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

学科:

执教者:

课题:上学路上保安全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

2. 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知道上学途中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3. 针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制订防患措施,学会如何面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掌握相应的自护和防范技能。

4.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能运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

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能辨认各种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个性化批注:第一课时

一、本次活动分为二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调查校园内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以及校园内存

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安置安全警示标志以及设计其

它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表1: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

表2: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

1.成立调查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及活动需要将学生分成三大组。

①实地考察组:深入校园各个部位,寻找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及

②事故调查组:到学校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学校里曾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组:让学生搜集各种安全警示的标志,了解它们的作用及安置地方。

2.分组调查。

①实地考察

利用课间巡视校园各个部位和角落,仔细寻找藏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了解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如:下雨天,特别滑的路段:在没有老师看管的情况下使用大型活动器材,会产生危险:暴露在外面的电源插座或电线:即将倒塌的墙壁……填写《学校安全隐患统计表》。(可出示照片辅助介绍学校安全隐患情况)

②事故调查

向学校调查了解过去一年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故,认真填写《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③安全警示标志搜集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查阅书籍、实地观察,搜集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可以用照片、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写出它们的名称、作用以及的安置的地方。

第二环节: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阶段对学校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大家愿意继续研究有关校园安全的问题吗?(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二)成果汇报展示

下面请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①请实地考察组推选一名同学,汇报在校园内发现的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图片)

②请事故调查组的组长汇报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大致情况。

④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采访调查,发现了许多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提醒自己和全校同学引起注意,从而避免或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⑤各小组讨论后各自提出合理化建议。

⑥教师引导:同学们的金点子真不少。大家知道本学期我们开展“我与安全同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口号是:“心系安全,关爱生命”。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你们比较喜欢的,在这节课上又能办到的校园警示方式是哪一种?如果小组成员中有不同意见的不必强求,要尊重他本人的意见。

⑦教师征求学生的设计意向。

(三)各小组设计校园安全警示活动。

(1)如果你想设计校园安全警示标志、标语,那么请大家参考搜集来的标志,选择好校园隐患设置点(出示幻灯提供帮助)设计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语。老师建议大家:设计的标志、标语要美观、醒目。

(2)动手制作。

各小组取出材料:白纸、铅笔、彩色笔等。

各小组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标志设计地点。

小组成员全作制作安全警示标志,要求醒目、美观。

(3)展示设计成果

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作品放置地点。

请采取其它方式警示校园安全的同学上台说说你的创意。

(四)安置安全警示标志(课后延伸)

请同学课后把自己做的安全警示标志安置到相应的地方。如果是墙壁、玻璃、活动器具等可粘贴在上面,如果是地面上的,可用小木棍插在地面上,要求指向明确。下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继续研究其它校园安全问题。

三、活动评价

1、学生通过活动是否认识、分辨安全警示标志含义、作用。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是否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

示。

4、是否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5、是否树立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是否具有关注生命、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自觉地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

6、通过实践活动,是否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

教后反思:

课题:访谈-采访身边的能人

教学目标:

1 学会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查找收集资料。

2 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3 通过活动探究,对某位名人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合作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课时安排:3

个性化批注: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由于每位学生的起始能力不同,所以对每组同学的要求及期望值

也应有所区别,对知识能力较低的小组,可鼓励他们采用较简单的形式,

如出手抄报。并在课前贴出来展示。

2 经过2-3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确定上台展示的顺序。可根据

所研究的内容,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一、导入

常言道“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空中的闪闪群星

构成了璀璨夜空,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为

了走近那最亮的几颗星,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进行了这次综合实

践活动,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探究、整理、修改,完成了你们心爱的

作品。今天就是你们展示自己风采的时刻。

请同学们作好评价记录,我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听众,更是评委。

二、小试牛刀

我们把全班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

“小试牛刀”,这是一组竞答题,选题后,可以汇集全组力量答题。(教

师出题,考查学生对名人知识的积累)

