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尼龙6MWNT纳米纤维的形态学和力学性能
静电纺尼龙6/聚氧化乙烯复合纳米纤维毡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cmp s e J .C mp sS i eh ,0 3 6 :2 o oi sE] o o c T c n 2 0 ,32 3 t 2 覃小红 , 妮 , 李 杨恩龙 , 等.静 电纺纳米纤维毡在新 型高效过
滤器上使用的优势与前景[] J.产业用纺织品,072 () 20 ,54 :
经 过一段 时 间后 , 经水 洗处 理 的纳米纤 维表 面 由于 P O E 除 去后 产生 的 凹凸起 伏 , 比表 面 积 增 大 。因 此 , 洗 后 的纳 水
s rme t o yo -/ o (tyeeo ie l ddn n — ue ns f l 6 p l eh ln xd )be e o wo n n y n
z 8 @ 1 3 cr l 9 6. o q n
周 罗庆 : 讯作者 , 授 , 通 教 主要从 事 复合纺 织 品的研 究 Em i - l a :
静 电纺尼龙 6 聚氧 化 乙烯 复合 纳米 纤维毡 的制 备和 性 能测试 / / 陆
由图 4a可见 , () 在开始 的 1m n内, 0i 吸附发生在纤维表 层 , 附迅速 , 吸 随后 吸 附 速 度 开始 变 缓 。在 前 2 h内 , 由于 存 在 P O, E 水洗前的样品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略优于水洗后的样 品 , P O含量越高, 且 E 样品的吸附性能越好。
vn ̄] JE gFbr F b c,072 1 : esJ. n i s ar s20 ,()3 e i 1 5 李新松 , 聂光 宇.纳米 多孔超高 比表面积超 细纤维 [] J.科
O 2 4 6 8 10 1 0 O 0 0 O 0 2
O6 .2
O6 .
时 间/ i a rn
P O被洗出, E 单根纤维表面形貌发生变化, 出现凹凸起伏 , 从 而使得 比表 面积增 加 , 但膜 的孔 隙率 变 化不 大 。而 纳米 纤 维 膜本身的吸附性能则是多个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 水洗能提 高纳米纤维膜的吸附性能。
尼龙6的缩聚反应
尼龙6的缩聚反应尼龙6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纤维,其化学名称为聚己内酰胺。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电子、汽车等领域。
尼龙6的制备过程中,缩聚反应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一、尼龙6的结构和性质1. 尼龙6的结构尼龙6分子由己内酰胺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形成。
其结构中间有一个亚胺基(-CO-NH-),这个亚胺基可以与其他分子中的亚胺基发生氢键作用,形成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
2. 尼龙6的物理性质尼龙6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磨损性和抗冲击性能。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在高温下不易变形,在酸碱环境下也不容易受到侵蚀。
3. 尼龙6的应用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尼龙6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电子、汽车等领域。
在纺织方面,尼龙6可以制成各种衣物和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在塑料方面,尼龙6可以制成各种零件和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撞击性能;在电子方面,尼龙6可以制成各种电线电缆和连接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在汽车方面,尼龙6可以制成各种零部件和轮胎,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和抗冲击性能。
二、尼龙6的缩聚反应原理1. 缩聚反应定义缩聚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中的官能团结合形成一个大分子的反应。
对于尼龙6来说,缩聚反应就是将己内酰胺单体通过亚胺基上的氢键结合形成聚己内酰胺高分子链的过程。
2. 缩聚反应机理(1)首先将己内酰胺单体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入催化剂(通常为硫酸)。
