小于4m。
这种窄林带的优点是占地少,消耗水分少,生长稳定而防护效果好。
“窄林带、小网格”在平原地区已起到良好的保田增产作用。
1.5林带与地形地物的结合农田防护林林带的设计应尽量与护路林、护岸林、环村林以及成片造林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节省耕地,另一方面又能构成综合的防护林体系,扩大防护作用。
林带与道路结合时,可配置在道路两侧。
与渠道结合时,可配置在渠道的南侧;与护岸林结合时,可配置在河流两岸。
尽量做到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
转自:<a href='http:。
农田防护林林带的作用与类型配置
农田防护林林带的作用与类型配置伍薜技术协作信息农林科技农田防护林林带的作用与类型配置●杨晓林农田防护林林带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风速,保持农田的地温,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等.而林带的结构类型,是指因树种组成,栽植密度,种植点配置方式的不同所形成的外部形态特征.一,农田防护林林带的作用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风速.当害风通过时,与树干,枝叶发生摩擦,使较大的气流漩涡分散成无数方向不同的小漩涡,小漩涡彼此相互碰撞,致使其流动能不断削弱.而越过林带的气流与穿越过林带的气流接触后,又产生摩擦与混合,使动能被进一步消耗,因此降低了风速.林带通过降低风速,改变气流结构及其近旁的热量收支状况,可以使农田的空气温度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改善.这种调节作用的大小,随林带结构及其间距,季节或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天气状况,风速,与林带的间距,以及昼夜因素而不同.一般在林带间距较大的情况下,夏季防护林网格内的平均温度与旷野无明显差距.紧密结构的林带比其他结构的林带对温度的影响明显,表现为增温与降温比较显着,夏季或作物生长旺盛期温度降低,秋季的前期温度状况接近夏末, 后期接近春季;夜间无风时林网内温度与旷野相近,微风时较林外为低,强风时与林外差别不大;晴朗的白天林带内及其背阴面附近较林带外及向阳面的温度低,而夜间林墙散热,温度较周围低,林带内却相应较高.由于林带的存在,使阳光辐射,风速及蒸发量等因素发生变化,引起地温出现不同于旷野的状况.就是向阳和背阴的林缘及林带内,清晨和夜晚地温增高,但距离林缘较远处地温较低,而中午林带附近地温较高,背阴面地温上升到一定程度不再增加,向阳面地温则持续上升.因为在林带的影响下风速减低,农作物蒸腾的水分及土壤蒸发的水分,可以相对较长地滞留在林网内,使局部范围的空气湿度高于一般旷野.林带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与林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和距离林带远近有关.气候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林网内空气湿度与旷野相差无几,而干旱或较干旱地区则差别较大.特别是出现干热风的情况下,因林网内空气湿度较高,农作物受害较轻,不会出现绝收现象.林网内及其林木根系扩展的范围内,因为植株大量蒸腾耗水,通常土壤湿度有所降低,但是远离林带的地方,土壤的水分状况会明显提高.林带网格越小,增湿的效果越明显.蒸发量的减少,或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节约灌水,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提高蒸腾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尤其在北方,由于林带能够减低风速,有林带保护的农田积雪被风吹失相对减少,而得以均匀地覆盖在农田地表.农田积雪的分布取决于林带的结构与林带相距的远近,紧密结构的林带,靠近林缘的地方积雪厚度大但不均匀,而疏透结构与通风结构的林带,积雪分布均匀.农田防护林还有改良土壤及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方面的作用.在防护林保护下的农田,农作物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而且产量稳定.增产率取决于林带的高度,网格的面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一般林带高度大,网格面积适当,天气条件严酷,其增产效果越明显.林带胁地导致的减产,要比林带保护部分的增产少得多.二,农田防护林林带的结构类型农田防护林林带的结构类型主要是指因树种组成,栽植密度,种植点配置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外部形态特征.林带从纵横断面比较,其生长季节的结构有林带的纵断面类型与林带的横断面类型两种.1.农田防护林林带的纵断面类型.纵断面类型的林带又分为紧密结构的林带,透风结构的林带和稀疏结构的林带三种.(1)紧密结构的林带:是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及灌木树种组成.树冠层次明显,上,中,下三层紧密.由于这种林带在落叶前基本不透风与光,因此这种林带适用于干旱,风害极为严重的地区,或用于固定流沙,保护道路,但不适用于一般的农田.(2)透风结构的林带:这种林带一般没有灌木,或仅边行有少量灌木.林冠多呈单层,两层,上部紧密不透风也不透光,而下部高度在1米~2米透风,空隙大,透风系数在0.4~0.9.适用于干旱,风沙危害较轻及有风雪的一般风害地区.(3)稀疏结构的林带:此种林带林冠层次分明,分二层或三层.整个林带透风透光均匀,透风系数为0.3~0.4.这种林带适用于干旱,风害轻微或无风害的地区.2.农田防护林林带的横断面类型.横断面类型的林带分为矩形横断面的林带,屋脊形横断面的林带和凹形横断面的林带三种.(1)矩形横断面的林带:由主要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这种类型的林带对气流拦截作用大,迎风面与背风面林缘均易形成强大涡旋,出现弱风区, 当上部气流越过停滞的弱风区后迅速下降,并很快恢复原来的风速,因此林带的防护范围小.林带如果采用稀疏结构,再配置成矩形横断面,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2)屋脊形横断面的林带:由主要树种与辅佐树种组成.此类林带对气流的拦截作用稍小,迎风与背风两面不会形成大涡旋,而且背风面的涡旋远离林缘,涡旋容易被上方水平运动的强大气流所吞没,因而林带的防护距离大.林带采用紧密结构,再结合屋脊形横断面,可以发挥较好的防护作用. (3)凹形横断面的林带:由于林带边缘林木的生长超过林带中的林木而形成.这种类型的林带对气流的拦截作用较大,但不是理想的断面类型. 三,农田防护林林带的配置1.林带结构类型的确定.设计农田防护林应当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林带的结构类型.一般农田防护林为了防风,防旱,要采用稀疏结构或透风结构的林带.在多雪地区,为了使农田积雪均匀,要采用稀疏结构的林带.