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构造

合集下载

古代都城内部建制和布局的变化

古代都城内部建制和布局的变化

一、有城无郭、宫城即都城的布局
已发现的重要建筑群和大量甲骨文出土 地点都在大沟以内,这里主要是王室的 宗庙区贵族居地。大沟外,小屯村周围 分布有铸铜、制陶、制骨手工作坊和居 民地遗址宫殿宗庙区四周,分布着大小 不同的墓葬区
一、有城无郭、宫城即都城的布局
商代都城的布局有下列特点: 一是有城无郭。城内主要是宫殿区及有关官方
三、内城外郭、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中 轴线的布局
太极殿位于太极宫中央,是皇帝于每月 朔望举行朝仪的地方,又“中朝”之称, 并于太极殿东南角设门下省,西南角设 中书省。
太极殿北为两仪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 务的地方,为“内朝”所在地。
三、内城外郭、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中 轴线的布局
唐太宗贞观八年,在 太极宫东北禁苑内的 龙首原高地上修建了 “永安宫”,次年改 名为“大明宫”。
赵都--邯郸 古城由宫城(王城)和郭城(大北城)两部分构成。
王城由平面呈品字形的三个小城组成,总面为 505万平方米,习称赵王城。 西城最为重要,呈正方形,城中部偏南有宫殿 建筑台基。 东城较小,近西垣处亦有夯土台基。 北城西垣内外有两个大台基对峙,中部南垣处 亦有一较小台基,附近出土大量瓦当,均为宫 殿遗物。
北宫占据了城北高地, 高出周围4米左右, 宏伟壮观,门阙高峻, 并接近太仓、武库和 濯龙园,终于成为东 汉一代主要的政治中 心。
市场在城靠北的金市 和上东门外的马市, 市有亭,“悬鼓击之 以罢市”。
城南有明堂、辟雍、 灵台
三、内城外郭、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中 轴线的布局
洛阳城的布局
洛阳城是南北纵列,以南门为正门,城南的平 城门直对南宫的南门朱雀门,成为最重要的城 门,主要供皇帝出南门外郊祀之用,而且群臣 到南宫前殿参加朝会也经此门。

《中国古代都城》课件

《中国古代都城》课件
夏商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统治阶级的 出现,夏商时期开始出现了真正 意义上的城市,并形成了以王都 为中心的都城体系。
早期都城的发展
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都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出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城市功 能分区明确的都城规划,如周朝的都 城镐京。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战争的频繁和经济的发展,各国 开始重视都城的防御和经济发展,形 成了以城墙为主体、城内分区规划的 都城格局。
封建社会的都城发展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都城建设达到了巅峰,如秦朝的咸阳和汉朝的长 安,都城规模庞大、规划严整,成为封建社会都城的代表。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都城建设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唐朝的长安和洛 阳、宋朝的开封和杭州,都城规划注重文化、商业和市民生 活的发展。
02
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与布局
古代都城的选址原则
制造业
都城周边的手工业和制造业发达,为都城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
都城的文化中心地位
教育资源
都城聚集了大量的文化人才和学府,如国子监、太学等,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文化艺术
都城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地,如书法、绘画、音乐等,代表了当时的文化艺术水平。
学术研究
都城汇聚了众多学者和文人墨客,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如经史子集的编纂和整理。
宫殿建筑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 度和政治体制,是研究中国古代 政治、文化的重要依据。
宫殿建筑通常采用木结构,屋顶 覆盖琉璃瓦,装饰精美,气势恢 宏。
宫殿建筑群布局严谨,中轴线对 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礼制思想 。
皇家园林
01
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都城中的另一大特色,是 皇帝休闲娱乐的场所。

中国古代的都城与皇宫

中国古代的都城与皇宫

中国古代的都城与皇宫中国古代的都城与皇宫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民的集体记忆。

这些宏伟的建筑物不仅是帝王居住的场所,还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发展的中心。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都城和皇宫的特点和意义。

一、都城的规划与建设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和建设始终受到帝王的关注和重视。

在古代,都城的规划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考虑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求,还要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

而皇宫是都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建筑风格。

1. 都城的布局与选址中国古代的都城多采用方形或长方形的布局,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威和威严。

都城一般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是帝王和贵族居住的地方,外城则是官员和百姓活动的场所。

这种布局既能够保护帝王的安全,又能够展现统治者的统治能力和地位。

2. 皇宫的设计与建筑风格皇宫是都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它是帝王举行重要仪式、居住和办公的场所。

