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1. 引言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理论,旨在探索自然界的发展与变化。
它与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不同,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运动发展的规律。
本论文将深入阐述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和原理自然辩证法源于古希腊哲学家黑格尔,后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展与完善。
其核心概念包括事物的内在矛盾、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量变转化为质变等。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基于对自然界事物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的矛盾和对立推动的。
3.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1 自然辩证法与物理学自然辩证法对物理学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矛盾和对立的认识上。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相互作用和对立力量的研究。
通过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物理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例如,通过对矛盾和对立力量进行分析,物理学家可以预测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如量子力学的奇特现象和宇宙的起源。
3.2 自然辩证法与生物学自然辩证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是生物体的发展和进化过程。
通过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生物学家能够探索生物体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和对立。
例如,通过对生态系统中对立力量的研究,生物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平衡的维持等。
此外,自然辩证法也对人类的遗传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3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的变化和反应规律的学科,也积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
化学家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内在矛盾进行研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也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4. 结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深入研究自然界发展与变化规律的哲学理论。
通过对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自然辩证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中,自然辩证法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以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1500字
以自然辩证法为基,引领电力系统转型之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1]。
自然辩证法总结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一般规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电力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工动力学系统,其本身的安全经济运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至关重要[2]。
正是因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统一的科学规律引导,电力系统领域庞大而浩博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持续有序地开展下来。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状况不断恶化[3],在国家“双碳”目标[4]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5]的引领下,中国电力系统正在实现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型。
本文依据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剖析电力系统转型的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难题突破,旨在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辨识主要矛盾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将新能源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能源供给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电力系统的必然发展方向。
因此,可以辨识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对电力系统更高运行调控能力的需求与电力系统本身不充分、不完善、不协调的能力之间的矛盾。
想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便必须依据主要矛盾、突破主要矛盾,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物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能力,使其成为适配于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充分完善协调的电力系统。
需要明确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世界进步的必然需求之下,电力系统的升级转型已经成为历史必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发展方向是由自然世界能源分布的规律与其本身特性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改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力系统必然会迈入到新的阶段,因此面对目前发展路上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电力系统科研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直面挑战、迎击困难,提供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与启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案例,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在科技领域的应用以及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及特点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论,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3.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1)观察与实验(2)归纳与演绎(3)分析与综合三、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1.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以量子力学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以化学键理论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化学键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以生物进化论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 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1)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2)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太阳能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新能源技术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生物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发展的启示1. 坚持客观性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在科技发展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 坚持发展性原则,推动科技创新自然辩证法强调发展性,要求我们在科技发展中不断探索新领域,创造新技术。
自然辩证法论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建美丽中国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新特点。
人类征服利用自然的自信心,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地得以增强;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大自然越来越频繁地以不同的方式提醒人类:必须更加谦卑地对待自然规律。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
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
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焦点。
生态自然观的提出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自然的辩证法是客观逻辑,人类对客观逻辑揭示和认识的中介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愈益发展,愈益揭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不停运动的和谐整体。
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破坏自然平衡,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也开始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都知道,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
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
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这也正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考察了辩证法的三种形态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指出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实践的中介作用,是自然、人、实践的辩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既保持了传统哲学的特点,又具有了现代科学的特点,是科学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辩证思维、历史唯物主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思想《自然辩证法》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的一本尚未完成的传世巨作,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恩格斯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哲学门类。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就自然辩证法这个词的原义来说,它是指客观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就它的广义来说,就被称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个科学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它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主要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自然辨证法论文(范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论文题目:看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哲学发展学院:姓名:学号:摘要:古往今来,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总是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学家个人经历和素质的影响,而经济学家的哲学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经济学家理解和把握现实经济活动的切入点、分析方式和结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着力于分析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哲学思想,从而试图得出一些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科学哲学哲学观局限性启示1 引言哲学通过多种途径对经济学产生影响。
