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3df0d7e3b8f67c1cfad6b822.png)
/print?url…
4/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破坏、谁修复”的原则,监督资源开发主体承担资源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等方面的
责任和义务,将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对资源衰竭的城市,国家给予必要的
3/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指 标
2012年 2015年
一、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15.7
19.8
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2.8
11.3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2
35
二、民生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8
2013-12-03
PrintWhatYouLike on 国务院关于印发…
行科学分类,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不同
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有序开发,协调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
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人居环境优美。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
率大幅提高,因矿山开采新损毁的土地得以全面复垦利用,新建和生产矿区不欠新账。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地区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恢
复。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形成一
调、分类指导,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8ff4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4.png)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近几十年来,全球环境逐渐恶化,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
着经济的发展,回收再生资源行业也迅猛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为了
推动国家提高环境社会技术水平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在建设资源
型社会和绿色社会发展方面,加大了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业的力度,以促进
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2023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
指标显著提升。
2023年度全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总收入达到4403.7亿元,比上年增长8.4%;经营利润达到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企业数量
达到5.32万家,比上年增长3.3%。
(二)发展趋势
2023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发
展趋势向负增长靠拢。
全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品类多元化,呈发展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二、竞争格局。
中国铜矿资源供应安全及对策
![中国铜矿资源供应安全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ab5d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8.png)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中国铜矿资源供应安全及对策解舒喻,张嘉苒,孟嘉禾,赖弘宇摘要: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随着“双碳”计划的有序推进,新型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铜的需求量迎来新的增量,我国铜矿的进口量持续上升,面临着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且进口地高度集中、缺乏战略储备、易受地缘政治、民族资本主义回潮影响等风险。
对加强铜矿产品供应链稳定性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多边国际合作,寻求多样化投资主体;②加强对矿产资源安全的态势预测和策略安排;③加强综合利用,提高废铜回收效率。
关键词:铜矿资源;供需形势;政策建议铜是在自然界中应用的主要金属材料之一,由于其导热、导电、易焊接、延展、耐腐蚀和耐磨等性能俱佳,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电力、交通运输以及新兴产业等领域。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铜资源储量8.9亿吨,而中国铜矿储量为3494.79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4%,位居全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均铜矿占有量远远不及全球人均占有量,国内铜矿供给水平受限,可持续供给能力较弱。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度,我国进口铜精矿2199万吨,铜对外依存度高达78%,铜精矿进口量占全球铜精矿产量的26.74%,是全球铜精矿需求第一大国。
2020年,全球矿产资源需求总体萎缩,中国逆势增长,铜消费量同比增长了17.1%,进口量增长了33%。
2021年,铜精矿(实物量)进量口2340.4万吨,同比增长7.6%。
2022年中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2527万吨,同比增长8.0%。
随着“双碳”计划的有序推进,新型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铜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需求将持续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销目前以每月100%的同比增速上涨,带动电池级铜箔和汽车铜线需求显著上升,以及新能源充电桩的普及也增加了对铜的需求。
目前我国铜产业链十分脆弱,原料供给端大量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因此分析铜矿资源保障所面临的风险,并寻找加强铜矿供应链稳定性的措施,对保障我国的铜矿资源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发展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分析
![关于发展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76ed080740be1e650e9a87.png)
、
中国 的 再 生 资 源 回收 利 用 产 业 , 称 “ 品 回 收行 业 ” 俗 废 , 曾 有 过 非 常 辉 煌 的 历 史 。 以上 海 为 例 ,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末 , 上
界首位 , 我们用巨大的能源和环境 代价支撑 了 G P的成 倍 D 增长 。但如果继续沿袭 这一传 统发展模 式 , 不但 资源 的供 给难 以为继 , 而且必然 会进 一步破坏生态环境 , 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为此 , 中国政府近两年来提 出: 必 须严格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努 力以尽可能小的资源 消耗和 环境成本 , 获得尽可 能大 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 。在此背 景下 , 再生 资源 回收 利用产 业 的发 展问题 日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 我 国再 生 资 源 回 收 利 用 产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维普资讯
20 年第 3 06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总第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期
