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
河流湖泊知识点总结
河流湖泊知识点总结
1. 河流的起源和特征
河流是由大量的雨水和融雪流向低洼地区而形成的水体。
它们通常流经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带,最终注入到大海或湖泊中。
河流的特征包括流量大小、流速、水质和水文特征等。
2. 湖泊的起源和特征
湖泊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低洼地区积聚而成的水体。
它们通常由河流、冰川融水或地下水的补给而形成。
湖泊的特征包括表面积、深度、水质和水文特征等。
3. 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
河流和湖泊是生态系统中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孕育着大量的生物物种。
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满足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需要,也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河流湖泊的重要性
河流湖泊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也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对象。
在总结了河流湖泊的知识点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深入了解河流湖泊的特征和生态系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水资源。
八年级地理课件河流和湖泊
世界著名湖泊介绍
里海
01
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拥有丰富的石
油和天然气资源。
贝加尔湖
02
位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以其清澈的湖水、
多样的生物和壮观的冰裂景观而闻名。
维多利亚湖
03
位于非洲,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对周
边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和湖泊的分布与形成
分布
河流和湖泊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的影响。
形成
河流的形成与地形、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湖泊的形成则主要与河流、 冰川或构造运动有关。
河流和湖泊对气候的影响
调节区域气候
河流和湖泊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对 区域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地形和地貌
河流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如山地、高原、平原等地形地貌 为河流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如降雨、蒸发等对河流的 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降雨量 的大小和频率决定了河流的流量和 水位。
地质构造
河流的形成还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 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运动对河 流的流向和形态产生影响。
特点
河流具有连续性、流动性和周期 性,水流速度和流向受地形、气 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湖泊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湖泊是陆地上相对静止的水体,由河 流、地下水或冰川形成,可分为淡水 湖、咸水湖和盐湖等类型。
特点
湖泊具有相对静止的水体特性,水深 较深,水质和水温受周围环境影响较 大,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产生气流
湖泊的水温和水面的蒸发作用,可以 产生气流,影响周边地区的天气和气 候。
湖泊和河流
第 八 讲 湖 泊 和 河 流考点一 河流的补给来源:备注: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
(决定水位变化的因素为最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固体水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互补关系,补给情况则取决于之间的水位高低对比。
(河水和地下 水之间处地上河外,如黄河下游和长江的荆江河段)考点二 水资源(1)水资源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一般降水越多地区,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
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对策表解(3)我国水资源危机地区差异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重金属元素影响水生生物及人体健康——水污染日益严重: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水质型缺水)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海河流域最严重)——河流断流、地面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污染加剧:三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治理(资源型缺水)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4)调水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东北地区:引黑龙江水嫩江、松花江 辽河 华北地区:引黄入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等 世界:俄罗斯、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等 (5)南水北调:①背景:我国水资源南方有余,北方不足,与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相匹配。
如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是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许多河流断流、湖泊干枯,地下水过量开采,水体污染严重。
遇到干旱年份,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严重旱灾,粮食减产,许多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河流和湖泊概况
河流和湖泊概况引言河流和湖泊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水体形态,它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况,包括其定义、形成过程、特征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河流的概况定义河流是由降雨、融雪或地下水形成的,由源头向下流动的水体。
河流通常与附近的山脉、丘陵和平原相互作用,形成了地质景观。
形成过程河流的形成过程通常包括降水、集水、集水区和排水。
当降水超过土壤的容量时,水开始集结,形成小溪。
随着更多的水流进入小溪,它逐渐扩大形成河流。
在其流动的过程中,河流会不断地侵蚀和沉积,形成各种地貌和河床。
特征河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水流:河流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水流。
水流的速度、水量和水质在不同的河流中有所差异。
•河道:河流在地形上切割出的凹陷区域称为河道。
河道的形状和宽度因河流的流速和侵蚀力而异。
•支流和河口:河流往往由多条支流组成,并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形成河口。
•洪水:河流的水量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当降雨超过河流的承载能力时,可能会发生洪水。
生态影响河流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许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并在水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此外,河流也可以用于水电发电、农业灌溉和供水等功能。
湖泊的概况定义湖泊是由降水、融雪、地下水或河流水形成的静止水体。
湖泊被围绕着陆地,通常具有自己的湖底和湖岸,以及与其他水体的连接点。
形成过程湖泊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火山活动、地壳运动和冰川作用。
在火山活动中,火山口溢出的熔岩堵塞了河道,形成火山湖。
地壳运动引起的断层在地表形成坝,阻塞了河流,形成断层湖。
冰川的侵蚀作用导致山谷被填充形成冰川湖。
特征湖泊的特征因其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湖泊特征:•水体:湖泊是静止的水体,与河流相比,湖泊的水质和水温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形:湖泊周围的地形通常呈现出凹陷的形状,形成了湖底和湖岸。