三、民族魂

四、人物面对面

采访是了解人物的好形式,看看谁的“人物访谈”更胜一筹。

五、名家名作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还因为他有伟大的作品流传于世,作为语文

学科,我们更关注他们的文学作品。

六、评价

1 请同学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2 教师总结。以鼓励为主,注重过程。

教后反思:

课题:我们的学习用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关注并了解书包,学会合理使用书包,能选择健康的书包。通过搜集书包及其内部文具的资料,提升获取信息、整合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写相关研究报告。

2.过程与方法:整个活动过程以班队会活动为主,适当配合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主要以小组交流、实践法、查阅法、发现法、研究法、试验及动手制作法等开展各种活

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司空见惯的学习用品---书包的关注与研究,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的书包等学习用品是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激发其乐于从小处着眼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激发其乐于从小处着眼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

课时安排:4

教学过程:

个性化批注:

一、文具调查。

二、设计未来书包。

活动过程

文具调查

活动目的:学生去商场调查文具的价格、品牌、样式。选择一种自

己喜欢的书包,进行调查了解,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学生设计调查表

市场上的文具调查表

品牌价格样式颜色材料

学生调查后结论:通过对市场上文具品牌与价格的比较,我们发

现价钱越贵的书包,质量相对好一些,但也不是价格贵的文具就适合我

们。在选购文具时,我们要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尽量选购物美价廉的

文具。

二、设计书包

活动目的:这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对书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引发学

生的创作欲望,为他们的创意提供范例和空间。通过与小组同学的交

流,互相启发、互相提高。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都想让自己的书包朋友更完美、更能突出自

己的个性,那么我们就赶紧开动脑筋想出自己的的创意吧设计未来书

包,比较自己的书包。选出合理的设计继续保持,改进那些不合理的设

计,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一种新型书包。把好的建议保留。

生成新课题:课桌的研究、设计。

为了让书包能放进课桌里面,同学们集思广益,调查、研究了课桌

椅,并设计了功能齐备、型号适中的学生课桌椅,提供给做课桌椅的厂

家。

教后反思:

课题:吃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 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教学重难点:

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课时安排:4

教学过程:

个性化批注:一、早餐研究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

问题设计: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

(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

(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

(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

(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

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

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

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e.上网收集早餐资料。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

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

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

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营养师”

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例如:

主食: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活动成果:

活动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照片等

成果汇总:

1.调查统计表。

2.设计宣传画。

3.写活动后的收获。

4.自己设计的营养早餐

实施时的相关要求:

1.学生自由选择活动主题,对同一主题的学生合并为同一小组,选出组长,讨论设计活动方案。

2.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主题查找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平时的观察尽量设计较科学的调查问卷

3.对校外学生早餐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4.调查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找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5.采访组:

(七)活动评价,总结提升

1.今天我们收获真不少,在这次活动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呢?你最欣赏哪个小组?

二、零食与健康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教后反思:

课题:有趣的鸡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3

个性化批注:教学过程:

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

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方案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

(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

推断。

(3)小结: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

(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

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

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总结评价。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

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

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方案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2、蛋壳制作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通过作画、欣赏、感受、评价蛋壳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探索和尝试蛋壳画的制作,以及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蛋壳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活动设计按照欣赏――探索――总结――再探索的思路进行安排。

欣赏部分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活动。探索活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个生鸡蛋。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壳上作画,这一步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构图、造型、涂色,达到学习自主性,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效果的个性化等要求。

总结是活动的第三步,这一步从彩蛋画展览和赠送彩蛋画两个方面进行。

再探索主要指活动延伸部分,这部分以引导学生的工艺品创作为主线,努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选择新的题材,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蛋壳工艺画的制作。

教后反思:

课题:声音与生活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2、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课时安排:4

个性化批注:教学过程:

一、活动1: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①活动目标:

⑴能举例说出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⑵能把自己知道的声音的作用与其他同学交流。

⑶能举例说明声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②实施过程:

(1)可两个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开始前,老师提问题:“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

关系?”以引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3)教师对活动提出要求:A、查阅资料并做好简单的笔记;

B、围绕“声音告诉了我们什么,声音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声音能使我

们心情变得怎样”等几个问题,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C、把自己

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4)学生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新巡罗指导,解答学生

提出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进程和情况,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进行

交流。

(5)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多媒体

音像资料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声纳”、“乐音”、“噪声”等内容的

理解。

(6)启发学生思考:噪声有什么危害,怎样减少噪声?