关 于发 展 我 国再 生 资 源 回收 利 用 产 业 的分 析
张 玉 霞 郝 克 宁 ,
( . 南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山 东 济 南 1济 202 ; . 东教 育 学 院政 法 分 院 , 山 东 济 南 50 22 山 20 1) 503
摘要 : 本文在阐述我 国再生资源回收利 用产 业的发展现状及 其丰富的 资源优势基 础上 , 重点分析 了这一产 业对我 国节约
资源 、 解决就业 、 环境保护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并提 出 了主要依 靠政 府, 即通过 完善 立法、 加强规 划、 进行政 策扶持 、 大 加
2013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3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9b3a8184868762caaed5e9.png)
第一: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第二: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第三: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对再生资源行业有价值?第四:再生资源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结构第五:再生资源市场调查报告常见问题有哪些?第六:再生资源市场调查报告特点第七: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的五要素是什么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员对市场调查报告的解读市场调查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市场调查报告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准确来说是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以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帮助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什么样的市场调查报告才是合格的?市场调查报告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让项目发起方自己明确项目运作模式与经营计划;其二:用于引资或者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因此,市场调查报告的质量标准也要围绕有效实现这两个目标来衡量。
我们认为,一份合格的市场调查报告至少应注意如下几点:(1)产品与服务介绍清晰准确;(2)商业模式清晰(3)目标市场分析清楚(4)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有效(5)团队组合具有能实现计划书所称之目标的能力与要素(6)资金运用合理,现金流分析令投资人信服(7)项目估值合乎行业规矩,要为投资人安排合理(8)项目风险分析详细,风险规避措施合理有效(9)文字处理精要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少,包装简洁大方,体现认真之精。
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0db2fabd64783e08122b87.png)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2013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目录一、行业发展基本状况2012年,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量、回收值较上年同期都有所下降。
其中,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八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回收总值双下降。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五个类别的再生资源进口增长。
(一)行业规模分析1.回收总量基本情况。
八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16035万吨,比2011年减少了426.8万吨,降幅为2.6%。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同比下降48.5%,主要受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终止影响;增幅最大的废塑料,同比增长18.5%。
表1 2011-201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利用表资源回收量为4079.1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78.04万吨;销售量较回收量增加了345.34万吨,说明库存消耗较多;而2011年再生资源销售量较回收量减少了149.85万吨,说明库存较大。
2.回收总值基本情况。
2012年,八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5413.4亿元,较2011年的5763.9亿元减少了350.5亿元,降幅为6.1%。
其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降幅最大为-52%,废有色金属增幅最大,增幅为15.5%。
表2 2011-201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价值表单位:亿元3.船舶五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4970万吨,比2011年增加了243.3万吨,增幅达5.1%。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报废船舶,增长42.5%,降幅最大的是废钢铁,降幅为26.6%。
表3 2011-201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进口情况表2、我国进口废有色金属实物量按36%的比例折算。
?(二)行业结构分析1.从企业性质来看,再生资源行业中,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占就业人数总人数的75%左右,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体,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占比较低。
2.从行业集中度来看,我国存在经济的地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存在很大差距。
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1ccf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9.png)
商务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摘要:再生资源回收是指通过废弃物再生产,使其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过程。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报告将对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第一部分:行业概述本部分将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将对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第二部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本部分将对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行业规模、产业链结构、市场竞争等方面。
同时,将分析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建议。
第三部分:政策支持与发展趋势本部分将分析中国政府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政策支持情况,包括政策法规、经济激励措施等。
同时,将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方面。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选取一些典型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其发展模式和经验进行总结,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第五部分:发展建议本部分将根据前述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建议。
通过这些建议,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将迎来更快的发展。
2016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
