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 优秀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句式》课件(共38张)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
主十宾【谁、奚、胡、何、 曷、安、恶、焉】十动 (介)?
意欲何为?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主十否定词【不、未、 无、莫、毋、勿、弗】 十宾【余、吾、尔、自、
知 识
谓语+主语
否定词+宾语+谓语
Ask sb to do sth
兼语
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兼语+谓语”。 如:权即遣肃行。
区分:兼语词
兼类词——“工作” 兼词——“诸,焉”
妆成每被秋娘妒 山下皆石穴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且相如素贱人。 臣本布衣。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近年高考题考查句式 宾语前置
省略句
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安在?” 宾语前置
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 省略句
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 吾爱之,不吾叛也。
宾语前置
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宾语前置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有标志的 被动句
无标志的 被动句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洎牧以谗诛
《 文 言 文 复 习之文 言句式 》课件 (共38张 )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主语+谓语动词+为+施 事者。
主语+谓语动词+所+施 事者。
主语+被+施事者+谓语 动词。
被动句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用法
在需要强调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时使用被动句。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被动句式,以免影响阅读和理解。
03
省略句
省略句的定义
01
省略句是指在文言文中,由于上 下文语境的限制,某些句子成分 被省略,以达到简洁表达的效果 。
判断句的常见形式
“……者,……也”的形式
这是判断句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用“者”作为提顿词,在“者”之 后用“也”来加强判断语气。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的形式
这种形式与上一种形式类似,只是省略了“者”字。例如,“刘备, 天下枭雄也。”
“……者,……矣”的形式
这种形式与前两种形式略有不同,用“矣”来加强判断语气。例如, “此乃王之贼也。”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表达 方式,是古代汉语的精华之一,掌握 固定句式对于理解文言文和提升语言 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判断句
被动句
以“……者,……也”或“……,……也”的 句式表示判断,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
以“为……所……”或“为……”的句式表示 被动,如“为贼所害”。
语言习惯
倒装句的使用符合文言文的语言习惯 ,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文 化内涵。
语境要求
倒装句的使用需要符合特定的语境要 求,不能随意使用,否则会破坏句子 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意义。
05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的定义
固定句式是指在文言文中,一些表达 特定意义或特定语气的句式,这些句 式在结构上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改 。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41张)-优秀课件
倒装句式——状语后置 (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标志性介词:“以”“于”“乎” 等。
1、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2、3、4、5 )
1、木欣欣以向荣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君幸于赵王
试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一
试
2、翻译下列句子 (2015年浙江卷《太平州学记》) 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 先的呢?
倒装句式——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 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 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
• 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
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 如: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
扶将(她)/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 2、“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这时
“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 如:府吏见丁宁(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望见恕/诚
小结
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的 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将其 “顺装” 过来。
补充:另外还有三种特殊情况
请见教/望见谅/请勿见笑 • 3、“自”字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 • 如: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 现代汉语的“自制、自杀、自救、自信、自焚、自律、自尊、自
文言文句式PPT课件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32
3、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中轩敞者为舱。
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4、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公张默瑶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张战默〉瑶
许高祥
许高祥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进伟
《陈涉世家陈》进伟
郑莉莉
郑莉莉
李娜
李娜
.
25
(四)主谓倒装。 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 感情,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 翻译成:你不聪明太厉 害了,但由于现代汉语的习惯这样不顺,因此翻译 成:你太不聪明了。
.
43
他看电影
~~~~~~~
~~
~~
.
5
返回
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
修饰语,对名词起修饰限制作 用。 “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照进了村子. 新买的衣服
.
6
返回
5、状语:状语是谓语前边 的修饰语,对谓语起修饰作 用.“地”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高原上]奔驰. 他在晚上写作业
.
7
返回
6、补语:补语是谓语后边的
.
18
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微斯人,我谁与归?“谁与” “与谁”
②宋何罪之有? “何罪之
“有何
③问:“何以战?有”“”何以” “以罪何””
文言文句式PPT课件
第22页/共24页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 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 乎(不是......吗)、得无......乎(难 道......吗)、何......为(为什么......呢)
如:“问今是何世?”
