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城地名

合集下载

古代都城地名

古代都城地名

成汤像
伊 尹 像
南北朝: 南朝:
493
宋 齐 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 陈 北朝:北魏:平城(山西大同东北),公元 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魏: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魏: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齐: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北周:长安(今陕西西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大都(今北京) 明朝: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迁都今北京 清朝:初期:盛京(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 (今北京)
中国历代都城
夏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毫(今河南商丘),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 齐国:临淄 (今山东的淄博) 楚国:郢(今湖北省荆州) 春秋五霸: 秦国:平阳(今陕西宝鸡) 齐桓公 晋文公 晋国:都绛 今山西翼城东南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宋国:睢阳 今河南商丘
战国: 1、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2、秦国: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 3、楚国:郢(今湖北省的荆州)
4、燕国:蓟(今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分) 5、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6、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郑(今郑州市新郑) 秦朝: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朝代古都

朝代古都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不同的城市都曾经成为过中国的首都。

其中西安建都时间最久,长达900多年。

古都并称演变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

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东南西北中国京都首都在中国又称为京城、京都、京畿、京师等。

中国重要王朝的的京都在民间被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分类。

* 东京(今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都(洛阳,古又称“洛邑”)* 南京(今南京,历史上又称“金陵”、“江宁”)* 西京(今西安,历史上又称为“长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区的古都咸阳)* 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近代以来,少数民族政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内同汉民族政权一样平等的一部分,所以上面所提到的东西南北中国首都并不具有历史学意义,而是一种民间的变称。

各大古都由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郑州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河南。

在八大中国古都中,西安(周、秦、汉、唐)、洛阳(夏、商、周、汉)、南京(明、中华民国)、北京(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封(宋)、安阳(早期三皇五帝时代、商)五大古都都曾作为全国性政权的中国的首都。

而定都北京的金国、定都南京的东晋、定都杭州的南宋等等朝代,都是中国处于分裂时期的政权。

以下按照拼音顺序一一介绍。

安阳上古三皇五帝时代,颛顼、帝喾两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

殷商时期为商都殷墟。

汉末以后,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的都城。

北京北京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蓟。

* 辽代为陪都,称燕京。

* 金朝(1115年-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中都。

* 元朝为大都。

* 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

* 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称北京,北伐成功后新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称北平。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夏朝。

夏朝的都城位于阳城,位于今天河南登封东。

商朝的都城在亳,位于今天河南商丘北。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位于今天陕西西安西北。

东周的都城在洛邑,位于今天河南洛阳。

秦朝和汉朝时期,中国的都城是长安和洛阳。

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定都咸阳,后来迁都到长安。

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定都长安,后人也把这段历史称为“西汉”。

到了新莽时期,都城为长安和洛阳。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定都洛阳,蜀国的刘备定都成都,孙权的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

晋朝时期,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在洛阳。

后来,东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都城。

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而北方北魏的都城是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都城先是长安,后来迁至洛阳。

唐朝时期,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起初定都长安,之后也以洛阳为都城。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则以长安和洛阳两地为都。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汉、后周的都城都在洛阳,而唐的都城在长安。

到了元明清时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也以北京为都城。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古代地名对照表:扬州(广陵,江都)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京)、洛阳(古又称“洛邑”东都)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安阳(西河,殷都,邺城)郑州(亳都、隞都)杭州(临安)背诵口诀夏禹定都在阳城,先毫后殷莫忘商。

古代都城名称(古今对比)

古代都城名称(古今对比)

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起迄年代都城今地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晋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北朝:北魏 386-534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朝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7 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辽国907-1125 皇都辽宁大理 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西夏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1115-1234 会宁、中都、开封阿城(黑)、北京、河南开封元朝1206-1368 大都北京明朝 1368-1644 北京北京清朝 1616-1911 北京北京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北京北京。

古诗词里的古代地名

古诗词里的古代地名

古诗词里的古代地名
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古代地名,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地名: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曾是唐朝的首都,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曾是唐朝的陪都和武则天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曾是南朝时期的都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故事。

4.燕京:古代指北京,曾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宫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5.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曾是北宋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6.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曾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7.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曾是明朝的首都和南朝时期的商业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8.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曾是南宋的首都,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景观。

