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何鉴赏散文?
抓住情感——显/隐 品读语言——风格即人
• 如何鉴赏散文? 情感在哪里? 显:圈画文章中直接抒情的语句 隐:从景物或人事中去体会(可关注各种 修辞技巧、表达方式背后积蕴的情感)
总之,要从文本的语句中去寻找情感,不 要凭空想象,不要凭经验作脱离文本的推测。
• 根据你掌握的散文鉴赏的有关知识,四人小组 为单位,选择一个片段,为《想北平》出一道 阅读题,并给出参考答案。要求:参考答案不 少于100字或不少于3个角度。
指示代词,那些 代词,他们 表推测语气,大概 代词,自己的 表感叹语气,多么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2.2总结虚词“也”的意义和用法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其可怪也欤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句中表停顿 句末语气词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2.3总结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想北平/老舍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赤壁赋/苏轼
想北平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 京人。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 革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一生著述甚丰: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龙须 沟》《茶馆》等。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 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
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 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 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1.1重要实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出人也远矣 无长无少 彼童子之师 或不焉 官盛则近谀
君子不齿 圣人无常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术业有专攻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1.2一词多义
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而不从师 惑矣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则耻师焉
提宾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安/何/孰/谁/奚/胡……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3被动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被时俗拘束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3被动句
被动①:“于”字表被动。 不拘于时
被动②:“见”字表被动。
徒见欺
被动③:“为……所”表被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动+宾 动+宾
提宾方式①:“之”“是”可以将宾语提前。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2宾语前置句
提宾①:“之”“是”可以将宾语提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唯利是图
提宾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莫/不/微/未/弗……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 找出文中原句,概括每段大意。 第3段:圣人无常师。
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孔子的言行作证, 来说明人必有师。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 找出文中原句,概括每段大意。
第4段: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 最后点明写作缘由,肯定当下依然有愿意从 事学习之人。
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
乡来了。
(节选自叶圣陶《藕与莼菜》)
• 两位作家思念故乡的原因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
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 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总的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 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的 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 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想北平/老舍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赤壁赋/苏轼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词牌名
题目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属于同一类,也同样 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 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首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比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说法;再从反面用“不积跬步”“不 积小流”证明积累的重要性。下面再用“骐骥”“驽 马”两个比喻进行对比,又用假设论证说明学习要持 之以恒。最后用蚯蚓螃蟹两个比喻说明学习要专一。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劝学》在写作方面的特色
• 善用譬喻,且喻体均为常见易懂的。有时正面设喻,有的 从反面设喻;有时连续设喻,有时单独设喻;有的同类并 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 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这一片色彩鲜明的秋景,并不是纵目所及,顺手 涂抹,而是经过艺术的概括,从而连成这一个生
万类霜天竞自由。气活泼的有机体,意趣盎然,全无肃杀之气。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诗人从“万类霜天”中揭示出“竞自由”的自然 奥秘,进而发出“谁主沉浮”的哲理性诘问。
携来百侣曾游。
下阕忆往事,以“携游”相应。情中见景。
表转折,却 表递进,并且 表并列,且 表修饰 表顺承(因果),从而 表假设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1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动词 (状语)形容词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名词 (定语)名词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3判断句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结构助词,的
பைடு நூலகம்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代词,他们
④句读之不知
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示代词,这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协调音节,不译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3.1判断以下特殊句式并翻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想北平/老舍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赤壁赋/苏轼
劝学
荀子 一、朗读课文,落实字音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荀子,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的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
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
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
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
• 运用短句排比,句式整齐。又注意在排偶句中适当加散句, 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颇有节奏感,文气流 畅不呆滞。
• 对比论证,增强说理的分量。
【问题探讨】P24 荀子所劝的“学”是什么样的“学”?
主要内容是指人的道德规范,规劝人们通过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为什么会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与“积善成德”? 荀子否定先知先觉的存在,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智慧。 为此,即使博学之人也必须时时检验反省自己才不会犯错。而 坚持学习,注重积累,才能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作者对如何“学”提出了哪些主张? 学不可以已/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锲而不舍/用心一也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是一幅奋勇进击、 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中国古典诗词大多悲秋。但毛泽东的这首《沁 园春·长沙》却写得激情四溢、慷慨激昂,充满了 无尽的豪情与凌云的壮志。毛泽东的这首词是秋的 赞歌,自由的赞歌,是对风华少年的赞歌,更是社 会责任与民族大任的宣言。
被动④:“被”字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被动⑤: 语义上的被动。
而刘夙婴疾病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 找出文中原句,概括每段大意。
第1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本段中,作者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 为什么要从师,以及从何人为师的道理。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
恰同学少年,
同学朋友在橘子洲一带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这是一群怎样的同学少年? 有学识内涵、有远大抱负、有社会责任感。 不再是少年的张狂,而是真正为民族“竞自由”
激扬文字,
的志向。
粪土当年万户侯。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1.重要实词积累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故木受绳则直 而闻者彰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无以至千里 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2.总结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吾尝跂而望矣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⑥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 找出文中原句,概括每段大意。 第2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 惑也难矣!
本段中,作者批判了当时人们不够重视师道的不良 风尚。运用对比的手法,分三层进行论述。
古之圣人VS今之众人 为子女择师VS自己不愿意拜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VS士大夫之族 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 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 愤懑情绪。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大部分由他所 作),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 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其 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一、朗读课文,落实字音
木直中绳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假舆马者 君子生非异也 故不积跬步 锲而不舍
第二段:学习的作用——提高效率、弥补不足
首先用两个生活中的事例,对比说明冥思苦想不 如实地学习考察。然后又连举四个生活事例,“登高 招”“顺风呼”“假舆马”“假舟楫”可以得到良好 效果,以此推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 论。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三段:学习的方法——积累、坚持、专注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学习的重要性——改变并提高
用青深于蓝和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作为论据, 比喻说明学习使人提高。用輮木为轮比喻学习可以改 变人。用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阐明人能 博学并时刻反省自己,就能智慧通达,少犯错误。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1.3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 吾从而师之 今之众人 小学而大遗 不必不如师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1.4词类活用
惑而不从师 吾从而师之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位卑则足羞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2.1总结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爱其子 ⑤其可怪也欤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独立”开篇,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
橘子洲头。 景物赏析
意象
看万山红遍, 景物选择: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
层林尽染; 色彩对比:红绿互相映衬。
漫江碧透, 视野角度:由远及近,自上而下。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炼字手法:遍、尽、透(程度副词) 争、击、翔(动词)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想北平/老舍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赤壁赋/苏轼
师说
韩愈 一、朗读课文,落实字音 二、理解字词,明确句式 三、从议论文的角度读此文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 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
韩愈,29岁入仕途,其后几度被贬,其整个中 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夸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 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 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