评价建议:

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填写下表,进行自评。

学生姓名:

日期:

项目下次做下次更好很非常好

1、课前准备有关声音

作用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按教师的要求阅读

和整理资料。

3、不懂的问题向老师

请教。

4、把自己知道的内容

与同学交流。

2、自制乐器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简易的乐器。

2、能使学生做一些简易的小乐器。

教学重点

制作小乐器

教学难点

制作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乐器,说出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不同。体验乐器声音的优美,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

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制作乐器三步骤:

(1)根据乐器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鼓的形状大小各异,但它们都由鼓体和鼓面两部分构成,鼓面都是圆形的并且有弹性)(2)根据乐器的构造进行制作,重点组装好发声部位的材料。(如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小学英语学习计划书

小学英语学习计划书 小学英语学习计划书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已经站在了六年级的阶梯上。紧张的六年级,应当有充实的学习计划,以下就是我的计划: 一.语文: 1.使用工具书自主预习课文,并试着解答课后题。 2.学习课文后,完成课后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 3.学完一个单元后听写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背诵课文段落。 4.温故而知新,每隔一月,朗读所学精读课文,并由家长提问回答课后题。 5.每周保证完成作文一篇。(作文需提高速度,减少涂改、错别字。) 6.读书划出好词好句,尤其要多读科普一类书籍。 二.数学: 1.学会课前利用《小学教材全解》预习新知识。 2.学后做适当练习,加强巩固。 3.对自己的弱项进行专项训练。 4.多做一些奥数题,开阔思维能力。 三.英语: 1.记单词时要边读边记。

2.每学完一个单元,根据单元知识写短文,加强句型练习。 3.每周复习一次笔记上的语法知识。 4.课文会背会默。 5.多听磁带,进行听力训练。 四.其他: 1.课外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尽量抽出时间练习跳绳、踢毽子,备战秋季运动会。 2.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小学英语学习计划书二 一、时间安排 1、每天的四个“1小时保障” 每天保障做一小时的语文或数学寒假作业;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无负担课外阅读;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英语自学;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运动。 2、计划与非计划 如无特殊情况,每天必须完成以上计划; 每天的计划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灵活自由安排; 如果因外出旅游、回乡下度假等意外安排,可临时不予执行;

可以偶尔睡懒觉,但不要影响当日计划的实施。 二、学习计划 1、不参加语文、数学的培优,不请家教,相关课程自己独立完成。 2、语文课程计划 7月份完成暑假作业,8月中旬前检查、改正,查漏补缺; 把自己的藏书系统再读一遍,重点读历史、百科知识大全、漫画、中外名着导读等丛书; 假期可以自己买三本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 把以前稍显薄弱的阅读题的规范回答、错别字系统复习。 3、数学课程计划 7月份完成暑假作业,8月中旬前检查、改正,查漏补缺; 假期完成五年级《奥数提高班》的自学,基本掌握其要领,有选择性挑选典型题目做。 自己注意计算细心化的纠正。 4、英语课程计划 英语学习能力和成绩一般,要重点加强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校课本系统复习一遍,每天坚持听剑桥英语的磁带,时间不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认识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怎样接收和传递信息 3、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教学时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哪些是信息及信息的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认识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课讲授 1、我们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等传送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

