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态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全球问题知识点清单问题分析总结与简答题题型总结

高考地理全球问题知识点清单问题分析总结与简答题题型总结

高考地理全球问题知识点清单问题分析总结与简答题题型总结一、全球问题知识点清单1.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主要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气候异常现象和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应对与减缓措施2. 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影响- 森林资源破坏与保护- 水资源短缺与污染- 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3. 人口问题与城市化- 全球人口分布与增长趋势-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影响- 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和特点-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4. 资源与能源问题- 能源资源类型和特点- 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 资源枯竭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5.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链-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境和挑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途径和措施二、问题分析总结高考地理考试中,全球问题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做到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各个问题的相关知识点。

1.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考生需要清楚理解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掌握主要温室气体及其来源,了解气候异常现象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应对与减缓措施。

2. 生态环境问题:考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影响,关注森林资源破坏与保护,掌握水资源短缺与污染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意识到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3. 人口问题与城市化:考生需要关注全球人口分布与增长趋势,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要掌握城市化的推动因素和特点,了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4. 资源与能源问题:考生需要熟悉能源资源类型和特点,重点掌握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的知识,了解资源枯竭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关注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

5.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不平衡:考生需要明确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关注跨国公司与全球产业链的关系,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境和挑战,同时也需要了解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三、简答题题型总结高考地理考试中,常见的简答题题型有以下几种:1. 解释类题目:对于某个地理概念或现象进行解释,要求考生清晰明了地阐述其定义、成因、特点等内容。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思路与详细归纳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思路与详细归纳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思路与详细归纳第一部分:<环境保护>答题思路一.土地退化的防治1、土地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寒漠化二、森林的保护1、森林的价值(1)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2)森林的经济价值:①制作家具;②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③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④重要的建筑材料等2、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海浪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平原农田防护林——防风沙、防盐碱(5)城市绿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6)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3、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4、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5、我国森林保护措施(1)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四、湿地的保护1、湿地的价值(1)生态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水运(3)社会价值------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2、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2)人为原因: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泊、海岸生态系统退化3、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产生的影响: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

题型04 问题措施类(20个命题角度)-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题型04 问题措施类(20个命题角度)-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04 问题措施类一、答题技巧二、模板构建【模板一】一般问题措施类答题方向【模板二】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1.(水质的保护措施)(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

左图为该流域示意图,右图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保护水质的角度列举该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答案】甲地: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减少河流含沙量;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乙地:控制污染企业布局;严禁施用农药、化肥,防止污染水源;生活污水净化处理。

【详解】甲地:位于山区,应当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减少河流含沙量;加大宣传力度,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下游水体水质。

乙地:位于平原地区,要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布局,防止水体污染;下游平原河谷农业发达,要严禁施用农药、化肥,杜绝污染水源;居民生活点较多,生活污水要净化处理。

2.(风蚀的防治措施)(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

其过程如图左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

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

该指数数值越大。

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

图右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提出图右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答案】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详解】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首先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

因地制宜防治风蚀,首先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地区破坏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必看!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技巧汇总

必看!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技巧汇总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第一版块自然地理部分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二、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四、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度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八、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第二版块社会人文地理部分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四、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考常考地理问题答题技巧

高考常考地理问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大题标准答题技巧模板(45道综合题)一、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1、自然原因: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农作物需水季节2、人为原因: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气候降水、地形坡度、土质、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坡度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三、河流水量大的原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大,集水区广支流众多,水系庞大四、河流的补给雨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五、水电站的作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河流凌汛的条件地维度向高纬度流。

最冷月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六、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未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回答思路如下:如: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七、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2.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上游: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中游: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部分河流:裁弯取直、加固大堤)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人海河道其它: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鼓励参加灾害保险;学习抗洪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3.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八、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人手:①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②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③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④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⑤控制人口增长。