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为了保护农田,牧场免受沙害,适合采用紧密结构的林带.从林带的纵断面类型与横断面类型综合分析,矩形横断面最好采用稀疏和透风结构的林带;屋脊形横断面最好采用紧密结构的林带.2.林带走向的确定.农田防护林是由众多的网格组成的,每个网格又是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的.主林带是起主要防护作用的林带.其定向一般应垂直于主要害风方向,同时尽可能与田间道路,排灌渠道等的方向一致.主林带的走向是影响防护效益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林带的防风效率不仅决定其与主风的交角,而且决定于林带本身的结构.林带透风系数小,防风效率有随交角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因此,在进行防护林设计时, 主林带走向最好与主风方向垂直,允许有30度一4O度偏角.副林带的次要作用,其走向应该与主林带成直角.3.林带的间距.林带间距的大小应当以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不过多占用耕地以及便于机械耕作为原则.主林带的间距,要根据有效防护距离确定,一般为树高的20倍~25倍,间距大约为200米一400米.副林带的间距要根据次要害风危害程度和有利于充分发挥机耕效率确定,一般间距要大于主林带的间距,500米~1000米为宜.主副林带所构成网格的面积,一般为3-3公顷~6.6公顷,6.6公顷~13公顷,2O公顷~26公顷.4.林带的宽度.林带必须有一定的宽度才能更好地发挥防护农田的效果,但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主林带的宽度不超过15米,副林带的宽度不超过10米.此外,林带的占地比率为2%~10%之间,为了减少占地可与道路,渠道相结合.还要在林带间设置"T,'字形或"+"字形的出人口,便于人畜和机械通行.(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沙河林场)。
农田防护林对农田温湿度影响的讲究
农田防护林对农田温湿度影响的讲究农田防护林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和牲畜繁育的环境,以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对人们生活提供多种效应的人工林生态系[1]。
我国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深刻了解防护林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对其的使用最大化,十余年来,我国各地区相继出现许多大面积的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农田防护林的面积已达到200万hm2以上[1],农田防护林已经成为广大农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改善农区生态环境、抵御风沙灾害、控制沙尘暴、防止荒漠化、保持水土、保证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3]。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开展同样需要相关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开展。
在诸多研究中,对于农田防护林环境效应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面。
因为,对这方面的研究既可以从生态的角度为农田防护林的营造设计和更新改造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又可以为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提供数据支持[4] 。
1 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概况1.1国内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概况我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农业方田化、机械化、水利化等发展,提出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建立综合防护林体系的设想[5]。
30年以来,“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等大型林业生态工程陆续开展,各地相继出现许多大面积综合防护林体系,仅农用防护林面积就已是200*104hm2以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营造农田防护林最大的国家,农田防护林已成为广大农牧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6]。
我国营造农田防护林的历史较为悠久,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个体农民为防止风沙的危害自己耕种的小块田地周边边缘栽植成行的树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农田使作物取得较好的收成,同时也是为了通过树木获得木料等经济效益。
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这段时期,为了改善小气候环境和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但是由于我国耕地少,人口多,以及自然灾害性质复杂,宽林带大网格的配置并不是最佳模式。
防护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防护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应加强工业区内部、工业区与生活区等之间的防护林带建设;城市道路、铁路两侧绿化带要按有关规定实施;严格控制并保护城区的绿化空间隔离带。
其中老城区内河、湖、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米;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周边的防护林带绿地根据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防护绿地植物选择应满足防护要求,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深根系、萌芽力强、抗性强、抗倒伏的乡土树种。
防护绿地的种植形式一般采用行列式的种植形式,成品字型栽植,树种一般选用大乔木,如樟子松、银中杨、小乘黑、蒙古栎、垂柳等。
行列式栽植的防护绿地。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摘要:林带、林网的防护效果,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和位置。