(2)在加热的条件下,己内酰胺单体的羰基与氨基发生缩聚反应,形成亚胺基。
(3)亚胺基上的氢键结合使得分子链不断延伸,形成聚己内酰胺高分子链。
(4)当分子链增长到一定长度时,反应停止,生成尼龙6。
三、尼龙6的缩聚反应条件1. 温度尼龙6的缩聚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在250℃~280℃之间。
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过慢,影响产量;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分子链断裂或者副反应产生。
尼龙6的性能参数
尼龙6的性能参数
<1> 尼龙“6”的⽤途
本产品具有韧性好、耐磨⼒强,耐油,抗震等特点,适⽤于制作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防⽌机械零件,华⼯设备,电器绝缘零件。
如涡轮、齿轮、轴承、叶轮、叶⽚、丝杆、⾼压垫圈、密封圈、螺母、螺丝、梭⼦、套筒、轴套连接器等,本产品⽤途⼴,是以塑代钢的好材料。
<2> 尼龙“6”性能
品种有本⾊聚合体,炭⿊、防⽼、⽯墨、粉末、短玻璃纤维增强料等。
性能参见表。
<3> 性状
尼龙外观为乳⽩⾊⾄淡黄⾊,不含机械杂质和表⾯⽔分的均匀颗粒,粒度⼤于40粒/克带微⼩⿊点颗粒含数不⼤于2%,特点是韧性,抗震,有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抗冲强度较好,熔点较⾼,成型加⼯性能好,吸⽔性⼤,饱和吸⽔率在11%左右,易熔于硫酸酚类或甲酸中,低温脆化温度为零下20度—30度。
⽆锡市长安塑料⼯程尼龙⼚尼龙棒规格与重量
轴套轴⽡
铸型尼龙⽤于轴套的特点如下:
(1)耐磨性、⾃润滑性良好,在⽬前⼀般热塑性塑料中具有较⾼的PV值之⼀。
(2)在固体粒⼦侵⼊摩擦⾯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耐磨性。
(3)不易熔结。
不伤轴颈。
(4)⽐⾦属的⽐重⼩约为铜的1/8,装卸简便。
矿⼭机械上试⽤铸型尼龙轴套结果证明⽤铸型尼龙材料⽐⽤巴⽒合⾦和铜件的轴套耐磨。
尼龙6/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一
项 目
参
数
般 的复合 材料 制 备 大 都采 用 间 歇 聚合 , 很
配方水添加量 , %
乳 化 时 间/ h
舳 m : 2 ∞
难 解决 粉体 材料 的 分散 问题 , 影 响 材料 的后 加 工
前聚合压力/ MP a 前聚合温度/ ℃ 后聚合压力/ MP a
—
院化 学 研 究 所 合 作 开 发 P A 6 / 纳 米 有 机 蒙 脱 土 ( O M MT ) 复合 材料 , 通过 和 P A 6基 体 的 插 层 共
聚, 形成 剥离 型 P A 6 / 纳米 O MM T复合 材 料 , 以改 善材料 的力 学性 能 J 。
一
3 4 2 O ; 昌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3 ) 0 2 . 0 0 3 4 . 0 4
尼龙 6 ( P A 6 ) 纤 维 是 聚酰胺 纤 维 的主 要 品种
合设 备有 限公 司产ຫໍສະໝຸດ ; 西1 3 3 mm P A 6连 续 聚 合 装
己内酰 胺 : 工业级 , 德国 B A S F公 司产 ; 纳 米 O MMT : 经 活化处 理 , 中 国科学 院化 学研 究所产 。
1 . 2 设 备
作者简介 :李红尽 ( 1 9 6 8 一) , 男, 工程 师 , 从事化 纤研发 工 作 。E . m a i l : L i h o n g j i n 1 2 @1 0 6 3 . c o n。 r
之一 , 其 强 度高 , 耐磨性好 , 耐疲劳 强度 高 , 广泛 应 用于服 用 、 工业 、 国防 等各 方 面 , P A 6工 业 丝 可 作 为轮胎 及其 他橡 胶 制 品主 要 的 骨架 材 料 … , 但由 于纯 P A 6纤 维 模 量 低 , 热 稳 定 性 不好 , 其 应 用 受 到一 定 的限 制 。为 提 高 P A 6纤 维 的力 学 性 能 及
尼龙6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绿色阻燃和力学性能
将 1 纯钠 基 蒙脱 土加入 到 50mI 0g高 0 的四 口 烧瓶 中 , 入 30mL蒸 馏 水 , 搅 拌 器 缓 慢 搅 拌 , 加 0 用
并用 电热 套加 热 。将 4g十 六烷 基 三 甲基 溴化 铵 加
入到 烧杯 中 , 1 0mI蒸馏 水 加 热使 之 溶 解 , 用 0 待水 温 升至 8 0℃时 , 此 溶液加 入 到装 有蒙 脱土 的 四 口 将
力学 性能 , 未经 过有 机 化处 理 的 蒙 脱 土 容 易在 聚 合
色化 方面转 化口 ) 相关 研 究 表 明 , 。 聚合 物 / 脱 土 蒙
信实 验仪 器有 限公 司 。
1 2 蒙脱 土 的有 机化 .