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或传递大量的信息。看电视,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小伙伴说话,给远方的亲友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都是在接收或传递信息。(请学生们列举接收和传递信息的例子) 3、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 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 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设备)是怎样进行的呢?(讨论)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就能直接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归纳、综合、比较、判断等处理后,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说话、写字、动作、表情等方式输出信息。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是(雨量器 ) 。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外,还能溶解 ( 气体 ) 。 3、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通常叫做(天气日历) 。 5、人们常常根据的( 云量)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6、 ( 风向标 )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 北 )向( 南 )吹来的风。 7、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 层云 ) 、(积云)和( 卷云 ) 。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中雨或( 雪).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24小时的雨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 2、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3、降雨概率40%--60%为下雨的可能性很大。(X ) 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x )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6、经溶解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x ) 7、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8、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x) 9、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10、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里的溶解。(√) 三、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1、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B)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27℃读作(C)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 3、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D) A.含在嘴里不动 B.用舍翻动搅拌 C.把糖块咬碎D.咬碎并搅拌

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四年级学生学习

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四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计划 四年级二班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因疫情无法正常到校上课的问题,实现全县中小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依据上级文件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网络学习计划如下: 通过电话、班级微信群、QQ群等网络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网络教学活动。同时,教师除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预习 1. 教师利用“出口成章”小程序每天布置朗读(部分内容需要背诵)任务并及时检查,在群里及时公布学生完成情况(包括未完成、易读错的字,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每天提醒未完成的学生按时完成。生字的认读和抄写、重点词句的注释等预习任务则让家长监督学生认真完成。 2.将每天学习的课文需要明白的学习重点,学习目标发送至微信群,提醒学生按照要求去学习.做到有方向,有目标,每天都有收获

二.新课的学习 1.鼓励学生和家长安排时间在“央视频”APP进行在线学习(若有疑问,可询问家长或者在群里向教师请教) 2.教师利用2020电子版《小学教材全解》梳理出重点单元知识,并通过微信群和QQ群传递给全体师生,并督促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教师请教或者询问成绩优秀的同学,教师需及时解答疑问。 三.课后巩固 1. 教师在新课学完后,布置适当的作业来巩固新学知识,如背诵、生字的抄写、读笔记、重点词语的抄写、同类文章的阅读等(并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请家长每天按时给孩子听写生字,批改,发送照片到班级群。 3.要求学生每天学有所获:把每一天收获的知识或者是单元、课文的小结总结在一个本子上! 四、在此期间向学生和家长及时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不信谣、不传谣,严格要求学生在推迟开学的特殊时期不得离家、不返校,做好防护。 具体时间安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3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4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7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10 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12 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15 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17 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20 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23 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26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28 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31 第12课时综合练习34 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36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8 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39 课2时练习课42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43 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44 第2课时角的度量46 第3课时角的分类48 第4课时角的画法50 第5课时练习课52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54 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55 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57 第3课时练习课59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61 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63 第6课时练习课6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6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67 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69 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71 第4课时练习课72

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74 第6课时认识梯形76 第7课时练习课(一)78 第8课时练习课(二)79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80 第1课时口算除法81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83 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85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87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89 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91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92 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94 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97 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99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101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03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04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07第3课时练习课10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10 第1课时沏茶问题111 第2课时烙饼问题113 第3课时田忌赛马117 第4课时练习课119 第九单元总复习121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122 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125 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127 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129 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131 第6课时统计复习132 第7课时复习课133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二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 第三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的听力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单元天气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小学教材全解四年级上册数学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一套) Part I Writing(30minutes) Directions:For this part,you are allowed30minutes to write an essay.Suppose you have two options upon graduation:one is to work in a state-owned business and the other in a joint venture.You ar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 two.Write an essay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your choice.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120words but no more than180words. PartⅡListening Comprehension(25minutes) 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hear three news reports.At the end of each news report,you will hear two or three questions.Both the news report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After you hear a question,you must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1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Questions1and2are based on the news report you have just heard. 1.A)It was dangerous to live in. B)It was going to be renovated. C)He could no longer pay the rent. D)He had sold it to the royal family. 2.A)A strike. B)A storm. C)A forest fire. D)A terrorist attack. Questions3and4are based on the news report you have just heard. 3.A)They lost contact with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They were trapped in an underground elevator. C)They were injured by suddenly falling rocks. D)They sent calls for help via a portable radio.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13