•湖区:湖泊的行政区划通常以湖泊为界划分。
河流湖泊的概念
河流湖泊的概念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水体形态之一。
它们在地理学和水文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生态系统、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河流和湖泊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形成、特征和功能。
首先,河流是在陆地上流动的水流。
它是由山脉或高地的降水形成的,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最终注入海洋或湖泊。
河流由多条支流组成,具有明显的流域,流域是河流流经的地区。
河流的形成受到降水量、地形、岩石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河流的特征包括流速、水流量、河床、流域面积和河流等级。
流速取决于河床的坡度和水流量,通常用米/秒或千米/小时表示。
水流量是在给定时间内通过截面单位流域的水的体积。
河床是河流底部的地形,可以是砾石、沙滩、河流或洪水平原。
流域面积是由河流和其支流流经的地区的总面积。
河流等级根据流域面积、流量和长短等因素进行分类。
河流在地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的一部分,将水从高处运输到低处,为陆地上的植物和动物提供水源。
其次,河流对于依赖水流的人类活动如灌溉、农业、能源生产和水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河流还塑造了地貌,形成了峡谷、瀑布和河谷等景观。
与河流相比,湖泊是由水体填满的凹地。
它们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如冰川湖和火山湖,也可以是人工建造的,如蓄水湖和人工湖。
湖泊可以是淡水湖泊或咸水湖泊,取决于水中的溶解物的含量。
湖泊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地壳活动形成的凹地、河流冲击和冰川作用。
湖泊的特征包括深度、容量、富营养化、水温和植被类型。
深度指的是湖泊最深处的距离,通常用米表示。
容积是湖泊中存储的水量,可以用立方米或千升表示。
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的富营养物质(如氮和磷)过量积累,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生长。
水温是湖泊水体的温度,可以影响湖泊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湖泊的植被类型通常根据其植被的类型和分布进行分类,如湿地、沉水植物和湖滨植物。
湖泊在地球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备,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淡水。
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
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系组成部分,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备,也承载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而湖泊则是自然景观中美丽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旅游资源。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一、世界主要河流1. 尼罗河(Nile River)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650公里。
它发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卢旺达,并流经坦桑尼亚、布隆迪、乌干达、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肯尼亚、刚果金等九个国家,最终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不仅为沿岸国家提供了粮食生产、渔业和水运交通,还是埃及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2. 亚马孙河(Amazon River)亚马孙河是南美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700公里。
它位于巴西的亚马孙雨林中,流经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国家,注入大西洋。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广阔,雨林生态环境丰富。
这里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之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在这里栖息繁衍。
3. 长江(Yangtze River)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80公里。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的十几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农业生产区,也是中国经济带和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二、世界主要湖泊1. 五大湖(Great Lakes)五大湖是北美洲的五个淡水湖组成的湖泊群体,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它们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系统,总面积约244,000平方公里。
五大湖是北美洲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不仅为当地提供了饮用水和灌溉水,也支持了周边地区的工业和渔业发展。
2. 里维埃拉湖(Lake Baikal)里维埃拉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生态系统最具特色的淡水湖泊之一。
湖面面积约31,50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1620米。
八年级地理河流和湖泊
目 录
• 河流和湖泊的概述 • 世界著名的河流和湖泊 •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 河流的形成与演变 • 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 河流和湖泊的综合利用与保护
01 河流和湖泊的概述
河流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河流是由降雨、融雪等水文循环产生 的地表径流,沿一定的河床流动的水 体。
特点
河流有一定的源头、流经路线和入海 口,其形成受到地形、气候和地质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河流的水量、流速 和流向会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变化。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尼罗河
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是世界 上最长的河流,对古埃及文明 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江
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 三长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密西西比河
位于北美洲,是北美最长的河 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对美 国农业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世界著名的湖泊
里海
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湖泊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围垦
水产养殖
围垦湖泊土地用于农业种植或城市建设, 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系统破坏。
过度养殖水产导致湖泊生态平衡破坏,水 质下降。
06 河流和湖泊的综合利用与 保护
河流和湖泊的水资源利用
生活用水
河流和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为人类提供 生活用水。
位于亚欧大陆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 的内陆湖,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资源。
贝加尔湖
位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 淡水湖,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自 然景观。
维多利亚湖
位于非洲,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 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对当地生态系统 和经济有重要影响。
五大湖
位于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水资源、航运和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与湖泊之间有什么区别?