纳米 复合材 料较 纯 聚 合 物 在 力学 性 能 、 稳 定 性 方 热 面都 有改 善 , 单靠 蒙脱 土 的加 入 不 能满 足 材 料 的 但
瓶内, 搅拌 恒 温 一 定 时 间后 静 置 分 层 。 去 澄 清 液 除
体, 得到 白色 絮状 沉 淀 , 加 水 洗 涤 抽 滤 数 次 , 至 再 直
在 滴加 质量 浓度 为 1 Ag 溶 液时 , NO 上层 溶液 无
淡 黄色 Ag r 淀为 止 。所得 絮状 白色 沉淀 转 移 到 B沉
维普资讯
尼龙 6 / 蒙脱土纳米 复合材料 的绿 色阻燃和力学性能 * 6
李 巧玲 王 亚 昆 毛 文 英 杨 晓 峰 韩 红 丽 , , , ,
( .中北 大 学 化 学 系 。 西 太 原 0 0 5 ;2 1 山 3 0 1 .中 国 兵 器 工 业 新 技 术 推 广 研 究所 , 京 10 8 ) 北 0 0 9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尼龙6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尼龙6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力学性能1吴鹏飞,李宏伟,高绪珊,童俨(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E-mail:Lhw688@摘 要: 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氧化后, 酰氯化处理,在氨基封端的尼龙6(PA6)聚合时加入, 制备PA6/MWNT母粒,将母粒同PA6切片熔融共混纺丝,制备PA6//MWNT复合纤维。
用INSTRON 1122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改性MWNT的加入提高了PA6纤维的断裂强度,当含量仅为0.05%时,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增加了60%、86%。
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纤维的结构,发现此时MWNT能够以纳米状态均匀地分布在PA6中,MWNT与PA6基体间有相互作用。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尼龙6;纤维;增强多壁碳纳米管(MWNT)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其理论强度高达200GPa[1],在工程材料方面, 把MWNT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用以提高其强度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10]。
MWNT的大小相当于纤维的“微原纤”,将其加入到纤维中制成聚合物复合纤维具有天然的优势[7],这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8-10],但都是采用简单的机械共混的方式。
将MWNT 经过化学处理改善其表面化学活性,使其溶解于某些溶剂中或更好的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改善聚合物与MWNT的界面结合力,使外力有效传递到MWNT上 [11-14],但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制成纤维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在MWNT上形成有机官能团,再与尼龙6(PA6)复合制成PA6/MWNT母粒,用熔融共混纺丝法制备PA6/MWNT复合纤维,研究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
1 实验部分1.1 原料PA6切片: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产;多壁碳纳米管:直径:10~20nm,长度5~15µm,纯度大于等于95%,深圳纳米港有限公司;浓硝酸、四氢呋喃、氯化亚砜、己内酰胺、己二胺均为分析纯。
尼龙6性能及其分子量对力学强度影响汇总
郑州大学姓名:田富成学号:20110680226 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专业:工程力学论文题目:尼龙6性能及其分子量对力学强度影响指导教师:李倩职称:教授2013年11月08日摘要尼龙6(PA6)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
本文主要叙述了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方法,以及插层剂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影响。
对不同分子量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流变性能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蒙脱石/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性能。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尼龙6 分子量蒙脱石介绍尼龙6又叫PA6,聚酰胺6,其结构式为1力学性能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纤维增强聚合物体系,因为层状粘土可以在二维方向上起到增强作用,无需特殊的层压处理。
