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明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下册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16页)

部编版【最新】七年级下册 《明朝的统治》课件(共16页)


7诗的首联写了暮春时节送别友人时的 情景, 其中既 有对自 然景物 的点染 描绘, 也有对 友人深 情厚谊 的直接 表达, 景中有 情,情 中有景 ,二者 是融合 在一起 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明太祖强 化皇权的措施。 2.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3.掌握明朝的八股取书,理解其影响。 4.理解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
探究新知
1.背景
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经济的发展
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 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 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手工业 丝织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
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 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南京两个全 商业 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
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有名的商帮
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
惟庸案。
1.背景:
2.目的: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
巩固统治,
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强化皇权
3.措施(1)改革官制 取消行中书省,
在 设立“三司” 地 方 分封诸子为王
表现:将原来行中书省的 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目的: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表现: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目的:巩固皇室
明朝时引进的农作物
总结新知
明朝的统治
时间:1368年
明朝的建立 南京)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措施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美版

削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1.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目的
材料一:行省长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二“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 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史》
中央权臣权力过大
1.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目的
材料一:行省长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二“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 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史》
将军队调动 和武官任命 的权力统归 兵部。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2.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设厂卫,监视官

明太祖 =======锦衣

明成祖 =======东
厂卫直接卫受皇帝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等,保护皇
帝。这两个机构成为了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用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残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课件完 美版
明朝建立
1368年,元朝 宣告结束。后明朝 消灭割据政权,统 一了的中国。
1.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原因、目的
材料一:行省长官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二“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 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明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44张PPT)
朱元璋像
知识串联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明 朝 疆 域 图
元末长期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 “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 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 要性,并着手进行 改革 。
明朝地方军事机构设置
2、措施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 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P67)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 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 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 加强了皇权。)
• 5.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 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 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 影响。 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
创景设情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 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 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 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 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03 教学课件_明朝的统治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03 教学课件_明朝的统治2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实行八股取士4.具体变化:(1)考试内容:考 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2)考试文体:必须写八股文。 4.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选贤任能,不利 于教育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四、经济的发展6.农业: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 生和向日葵等。7.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成为 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8.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 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5.(2019·四川眉山)《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 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C ) 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
知识点3:科举考试的变化 6.(2019·广西北部湾)“(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 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 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B ) A.设立军机处 B.采用八股取士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厂卫机构 7.张三丰是生活在明朝的一位书生,他的梦想是将来考中状元,那么他 必须在平时要努力学习( C ) A.唐诗宋词 B.汉赋结合材料四,说说明朝时这一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明朝时采用这 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危害? 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消极作 用越来越大,禁锢了人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艰难。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 为戒除大臣们的骄乐心理,他就设了一个局,警告大臣们。他下旨宴请文 武群臣,为皇后祝寿。可是这个宴会有些特别——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萝卜, 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朱元 璋逐一大赞每道菜的好处:“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 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 白,公正廉洁如日月”。群臣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朱元璋又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 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明朝的统治_PPT课件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
5.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
帝,应去( A)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6.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皇都积胜图》
晋商故里
课后活动
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 权统治;形成了较安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容易形 成皇帝专权,不利于提升国家和政府效能,影响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部 编 版 七 年 级明朝 的统治 _PPT课 件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①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②目的: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③考试范围: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四书”“五经”; ④答题标准: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 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 集注》为标准,不得自 己随意发挥。
部 编 版 七 年 级明朝 的统治 _PPT课 件
部 编 版 七 年 级明朝 的统治 _PPT课 件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部 编 版 七 年 级明朝 的统治 _PPT课 件
朱元璋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后,逐步统 一全国。为巩固统治,他推行一系列强化皇 权的措施。朱元璋采取了哪些专制集权的措 施?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官僚机构和科举考 试有什么变化?
2.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 应天府(南京)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8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8张PPT)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2)农民起义的爆发
原因:社会危机加重的同时加上元朝实行的民族 歧视政策,致使起义爆发。 主要起义军:刘福通首举反元义旗,而后徐寿辉、 张士诚纷纷起兵响应,割据一方,沉重打击了元 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2.经过
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太祖), 建立政权,国号明,定都应天府 (江苏南京)。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掌握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及影响; 2.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表现;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 历史现象的能力。
新课导入 思考:以下图片为南京明孝陵的鸟瞰图,它是哪一位皇帝的陵墓?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1)根据材料分析元末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
东厂提督宦官 锦衣卫扈从皇帝出行图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2.主要影响
(1)分析明初加强皇权的一系列措施有什么影响(利弊得失)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利: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了朝臣和地方官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巩固 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巩固皇室。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主要措施
(3)监察制度的建立 明太祖设置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十三 道监察御史,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视号“代 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为军政搜集情报机构,职能为守卫 值宿、侦察与逮捕、典诏狱。 明成祖时设立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史 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明中叶后期锦衣卫 与东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 经典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 经典教学课件

