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 物体的平衡》5
高一物理物体的平衡知识点
高一物理物体的平衡知识点高一物理:物体的平衡知识点物体的平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两个方面。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物体的平衡相关的知识点,以便能够正确理解和解决与平衡有关的问题。
下面将对物体的平衡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指的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之和等于零。
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或者运动的速度不变。
在力的平衡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合力与分解力:合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合力,可以通过合成法则进行计算。
分解力是把合力分解为若干个等效的力的过程,可以通过分解法则进行计算。
2. 力的大小和方向:力是一个矢量量,除了要考虑力的大小,还需考虑力的方向。
力的平衡要求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这意味着力的大小和方向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3. 斜面力的平衡:斜面力的平衡是力的平衡的一种特殊情况。
当物体放置在斜面上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力的平衡要求这两个方向上的力之和等于零。
二、力矩的平衡力矩的平衡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矩之和等于零。
当物体处于力矩平衡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或者维持恒定的角速度。
在力矩的平衡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力矩的定义与计算:力矩是力关于某一点产生的转动效应。
力矩的计算公式为力乘以力臂的长度,力臂是力与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2. 平衡条件:力矩平衡要求力矩的和为零,即要满足力矩的平衡条件。
对于一个物体,力矩的平衡条件可以描述为: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力矩之和。
3.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力矩平衡的重要原理之一。
它指出,在平衡条件下,两个力矩之间的比例等于它们所施加的力的比例,即力矩相等。
三、重心和稳定性重心是指物体的质心位置,它是物体各部分质量均匀分布时的平衡点。
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重心必须处于支撑它的支点上。
稳定性是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对于微小扰动的抵抗程度。
高一物理之力的平衡经典讲义
力物体的平衡[典例必研][例1]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
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冲关必试]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且质量分布均匀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一定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B.球可能受墙水平向左的弹力C.球一定受斜面竖直向上的弹力D.球不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作用[知识笔记]1.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处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 N,静摩擦力:0≤F≤F m。
(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判断(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2)反推法:从研究物体表现出的运动状态这个结果反推出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分析组成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就容易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了。
(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反向”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名师点睛](1)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运动的。
(2)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精编!)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与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规律总结与练习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受力分析:(区分“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法”)1.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有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隔离法和整体法常常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捷明快.3.受力分析步骤:第一步: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单,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或结点,也可以是有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第二步:隔离物体,画出受力示意图。
▲防止“漏力”方法:“按顺序分析受力”。
(一重二弹三摩四其他)一般先“非接触力”后“接触力”。
先分析重力,再画出题目所给已知力,然后围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等等)▲防止“多力”方法:分析出的所有力都应能找到施力物体。
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并不受向上的推力,而刹车后靠惯性滑行的汽车也不受向前的“冲力”注意:(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可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2)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3)每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4)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5)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
(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
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
第三步: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
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
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漏力、多力、错力现象。
注意: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时要区分内力和外力,“对A”研究对象就是“A”。
例。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B、C的受力示意图(已知物体A、B、C均静止).练习1: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图中A 均保持静止,b 、c 图中接触面光滑,c 图中0`为重心)练习2: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 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高一物理力的平衡》课件
结论
当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时,若这些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由于地球自身重力和离心力之间 的平衡作用,使地球能够持续不断地自转。
05
力的平衡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与原理
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平衡概念,掌握力的平衡条 件。
原理
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若这些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器材与步骤
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细线、小车、砝码 。
详细描述
物体在竖直面内受到重力、拉力和支 持力等作用,当这些力相互平衡时, 物体就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04
力的平衡实例分析
生活中的力的平衡实例
人体站立
人体在站立时,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重
天平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当两边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这实际上是力的平衡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力的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到物体的运动 状态和力的作用效果。通过研究力的平衡条件,可以深入理 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学习力学和解 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02
力的平衡种类
一力平衡
物体受一个力作用时的平衡状态。
当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且该力与物体的重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即一力平衡。例如,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 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书本处于一力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条件
总结词
力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实质是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若物体所受的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在一个方向上各力的大小之和,与另一个方向各力大小之和相等。
2、三力平衡:三个不平行力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为三个以上的平面汇交力,都可以通过等效方法,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
为此,必须首先掌握三力平衡的下述基本特征:(1)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等值法)。
(2)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两个分力必定跟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分解法)。
(3)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若三个力不平行,则三个力必共点,此即三力汇交原理(汇交共面性)。
(4)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三个力的矢量图必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拨:在进行一些平衡类问题的定性分析时,采用共点力平衡的相关推论,可以使问题简化。
一、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平衡,但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1)明确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2)选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巧选某平衡体(整体法和隔离法) 作为研究对象;(3)受力分析:对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规范画出受力示意图;(4)选取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及数学解析法;(5)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合力为零的相应方程,然后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高中物理必修一 3.5 共点力的平衡
针对训练2 如图5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
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tamngθ
B.F=mgtan θ
C.FN=tamngθ
D.FN=mgtan θ
图5
解析 对小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FN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进行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水平方向有:FNcos θ=F 竖直方向有:FNsin θ=mg 联立解得 F=tamngθ,FN=smingθ.