9.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曾是古代蜀国的都城,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1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曾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这些古代地名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作背景或典故,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位置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干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京(元明清)西安(汉唐)南京(南朝各代, 那时叫建康或金陵)杭州(南宋)洛阳(北朝各代)沈阳(后金, 清朝入关前)广州(南粤王)成都(蜀, 后蜀)大理(在理国)兰州(西夏)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

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

京都既是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其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

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

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夏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出现的开端。

传说中的夏都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河(今河南汤阴东北)等地。

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

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两个工程量很大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遗址、作坊遗址、窖穴和墓葬群,与夏文化时代相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

中国历代国君定都都城和今分别对应何地

中国历代国君定都都城和今分别对应何地

中国历代国君定都都城和今分别对应何地本文仅个人制作整理,如有不足不妥,敬请谅解。

注:中括号内为对应现今何地。

夏:阳城【河南登封】商:亳【河南郑州】殷【河南安阳】周:(1)西周:镐【陕西西安】(2)东周:洛邑河南洛阳【】春秋:(1)齐……..(2)楚:………(3)燕:【北京】(4)晋:【山西翼城】(5)吴:【江苏苏州】(6)越::【浙江绍兴】(7)周:【河南洛阳】(8)秦:【陕西宝鸡】战国;(1)齐:临淄【山东临淄】(2)楚:郢【湖北荆州】(3)燕:蓟【北京】(4)赵:邯郸【河北邯郸】(5)韩:郑【河南新郑】(6) 魏:大梁【河南开封】(7)秦:咸阳【陕西咸阳】秦:咸阳:【陕西咸阳】前221——前206汉:(1)西汉:长安【陕西西安】前206——公元23(2)东汉:洛阳【河南洛阳】25——220三国:(1)魏:洛阳【河南洛阳】220——265(2)蜀:成都【四川成都】221——263(3)吴:建业【江苏南京】222——280两晋:(1)西晋:洛阳【河南洛阳】266——316 (2)东晋:建康【江苏南京】317——420南北朝:(1)南〈1〉宋:【建康】420——479〈2〉齐:【建康】479——502〈3〉梁:【建康】502——557〈4〉陈:【建康】557——589(2)北:〈1〉北魏:【】386——534〈2〉东魏:【】534——550〈3〉北齐:【】550——577〈4〉西魏:【】535——556〈5〉北周:【】557——581隋:长安【陕西西安】581——618唐:长安【陕西西安】618——907五代十国:(1)五代:〈1〉后梁:【开封】907——923〈2〉后唐:【开封】923——936〈3〉后汉:【开封】936——947〈4〉后晋:【开封】947——950〈5〉后周:【开封】951——960(2)十国:〈1〉开封:902——979〈2〉吴越……〈3〉南唐:金陵:【南京】〈4〉北汉:【山西】宋:(1)北宋:东京【河南开封】960——1127(2)南宋:临安【浙江杭州】1127——1279辽:上京:【内蒙古古已林左旗】916——1125西夏:兴庆【宁夏银川】1038——1227金:会宁、上京:【黑龙江阿城】中都燕京:【北京】1115——1234 元:燕京称为大都:【北京】1270——1368明:京师:【北京】1368——1644清:京师:【北京】1644——1911如今:北京。

