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讲小故事、并交流展示查寻成果篇一每组派一名代表讲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限时一分钟。

其他组点评后教师定分。

出示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画面,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自主介绍查阅的资料,展示搜寻的成果;教师予以鼓励,给每组打分,最后出示须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以讲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评以促提高,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创设一种学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教学过程】一、导入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

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

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

二、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三、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四、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优秀3篇

《论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2、正确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逐步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

4、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一则,谁能给大家背背?(复习导入。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对他言行的记载而编写的。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中的有关知识,看看这两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检查读音。

如:为矣罔殆3、小组互相读,提出不懂得问题。

4、根据学生提出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这两则论语的意思。

5、学习汇报。

(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则论语的意思: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6、谁想试着说一说。

7、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8、那这则论语中的一个生字我们能想办法把它记住吗?(指导学生随文识字。

)9、小组自学第二则论语。

10、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准确。

11、着重理解“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教师相机板书,指导书写。

)12、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13、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三、指导背诵。

1、自愿背。

2、齐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27、《论语》二则温故知新为师学不思罔思不学殆反思: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之后,觉得自己应该如此好学,背诵较快。

论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论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论语教学设计论语教学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3、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二、诵读感知1、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三、研读分析1、“学而时习”章(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十则》简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论语〉十则》简案》。

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

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高兴,同“悦”)(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2、“吾日三省”章(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论语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5篇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课堂导学: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_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4、总结三个通假字:ABC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具体探讨,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三句讲的是()【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翻译()2、第二则:吾:日:三:省:为:谋:忠:交:信:传:习:翻译本则()3、第三则:故:知:可:以:为: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翻译本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论语课教案 论语第一课教案(3篇)

论语课教案 论语第一课教案(3篇)

论语课教案论语第一课教案(3篇)论语课教案论语一课教案篇一1、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孔子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a)乎传(chuán)不习乎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第二阶段:自主探究1、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通用5篇)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通用5篇)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通⽤5篇) 作为⼀名教师,往往需要进⾏教学设计编写⼯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国学《论语》教学设计(通⽤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国学《论语》教学设计1 【教学⽬的】 1.掌握常⽤的⽂⾔实词,能⽤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思想内容,并能融⼊学习态度、⽅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法;积累成语、格⾔、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具书,通读全⽂,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 ⼀、导⼊提问:影响⼏千年中国思想⽂化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各种回答。

⽼师分析后可揭⽰答案:是《论语》。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学⽣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预习提问: (1)⼤家预习课⽂后⼀定会发现,每⼀则都有⼀个“⼦⽈”。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呢? (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

谁知道《论语》是⼀部怎样的书? (3)孔⼦是怎样的⼈?为什么⼈们把到⼭东曲⾩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师⽣合作,共同完成,对孔⼦和《论语》进⼀步的认识。

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初步具体搜集资料的处理信息的能⼒”和“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的全新概念。

此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活情况,看出孔⼦和他弟⼦们的⼈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法。

这为进⼀步学习课⽂作了铺垫。

) 三、整体感知、诵读 (1)提出要求:我们学习⽂⾔⽂,有三条基本⽅法: ⼀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分流畅 ⼆是⽤⼼领会课⽂的意思 三是⾃⼰动⼿,积累词语。

2023最新-论语八则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论语八则教案(优秀5篇)

论语八则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论语八则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论语教案篇一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选读》教案(通用3篇)

《〈论语〉选读》教案(通用3篇)

《〈论语〉选读》教案(通用3篇)《〈论语〉选读》篇1【教学目标】1.掌握周、比、矜、斯、责、举、道等词在文中的含义,重点辨析周、比、党等词一词多义现象。

2.掌握文中出现的动词活用现象。

3.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

4.联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思考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文化内涵】1、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观点;2、联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3、深入阐发“君子”的含义;4、思考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教学步骤一:疏通文意,背诵课文1、疏通文意:(1)学生自学注释和译文(可在预习中完成)。

(2)教师适当补充课本没有给出的注释,点出重点词汇,疏通文意(插入完成课后第四题)。

(3)学生质疑,教师答疑。

2、指导诵读:(1)老师示范背诵,明确背诵要求。

(2)组织讨论:可以将哪些内容相似的句子放在一起背诵?(3)鼓励学生采取分组竞赛形式当场速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二:深入理解,阐发内涵学生讨论:将本章节内容分为“察人、择友、处事、待人”四方面,先概述各方面主要观点,然后在自己感受最深、启发最大的章节旁边写评注或随感,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察人(1、2、3、4、5章)择友(6、7章)处事(12、13、14章)待人(8、9、10、11章)注:此这个环节中,学生自由发言与老师讲解应结合进行。

