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一

合集下载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吴业正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吴业正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三、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 机理以及与此对应 方法、 (1) 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 机理以及与此对应 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 工质的性质, (2) 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 从而为制冷机和低 温装置提供合适的工作介质。因工质在循环中发生状态变 化,所以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 数据。此外,为了使这些工质能实际应用,还必须掌握它 们的一般物理化学基础。 研究气体液化和分离技术。 (3) 研究气体液化和分离技术。 例如液化氧、氮、氢、 氦等气体,将空气或天然气液化、分离,均涉及一系列的 制冷和低温技术。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二、在工业及农牧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许多生产场所需要生产用空调系统,例如高温生产车 间、纺织厂、造纸厂、印刷厂、胶片厂、精密仪器车间、 精密加工车间、精密计量室、计算机房等的空调系统,为 提供恒温恒湿条件,以保证产品质量 机床、 保证产品质量或机床 各生产环境提供恒温恒湿条件 提供恒温恒湿条件 保证产品质量 机床、 仪表的精度。 仪表的精度。 机械制造中, 钢进行低温处理 钢进行低温处理,可以改变其金相组 机械制造中 , 对钢进行低温处理 织,使奥氏体变成马氏体,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在机器 的装配过程中,利用低温进行零件的过盈配合 零件的过盈配合。化学工业 零件的过盈配合 中,借助于制冷,使气体液化、混合气分离 气体液化、 气体液化 混合气分离,带走化学反 应中的反应热。盐类结晶、润滑油脱脂、石油裂解、合成 橡胶、生产化肥均需要制冷。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制冷与低温技术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它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基本原理。

制冷技术是利用一种叫做制冷剂的物质,通过蒸发和凝结的循环过程,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而低温技术则是在极低温度下对物体进行处理或保存的技术。

这两者的原理都是基于热力学和热传递的基本规律,通过控制温度和热量的传递,实现对物体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在制冷技术中,制冷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冷剂是一种能在低温下蒸发并在高温下凝结的物质,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氯化甲烷等。

通过控制制冷剂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可以实现对物体温度的降低。

而在低温技术中,除了制冷剂的选择外,还需要考虑绝热材料、保温材料等因素,以防止热量的传递和损失。

另一个重要的原理是热力学的运用。

热力学是研究热量和功的转化关系的学科,它对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热力学的分析,可以确定制冷剂的选择、循环过程的设计以及系统的效率等关键参数,从而提高制冷与低温技术的性能和效率。

此外,工程学的原理也是制冷与低温技术的重要基础。

工程学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个学科,它们为制冷与低温技术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例如,流体力学可以用来分析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特性,传热学可以用来研究热量的传递规律,这些都为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总的来说,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是多方面的,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制冷剂的选择、热力学的分析和工程学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物体温度的控制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有所了解,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3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制冷剂解读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第3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制冷剂解读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第 3 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 ---制冷剂
3.3 蒸气压缩式制冷中的制冷剂
3.3.1 制冷剂概述
1. 制冷剂的发展和种类
制冷剂 乙醚 二甲基乙醚 CO2(干冰) NH3 SO2 标准沸点-10℃ 毒性大 沸点温度 标准蒸发温度34.5℃, 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沸点-23.6℃, 蒸发压力比乙醚高的多。 特点 易燃,易爆 应用 淘汰 淘汰
氟里昂的分子通式: 符号表示:
符号表示法1:
CmHnFxClyBrz
R (m-1) (n+1) (x) B (z)
例如: R11,R12,R113
符号表示法2:
将R换成物质分子中组成元素符号
例如: CFC113,HCFC22,HFC134a
氟里昂的种类:
• 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CFC类 :
例如:CFC11,CFC12,CFC113
例如:• 饱和蒸气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热力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 状态参数与比热容,绝热指数,声速的关系等。
(1)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力曲线 不同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力曲线。 (书中图3-25)
标准蒸发温度(标准沸点)ts: 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
说 明 1. 标准蒸发温度大体上可以反映制冷时能够达到的 低温范围。ts越低的制冷剂,能够达到的制冷温度越低。 2. 习惯上往往依据ts的高低,将制冷剂分为: 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 3. 在同一温度下,标准蒸发温度高的制冷剂压力低; 标准蒸发温度低的制冷剂压力高。 4. 制冷剂的饱和蒸发压力-温度特性决定了给定工作温度下 制冷循环的压力和压力比。
(5)溶水性
• 氟利昂和烃类物质都难溶于水; • 氨易溶于水; • 制冷系统中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

