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项目登记表
项目成果鉴定材料和要求
项目成果鉴定材料和要求1.项目鉴定申请表2.项目鉴定大纲2.1 项目名称主持单位2.2 项目来源2.3 组织鉴定单位2.4鉴定形式2.5鉴定依据:(下达计划任务文件)2.6鉴定内容:(1)技术术文件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鉴定要求;(2)是否全面达到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3)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成熟程度;(4)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2.7 鉴定程序:(1)讨论并通过鉴定大纲(2)宣布鉴定专家组组成(3)由鉴定专家组长主持:a.听取项目汇报(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使用情况报告等)b.专家质疑与评议c.审查鉴定意见书初稿,形成鉴定意见d.宣布鉴定意见2.8 鉴定文件资料目录3.项目工作总结报告(1)项目基本情况(研究内容、任务目标)(2)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效果、市场前景。
(3)项目总投资和资金落实情况(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分析(5)今后发展思路和改进措施4.项目技术总结报告:包括技术路线、技术特征、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等基本内容。
5. 补助资金财务决算报告;6.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背景材料和对比分析报告、检索查新报告7.有关产品测试分析报告或测试记录报告;8、用户使用情况报告;9、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证明材料;10、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具备的其它文件;11、研究过程主要原始数据记录材料。
注:1.产业技术研究开发项目需提供由具有审计资质机构出具的资金审计报告。
2.农业“五新”推广项目补助资金财务决算报告须经院财务部门审核盖章。
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
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配合《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登记证书编号为:国科奖社证字第0035号)的评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中冶集团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接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指导。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鉴定是指中冶集团组织同行专家按本办法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三条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中冶集团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申报专利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定。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四条中冶集团负责组织下列科技成果的鉴定:(一)中冶集团及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的成果;(二)各单位科研计划内的重大科技项目、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的成果;(三)各单位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过程中总结提炼的科技创新成果;(四)中冶集团以外单位申请中冶集团组织鉴定的科技成果。
第五条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一)软科学研究成果,按国家科技部颁布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进行评审;(二)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法定的专门机构审查确认的科技成果。
第三章鉴定组织第六条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组织鉴定单位;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股份)履行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的管理职责;成果完成单位为申请鉴定单位。
第七条鉴定形式包括: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函审鉴定和合同验收,四种形式具有同等效力。
申请鉴定单位可根据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应用要求选择一种鉴定形式,但需要主持鉴定单位确认。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定及奖励办法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定及奖励办法第一条为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进步,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承办《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登记证书编号为:国科奖社证字第0035号。
《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管理接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管理办法》及其他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全国的行业奖,每年评审一次,主要奖励在全国工程建设、冶金生产工艺和设备、冶金环境保护、造纸及相关行业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三条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股份)履行《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设立《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评定工作;该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专业评审工作。
第五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熟悉本专业及本学科国内外科技发展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专家组成。
第六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正常干涉。
第七条《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一)应用于经济建设,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开发的科学技术成果;(二)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企业技术改造、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三)在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并在产业化过程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四)有技术创新的勘察、设计项目;(五)在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发挥重要作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计量、标准、信息、档案、著作等基础技术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六)前人所没有的、先进的、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并在应用中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技术发明。