中国古代皇宫建筑风格独特,注重对称和平衡,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典型的皇宫建筑包括乾清宫、太和殿、午门等,每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

二、都城与文化交流中国古代的都城不仅是政治和行政中心,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都城中,各地的文化和艺术都得到了传播和发扬,形成了独特的宫廷文化。

1.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都城作为政治和行政的中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学者。

这些人才不仅在政治和文化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带来了各自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 宫廷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宫廷文化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一大特点,它是各个朝代的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地位而创造的。

宫廷文化以帝王为中心,注重礼仪、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宫廷文化体系。

三、都城的意义与遗产保护中国古代的都城与皇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遗产对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都城》PPT课件

《中国古代都城》PPT课件

近方形的城垣,整个城市内选择较高地理位置的宫城和郭
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内为国君所居,建有高大的建筑群;
官署、民居和手工作坊分布在宫城之外的郭城内。 秦汉
以后,中国都城建筑形制逐渐规范化,并向封闭的里坊制
方向发展,唐朝前期达到顶峰。这是这一时期社会等级制
度森严,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城市商业发展缓慢的结果。
精选课件ppt
24
• 邺,(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城南的临漳县的漳 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 )地处公元 8世纪以前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山东”—— 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中心,虽 然无险可守,却得利于兼备经济优势和水 陆交通之便,而为那些控制山东地区却不 能掩有整个中国的政权看重,选作首都。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12
总结
• 早期中国都城大多选择平原内的岗丘或两 种地貌景观(山地、平原)的接触地带, 而且依附于一条河流。夏、商、周三代相 继,又皆屡次迁都,地望虽难确指,却未 曾脱离黄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区,就是早期 都城位置的选择重视肥沃富庶区域之所致。 商代后期长期都殷,两周分别以关中、洛 阳盆地为政权中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 建都史前期以黄河为轴线东西迁摆的格局。
精选课件ppt
29
五、陪都制度

设辅京、陪都是中国历代建都史上的重要特点之一。
西周于镐京之外营建东都洛邑,以后历代继踵相袭。历代
设立辅京陪都,原因大致有:
• ①作为京都职能的补充,如西周镐京与洛邑、隋唐长安与 洛阳、明代南北二京。
• ②示尊崇兴王发祥之基,如唐北都太原府(今太原西南晋 源镇)、北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精选课件ppt
16
精选课件ppt
部汉 )代

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

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

历史地理第四辑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匸:二•阻t:v“•“朱玲玲-宀我国是一个具宜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产生城市以来,不仅以规模大、居民多、建筑艺术的高超而闻名于扯,而且平面布局也有其独特性.我国古代城市乎面布局特点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尤其在都城上表现最为突出。

因此,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平面布局不仅是研究城市史本身的课题,而且是研究中国古代史、阐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所必须的.本文就我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几个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社空原因,作一初I步探讨Q根据地下考古发掘和古代文献的记载,我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整齐划一性:'*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的这一特点,在《考工记》中记载最为明确書「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考工记》的成书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在西汉,书中设计的都城布局蓝图,考其成书前I■后的历史•是有所依据的。

从上引《考工记》可知,古代的“国”,实指都城而言。

“国〃字的结构在金文中就是作方八’、•••「•:「.・b.b・J>樋围着持戈的人。

《说文》*:“国療也,从口从或”.国、邦、或在古文字中可以互训,都皋指国都,《说文》载之甚明*“□,回也,象回币之形”。

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

”守卫着用墙回币而围着的一块地域,就7&r F=1o再把古文字向前推,商代的甲骨文中,把王都称作“大邑”、“天邑”、“终邑”。

安阳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而称作瘁天邑商S邑字卜辞写%”形,吴大徵云“上作口形,古围字,下 郎马形,古节宇也,亦持节出使之义。

”①罗振玉以为邑之下部应是人字,“卜辞及古今文皆作马,象屁形.邑为人所居,故从口从人2农邑字上部所以从口就是都城方形围墙的象形。

所以许慎《说文》曰*“邑*国也,从口”。

…我国古代城市用方形的墙围绕四周,地下发揭的古城址和至今仍保存的=些古城都具有这样的特色.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中期城址,是我国最早的城址(或称城堡〉之一童城址的平面呈正方形!③河南登封告城镇的王城岗,发现了一座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址,①昊大徵:電憲斋古金录辛豳册7页髦围形节形爵②罗振玉:增订弋殷虚书契考释*7页邑字之释。