老师讲解应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化——讲解焦点:多义性、联系性、丰厚性。

多义性:例举“久而敬之”的多义理解。

联系性:例举“处事”章应与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联系。

丰厚性:例举“察人”章中可补充孔子对“君子”的评判与见解。

教学步骤三:联系现实,拓展延伸1、联系《论语》中其他和本课内容相关的语录,更广泛的整体理解文化内涵。

如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论语》原文非常简约,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体会,深入讨论内涵,将原文具体化。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十则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案篇1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修养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教学过程:《论语》教案篇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2024年《论语》十则教案(精选

2024年《论语》十则教案(精选

2024年《论语》十则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论语》前十则,涉及教材的章节为《学而》篇和《为政》篇。

具体内容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君子不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等十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字面意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儒家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论语》原文及注释、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论语》前十则,让学生熟悉文本。

(2)逐句解释,分析句子的字面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解读《论语》中的名句。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论语》前十则,巩固所学内容。

(2)针对每个名句,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论语》中的某一则,展开讨论,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儒家思想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孝、悌、谨、信、爱、周、比、器等。

国学教育论语教案模板范文

国学教育论语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了解孔子的思想精髓,掌握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古文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论语》相关内容、孔子生平介绍、儒家文化背景知识。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3. 学生准备:预习《论语》相关章节,准备好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孔子画像,简要介绍孔子及其成就。

2. 提问:同学们对孔子有多少了解?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学习内容1. 朗读《论语》- 学生自由朗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 讲解重点语句- 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例,讲解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 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例,讲解“仁”的内涵和道德规范。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理解“仁”?- 如何将《论语》中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如何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论语》中的核心价值。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儒家文化,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论语》中的哪些经典语句?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论语》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深入学习1. 讲解《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句-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这些语句的内涵和意义。

2. 开展互动活动- 学生扮演孔子及其弟子,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儒家文化的魅力。

国学教育论语教案模板范文

国学教育论语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儒家思想。

2. 通过诵读《论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领悟《论语》中的道德观念,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1. 《论语》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与《论语》相关的故事、图片等资料4. 学生准备:预习《论语》相关内容,做好笔记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讲述《论语》的背景和作者孔子。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论语》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二、新课导入1. 介绍《论语》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你最喜欢《论语》中的哪一章?为什么?三、诵读《论语》1. 学生分组,轮流朗读《论语》中的一段。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四、讲解《论语》1. 教师选取《论语》中的一则名言,进行讲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新课导入1. 介绍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2. 学生分组讨论: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有哪些?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与《论语》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论语》相关的书籍或文章,鼓励学生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诵读《论语》中的一则名言,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 阅读与《论语》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撰写读书笔记。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论语》的理解程度。

3. 道德修养: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诚信、尊重他人等。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_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_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_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

对于国学经典中论语的学习,制定好教学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国学经典论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关信的《论语》章句,激发孩子学习《论语》的热情。

2、理解诚信的涵义,懂得诚信的意义。

3、学习经典语句,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交友需"信"这些语句历经2500多年的淘洗,已经沉淀到我们内心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和语言的一部分,孩子们,这就是"经典"。

经典该怎么读?请你们大声地、悠扬地来读。

在你刚才读得这些《论语》章句中,哪一句提到了交友? 板书:交友生背: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读对了,但不够韵味悠扬!)什么意思呀?(言而有信,也就是——说到做到,遵守承诺。

)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板书:诚信你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怎么才是"言而有信"吗?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朋友间更看重诚信的品格。

"失信"者必将失去朋友;"守诚"者一定能赢得真情。

诚信,可以让我们打开友谊的大门。

我们请大家再读。

二 .解析字理,明白"信"义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言"而有信呢?那是因为"信"和"言"和人的口有关。

在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里,对"信"这样解说:信,诚也。

诚实不欺。

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字。

信,金文 (人) (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

有的金文 (千) (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

造字本义就是:许诺,发誓,自然和言有关。

我们没有看到拍拍手、跺跺脚来许诺、发誓的。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通用11篇)

《论语》教案《论语》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1、孔子及《论语》资料强调识记: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国学论语教案

国学论语教案

国学论语教案篇一:国学教案——论语《论语》十则——文质彬彬,君子之道广东肇庆中学邓礼惠教材分析:《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义”、“礼”。