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个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个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题型答题模板一、地理位置特征类题目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答题模板]思索方向答题思路肯定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东、西、南、北)经纬度(点)、纬度范围(面)特殊纬线所处或跨纬度带、热量带,××带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地处××内陆相邻地区的位置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经济位置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交通位置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限制××海峡二、地形特征类题目角度一地形的推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答题模板] 思索方向规范答题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地势高、低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坎坷(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平直、曲折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三、气候特征类题目[题型解读]1.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类型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干脆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缘由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肯定要留意从气温柔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2.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角度一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气候特征的缘由分析,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三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答题模板](1)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再对气温柔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高考地理简答题标准回答技巧12生态环境问题专题

高考地理简答题标准回答技巧12生态环境问题专题

中学地理简答题(十二):生态环境问题专题⑴台风A. 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 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B.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C.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D.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⑵寒潮A.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B.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C. 寒潮的利:冻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⑶厄尔尼诺A.概念: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如秘鲁沿岸)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印尼、澳大利亚东海岸)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B.“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①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②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

③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秘鲁渔场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

影响生态环境C.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台风减少;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

③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④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⑷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气候“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圣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赫赫有名的“厄尔尼诺”相反,并与厄尔尼诺同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

⑸地震A.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B. 形成: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 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描述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与练习题本类试题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要素或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而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考查内容:从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特征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对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等的描述。

(一)地理位置特征【考例导悟】例1 下图为阿根廷地理简图。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答题技巧】地理位置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1.读下图,简述乍得湖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地形特征【考例导悟】例2 右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答题技巧】地形特征主要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剖面或河流的流向来描述。

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考例导悟】例3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答题技巧】某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或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比较,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3.下图为我国福建泉州与台湾基隆两地气候资料图。

填写下表,对比两地气候特征。

(四)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考例导悟】例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

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题技巧】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强化训练】4.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

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及P地气候资料图。

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五)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例导悟】例5 据下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题技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常用答题模板为:描述角度包含内容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状况(植被类型)、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地表环境特征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强化训练】5.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题型01 特征描述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题型01 特征描述类题型(答题模版)(解析版)

01 特征描述类题型一、答题技巧二、模板构建(7大模板)【模板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模板二】气候特征的描述【模板三】地形特征的描述【模板四】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模板五】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模板六】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模板七】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1.(面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下图阴影部分)绵延约500千米,最高峰为友谊峰,自西北向东南山体逐渐降低。

晚更新世以来,受该山区雪线上升影响,第四纪不同时期冰川作用产生的冰斗、槽谷汇聚冰雪融水利大气降水,形成众多冰湖。

在气候转暖、年降水量变幅较小背景下,1992-2013年山地各区域冰湖数量科面表1:流域区位年份冰湖个数1992年700~800I 西马西纳迪雷尼亚美洛科贾km3)41302773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答案】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详解】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1.(2023·湖南·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邮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地处东经119°06~119°25',北纬32°42'~33°41',江苏省中部、安徽省天长市东北部。

高考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高考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重点推荐: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内容简介:本文就高考地理最常涉及到的23个简答题进行分析,详细列出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包括高线地形图;海洋资源;盐度和洋流;河流及交通;地质地形等专题,对提高高考地理分数极为重要,建议考生认真阅读。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高中地理生态问题答题模板给你整理全了,一文总结到位!

高中地理生态问题答题模板给你整理全了,一文总结到位!

高中地理生态问题答题模板给你整理全了,一文总结到位!考情分析年份试卷命题情景 命题规律 2019 Ⅲ卷 考查我国北方大棚造成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主要考查植被的生态功能、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生态保护措施等 2018 Ⅰ卷 考查种子的保存条件及面临的安全威胁Ⅱ卷考查芦苇的生态功能 Ⅲ卷 考查洞庭湖区的“堑秋湖”活动对候鸟的影响 2017 Ⅰ卷 考查东北地区引入怪柳绿化造成的生态破坏Ⅱ卷 考查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功能差异Ⅲ卷 考查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湿度造成差异的原因2016 Ⅲ卷考查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与保护 微专题知识体系必备知识一、森林1.生态功能(1)调节气候(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云量多,湿度大,气候湿润,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