则a、b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
图3
√A.34
B.43
C.45
D.5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两个弹簧的弹力,如图所示, 则有:FFab=mmggcsoins 3377°°=34 而Fa=kxa,Fb=kxb 解得xxab=34 故A正确,B、C、D错误.
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风力越大,
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
力.那么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的质量m、偏角θ之间有什么
样的关系呢?(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见解析
图4
解析 选取金属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金属球处于平衡 状态,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考点二 三力平衡问题
5.(2020·梅河口市博文学校高一上期末)如图3所示,
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上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
下端连接在小球上.小球静止时,弹簧a、b与竖直方
高一物理动态平衡
高一物理中的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以下是关于高一物理动态平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不会改变其速度或位置。
3. 平衡方程:对于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动态平衡问题,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原理建立平衡方程。
例如,对于水平拉扯的物体,拉力等于摩擦力。
4. 惯性力:当物体在进行加速或减速运动时,会产生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也称为惯性反作用力。
惯性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相关。
5. 重力和支持力:在考虑动态平衡时,需要考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当物体竖直上升或下降时,重力与支持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6. 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在动态平衡问题
中,需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7. 斜面上的动态平衡:当物体放置在倾斜角度不为零的斜面上时,需要考虑斜面的倾斜角度和重力分解等因素,以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后,你可以通过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高一物理中的动态平衡概念。
此外,实际观察和实验也是加深对动态平衡的理解的有效方法。
高一物理平衡力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平衡力知识点总结物理学中平衡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准确理解和掌握平衡力的知识对于高中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一物理学习中的平衡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平衡力的概念和特点平衡力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零的情况。
平衡力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即物体所受合力的矢量和为零;2.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会发生位置的变化;3. 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则物体上所有点的合力矢量和也为零;4. 平衡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进行分析。
二、平衡力的类型和计算方法平衡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拉力等几种类型,下面对每种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1. 重力:是指物体受到地球或其他星球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以用公式F=mg进行计算,其中F为重力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2. 弹力:是指物体由于被压缩或拉伸而产生的力,方向与压缩或拉伸方向相反,大小与物体发生压缩或拉伸的程度有关。
弹力可以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有关。
3. 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或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之间的不规则形状产生的相互抵抗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未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4.拉力:是指绳、线等受到拉伸时产生的力,其大小与绳、线受力的大小有关,方向沿线的方向。
三、平衡力的应用平衡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平衡天平:天平是一种利用平衡力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通过调整平衡力使其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实现对物体质量的测量。
2. 吊车平衡:吊车在起重物体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可以通过调整吊车的重心位置或增加适当的计数来实现平衡。
3. 杆平衡:当一个杆受到不平衡的力时,可以通过在适当位置施加平衡力来使杆保持平衡。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力与平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物体受到的力及其相互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并了解力与平衡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者物体对自身产生的相互作用。
2. 力的分类:力可以按其性质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物体间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二、平衡条件1. 平衡的定义: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2. 平衡的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合力为零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合力矩为零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矩的矢量和为零。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按顺序依次作用于物体上,也可用向量方法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时,通过向量方法可将该力分解为合理的分力,分力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互垂直的方向。
四、力的作用效果1.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进行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静止。
2. 物体的变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能发生变形,如拉伸、压缩、扭转等。
五、力的量度与测量1. 力的量纲与单位:力的国际单位为牛顿(N),其量纲为米-千克-秒二次方(M·L^2/T^2)。
2. 力的测量方法:常用的力的测量方法包括弹簧测力计、天平、力传感器等。
六、力的平衡与分析1. 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可以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力的分析,求解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析:通过绘制力的示意图、建立方程组等方法,可以对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1.物体的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
2.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能应用“力的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等方法解决实际的平衡问题。
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0,即F合=0。
[思考判断](1)共点力一定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
(×)(2)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所有力都是共点力。