第6页/共24页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 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第7页/共24页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17页/共24页
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 语的后面。如: A、吏二缚一人诣王。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 人。 C、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D、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第18页/共24页
C君子寡欲则不役 所劫
于物
C盖当蓼州周公之
D嬴闻如姬父A为人 被逮
A
所杀
D受制于人
第10页/共24页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 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 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 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 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 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第11页/共24页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 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 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
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 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
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 乎(不是......吗)、得无......乎(难 道......吗)、何......为(为什么......呢)
如:“问今是何世?”
第6页/共24页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 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第7页/共24页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17页/共24页
4、用量词作定语大多数放在中心 语的后面。如: A、吏二缚一人诣王。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 人。 C、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D、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第18页/共24页
C君子寡欲则不役 所劫
于物
C盖当蓼州周公之
D嬴闻如姬父A为人 被逮
A
所杀
D受制于人
第10页/共24页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 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 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 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 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 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第11页/共24页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 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 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文言文句式教学实用课件(精选)共29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课件(精选)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课件(精选)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高考复习文言文(文言句式)PPT25 (共15张PPT)
例:如太行、王屋何? 5 ……孰与…… 例:吾孰与徐公美
6 其……乎
与……相比,谁……
大概……吧 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文言文句式PPT课件
①尝遗余核舟一。
一(只)核舟
②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一双白璧、一双玉斗
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 中心词+ 数量词
第30页/共38页
总结:定语后置形式 一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三 、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四 、中心词+ 数量词
第31页/共38页
句式特点:用“为”“为……所……” 表示被动。
第12页/共38页
四、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句式特点: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 念上表被动。
第13页/共38页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五、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
第2页/共38页
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亚父者,范增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式特点:……者,……也
第3页/共38页
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用“是”作 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少见。)
3、项王项伯东向坐
以何 与谁 向东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 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第24页/共38页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文言文四种句式课件 ppt
安国平 父,安上纯父。” “......,......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副词 “乃”“则”“即”“皆”“必”“本” “诚”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
3、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
壁之战》)
同是天涯沦落人。 注意:
• 和作代词的“是”区分。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否定副词“非” 表示否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
《六国论》)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 奚、曷、胡、恶、安、焉等)
“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夫晋,何厌之有?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介宾不是疑问代词,但为强调,也提前。 是以一言以蔽之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2、 用 “见”、 “见......于......。”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3、 用“为”、“为……所……” 表被动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 “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2、用副词 “乃”“则”“即”“皆”“必”“本” “诚”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
3、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
壁之战》)
同是天涯沦落人。 注意:
• 和作代词的“是”区分。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用否定副词“非” 表示否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
《六国论》)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 奚、曷、胡、恶、安、焉等)
“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夫晋,何厌之有?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介宾不是疑问代词,但为强调,也提前。 是以一言以蔽之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2、 用 “见”、 “见......于......。”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3、 用“为”、“为……所……” 表被动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 “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古代汉语 ——句式
目 录熊
猫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目 录熊
猫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 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
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 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 杜衍在荆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又言: “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任定州 总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请趣 惟演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 太常博士、监潍州税。改祠部员外郎、知莱州。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 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 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 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虽然长 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
板块四
宾语前置句
明确概念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 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前边, 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类型加例句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何、 谁、孰、胡、奚、曷、安、恶(wū)等。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格式:(主)+宾【谁、奚、胡、曷、安、恶、焉】+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2.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可能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 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等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
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 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 杜衍在荆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又言: “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任定州 总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请趣 惟演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 太常博士、监潍州税。改祠部员外郎、知莱州。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
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 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 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 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虽然长 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
板块四
宾语前置句
明确概念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 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前边, 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类型加例句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何、 谁、孰、胡、奚、曷、安、恶(wū)等。 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格式:(主)+宾【谁、奚、胡、曷、安、恶、焉】+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第二:整个句子必须是疑问句。 2.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可能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 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等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言文句式》 课件 (共61张)
倒装句
•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 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 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 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 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1.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动词+以+宾语(名/代)
翻译:以+宾语+动词
1、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2、长于臣:《鸿门宴》 3、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4、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三、用副词辅助完成判断。
(一)、用副词“乃”表示肯定判断。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二)、用副词“则”表示肯定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句式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 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了。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胡、曷、恶、安、焉、奚” 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 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 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 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 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1.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动词+以+宾语(名/代)