(2)美化环境。

(3)稳定大气成分。

(4)涵养水源(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和地下径流)。

(5)保持水土(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截留大气降水)。

(6)调节径流[雨季,下渗增强,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地表径流减少;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7)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吸附大气的烟尘、吸收污染物质、释放出氧气)。

(8)繁衍物种,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9)防风固沙(森林的垂直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记忆口诀——水气净美物尘沙。

2.破坏原因(1)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等。

(2)人为原因: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如原始植被改成经济型植被。

3.影响危害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湿地减少等。

4.治理措施(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监测。

(3)严禁过度采伐森林和过度开垦。

(4)建立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计划开采,采育结合、调整林区经济结构;植树造林,建设人工林;建立缓冲区;鼓励保护性开发。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300条)及答题思路模板(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300条)及答题思路模板(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高中地理主干知识(300)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人文地理环境要素:3.☆地球和经纬网4.☆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5.☆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6.☆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7.☆地图三要素8.☆等值线地图的基本特征9.☆等值线地图的判读10.☆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1.☆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12.☆地形特征:13.☆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口小肚大处)14.☆飞机场选址的区位条件:15.☆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应用16.☆地球是一颗普通的星行17.☆地球是一颗特殊的星行(存在高级智慧生命)18.☆月相位置及形状(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19.☆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20.☆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2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4.☆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太阳能开发资源条件)25.☆太阳能的优缺点26.☆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思路27.☆太阳能发电重大意义(缓解、优化、促进、改善)28.☆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代表太阳活动(由内到外)29.☆地球的演化30.☆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3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32.☆地球自转的意义33.☆地球公转的意义34.☆地球及地球运动常考考点:35.☆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二十四节气歌)36.☆大气的受热过程37.☆大气的两个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38.☆降水的形成条件(影响降水的因素)39.☆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40.☆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的因素及变化规律4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42.☆大气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43.☆大气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4.☆影响雾、霜形成的因素:45.☆我国夏季避暑旅游途径(北上、下海、上山)46.☆大气运动--热力环流47.☆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48.☆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风能开发资源条件、沙尘暴动力)49.☆“狭管效应”与“焚风效应”50.☆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气候类型5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5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53.☆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5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55.☆信风带移动与季风56.☆世界主要气候类型A→N名称、成因、分布及特征57.☆根据气候特征(资料)判断气候类型58.☆气候特征描述:59.☆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60.☆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61.☆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62.☆天气特征描述:63.☆冷锋与暖锋对比64.☆影响我国天气的准静止锋65.☆气旋与反气旋对比(上升湿润、下沉干)66.☆锋面气旋67.☆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68.☆影响降水的因素:(水汽、降温、凝结核)69.☆影响风力的因素:(风能开发资源条件)(沙尘暴动力)70.☆影响地表水下渗的因素:71.☆影响蒸发量的因素:7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73.☆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74.☆水循环的意义:75.☆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76.☆河流的补给类型77.☆河流的水文特征:(量、位、冰、沙)78.☆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79.☆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80.☆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81.☆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样子82.☆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83.☆湖泊水文特征84.☆咸水湖的成因85.☆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86.☆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的影响87.☆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88.☆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89.☆滨海盐场区位条件90.☆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91.☆海浪(波浪)的类型92.☆潮汐(受太阳和月球引潮力的影响,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93.☆关于洋流的几点说明94.☆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区别(季风洋流)9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6.☆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洋流所在半球、流向、性质及名称97.☆影响某海域海水平静度的因素98.☆海洋渔场条件分析99.☆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00.☆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10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02.☆岩石圈物质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石103.☆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04.☆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105.☆板块运动与地貌(六大板块图)106.☆火山地貌107.☆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108.☆外力作用109.☆常见的风化作用110.☆常见的风化地貌111.☆常见的地形类型:11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1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14.☆地形特征的描述:115.☆河流侵蚀地貌116.☆影响流水侵蚀的因素117.☆河流堆积地貌(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118.☆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被溶解或溶解后沉淀形成的地貌)119.☆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20.☆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22.☆风沙(风成)地貌123.☆影响风沙活动的形成因素124.☆风沙活动的危害125.☆风沙活动的防治措施126.☆地貌与方向127.☆海岸地貌(海岸在海浪、潮流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128.☆冰川地貌(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129.☆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聚落的分布、形态、密度)130.☆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影响交通的方式、走向、密度)131.☆海岸线后退原因132.☆湖泊按成因分类133.☆岛屿按成因分类(冲积岛、大陆岛、珊瑚岛和火山岛)134.☆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35.☆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36.☆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137.☆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38.☆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好)的原因139.☆土壤及土壤剖面140.☆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41.☆土壤肥力分析:142.☆腐殖质土壤分析143.☆土壤肥力下降原因(同:扩大种植对土地的不利影响)144.☆不合理的土壤利用引发的问题145.☆土地盐碱化(我国华北平原为例)成因:146.☆盐渍土改良措施147.☆土壤的保护14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49.☆陆地自然带概念(气候类型名称、分布、特点、成因)150.☆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51.