中国的古代都城与城市规划

中国的古代都城与城市规划

中国的古代都城与城市规划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古国,拥有着众多著名的古代都城。

这些古代都城不仅仅是政治和行政中心,更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独特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都城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并展示中国古代都城的独特风貌。

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注重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统一。

在古代,中国的都城通常是按照“方圆合一”的构思设计的。

这个设计理念以宇宙万物的和谐为基础,将都城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方形区域,象征着四个方位。

同时,皇宫和关键建筑物通常位于中央,具有象征性和政治功能。

这种规划方式的代表性城市是北京的紫禁城,它以其华丽的建筑和精美的园林而闻名于世。

除了“方圆合一”的构思,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也注重层次感和景观设置。

在城市规划中,经常会使用不同高度和范围的建筑物来创造层次感。

一些建筑物会采用层叠的方式建造,使整个城市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种规划方式最好的例子是西安的古城墙,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物不仅在于它的厚度和高度,还在于它将城市巧妙地连接起来并创造了宏伟的景观。

此外,在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中,大量重视水的布局和运用。

水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为它象征着繁荣和富饶。

古代的中国都城通常会建在附近有水源的地方,比如江河边或湖泊旁。

中国的古代皇城和寺庙也经常修建在湖泊的岛上,这些建筑与水景形成完美的比例和对称。

苏州的古城区和其独特的水乡风情、美丽的园林景观,就是这种城市规划方式的典型代表。

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不仅仅实用和美观,也考虑到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在这些古代城市中,市中心通常会有一个集市和商业区,以满足人们的购物和交流需求。

同时,也会规划出一些居住区和公共区域,以促进社区生活的发展。

这些城市规划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注重城市的宜居性,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都城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这些古代都城不仅仅是政治和行政中心,更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它们以其独特的构思、层次感和水景布局而闻名,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魅力。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都城的空间结构经历了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演变,并形成了以城墙、街巷、庭院为主要结构的城市格局。

从先秦至明代,中国古代都城的空间结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点”为主,以政治中心为核心,形成了以城墙为边界、以宫殿、街巷为主要结构的城市格局;第二个阶段是以“线”为主,形成了以城墙、街道、河流、渠道等为边界、以宫殿、街巷、庭院为
主要结构的城市格局;第三个阶段是以“面”为主,形成了以城墙、街道、河流、渠道等为
边界、以宫殿、街巷、庭院为主要结构的城市格局。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的变化,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社会文化发展。

它不仅为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秦汉都城形制

秦汉都城形制

秦汉都城形制秦汉都城形制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

秦汉都城在形制上继承了周朝的制度,但在具体布局和建筑风格上有所创新。

本文将详细阐述秦汉都城的选址、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分区等方面。

一、都城选址秦汉都城的选址主要考虑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都城的选址要有利于政治统治。

都城的位置要能够控制全国的政治局面,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防安全,避免受到外敌的威胁。

其次,都城所在的地区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如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以保证都城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最后,都城的选址还要考虑自然环境,如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等。

在秦朝时期,咸阳和长安分别是秦朝的首都和陪都。

咸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秦朝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这两个城市相互配合,形成了秦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二、都城布局秦汉都城的布局通常采用方形或矩形,遵循周朝的制度。

都城的城墙高大坚固,一般采用土夯或砖砌而成。

城墙内分布着宫殿、官署、贵族住宅、市场和手工业区等建筑。

都城内还有宽阔的道路系统,连接各个区域和城门。

在秦朝时期,咸阳和长安的布局有所不同。

咸阳的城市规划较为简单,以渭水为主轴线,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南区为宫殿区,北区为市场和居民区。

长安的城市规划较为复杂,以皇宫为中心,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区为宫殿区、官署区和手工业区等,北区为市场和居民区。

三、建筑风格秦汉都城的建筑风格以高大、雄伟、壮丽著称。

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以木柱和土墙为主要的承重结构。

建筑外形多采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屋顶采用坡屋顶形式。

建筑装饰多采用雕刻、彩绘等手法,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在秦朝时期,咸阳和长安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

咸阳的建筑风格较为简单朴素,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长安的建筑风格较为华丽细致,注重装饰性和象征性。

长安的皇宫建筑最为壮观,采用了大量的雕刻和彩绘等装饰手法,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