河流与湖泊之间有什么区别?一、形成过程不同河流和湖泊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水体形态,两者在形成过程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河流是由降雨和融雪水流经由地面流向较低处,汇集形成的水道,它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向大海或湖泊输送水量。
而湖泊则是水文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形态,它是以地表或地下水的积聚为基础,形成相对封闭的水体。
二、地理特征差异河流和湖泊在地理特征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河流通常呈线状延伸,自产源头向出海口或湖泊输送水量,流速较快,流动的水体带有不同的水势和水流速度,由于地形的不同,会出现急流、瀑布等地貌。
而湖泊则以水域面积为主要地理特征,通常呈现圆形、椭圆形等形状,水体不断接受来自河流、地下水和降水等水源供给,具有一定的水位表面。
三、水体循环不同由于形成过程和地理特征的差异,河流和湖泊在水体循环上也存在一些区别。
河流的水体循环是相对短暂和快速的,水从源头源源不断地流动到海洋或湖泊,再通过蒸发形成云,最终变成降水。
而湖泊的水体循环相对较为缓慢,湖水聚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通过蒸发、降水和蒸散等过程进行水循环,与周围环境的交换较为平稳。
四、生态环境差异河流和湖泊在生态环境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河流具有流动性和在地理空间上的延展性,河流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能够提供丰富的水源和水生态系统。
而湖泊则以相对封闭的水域为特征,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水质变化或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
综上所述,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形成过程、地理特征、水体循环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对于认识和理解水体形态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教案及反思)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而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是一节涉及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课程,通过教授学生有关河流和湖泊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地球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湖泊和河流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教案是一份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文档。
为了展现小学科学41《河流与湖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编写了以下教案。
在教案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案标题:探索河流与湖泊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地球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河流、湖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 了解河流和湖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河流的形成和流域。
2. 湖泊的形成和分类。
3. 河流和湖泊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沙盘地图和模型。
3. 图片和简短视频片段。
4. 相关教学练习和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思考):- 向学生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他们找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 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片段或图片,展示不同的河流和湖泊的景观特点。
2. 知识讲解与展示:- 通过课件和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过程。
- 利用沙盘地图和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河流和湖泊,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参与与实践:-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河流和湖泊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记录下来。
-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进行实地考察,并让他们观察和记录身边的自然风景。
4. 总结与评估:-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河流和湖泊在地球水循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进行简单的知识回顾和讨论,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在以下几点方面做得比较好:- 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
• 河流的形成与特征 • 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 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环境 • 河流与湖泊的文化意义
01
河流的形成与特征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
河流是由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多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和冰川融水是河流 形成的主要水源,地形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和 形态。
水源补给形式
留下的冰渍物中。
构造运动形成的湖泊通常是由于地壳运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则是在冰川退缩后,
动导致地面沉降或抬升,形成盆地或高 冰川携带的岩石、泥沙等物质在冰川退
原,然后地表水聚集形成湖泊。例如, 缩后留下的冰渍物中堆积,形成堰塞湖。
中国的青海湖就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 例如,中国西藏的纳木错湖就是典型的
湖泊的水质特征包括pH值、溶 解氧、营养盐等,这些特征对湖 泊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河流与湖泊的相互影响
物质交换
河流与湖泊之间存在物质交换,如水流携带的营养盐、悬 浮物等会在湖泊中沉积,同时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和鱼类等 也会通过河流迁移到其他地方。
水位调节
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位调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 义,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会对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产 生不利影响。
平原河流
平原河流多位于平原或盆 地地带,水流平缓,河谷 宽阔,河岸较缓,河床多 为沙质或泥质。
沙漠河流
沙漠河流多位于沙漠地带, 水源多为地下水,河谷狭 窄,河岸陡峭,河床多为 沙质。
02
湖泊的形成与特征
湖泊的形成
湖泊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构造运动 和冰川作用。构造运动形成的湖泊通常 位于断陷盆地或坳陷盆地中,而冰川作 用形成的湖泊则主要分布在冰川退缩后
著名河流和湖泊
鄱阳湖
位置:中国江西省北部 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 特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03
河流与湖泊的文化意义
河流与人类文明
河流是人类文明 的摇篮,孕育了 古代文明
河流提供了丰富 的水资源,促进 了农业、工业和 城市的发展
河流是交通要道, 促进了贸易和文 化交流
丰富的水资源
长江
长度:6300公里,世界 第三长河
源头:青藏高原的唐古拉 山脉
流经国家:中国
入海口:东海
主要支流:汉江、湘江、 赣江等
历史地位:中国文明的摇 篮,被誉为“母亲河”
密西西比河
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流经 美国和加拿大
