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检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各单元检测题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当风向标指向东时,这时的风向是东风。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
3、当红旗飘向东时,风向是东风。
4、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
5、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雨、雪、雷电。
6、卷云、羽状云都是由微小的云团组成的。
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降雨天气。
7、水在0℃时会开始结冰,而冰在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
8、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气温最高,凌晨和早晨气温偏低。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来测量。
10、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几个等级,风速可以用来测定。
11、糖、盐等物体能溶解在水中,沙子、石头等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12、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能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已经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都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制作天气日历时,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4、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5、天气预报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6、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7、水能溶解任何物质。
8、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9、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三、选择(共24分)1、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A)浮在水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2、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C)薯片。
3、我们可以用(C)蒸发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4、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B)用灯帽盖一次。
5、测量气温应选在(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
6、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C)50—100毫米。
7.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B)6级风。
8.下面的天气符号中,(B)表示阴天。
一、填空:1、过滤2、搅拌、加热3、不同、能、小4、盐、糖、沙子、铁、木头5、氧气6、蒸发7、无机物、有机物8、限度、26.49、结晶二、选择题:9.当红旗的飘向西北面时,这时的风向是( A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
2.声音是靠______传播,______不能传声。
3.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
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
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
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
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______;水越少,声音越______。
4.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顶着钢琴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是利用______来听声的。
5.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______;琴弦越粗,声音______。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 )2.用振动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会有水花溅出。
( )3.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4.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5.小谢同学在敲架子鼓时,发现鼓声的强弱不同,这是因为鼓面的振动频率不同。
( )6.敲打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要低。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声音一、选择题1.二胡演奏前,琴师都要通过松紧弦来调音,松紧弦是为了改变()。
A.声音的高低B.声音的大小C.二者都改变2.以下做法中,无法改变琴弦的声音高低的方法是()。
A.选择不同粗细的弦B.调整弦的松紧C.不同的力度弹拨弦3.在下面的三种物体中,()传播声音的能力最佳。
A.空气B.游泳池C.桌面4.在矿井事故中,埋在井下的最有效的自救方式是()。
A.挖通道B.拨打120 C.敲击金属管道D.大声呼救5.图中这五根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最低。
A.1号B.5号C.3号6.()是让我们感到舒服的声音。
A.安静的音乐B.人们的喧闹C.疾驰而过的车辆7.敲击小鼓的鼓面时,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
在这个实验中,()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小鼓的鼓面B.纸屏C.泡沫塑料小球8.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嘴唇B.喉咙C.声带9.地震后,一男孩被困在倒塌的楼房里,他用砖头敲击自来水管,救援队及时找到了他。
小明巧用了()。
A.砖头坚硬的特性B.钢管坚硬的特性C.钢管传声能力强的特性10.声音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中不能传声。
A.水B.空气C.真空11.外耳的()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
A.耳郭B.耳蜗C.听小骨12.敲击同样锣鼓时,轻轻地敲和重重地敲,改变的是声音的()。
A.高低B.强弱C.传播方式13.老师平常都要求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这里的大声朗读指的是声音的()。
A.音高B.音量C.音色14.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发出的声音越强。
A.大B.均匀C.不均匀D.小15.手机的铃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A.空气B.喇叭C.声带二、填空题16.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一耳郭一( )一鼓膜一( )一耳蜗一( )-大脑17.在二胡琴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琴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
18.吹奏口琴时,观察口琴的簧片可以发现:簧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簧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鸟叫声、读书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 而产生的。
2. 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 在振动。
3. 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
4. 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如 、 、 等,声音通过 传播最快,通过 传播最慢。
5.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 、 、 都有关系。
6. 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主要是指声音的 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主要是指声音的不一样。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 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2. 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3. 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4. 固体物质要比气体物质的传声本领强。
………………………( )5.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6. 当物体振动慢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当物体振动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低。
……( )7. 固体能发出声音,而液体和气体则不能。
………………………( ) 8. 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 ) 9.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就不能辨别出发声物体的方向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全套单元测试题含期中期末及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单元测试题含期中期末及答案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要想让橡皮筋发出更高的声音,应该让橡皮筋()。