其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多达四十多条,共出现一百多次,而中国文化中很遗憾的一方面便是“君子之道”的缺失。

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私有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高,人在时代中日渐“异化”,社会中不时有一些不合道德之音的人与事出现,所以,唤起学生心中的“君子意识”很有必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回顾《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理解,概括《论语十则》中的君子特征,体会其蕴含的君子之道;过程与方法:阅读《论语十则》,反复诵读体会,并能背诵部分选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君子意识,并探讨如实现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背诵《论语十则》教学难点:体会君子之道,培养君子意识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点拨结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PPT、《秋雨时分》视频教学素材:《论语》十则、《于丹论语心得》、课件及视频教学过程:一、初识君子在我国儒家传统中,有一个典型的人格理想,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将修身放在了理想的第一位。

那么,何为“修身”?用我们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君子”。

回顾分享: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谁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为什么?提要:人物,事迹,典型特征。

二、感知君子阅读:自由阅读《论语十则》,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摇头晃脑地体会,可以有韵律有节奏地朗读。

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明白大意。

自由阅读五分钟后,学生分享阅读,选取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则或几则来分享阅读。

明大意:针对学生普遍有疑问的语句,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概意义。

并谈谈认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算得是君子。

例句:从这一句话中,我读到了只有的人才称得上君子!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君子之德行。

如:谨慎、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追求道义、心胸坦荡、做好本分······(可以分为自我修养和要求别人方面,而自我修养又可分意识形态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论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论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面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l)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什么是学习方面的道理。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

学生在学习《论语》内容的同时,理解《论语》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篇一诵读目标1.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

2.通过配乐朗读《论语》,熟读成诵,体会《论语》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学生在学习《论语》内容的同时,理解《论语》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重点:让学生明白《论语》中的道理,熟读成诵诵读难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这节课由老师和你们一同上一节国学课。

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在《论语》中也充分体现了“孝”的思想。

课前老师给你们布置任务了找一找有关《论语》的简介。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真是找资料的小能手,会学习的孩子)1.出示课件:以滚动文字的形式介绍《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

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补充: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师: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思想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孔子。

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短片。

2.播放视频--动画短片师:从动画短片中你们都知道了什么?3.出示孔子图片,介绍孔子。

国学经典:《论语》选读-教案

国学经典:《论语》选读-教案

教案国学经典:《论语》选读-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论语》的历史地位1.1.2《论语》在国学中的重要性1.1.3《论语》对后世的影响1.2教学目的1.2.1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1.2.2提高学生对《论语》的理解和鉴赏能力1.2.3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1.3教学方法1.3.1讲授法1.3.2讨论法1.3.3实践法二、知识点讲解2.1《论语》的基本概念2.1.1《论语》的作者和成书时间2.1.2《论语》的篇章结构2.1.3《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2.2《论语》的核心价值观2.2.1仁爱2.2.2礼义2.2.3中庸2.3《论语》的教育思想2.3.1教育的目的和意义2.3.2教育的方法和原则2.3.3教育的对象和内容三、教学内容3.1《论语》选读篇目3.1.1《学而》篇3.1.2《为政》篇3.1.3《八佾》篇3.2教学重点内容解析3.2.1《学而》篇中的教育思想3.2.2《为政》篇中的政治理念3.2.3《八佾》篇中的人性观3.3教学难点内容解析3.3.1《学而》篇中的“学而时习之”的理解3.3.2《为政》篇中的“政者,正也”的解读3.3.3《八佾》篇中的“佾舞”的文化内涵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论语》的基本概念和篇章结构4.1.2掌握《论语》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思想4.1.3能够分析和解读《论语》选读篇目的内容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4.2.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2.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4.3.2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4.3.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论语》的语言特点和古文阅读能力5.1.2《论语》中的深奥思想和抽象概念的解读5.1.3《论语》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和应用5.2教学重点5.2.1《论语》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传承5.2.2《论语》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应用5.2.3《论语》选读篇目的阅读和理解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电子课件6.1.2黑板和粉笔6.1.3音频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频资料)6.1.4视频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资料)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和文具6.2.2《论语》选读教材6.2.3相关参考资料6.2.4小组讨论材料6.3环境布置6.3.1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6.3.2课桌椅的合理布局6.3.3显示屏或投影设备的调试6.3.4教室文化墙的布置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7.1.2提问引发学生思考7.1.3引入新课主题7.1.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2知识讲解7.2.1讲解《论语》选读篇目的背景7.2.2分析《论语》选读篇目的内容7.2.3讲解《论语》选读篇目的意义7.2.4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7.3实践活动7.3.1分组讨论7.3.2角色扮演7.3.3小组展示7.3.4互动问答7.4.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7.4.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7.4.4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八、板书设计8.1板书8.1.1《论语》选读8.1.2章节8.1.3关键词8.1.4思维导图8.2板书内容8.2.1《论语》选读篇目的背景8.2.2《论语》选读篇目的内容8.2.3《论语》选读篇目的意义8.2.4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重点8.3板书布局8.3.1左侧列出主要观点8.3.2右侧列出支持观点的论据8.3.3中间列出关键词和思维导图8.3.4适当使用颜色和符号进行区分九、作业设计9.1阅读作业9.1.1阅读指定的《论语》选读篇目9.1.2摘录重要的观点和论据9.1.3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9.1.4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9.2实践作业9.2.1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9.2.2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9.2.3制作展示PPT或海报9.2.4准备小组展示和互动问答9.3思考作业9.3.1思考《论语》选读篇目的意义和启示9.3.2分析《论语》选读篇目中的价值观9.3.3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9.3.4写一篇反思性日记或文章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10.1.2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3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0.1.4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处理情况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10.2.2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讲座或研讨会10.2.3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或社区服务10.2.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五、教学难点与重点)1.1教学难点1.1.1《论语》的语言特点和古文阅读能力:学生可能对古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不够熟悉,需要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论语教案(共5篇)