2液体相变制冷_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2液体相变制冷_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蒸气压缩式制冷
工作过程
示意图 压缩过程:1— 2 冷凝过程:2— 3 节流过程:3— 4 蒸发过程:4— 1
蒸气吸收式制冷
系统组成示意图
1. 发生器
6. 溶液节流阀
2. 冷凝器
7. 溶液热交换器
3. 制冷剂节流阀 8. 溶液泵
4. 蒸发器 5. 吸收器
9. 制冷工质对 (制冷剂和吸收剂)
蒸气吸收式制冷
吸附能力 ∝ 吸附剂温度
通过周期性地冷却与加热吸附剂, 实现交替吸附和解吸 → 制冷作用
吸附工质对 (吸附剂-制冷剂)
沸石-水; 活性碳-甲醇;
硅胶-水; 金属氢化物-氢
吸附式制冷
系统组成示意图
1-太阳集热器/吸附床 2-冷凝器 3-储液器 4-膨胀阀 5-截止阀 6-蒸发器 7-工质对 (活性碳-甲醇)
其作用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喷射器实现逆向 循环过程中压缩制冷剂的作用。
系统循环工作过程 吸附床中的加热及解吸过程 (白天) 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白天)
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夜晚) 吸附床中的吸附过程(夜晚)
思考题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作用是什么? 与膨胀阀配合维持蒸发器内处于低压,并将来自蒸发器的 制冷剂蒸气提升至高压压力; 驱动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
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中包含有正向循环过程和逆向循环过程 正向循环的作用是什么?
系统循环工作过程
稀溶液的加压和预热过程:1—2—3 发生器中的蒸气发生过程:3—4、5 浓溶液的冷却与节流过程:5—6—7 吸收器中的吸收过程:7、10—1 制冷剂冷凝过程:4—8 制冷剂节流过程:8—9 制冷剂蒸发过程:9—10
蒸气射式制冷
系统组成示意图
1. 喷射器 2. 冷凝器 3. 膨胀阀 4. 蒸发器 5. 泵 6. 发生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布雷顿制冷循环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布雷顿制冷循环
将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做个对比:在蒸 气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吸收器好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压缩 机的吸入侧;发生器好比压缩机的排出侧;对发生器内溶 液的加热,提供提高制冷剂蒸气压力的能量。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蒸气吸收式制冷的机种以其所用的工质对区分。 当前普遍应用的工质对有两种:溴化锂-水(制冷剂是 水),氨-水(制冷剂是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于制取 7~10℃的冷水;氨水吸收式制冷机能够制冷的温度可达20℃或更低。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图2-3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用压缩机抽出低压气并将其 提高压力后排出。气体压缩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输入压 缩机的机械能或电能提供。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三、蒸气吸收式制冷
蒸气吸收式制冷的基本系统如图2-4所示。整个系统 包括两个回路:制冷剂回路和溶液回路。
(2-1)
在 温 度 为 -20 ~ 0℃ 范 围 内 , 其 平 均 比 热 容 为 2.093
kJ/(kg·K)。
冰的导热系数也随温度改变。在-20℃以下,冰的导热
系 数 的 平 均 值 为 2.32 W/(m·K) 。 冰 在 0℃ 时 的 导 温 系 数
a=0.00419 W/h。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液体蒸发制冷以流体作制冷剂,通过一定的机器设备 构成制冷循环,可以对被冷却对象实现连续制冷。它是制 冷技术中使用的主要方法。
固体相变冷却则是以一定数量的固体物质作制冷剂, 作用于被冷却对象,实现冷却降温。一旦固体全部相变, 冷却过程即告终止。
第一节 物质相变制冷
1.固体相变冷却 常用的制冷剂有:冰、冰盐、干冰,以及其他固体物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制冷与低温技术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领域,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制冷与低温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从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入手,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制冷技术是利用物质的热力学性质,通过能量转移的方式将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以达到降低物体温度的目的。

在制冷技术中,常用的原理包括蒸发冷却原理、压缩冷却原理和热电制冷原理等。

蒸发冷却原理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的特性,通过蒸发器将被制冷物体的热量吸收,从而降低其温度。