![2016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1771e54693daef5ef73dd6.png)
类别回收价值表
亿元
序号
名称
2014 年 2015 年 同比增长/%
1
废钢铁
3 122.15 1 984.4
-36.4
2
废有色金属
1 324.68 1 395.6
5.4
3
废塑料
1 100
810.0
-26.4
4
废纸
616
642.7
4.35废轮胎Fra bibliotek68.8
65.1
-5.4
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78.4
78.3
1.1.2 回收总值基本情况 2015 年,我国 10 大 品 种 再 生 资 源 回 收 总 值 为
5 149.4 亿元,受主要品种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同比下
降 20.1%。其中报废船舶降幅最大,同比下降 47.2%;
报废汽车增幅最大,同比增长 85%。
表 2 2014—2015 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
再
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国家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 生
资
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源
与
(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 循
环
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2015 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 经
济
襍2016 年/第 9 卷/第 6 期襊
15
行业交流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6)
2015 年,国企、上市公司大举进军再生资源行业, 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逆势整合。通过兼并重组,企业优 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配置,加强与下游应用 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调整再生资源的产品结
构,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 域和市场规模。经过发展改革,龙头企业整合当地资 源,提升再生资源加工水平,提高分拣加工产品的附加 值,削减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逐步改善产品销售疲软、 价格持续下跌的行业形势。2015 年,葛洲坝集团旗下 子公司绿园科技与大连环嘉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 出资设立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秦岭水泥重大 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中再生正式借壳 秦岭水泥实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调整为电子废弃物 的拆解处置。格林美、桑德环境、东江环保等上市公司 通过区域性并购继续焕发活力,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 品的回收利用,改进处理技术,将拆解后的电器元件经 简单处理循环利用,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爆发的时期 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3 各主要品种分析 1.3.1 废钢铁回收情况分析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5b53182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4.png)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循环利用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2021年7月,国家正式提出《“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文件中强调了资源循环和高效利用。
随着国家积极推进双循环生态经济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资源行业新业态逐步涌现,行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与此同时,受经济、技术、市场等因素限制,产业发展尚存精细化分拣水平低、行业管理不规范、小厂散乱污回收、缺乏标准化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人难招难管难留等行业瓶颈,这也导致国内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再生率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依然普遍偏低。
我国将从引领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等方面,加快推进再生资源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再生资源行业取得初步发展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都称为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
目前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10万家,从业人员约1500万人,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逐步攀升。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回收网络,集回收、分拣、集散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渐完善。
截至2021年底,我国废钢铁、废塑料、废纸、废橡胶等在内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4亿吨,回收资源总额超过1万亿元。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对农作物秸秆、大宗固废、建筑垃圾、废纸、废钢、有色金属的利用率或使用量作出规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无废城市”是我国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概念。
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ccd4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6.png)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进展初具规模,回收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一些区域性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再生资源产业进展成为资源供应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供应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进展。
但也存在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回收环节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废物进口配额管理不完善,法规不健全,熟悉不到位等问题。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报废汽车、废旧五金、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废塑料、废轮胎废橡胶等废旧物资快速增加。
其中的一些经过回收和加工处理,可以重复利用或再生利用,这就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进展供应了物质基础。
文中在对废旧物资回收、分类、流通和加工利用等活动的系统讨论基础上,总结我国再生资源的产业进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便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1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进展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环境与经济进展的冲突长期存在。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进展的必定选择。
修旧利废、物尽其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再生资源产业进展的文化基础。