A.松B.紧C.变粗2.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3.铁、水和空气,传播声音本领最好的是()。
A.铁B.水C.空气4.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声音的强弱不同B.声音的高低不同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不同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B.真空中也能传声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二.填空题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改变了。
2.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振动得越()。
3.我们常见的乐器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是靠()发出()的声音。
4.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振动,并通过这些()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三.判断题1.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而且,只要鼓声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2.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3.我们做的土电话能听到对方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扩大了。
()4.在一根笔直钢管的一端敲一下,耳朵靠在另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声音从钢管那端传过来,说明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
()5.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四.连线题1.根据以下声音的特性正确连线。
用力敲击锣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音强鼓皮振动幅度大听到的声音弱鼓皮振动幅度小五.简答题1.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中我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 ),音高( )。
A.越快越高B.越慢越低C.越慢越高2.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
A.拉伸橡皮筋 B.揉搓橡皮筋 C.用手按压鼓面 D.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3.下列物质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A.空气B.水C.钢铁4.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那么玻璃罩内的闹钟的声音将( )。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响C.不变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这是因为()。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减缓了C.声音传到锣里面了6.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他们面对面讲话,也仍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
这是因为()。
A.他们处于真空状态 B.他们戴着头盔 C.他们离得太远7.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8.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9.下列成语与声音无关的是()。
A.声名狼藉B.鸦雀无声C.震耳欲聋10.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A.回声B.人的错觉C.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二、填空题1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它是以 __________ 的形式传播的。
12.鼓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人的(______)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全套)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20%1、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 do 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1 ”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
2、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3、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的。
4、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5、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有关。
6、尺子振动的()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7、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8、如图所示,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主要是(),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依次()(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二、判断题30%1、下雨声属于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
()2、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3、声音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4、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5、医生的听诊器的听诊头像鼓膜一样,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6、耳蜗中充满液体。
()7、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的幅度不会发生变化。
()8、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的音量大小。
()9、为了防止琴弦松脱,琴弦调得越紧越好。
()10、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三、选择题30%1、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A.高、低B. 强、弱C. 多、少2、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锣面停止了振动B、锣面振动更慢了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3、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否则即使他们面对面讲话,也仍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
这是因为( )。
A.他们处于真空状态B. 他们戴着头盔C. 他们离得太远4、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 )性能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我们耳朵的结构主要分为外耳、______和______三部分。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声音的强弱可用______来描述,声音是以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4.我用来制作发声罐。
材料:塑料罐罐内装的物体:几粒豆子不减少发声罐内部的物体,使发声罐发出的响声变轻的办法是: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制作小乐器时,我们先把设计图画出来,画设计图的目的是______。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物体会发声是因为物体在振动,如果物体停止了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
(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 )3.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人的嘴唇在动,产生振动的缘故。
( )4.因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所以在月球上声音也能传播。
( )5.把尺子伸出桌外部分的长度,从10厘米转换为6厘米后,拨动尺子振动的速度也变慢了。
( )6.音叉上的数字表示的是振动频率,频率越大表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 )7.每天掏耳朵“屎”(耵聍),是为了保护耳朵。
( )8.用较小的力敲击鼓和用很大的力敲击同一个鼓,产生的声音是同一音高。
( )9.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音高比大人高,这是因为孩子的声带小而狭窄,振动快。
( )10.在阅览室读课文要嗓音洪亮,这不是噪音。
( )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1.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 )发出的声音最高。
A.最长的钢管 B.最短的钢管 C.长度居中的钢管2.下面对音叉轻触水面时的现象,正确的是(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28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以()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4、外耳分为()和()两部分。