它比传统的聚合填充体系质量轻,只需少量的粘土即可具有很高的强度、韧性及阻隔性能。
而常规纤维、矿物填充的复合材料需要高得多的填充量,且各项指标还不能兼顾。
在粘土含量很少的情况下(小于5%),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合成的尼龙/粘土纳米复合材料(NCH)、尼龙与粘土共混物(NCC)的强度和模量均比PA6显著提高,并且材料的冲击强度并没有象传统填充聚合物那样下降川。
当加人二胺后,材料的断裂伸长和冲击强度增大,并随着二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材料的强度和模量稍有下降(和NCH相比)。
这主要是因为加人二胺后,部分粘土片层由于二钱离子的作用而成柱状排列,因此降低了粘土片层和PA6的相互作用面积,所以材料的机械性能有所下降。
2结晶性能PA6是一种多晶型聚合物,粘土对PA6的晶型影响很大。
Dsc结果表明PA6cN中纳米层状粘土起成核剂的作用。
粘土的加人影响成核的机理和PA6晶体的生长。
且PA6CN的结晶度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粘土在PA6中能促进下晶型的生成,而且随着粘土含量的增加,下晶型的结晶衍射峰逐渐增强。
3流变性能PA6CN的熔体粘度取决于母体树脂PA6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土的加入量。
尼龙6的性能参数
<1> 尼龙“6”的用途
本产品具有韧性好、耐磨力强,耐油,抗震等特点,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防止机械零件,华工设备,电器绝缘零件。
如涡轮、齿轮、轴承、叶轮、叶片、丝杆、高压垫圈、密封圈、螺母、螺丝、梭子、套筒、轴套连接器等,本产品用途广,是以塑代钢的好材料。
<2> 尼龙“6”性能
品种有本色聚合体,炭黑、防老、石墨、粉末、短玻璃纤维增强料等。
性能参见表。
<3> 性状
尼龙外观为乳白色至淡黄色,不含机械杂质和表面水分的均匀颗粒,粒度大于40粒/克带微小黑点颗粒含数不大于2%,特点是韧性,抗震,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抗冲强度较好,熔点较高,成型加工性能好,吸水性大,饱和吸水率在11%左右,易熔于硫酸酚类或甲酸中,低温脆化温度为零下20度—30度。
无锡市长安塑料工程尼龙厂尼龙棒规格与重量
轴套轴瓦
铸型尼龙用于轴套的特点如下:
(1)耐磨性、自润滑性良好,在目前一般热塑性塑料中具有较高的PV值之一。
(2)在固体粒子侵入摩擦面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耐磨性。
(3)不易熔结。
不伤轴颈。
(4)比金属的比重小约为铜的1/8,装卸简便。
矿山机械上试用铸型尼龙轴套结果证明用铸型尼龙材料比用巴氏合金和铜件的轴套耐磨。
尼龙66/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形态和力学性能
M o p o o y a e h nia o e te f P 6 /Na - e e i c m p st s r h l g nd M c a c lPr p r i s o A 6 no m t r S l a Co i o ie
L t n,X a gm n,L a ・o g H G Z i n U Hu— mi U Xin — i IXi h n ,Z AN h— n o i
摘 要 :通 过 熔 融 共 混法 制 备 了尼 龙 6/纳 米 S 复合 材 料 ,并 对 复合 材 料 的 力学 性 能 、动 态 力 学 性 能 以 及拉 伸 断 6 i O 面 形 态 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随着 纳 米 S 量 的 增 加 ,复 合 材 料 的 拉 伸 强 度 在 纳 米 SO 质 量 分 数 为 3% 时达 到最 i 含 O i2 大 .较 纯 尼 龙 6 6提 高 76% ; 复合 材 料 的简 支 梁 缺 口 冲击 强 度 随 纳 米 SO 含 量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在 纳 米 sO 质 量 分 数 . i i1 为4 %时 , 比纯 尼 龙 的 简 支 梁 缺 口 冲击 强 度 提 高 5 . 。 复 合 材 料 储 能 模 量 和 损 耗 模 量 也 较 纯 尼 龙 6 3% J 6有 所 增 加 ;复
c n e to i s4% . T e so a emo u u n o smo uu ft ec mp stswee b t mp v d. T etn i o t n fSO2wa h tr g d ls a d ls d lso h o o i r oh i r e e o h e sl e fa tr r h lge ft e c mp sts rv ae o re r cu e p te . r cue mo o o iso h o o i e e ld a c as rf tr atr p e a n K e wo d y r s: P la d 6; Na o mee iia; Me h nc lP o e is; Dy a c Me h n c l r p r oy mie 6 n — trS l c c a ia r p r e t n mi c a ia P o et M o — y; r p oo h lg y
星型尼龙6纤维的力学性能研究
在太仓 纺织仪器厂 Y 03 G 0 A型 单 纤 维 电子 强 力 仪
上进 行 , 的夹 距 为 2 l , 伸 速 度 为 2 m/ i, 丝 0nl 拉 ' n 0m mn 初
始 张力 为 0 2c . N. 1 4 回弹 性 测 定 .
经 萃取 干 燥 后 , 自制 的熔 融 挤 出 机 上 进 行 抽 丝 , 在
13 强 力 伸 长 测 试 .