(×)(3)物体的加速度a=0,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物体的速度很大,则F合很大。
(×)(5)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6)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瞬时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例如,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这一瞬时速度为零,但这一状态不可能保持,因而不能称为静止。
核心要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观察探究]如图所示,著名景点——某某飞来石独自静止于悬崖之上,它受哪些力作用?这些力大小、方向有何关系?它们的合力有何特点?答案受重力和支持力。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二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探究归纳]1.两种平衡情形(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2)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平衡条件的表达式F合=03.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试题案例][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于斜面上,逐渐增大斜面的倾角θ,直到θ等于特定值φ时,物块达到“欲动未动”的临界状态,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物块m受力平衡,则有F N-mg cos φ=0,F max-mg sin φ=0。
21第三章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配套课件
相互作用——力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
学
习
任
务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
2.掌握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3.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
探究重构·关键能力达成
知识点一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匀速直线运动
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______或______________状态。
正交 解法,则有
分解
法 σ =F1x+F2x+F3x+…+Fn x=0,
σ =F1y+F2y+F3y+…+Fn y=0
如果三个力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则这三个力的
矢量
三角 合力为零。矢量三角形法可以充分利用几何边角关系
形法
求解平衡问题
第5节 共点力的平衡
2.应用共点力静态平衡条件解题的步骤
探究重构
应用迁移
课时分层作业
【典例3】 (多选)如图所示,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所悬
挂,B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被一根斜拉短线系于天
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B物体,cO′沿竖直
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
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平衡静止状态,g取10 m/s2。若悬挂小
√
)
A
[对小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FN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
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水平方向有FNcos θ=F,竖直
方向有FNsin
θ=mg,联立解得F=
,FN=
]
探究重构
青海省2022年新高一物理教材
青海省2022年新高一物理教材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高中物理力的平衡教案
高中物理力的平衡教案
教学内容:力的平衡、平衡条件、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平衡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 力的平衡概念和平衡条件的理解
2. 受力分析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如何进行力的分解和受力分析
2. 如何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利用力的平衡的日常生活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力的平衡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讲解力的平衡的定义和平衡条件
2. 示范如何进行受力分析,并解决简单力的平衡问题
3. 介绍重要的概念和公式
三、实验与观察(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力的平衡现象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引导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加深理解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受力分析解决平衡问题
2. 导引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平衡条件,能够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平衡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加深对力的平衡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一物理——共点力平衡(五)绳杆及摩擦力突变问题
高一物理新授课学案共点力平衡(五)-绳杆模型和摩擦力突变探究1:绳杆弹簧模型1.“活结”与“死结”模型(1)“活结”一般是由轻绳跨过光滑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
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如图甲所示。
(2)“死结”两侧的绳因打结(或“系住”)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大小一般不相等如图乙所示。
2.“活杆”与“死杆”模型(1)“活杆”:即轻杆用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否则会引起杆的转动。
如图甲所示,若C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弹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
(2)“死杆”:若轻杆被固定不发生转动,则杆所受到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如图乙所示,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重物。
滑轮对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丙中两段绳中拉力F1和F2的合力F的反作用力,即“死杆”弹力的方向可以沿杆的方向,也可以与杆成任意夹角。
例1、如图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轻杆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角,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求:(1)细绳AC段的张力F T AC与细绳EG的张力F T EG之比;(2)轻杆BC 对C 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 对G 端的支持力。
例2、.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绳子绕过滑轮组A 、B 将一重物缓慢吊起的过程中(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B .地面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C .人对绳的拉力越来越大D .动滑轮A 对绳子的压力先变大后变小例3、如图所示,光滑的大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圆心为O 点,P 为环上最高点,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P 点,另一端拴接一个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3mgB .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C .小球所受大圆环的支持力大小等于12mgD .大圆环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一定沿OQ 指向圆心O探究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类型(一) “静→静”突变问题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虽然仍保持相对静止,但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将发生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