长度:全长约6275公里,是美 国最长的河流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约为322 万平方公里
河流与湖泊的地质构造:包 括河床、河岸、湖底、湖岸
等地质形态
河流与湖泊的水文特征:包 括水位、流量、水质、水温
等水文要素
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特征:包 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
构与功能等生态要素
05
河流与湖泊的经济价值
河流的航运价值
河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可以连 接不同地区,促进贸易和交流
河流的航运价值可以带动沿岸城 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湖泊的水质:受流域内植被、 土壤、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湖泊的水位:受降水、蒸发、 河流补给等因素影响
湖泊的水温:受气温、太阳 辐射、湖泊深度等因素影响
湖泊的水流:受地形、风向、 湖泊形状等因素影响
河流与湖泊的地质特征
湖泊: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汇 集而成,具有一定深度和面 积
河流:通常由降水、冰雪融 水、地下水等水源补给,具 有一定流向和流速
地球上的河流与湖泊
地球上的河流与湖泊地球上的河流与湖泊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水资源,它们不仅对生态系统维持至关重要,也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河流与湖泊,并探讨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长江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系之一。
它源自青藏高原,流经中国西部和中部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数亿人提供了饮水、农田灌溉和水运等基本需求。
然而,由于长江流域的工业污染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长江生态环境现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二、亚马逊河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位于南美洲,流经巴西、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国家。
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雨林之一,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
然而,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破坏和过度砍伐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对全球气候变化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美国五大湖美国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
五大湖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为该地区的居民提供了饮水、渔业和旅游等重要的经济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等,五大湖的生态状况受到了严重威胁。
四、西非最大的湖泊——尼日尔湖尼日尔湖位于尼日尔、尼日利亚、贝宁和喀麦隆等国家,是西非最大的湖泊。
尼日尔湖是当地农业和渔业的重要支持系统,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粮食和就业机会。
然而,湖泊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已经成为该地区的严重问题。
综上所述,地球上的河流与湖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
保护河流与湖泊的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这些自然宝藏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
河流湖泊的概念
河流湖泊的概念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常见的水体形态。
河流是指水流在地表相对稳定地流动的地带,通常由集水区域的降雨引起水源,通过地表流动到汇水点,并最终流入海洋或湖泊。
河流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接收来自周围地区的降雨和融雪水,同时也能够将土壤和岩石颗粒等物质运输到下游区域,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湖泊是由地表地形或地质构造形成的相对闭合的自然水体,通常被陆地包围,且没有与海洋相通的出口。
湖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包括冰川作用、断层活动、火山喷发和降雨等。
湖泊通常具有自己的水源,可以由降雨、融雪、地下水或附近河流的水输入;同时,湖泊还具有蓄水功能,可以在降雨较大或河流水量较大时起到缓冲和调节的作用。
河流和湖泊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水文地质和生态系统功能。
它们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环境,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饮用水、灌溉水和发电等重要资源。
因此,保护和管理河流和湖泊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河流与湖泊形成
河流与湖泊形成一、引言河流与湖泊是地球上常见的水体,它们形成的原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质构造、水循环和气候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河流与湖泊的形成原理以及其中的关联。
二、河流的形成1. 下切侵蚀河流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表的起伏,从而形成山脉和高地。
在地壳断裂或地震等作用下,河流开始在山坡上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流通过侵蚀作用将周围的岩石磨蚀变成河道。
这种侵蚀作用称为下切侵蚀。
2. 水循环河流的形成与水循环密切相关。
雨水或融雪从高地流向低地,形成溪流,而这些溪流逐渐汇集成河流。
同时,河流也会收集来自地下水和泉水的水流。
这些水流通过侵蚀作用将土壤和岩石颗粒带走,进一步扩大了河道的规模。
3. 沉积作用河流不仅具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
当河流流经平地时,水流速度减慢,携带的物质便开始逐渐沉积在河床和河岸上。
这些沉积物包括砂石、泥沙和有机物等,逐渐形成冲积平原。
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河流通过沉积物的堆积逐渐形成湖泊。
三、湖泊的形成1. 堰塞湖堰塞湖是一种因自然或人为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
常见的堵塞物有火山灰、土石流和冰川堆积物等。
当这些物质阻断了河道时,形成了湖泊。
著名的堰塞湖有中国的洱海和加州的塔霍湖等。
2. 斑岩湖斑岩湖是指因地壳运动导致地表下陷,形成洼地后,湖水在其中聚集形成的湖泊。
这种湖泊通常是在火山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形成的,如印度的克什米尔湖。
3. 冰川湖冰川湖是冰川退缩留下的湖泊,通常出现在冰川舌前端的洼地中。
当冰川融化或退缩时,积水便会填满洼地,形成湖泊。
典型的冰川湖有阿尔卑斯山区的日内瓦湖以及北美的五大湖等。
四、相互关联河流和湖泊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河流向湖泊输送了大量的水和沉积物,丰富了湖泊的水资源和养分。
湖泊接收这些物质后,在水体中形成了沉积层,为湖泊生态系统提供了底物和养分。
另一方面,湖泊的存在也对河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湖泊容纳了大量的水,并通过溢出方式进一步供应下游的河道。
如何区别河流和湖泊
如何区别河流和湖泊
河流是陆地外表线状水流,受流域内气候影响呈现出水文特征;河流对流经的气候影响很小。
湖泊是陆地外表面状水域,受当地气候影响,但也能影响当地气候一减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加大气湿度,局地降水等。
河流是陆地外表线状水流,受流域内气候影响呈现出水文特征;河流对流经的气候影响很小。
湖泊是陆地外表面状水域,受当地气候影响,但也能影响当地气候一减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加大气湿度,局地降水等。
区别
河流相是一种动水沉积,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往下游方向逐渐变细,能判别水流方向。
湖泊相是一种静水深积,颗粒很细,不能判别水流的方
向。
河流通常是指陆地河流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
河流一般是在高处作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的终点。