合 反 应 研 究 已 趋 于 成 熟 并 投 入 工 业 生 产 【4, 到 j但 . 目前 为 止 , 关 三 官 能 团 调 节 剂 参 与 尼 龙 6聚 合 的 有
研 究进 行 得 很 少 , 未 见 到 此 类 研 究 的 系 统 报 道 . 尚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4期 8 20 02年 8月
东华大学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RNAL 0F D0NG HUA O UNI R nY VE S
Vo .2 1 8.No. 4
Au g.2 0 02
星 型 尼 龙 6纤 维 的 力 学 性 能 研 究
下 卷 绕 长 度 为 6 m,喷丝 孔 直 径 0 3 I , 径 比为 5c .01Y 长 TI I 3 纺丝 温 度 为 2O , 绕 速 度 为 10m/ i.其 中 A , 3℃ 卷 2 mn 和 B不 能 成 丝 .拉 伸 在 自制 的 简 易 拉 伸 装 置 上 进 行 , 室 温 , 伸 第 一 辊 速 度 为 2 mn拉 伸 倍 数 4 . 拉 0m/ i, 倍
1 2 纺 丝 , 伸 . 拉
在 由熔 融 指 数 仪 改 装 的 小 型 模 拟 纺 丝 机 上 进 行
单 孔熔 融 挤 出 , 聚合 物 样 品 量 为 1 , 在熔 融 管 中熔 5g 先 融 2mi, 后 加 压 挤 出 , 码 加 压 力 为 1 . 1N, 温 n然 砝 9 6 室
尼龙6MWNT 纳米纤维的形态学和力学性能
尼龙6/MWNT 纳米纤维的形貌与力学性能Moncy V. Jose a, Brian W. Steinert b,c,1, Vinoy Thomas a,2, Derrick R. Dean a,*, Mohamed A. Abdalla a, Gary Price d, Gregg M. Janowski aa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AB), 1530 3rd Avenue, South,Birmingham, A L 35294-4461, USAb Department of Physics, Rhodes C ollege, Memphis, TN 38112, USAc Department of Biology, R hodes College, Memphis, TN 38112, USAd University of Dayton Research Institu te, Dayton, OH 45469, USAReceived 19 June 2006;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8 December 2006; accepted 11 December 2006Available online 20 December 2006Abstract摘要尼龙6和表面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通过静电纺丝(使用一根旋转的轴柄)处理,成功制备了分散均匀的尼龙6/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仪器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DSC 和XRD表明了复合材料中碳管的存在,且尼龙6从γ晶型转变为α和γ的复合晶型。
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研究
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材料的持续研发,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特别是当石墨烯与尼龙6纤维结合时,形成的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不仅在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电性等方面有所提升,还进一步拓宽了尼龙6纤维的应用范围。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以及潜在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首先介绍石墨烯和尼龙6纤维的基本特性,阐述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接着,重点介绍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溶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法、原位聚合法等,并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随后,通过对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电性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全面评估其性能表现。
还将探讨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体育用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本文还将对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形成的二维蜂窝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充分理解石墨烯对尼龙6纤维的增强效果,本研究首先对其制备和表征进行了详细探讨。
石墨烯的制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在反应炉中放入镍箔作为催化剂,然后通入甲烷和氢气作为反应气体。
在高温下,甲烷分解的碳原子在镍箔表面形成单层石墨烯。
随着反应的进行,石墨烯在镍箔表面逐渐生长,形成连续且均匀的石墨烯薄膜。
待反应完成后,通过化学刻蚀法将石墨烯从镍箔上分离,得到自由悬浮的石墨烯。
为了确认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本研究采用了多种表征手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石墨烯的微观形貌和厚度。
利用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分析石墨烯的结构和层数。
2024年尼龙6市场发展现状
尼龙6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尼龙6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纺织、工程塑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尼龙6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以及主要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尼龙6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尼龙6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在全球塑料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尼龙6的广泛应用促使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应用领域尼龙6在纺织和工程塑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尼龙6主要的应用领域:纺织尼龙6纤维具有出色的强度和耐磨损性,在纺织行业中被广泛用于制作服装、家纺、工业绳索等。