5、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6、听觉神经的作用是()鼓膜有()的作用。
7、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8、橡皮筋拉得越紧,弹拨时发出的声音越()。
二、判断题。
【8分】1、用不同的力敲击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2、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3、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某一种物体在振动。
()4、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向上传播。
()5、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
()6、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7、我们听到的别人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8、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三、选择题。
【16分】1、击打音叉后,迅速将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见水面( )。
A.出现一圈圈的波纹B.动一下就不动了C.没有变化2、关于弯折钢尺和拨动钢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弯折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强B.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说明钢尺在振动C.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3、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连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B. 越来越低C. 一样高4、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大B. 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大C. 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大5、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最长的钢管B. 最短的钢管C. 长度居中的钢管6、如图,古代人经常用“伏婴而听”的方法侦听城外的敌人是否在擦地道。
这种方法利用的是()的原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音高描述错误的是()。
A.振动越快,声音越高B.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C.长、松、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2.()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3.敲击音叉的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响C.越轻4.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锣,声音会马上停止,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B.手吸收了声音C.锣被按住后停止了振动5.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
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
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二.填空题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产生的。
2.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可以在()、()、()中传播。
3.耳由()、()、()三部分组成。
4.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三.判断题1.噪音会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睡眠,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也是一种污染。
()2.同一根弦,拉得越紧声音越高;拉得越松,声音越低。
()3.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
()4.当雨落入水中,水纹呈波形散开这是我们可以听到“滴答”声。
这说明声音是以水波为载体传入我们耳朵的。
()5.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四.连线题1.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将声波转化为振动鼓膜传递声波到中耳听小骨传递声波到内耳耳蜗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听觉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简答题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2.如图,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六.综合题1.你能用以下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任意选择其中的几种材料),写出你的想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1. 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的。
2. 我们经常用 和 区别描述声音的两个特性。
3. 音叉是一种 仪器,用来 乐器和测试 。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 , 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 的次数。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4.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5.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2. 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它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 )3. 耳屎非常脏,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掏耳朵。
………………………( )4. 太空中静悄悄的,对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 )5. 声音在各种物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
…………………( )6. 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就是骂他两句也没关系,反正他也听不到。
………………( )7.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就停止了。
……( ) 8. 选择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 )9. 成年女子的声带比男子的声带短,音高高。
……………………( ) 10.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
A. 水B. 木头C. 钢铁 2.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 嘴唇B . 喉咙C . 声带3. 在两个纸杯之间连上一根绳子,当( )时,声音传播效果最好。
教科版(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2.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A.空气B.瓶口C.瓶子D.无法确定3.噪声对于我们的健康()。
A.不影响B.有危害C.有益处4.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空气D.真空5.下面图片中与声波传播状态相似的是()A.像太阳B.像水波涟漪C.像波浪6.我们耳朵里的()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7.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笛子本身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10.如下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B.C.11.为了保护听力,正确的做法是()。
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B.在教室里大声喧哗C.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二、判断题12.要想让敲响的锣声停止,可以用手捂住锣面。
()13.声音只有音量高低之分,没有强弱的差别。
()14.小区内开车,前边行人走路慢,为了安全可以连续鸣笛提醒。
()15.现在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不用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16.长短不同的琴弦,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7.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8.皮筋琴声音的强弱变化跟拨动皮筋的幅度有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
(17分)1.耳朵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振动的越___________。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当物体的__________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
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_____传播最慢,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5.鼓声是由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6.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声音有可能__________我们的听力。