压缩冷却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其冷凝成液体,释放热量,从而降低被制冷物体的温度。

热电制冷原理则是利用热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冷热效应,实现制冷的原理。

其次,低温技术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通常在零下100摄氏度以下。

低温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超导、超流体、超低温物理、医学冷冻、食品冷藏等多个领域。

在低温技术中,常用的原理包括制冷机制冷原理、液氮制冷原理和制冷剂制冷原理等。

制冷机制冷原理是通过制冷机将低温制冷剂制冷后传递给被制冷物体,实现降温的原理。

液氮制冷原理是利用液氮的低温特性,将其用作制冷剂,实现对被制冷物体的低温冷藏。

制冷剂制冷原理则是利用特定的制冷剂对被制冷物体进行制冷,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综上所述,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热力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

通过对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技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制冷与低温技术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1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1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习题1第三章蒸气压缩式制冷(1)一、填空题1.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中,制冷系统由(),(),()和()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并用管道将它们串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2.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以上的低温。

3.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节流过程产生的蒸气是()出来的,该蒸气通常称之为(),它在蒸发器中几乎不产生()作用。

4.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线,在两相区是()线,在过热区是()线。

5.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中可以看到,在过热区,蒸气的过热度越大,其等熵线的斜率越()。

6.制冷机的性能主要用(),()和()反映。

7.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或节流后所形成的蒸气的干度越(),则循环的单位制冷量越大。

(填大,小,不变)8.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对某一具体的制冷剂来说,理论循环的蒸气比体积v1随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的降低而()。

若冷凝温度已经确定,则单位容积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

9.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比功与()和()有关。

10.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越(),蒸发温度越(),则制冷系数越小。

(填高,低,不变)11.设不同制冷剂工质在一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完成制冷循环。

通过()可以反映系统的压力水平,通过(),()和()可以了解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和()可以反映制冷机的制冷能力,通过()可以反映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12.高压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可使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循环比功(),制冷系数()。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13.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冷度愈大,则节流后的干度愈(),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愈()。

因此,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对提高()和()都是有利的。

14.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在相同过冷度下,过冷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提高的百分数与制冷剂的()和()有关。

制冷与低温原理_图文

制冷与低温原理_图文

(1-13) (1-14)
(1-15)
闭口系完成一循环后,循环中与外界交换的 热量等于与外界交换的净功量
(1-16)
4.2 开口系统的能量平衡
图1-2 开口系统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平衡
图示开口系统,dτ 时间内,质量
的微
元工质流入截面1-1,质量
的微元工质流出
2-2,系统从外界得到热量 ,对机器设备作功 。
热力完善度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温度 T
3.热源温度可变时的逆向可逆循环—洛伦兹循环
图1-10 洛伦兹循环的T-s图
洛伦兹循环工作 在二个变温热源 间。
与卡诺循环不同 之处主要是蒸发 吸热和冷却放热 均为变温过程
熵S
(假设制冷过程和冷却过程传热温差均为Δ T )
作为制冷剂应符合的要求
1.热力学性质方面
(1) 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蒸发压力≧大气压力 冷凝压力不要过高 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不宜过大
(2) 单位制冷量q0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较大。 (3) 比功w和单位容积压缩功wv小,循环效率高。 (4) 等熵压缩终了温度t2不能太高,以免润滑条件恶化
是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 , 称为流动功
3.焓

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焦耳 (J)
H= U+pV
(1-5)
比焓
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焦耳/千克 (J/kg