《中国建筑史》——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附图说明)本文对《中国建筑史》中的各封建王朝城市形态特点进行了总结。

阅读时长约3min。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各时期的城市形态也随着这三者发展不断变化,期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夏商周三代。

这些时期城垣都用夯土筑陈,技术比较原始。

各种区域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白地段相隔,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

城市居民仍然按氏族关系聚居。

第二阶段:里仿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手工业、商业的崛起、人口的迅速增长,为便于管理,把城市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手工业限制于定时开闭的“市”中,宫殿、衙役占有全城最有利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和市门,有吏卒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第三阶段:里仿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

棋盘式分割布局形式开始出现,这时“里”和“市”都环以高墙,按时启闭,和汉代无区别,但后期已逐渐放松。

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

北宋都城卞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在中国沿用1500多年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新建城市。

即原来没有基础,平地起城市。

如先秦时期各诸侯城。

第二类依靠旧城建新城。

汉以后多采用此种。

如西汉旁依秦咸阳旧城;隋紧靠西汉旧都等。

第三类在旧城基础上扩建。

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于此类。

秦-咸阳咸阳宫,秦帝国的大朝正宫,秦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

据《汉书》和《水经注》记载,秦咸阳位于渭水之北、泾水之南。

秦咸阳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

咸阳宫宫城东西两侧的宫殿建筑中有仿六国宫室建筑,咸阳城西南部有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市场,其东是王室或皇室使用的池苑风景区——兰池和兰池宫。

秦咸阳城已有了集中的商业区,考古发现,市在城南;在渭水河北宫殿区附近,有铸铁、冶铜的作坊和陶窑等遗址,说明当时有为宫廷服务的作坊;居民区位于城南,绝大多数被渭水冲毁,无处可考。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2013年—2014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学号:11080701016姓名:得分:中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演变特征摘要:皇城在都城中的位置会影响到整个都城空间结构的特征。

而古代都城空间结构就是围绕“城”与“郭”展开的。

“城”、“郭”从无到有,从连接到融合,从原来的坐西朝东的空间结构模式,转变为魏晋南北朝的坐北朝南空间结构模式,并且从原有的多宫殿制逐渐转化为单宫殿制。

最终,形成外城围绕皇城、皇城围绕宫城,具有棋盘格式中轴线布局的重城式都城空间结构。

关键字:“城” “郭” 多重式 中轴线都城古代指封“邑”之城。

而大城为“都”,小城为“邑”。

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包括诸侯国)的首都及较大的城市。

后人亦称国都(各国及诸侯国首都)为“都城”。

早期中国并没有城市一词, 只有城与郭的概念,市的产生则更晚。

一、古代都成选址向东和发展,集中在华北地区秦统一,考虑到整个关中平原可以算作是“易守难攻”之地。

既有地形的保障,再加上粮食生产的充足,最后定都关中地区咸阳。

汉唐也定都关中地区的长安。

五代十国时期结束后,在西北少数民族势力削弱之后,契丹、女真等东北少数民族又接踵而起,成为中原诸政权最主要的外部威胁,全国的军事重心随之转向东北,关中先前的战略价值下降了许多。

在这种情况下,西安不能不失去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位置。

宋朝开始瞄准江南,先后定都开封和建康。

由于南京和北京逐渐成为北方各族的交易中心,所以金元明清先后定都南京和北京。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都城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附近,逐步向东发展。

二、都城城市轮廓空间结构的变化1、有“城”无“郭”,宫城即都城夏商都城主要是宫殿区及有关官方手工业作坊,有“城”无“郭”。

夏商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到分区隔离的程度,这反映出具有大同社会混合居住的原始社会残余。

2“郭”区的产生以及“西城”连结“东郭”夏商的都城空间结构已经具有分化的特征,但还没有发展到分区隔离的程度,这反映出具有大同社会混合居住的原始社会残余。

中国城建史名词解释

中国城建史名词解释

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无曰邑。

市: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的市相当于墟、场等。

城:“筑城以为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廓:“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

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城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书上解释为:“或”字的“口”,指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

市井: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城市:筑城以卫军,筑廓以守民城市: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点的居民点。

5、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的娱乐场所。

6、蕃坊:宋制规定外国人不得居住在城内,一些海外贸易城市外国人多聚居于城外交通便利之处,形成坊地区。

蕃坊地区没有明显界限和任何防御设施,其间也有中国人居住,接受中国官方管理。

(泉州1、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

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

城是保护国君的。

郭是看管人民的。

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

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2、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街巷制:沿用里坊制的方格网街道,并把坊内的街改造成以东西向的巷,形成沿横列的巷道排列住宅的居住区组织形式。