论语教案(共5篇)

论语教案(共5篇)第一篇:论语教案《论语》教案及剧本---因材施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做事要三思,也不要过分犹豫2、学会表演礼仪一、整理书本3分钟二、5分钟导入新课文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那你们知道,孔门十大弟子是谁吗?有谁能站起来给我大声地读一遍吗?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向颜渊学习快乐;向子路学习率真;向子夏学习教书;向曾参学习勤奋向冉求学习做官;向冉雍学习德行;向子贡学习说话;向子游学习胸襟向宰予学习辩论;向子张学习立志)师:很好,我们来读这段文字,孔子把他的学生分成了几类?生: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师:孔子把什么排在地位?生:德行师:孔子认为德行很重要,大家可以用孔子的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证明吗?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三、问题探讨5分钟:孔子教出了这么优秀的弟子,那你知道他是怎么教出来的吗?假如你是一个老师,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自己的学生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教学的?看课文,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读一遍。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在这段文字里,同样的问题,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回答为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回答)对,这里孔子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教育方法,叫做因材施教!现在我们再一起把这段文字读一遍。

四、表演剧本30分钟《孔子因材施教》剧本演员:主持人旁白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主持人:(向观众敬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到我们国学小剧院,大家知道孔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教学方法,叫做因材施教,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现代版的孔子教学,表演者:......大家掌声欢迎!(鼓掌)(下场,回到座位)第一幕:旁白:现在是21世纪,世博会正在上海火热举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论语教案范文诵读目标1.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论语》二则的含义。

2.通过配乐朗读《论语》,熟读成诵,体会《论语》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学生在学习《论语》内容的同时,理解《论语》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重点:让学生明白《论语》中的道理,熟读成诵诵读难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使学生体会到孝敬长辈的重要。

诵读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孩子们,这节课由老师和你们一同上一节国学课。

孝顺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在《论语》中也充分体现了“孝”的思想。

课前老师给你们布置任务了找一找有关《论语》的简介。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真是找资料的小能手,会学习的孩子)1.出示课件:以滚动文字的形式介绍《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

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补充: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师: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儒家思想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孔子。

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短片。

2.播放视频--动画短片师:从动画短片中你们都知道了什么?3.出示孔子图片,介绍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

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

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

)(通过对《论语》的介绍,让学生整体的了解这本书和孔子,大体了解本书的内容。

)师:他希望以“仁爱”为核心思想来治理国家,不要施以严刑,而要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论语》其中的二则。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一)学习文言文。

1.出示课件,自读、指读、齐读、闭眼齐背。

师:《论语》共二十篇,这两则分别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和里仁篇。

内容: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论语》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

它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它深深地吸引人,这不只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

教师在领读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如:“弟:即‘悌’(tì),谨(jǐn),惧(jù)”学生容易读错,应加以强调,以免学生自读过程中定型,就不便于纠正了。