1.1 再生资源产业进展初具规模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区域性集散市场初步形成,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回收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建立了各级物资(包括金属回收)和供销合作社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两大体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根据方案经济体制建立的回收体系,由于回收人员的分流、改行或退休而逐步萎缩;特殊是物资管理部门撤销以后,一些地方物资和供销社系统的回收公司所起的作用在下降。
另一方面,进城务工农夫大量进入回收行业,以企业或工业园区为龙头的、利益导向的社会回收体系也逐步进展壮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23)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23)](https://img.taocdn.com/s3/m/7a27d56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2.png)
2011年,我国电石渣产生量达175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100%,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碳化砖、粉煤灰砖、室内 装饰材料等建材产品,近年来扩展到用于工业脱硫及生产碳酸钙、氯化钙、硫酸钙等化工产品。纯碱白泥利用量 近100万吨,主要用于工程土、锅炉脱硫剂、农用肥料、制净水剂等领域。
国家出台《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年产200万吨电石渣生产纯碱碳酸钠生产线投入运 营。
2011年,我国国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年产生沥青路面旧料达1.6亿吨,水泥路面旧料达3000万吨,综合 利用率约30%。
交通运输部加大了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通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专项技术推广等方式, 在全国公路建设中大力推进沥青、水泥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成果,编制发布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指南》、《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指南》等行业标准规范,推进规模 化应用,提高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快沥青路面再生设备、水泥路面再生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背景信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4月8日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 。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发布了257项先进适用的资 源综合利用技术。《年度报告》指出,在多项政策、技术、资金的支持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矿 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全国约1/3的共伴生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开发;35%的黄金、90%的银、100%的铂族元素、75% 的硫铁矿和50%以上的钒、碲、镓、铟、锗等稀有金属来自于综合利用。
有关部门发布了《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制定了《烟气脱硫石膏》、《α型高强石膏》和《磷 石膏土壤调理剂》等相关标准,研发成功了蒸压半干法生产高强石膏、循环流化床煅烧工业副产石膏以及利用磷 石膏制粒状硫酸铵产品、制成高强度、耐水承重的全息磷石膏砖等技术工艺,单条年产5000万平方米全工业副产 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全部实现国产化。利用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技术成熟并已逐步推广 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一、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1)(一) 总体分析 (1)(二) 行业结构分析 (3)(三) 行业效益分析 (3)(四) 行业现代化程度 (3)(五) 行业贡献度分析 (4)(六) 各主要品种分析 (4)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7)(一) 回收效率偏低 (7)(二) 行业发展不规范 (7)(三) 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 (7)三、趋势预测 (8)(一) 对行业发展环境及相关因素分析 (8)(二) 趋势预测 (8)一、行业发展基本状况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仍没有得到缓解。
再生资源市场需求不旺,再生资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
(一) 总体分析1.回收总量基本情况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等八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1.60亿吨,同比下降0.2%。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废塑料,同比下降14.6%;增幅最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同比增长38.3%。
表1 2012-2013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利用表序号 名 称 单位 2012年 2013年 同比增长%1 废钢铁 万吨 8400 8570 2.02 废有色金属 万吨 530 562 6.03 废塑料 万吨 1600 1366.2 -14.64 废纸 万吨 4472 4377 -2.15 废轮胎 万吨 370.3 375 1.3其中:翻新 万吨 45.3 50 10.4再利用 万吨 325 325 0.0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 万台 8264 11430 38.3重量 万吨 190.7 263.8 38.37 报废汽车数量 万辆 132.3 187.5 41.7重量 万吨 249 274.4 10.28 报废船舶数量 艘 340 351 3.2重量 万轻吨 255 250 -2.09 合计(重量) 万吨 16067 16038.4 -0.22013年,根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70家典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调查,再生资源回收量为4327.47万吨,同比增长6.1%;销售量较回收量增加了41.46万吨。
2.回收总值基本情况2013年,八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4817.1亿元,同比下降11%。
其中废塑料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5.9%,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2%。
表2 2012-2013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回收价值表单位:亿元序号 名 称 2012年 2013年 同比增长%1 废钢铁 2226 1928 -13.42 废有色金属 1027 996 -3.03 废塑料 1056 888 -15.94 废纸 830.3 744.1 -10.45 废轮胎 88.9 75.8 -14.76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57.2 69.8 22.07 报废船舶 63.8 55 -13.88 报废汽车 64.2 60.4 -5.99 回收总值 5413.4 4817.1 -11.03.主要品种进口基本情况2013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报废船舶五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共进口4537.1万吨,同比下降16.7%。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报废船舶,同比下降36.1%,降幅最小的是废纸,同比下降2.8%。