其中科学哲学即通过经济学方法论间接地对经济学起作用。
因此, 很多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被称之为经济学哲学。
哈奇森就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影响, 在1938年出版了《经济学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 提倡用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观点来指导经济学理论的构建。
但是,每个时期由于时代社会环境所限,其科技哲学思想对经济学的影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随着时代进步及时更新对经济学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经济学中以当代科学哲学的某一框架的观点重写经济学已变成一种时髦”。
11Deborah A.Redman,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91.2 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思想亚当-斯密被誉为经济学的“鼻祖”,他第一个创立了系统的经济学体系,在他之前,曾有不少人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为什么直到他,经济学才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呢?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他正确的哲学观。
斯密认为,在蜜蜂王国里,蜜蜂都在非常有秩序地工作着,这一秩序来自生存本能的需要,因为,没有什么结构比保持这样一种集体生活更适于生存了。
这种秩序,后来被斯密称为“自然秩序”。
在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观察中,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自然秩序”的存在,并且将它大胆地引入了经济问题的分析之中,从而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自然辩证法是一种辩证推理的方法,试图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自然资源,而环境保护则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很难保护环境。
然而,环境的破坏也将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需要协调和平衡。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保护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改善健康状况等,这些都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例如,投资于清洁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将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矛盾与冲突。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压力往往导致环境的损坏和污染。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些企业会忽视环境问题,过度开采资源,排放大量的污染物。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却会对环境和人民的健康造成长期的损害。
因此,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需要寻找一种平衡点,既要追求经济的增长,又要保护环境。
要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企业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
其次,推动科研和创新,发展清洁技术和绿色产业,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此外,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使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另外,国际合作也是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各国可以通过共同制定环境保护的标准和准则,共享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环境挑战。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于研究生而言,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自然界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能够理解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
这种对自然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科研中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研究对象,避免片面和孤立地看待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自然辩证法使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比如,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曾经的绝症有了治愈的可能,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人们的交流和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也可能引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以工业发展为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面对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时,我们可以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明确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其次,自然辩证法能够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3000字论文
自然辩证法引言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中事物发展和演化规律的方法论。
它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通过对事物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规律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影响和转化。
本文将对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和发展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辩证法的分支,最早由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内在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很高的重要性,在《易经》中就有“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等观念,揭示了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发展,经历了古代哲学家、现代科学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内在联系自然辩证法认为,各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事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相互作用和联系而发展和演化的。
比如,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过程。
统一性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统一性,即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对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事物的统一性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基础。
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矛盾和斗争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的现象,矛盾和斗争驱动事物的发展和演化。
这种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竞争和适应环境的斗争推动了生物的进化。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生态学自然辩证法提供了一种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关系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通过对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律。
生态学家们通过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
农业科学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农业科学家通过对农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的内在规律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思想方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层次,它是关于整个现实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思想方法。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任何一个自然现象和物质都是在其相互关系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是贯穿于自然科学研究始终的重要思想方法,它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三)“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最高层次。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的重要思想方法,它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的哲学学科,它主要关注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人类生存等方面的关系。
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等方面。
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重要的哲学学科,它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和区别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都是哲学学科,都是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思想方法,是贯穿于自然科学研究始终的思想方法;而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哲学学科,是研究科学技术的哲学学科。
其次,自然辩证法强调整个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趋势,关注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而科学技术哲学强调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人类生存等方面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生态中心主义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是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夸大了人的地位和对自然的作用,在本质上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对自然肆意掠夺提供了思想支点。
由此人类开始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在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应运而生,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通过对自然价值的确认,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健康持续的进化,并以此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1]。
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学为学理根基,是一种用种际伦理取代人际伦理,从而把伦理学视域扩展至大自然,把道德关怀域延伸至物种与生态系统的新颖、富于挑战性、激进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思潮之一[2]。
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学为根基,是激进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范式之一”,它用种际伦理取代人际伦理,从而把伦理学视域扩展至大自然,把道德关怀域延伸至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新颖性,富于挑战性。
美国学者利奥波德所倡导的“大地伦理”是生态伦理学发展史上较早自觉而又系统阐发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伦理关系的思想体系。
