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创作的政治学著作,在这本书中,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本质、范围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密尔开篇就指出,他所探讨的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他看来,自由并非是为所欲为,而是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和思考。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由是有边界的,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书中着重论述了思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密尔认为,思想言论自由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或者社会压力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真理就有可能被埋没。
他说:“如果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相反的意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
”这让我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有时会因为从众心理或者外界的压力而不敢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我们又是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那些与我们不同的声音?密尔还强调了个性自由的价值。
他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能,如果社会过于强调一致性和规范性,就会压抑个人的个性发展,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
这使我想到,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塑造他们。
同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选择,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环境。
关于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干涉,密尔提出了“伤害原则”。
即社会只有在个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才有权力进行干涉。
这一原则为我们划定了个人自由与社会权力的界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要准确判断什么是“伤害”并非易事。
比如,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只是对个人的身体造成损害,但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医疗负担和家庭问题。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对“自由”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思考。
穆勒在书中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要不伤害他人,个人就应该拥有充分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兴趣。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让我对自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蓝天白云,微风拂面,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我们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的边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美妙。
我们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大家纷纷拿出准备好的食物和饮料,开始一边聊天一边享用。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小男孩。
他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有些旧但很干净的衣服,头发有点乱蓬蓬的。
他手里拿着一个风筝,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他在草地上奔跑着,试图让风筝飞起来,可是风筝总是不听使唤,一次次地掉在地上。
他的脸上露出了沮丧的神情,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失落。
就在这时,他的妈妈走了过来。
妈妈看起来很着急,不停地说着:“别跑了,小心摔倒!别弄那个风筝了,弄脏了衣服怎么办!”小男孩的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他停下了脚步,手里紧紧地握着风筝,不再尝试放飞它。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个小男孩,他只是想自由自在地奔跑,想让自己的风筝飞上蓝天,可他妈妈的那些话就像一道道枷锁,束缚住了他的自由。
这让我想到,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呢?有时候,我们的梦想和追求,被别人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所限制。
也许是父母担心我们会受伤,也许是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认为某些事情不应该做,我们就被迫放弃了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就像那个小男孩,他原本可以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享受风在耳边呼啸的感觉,可以不断尝试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但因为妈妈的干涉,他失去了那一刻的自由。
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范文
The process of constantly discovering that the previous self was a fool is growth.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范文密尔的论自由读书笔记(一)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着《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
这部着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
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
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内容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
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
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赖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着,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意义,这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
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
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论自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阐述了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密尔在书中提到:“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限制有时来自于外在的权威,有时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而密尔的这一观点提醒了我,一个人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来主导,而不是被他人或环境所左右。
书中还提到:“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任何形式的言论都应该受到保护,只要它不侵犯他人的权利。
”这一观点让我对言论自由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我们国家,言论自由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民主社会的基础。