中国历代都城

中国历代都城

中国各朝代,帝王,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

公元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迁往北京。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朝代起止年代(公元) 创始人/掌权人都城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洛邑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 咸阳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 长安新8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 洛阳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 大兴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 长安第1任618-627年高祖(李渊) 长安第2任627-650年太宗(李世民) 第3任650-684年高宗(李治)第4任684-684年中宗(李显)第5任684-684年睿宗(李旦)第6任684-705年武则天第7任705-710年中宗(李显)第8任710-710年殇帝(李重茂) 第9任710-712年睿宗(李旦)第10任712-756年玄宗(李隆基)第11任756-762年肃宗(李亨)第12任762-780年代宗(李豫)第13任780-805年德宗(李适)第14任805-806年顺宗(李诵)第15任806-821年宪宗(李纯)第16任821-825年穆宗(李恒)第17任825-836年敬宗(李湛)第18任836-841年文宗(李昂)第19任841-847年武宗(李炎)第20任847-860年宣宗(李忱)第21任860-874年懿宗(李凗)第22任874-889年僖宗(李儇)第23任889-904年昭宗(李晔)第24任904-907年哀帝(李柷)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第1任960年-976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第2任976年-998年太宗(赵炅)第3任998年-1023年真宗(赵恒)第4任1023年-1064年仁宗(赵祯)第5任1064年-1068年英宗(赵曙)第6任1068年-1086年神宗(赵顼)第7任1086年-1101年哲宗(赵煦) .第8任1101年-1126年徽宗(赵佶)第9任1126年-1127年钦宗(赵桓)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 临安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 临安第1任1127年-1163年高宗(赵构) 临安第2任1163年-1190年孝宗(赵昚)第3任1190年-1200年光宗(赵惇)第4任1200年-1225年宁宗(赵扩) 第5任1225年-1265年理宗(赵昀)第6任1265年-1275年度宗(赵禥)第7任1275年-1276年恭宗(赵显)第8任1276年-1278年端宗(赵昰)第9任1278年-1279年卫王(赵昺)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兴庆金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元1271年-1368年世祖(忽必烈) 大都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第1任1368年-1399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第2任1399年-1403年惠帝(朱允炆) 第3任1403年-1425年成祖(朱棣) 第4任1425年-1426年仁宗(朱高炽) 第5任1426年-1436年宣宗(朱瞻基) 第6任1436年-1450年英宗(朱祁镇) 第7任1450年-1457年代宗(朱祁钰) 第8任1457年-1465年英宗(朱祁镇) 第9任1465年-1488年宪宗(朱见深) 第10任1488年-1506年孝宗(朱佑樘) 第11任1506年-1522年武宗(朱厚照) 第12任1522年-1567年世宗(朱厚熜) 第13任1567年-1573年穆宗(朱载垕) 第14任1573年-1620年神宗(朱翊钧) 第15任1620年-1621年光宗(朱常洛) 第16任1621年-1628年熹宗(朱由校) 第17任1628年-1644年毅宗(朱由检) 清1644年-1911年世祖- 顺治(福临)①北京。

中国古代都城

中国古代都城

中国古代都城一、奴隶社会1.夏:阳城(河南登封)2.商:亳(河南商丘)-盘庚迁殷(安阳)3.西周:镐京(西安)4.东周:洛邑(洛阳)二、封建社会1.秦:咸阳2.西汉:西安3.东汉:洛阳4.三国:魏-洛阳;蜀-成都;吴-南京5.西晋:洛阳6.东晋:南京(建康、建邺、金陵、江宁等)7.南朝:南京(宋齐梁陈)8.北朝:北魏(平城-洛阳)、东魏(邺城:河北临漳县)、西魏(长安)、北齐(邺城:河北临漳县)、北周(长安)9.隋唐:西安10.北宋:开封;南宋:杭州11.元:北京12.明:南京(朱元璋)-北京(朱棣)13.清:北京三、古代都城规律(一)方向1.从西往东: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2.从南往北:南京-北京(二)都城特点1.定都西安的都比较强势:西周、秦(咸阳)、西汉、隋唐(西北民族入侵)2.定都洛阳的保守:东周、东汉、魏、西晋等(迁都影响)3.定都南京的偏安一方:东吴、东晋(远离北方少数民族入侵)4.定都北京的武力强盛:元、明、清(抵御外族入侵的需要)(三)都城变迁原因1.政治原因: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2.抵御外族:南京—北京3.经济重心转移:开封—杭州4.战争原因:周朝(镐京-洛邑)四、七大古都1.西安:13朝古都,主要朝代:西周、西汉、隋朝、唐朝;古称:镐京、长安、西京、西都等。

2.洛阳:13朝古都,8朝陪都。

主要朝代:东周、东汉、魏国、西晋;古称:洛邑、洛城、神都等3.南京:6朝古都。

主要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古称:建康、建邺、金陵、秣陵、江宁、应天、天京4.开封:8朝古都。

主要朝代:北宋古称:汴梁、汴京、陈留5.杭州:主要朝代为南宋。

古称:临安、余杭、钱塘6.北京:6朝古都。

主要朝代:金朝、元、明、清等古称: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幽州7.安阳:主要朝代:商朝。

古称:殷、邺等【刷题巩固】1.【单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都城是()A.河南安阳B.河南洛阳C.陕西咸阳D.陕西西安2.【单选】南宋都城位于今天的:()A. 南京B. 开封C. 杭州D. 洛阳3.【单选】下列城市在古代曾经作为都城。