尼龙6纤维的特殊性能使得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受到了消费者和制造商的青睐。
工程塑料尼龙6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因此在工程塑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尼龙6制成的零件在汽车、电子、医疗等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
其他领域除了纺织和工程塑料领域,尼龙6还在其他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比如,尼龙6薄膜广泛用于包装行业,尼龙6制成的管道在建筑领域有应用等。
发展趋势尼龙6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许多机遇。
以下是尼龙6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技术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尼龙6市场出现了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比如,尼龙6纳米纤维在纺织和医疗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尼龙6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处理面临越来越多的要求和限制。
因此,尼龙6市场的发展将朝着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循环利用尼龙6废料,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等。
区域发展差异化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尼龙6市场也呈现出区域发展差异化的趋势。
一些快速发展的地区,如亚洲市场,对尼龙6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传统市场则呈现出稳定或者饱和的趋势。
结论尼龙6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纺织和工程塑料领域是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尼龙6 标准
尼龙6 标准
尼龙6是一种合成纤维,是通过将己内酰胺与二元醇反应而得。
在制造过程中,尼龙6的分子链中有许多酰胺基团,这些基团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有序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以下是尼龙6的一些标准:
1. 拉伸强度: 尼龙6的拉伸强度通常在50-80MPa之间,取决
于材料的成分和处理方法。
2. 模量: 尼龙6的模量在1500-3000MPa之间,也取决于材料
的成分和处理方法。
3. 耐磨性: 尼龙6的表面硬度很高,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4. 耐热性: 尼龙6的熔点在215-220°C之间,具有良好的耐热
性能。
5. 水吸收率: 尼龙6的水吸收率很高,一般在3%左右。
这可
能会导致尺寸变化和性能下降。
6. 成型性: 尼龙6易于成型,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和压
缩成型等多种方式制造。
7. 环保性: 尼龙6是可回收的,并且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
超高分子量尼龙6的干法纺丝研究
超高分子量尼龙6的干法纺丝研究超高分子量尼龙6(UHMW Nylon6)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领域。
然而,由于其高分子量特性,传统湿法纺丝方法在制备UHMW Nylon6纤维时存在困难,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克服传统湿法纺丝方法的缺点,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干法纺丝技术在UHMW Nylon6纤维制备中的应用。
干法纺丝是一种将高分子溶液通过干燥和拉伸工艺直接纺丝成纤维的方法。
相较于湿法纺丝,干法纺丝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纤维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在UHMW Nylon6的纺丝研究中备受关注。
在干法纺丝过程中,关键的工艺参数包括高分子溶液浓度、干燥温度、拉伸速度等。
高分子溶液浓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纤维的形态和性能。
较高的浓度可以获得更好的纤维拉伸性能,但也容易导致纤维断裂;较低的浓度则容易得到较粗的纤维。
因此,需要在实际制备中进行浓度的优化选择。
干燥温度对纤维的结晶度和拉伸性能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干燥温度可以提高纤维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但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纤维变形和断裂。
拉伸速度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纤维的形态和性能。
较低的拉伸速度可以得到更细的纤维,但也容易导致纤维断裂。
研究表明,在干法纺丝中,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UHMW Nylon6纤维。
例如,采用适宜的高分子溶液浓度,可以得到直径较细的纤维,且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通过控制干燥温度,可以调节纤维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拉伸速度也可以获得较细的纤维,并提高纤维的拉伸性能。
总之,干法纺丝技术在UHMW Nylon6纤维制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UHMW Nylon6纤维,为其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工艺优化和机理研究,以进一步提高UHMW Nylon6纤维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尼龙6原料(3篇)