科技项目成果鉴定报告
科技项目成果鉴定报告一、项目名称_____二、项目完成单位_____三、项目简介本科技项目旨在解决_____的问题,通过_____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了_____的目标。
项目的研发背景源于_____,随着_____的发展,传统的_____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_____需求。
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项目研究内容(一)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重点攻克了以下关键技术:1、_____技术通过对_____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创新的_____方法,有效提高了_____的性能和效率。
2、_____技术针对_____的难题,研发了一种全新的_____技术,成功解决了_____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_____技术基于_____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地应用了_____技术,实现了_____的功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技术创新点1、提出了全新的_____理念与传统的_____方法相比,本项目提出的_____理念具有_____的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_____的需求。
2、实现了_____的集成创新通过将_____与_____有机结合,实现了技术的集成创新,拓展了_____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3、优化了_____的性能通过对_____的优化和改进,显著提高了_____的性能指标,如_____、_____等,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三)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项目启动之初,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了项目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实施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推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1、需求分析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的深入调研,明确了项目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为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技术选型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和选型,选择了最适合的技术方案和工具,确保了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先进性。
2018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19
二等奖
20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 中国一冶集团 永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 中国五冶集团 交通大学 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 天工(天津)装备制造有限公 司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集团 有限公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8 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科技进步奖)
序 号 1 项目名称 浸没燃烧侧吹熔炼处理 含铅多金属固废技术与 装置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授奖等级
2
绿色洁净电弧炉炼钢关 键技术及装备
3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冷轧 生产线关键装备及工艺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
基于精细化管理要求的 钢铁生产能效评估诊断 技术
2018 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名单(技术发明奖)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名称 镍钴湿法冶金工艺中碱基活化 控制技术 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与装备 技术的开发应用 绝热深冷双层球形储罐建造关 键技术 高性能结构钢焊接及应用关键 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铝电解槽阴极结构节能技术的 研发与应用 基于运营性能提升的轧钢主传 动系统关键建造技术 钢渣抗浮压重混凝土及配重制 品综合利用技术 主要完成人 推荐单位 授奖等级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序 号 5
项目名称 活性炭法烟气多污染物 协同高效净化关键技术 与装备研究
主要完成人
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完整版)(范本)
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成果名称:完成单位:申请鉴定单位:··(盖章)申请鉴定日期:申请组织鉴定单位:组织鉴定单位受理日期:经办人:(签字)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九四年制科技成果中文名称(限35个汉字)研究起始时间□□□□□□□□研究终止时间□□□□□□□□申请鉴定单位单位名称隶属省部代码□□□名称所在地区代码□□□名称单位属性() 1.独立科研单位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 .集体个体5.其他联系人邮政编码联系电话1.·2.··通信地址任务来源 1-国家计划2-省部计划3-计划外成果有无密级 0-无1-有密级() 1-秘密2-机密3-绝密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技·术资料目录主要研制人员名单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文化程度(学位)工作单位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23 4 5 6 7 8 910 11 12 1314 15 注:主要研制人员超过15人可加附页申请鉴定单位意见······领导签字··(盖章)主管业务部门意见······领导签字··(盖章)任务下达单位意见······领导签字··(盖章)组织鉴定单位意见·经办人·(签字);主管领导·(签字)鉴定形式填写说明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本表规格为标准A4纸,竖装,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申报材料《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科技成果鉴定须知及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1