因此在规划设计农田林网时,需要确定林带结构和配置的主要参数,包括:林带走向,林带间距,林带高度,宽度,林带结构类型,疏透度和透风系数等。
研究发现,林网占地比卒达4-6%较适宜,但南疆凤沙危害严重区域及果园应相应增加占比;主林带的防护距离在20-25H;林带宽度以6-18m为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及经济效益,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林带;林网;结构;树种防护林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而树木生长周期较长,几年、十几年才能发挥经济效益。
林带对农作物的防护作用和增产效益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
而林带的胁地作用也容易被人们关注,由此而产生了对防护林带建设的偏见。
因此宣传和普及林网化科学技术的同时,设计林带时,必须考虑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
尽量选择速生高大乔木作为主要树种,采用大苗栽植,尽早发挥林带防护效应,做到短期增产增效并减小林带胁地的影响。
在保证林带作用的前提下选择和引种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促进加工、养殖等多种经营,做到近期见效益,尽早收回投资,以短养长,要体现防护林既是农田的保卫者,也是生产者,具有经济效益。
1农田防护林设计原则1.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新疆南北疆幅员辽阔,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各地区的灾害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
同时各地的农业开发历史和习惯、农作物种类品种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建设农田防护林的目的及具体需要有所侧重,而不能生搬硬套一个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1.2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实现平原地区的林网化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规划区域建设初期就需要田、水、林、路、电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和配置,力求少占耕地,做到林随渠走,林随堤走,旱、捞、风沙、盐碱综合治理,农林牧全面考虑,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建成一个农、林、牧相结合的完善合理的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使这个系统应具备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录1 总则1.0.1为规范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保证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利用森林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新建或改造的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
1.0.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0.4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经批准的农田防护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其批复文件)。
1.0.5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和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 术语和定义2.0.1 农田防护林farmland shelterbelt以保护农田,减免自然灾害,提高农区生物多样性,改善乡村景观,控制非点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
2.0.2 林带belt以带状形式营造的具有防护作用的树行的总称。
2.0.3 骨干林带fundamental belt具有连通性和区域性特点,依托江、海、湖、河堤岸、沙漠边缘及干线公路建设的抵御自然灾害最基础最主要的林带。
2.0.4 主林带main belt为阻挡主风向(主要害风方向)而设置的农田林网骨架林带。
2.0.5 副林带assistant belt与主林带垂直而设置的农田林网辅助林带。
2.0.6 疏透度degree of porosity指林带林缘垂直面上透光孔隙的投影面积与该垂直面上林带投影总面积之比。
2.0.7 林带结构belt structure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
通常把林带结构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类型。
2.0.8 紧密结构tightness structure在有叶期枝叶密集,几乎没有透光孔隙,防风距离较短,疏透度小于0.15。
农田防护林学汇总
1我国农业生产上存在的的问题?答:(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2)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劳动力下降。
(3)饲养家禽风险大;(4 )资金投入较少;(5)自然因素增多2、针对农业生产存在问题给出什么建议?答:(1 )加大投入,增加补贴;(2)加速农业现代化;(3)加快农业信息化;(4 )防灾减灾3、我国营造农田防护林的3个发展阶段是什么?答:(1 )第一阶段,在小农经济上种植自然防护林;(2)第二阶段,20世纪年代末到60年代末,国家大面积栽种人工林;(3 )第三阶段,建立防护林网化4、防护林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答:(一)特点:(二)发展趋势:(1)由营造紧密结构林带向透风与疏透结构林带发展的趋势;(2 )由款林带大网格向窄林带小网格的发展趋势(3)由但以营造护田林带向建造农田林网化体系发展的趋势5、森林法规中把我国的森林划分为哪几类?答:五大类: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特殊用材林6、农田防护林的概念?答: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和成带状和网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农田(旱作农田或灌溉农田)上的人工林分。
7、生态学和农田防护林学有紧密关系,从哪几个方面诠释?答:从种群、群落,人与环境、生态系统这几个方面诠释。
8、在景观学上,把景观学分为哪几个类型?答:原始景观;微有改变的景观;改变了的景观;改造的自然景观。