表3 2012-2013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进口情况表序号 名称 单位 2012年 2013年 同比增长%1 废钢铁 万吨 497 380 -23.52 废有色金属 万吨 745 687 -7.83 废塑料 万吨 887.8 788.2 -11.24 废纸 万吨 3007 2923.6 -2.85 报废船舶 万轻吨 310 198 -36.16 合计(重量) 万吨 4970 4537.1 -16.7备注:1、废有色金属进口是指含铝废料、含铜废料、含锌废料2、我国进口废有色金属实物量按36%的比例折算。
(二) 行业结构分析1、从企业性质来看,再生资源行业中,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占就业总人数的75%左右,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主体,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
2、从行业分布地域来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多集中于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以上三个区域聚集了我国80%左右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在回收和销售数量方面,广东、天津、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市处于领先地位。
以废钢行业为例,为了尽量压低废钢铁的回收成本,废钢加工配送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中部地区,废钢铁回收量大的区域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如几省交界,铁路、水路运输便利等。
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有60余家废钢铁加工企业被评为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
另外,进口废钢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浙江、江苏、广东三省约占全国废钢进口总量的94%。
(三) 行业效益分析2013年,我国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回收总值也出现了下降,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亏损较严重,受年初采买价格偏高,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再生资源销售乏力,大量库存积压,资金占用大且周转不灵,再加上贷款受限、劳力、相关费用成本大幅增加,企业、行业呈现大面积亏损状态。
(四) 行业现代化程度再生资源回收,即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为目的,将已使用过的废物材料回收加工再利用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再生资源产业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现代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钢铁产业装备水平继续提高,促进设备制造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废钢铁产业装备水平提高较快,形成了以工厂化机械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废钢铁破碎生产线和大型剪切机引领废钢铁产业装备的发展方向。
到2013年底,我国已有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60家,已配置1000马力功率以上的废钢铁破碎生产线40余条,大中型门式剪切机30余台。
呈现出国内设备为主导,中外合资、国外设备为辅的格局。
湖北力帝和江苏华宏,成为国内废钢铁破碎机和各种型号剪切机、打包机的龙头企业。
废钢铁防辐射检测设备和装载设备的应用不断增加。
2.数字化分拣技术逐步应用于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目前,国内仍有不少家庭式的小作坊,他们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来分拣不同类型的塑料、不同颜色的废料和带金属的塑料。
针对手工分拣不同种类塑料的现状,市面上已开发出利用近红外线及中红外线分选技术,将卤素光(近红外线)照射在被送进分拣的物料上,把每个不同材质的物料产生的不同反射光转化为电子信号,实现数字化,再与预设在电控程式内的塑料光谱进行高速对比,利用气力喷嘴把需要留下的物料挑选出来,并把其他杂质剔除,经此机器分选后的物料,其混杂程度由原本的30%降至0.05%。
目前,这种分拣技术在欧洲发展得较为成熟。
(五) 行业贡献度分析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资源消耗量迅速增加,废弃量大幅攀升。
回收利用好这些再生资源,对于我国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废钢铁的回收利用为例,2013年我国废钢铁回收量为8570万吨,替代相应的原生资源,相当于节约3008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19万吨。
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已达10多万家,从业人员约为1800万人。
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3批共90个城市列入试点,运用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城市新建和改扩建51550个网点、341个分拣中心、63个集散市场,同时支持了123个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建设。
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推动自助废弃物交售、回收热线等新型回收模式。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对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六) 各主要品种分析1.废钢铁回收情况分析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77904万吨,同比增长8.7%。
同年,我国回收废钢铁为8570万吨,同比增长2%。
其中,企业自产废钢铁3850万吨,同比增长5.5%;社会采购废钢铁4650万吨,同比增长5.2%;进口废钢铁380万吨,同比增长2.7%。
2013年,钢铁企业无法摆脱低价格低效益的困扰,尽管废钢铁价格一再下降,仍未能唤起钢厂多使用废钢铁的积极性,不少钢厂继续把少用废钢铁作为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
短流程的电炉企业采用热铁水代替废钢铁炼钢,已成为主流趋势。
2.废有色金属回收情况分析2013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4029万吨,同比增长9.9%。
同年,我国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为1073万吨,同比增长3.3%。
其中废铜产量约275万吨,与上年持平;废铝产量约520万吨,同比增长8.3%;废铅产量约150万吨,同比增长11.1%;废锌产量128万吨,同比下降9.7%。
国内回收的主要品种有色金属量合计562万吨,与上年持平。
其中:回收废铜117万吨,回收废铝295万吨,回收废铅150万吨。
2013年,中国共进口含铜废料437万吨,同比下降10.1%,金额为138亿美元,同比下降8%;进口含铝废料250万吨,同比下降3.5%,金额为39亿美元,同比下降4.9%。
进口含铝废料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三年持续下跌。
3.废塑料回收情况分析2013年,我国国内塑料制品累计总产量6188.7万吨,同比增长7.04%。
据估算,2013年我国废塑料回收量约为1366.2万吨,同比下降14.6%。
为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广东、山东、河北、浙江等主要废塑料聚集地继续对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行业进行环保整顿,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当年国内的废塑料回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另外,为加强固体废物监管,打击洋垃圾走私,我国海关开展了为期十个月的“绿篱”专项行动,受此影响,2013年我国进口废塑料788.2万吨,同比下降11.2%,总货值60.5亿美元,同比下降5.5%。
4.废纸回收情况分析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累计生产纸及纸板10110万吨,同比下降1.4%;表观消费量为9810万吨,同比下降2.4%;人均消费量为72.5公斤,同比下降2.0%。
2013年,国内回收利用废纸4377万吨,同比下降2.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13471.6亿元,同比增长9%;利润总额749.6亿元,同比增长10.4%;主营活动利润750.9亿元,同比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