☆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52.☆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153.☆地方性分异规律154.☆植被特征描述155.☆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受灾体)156.☆洪涝灾害类型157.☆地质灾害类型158.☆海洋灾害类型159.☆防灾减灾160.☆长江荆江地上河成因16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162.☆湖泊面积缩小原因163.☆人工引水补给湖泊的生态环境效益164.☆湖水涨落原因分析165.☆湖水蓄水能力增强原因166.☆过度抽取地下水危害167.☆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原因168.☆泉水治理困难原因169.☆高纬度湖水不易结冰原因170.☆石油在海中泄露的危害17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72.☆人文地理环境要素173.☆人口分析要素:17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75.☆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17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分布的因素)177.☆人口迁移的影响178.☆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79.☆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180.☆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81.☆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18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8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84.☆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85.☆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18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87.☆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88.☆中心商务区特征:189.☆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190.☆城镇化标志191.☆逆城市化问题:19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93.☆生态城市建设194.☆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95.☆吊脚楼建设原因196.☆城市的辐射功能197.☆上海的辐射功能及影响198.☆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199.☆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0.☆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1.☆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202.☆农业生产特征的描述方法203.☆农作物品质高自然原因204.☆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205.☆工业区位因素分析:206.☆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207.☆工业分散的优势、劣势208.☆工业集聚的优势、劣势209.☆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210.☆服务业概念及分类211.☆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1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1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214.☆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215.☆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16.☆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217.☆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18.☆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219.☆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的影响220.☆交通布局特征描述221.☆交通运输方式评价222.☆交通线区位的评价223.☆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22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25.☆环境问题的表现226.☆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227.☆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28.☆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29.☆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性230.☆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231.☆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32.☆荒漠化的概念、类型、表现233.☆石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23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235.☆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236.☆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237.☆如何分析湿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238.☆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239.☆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240.☆资源枯竭型城市241.☆资源开发的评价分析242.☆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24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244.☆地区产业结构245.☆产业结构的描述246.☆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247.☆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248.☆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249.☆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的途径250.☆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评价251.☆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252.☆河流水运条件的评价253.☆流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54.☆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255.☆黄河断流原因、措施256.☆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257.☆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258.☆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区域供需矛盾)259.☆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可行性260.☆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61.☆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262.☆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263.☆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64.☆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26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266.☆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67.☆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268.☆南水北调工程269.☆工业化推动城市化270.☆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7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72.☆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表现273.☆劳动密集型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产业转移274.☆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一带一路)275.☆工业综合整治措施:276.☆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77.☆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278.☆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279.☆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280.☆中国能源供需特点281.☆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282.☆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28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284.☆新能源优、缺点对比285.☆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86.☆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287.☆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288.☆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289.☆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90.☆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29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29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293.☆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294.☆碳循环与温室效应295.☆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9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297.☆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298.☆我国南方多酸雨原因299.☆酸雨防治措施300.☆臭氧层破坏☆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供给服务: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矿产)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调节气候)3.文化服务:人类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万能技巧归纳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万能技巧归纳