9、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关系?答:(1)生态农业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高效益,高功能和形成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
(2)石油农业: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
生态农业是针对石油农业的弊端提出的新名词。
10、生态农业的特点,基本内容。
答:(一)特点:一是绿色植被覆盖度大;二是生物产量最高,三是农副产品利用最合理;四是系统经济效益最高;五是系统动态平衡最佳(二)基本内容:(1)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内容,时间,空间;(2)减少外部投入(3)保护并合理利用与增值自然资源;(3)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5)加强农村能源建设;(6)扩大绿色植被面积;(7)提高森林覆盖率;(8)保护生物多样性(三)主要类型:(1)调整农业生态结构(2)水陆交换物质循环(3)农渔禽水生生态系统(4)生物物种共同生态系统(5)扩大绿色植被面积(6)山区综合开发的复合生态系统(7)庭院生态经济生态系统(8)(多功能农工联营生态系统(9)物质与能量多层利用系统。
防护林带的宽度是多少
防护林带的宽度是多少
防护林带称林带。
指在农田、草原、居民点、厂矿、水库周围和铁路、公路、河流、渠道两侧及滨海地带等,以带状形式营造的具有防护作用的树行的总称。
那么防护林带的宽度是多少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防护林带宽度视种植地区地形和风沙危害程度而定。
一般农田区林带宽度50m左右;在沙岸地段,从海水涨潮的最高限,向岸上延伸200m范围;在泥岸地段.从海滩能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100m;低湿地或盐碱地林带宽度200m;其他地段50~100m。
常见的防风林带结构有3种:
(1)紧密结构:这种结构的林带是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和灌木组成的3层林冠,上下紧密,一般风通过面积小于5%。
林带比较宽,中等风力遇到林带时,基本上不能通过,大部分空气由林带上部越过。
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静风区或弱风区,之后风速很快恢复到旷野风速,防风距离较短。
东北防护林的宽度是多少
东北防护林的宽度是多少
防护林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
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
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
那么东北防护林的宽度是多少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东北防风林的宽度:
一般农田区林带宽度50m左右;在沙岸地段,从海水涨潮的最高限,向岸上延伸200m范围;在泥岸地段.从海滩能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100m;低湿地或盐碱地林带宽度200m;其他地段50~100m。
东北防护林树种
泓森槐有一定的抗旱、抗烟尘、耐盐碱作物。
适生范围广,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多功能树种。
可作。
农田防护林带间距
固定、半固定沙区的耕地上
10-20m
靠沙源一侧增大灌木比重
行距1-2m,灌木株距0.3m×0.5m,乔木株距1.5m×2m
分水岭防护林
10-20m
乔灌木混交,中间乔木,两边灌木,乔木株行距1.5m×1.5m,灌木1.0m×1.0m
防风固沙林一地区林带宽度Fra bibliotek造林密度
风沙前沿地区
800-900m,或200-300m
乔灌木行间混交、行距1.5 m
绿洲边缘地区
30-50m
农田防护林带间距
地区
主林带间距,m
副林带间距,m
林网面积,亩
风沙干旱较轻地区
250-300
1000
375-400
干旱风和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较大地区
250-300
500
190-225
风沙危害严重地区
200-250
500
150-190
风沙前缘地带或以生物排水为目的的地区
120-200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
200-300
200-400
60-80
水土保持林
类型
林带宽度
造林密度
护坡防护林
全部为造林,上栽灌木,下栽乔木
上部灌林株行距离1m×1m,中部乔木株行距1.5m×1.5m,坡下乔木株行距2m×2m,2m×3m
固沟防护林
沟头乔木宽5m-10m;沟边灌木2-3行;沟坡全面造林;沟底视水流情况,可全面造林或栅状造林,中间留出水路,迎水面灌木,紧接乔木,靠集流线灌木,两旁乔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防护林的标准宽度是多少
为了使农田减轻或免受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农田周围或田间营造的防护林带、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
从性质上说,它与防风固沙林十分相似,但分布范围主要在中国东南的平原农区。
那么农田防护林的标准宽度是多少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农田防护林的标准宽度是50m。
在迎风面防护距离一般为5〜10倍树高,背风面为30〜50倍树高。
林带在背风面使有害风速降为无害风速的距离,称为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林带的配置应以有效防护距离为依据。
防护效益
(1)改善小气候。
主要是通过对气流结构和风速的影响,使风速在有效防护距离内与空旷农地相比,平均降低20%〜30%。
风速降低后,其他气象要素的改善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20%〜30%,土壤含水量增加1%〜4%,空气相对湿度提高5%〜10%,缩小昼夜和季节气温变幅,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
(2)增加农作物产量。
一般谷类作物增产20%〜30%,瓜类和蔬菜增产50%〜70%。
在风沙、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和年份,林带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3)降低地下水水位。
农田防护林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改良土壤,提供一定的林副产品,还可以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