中国历代王朝都城简表(历史老师必备)

中国历代王朝都城简表(历史老师必备)
北周
于文觉
公元557年〜公元581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杨坚
公元581年〜公元619年
公元581年一公元605年
大兴(今陕西西安)
公元605年一公元619年
P洛阳(今河南洛阳)「

李渊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公元618年公元904年
西京长安(陕西西安)
公元657年 公元736年
东都洛阳(河南洛阳):
郑买嗣
(公元902年--公元928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 村)
大义宁
杨干贞
(公元929年--公元937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 村)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后梁
太祖朱温
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五代十国 是中国历 史上一个 特殊的时 期,并非 朝代
公元907年一公元909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
盛乐(今内家古和林格尔 北)
公元398年一公元493年
平城(今山西大冋)
公元493年一公元534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魏
元善见
公元534年〜公元550年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 安阳东北)
北齐
高洋
公元550年〜公元577年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 安阳东北)
西魏
元宝炬
公元535年〜公元557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亳(今河南郑州)
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 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
北)
邢(今河北邢台)
庇(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 南)
奄(今山东曲阜)
殷(今河南安阳)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摘要:一、北京二、西安三、南京四、洛阳五、开封六、杭州七、苏州八、扬州九、成都十、广州正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许多古都。

以下是中国的十大古都简介:1.北京:北京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帝王和政治中心,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2.西安:西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秦、汉、唐三朝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

3.南京:南京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明朝和中华民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4.洛阳:洛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东汉和北魏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5.开封:开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北宋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6.杭州:杭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南宋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7.苏州:苏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吴国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8.扬州:扬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汉、唐、宋三朝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9.成都: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蜀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10.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九大历史名城古都简介

九大历史名城古都简介

九大历史名城古都简介古都是指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因为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中国有许多古都被誉为历史名城,其中九座最为著名。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九大历史名城古都。

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这座城市是中国古代帝王的都城,自元朝开始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北京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建筑,如紫禁城、天坛、颐和园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2. 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西安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

此外,西安还有大雁塔、古城墙等许多古迹,吸引了无数游客。

3. 南京:作为中国六朝时期的都城,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南京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明孝陵、夫子庙、中山陵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4. 洛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古都之一,洛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洛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长沙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长沙是中国古代楚国的都城,有许多楚文化的遗迹,如岳麓山、楚王城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杭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杭州是中国古代吴越两国的都城,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西湖、灵隐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7.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南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南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许多重要的革命遗迹,如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馆等,这些都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象征。

8.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成都是中国古代蜀国的都城,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9.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南宁是中国古代邕州的都城,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青秀山、广西民族博物馆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各朝代都城

中国各朝代都城

中国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由于春秋时期诸侯国上百个,数量太多,比如鲁国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

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

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

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

只说战国的,齐国为临淄(今今山东淄博临淄区)。

楚国为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燕国为蓟(今北京城西南)。

韩国为宛(今河南南阳)。

赵国为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国为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国为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晋、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十国:吴国,都城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古代都城表

古代都城表
东汉 三国
封建社会
前475-前221年
前221-前207年 前202-9年 9-23 25-220 魏220-265
咸阳(今陕 西西安)
长安(今陕 西西安)
长安(今陕 西西安)
洛阳
洛阳
嬴政 刘邦 王莽 刘秀 曹丕
蜀221-263 吴229-280
成都
建业(今江 苏南京)
刘备 孙权
秦统一 农民战争
王莽篡权
杨坚 李渊 朱温 李存勖 石敬塘 刘知远 郭威 赵匡胤
农民战争 朱温夺权
靖康之变
南宋 辽
1127-1276 916-1125
临安(杭州)
上京(今内蒙古 巴林左旗)
赵构 耶律阿保机
西夏 金
1038-1227 1115-1234
兴庆(今宁夏银 川)
会宁(今黑龙江 阿城)
元昊 都(今北京)
忽必烈

1368-1644
应天-北京
朱元璋
元灭
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

1636-1911
北京
皇太极
辛亥革命
中国古代历史年表
朝代 夏
起止年份
都城
奴隶制社会
前21-前16世纪 阳城(今河 南登封)
建立者 桀
灭亡原因 商灭