翻译:以+宾语+动词
1、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2、长于臣:《鸿门宴》 3、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4、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6、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三、用副词辅助完成判断。
(一)、用副词“乃”表示肯定判断。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二)、用副词“则”表示肯定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句式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 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了。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胡、曷、恶、安、焉、奚” 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四是代词“自”、“相”、“见”作宾语, 常常前置。 五是方位名词作介词或动词的宾语,常常前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 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 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 “者”结句。
例如: ⑴他[已经]走了。⑵咱们[北京]见。 ⑶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⑷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 战胜了神权。
6、补语(符号:单书名号)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
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 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 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⑵他写的字比原来好〈得多〉。 ⑶他生〈于1918年〉。 ⑷他坐〈在桌子旁〉。
1.主语(表示符号:双横线)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
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表示符号:单横线)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符号:波浪线)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
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 “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⑴什么叫信息? ⑵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符号:小括号) 定语是名词中心语前面的连带成
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 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宾语前置(介宾)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
特殊句式初体验
1、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 2、沛公军霸上。 省略句 3、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5、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语后置句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动句 7、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 来似的〉。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注意: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
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 现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翻译下面的句子: 3.府吏见丁宁。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4.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译文:您既然记着我,希望你不久就回来。
规律四:代词“自”“相”“见”
作宾语,常常前置。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译文: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 (意思是父亲就去世了)。
4.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5、唯余马首是瞻。
倒装句
•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 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 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 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 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1.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 黄的)珍珠。 ⑵(三杯)美酒敬亲人。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 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符号:中括号)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
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 或程度等。
译文:希望司马光或许原谅我 。
规律五: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 有时也前置。
1.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 看不到水的尽头”。
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 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 “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
9、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句 1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操何”
②沛公安在?
“安在” “在安”
③客何为者?
“何为”
⑷微斯人,吾以至此?要不然,我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
句式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 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了。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胡、曷、恶、安、焉、奚” 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不自信” “不信自” ②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 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 了,决不会答应你”。
2.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
译文:老虎渐渐走出来接近它(驴), 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驴)是什么 东西。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四是代词“自”、“相”、“见”作宾语, 常常前置。 五是方位名词作介词或动词的宾语,常常前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 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 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 “者”结句。
例如: ⑴他[已经]走了。⑵咱们[北京]见。 ⑶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⑷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 战胜了神权。
6、补语(符号:单书名号)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
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 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 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⑵他写的字比原来好〈得多〉。 ⑶他生〈于1918年〉。 ⑷他坐〈在桌子旁〉。
1.主语(表示符号:双横线)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
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表示符号:单横线)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符号:波浪线)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
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 “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⑴什么叫信息? ⑵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符号:小括号) 定语是名词中心语前面的连带成
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 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宾语前置(介宾)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
特殊句式初体验
1、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 2、沛公军霸上。 省略句 3、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5、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语后置句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动句 7、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 来似的〉。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
•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注意: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
谓、宾; 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 现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
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翻译下面的句子: 3.府吏见丁宁。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4.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译文:您既然记着我,希望你不久就回来。
规律四:代词“自”“相”“见”
作宾语,常常前置。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译文: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 (意思是父亲就去世了)。
4.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 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5、唯余马首是瞻。
倒装句
•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 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 成分顺序来说的。掌握现代汉语句 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 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1.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3. 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4. 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作用 5. 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 6. 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
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 黄的)珍珠。 ⑵(三杯)美酒敬亲人。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 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符号:中括号)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
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 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 或程度等。
译文:希望司马光或许原谅我 。
规律五: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 有时也前置。
1.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2.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 看不到水的尽头”。
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 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 “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
9、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句 1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操何”
②沛公安在?
“安在” “在安”
③客何为者?
“何为”
⑷微斯人,吾以至此?要不然,我凭借什么(生气)到这种地步呢
句式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 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了。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胡、曷、恶、安、焉、奚” 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不自信” “不信自” ②未之有也。“未之有” “未有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 “不欺余”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 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 了,决不会答应你”。
2.稍出近之, ……然莫相知。
译文:老虎渐渐走出来接近它(驴), 小心谨慎的,不知道它(驴)是什么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