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

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

中国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

中国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

中国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在中国历史上建过都的城市以数百计,但著名都城却屈指可数,现在有所谓六大古都与七大古都之争,但多数人认为应以六大古都相称为宜,因为它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

直到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电台的对外宣传中,仍以六大古都相称。

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按历史顺序分别介绍在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和北京等地区建都时期著名朝代的都城布局,可以代表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总特点和基本趋势。

(1)周丰镐西周的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位于西安西南沣河的两岸,丰京在西,镐京在东。

具体来说,丰京在沣河西岸的马王镇一带,镐京在沣河东岸的斗门镇一带。

尽管经过考古发掘,尚未发现丰镐的城墙,但丰京和镐京的具体范围已经确定,证明丰、镐二京相距甚近,实际上一桥相通,是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同功能的分区,完全可以以丰镐相称。

关于丰镐的平面布局,虽然考古上尚未证实,但文献记载的却十分具体,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一直指导着中国都城的平面布局,被视作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经典。

这就是《周礼·考工记》。

关于《周礼》的成书时代,一般认为在战国,但这并不否认它记载了西周以来最完整的典章制度,开创了中国典章制度的先河。

《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

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

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

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

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

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①。

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也是相当宽畅的。

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

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都城与宫殿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都城与宫殿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都城与宫殿建筑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动荡的时期。

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各国政权更迭频繁,争夺战争不断,但同时也催生了一批令人叹为观止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1. 齐国都城与宫殿建筑齐国位于山东地区,其都城为历山(今山东济南市)。

历山作为齐国的都城,规模宏大,布局合理。

据史书记载,历山城墙高达20丈,形状如弓。

城中有大小宫殿数十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齐庙,用于祭祀祖先和掌握重大政务。

2. 晋国都城与宫殿建筑晋国的都城为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在战国时期,晋阳已经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最繁荣的都城之一。

晋国的宫殿建筑以华丽壮观著称,其中最有名的是晋平原宫,它是晋国君主举行重要朝会和宴会的场所,建筑风格独特,气势雄伟。

3. 魏国都城与宫殿建筑魏国都城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之一。

大梁被誉为"天下第一都城",其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庞大。

其中魏庙是魏国君主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以其精美的建筑和绚丽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4. 楚国都城与宫殿建筑楚国的都城位于江汉平原,主要的建筑有郢都、荆州、襄阳等。

据记载,郢都城墙高达30丈,宽达10丈,宫殿建筑宏伟壮观。

楚国的宫殿建筑风格独特,注重装饰和细节的处理,给人以豪华和富丽堂皇的感觉。

5. 吴国都城与宫殿建筑吴国的都城为姑苏(今江苏苏州市),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是中国南方的霸主。

姑苏是吴国最重要的都城之一,宫殿建筑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寿春台,它是吴王举行重要祭祀仪式的场所,建筑高大雄伟,构造完美。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城与宫殿建筑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建筑无论是规模,布局还是装饰,都体现了当时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和设计理念。

它们不仅仅是政治和文化中心,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特点总结

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特点总结
皇城之北分八厢,有68坊
筑堤防潮,疏浚美化西湖,河湖纵横,构成水上交通系统。水系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元大都
三套方城:外城、皇城、宫城
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制度。环琼华岛设三宫殿:大内、后宫(兴圣宫)太子宫(隆福宫)。沿大内中轴北跨湖设置中心台,作为全城中心点,中心到南部衙署为南北半径,到积水潭为东西半径,确定城市规模。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皇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万宁宫中心阁
4集中设市,经济活动以市为中心,多在城外
5道路采用经纬涂制,城旁三门,道路分级
6闾里制,主要以职业和阶层来划分,为加强统治,官署与居住相杂,相互干扰
7国子监的出现,都城成为文化中心
西汉长安
以宫殿为主体,多居南部高亢之地
有宫城而无外郭
城市东北部为手工作坊区和少量闾里
有城门12,城内道路呈网格状,道路与城门相接
采取街巷制,以户籍管理居住地带,按职业划分居住地带
1中国城市中典型的不规则都城,顺应地形,从防御角度出发修建
2皇城、都城为中国传统都城形式,规则的方形,有中轴线,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3南京历代建都,应天府城是在历史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因而整个城市布局不严整,分三个区,相互联系不紧密
4南京城在自然环境环绕中,建筑、环境、山水融为一体
南为洛水,北为邙山,地形北高南低,呈南北九里东西六里的长方形
有宫城无外郭,实行南北宫制
共12门,南四北二,东西各三。道路为经纬涂制,均与城门相通
城内设有一出市场,另外在城东城南设有两处市场
南北宫之间为方整的闾里
宫城附近建有几处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南临洛水
城内出现了我国第一座国家级学院——国子监
曹魏邺城