前16-前11世纪 殷(今河

南安阳)
周灭
西周
前11世纪-前770 镐京(今 周武王

陕西西安)
犬戎灭
春秋
前770-前476年 洛邑(今河 平王(东
南洛阳)
迁)
瓦解
战国 秦
西汉 王莽新政
农民起义
曹丕 司马懿夺权
魏 西晋

中国历代都城

中国历代都城

后金:佛阿拉→兴京→萨尔浒→辽阳→东京→盛京奉天府(后改为留都)
民国
民初政府:南京府(临时)→北京
国民政府:广州→武汉→南京→洛阳(行都)、西京(陪都)→重庆(陪都)→南京(还都)
[中华共和国:福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瑞京→保安→延安]
五代
十国
五代
后梁开封→后唐洛阳→后晋开封→后汉开封→后周开封
十国
南唐江宁府·南唐南都南昌府
西夏
东京兴庆府→中兴府·西京西平府·辅郡西凉府

东京开封府(汴梁)→行在临安府、行都建康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

大蒙古国:曲雕阿兰→哈拉和林→上都

京师应天府(后改为留都南京)→京师顺天府(原为行在)→应天府→顺天府
中国历代都城
古都都
洛阳·西安·南京·北京
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先秦

亳→嚣→相→庇→邢→奄→殷→朝歌

岐邑→丰京→镐京→雒邑


秦朝
咸阳
汉朝
西汉→新朝长安→东汉洛阳→东汉献帝长安→东汉献帝许都



南朝
宋→齐→梁→陈建康
北朝
盛乐→平城→北魏洛阳·东魏邺·西魏长安·北齐邺·北周长安
隋唐
长安→武周神都→长安→成都→长安→洛阳




北京太原府·东京河南府·中京京兆府·南京成都府·西京凤翔府


上京龙泉府·东京龙原府·中京显德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鸭绿府

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上京会宁府·中都大兴府·南京→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北京临潢府→大定府·南京开封府

古代朝代都城对应表

古代朝代都城对应表

古代朝代都城对应表古代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都城,这些都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中心。

下面是古代朝代都城的对应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启、夏庙、蒲、商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殷、商城3.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镐京、洛邑4.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洛邑、成周、齐、宋、秦、楚、韩、魏、赵、燕、齐、鲁、韩、蔡、陈、郑、卫、曹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咸阳、长安6.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公元8年、公元23年-公元221年):长安、洛阳7. 新莽(公元8年-公元23年):雒阳8.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9. 三国时期(220年-280年):魏、蜀、吴(三国势力各自建都)10.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洛阳11.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建康(即今江苏南京)12. 南朝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建康13. 南朝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建康14. 南朝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建康15. 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建康16.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平城(今山西大同)17. 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邺(今河北临漳)18.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长安(迁都自洛阳)19.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大兴(即今北京)20.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长安21.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各国各自建都22.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汴京(即今河南开封)23.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临安(即今浙江杭州)24.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大都(即今北京)25.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南京(迁都自大都)、北京26.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北京这是一个简要的古代朝代都城对应表,虽然有些朝代的都城会发生变化,但是大部分的朝代都具有相对固定的都城。

中国古代“五京”: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

中国古代“五京”: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

中国古代“五京”: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
南京之所以叫南京,主要是因为民国政府定都于这里,与前清首都北平对应,称呼为南京。

在之前,南京被称为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等等名字不一而足。

建国后,南京的名字就顺延下来了。

古代,京特指是首都,或者首都之一,如果历史重现,那么中国应该有五京。

1、中京洛阳;中国最古老的都城之一。

从夏朝、商朝、周朝开始,洛阳就是中国传统的都城,东汉、北魏等等,都是国都或者国都之一。

2、西京长安;中国最古老的都城之一。

秦、汉、隋、唐等等。

定都长安的大一统王朝,无一例外,都是进攻型王朝,都吊打过周边小弟,最终,都是在内乱中崩溃,而不是在外敌崩溃。

3、东京汴梁;就是今天的开封。

号称也是八朝古都,没办法,中国王朝多,尤其是五代十国时期,三天两头城头变幻大王旗。

最重要
的是北宋定都于此。

有一本水浒,一直在默默地给它做文化传播。

4、南京江宁;这个已经说过了。

定都南京的朝代,几乎相对都弱,总体处于弱势朝代,总有外敌吊打。

比如三国里都吴国、东晋、宋齐梁陈等等,然后就是太平天国、民国等。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讲的就是秦淮河的故事。