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继承和发展了利奥波德的环境伦理思想,他提出的自然价值论是从传统价值论伦理学出发确立生态系统内在价值,为建构完整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体系提供哲学前提,但确立一种新的自然价值观并非是罗氏理论最终归宿,他希冀能够从客观自然价值观中推导出遵循自然道德义务并把其应用到具体环保实践中来。
挪威学者阿伦·奈斯创立了“深层生态学”,其主旨是要突破浅层生态学的认识局限,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事务进行深层追问并寻求深层解答,它不仅要从科技层面来审视环境问题,而且还要从哲学、伦理、政治、社会高度来探讨有益于人类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范型、经济活动、社会教育,以期达到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的自然辩证法论文
我的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以自然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分析、反思和整合,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规律以及其内在的本质和意义。
本文是我在研究自然辩证法过程中所生发的一些想法与感悟。
首先,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矛盾统一”,即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但同时这些对立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二者不可分割。
例如,食物链的上下层次之间产生了矛盾,但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上层就没有下层,上下层次之间的矛盾又推动了生态系统内的循环、转化、再生等方面的发展与演化。
其次,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克服障碍,进行试错、反思和适应,方能发展与演化。
例如,在自然界之中,物种的繁衍生息就需要经历许多适应环境、释放个体优势和消除繁衍障碍的过程,这就是东方人熟知的“生生不息”的表现。
再次,自然辩证法也关注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整体与局部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不能孤立地看待。
在生态系统内部,百舸争流、万物奔腾,而其中的每一物种、每一个生态环节都承担着具体的使命,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
最后,自然辩证法重申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其与其他生物群落在食物链、生态位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也拥有共同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
因此,人类必须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不能单纯地去挤占自然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和节奏,探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总之,自然辩证法论文在哲学领域内独树一帜,它从自然本身出发,探究了事物的相互关系、发展过程、整体与局部、人与自然间的互动关系在哲学中的重要性。
本文所述只是我所领悟的自然辩证法的一部分,相信在不断学习和探究中,我会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种哲学思想,对我未来的学习与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人与自然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殖的家园,但是近年来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地被破坏,伦敦烟雾事件、印尼海啸、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的锐减、全球气候变暖……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的话,那么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个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
面对这个影响到全人类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切实解决问题的答案。
首先要知道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一些问题,即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是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口增殖应保持在适当比例内。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资源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而产生的影响资源质量的一系列问题生态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然后必须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将辩证法应用于自然界的思维方法,它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相互作用和变化,揭示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规律。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自然界的认知有所启发。
第一章:自然辩证法概述自然辩证法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因果关系和变化。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发展性。
它与形而上学思维不同,后者过于偏重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而前者更注重探究事物的具体情况和运动规律。
第二章:自然辩证法的原理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主要包括矛盾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矛盾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既包括内部的矛盾,也包括与外部环境的矛盾。
质量互变则是指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变,并形成新的质量。
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但又在新事物中得到肯定,形成新的整体。
第三章:自然辩证法的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应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科学研究中。
以物理学为例,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科学家探索物质的变化规律、能量的转化等。
在生物学领域,自然辩证法可以用来解释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进化过程等。
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中,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复杂关系以及物质循环过程。
第四章:自然辩证法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
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寻求二者的平衡。
结论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
在解决自然界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在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应用,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种思考方式,以推动我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未来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论文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XHU)摘要: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
“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
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存、共发展,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众所周知,作为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
计划生育体制开展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然而我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解决的。
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均整体素质低下,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经济蓬勃繁荣发展的一个瓶颈。
工业化的应运而生,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工业化相伴而生。
工业化起步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
随着工业化不断大规模的实施,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初见端倪。
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自然辩证法是指辩证法在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中的应用。
它强调观察事物的全貌和相互联系,揭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不仅贯穿于整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中,也贯穿于人类认识自然的全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辩证法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是辩证统一。
辩证统一是指矛盾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贯通,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在自然界中,事物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矛盾的出现与解决,这种矛盾的统一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
例如,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是矛盾对立的双方,通过细胞分化的过程实现了矛盾的统一,促进了生物体的发育成熟。
其次,自然辩证法还包括发展的辩证。
发展的辩证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的发展从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而是包含了量变和质变的互相作用。
例如,气候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发展的辩证过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导致气候水平的质变,同时气候的发展也伴随着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的量变。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
客观性是指客观存在的独立性和客观规律性,而主观性则是指人类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改造能力。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客观事实的收集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们则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和行动来改造自然,实现对自然的控制。
最后,自然辩证法在人类社会的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面临着新的挑战。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坚持以人类社会的全局利益为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是为了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应用,是一种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过程。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的存在。
这种学科在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和变化时,采取全面的、系统的和辩证的方法,以求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存在着内在矛盾。
例如,在自然界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光与暗、热与冷、生与死等等,都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
而这些矛盾的存在,促使事物不断发展变化,前进的动力来自于矛盾的斗争。
在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自然界的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强调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规律。