第一课<举手的秘密>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露”,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地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地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时要充满自信。 2.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知道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真正地帮助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磁带。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秘密吗?谁愿意悄悄地告诉老师?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三年级,他有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举手的秘密。 2.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2.检查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指名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注意多音字: 露lù lòu 找出课文中这些字读什么音,读读这些句子。 B.小组内相互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有创见。比如:记字形,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办法。记“仍”,把“扔”(或“奶”)的偏旁去掉,换上“亻”(单人旁)。“份”还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记“况”,左边“冫”,右边“兄”。“题”:左边是“是”,右边是“页”,注意“页”字要写在“是”字最后一捺上。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小学教材全解.四年级(语文.上)

小学教材全解.四年级语文(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文内容:20-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诗人的意境,从中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诗人身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博览群书,青年时游历全国。天宝初曾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被排挤出了长安。公元755年,李白蒙冤被放逐于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公元762年,病死于当涂。文学成就: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主要的作品:《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名言佳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人,后迁至浦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突出成就: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鸟鸣涧》《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名言佳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课文内容: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意:朋友就要告别黄鹤楼东去了, 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远去,渐渐在碧空消逝, 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边流尽。 主题解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写春天送别好友时的情境,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城,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意:渭城的晨雨,湿润了地上的沙土, 客舍旁的柳枝在雨中分外青新。 劝好友再饮完一杯醇香的美酒,只因你西 出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主题解说:《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恋恋不舍之情。 课外练习题: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最新完整版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目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一) 8.设计制作小车(二)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教科版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 第一单元声音 1.1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引导学生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描述声音。 3.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4.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难点 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素材、声音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 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 二、聚焦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论。 听到的声音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对声音主要特点的描述咳嗽声人的喉咙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 雷声云层的碰撞产生响(强),低,比较刺耳 溪水声溪水撞击物体比下雨声响,悦耳 马蹄声马蹄撞击地面比较沉闷(低),有节奏 敲门声手指撞击门比较响(比较刺耳) 笛子声嘴巴吹,手指按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 三、探索 活动一: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汉字偏旁部首及名称

偏旁部首名称《小学教材全解》《学生规范字典》 偏旁名称例字偏旁名称例字 冫两点水次冷止止字旁武 冖秃宝盖军写户户字旁扇 十十字儿华礻示字旁祖 讠言字旁论计王王字旁琅 刂立刀旁制别木木字旁村杜 八八字旁谷分车车字旁辆输 人人字头仓全日日字旁暇明 厂厂字旁原压曰冒字头冒暑 力力字旁努父父字头爹斧 又又字旁艰牜牛字旁牵特 亻单人旁侵攵反文旁敏故 卩单耳刀却斤斤字头新 阝双耳刀陆爫爪字头爱 廴建字旁延月月字旁腹肋 勹包字头甸穴穴宝盖穿空 厶私字儿参立立字旁竖 匚三框儿医区目目字旁盲瞳 冂同字框网田田字旁男胃 氵三点水泸石石字旁研砂 彡三撇儿彤矢矢字旁矮 忄竖心旁悄疒病字旁疼 宀宝盖儿宜衤衣字旁衬 广广字旁底钅金字旁错 夕夕字旁梦罒皿字头蜀 辶走之旁邀皿皿字底孟盖 寸寸字旁封禾禾木旁秋秀 扌提手旁拖白白字旁泉 土提土旁地鸟鸟字旁鸭 艹草字头药米米字旁粒糕 大大字头套西西字头栗要 小小字头肖页页字旁顷 口口字旁唱舌舌字旁乱 囗方框儿国缶缶字旁缸缺 门门字框阅耳耳字旁耽职 巾巾字旁师虫虫字旁蛹 山山字旁峡虍虎字头虑虚 彳双人旁徐竹字头管篮 犭反犬旁猪舟舟字旁船 饣食字旁饱走走字旁赵 尸尸字头屡足足字旁距踞 弓弓字旁张角角字旁触解 孑子字旁孩身身字旁躲 女女字旁妈鱼鱼字旁鲜鳄 纟绞丝旁绒隹隹字旁雀 幺幺字旁幼亠部 马马字旁骝雨雨字头露霜 灬四点底热齿齿字旁龄 方方字旁旅革革字旁靴鞭 手手字旁拜骨骨字旁骼 欠欠字旁欲音音字旁韶韵 火火字旁灭心心字旁意

