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四种处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大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四种处理模式
某镇现有规模化养猪场3家(年存栏6000头以上),养猪大户3家(年存栏1000头以上),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6户。
通过对项目区不同规模养猪场(小区)目前所采取的粪便等污物无害化处理模式的调研,探索出了适合该镇各大规模养猪场粪便等污物无害化处理的四种模式。
一、粪便处理模式
1.干法清粪+污水收集模式
适用规模:存栏生猪100头以下的散养户。
无条件建设沼气池的,采取将粪便及时清出的措施,使粪便不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
粪便堆积发酵、污水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实现污物资源化利用,达到“零”排放标准。
2.种养结合+小型沼气池的立体生态模式
适用规模:存栏生猪100~1000头的规模养殖场(小区)。
建造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回收利用,沼液(渣)进行生化处理或进入氧化塘、调节池后最终返回农田、菜地、果园等进行再利用,使经过处理的畜禽粪便和污水最终上山、下田、入塘,变废为宝,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立体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的多层次的利用,把粪便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零”排放。
实践证明,这种立体种养模式,能有效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肥料,不仅使耕地得到保护,果(菜、鱼)业得到促进,农民得到洁净能源,而且每头猪多收入30元左右。
3.中型沼气池模式
适用规模:存栏生猪1000~3000头的规模养殖场。
以处理集约化规模养殖场猪粪便污水,回收利用沼气新能源,并将沼渣和沼液进行无害化处理为目的。
根据猪粪便污水特点,结合场区条件和已有(或新建)的设施,污水采用“污水收集→固液分离→水解酸化→厌氧消化→沉淀过滤→沼液贮池→田间喷灌”的处理工艺,其中主体处理单元为厌氧与好氧两级生化处理。
4.大型沼气发电模式
适用规模:存栏生猪存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污水经粗格栅后去除杂草等物质后进入调粪池,和干粪按一定比例配比进入调粪池,池内设水下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以防粪污沉积,搅拌到一定浓度的粪污,经提升泵提升后,进入USR厌氧反应塔。
在USR厌氧反应塔中,利用厌氧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将大部分有机物去除,同时产生大量沼渣、沼液、沼气,其中沼渣、沼液通过重力自流进入沼渣、沼液池,沼液车外送入至周围农田,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经水封和气水分流器后进入脱硫塔脱去硫化氢,脱硫脱水后的干燥的沼气进入沼气储气柜,调节压力后经阻火器(防回火)送至沼气内燃发电机组,然后驱动沼气发电机组发电。
二、不同处理模式比较
1.干法清粪+污水收集模式
现状:采用此模式的养殖场(户)所占的比例较高(50%左右)。
优点:设施简单,投资少。
缺点:臭味大,蚊蝇多,冬季效果差。
2.种养结合+小型沼气池的立体生态模式
现状:采用此模式的养殖场(户)占总量的30%。
优点:猪舍周围有果(菜)园、农田或渔塘,投资较小,操作方便,沼气、沼渣(液)利用率高,生态
效益好。
缺点:冬季效果较差。
3.中型沼气模式
现状:采用此模式的养殖场(户)所占比例较低,占总量的比例不到15%。
优点:无害化处理效果好,设施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沼气不能全部利用,夏季有过剩,造成浪费。
4.大型沼气发电模式
现状:采用此模式的养殖场占总量的5%,尚处于起步阶段。
优点:无害化处理效果好,无毒无味运行,环境优良。
缺点:投资大。
三、粪便、污水治理的建议
1.发展生态畜牧业
实施畜禽粪便和污水治理、发展标准化生态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对粪便和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不仅基础设施处理能力要达标,而且要明确消纳途径和能力。
2.科学规划布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政府出台《养殖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按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政策。
禁养区要停止饲养活动;对限养区的养猪场要控制数量和规模,停批新建扩建大型养殖场;养殖区内新建养殖场要根据土地消纳粪便和污水的能力或治理能力确定规模养殖。
3.严格执行新建场“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保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新建规模养猪场,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即必须做到粪便、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养猪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4.加大环保宣传,增强养猪户环保意识只有养
猪户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真正重视环保,才会在养猪生产中采用减排工艺,才会主动在粪便污水治理设施上投入资金。
要利用有线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形式,切实增强养猪户污染防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重点对绿色环保养猪业的优势和生态养殖取得好效果的养殖场进行典型新闻跟踪报道,对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通过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和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引导广大养殖业主向生态养殖模式发展,促使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5.增加投入,提升猪场治理粪便和污水的能力
养猪业是弱势产业,建议多渠道增加对养猪业粪污治理设施建设的投入。
争取整合利用发改委、科技、环保等部门的资金,加大对养猪业粪便污水无害化治理、资源开发利用及新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开辟污染治理新途径。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生态和立体种养殖业,要因地制宜按照各自养猪场的养殖规模,选择适合本场可持续发展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