宋元明都城形制

宋元明都城形制

宋元明都城形制宋元明都城形制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高度发展水平,也展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

以下将分别从宋朝、元朝和明朝三个时期来进行论述。

宋代都城形制的代表是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

作为北宋的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设历时数十年之久,经过了多次扩建和改革。

汴京的城墙呈方形,长方形城内区域划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为皇室和官员居住的区域,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有皇宫、文庙、官署等建筑。

外城是商业和市民居住区,也是巡守军队的驻地。

汴京城内有宽阔的街道和整齐规范的城市布局,街道两旁有商铺和驿站。

城内还有大量的庙宇、寺庙和道观,寺庙内供奉了龙王、土地神和众多的佛教、道教神灵,民众可以在这里祈祷和参拜。

元代都城形制的代表是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大都是元朝建立的首都,位于今天的北京南京路一带。

大都城规模宏大,分为内城和外城两大区域。

内城是皇宫和官员居住的区域,规模宏伟,建筑宏伟雄伟,有皇宫、文庙、官署等建筑。

外城是商业和市民居住区,也是巡守军队的驻地。

大都的城墙呈方形,四面各有城门,并建有护城河,城门上有楼和城楼,城墙上设有城头和箭楼,以便守卫城市的安全。

明代都城形制的代表是北京,即今天的北京。

明朝建立之初,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首都迁至北京,并修建了紫禁城作为皇宫。

北京城规模宏大,分为内城和外城两大区域。

紫禁城是明代皇宫的核心,其中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重要建筑。

内城是官员居住和政务办公的区域,有许多官署、府邸和民居。

外城是商业和市民居住区,有许多商铺、市场和民居。

北京的城墙呈方形,四面各有城门,并建有护城河,城门上有楼和城楼,城墙上设有城头和箭楼,以便守卫城市的安全。

此外,北京还有许多庙宇、寺庙和道观,它们成为民众宗教信仰和参拜的场所。

总结起来,宋元明都城形制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表现,代表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

无论是汴京、大都还是北京,它们都具有规模宏大、建筑宏伟的特点,内城和外城的划分以及城墙、城门和城楼的设立,表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高度发展水平。

主要都城平面布局演变

主要都城平面布局演变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布局 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03
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 特点
由封闭走向开放
早期的都城布局多采用封闭式结构,以城墙为主要防御设施,城市功能区划分较为简单。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都城逐渐向开放式转变,城墙不再是主要的防御手段, 城市功能区划分更加细致和复杂。
公园和绿化建设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民 国政府加强了公园和绿化建设,增 加了城市绿地面积。
新中国成立后的都城布局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布局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布局强调功能分区和产 业布局的合理性。
城市扩张和改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不断进行扩张和改造,以满足 日益增长的需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边界逐渐模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更加紧密。
交通网络逐渐完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内部和外部的交通更加便捷。
规划理念的变化
从以皇权为中心的规划理念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早期的都 城规划多以满足皇室和贵族的需求为主,随着民主思想的兴起和社会经 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开始更多地考虑市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
主要都城平面布局 演变
目 录
• 古代都城的平面布局 • 近现代都城的平面布局 • 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特点 • 都城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 都城平面布局的未来展望
01
古代都城的平面布局
早期都城的平面布局
总结词
自然条件影响大
总结词
功能分区不明显
详细描述
早期都城的选址和布局多受自然环境影响,如山川地形、 气候水文等,都城多位于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如河 流中游、平原盆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都城构造和布局浪漫咸阳——离宫别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

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六国技术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

历史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址犹存。

秦始皇时咸阳城进行不断扩建,据记载,他每灭亡一个国家,就在咸阳附近按各国宫殿图样建造一处宫殿(即六国宫)。

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叛乱,又将各国富户集中在咸阳。

原有城市容纳不下,就在渭水南岸新建阿房宫。

阿房宫规模宏大,穷奢极侈。

秦都咸阳的布局是有独创性的,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阔的地区建造了许多离宫,“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木衣绨锈,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三辅旧事》)。