(1-6)
焓是一个状态参数。
焓也可以表示成另外两个独立状态参数的函数 。 如:h=f(T,v) 或 h=f(p,T); h=f(p,v) (1-9)
借传热来传递能量无需物体的宏观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空间和遥感遥控技术更是与制冷技
术紧密联系,等等。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制冷和低温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 科学研究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二、制冷与低温的定义
由于温度范围不同,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使用的工质、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三、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 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2)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和低 温装置提供合适的工作介质。因工质在循环中发生状态变 化,所以工质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 数据。此外,为了使这些工质能实际应用,还必须掌握它 们的一般物理化学基础。 (3)研究气体液化和分离技术。例如液化氧、氮、氢、 氦等气体,将空气或天然气液化、分离,均涉及一系列的 制冷和低温技术。
制冷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用人工的方法和
手段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 利用这个温度。 按照所获得的温度,通常将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为以 下几个领域:120 K以上为普冷;120 K~0.3 K为深冷,也
称为低温;0.3 K以下为极低温。
机器设备以及依据的具体原理有很大差别。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三、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
在挖掘矿井、隧道、建造江河堤坝时,或者在泥沼、
沙水中掘进时,采用冻土法保持工作面,避免坍塌和保证 施工安全。拌合混凝土时,以冰代替水,借冰的熔化热补 偿水泥的固化反应热,这在制作大型混凝土构件时十分必 要,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型构件因散热不充分而产生内应力 和裂缝等缺陷。 英吉利海底隧道全长 52 km ,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隧 道。列车以160 km/h的速度穿过隧道时,空气温度将上升 到(49~55) ℃,必须进行降温处理。为此采用了8套冷水机 组,分装在隧道两侧,供隧道降温,每套机组的能力达到 (6000~7000) kW。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在钢铁工业中,高炉鼓பைடு நூலகம்需要用制冷的方法先除湿,
再送入高炉,以降低焦铁比,提高铁水质量。 在农牧业中,利用低温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低温处理; 保存良种牲口的精液,以便进行人工授精。 在交通运输业中,已有采用压缩天然气的汽车。因液 化天然气存储体积小,能量密度大,今后液化天然气的发 展必定更具优势。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舒适性空调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家
庭、办公室用的局部空调装置或房间空调器;大型建筑、 公共场所、车站、机场、宾馆、商厦、影剧院、游乐厅、 办公楼等使用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各种交通工具,如轿车、 客车、飞机、火车、船舱等的空调设施;文物保藏环境的 空气调节装置等等。 体育、游乐场所除采用制冷提供空气调节外,还用于 建造人工冰场。我国人工冰场原集中在东北、华北。现在 南方城市也相继建造了新型人工冰场,如广州溜冰俱乐部, 冰场面积1000 m2,年上冰人次已达20万;上海杰美体育中 心的室内冰场,面积达1200 m2。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 一)
多媒体教学课件 李文科 制作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发展史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内 容 提 要
一、制冷与低温技术的重要性
二、制冷与低温的定义
三、制冷与低温技术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二、在工业及农牧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三、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
四、在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五、在空间技术与低温物理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一、在商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应用
食品冷冻冷藏和舒适性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应用最为 量大面广的领域。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贮存和冷藏 运输,使之保质保鲜,满足各个季节市场销售的合理分配, 并减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食品损耗。现代的食品工业, 从生产、贮运到销售,有一条完整的“冷链”。所使用的 制冷装置有:各种食品冷加工装置、大型冷库、冷藏汽车、 冷藏船、冷藏列车、分配性冷库,供食品零售商店、食堂、 餐厅使用的小型装配式冷库、冷藏柜、各类冷饮设备、食 品冷藏冷冻展示柜,直至家庭用的电冰箱。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二、在工业及农牧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许多生产场所需要生产用空调系统,例如高温生产车 间、纺织厂、造纸厂、印刷厂、胶片厂、精密仪器车间、 精密加工车间、精密计量室、计算机房等的空调系统,为 各生产环境提供恒温恒湿条件,以保证产品质量或机床、 仪表的精度。 机械制造中,对钢进行低温处理,可以改变其金相组 织,使奥氏体变成马氏体,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在机器 的装配过程中,利用低温进行零件的过盈配合。化学工业 中,借助于制冷,使气体液化、混合气分离,带走化学反 应中的反应热。盐类结晶、润滑油脱脂、石油裂解、合成 橡胶、生产化肥均需要制冷。
第一节 制冷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性能分析、结构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装置的自动 化问题,等等。 上述前三个方面构成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的基本研究 内容,第四方面涉及具体的设备和装置。
(4)研究所需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
内 容 提 要
一、在商业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应用
一、制冷与低温技术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许多现象 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炎热条件下希望降温以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所有生物过程都受温度影响,低温抑制食品发酵、霉菌的 增殖,对食品保鲜起重要作用。材料的某些重要特性与温 度有关,如机械材料具有冷脆性,塑料、橡胶也有同样的 性质;又如金属的导电性随温度下降而提高,有些纯金属 或合金当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出现超导性,人为地利用这 些特性,需要人工创造低温环境。通过降温产生物态变化, 可使混合气体分离、气体液化。扩散和化学反应与温度也 有直接关系,许多生产工艺过程中温度对产品性能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