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
答: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一点2分,共4分。
语意相近即可)
(提示:①在文中,作者按时间顺序对儿子和父亲的背影各有三次描写,答案中“渐渐长大”“渐渐老去远离”两个定语是较准确的归纳,而粗心的同学可能仅仅答到“目送儿子的背影”“目送父亲的背影”。
同学们做阅读题,常常“想得到”但“答不全”或“答不准”,这道题可为经典的例子。
②题干中
“分别”二字,提示我们要分开作答,“一是……,表达了……;一是……,表达了……”的句型,应在作答前就想好。
做阅读题,表达句型的选择是同学们经常忽视的细节。
很多同学认为这是“小问题”,非也!恰当地选择表达句型,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为流畅、更有条理,同老师经常强调的“文面整洁”一样,它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哦!)
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16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分)
答: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
(一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语意相近即可)
(提示:此题较难。
以初中生的思维水平,要作这样的哲理归纳,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每逢此时,很多同学恐怕又要“凭感觉”“猜谜语”了吧!这是很危险的!因为阅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仅凭语感(尽管也很重要)是不足的。
遇到这类把握语句深层含义的题目,一要注意抓紧文句关键词,二要紧密联系上下文。
联系文本,我们不难知道:句中的“路”应指“人生道路”;“只能”一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没有其他可能;“一个人走”则强调了“无人相伴”“独立面对”的意思。
联系文本,再体会一下作者这句话的语气(“啊”“只能”),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的那份“痛楚和落寞”。
细看答案的四个要点,①②两点是该句的基本意思,③④两点是基本意思的延伸。
能悟到“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这句话的意思的同学,应该能感受到,生命中的生离死别的落寞与创痛,经过理智的沉淀,留存在作者心底的那份睿智的光辉。
我常想,初中学生有时间读点浅近的哲学书,对于提高我们的悟性,应该会有所帮助吧!推荐大家读读周国平和林清玄的文字,这两位作家都善于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讲些生动有趣的哲理故事,完全没有一般哲学书籍的枯燥与沉闷,很适合初中生阅读。
再说点题外话,很多同学喜欢在作文里弄“题记”,但没有把握好写题记的基本要点。
有的同学把题记弄得太长,啰嗦半天还不切主题;有的同学则索性把题记弄成了花哨的噱头,空
有“文采”,言之无物……请记住,玩|“题记”要像这篇文章那样,用简练的语言,揭示文章主题或情感!)
3.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
(5分)
(1)从A句中任选一个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简要品析。
(2分)
答:(能准确分析所选词语表达的内容给1分,能品析出它的表达效果给1分。
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交会”等词语进行品析,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交会”①一词,生动形象地②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③(1分),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④(1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
(3分)
答:“斜风细雨”的景物描写①,细腻生动地②刻画了作者与父亲诀别时凄凉的环境氛围③,烘托了作者当时惨痛的心情④(1分),“深深”的连续反复①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④出来(1分),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②(1分)。
(语意相近即可)
(提示:语言鉴赏题思维过程的四步(①用了什么手段,②达到了什么效果,③揭示了什么特征,④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大家一定要记牢并能灵活运用。
这个我在课堂上说得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