密尔在书中还讨论了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虽然个人应该享有自由,但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读完《论自由》,我对自由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自由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享有自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篇范文:《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读后感——自由与责任的双重奏《论自由》是约翰·密尔对自由理念的深刻阐释,其核心思想是个人自由的至高无上性。
然而,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本书时,会发现自由并非无条件的,而是在个人责任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框架,用以探讨自由与社会的关系。
密尔在书中明确指出:“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受到他人的强制。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绝对。
密尔同样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个人不仅要享有自由,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论的自由主要可分为三个,第一,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二,论个性自由;第三,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首先谈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它包括一切人们对事物的意见看法进行表达的自由。
在密尔眼中,不受限制的思想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意义深远,思想自由能发展人的个性,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反,如果用一种外在的标准或通过权威的力量去限制或压制人们的各种意见,将会妨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书中有言“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和对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
”也就是说,在密尔看来,即便一个错误意见全部错误,正确的意见包含了全部真理,那么,不允许人们讨论和提出挑战,就意味着持有真理的人们实际上会不再思考以至于成为一种偏见,也就不会对这个道理的理性依据有领会和认知。
而作为正确的真理,由于这样也会出现逐渐丧失其真理地位的危险,也阻挡了这个真理实际上的效力。
因此,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永远不窒闭他人的意见和思想,不干涉他们的思想和讨论,而且要欢迎任何形式的讨论,才能让社会整体更加接近真理。
人们拥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后,因为思想的不同,个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于是便谈到了个性自由的问题。
密尔调发展个性是个人独立、个人解放的根本要求:“凡是听凭世界或者他自己所属的一部分世界代替自己选定生活方案的人,除需要一个人猿般的模仿力外便不需要任何其他能力。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对自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让我对自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书中,密尔开篇就指出,他所论述的自由并非是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即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这一观点让我意识到,自由并非是无限制的,而是在社会的框架内,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密尔认为,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就拥有完全的自由。
这一原则被他称为“伤害原则”。
例如,一个人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只要这些选择没有对他人造成直接的伤害,社会就不应该加以干涉。
这种观点让我思考了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之间的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个人意愿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比如年轻人对于独特发型和着装的追求,可能会受到传统社会观念的质疑。
然而,只要这种追求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就应当被视为个人的自由。
密尔还强调了思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压制言论自由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因为真理往往是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辩论中产生的。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我们很可能会陷入错误而不自知。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许多因为思想禁锢而导致社会停滞不前的例子。
相反,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能够鼓励人们自由地表达观点,促进知识的传播和进步。
同时,密尔也指出,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
个人在行使自由权利时,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例如,一个人选择过度饮酒或吸烟,虽然这是他的个人自由,但如果因此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影响了对家庭的责任,那么他也不能完全逃避后果。
这使我明白,自由是与责任相伴相生的,我们不能只享受自由带来的权利,而忽视了应承担的责任。
在探讨自由与社会权威的关系时,密尔认为,社会权威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应当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前提。
社会可以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人的行为,但这种约束应当是基于普遍的利益和公正的原则。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这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长河、引发无数思考与争论的话题。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论自由》一书,更是将对自由的探讨推向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思考。
穆勒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他所探讨的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进步和幸福的重要基石,而保障个人自由是社会的首要责任。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穆勒强调了思想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任何试图压制不同意见和观点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智慧和真理探索的阻碍。
人们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在当下被认为是错误的。
因为正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我们才有可能更接近真理。
如果一味地压制异见,只会导致社会的僵化和思想的停滞。
这让我想到了历史上许多因思想禁锢而造成的悲剧,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权威对科学思想的打压,使得科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而在现代社会,我们也时常能看到一些对不同声音的打压,这无疑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
同时,穆勒还论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行动自由。
他认为,只要个人的行为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就不应受到社会的强制干涉。
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很大的突破性。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社会有权利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广泛的规范和约束。