汉字偏旁部首及名称表

一般地说,除独体字外,每个字都由几个偏旁组成,但却只有一个部首。 例如“转”字,偏旁是“车”和“专”,部首是“车”。在这里部首是其中一个偏旁。“辉”字的偏旁是“光”和“军”,部首是“小”或“车”。在这里部首和偏旁完全不同。 部首是为查字典服务的,有时没有名称。 合体字大多有两个或更多的独体字,或者由独体字和部件、部件和部件组成。偏旁就是组成合体字的各个部分。部首则是字典、辞典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取其相同的部分,作为查字的依据,分部排列,相同的部分就是部首。偏旁和部首不是一回事,但有一定的关系。部首和偏旁的关系是:部首也是偏旁,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的数量比部首多。 例如: “她”字的两个偏旁是“女”和“也”,部首是“女”。 “雷”字的两个偏旁是“雨”和“田”,部首是“雨”。 “就”字的两个偏旁是“京”和“尤”,部首是“尢”(没有点的“尤”)。 “望”字的偏旁是“亡、月、王”,部首是“月”或“王”。 “街”字的偏旁是“彳、圭、亍”或“行、圭”,部首是“彳”。 “哀”字的偏旁是“口、衣”,部首是“口”。 “鸿”字的偏旁是“三点水、工、鸟”或“江、鸟”,部首是“三点水”或“鸟”。 ㈠偏旁同部首的联系与区别 “偏旁部首”常常连在一起说,于是有些教师就认为“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误解。偏旁和部首,虽然有某些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如“语”字,由“三点水”和“吾”两个偏旁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两个偏旁组成;“问”字由“门字框”和“口”两个偏旁组成。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 在分析字形时,常常提到“部首”这个术语,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附表”里有《部首名称表》。那么,什么是“部首”呢?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偏旁中,部首的数量很少,常用的不过一百多个,前面提到的《部首名称表》列出的部首是99个。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主要是声旁,常用的有一千多个。声旁中将近90%是独体字,如“偏”、“驾”、“固”等字中的“扁”、“加”、“古”,这类声旁叫做“成字声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那些构字能力强的成字声旁叫做“基本字”。 把表义的偏旁叫做“部首”,起源于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古代字典。古代字典给汉字分类采取“据形系联”的方法,把具有共同形旁的字归为一部,以共同的形旁作为标目,置于这部分字的首位,因为处在一部之首,所以称为“部首”。如“妈”、“妹”、“妙”、“姑”等字,具有共同的形旁“女”,“女”就是这部分字的部首。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nu ò ru ò n íng g ù ji ān sh ì f ēng ku āng w ān y án ì hu ì 二、 给多音字组词.( 4分) zh āo ( ) lu ò( ) s ì ( ) ch ù( ) 朝 ch áo ( ) 落 l à( )似 sh ì( )处 ch ǔ( ) 三、火眼金晴.(辨析形近字.再组词)(4分) 需( ) 谦( ) 岭( ) 详( ) 须( ) 歉( ) 冷( ) 洋( ) 介( ) 铜( ) 值( ) 疑( ) 价( ) 筒( ) 直( ) 凝( ) 四、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6分) 宏伟 雄伟 宏大 1、初上黄山.我就为黄山松那( )的气势所折服. 2、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 )瑰丽的壁画.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气魄( )的万里长城. 因为……所以…… 虽然…… 但是…… 不仅……而且…… 4、李伟( )积极锻炼身体.( )讲究个人卫生. 5、李伟( )积极锻炼身体.( )不讲究个人卫生. 6、李伟( )积极锻炼身体.( )身体很结实. 五、补充下列词语.回答问题.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4分) 舍己( )人 舍( )忘( ) 救( )扶( ) 这些词语都是赞颂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语.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句子练习.(8分) 1、为下面句子加标点. (1)、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2)、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占领了597.9高地 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3)、将军边走边喊 不要停下来看 快速前进 2、说说下面句子引号的作用. (1)、伊春是个“天然氧吧”. (2)、道路两侧的“铁木树”.也叫做“黑心树”. (3)、这是一个负载着60亿人口的“百病丛生”“危机四伏”、需要紧急抢救 的“病球” 3、修改病句. (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 (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摆好.(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盲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流过桥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生做的食品都被我们吃完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恰当的官连词把下列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伽利略是位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敢于向亚利士多德这位权威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佳句积累(5分)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全一册带答案