科技成果鉴定须知及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申请成果鉴定应提供的基本共性材料(一)鉴定申请书(二)计划任务书或者合同书(自选项目除外)(三)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工作总结要着重阐述该成果从立项到完成计划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及结果。
研究工作总结提纲:1.项目研究背景2.项目计划任务3.计划任务完成情况4.项目的组织实施、研究过程及经费开支情况5.项目实施应用推广情况、取得效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产业化前景6.项目研究创新点、技术措施7.项目知识产权情况(含专利、标准、育种、著作权、论文等)8. 项目研究和应用中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四)技术研究总结:技术研究总结应反映该成果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阐明该成果的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情况,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科学性,已达到的技术指标等。
技术研究总结提纲:1.技术原理依据2.设计研制过程3.技术方案4.工程图表5.工艺流程6.关键技术7.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对比分析等(五)属于《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保护范围内的技术项目,应提交知识产权报告、专利申请书(专利证书)或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如不能提供的,应当以书面材料说明理由;(六)查新报告(须由有科技查新资格的查新机构出具。
软科学类成果除外);(七)在国外或国内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八)用户使用情况报告;(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
(十)有关技术标准、行业审批文件。
(十一)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
二、根据不同行业和专业特点,除上述基本共性材料外,还需要补充以下有关材料(一)农业类成果1.农林作物新品种(系)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成果,须出具由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在鉴定前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实测的测产报告;新品种选育项目应有详细的育种进程、实验数据和区试报告,以及品种审定机构出具的品种审定证书;2.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成果,应出具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及专家现场验收报告及用户使用证明材料;3.农林作物微肥、有机肥、无机肥、复混肥等的科技成果应出具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主要成分、生产工艺、产品标准。
科技成果成果登记表(软科学)
科技成果登记表(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盖章)研究起始日期:研究终止日期:推荐单位:批准登记单位: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二○一一年制封面填写说明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
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
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
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 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四位),共12位。
填报说明一、登记依据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 同时,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情况,促进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严格执行科学技术部2000年12月7日《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2003年6月18日《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国科发计字[2003]196号)的要求,“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在登记时,应填写课题立项时的名称、编号等。
二、登记目的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对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工作,掌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状况,避免重复立项,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
三、登记原则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应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根据属地化原则或行业管理原则向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不得重复申请.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申请登记。
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推荐书》是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当年推荐通知,按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全面填写,否则作为不合格项目退回推荐单位,不提交当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
《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两部分,均在中冶集团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并上传。
主件内容所用字号应为宋体5号字,行距22磅,竖装,统一左侧胶装,装订后不要另外附加封面、合页或装订夹。
书面申报书只需提交1份原件。
《中冶集团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应紧密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所属领域、内容和特征。
必要时可以通过使用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品牌等方式来限定其内容,防止侵犯其他企业的权益。
2.《主要完成人》,完成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一等奖人数不超过15人、二等奖人数不超过10人。
本栏目所列的完成人应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对于排名前三位完成人,其投入该项技术研究工作量一般应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以上。
主课题的评价专家(含验收、鉴定专家)不能作为该项目完成人。
3.《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单位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并在每一单位前标明顺序号。
完成单位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要求所填单位名称应为单位名称全称,并与单位公章名称完全一致。
一等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数不超过10个;二等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数不超过7个。