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途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
著名的河流有长江,黄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
形成条件
形成河流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有经常不断地流动着的水〔河流里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组成的〕②水在其中流动的“槽〞。
形成湖泊必须具备2个条件:包括湖盆与水,其中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
有的湖盆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有的是在低洼处筑坝形成的。
〔湖盆指蓄纳湖水的地表
洼地〕。
河流湖泊在生活中的作用
河流湖泊在生活中的作用
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水资源: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们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同时,河流还是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
2. 运输功能:河流和湖泊是天然的交通通道,人们利用船舶等水上交通工具,进行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
同时,河流也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3. 调节气候:河流和湖泊的水体可以调节周边地区的气候,例如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等。
此外,湖泊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周边地区的降雨量,从而影响当地的天气和气候。
4. 生态保护:河流和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同时也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此外,河流和湖泊还是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
5. 文化价值:河流和湖泊也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河流和湖泊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例如世界著名的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黄河等。
这些河流和湖泊不仅对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成为了世界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河流和湖泊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和生态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保护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初二地理课件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02
中国主要河流与湖泊
长江
01
长江概述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 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 先后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长6300余公里。
02
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庞大,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 流组成,其中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 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湘江、 赣江等。
湖泊的分布也受地形、气候等 多种因素影响,世界大湖多分 布在气候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以 及冰川作用显著的地区。
河流具有搬运作用,可以塑造 出各种地貌形态,如冲积平原 、三角洲等。此外,河流还是 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通道。
湖泊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 、提供水资源和生物栖息地等 多种功能。不同类型的湖泊还 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如构造 湖通常较深,火山湖多分布在 火山活动区等。
黄河水系
黄河水系由干流和众多支流组成 ,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渭河、汾河 、洛河等。黄河的泥沙含量很高 ,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
最多的河流”。
黄河水利资源
黄河的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可开 发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年发 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黄河还是 中国重要的灌溉河流之一,沿岸
地区农业发达。
珠江
01
珠江概述
05
湖泊生态与环境问题
湖泊生态系统组成及功能
湖泊生态系统组成
湖泊生态系统由湖泊水体、湖泊生物群落和湖泊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湖泊水体是湖泊生态系统的 主体,包括湖水、悬浮物、沉积物等;湖泊生物群落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等;湖泊环境 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
湖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同时, 湖泊还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世界的河流与湖泊
世界的河流与湖泊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它们不仅给人类提供生活和发展所需的水源,还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带领读者一起领略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亚马逊河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源头位于安第斯山脉秘鲁南部的安迪斯山脉,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最终注入大西洋。
亚马逊流域的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游船可以带您穿越这片广袤的雨林,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二、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国,最终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沿岸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河流两岸的古老建筑和美丽风光,感受埃及神秘的魅力。
三、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水质最清澈的淡水湖泊之一。
贝加尔湖的水质透明度极高,湖心岛上有着原始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象。
这里的湖光山色令人陶醉,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湖中还栖息着众多特有的鱼类,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四、美国的五大湖美国的五大湖即五个相互连接的淡水湖泊,包括苏必利尔湖、伟大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五大湖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群,也是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旅游胜地。
湖光山色、沙滩和湖畔小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夏季,人们可以在湖边度假、垂钓和划艇。
五、长江长江是中国的主要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它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四川、湖北、上海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人文景观,包括三峡大坝、武汉黄鹤楼等。