第1篇一、引言尼龙6,作为高性能聚酰胺6的原料,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迅速成为工业、民用领域的重要材料。
本文将从尼龙6原料的化学结构、生产工艺、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尼龙6原料的化学结构尼龙6原料的化学名称为聚己内酰胺(Polyamide 6,简称PA6)。
其基本结构单元为己内酰胺(Caprolactam,简称CAP)。
尼龙6原料的化学结构式如下:H2N-(CH2)6-CO-NH-(CH2)6-CO-NH从化学结构上看,尼龙6原料是一种线型聚酰胺,由己内酰胺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每个尼龙6分子中包含有重复的酰胺键,使其具有独特的性能。
三、尼龙6原料的生产工艺尼龙6原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己内酰胺的合成:以环己烷为原料,通过硝化、还原、氧化等反应,得到己内酰胺。
2. 己内酰胺的精制:对己内酰胺进行提纯,去除杂质,确保产品质量。
3. 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将精制的己内酰胺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尼龙6原料。
4. 尼龙6原料的干燥、造粒:将聚合后的尼龙6原料进行干燥、造粒,得到合格的产品。
四、尼龙6原料的性能特点1. 高强度:尼龙6原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均高于许多其他塑料。
2. 良好的耐磨性:尼龙6原料的耐磨性较好,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
3. 良好的耐热性:尼龙6原料的耐热性较好,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其性能。
4. 良好的耐化学性:尼龙6原料对大多数化学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5. 易加工性:尼龙6原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进行加工。
五、尼龙6原料的应用领域尼龙6原料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机械制造:用于制造轴承、齿轮、凸轮、弹簧等耐磨零件。
2. 汽车工业: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配件、内饰件、转向系统等。
3. 电子电气: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绝缘材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龙6M W N T纳米纤维的形态学和力学性能尼龙6/MWNT 纳米纤维的形貌与力学性能Moncy V. Jose a, Brian W. Steinert b,c,1, Vinoy Thomas a,2, Derrick R. Dean a,*, Mohamed A. Abdalla a, Gary Price d, Gregg M. Janowski aa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UAB), 1530 3rd Avenue, South,Birmingham, AL 35294-4461, USAb Department of Physics, Rhodes College, Memphis, TN 38112, USAc Department of Biology, Rhodes College, Memphis, TN 38112, USAd University of Dayton Research Institute, Dayton, OH 45469, USAReceived 19 June 2006;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8 December 2006; accepted 11 December 2006Available online 20 December 2006Abstract摘要尼龙6和表面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通过静电纺丝(使用一根旋转的轴柄)处理,成功制备了分散均匀的尼龙6/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仪器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DSC和XRD表明了复合材料中碳管的存在,且尼龙6从γ晶型转变为α和γ的复合晶型。
TEM和WAXD分别用来表征碳纳米管和分子取向。
在碳纳米管的添加量较低时(0.1和1.0 wt %),尼龙6复合材料的储存模量显著的增加,尽管碳纤维管的浓度的相对较低。
因此,经表面处理后,碳纳米管/尼龙6复合材料较尼龙6在结构和性能上均有所增强。
关键词:静电纺丝;尼龙6;改性碳纳米管1.导论在过去的五年期间,碳纳米管(CNTs)改性的复合材料受到了极大地关注。
CNTs的直径只有几个纳米,而它的长度可达到几百个纳米;也就是说CNTs 具有很高的长径比。
另外,CNTs还具有高的弹性模量(约1TPa),与钻石的弹性模量(1.2 TPa)相近。
小含量下,CNTs的强度是最强钢铁的10~100倍[1-4]。
CNTs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导电性,按照它们的结构不同,可分别呈现为金属和半导体[5]。
聚合物/CNTs复合材料的潜在应用包括:航空航天以及汽车材料(高温、光、重量)、光开关、EMI屏蔽、光伏设备,包装(电影、容器)、胶粘剂和涂料。
然而,基于CNTs自身的物理缺陷(易团聚),必须对CNTs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和取向进行优化。
同时,大量的研究报道聚合物/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某些性能有所增强,但是要使性能得到最高程度的改善,必须对CNTs在尼龙基体中的分散性与界面相容性进行改善。
另外,CNTs的分散性很重要,因为CNTs在基体中的排列直接涉及到聚合物/CNTs的力学性能,功能性能(电磁性能、光学性能)。
关于制备CNT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的聚合物/CNTs复合材料,研究方法大致包括:原位聚合法[6-8]和一系列的力场方法(机械剪切[9,10]、电磁场[11-13]);而我们的研究正是利用电场诱导纳米管排列均匀。
最近,静电纺丝已成为一种理想的制备分散性良好的CNTs改性复合材料的方法[14-18]。
这项技术涉及到应用高电压将聚合物溶液引入到注射器中,当电压达到一定的阈值,聚合物溶液便会克服表面张力以及从针尖顶端弹出的流体[19-20]。
通过单轴拉伸形成聚合物射流,在沉积到收集器之前,纤维的直径从微米大小(针的内径)减少到纳米大小。
这样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有几个重要特征,例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面积(超细纤维的103倍),以及表面功能灵活性增加[21]。