二、判断题。
(20分)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传到耳朵时会引起鼓膜振动。
( )2.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 )3.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 )4.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5.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6.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些。
( )7.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 )8.人们有很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 )9.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10.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 )三、选择题。
(30分)1.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的是( )。
A.物体的颜色B.物体的气味C.物体振动的快慢2.经过实验探究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所听到的音高越( )。
A.高B.低C.一样3.古代,战士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敌方军队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一、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
1、天气总是在发生,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2、、、和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风吹来的方向称为_______,东北吹向西南的风称为_______风;气象学家把风的大小定为_______个等级。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
5、酒精灯的火焰中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每题2分,共20分)
1、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室内温度都会高于室外温度。
()
3. 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4、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5. 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
6. 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
7、下雨和天空中的云层有很大的关系。
()
8.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9. 酒精能溶解在水里,油也能溶解在水里。
()
10、在天气符号中,是表示“小雨”的。
()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每题的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
1、24小时降水量是30毫米,它应该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2. 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 巧克力
B. 奶糖
C. 薯片
3.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4. 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
A. 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
B. 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C. 在油中溶解。
5、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说明()。
A、下雨
B、晴天
C、阴天
6. 我们可以用()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 B. 沉淀 C. 蒸发
7、测量温度的仪器是()。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
8. 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
A. 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 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C. 水恰好蒸发完全时熄灭酒精灯。
9.多云时的云量在天空中不超过()。
A、四分之一
B、四分之二
C、四分之三
10.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
A. 用电扇吹
B. 马上跑
C. 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用沙土扑灭。
四、实践题。
(共20分)
1、某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与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2、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一、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填空题
1、变化、活动、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3、风向;东北;13。
4、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
5、外焰、焰芯
二、判断题
1、√
2、X
3、X
4、√
5、√
6、X
7、√
8、X
9、X 10、X
三、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C
7、A
8、C
9、C 10、C
四、简答题
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圈里,按照云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三、四单元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两个面对的人说话,声音是通过传到另一个人耳里的。
2、音叉是一种仪器,每一支音叉上都标有和;当把一支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面,就会看到水面有产生。
3、声音的高低用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是用来表示的。
4、人的身体结构分为几个部分,胸和腹的部分称为,手和脚称为;面部的器官称为;支撑起人体的支架是;一个正常人的身体形状具有左右的特点。
5、当一个人拿着哑铃上下运动时,手臂的肌肉会;这样运动一段时间后发现心跳会。
二、判断题:(请在正确的题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每题2分,共20分)
1、柔软的物体能起到较好的隔音作用。
()
2、声音在真空中一样可以传播的。
()
3、人的说话的声音是靠口腔来产生的。
()
4、噪声对人的正常生活有不利影响。
()
5、经常听很大声的音乐会损害人的听觉器官。
()
6、人的心脏跳动快慢是没有规律的。
()
7、人在跑步的时候只有手脚参与了运动。
()
8、人的身体活动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
()
9、人体各器官间的工作是独立的,相互没有联系。
()
10、人在睡眠的时候消耗的营养是最少的。
()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到每题的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
1、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说明了()
A、光的速度比声音的快。
B、声音的速度比光的快。
C、光和声音的速度一样快。
2、用钢尺来做声音实验,下面哪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最低()。
A、钢尺伸出桌面5厘米
B、钢尺伸出桌10厘米
C、钢尺伸出桌15厘米
3、声音传到耳内时首先是()产生振动。
A、听小骨
B、耳膜
C、听觉神经
4、声音沙哑的人最可能的是()患有疾病。
A、气管
B、声带 C 、口腔
5、下面几种物品中隔声效果较好的是()。
A、较厚的布窗帘
B、一般的玻璃窗
C、一般的木门
6、人体内营养营养的吸收主要是在()完成的。
A、呼吸系统
B、运动系统
C、消化系统
7、医生给病人输液的时候,药液是直接进入到()里的。
A、肌肉
B、血液 C 、皮肤
8、人在呼吸过程中体内消耗掉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9、人在进行某一项运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需要单一的器官就能完成。
B、只需要几个器官参与就能完成。
C、需要身体的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
10、人的血液循环主要是由()提供动力。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四、实践题。
(共20分)
1、人在木屋里说话屋外的人容易听到声音,在砖砌的屋里说话屋外的人就不容易听到,请你说说这是什么原因?木屋里人说话的声音是怎么传到屋外的?(10分)
3、请你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哪种机械的工作很象人的手臂在工作?它和人的手臂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10分)
小学四年级科学三、四单元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振动;空气。
2、发声;字母;数字;波纹。
3、音调;音量。
4、躯干;四肢;五官;骨骼;对称。
5、变紧;加快。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
1、A;
2、C;
3、B;
4、B;
5、A;
6、C;
7、B;
8、C;
9、C;10、B。
四、实践题
1、人说话的声音更容易让木板发生振动而传到屋外;人说话让屋内空气振动,屋内空气的振动传给板壁,板壁的振动再传给屋外的空气,屋外的空气振动而让屋外的人听到了声音。
2、挖掘机;优点:比人的手臂更有力,挖掘和装载的速度更快;缺点:没有人的手臂那么灵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