在自然界中,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事物的发展是不断推进的。
例如,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它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有出现、发展、变化、消亡等阶段。
自然辩证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社会的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矛盾推动的结果。
例如,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矛盾不断产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提出了一种对事物和世界的全新认识方式,即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全面和系统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变化。
它是解释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也是探索事物内在联系和矛盾的哲学思考。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促进人们的创新和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篇1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简要介绍了其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自然观,科学观以及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约瑟夫·亨利电磁学发现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
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观,科学观及方法论分析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约瑟夫·亨利生平及其伟大发现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1797~1878)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卓越的科学领导人,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历时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大部分我们所学的科学技术史中,亨利几乎是名不见经传的,我们看到永垂青史的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亨利在电磁学的成就似乎并不为人所知。
而实际上亨利最早发现了电流的自感现象,和法拉第差不多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早实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甚至帮助贝尔发明了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 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 教 师: 陈群
姓 名: 吴昊 学 号: 20120702052t 专 业: 车辆工程 类 别: 学术 上课时间: 2013 年 2 月至 2013 年 6 月
考 生 成 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 课程综合成绩
我眼中的生态文明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将极大程度的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我学了自然辩证法后,根据我的理解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在本文的最后,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和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生态环境;自然辩证法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另一方面,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这些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的出现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我们意识到,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却绝不是以牺牲自然,破坏生态平衡来作为代价。
如今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也开始致力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而丰富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对于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二、现今全球的生态现状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略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在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是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生态平衡的稳定性。
那么现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其生态现状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全球统计的资料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有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有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有1/4的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有1/3的土地面临沙漠化;有约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有80个国家属于严重缺水区域。
20世纪全世界约9%的树种濒临灭绝,每年约有1300万公顷以上的热带森林遭到砍伐与破坏;全世界大约一半的湿地正在消失;全球将近70%的海鱼被过度捕捞,20%的淡水鱼种类或灭绝或濒临灭绝或受到威胁;堤坝、河流的改道以及运河甚至破坏了全球河流60%的完整性;目前世界每年热带森林的毁林率为0.9%,以此速度不出百年,热带森林将从地球上消失;更不必说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能源危机、化学污染及水资源危机......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吧,仅仅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被破坏成了如此模样。
那些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们,那些陶醉于对自然界胜利的人们,你们在看到了这些数据后,是否会感到震惊,感到良心上的谴责与悔恨?可悲的人类,你们这是在为子孙后代迅速崛起一座尸山遍野的‘坟墓’,是否该清醒了呢?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些衰落的尤其是消亡了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的发生于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
如果我们还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这些局部消亡或衰落的文明惨剧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降临在全人类文明的面前。
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所谓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是啊,教训已经够沉重了,代价已经够惨痛了,难道我们真的到了曾经充满绿意的地球变得光秃秃,剩下的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泪水的时候,才去心生悔意么?
三、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现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意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必须的,但不是建立在牺牲自然的代价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只有将人类的发展和与自然的和谐同步起来,才能健康长久的持续下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面对这些深刻的教训和惨痛的现实,我们必须得行动起来了。
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甚至于一个国家能够胜任的,需要我们全人类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毕竟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园。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做呢?
四、生态文明,让我们共同努力
首先,要树立和谐的发展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通过人和自然的活动来实现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人和自然的之间,人是占据主动位置的,所以只有在人类自己认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纵观历史,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都是观念上的错误造成的,树立人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前提。
人类在进行社会实践时要从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以互利互赢、协调发展的整体效果为最高准则,不能再走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岔路。
其次,要发挥科学技术的调控作用。
科学技术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只要人们从社会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发挥科学技术的调节作用,就可以避免恶性循环,建立并保持良性循环,使社会与自然协调一致向前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应该在全球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引起全球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必须要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任何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必将为此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
而且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域或国家的任务,它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通力合作。
比如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那些只是对本国而言。
它们将污染性的工厂,资源的消耗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对全球的生态文明来说毫无益处。
须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应该把生态文明的目光放在全球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本国的利益上。
最后,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在认识到目前全球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也理应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作为个人,首先要自律,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其次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等,比如在学习中,尽量使用节省的文具用品,杜绝浪费;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普通竹筷子来替代;爱护花草树木,不要破坏城市绿化;尽量使用节能灯泡,节约用电等等。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为此献出一份力量,从自己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而
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而努力,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地球而努力!
美丽地球,生态家园,终将不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 黄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第三期.
[2] 汪进明.浅谈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J]《理论纵横》.2008第8期.
[3] 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
[4]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 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本体论维度[J].哲学研究,2008.
[6] 陶柱标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