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览长江,欣赏沿岸的壮丽景色和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总结:河流和湖泊是世界上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们孕育了众多的生物和文化。
亚马逊河、尼罗河、贝加尔湖、美国的五大湖和长江都是世界知名的河流和湖泊,每个地方都拥有独特的景观和历史遗迹。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和湖泊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河流和湖泊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 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河流和湖泊, 希望大家喜欢!1.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 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属于外流湖, 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属于内流湖, 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3.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 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
4.流入北冰洋的是额尔齐斯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5.比较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发源地源头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约古宗列曲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沱沱河流入海洋渤海东海长度形状5500千米几字形6300千米流经省区(简称)青、川、宁、内蒙古、甘、陕、晋、豫、鲁(9个)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分界城市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湖北的宜昌江西的湖口主要支流和湖泊汾河渭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在内蒙古河口以上为上游, 河南孟津以下为下游。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含沙量高。
长江在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 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7.利用黄河水的灌溉在黄河的上游形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称为塞外江南)。
8 .黄河泥沙含量很高的原因是:⑴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支流较多 ; (2)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 一旦遇到暴雨, 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9 .黄河下游变成地上河的原因是:⑴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 河道变宽, 坡度变缓 ;⑵河水流速减慢, 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 使河床逐渐抬高, 成为地上河10 .根治黄河的方法是, 中游: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11.长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的城陵机一段称荆江被誉为九曲回肠,12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 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选编本节内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维能力。
(3)以图像系统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顾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
(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内容点析1.众多的河湖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第一,关于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第二,教材提供了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统计曲线图,可分析得出结论:(1)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季;(2)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的河流冬季出现结冰现象(松花江冬季的流量为零),枯水期时甚至出现断流。
并结合初二学生的能力水平,教材配以胡杨林和罗布泊的景观图片,来说明西北内陆河流的基本特点──因降水稀少,河流水量不丰,蒸发与渗漏严重,出现了许多季节性河道。
第三,本节活动式课文的设计力图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图像知识,通过中国政区图的阅读,为学习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通过统计图表的分析及学过的地形知识,了解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决定了大江东去的趋势。
(3)通过统计图表的分析及学过的气候知识,了解我国从北到南雨季的长短决定了河流汛期长短的规律。
(4)通过对图2.29中黄河花园口站与西江梧州站的流量年内变化的比较,了解不同河流的汛期长短对灌溉、航运、发电量及洪涝灾害的影响。
第四,教材还穿插了京杭运河的阅读材料,目的是介绍它沟通五大水系、航运价值以及服务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功能。
本部分教材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着重体现在对地图及图表信息的认定、提取、加工及分析的过程之中。
2.黄河的治理本部分教材主要围绕着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的。
教材的另一个亮点是对黄河上、中、下游划分的呈现方式。
教材没有直接在正文里描述,而是在地图上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为下面的教材展开留下了一个伏笔。
其目的是暗示教材不过分强化地理界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一基础知识将在后面黄河中下游的环境问题及治理部分得到巩固练习,这样就使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由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层面,上升到在应用过程中巩固提高的应用能力层面。
第二,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对下游的影响),是本部分教材的重点内容。
关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问题,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读图2.23"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可知,由河口至孟津的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与年平均输沙量都比上下游河段大,并由此引出成因的思考。
(2)关于成因,教材简明地介绍了中游干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本区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因素。
(3)为了给师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教材没有就地形、气候及植被等影响因素进行详尽地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迁移已有知识与能力,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有关下游产生的环境问题,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与活动性课文结合,以及因果推理递进的方式加以体现,并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平原区的地形对河道宽度、河道坡度、河流流速的影响。
(2)受地形影响,泥沙在下游沉积并逐步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