但穆勒指出,过度的干涉会剥夺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压抑个性的发展。
比如,一个人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就应当被允许和尊重。
这让我反思我们当下的社会,有时候人们会因为社会的压力和传统的观念,而被迫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去迎合他人的期待。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侵犯。
此外,穆勒对于个性自由的阐述也让我深受触动。
他认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缺乏个性的社会是单调和无趣的。
社会应该鼓励个体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追求千篇一律的标准化。
这让我想到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强调标准化的考试和答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密尔论自由读书笔记
密尔论自由读书笔记密尔的《论自由》是为保障公民自由而写,提倡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你做出选择的权利,这就要求政府要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表言论的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你做出选择的权利,这就要求政府要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表言论的自由。
如果人们想说什么,或者认为应该说什么,就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不希望别人干涉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有权不接受别人强加给他们的意见。
你想发表什么样的意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他人无权干涉。
不要幻想得到其他人的同意。
他人不会也不应当因为你赞成什么主张,或反对什么主张,而在实际上采取和你相同的立场。
不过,任何人对事物所抱的态度、持有的信念,并非都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不能仅靠信仰或偏见来判断,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事实。
我们应该力求客观,坚持实践,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
4。
政府除了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还有必要保证人们拥有出版自由,即对报刊、杂志等的出版进行合理的管理,防止政治压迫和政治迫害。
一个国家的出版自由受到严重威胁,就好像一个人的自由被剥夺了一部分一样,难免使人感到沮丧。
但这一缺陷只要解决得好,也可能转化为一个国家的优势,起到积极的作用。
报刊杂志只是手段,服务的目的才是目的。
管理出版自由,管理政治自由,管理信仰自由,管理思想自由,管理言论自由,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些言论自由的限制往往超出现实的条件,是与本阶级的历史和社会状况相悖的。
政府除了保证这些自由外,还要积极扩大自由的范围,使之不再受各种不适当的限制。
5。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多种权力和力量,其中包括党派、教会和舆论领袖等的权力和力量。
对此,一方面应该对各种组织的活动予以切实的监督,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止它们成为损害公民自由的工具。
政府还必须正视下面三种危险倾向:一是仇视社会主义者的反动倾向;二是保守和右倾的倾向;三是享乐主义的倾向。
即:过去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导致不安全、懒惰、对纪律漠不关心的传统思想。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
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
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
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读书笔记》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感觉自己的思维像是被放进了一个全新的搅拌机里,各种想法和感悟在里面翻腾跳跃。
书里有很多观点让我深思,也让我对“自由”这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说,穆勒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不伤害他人,个人就应该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兴趣。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社区的绘画活动。
活动的主题是“梦想家园”,大家可以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家的样子。
这本来是个特别让人兴奋的事儿,对吧?我旁边坐了个小姑娘,看起来也就七八岁。
她一开始画得特别起劲儿,用彩色铅笔勾勒出了一个大大的房子,房子周围还有花园和秋千。
可就在她画得正开心的时候,她妈妈过来了。
妈妈看了一眼画,就开始指指点点:“哎呀,你这房子颜色不对,应该用更鲜艳的。
还有这花园,怎么能这么画呢?”小姑娘原本亮晶晶的眼睛一下子暗淡了下来,她犹豫着放下了手中的笔,按照妈妈说的改了起来。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这不就是对自由的一种侵犯吗?小姑娘原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梦想家园,可妈妈的那些“应该”和“不应该”,就像一道道枷锁,束缚住了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再想想我们的生活,这样的情况是不是随处可见?在学校里,老师可能会规定我们必须用某种方法解题,哪怕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在工作中,上司可能会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做事,而不考虑我们的想法。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限制,其实都是在一点点侵蚀我们的自由。
穆勒在书中还提到,社会不能以多数人的意见来压制少数人的自由。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区关于是否要安装健身器材的讨论。
大部分居民都觉得应该安装,因为这样方便大家锻炼。
但有一小部分居民担心安装健身器材会占用公共绿地,影响小区的美观和安静。
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协商,还是决定安装,但选择了一个相对不那么影响环境的位置。
这件事让我明白,自由不是某一方的绝对胜利,而是在相互尊重和妥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自由读书笔记(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自由读书笔记1《论自由》成书于1859年,100多年后再读此书,仍然觉得很有启发,很多观点用在当下也毫不落伍。
如果说,真存在所谓符合社会规律性的言论,那《论自由》中的某些观点应该也可以归入这类言论。
一、第一章内容简单梳理第一章厘清了本书所讨论的自由的范围。
对于自由的讨论,历来是哲学界、政治学界、法学界的热门论题,经久不衰。
本章开始就提到,这篇论文不是所谓意志自由,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所谓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在这个前提下,作者又开始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自由。
历史上的自由,是对统治者暴虐统治的防御。
这时候,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给统治者运用权力划定一定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的自由。
谋取这种自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取得统治着对某些自由权利的承认。
另一种是通过宪法。
但是现在(指作者的时代),“人民对于管治者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力而在利害上与他们自己相反对时,已不复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必要。
”人们可以选出自己的代表对国家进行治理,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意义已经大于对统治者权利的限制,“统治着应当与人民合一起来,统治者的利害和意志应当就是国族的利害和意志。
统治者的权力,就是国族自己的权力。
以此,有人认为“人民无须限制自己施用于自己的权力”,作者对此做了反驳,实际情况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他种。
”“要限制政府施用于个人权力这一点也仍然丝毫不失其重要性。