5、北京北平;北京定都其实是比较晚等,最开始是契丹辽国在这里建立里都城。

然后是大元、然后是明成祖朱棣,最后是清。

北京的国势还是不错,都是一方霸主。

当然,中国历史久远,其他城市也有很多六朝、八朝古都,但是,多数都不是大一统的王朝。

也就不算入了。

古朝代建都名与古地名

古朝代建都名与古地名

建都伏羲都陈(今河南陈州)。

神农亦都陈,或曰曲阜(今山东曲阜县。

)黄帝都涿鹿(今顺天府涿州),少昊都曲阜。

颛顼都帝丘(今山东濮州)。

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县)。

帝尧都平阳(今山西平阳县。

)虞舜都蒲阪(今平阳蒲州)。

夏禹都安邑(今平阳更县)。

商汤都亳,周年丰镐(今陕西长安县,是谓关中。

)周平王迁洛阳(今河南洛阳县。

)秦都咸阳(今西安府咸阳县。

)汉都洛阳,因娄敬说,西迁长安。

东汉都洛阳。

魏因汉祚,亦都洛阳。

蜀汉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府。

)吴初居镇江,都武昌(今湖广武昌府),后迁建业(今南直应天府。

)西晋都洛阳。

东晋都建业,元帝东渡,避愍帝讳,改名都建康。

元魏初居云中(今大同府怀仁县),后迁洛阳。

北齐都邺(今河南彰德府)。

西魏都长安关中。

后周都长安。

隋都长安,炀帝以巡幸,徙都洛阳。

唐都长安。

梁都汴(今河南开封府)。

后唐、石晋、汉、周、宋俱都汴。

南宋都临安(今杭州府)。

元都大都(今顺天府)。

明都建康,永乐迁于北平,即元之大都也。

地名萑苻(音完蒲。

郑地。

)龙兑(兑音夺。

越地。

)连穀(穀音斛。

楚地。

)方与(音防预,越地。

)番易(音婆阳。

楚地。

)曲逆(逆音遇。

汉邑。

陈平封曲逆侯。

)庱亭(庱音逞。

吴兴有庱亭。

)葰人(葰数瓦切,县在上澡。

)越巂(巂音髓。

郡府,在蜀地。

)阌乡(阌音文。

县名,在虢。

)盩厔(音周质)。

在西安。

)水曲曰盩,山曲曰厔。

鄜(音孚。

在陕西延安府。

)毋丘(毋音贯。

地在济阳南。

)祋栩(音兔户,在冯翊)。

朐(上肕下心)(音瞿门,本虫名,巴郡多此虫。

因为邑名)。

在南阳,在沛国,二地音不同。

萧何封侯。

缑氏缑音沟。

山名、邑名,本义剑头缠丝。

牂牁(音臧柯。

郡名。

)允吾(音铅牙。

谷名。

在陇西。

)裴(音肥,邑名。

)须句(须音渠。

地在鲁东平。

)彳示氏(音权精,又宜音。

县名。

)令攴(音零岐。

县名。

)郫(音埤。

一在晋,一在成都。

)不其(其音箕。

)祝其(其音基。

)敦煌(音屯黄。

郡名。

)冤句(音冤勾。

在曹州。

今废。

)临朐(朐音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北朝: 南朝:
493
宋 齐 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 陈 北朝:北魏:平城(山西大同东北),公元 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魏: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西魏: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齐: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北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大都(今北京) 明朝: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迁都今北京 清朝:初期:盛京(今辽宁沈阳)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 (今北京)
成汤像
பைடு நூலகம்伊 尹 像
中国历代都城
夏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毫(今河南商丘),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春秋: 齐国:临淄 (今山东的淄博) 楚国:郢(今湖北省荆州) 春秋五霸: 秦国:平阳(今陕西宝鸡) 齐桓公 晋文公 晋国:都绛 今山西翼城东南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宋国:睢阳 今河南商丘
战国: 1、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 2、秦国:咸阳(今陕西省西安市) 3、楚国:郢(今湖北省的荆州)
4、燕国:蓟(今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分) 5、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6、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郑(今郑州市新郑) 秦朝: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建康(今江苏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