第一部分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 举手的秘密(1) 1.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的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kěn jué miào chéng jì huí yì ( ) ( ) ( ) ( )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示意(shì sì)虽然(suīsuí)轻蔑(miè mòo) 三、比一比,组词语。 但()亿()县()绩() 胆()忆()具()责() 四、按要求写词语。 1.例:呆头呆脑(ABAC) 2.例:窃窃私语(AABC) 3.从上面所填词语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五、根据句子选择破折号的用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声音延长时间 D.表示转折 1.我终于举起了左手,而且举得高高的,人都几乎要站起来了——生怕老师看不见。 () 2.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 穆朗玛峰。() 3.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

4.“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 5.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能装很多东西——但现在不见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老师为什么和“我”约定当我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时,可以举右手? 2.老师和学生这样的约定,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 参考答案: 一、诚恳绝妙成绩会议 二、(1)(2)(1) 四、甩来甩去又大又圆自言自语 朗朗上口默默无语赫赫有名 举手的秘密(2) 1.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的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ǎn xiǎo yǒu shàn cháo xiào héǎi ( ) ( ) ( ) ( )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尴尬(gā gē)迟钝(cíchí)懦弱(nuò xù) 三、比一比,组词语。 潮()妙()恳()切() 嘲()炒()垦()窃()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眼里闪现惊喜。(扩句) 2.我吐露了心中的秘密。(改成“被”字句) 3.这一次,我流利地回答了问题。(缩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小学四年级科学一、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 1、天气总是在发生,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2、、、和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风吹来的方向称为_______,东北吹向西南的风称为_______风;气象学家把风的大小定为_______个等级。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 5、酒精灯的火焰中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每题2分,共20分) 1、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室内温度都会高于室外温度。() 3. 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4、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5.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6. 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7、下雨和天空中的云层有很大的关系。() 8.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9. 酒精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10、在天气符号中,是表示“小雨”的。()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每题的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 1、24小时降水量是30毫米,它应该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2. 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 巧克力 B. 奶糖 C. 薯片 3.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4. 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A. 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 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C. 在油中溶解。

5、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说明()。 A、下雨 B、晴天 C、阴天 6. 我们可以用()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 B. 沉淀 C. 蒸发 7、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 8. 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 A. 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 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C. 水恰好蒸发完全时熄灭酒精灯。 9.多云时的云量在天空中不超过()。 A、四分之一 B、四分之二 C、四分之三 10.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 A. 用电扇吹 B. 马上跑 C. 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 四、实践题。(共20分) 1、某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与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2、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