”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当社会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他的个别个人时,它的肆虐手段并不限于通过其政治机构而做出的措施。
”仅防御官府是不够的,还要防御得势力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
集体意见对于个人独立的合法干涉,界限在哪里?他首先肯定了舆论的作用,即“很多不宜由法律来起作用的事情,还要由舆论来办。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是英国著名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出版于 19 世纪,但其对于自由的深刻探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密尔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他所探讨的自由并非意志自由,而是公民在社会中的自由,即在不妨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个人所拥有的行动和思想的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密尔强调了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有权利自由地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与主流观念相悖。
因为只有在思想的充分交流和碰撞中,真理才能得以显现。
如果因为害怕不同的声音而限制思想的自由,那么社会就会陷入僵化和停滞。
在言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这是思想自由的延伸。
人们不仅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自由。
他指出,即使是错误的言论,也应该有被表达的权利。
因为只有通过公开的讨论和辩论,错误的言论才能被纠正,真理才能被更广泛地接受。
同时,密尔也强调,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诽谤、侮辱他人,或者煽动暴力和犯罪。
密尔还深入探讨了个性自由的意义。
他认为,个性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有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自由。
社会不应该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个人,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偏好。
只有当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由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
密尔指出,其中一种限制来自于社会的习俗和传统。
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害怕违背社会的习俗和传统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
另一种限制来自于政府的权力。
如果政府过度干预个人的自由,就会损害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发展。
在书中,密尔还提到了自由与权力的平衡问题。
他认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要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内行使。
同时,政府也应该有一定的权力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利益,但这种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督,以防止其被滥用。
读完《论自由》,我深受启发。
2023年论自由经典段落读书笔记大全16篇
2023年论自由经典段落读书笔记(大全16篇)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励志不仅仅是追求成功,更是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如果你正在写一篇励志总结,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论自由经典段落读书笔记篇一在的《逃避自由》一书中,他对自由和孤独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人类最初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孩子与母体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但由于孩子在这个社会中有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使得他们感到安全和归属,从而不会感到孤独。
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开始逐渐形成个体意识,并渴望获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渴望自由,追求个人表达的权利。
这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
随着人类个体化的发展,人们的个人能力和自我意识得到了提升,但与此同时,孤独感也在逐渐加深。
这是因为人们逐渐失去了世界对他们的保护,不得不独自面对各种危险和挑战。
在人们获得所谓的“自由”后,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焦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当无法忍受这种孤独时,人们便产生了一种逃避机制,即对自由的逃避。
从的描述来看,中世纪上层社会对中层阶级和下层人的统治与压迫,以及中层阶级和下层人对上层社会的服从,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统治,都是源于这种对自由的逃避。
在对逃避机制的解释中,他提到了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并对施虐狂与破坏欲进行了比较。
一、人因个体意识的苏醒而追求自由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提到了r.休斯的《牙买加的劲风》一书,里面描述了以为个体性意识的突然苏醒。
当这个10岁的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她“开始严肃地思考它的含义”。
当个体意识苏醒时,他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渴望展示他的个性,他不愿被已有的社会制度束缚住。
当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自由而行动,冲破障碍,比如推翻束缚人类的封建制度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与世界分离开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人终于拥有了朝思暮想的自由。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贯穿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是众多思想家、哲学家不断探讨和思索的核心概念。
在阅读了关于自由的相关著作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在诸多关于自由的论述中,约翰·密尔的《论自由》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
密尔在书中指出,个人的自由应该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他强调了思想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压制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是对人类智慧和进步的阻碍。
人们应该有权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
因为只有在思想的自由交流和碰撞中,真理才有可能被发现和完善。
同时,密尔也探讨了个人行为自由的边界。
他认为,只要个人的行为没有对他人造成直接的伤害,社会就不应该过度干涉。
例如,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职业、兴趣爱好等,只要这些选择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就应该得到尊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为所欲为。
当个人的行为可能对他人产生潜在的危害时,比如酒驾、在公共场所吸烟等,社会就有权利进行约束和规范。
另一位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提出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概念。
消极自由强调的是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领域,即“免于……的自由”。
比如,一个人不被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消极自由的体现。
而积极自由则更侧重于个人能够自主地控制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去做……的自由”。
比如,一个人有追求自己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