(3)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
(4)暴雨来临,随时随地都有决口的危险。
(5)历史上的黄河水患灾害。
(6)由图2.34中黄河下游狭窄的汇水面积、没有支流汇入等信息,也可推断"地上河"的形态与隐患。
此外,基于复习巩固和内容拓展的考虑,教材还提供了图2.35,全面地展示了黄河整个流域的环境问题──上游的荒漠化与凌汛问题;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问题。
第三,关于黄河各河段环境问题的治理,教材首先提出了形成原因的划分──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其次以黄河断流为例,提出了治理方案。
并以此诱发学生探讨治理黄河流域其他环境问题的动机,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部分教材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3.长江的开发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可运用下列方式:教师出示挂图"中国水系"或自行绘制的投影片"青藏地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提出问题: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这样导入新课,直接进入主题,增强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分布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一特点一目了然。
【众多的河湖】学习内、外流河的概念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 2.28"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提出一系列问题: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运用地图观察实例,概括总结内、外流河及内、外流区的概念,这样比较适合初中学生掌握地理概念。
在此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书中图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内、外流湖的概念,了解内、外流区的分布及面积的差异等知识并完成活动题1。
对于河流水文特征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以下思考问题:四条河流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学生通过读图、思考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通过完成活动题3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水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有明显差异?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加以了解。
解答此题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找出这些河流,说明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气候区。
在此基础上,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当学生明确了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塔里木河和罗布泊的图,讨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与东部外流区河流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性。
【黄河的治理】本部分教材的教学,建议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对黄河的认识能够较为客观。
这部分教材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念的最好实例。
首先从正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对应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片,了解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第二步,结合活动题1,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在学生对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不同河段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了解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通过阅读图中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对黄河中游地区泥沙含量非常多有一个感性认识。
分析成因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相关的气候类型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教材中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景观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地表植被等状况的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通过分析,明确造成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大的人为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是什么。
由中游地区的泥沙含量大,联系不同河段水流速度的变化,结合教材提供的地上河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说明中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造成的隐患是什么?对于上游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以收集一些上游地区植被破坏的录像带或景观图片、幻灯片等,依次说明这里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解释凌汛的成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凌汛的河段,其河流流向与不产生凌汛的河段河流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引起凌汛发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过分析应使学生明确产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
第三步,在学生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根治黄河"的阅读材料,完成活动题2,通过阅读和解题,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开展发散思维,为解决黄河的问题献计献策。
【长江的开发】了解长江水运状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能力强的原因。
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讨论解答此题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与学生讨论的时间,特别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想。
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可以从阅读材料、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示意图入手,通过学生阅读"平垸行洪导长江"的资料和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导致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
对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其他原因,可以通过讨论、解答活动题2加以了解。
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征对洪涝的影响,上、中游地区植被的破坏为什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长江水系干支流的分布特点对洪涝灾害出现的影响等,通过分析,应使学生对于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一定了解,并能够初步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
"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应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对于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