举子看榜图
3.“八股取士”的弊端
八股文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 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不利于选贤任能,阻碍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的统治
1 目标
了解明朝建立的 基本史实; 掌握明太祖和明 成祖强化皇权的 措施; 掌握明朝科举考 试的变化; 了解明朝经济的 发展状况。
课程目标、课程重点
2 目标
对比唐宋时期, 概括明朝加强君 权的特点,培养 用联系的观点, 综合分析对比史 实的能力。 通过对科举制度 的评价,提高运 用辩证的方法评 价历史现象的能 力。
时间:1368年 都城: 应天府(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 政局不稳, 人心浮动, 我当如何巩 固统治,加 强君权呢?
一、在地方
材料一: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

美,畅销海内外。
青 花

3.商品经济的活跃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 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晋商故里
乔家大院
课堂小结
布政局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皇帝
按察司 都司
群臣
人民

厂卫特务机构

明朝的统治说课课件

明朝的统治说课课件

明朝的统治说课课件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明朝的统治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
度来进行说课。

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明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
列的政治改革,如设立三公九卿制度、设立东厂西厂等,这些改革
对明朝的政治稳定和统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明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实行海禁政策、推行屯田制度等,这些政策对明朝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再次,从社会角度
来看,明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如实行科举制度、设立太医
院等,这些政策对明朝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
从文化角度来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如
明朝的科技发展、文学艺术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说课课件中,可以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对明
朝的统治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

首先,可以通过文字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明朝的建立、政治
制度、经济政策、社会变革、文化发展等内容。

其次,可以通过图
片展示明朝的历史文物、古迹、历史人物等,让学生通过图片更直
观地了解明朝的统治。

最后,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明朝的历史场景、
文化遗产等,通过视频的形式更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明朝的统治历史。

总之,明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说课课件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地介绍明朝的统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明朝这一历史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的 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南美洲的农作物(玉米、花生、向日葵等) 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皇帝 吏 户礼兵 刑工
②分兵权(大都督分为五军都督府)
复习:丞相始于什么朝代?
秦朝
朱元璋 强化皇权
2.厂卫制度
目的:监视官民 锦衣卫(明太祖)
机构: 东厂(明成祖)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 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 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 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 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 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 置。宋濂见了吓出了一身冷汗。
消极: 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培养顺从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科举考试 的变化
隋炀帝 科举制正式创立 科 举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
制 的
武则天 增加科举取士人数创立殿试制度
发 展
北宋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明朝 采用八股取士
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前朝基础继续发展
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 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明朝的建立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 应天府(今南京),他就是明太
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1368
明 太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朝代:明朝
元 璋
都城:应天府(南京)
画 像
朱元璋 强化皇权
强化皇权的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中央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强化皇权的措施:
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布政使司(民政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刑狱)
在地方: ①废行省制度,设“三司”。
都指挥使司(军务)
②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巩固皇权
复习: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始于元朝
朱元璋 强化皇权
1.改革行政机构 在中央: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 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朱元璋 强化皇权
科举考试 的变化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答题内容:《四书》《五经》 答题观点:朱熹《四书集注》
“四书”“五经”
八股取士
答题格式:八股文
想一想, 采用这种考试积制极度:会考产试生形一式个标什准么化样,的利影于响规?范考试 影响: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明朝的建立 2.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3.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庭困苦,从小给地主放 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当和尚。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无庙
可归的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 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 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 全国制瓷业中心。(青花瓷)
商业: 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商帮(晋商、 徽商)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府(南京)
朱元璋强 化皇权


的 统
科举考试
治 的变化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在中央:废承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分兵权 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答题观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