社会的种种规则、传统的观念、权力的运作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人的自由。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女性的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可能会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在一些政治体制下,民众的言论和集会自由可能会受到限制。
这些现象都提醒我们,自由的争取和维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行动。
从个人层面来看,自由意味着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
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范文论自由读书笔记高中范文1人类一见事物不复有疑就放弃思考,这个致命的倾向是他们所犯错误半数的原因。
一个专从教师或书本引得一切教训的人,纵使逃开了包围上来要使自己满足于生硬填塞的引诱,也总不会被迫去兼听双方,因而(甚至在思想家当中),也就远远不会常在兼知双方方面有所成就。
只要反对者在这题目上表现了任何强烈情感,把对方逼得很紧,使对方感到难于作答,那么,他在对方看来就是一个无节制的反对者。
其中最严重的一些是:似是而非地进行论证、对事实或论据予以压制、把案情的各项因素举陈错误、或者把反对方面的意见表述错误。
总之,对于每一个人,不论他自居于辩论的哪一个方面,只要在其声辩方式中或是缺乏公正或是表现出情绪上的恶意,执迷和不宽容,那就要予以谴责,但是却不可由其在问题上所选定的方面,纵使是与我们自己相反的方面,来推断出那些败德个人的自由必须约制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成为他人的妨碍。
人类的官能如觉知力、判断力、辨别感、智力活动、甚至道德取舍等等,只有在进行选择中才会得到运用。
而凡因系习俗就照着办事的人则不作任何选择。
他所要求的一切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
至于强迫他人走上那条道路的权力,那不仅与一切他人的自由和发展相矛盾,而且对这个强者自己说来也足以使他腐化。
人类中的一般中材不仅在智力上是平庸的,就是在意向方面也很平庸:他们没有足够强烈的嗜好或愿望能使他们向往于做些什么不平常的事,因为他们也不能理解有那种嗜好或愿望的人,径把那种人划归野性难驯和不知节制的一类,而那又是他们素所鄙视的。
(比如我的室友们似乎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我这么认真学习。
我觉得她们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诶。
)进步精神并不总是等于自由精神,因为进步精神会企图以进步之事强加于并不情愿的人民。
对于一个人的福祉,本人是关切最深的人;除在一些私人联系很强的事情上外,任何他人对于他的福祉所怀有的关切,和他自己所怀有的关切比较起来,都是微薄而肤浅的。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这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哲学、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
它既让人向往,又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
在阅读了相关著作后,我对自由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在众多关于自由的论述中,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密尔在书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他指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干涉他人的自由。
相反,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明确的、直接的伤害时,社会才有权力进行干预。
密尔的观点让我反思了社会中常见的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比如,一些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可能会束缚个人的选择和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规范并非基于理性和公正,而是出于习惯或者偏见。
然而,要判断一种干涉是否合理并非易事。
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自由的行为,可能会在长期或间接的层面上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追求个人的消费自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本让我深受启发的著作是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
伯林区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指的是免于干涉的自由,即个人在不受他人或外在力量强制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地进行选择和行动。
而积极自由则强调个人能够自主地控制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的主人。
这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让我意识到,我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混淆和误区。
有时候,我们过于强调消极自由,忽视了积极自由所需要的条件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一个人拥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但如果他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技能,这种自由可能只是一种空洞的权利。
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们追求积极自由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个人权利的过度干预,以实现某种所谓的“共同目标”或“理想状态”。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体现。
在政治领域,民主制度被认为是保障公民自由的重要形式。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论自由〉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这可真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
不过,别担心,我可不是来给您拽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和大道理的,咱就用大白话唠唠我从书里咂摸出来的那些滋味儿。
书里说,自由是个超级重要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的经历。
那是个阳光灿烂得让人想欢呼的日子,我溜达进了公园,准备好好享受一下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公园里人不少,有遛娃的家长,有牵手散步的情侣,还有一群活力四射的大爷大妈在跳广场舞。
我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准备放空一会儿。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小男孩。
这小男孩估摸也就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身有点脏兮兮但充满活力的运动装。
他手里拿着个风筝,眼睛里满是兴奋和期待。
他的妈妈在旁边,一脸紧张地叮嘱着:“小心点,别跑太快,别摔着!”小男孩满口答应着,可那迫不及待的脚步却一点儿也没慢下来。
他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开始奔跑,试图让风筝飞起来。
一开始,风筝总是不听话,刚飞起来一点儿就一头栽下来。
小男孩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他的小脸跑得红扑扑的,额头上满是汗珠,可那股子认真劲儿真是让人佩服。
终于,风筝飞起来了!小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声喊着:“妈妈,快看,飞起来啦!”他妈妈在一旁,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没一会儿,麻烦来了。
小男孩跑得越来越远,他妈妈着急了,大声喊着:“回来,别跑太远!”小男孩像是没听见,依然沉浸在风筝高飞的喜悦中。
他妈妈急了,跑过去一把拉住他,说:“跟你说了别跑远,这多危险!”小男孩的脸上瞬间没了笑容,他嘟囔着:“我就是想让风筝飞得更高。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就琢磨开了。
这小男孩想要自由地奔跑,去探索,去尝试让风筝飞得更高,这有错吗?他妈妈担心他的安全,想要限制他的活动范围,这又有错吗?好像都没错,可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这不就跟《论自由》里说的有点像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去体验,去成长。
但同时,社会、家庭或者其他的什么因素,总会给我们设定一些边界,一些限制。