4.《推荐单位》,第一完成单位即为推荐单位,应为中国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5.《学科分类名称》,是评审工作中确定专业评审组、遴选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应以推荐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为依据,以《主要科技创新》所涉及学科的先后顺序,参照GB/T13745-2009认真填写,要求填写学科分类名称与创新中所列的前三个学科名称及顺序保持一致,并精确至三级学科。
科技成果评价(鉴定)申请表【模板】
科技成果评价(鉴定)申请表成果名称:完成单位:申请评价(鉴定)单位:(盖章) 申请评价(鉴定)日期:组织评价(鉴定)单位受理日期:经办人:(签字)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二00三年制— 1 ——2 ——3 ——4 —填写说明1.《科技成果评价(鉴定)申请表》:本表规格为标准A4纸,竖装。
必须打印或铅印,字体为4号字。
2.成果名称: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
3.完成单位:指承担该项目主要研制任务的单位。
由二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原则按技术任务书或技术合同中研制单位的顺序由第一完成单位填写,如有变化,填写前,完成单位必须协商一致。
4.申请评价(鉴定)单位: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
二个以上单位完成的,原则由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中第一承担单位提出申请,如有变化,在提出申请鉴定之前,各完成单位必须协商一致。
5.申请评价(鉴定)日期: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并以申请鉴定单位盖章日期为准。
6.组织评价(鉴定)单位受理日期:指申请鉴定单位将本鉴定申请表送达申请组织鉴定单位的日期,由经办人填写并签字。
7.申请表中的“科技成果名称”必须填写全称,并与封面上的科技成果名称完全一致。
8.研究起始时间: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以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时间为准。
9.研究终止时间:是指该成果最终完成的时间。
10.申请评价(鉴定)单位:(1)单位名称:即封面上的申请鉴定单位。
(2)隶属省部:指申请鉴定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属于哪个地方或部门,如果本单位有双重隶属关系,请按本单位最主要的隶属关系填写。
隶属省部的名称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代码由申请组织鉴定单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与代码;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其机构名称与代码”填写。
(3)所在地区:是指鉴定申请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名称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代码由申请组织鉴定单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与代码”填写。
(4)单位属性:是指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在1.独立科研机构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集体个体5.其他五类性质中属于哪一类,并在括号中选填相应的数字即可。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采用 X 射线法,盲孔法和其它方法测试不同焊接方法焊后高强钢内应力
的分布情况,对不同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水电钢管测试的适应性等
进行比较,优选出适合水电钢管安装的焊接应力测试方法。
3、超长斜井洞内钢管的钢节运输
西龙池输水系统采用一管两机布置,系统有两条输水隧洞,单线最长
1859.28m(包括尾水洞),钢管安装高差 690.5m,正常发电水头 640m,最高
和少量的 CO2 气体保护焊,特别是材料为 570MPa 级以上的钢管安装,国内外
全部采用焊条电弧焊。该方法虽适用范围广,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
受焊工操作技能水平和精神状态影响大,质量不稳定。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
选择除埋弧焊以外的适合于高强钢钢管安装的自动、半自动的设备、焊接方
法和焊接材料。
2、高强钢焊后内应力测试及分布分析
课题参加人员表
性 别
年 龄
学历
男 62 大学
男 41 大学
职称 教高 高工长,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课题策划、中间检 查,总结及鉴定资料的批准
1
副组长,课题策划、方案策划、中间检查、组织领导
1
男 47 大学 男 45 大专
高工 高工
前期施工局总工,主持课题日常工作;课题策划,立项可行性研 究报告编写;工艺方案编制;工序指导;组织自动焊设备的合成; 6 总结及鉴定资料的编制、修改、审核;专利申报
-6-
申请鉴定单位意见
根据所报资料,已完成科研项目的任务及目标,同意上报集团公司进行鉴定 验收。
领导签字
(盖章)
主管业务部门意见
领导签字
(盖章)
任务下达单位意见
领导签字
(盖章)
《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填写要求
《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填写要求《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推荐书》是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当年推荐通知,按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全面填写,否则作为不合格项目退回推荐单位,不提交当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
《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两部分,均在中冶集团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并上传。
主件内容所用字号应为宋体5号字,行距22磅,竖装,统一左侧胶装,装订后不要另外附加封面、合页或装订夹。
书面申报书只需提交1份原件。
《中冶集团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不超过30字。
应紧密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所属领域、内容和特征。
项目名称中不得出现企业名称和具体商品品牌等字样。
2.《主要完成人》,完成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所有奖项完成人均不超过6人。
本栏目所列的完成人应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对于排名前三位完成人,其投入该项技术研究工作量一般应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以上。
主课题的评价专家(含验收、鉴定专家)不能作为该项目完成人。
3.《推荐单位》,应为中冶集团子公司或中国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4.《学科分类名称》,是评审工作中确定专业评审组、遴选评审专家的主要依据,应以推荐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为依据,以《主要科技创新》所涉及学科的先后顺序,参照GB/T13745-2009认真填写,要求填写学科分类名称与创新中所列的前三个学科名称及顺序保持一致,并精确至三级学科。
不得超过3个学科名称。
5.《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推荐项目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填写相应的门类。