反映了秦始皇穷奢极欲的状况。

秦人借驰道,复道等将咸阳周围二百里内大批宫馆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摹拟天体星象,环卫在咸阳城外围,更加显示“天极”咸阳宫的广阔基础,也突出了它的尊严。

秦人又推行不建外廊的革新措施,采取宫自为城,依山川险阻为环卫,使咸阳更增添了辽阔无垠的雄伟气概。

西汉长安——七星伴月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

惠帝以后,由兴乐宫改成的长乐宫供太后居住。

长安的城墙则到汉惠帝五年才修建起来。

汉武帝时,在长安大兴土木,建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园囿、明堂、坛庙等建筑,使长安的建设达到极盛时期。

由于长安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所以城市布局并不规则,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形成一条轴线。

大臣的甲第区在北厥外;大街东西还分布着9个市场;未央宫东厥外是武库和长乐宫。

北侧靠近渭水地势较底处,布置着北宫、桂宫、明光宫以及市场和居民的闾里。

长安城每面都有三座门,其中东面靠北的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带居民稠密。

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又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所以街市特别热闹。

汉长安的另一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所谓“七星伴月”,这些陵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用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长安城的街道有“八街”“九陌”的记载,现经考古探明,同向城门的8条主干道既是“八街”,这些街都分成了股道,用排水沟分开,中间为皇帝专用的御道——驰道,其它人即使是太子也不能使用。

街两旁植树,街道排水沟通至城门,以涵洞排泄雨水。

北魏洛阳——城郭严谨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多朝均建都于此。

洛阳成为全国或北方的政治中心达300年之久。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

建设工程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营造1年余,规模初具。

7年后,才于京城四面筑居民里坊及外郭。

城市的总体布局,宫城位于京城偏北,京城居于外郭的中轴线上。

官署、太庙和永宁寺9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两侧。

城南还设有灵台、名堂和太学。

市场集中在城东的洛阳小市和城西的洛阳大市两处,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门外四通市。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洛阳居民有10万9000余户,加上皇室、军队、佛寺等,人口当在六七十万以上。

城郭之间采用里坊制,里坊的规模是1里300步见方,每里开4座门,每门有里正二人,吏4人,门士8人,管理里中住户,可见当时对居民控制是很严的。

北魏洛阳城内树木也是很多的,登高而望,可以看到“宫厥壮丽,列树成行”。

古水所经,两岸亦多植柳树。

南朝建康——秦淮纡余南朝都城建康亦为历史名城,最早的城址为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后建的越城。

历东晋、宋、齐、梁、陈,300余年间,共有六朝建都于此。

建康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依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龙蹯虎踞”之称。

地形属丘陵区,多起伏,有鸡笼山、龙广山、小仓山、五台山、清凉山等布列于城北城西一带。

有秦淮河贯于城南,清溪流于东,玄武湖位于北。

城市布局,由东晋到陈,基本上因袭沿用。

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官署多沿宫城前中间御街向南延伸;居民多集中于都城以南秦淮河两岸的广阔地区,大臣贵族多居于青溪、潮沟两岸。

在宫城南面两侧又各建小城两座,东面是常供宰相居住的东府城,西面是可扬州刺史所在的西州城。

濒临长江的石头城则是保卫建康的重要军垒,每遇战事,必先争夺此城。

整个建康城按地形布置的结果形成了不规则的布局,而中间的御街砥直向南,可直望城南牛首山,作为天然的厥,其它道路都是“纡余委曲,若不可测”,可见地形对城市布局起着明显的作用。

相比其它新建都城,建康城具有更为丰富的城市轮廓线,更贴近自然山水的人居环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城市特色。

此外,南朝佛教极盛,尤其是梁代。

城内有几百座佛寺,唐朝诗人杜牧在诗中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建康还是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内有不少外国使者、商人及僧侣,为城市平添了几分活力。

隋大兴——规模宏大隋文帝杨坚夺得北周政权后,于开皇二年在旧城东南龙首山南面选了一块“川原秀丽,卉物滋阜”的地方建造新都。

先造宫城,次造皇城,最后筑外郭罗城。

新都定名为大兴城。

隋大兴的总体布局,从当时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为了使宫城、官府与民居严格分开,使朝廷与民居“不复相参”,在布局上把宫城放在居中偏北。