《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读了作者姓名的《论自由》一书,让我对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书中开篇就指出,自由是指在社会中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不受他人的强制和干涉。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而是在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下的相对自由。
作者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阐述了自由的本质、范围以及其与社会秩序、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自由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赋予了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才能和价值观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一个鼓励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社会中,科学家能够大胆地探索未知领域,艺术家能够创作出独特而有价值的作品,企业家能够勇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正是这种自由激发了人类的智慧和潜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自由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当一个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和伴侣时,他才能够真正地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反,如果个人的自由受到限制,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他很难实现自我价值,也难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然而,自由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社会秩序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
社会秩序是保障自由的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自由将无从谈起。
比如,在一个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社会中,强者可能会肆意侵犯弱者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将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一定的约束和规范是必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以社会秩序为借口过度限制个人自由。
作者强调,政府和社会在制定规则和政策时,应当谨慎权衡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避免对个人自由造成不必要的侵犯。
例如,一些过度的监管和审查制度可能会限制言论自由和思想交流,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
书中还探讨了自由与权力的关系。
权力往往容易侵犯自由,当权力过于集中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时,个人的自由就可能受到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自由》(英·密尔)读书笔记
《论自由》论的自由主要可分为三个,第一,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第二,论个性自由;第三,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首先谈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它包括一切人们对事物的意见看法进行表达的自由。
在密尔眼中,不受限制的思想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意义深远,思想自由能发展人的个性,并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反,如果用一种外在的标准或通过权威的力量去限制或压制人们的各种意见,将会妨碍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书中有言“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对后代和对现存的一代都是一样,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
”
也就是说,在密尔看来,即便一个错误意见全部错误,正确的意见包含了全部真理,那么,不允许人们讨论和提出挑战,就意味着持有真理的人们实际上会不再思考以至于成为一种偏见,也就不会对这个道理的理性依据有领会和认知。
而作为正确的真理,由于这样也会出现逐渐丧失其真理地位的危险,也阻挡了这个真理实际上的效力。
因此,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永远不窒闭他人的意见和思想,不干涉他们的思想和讨论,而且要欢迎任何形式的讨论,才能让社会整体更加接近真理。
人们拥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后,因为思想的不同,个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于是便谈到了个性自由的问题。
密尔调发展个性是个人独立、个人解放的根本要
求:“凡是听凭世界或者他自己所属的一部分世界代替自己选定生活方案的人,除需要一个人猿般的模仿力外便不需要任何其他能力。
可是要由自己选定生活方案的人就要使用他的一切能力了。
”
想一想刚刚集体结束统一高考、又迷茫地不知如何选大学和专业的考生们,他们的生活方案不就是别人代替自己选定的吗?僵化的考试除了需要遵循固定的套路、需要“猿般的模仿力”之外又需要什么其他的能力呢?
人的个性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个性自由理应得到推崇。
为了给每人本性公平的发展机会,就必须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
然而看看中国几千年来的专制制度,无论是打着三纲五常、“亡天理灭人欲”,还是以国家、集体的名义阻碍个人追求,实质都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在论述个性与发展是一回事之时,密尔强调只有培养个性才产生出或者才能产生出发展得很好的人类。
而且,密尔还强调,首创性是人类事物中一个有价值的因素,以及坚持天才的重要性,坚持让它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得自由舒展的必要性。
我们不能试图用一个模子来范铸人们,应对个性的任何显著表示宽容,只有支持鼓励自由和境地的多样化,这两个人类发展所必要的条件的发展,才能使个性保住它的根据,避免个人性格的各项情况日益趋于同化。
纵观近现代富强起来的欧美国家,无一不建立在一个个有独立人格、公民素养的国民之上。
谈到社会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密尔指出“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
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
对于
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
”
这一点其实是个人自由的界限的再阐述,只牵及到私人的个人行为不应当受社会的干涉,特别是不能因为公众的喜好厌恶而强制“异端”也要和他们一样“统一”。
而什么时候公权力可以干涉个人自由呢?密尔认为:“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各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
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
举个例子说吧,比如对罪犯的惩罚、剥夺他的自由就是为了防止其对他人的危害。
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该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权对个人行为进行裁判,并对他进行强制判决。
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预,只应是为了防止他人利益被损害,不可以更进一步,社会不能非法干涉个人合法自由。
每本书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我们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能一味肯定。
我认为“自由主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自由主义主张的就是个人的自由,但这是法治之下的自由。
因此,为了让每个人享受同等的自由,就必须对个人的自由通过一定的法律来加以必要的限制。
自由主义主张保障人们的自由,但不意味每个人可以为所欲为,而这一观点在密尔的《论自由》一书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是密尔的尺度,也是我们的自由所应有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