国家标准(GB/T4754—2002)规定国民经济行业的10个门类:(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K)房地产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表彰与奖励在推动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下列称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奉献的集体与个人,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科技人员与职工的积极性、制造性,促进企业科技进步,进展集团公司的技术优势,根据《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按奖励类别不一致,分为技术进步奖、工法奖、技术标准奖、优秀论文奖、QC成果奖、专利技术奖。
科技成果奖每年评审一次。
三季度申报,四季度评审,次年召开科技成果奖励表彰会。
第三条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的申报、评审与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严格规范申报、评审与授奖程序。
科技成果评审做到好中取优,宁缺勿滥,不受任何组织或者者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集团公司成立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下列称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工作需要,评审委员会可下设专业评审组。
各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专业范围内的科技成果奖的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的最终评审工作。
第五条科技成果实行集团公司、分(子)公司两级管理。
分(子)公司的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本公司的科技成果,择优统一向集团公司技术管理部上报;技术管理部负责集团公司各类科技成果的申报受理、登记、评审、奖励及推荐上报等组织工作与有关事宜的日常归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技成果奖励类别范围与评审标准第六条科技成果奖励类别范围㈠技术进步奖⑴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⑵自行开发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⑶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科学技术成果,并在转化、推广应用中有所创新,经实践证明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的技术成果;⑷为促进企业进展,提高企业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水平,而提出与研究企业进展有关的科学决策、企业技术标准、专著、专题调研等,并经实践证明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中冶二十冶四项研究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中冶二十冶四项研究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祃丽婷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建设通讯》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日前,由中冶集团技术中心主持,来自中冶、宝钢等8个单位的11名
专家对集团二十冶承担的《大型冶金设备基础地基砂砾石换填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旋流池沉井施工新技术》、《液压润滑管道气液混合冲洗新技术》和《大型回转窑筒体安装新技术》申请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了评审并顺利通过鉴定。
【总页数】1页(P21)
【作者】祃丽婷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建设通讯》通讯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68
【相关文献】
1.依靠技术进步振兴二十冶——在《二十冶(河北)1992年科技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J], 李福年
2.中冶二十冶承建尼日利亚首条线材生产线热试成功 [J], ;
3.中冶二十冶:东北特钢大连基地项目竣工 [J], 石硼
4.中冶南方“大型高炉基础自动化软件”和“攀钢3号钒钛高炉出铁场除尘工艺及设备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J],
5.中冶宝冶十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冶科技成果鉴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成果鉴定表范文
文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技成果的鉴定表则是对于这些科技成果进行评估、审查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科技成果鉴定表在评价与识别科技成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技术项目的技术状况、实施难度、技术前景等方面,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评估及知识产权申请,同时也对科技成果的推广与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科技成果鉴定表的基本要素以及编制流程。
一、科技成果鉴定表的基本要素科技成果鉴定表是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价的标准化工具。
科技成果鉴定表的编制应当包含以下内容:(一)科技成果的基本情况科技成果的基本情况是指科技成果的名称、类型、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等基本信息。
在编制科技成果鉴定表时,需要对这些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核对是否准确。
(二)科技成果的技术性质科技成果的技术性质主要是指该技术成果的技术特点、技术难度、技术创新点等方面。
在科技成果鉴定表中,应当对这些技术性质进行全面、准确的概括,并且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是指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编制科技成果鉴定表时,应当针对具体的技术成果进行评价,并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科技成果的成果转化及推广情况科技成果的成果转化及推广情况是指科技成果在商业化、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编制科技成果鉴定表时也应当对其成果的转化及推广情况进行评估。
(五)其他有关内容科技成果鉴定表编制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增加对科技成果的其他方面内容的评估,如知识产权申请、安全可靠性、环保等方面的评价。
二、科技成果鉴定表的编制流程(一)确定科技成果编制鉴定表的类别先要明确科技成果的类别,然后选择相应的科技成果鉴定表编制标准。
(二)收集科技成果的相关材料需要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知识产权文件、证明文件等材料,为后续编制工作做准备。
(三)评估拟编制的鉴定表的关键节点确定科技成果鉴定表的编制范围、结构组成和评估要点,明确标准以及关键节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钢结构设计CAD(SS2000)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陈水荣南东亚王雨苗吕俊江王建国刘鹏李恒亚
一等奖
12
大跨度全铰接悬挂结构应用与研究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曾滨朱奕锋唐敢吴向东吕刚崔璀张心斌王永焕王洪军