)2.教师纠正字音,如“弟:即‘悌’(tì),谨(jǐn),惧(jù)”3.学生齐读、闭眼背诵:(《论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节奏。

)(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教学,先让学生齐读要讲的话,然后根据老师出示的注释,各小组讨论每句话的意思,并根据句义谈谈本组的感悟。

)4.出示课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1)学生齐读:(2)课件出示重点字、词的注释:入:入门在家。

孝:子女孝顺父母。

弟:即“悌”敬重兄长。

出:与“入”相对,指出门在外。

谨:小心谨慎。

仁:有仁德的人。

泛:广泛的意思。

(3)小组讨论本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组员交流,派代表发言,总结小组意见。

(由于学生刚从二年级刚升入三年级,表达能力上虽有一定提高,但在表述上海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轻松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即可,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反而给学生的理解上增加负担,压制了学生的兴趣。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遵从兄长,言行要谨慎、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精力,就再去读书学习。

5.与《弟子规》对比。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句话熟悉吗?是不是在哪见过、听过?(《弟子规》)6.指名背《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篇文章,是根据古代圣贤对子弟的一些教诲写出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与兄弟姊妹和睦相处;其次,还应该做到行为语言谨慎谦和,说话做事讲究信用。

要平等博爱地和大家相处,并且亲近有仁义道德的人,向他好好学习。

做好这些事情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多学习文化知识。

师:《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开篇的。

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你们知道这里的圣人指的是谁吗?(孔子)6.课件出示--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1)学生齐读:(2)小组讨论本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组员交流,派代表发言,总结小组意见。

年:年龄,年纪。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论语》深刻的教育意义。

同时学生感受到孝敬长辈的重要性,把养成教育与国学课堂紧密的结合起来。

)7.指名读二则论语。

(二)听“孝”的故事1.出示课件,组员代表讲故事师:(古人说,“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乌鸦长大以后,会寻找食物反哺自己的母亲;羊羔跪着吮吸乳汁,是怀着感恩的心情。

动物尚且知道孝敬父母,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孝”就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之一。

它不仅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而且,几千年来,一幕幕与“孝”有关的故事,共同演绎了中国文化特有的风景。

百里负米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对父母十分孝顺。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

一次,他听说百里之外的米很便宜,就跑去买了背回来,做给父母吃,自己却还是用野菜充饥。

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

每当吃着丰盛的饭菜,他总是感叹说:“现在父母去世了,我想再吃野菜,再为父母去背米,已经是不可能了!”是啊,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呀!父母唯其疾之忧唐朝有位叫李皋的人,常常说:“除了生病以外,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让父母为我担心。

”有一次,李皋被人诬告,受到审讯。

为了避免父母担惊受怕,他每天受审时,都身穿素服;可仍然像平常一样,穿着官服回家。

在父母前面,说话做事也像平常一样从容,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不久,李皋被贬官到潮州。

赴任前,他安慰父母说:“我得到了升迁。

”直到真相大白,官复原职,他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父母。

扇枕温席黄香是汉朝江夏人,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

九岁那年,母亲去世了。

他非常悲伤,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

夏天,天气炎热,晚上屋里还有蚊子,使人难以入睡。

为了让父母睡得安稳,小黄香每天晚上总是先用扇子为父亲睡得安稳,赶走蚊子,才让父母躺下。

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屋内被褥冰冷。

黄香怕父亲受凉,每天晚上睡前,就先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把被窝捂热,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黄香的孝行很快传遍了左邻右舍,人们都被他的事迹感动了,纷纷称赞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2.组员说感悟师:听完了这些故事,想想你为父母做过什么?你有什么感悟?师:我们常听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

就像故事中说的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呀!父母爱子,无微不至,等到子女想回报父母的恩情时,老天却降下了难测的灾祸!是啊,与其等到失去了方知可贵,何如拥有时倍加珍惜?三、拓展活动:1.提问:以前学过哪些写父母爱子,报答父母恩情的诗?(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2.出示诗歌,配乐师译:古代交通不发达,离乡在外的人,常常一年半载回不了家。

守候在家的父母,总是担心远游在外的儿女。

再给游子的信中,自然离不了询问归期,盼望游子早日还乡。

3.自读古诗,指名读。

师:看着父母渐渐老去的容颜,我们心灵深处顺从父母、尊敬父母、奉养父母的情感,被不断地激发出来--这就是孝。

让我们带着此时此刻的心情再读读《论语》二则。

4.配乐朗读《论语》二则:(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以及儒家核心思想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8、10两则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合作探究课文前五则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