地理区位因素答题万能技巧归纳高中教材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因素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人文地理局部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之一,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量较大。

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存有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要点的书写丢三拉四,语言不够科学、精练等问题。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归纳出一些答题思路共性规律供大家参考。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一)、自然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1.地形:由题目地图判读出:①该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地势低平或地势平坦开阔,宜发展耕作业;②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等。

2.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某种气候类型,结合该气候类型特点作答。

如华北的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

新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种棉花和葡萄等。

3.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雪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如东北的黑土、黑钙土。

5.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耕作;土地租金低。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有利的区位因素1.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2.交通运输:①临近河或湖,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水陆交通便利;②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③距海港近;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3.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

4.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5.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6.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

(三)、对农业不利的区位因素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

2.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缺乏,土壤酸碱度偏高等。

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4。

虫灾,鼠害等生物灾害。

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规范与增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规范与增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答题规范与增分策略: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一般形成过程原因:一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生态灾害,如气候变化造成的生态问题和重大灾害;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例如,由于人类对环境材料和能源的过度需求,某些类型的因素被减少,导致生态问题。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保护措施:一是防止潜在的生态问题;二是积极应对存在的生态问题;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环境。

三.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1)石漠化:发生地——云贵高原及粤桂丘陵区(亚热带湿润岩溶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原因: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

(2)土壤侵蚀:以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原因:① 松散黄土② 集中降水和暴雨③ 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④人地矛盾突出。

(3)江南丘陵:红色沙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原因:① 强而集中的降水和强降雨;② 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大;③ 河流系统发达,侵蚀能力强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4)荒漠化:以中国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自然原因:① 气候干燥,降水量少② 表面松散的砂质沉积物③ 大而集中的大风日④ 脆弱的生态环境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农牧业措施:等高线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和家庭饲养。

高考地理生态问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生态问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生态问题答题技巧

1、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2荒漠化问题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

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破坏了植被。

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②开矿。

③土地利用不合理。

3、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
①使土地贫瘠,农作物减产。

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

③湖泊淤积,库容减少,降低蓄洪标准。

3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春旱
4、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a:春季雨带未到达,降水稀少;
b: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a:小麦返青,需水量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高考地理各题型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

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

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

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

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②.地势起伏状况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三、双项选择题地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单题分值超过单项选择题,而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

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运用排除法。

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

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

答题模板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答题模板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9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命题角度】角度一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角度二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模板构建】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答题模板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答题模板【高考经典】(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套用模板】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巩固训练】1.(2020·衡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

早在3 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 253平方千米,创造5 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

题型0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原卷版)

题型0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原卷版)

0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差异性模板0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模板0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模板03 植被特征描述模板04 森林的生态效益模板05 土壤肥力高低分析及土壤保护模板06 雪线高低的判读(2023·新课标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

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

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4分)(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6分)(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4分)(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8分)(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6分)第(1)小问尝试解答:第(2)小问尝试解答:第(3)小问尝试解答:第(4)小问尝试解答:第(5)小问凯尔盖朗群岛位于印度洋南部,面积约6675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形成,地表岩层裸露。

该群岛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主火山海拔约1850米,山地表面多被冰川覆盖,多幽深狭长海湾和较大半岛。

该群岛距离南极洲约2000千米,气候寒冷,年平均温度只有4℃。

岛上植被类型单一,土壤贫瘠,昆虫很少,能够生存下来的昆虫,翅膀已退化,只能爬行。

该群岛适合建设航空测控站。

下图为凯尔盖朗群岛位置示意图。

(1)说出该群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2)推测该群岛多幽深狭长海湾和较大半岛的原因。

(3)分析岛上生存的昆虫翅膀退化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态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态环境问题
地理答题技巧⑴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
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
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全球变暖对全
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酸雨带来的影响:
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⑹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⑺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地表植被稀少;
③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
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⑻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②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过度开采;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⑼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⑽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