一等奖
13
CGM-6抢修料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二等奖
18
整体式35吨抱罐运输车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任中立曲登伟耿会良郑峰成富根张吉胜柯友金赵立平韩辰龙李利民
二等奖
19
电力工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技术研究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李发良龚利文张志庆李磊.陈文胜周庆刘荣范维平胡玉纯汤悦
二等奖
20
节能环保型连铸坯氢氧火焰切割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刘景凤聂祯华厉焕波高志杰王颖王勇刘士鹏许红宣任毅白波
二等奖
21
高精度摆式冷飞剪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岳淳吉年丰毛伟王洁
二等奖
22
液压驱动式双步进梁式热处理炉研制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孟凡民王洪龙家林傅涌涛王素茵姚宁刘春平孙大宇王大真王珂
二等奖
23
低压蒸汽燃气式过热装置的开发及建设
一等奖
6
SPM2540移动式大口径螺旋焊管机组
中冶东北建设有限公司
刘忠魁秦东朱瑞华马露涛王垚.赵桂杰薛守刚王锐赵旭
一等奖
7
钢渣粉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陈明于波李力张健金强张超.曹春光李金江杨刚王幼琴沈云根
一等奖
8
热连轧超宽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技术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炼钢连轧厂
上海铁阳热工技术设备研究所(原上海鑫鑫超薄带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钱文君张爱琛刘毅吴卫东李朝阳李克涵郗照亮戎一
二等奖
26
RH真空处理装置工艺及设备研究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杜斌高震强许海虹李智成剑明胡雪萍张文张钟蓓盛正平刘斌奇
二等奖
27
CF62高强钢球罐解体搬迁组焊技术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王经民杨源满恽华伟王国全葛秀欣胡志韬董菊花谢天水唐玉明姚永宽
二等奖
24
2TDS3690-LZX椭圆等厚双层振动筛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叶恒棣熊亚菲何国强姜文革凌孝聪张玉奎刘相佩何一凡王玉稳邓志宏
二等奖
25
极薄金属薄膜带材轧制技术
中冶集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设计总院
王强仲晓林孙跃生仲朝明丁磊邵正明
一等奖
14
热连轧机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新技术
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赵俊杰郭宏刘世瑞谢融刘民业金叙
李航祃丽婷金波李成新李建成梅玉标
一等奖
15
CISDI摆杆联接式下悬挂转炉机构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
重庆大学
黄其明赵渭康李再友丁运桥陈小平石万凯刘洪能谢志江赵启云马云峰
刘德明郑鹏斌张文涛鞠丽伟姜伟宋立强田洪洲
二等奖
35
JG-2H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研究及应用
北京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二等奖
16
高炉炉顶煤气管道球形连接节点技术开发与应用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宝钢股份不锈钢分公司炼铁厂
董奇石卢铁鹰陆庆忠罗福盛王建.蹇开林但泽义龙莉萍刘利林宝如
二等奖
17
中冶数码DIFGIS-工业企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袁怀月汪福来邓克寰何丞杰廖福华孙起孟张新元魏国庄建林田阔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肖学文赵峡彭燕华郑才刚陈忠宽黄波刘勋李子文杭开武王勤王领莹吴俊杰曾灵蔡庆春柏峰
特等奖
3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华侨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吕志涛岳清瑞叶列平张继文杨勇新吴锋吴智深滕锦光陈小兵李荣冯鹏陆新征张林文李卫中王全凤
特等奖
4
热轧带钢平整分卷机组的国产化与自主创新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熊建成焦景民范胜标肖军樊志刚王泳田谦冯恩民张芮胡俊董一敏蒋松郑才刚胡建平张祝得
一等奖
5
大型全压式LPG运输船储罐建造技术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武钢平宋占江周承华唐谱洪祝旭斌侯华东刘吉斌杨汉斌邓昌明黄金祥夏巍易昶胡超黄汉勇伍学功
二等奖
32
液压系统“一步法”安装工艺技术研究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唐燕王连军郑小宝周勤徐云刘小滨
二等奖
33
上海光源工程高阻尼减振混凝土研制及应用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公司
包朝亮张立华于贺王晓王秋蓉韩晋川徐晨阳卢静李琳孙秋明
二等奖
34
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北京金融街B3大厦工程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北京金融街B3工程项目经理部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
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
上海宝冶建设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
纪大初、谢朝晖、方昌荣、彭艳、姜华、孙怀平、李世耀、许嘉庆、刘剑、李国庆
二等奖
31
双向正交钢桁架高空累计滑移施工技术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李旻许新李瑞锋张贵廷罗兴隆陈桥生张君根董建华张瑾屏
2007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
评奖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获奖等级
1
1500mm薄板连续高效特种镀涂生产试验机组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宋建芝李危平李凯叶昌明刘国虎肖海健董中华李志杰罗东岳丁兆林徐志高钟志雄祝连兵陈亚琛徐海伟
特等奖
2
大型热连轧重大装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集成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金纯许纯刚乔立峰付国利周庆玮吴启明郝冬宁关炜姚宁陈新邹波杨三堂张明辉张素英
一等奖
9
大型回转窑筒体安装新技术
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曹岳曹国良李玉玲张玉山李长良乔晓娟范捷李德鸣
一等奖
10
缓粘结预应力综合技术研究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吴转琴李佩勋范蕴蕴尚仁杰刘景亮曾昭波张强李谦周建锋宫锡胜
邢成锋孙明
二等奖
28
大型空间弯扭钢结构工程拼装技术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
苑玉成武钢平胡静文王全毅瞿国庆杨建新曹仁刘进吴梦先吴清
二等奖
29
超大型焦炉综合施工技术
上海五冶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尚修民石永红汪从王建福程爱民袁正清毛盛林周彬
二等奖
30
《筑炉工程手册》的编写出版
中冶集团武汉冶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分公司设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