南面为皇城,其中集中设置了中央集权的官府衙门,官办作坊和仓库、禁卫部队等,皇城三面用居住里坊包围。

大兴城的规划大体上仿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阳很相似。

但大兴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

大兴城东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城内除中轴线北端的皇城与宫城外,划分109个里坊和二个市,东为都会市(唐东市),西为利人市(唐西市),每个坊都有名称。

城内道路宽而直,宫城与皇城间的横街宽200米,皇城前直街宽150米,其他街道最窄的也有25米。

全城形成规整的棋盘式布局。

为了都城各项物品的供应和满足宫苑用水,开皇三年在城西侧开挖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宫城与禁苑。

又开龙首渠旨三产河水至苑内,并于开皇四年由大兴城东凿300余里至潼关,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运通黄河而不经渭水,名为广通渠。

唐长安——里坊中正前述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唐代虽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

因此朝臣、权贵Z都集中到东城,使城市重心偏于一边,这是它的特点。

长安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西市有许多外国“胡商”和各种行店,是国际贸易的集中点。

东市则有120行商店和作坊。

长安城采用严格的里坊制,全城划分为108个坊,里坊大小不一:小坊约1里见方,和传统尺度相似;大坊则成倍于小坊。

坊的四周筑高厚的坊墙,有的坊设2门,有的设4门。

坊内有宽约15米的东西横街或十字街,再以十字小巷将全坊分成16个地块,由此通向各户,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接近。

城市布局上“宫殿与民居不相参”的意图十分明显,采用严格的里坊制,这些都与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严格管制与防范有关。

唐长安历经几次大规模的修建,人口逐渐增加,总人口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长安的规划也对其他都城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等。

宋东京——繁华拥挤隋唐以后江南经济日益发展,五代时已较少战争破坏,因此,历任朝代政权都要依靠南方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交通要冲的汴州,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

五代时,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在此建都。

后周时,汴梁已是人多地窄,拥挤不堪。

因此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加筑外城,并将旧城内街道拓宽至50步、30步以下和25步以下数种。

赵匡胤以兵变夺权建立宋朝后,仍利用后周汴梁建都。

宋神宗年间重修外城,加筑瓮城和敌楼,宋微宗政和六年,又将外城向南扩展里许,以添筑官府和军营。

宋东京的改建,扩建规划是很杰出的,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的修建上,也未受旧的规划的束傅,而是着重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改善交通系统、扩大城市用地,疏通交通河道,注重防火和城市卫生及绿化等,适应了生产及生活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以往的都城规划有很大的不同。

宋东京的平面布局为三套城墙,平面形状为不十分方正规则的矩形,中心为皇城,第二重为里城,最外城为外城。

里城及外城均有宽阔的城壕。

宋东京(开封)历史上就是一个商业都会,是在原址上扩建发展的,因此与一些完全由于军事及政治要求而新建的都城不同。

城市平面不十分方正规则,道路系统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且不划分坊里。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抬头。

其规划布局也对以后的都城规划影响很大,如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等。

元大都——横平坚直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地带。

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

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建造了金中都。

元灭金后,至元世祖忽必烈时,以中都东北郊琼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并靠近海子建立皇城,漕运非常方便。

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

因为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

城的轮郭接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

全城道路分为“干道”和“胡同”两类:干道宽约25米,胡同6—7米。

胡同都是东西向,前后两条胡同间距约为50步,在两胡同间的地段上再划分住宅基地。

这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唐以前的里坊,形成两种不同的居住区处理方式。

元大都是自唐长安以后,平地起家新建的最大都城,它继承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优秀传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

明清北京——中轴对称、皇权至上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仍建都北京,城市布局无变化。

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如圆明园、畅春园等。

皇帝多住园中,很少去宫城。

清代崇信喇嘛教,因此清北京除原有佛、道教寺院建筑外,还增建了一些喇嘛庙,如城东北雍和宫等。

北京城市人口在明末已近百万,清代继续增加,超过一百万人。

明清北京城,近于完整地保存到现代,是我国人民在城市规划建筑方面的杰出创造,是我国古代城市优秀传统的集大成,也是中华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

明代北京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改建的,不象以前有些朝代舍弃前朝旧城,另建新城。

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的规划传统。

整个都城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前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建天、地、日、月四坛。

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