多数的的聚合物/CNTs复合材料都是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其中聚合物也包括聚环氧乙烷(PEO)[17-2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3-24]、聚丙烯腈(PAN)[25-26] 和热塑性的聚氨酯。
Dror等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EO/CNTs的复合纳米纤维,CNTs作为填料填充到聚合物基体,虽然能看到CNTs以不同角度分散在PEO中,但它们主要沿轴向对齐。
Ko等将CNTs填充到聚合物纳米纤维中[27](PLA和PAN的共聚物),发现: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熔点较纯的纳米纤维显著提高[28]。
Salalha等制备PEO/CNTs复合纳米纤维,并发现:CNTs以直线和对齐形式嵌入到PEO中且分散性良好[22]。
Sung 等合成CNT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纳米纤维膜,且研究发现CNTs以直线和对齐形式嵌入到个体纤维中,CNTs表面覆盖的聚合物链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导电率[27]。
Sen等分别将CNTs填充到聚氨酯和聚苯乙烯基体中,发现CNTs的前期功能化处理使得复合材料的机械化性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与纯聚氨酯膜相比,其抗拉强度提高了104%;而未被改性的CNTs仅使得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增加了46%[28]。
Ge等通过表面氧化,制备了高取向的多壁CNTs,并将其添加到聚丙烯腈中,发现:当添加20%的CNTs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其纯聚合物上提高了300%[25]。
在目前的研究中,一般是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高取向以及良好分散性的尼龙6/CNTs纳米复合材料。
尼龙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商业化聚合物纤维,合成尼龙6的方法很多,包括溶解纤维纺丝、湿纺丝、干纺丝和电纺丝。
依据含量组成,尼龙6具有两个不同的晶型:热力学稳定性的α晶型和不稳定的γ晶型,晶型的形成于收集速度、热处理和机械热电史有关[29-35]。
尼龙6的加工过程中,应利用DSC, XRD 和TEM来研究处理过程中晶体结构、性能和形貌。
2 .实验2.1 聚合物溶液的制备尼龙6(美国RTP公司), 1,1,1,3,3,3-六氟异丙醇(美国Fluka和Sigma-Aldrich公司),多壁碳纳米管(MWNTs,电弧放电法制备,纯度95%,直径50-100nm)购自美国MER公司。
通过(3:1 v / v)硫酸/硝酸处理,然后在室温下浴缸里处理3 h,在MWNTs的表面接枝上酸性羧基官能团,然后用蒸馏水洗涤直到Ph=7。
分别制备质量含量为0.1%和1%的MWNTs/尼龙6复合材料[36]。
先将MWNTs (重量上0.1和1.0%的)分散在25ml的丙烯中,搅拌1 h使MWNTs均匀分散于丙烯中,再将尼龙6颗粒加入到MWNTs的丙烯溶液中,以此来获得质量比为0.1%或1%的尼龙6/MWNTs复合材料。
2.2 静电纺丝纺丝过程静电纺丝纺丝装置有几部分组成:高压供电(美国M826伽马高电压研究),一个注射器与不锈钢针(21½计),一个注射器水泵(美国KD的科学仪器)和一个不锈钢收集鼓(直径2.5厘米),三种不同集电器旋转速度3000、4500和6000 rpm,相应的线性速度4、6、8m/s。
电压为15V,注射泵流量率为5ml/h,维持距针尖为15cm,整个过程于室温下进行。
2.3 结构和形态特征2.3.1 扫描电镜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荷兰飞利浦515)用来表征纳米纤维的形貌。
样品喷金后在10kv的加速电压下检测。
2.3.2 差示扫描量热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美国TA公司Q100型)被用于研究纳米纤维的熔融行为。
氮气气氛,升温速率为 10℃/min,升温范围为室温到250℃。
2.3.3 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西门子公司,D500),40kV电压,30 mA 电流Cu-Kα射线 (λ﹦0.15418 nm)、设置扫描速度为0.05°/s、衍射角度范围为10~40°。
一个配备斯特拉顿摄像机的Rigaku RU200旋转阳极发电机被用来获取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WAXD)模式。
滤过Cu-Kα射线的镍被用到了50 kV/170 mA的加速电压上。
在荧光体图像平板上收集数据,然后再用分子动力学扫描仪,将其数字化。
2.3.4 力学性能表征使用装备有可拉伸设备(TA仪器直接存储器存取2980)的动态力学分析仪测量纳米纤维的存储系数。
拉力被平行的应运到定向方向。
我们在室温下用范围从0.1到100赫兹,振幅15mm,前负荷力0.01 N的频率扫描来获得粘弹性响应。
3.结果和讨论3.1 形态特征静电纺丝纤维的形貌很大程度上受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度、表面张力等)所影响。
通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来获得最优参数,最佳参数由SEM研究获得。
图1所示为静态集电器上一个纯尼龙6的SEM图像,显示相对光滑,无疵点纤维。
而且已获得的纤维具有圆柱形态并且无纤维束,这表明末端到集电器的距离对适当的溶剂的蒸发足够了。
已获得纤维的直径在范围600mm-1.5μm 内。
图2所示为以不同的集电器速度收集的高取向排列的纯尼龙6静电纺丝纤维。
在4500转/分的转速下,纤维直径下降到500nm- 900nm,远低于随机导向下纤维层的直径,这表明在采集系统的的旋转下,获取了进一步延伸的纤维。
这个伸展作用以及抽向伸长有助于聚合物纤维中纳米管的分散。
MWNT添加量为0.1%的纳米复合纤维的SEM图像如图3所示:这些纤维比尼龙6纤维直径明显小,范围250nm-750nm;在尼龙6/MWNT(1.0 wt %)纳米复合纤维上观察到同样的直径减小的趋势。
Fig. 1. SEM of non-woven, randomly oriented Nylon 6 fiber mat with uniformM.V. Jose et al. / Polymer 48 (2007)1099Fig. 2. SEM image of neat Nylon 6 fibers collected at (a) 3000, (b) 4500 and (c) 6000 rpm. Arrows denote alignment direction.Fig. 3. SEM image of Nylon 6/0.1 wt% MWNT nanocomposite nanofibers collected at (a) 3000, (b) 4500 and (c) 6000 rpm. Arrows denote alignment direction.3.2 熔炼、结晶和取向行为用XRD和DSC研究尼龙6和尼龙6/MWN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和结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