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完整)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 很少见
春风吹拂着湖面
台风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怎么描述风速的呢?
天气日历: 简化的风速等级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多云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多云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地点:(

测量时间 清晨 上午 中午 气温℃
下午
傍晚
32℃ 28 ℃ 23℃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自然界的奥秘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 能量与机械力与运动简单机械能量转化与守恒3.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调、响度与音色光的反射、折射与颜色4. 电与磁电流的形成与作用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磁场与磁力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能量与机械、声音与光、电与磁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简单机械、声音与光的传播、电流的形成与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概念、公式、关系图等。

2.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层次分明,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的多样性有哪些表现?简单机械有哪些类型?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电路的组成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连接的?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读物、网站、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宽知识面。

本课件以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实践活动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能量转化与守恒:此概念涉及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全单元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全单元课件

竖 起 耳 朵 听
我们听到的声音
实验器材 轻轻敲打时对声音 的描述 大音叉 小音叉 重一点击打时对 声音的描述
实验2
实验材料:
3只铁钉图片
实验步骤: 1,用一旁的铁钉先后敲击大,中,小三只悬挂 的铁钉 2,实验保持安静,仔细听不同铁钉发出的声音, 比较不同 4,记录在本上作业 5,轻轻敲击大铁钉,重一点敲击大铁钉子,找 出不同,记录在作业本上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赫兹(Hz)
实验记录表
实验器材 轻轻敲击时对声音的描 重一点击打时对声 述 音的描述
声音清脆,持续时 间长 声音比大铁钉高, 时间短 声音比中铁钉高,时间更短
大铁钉
音高不变,声音更强, 持续时间更长
同上 同上
中铁钉
小铁钉
判断
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的发出的声音 √ 高。 () 2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 √ 发生变化。 () 3音叉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生 √ 仪器。 ()
第三关
声音有高低之分 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 下面的杯子排排队吗?
大千世界才有千变万化的声音。 声音有强弱之分。 声音有远近之分。
声音有高低之分。
练习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 ,用来调试 乐器和测试音高。 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 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作业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 的字母代表( 、 、 )等方面
我们也能制造声音
它们能发出声音吗?试试看!
固体
液体
气体
人活动时发出的
自然发出的
科学观察(听)记录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培养环保意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活 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认 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培养生命观念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 注生物多样性,尊重自 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 处。
培养节约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 、用电等良好习惯,减 少资源浪费,保护地球 家园。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行动
1 2
参与社会调查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和问 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与公益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公益事业, 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培养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和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和方法。
02
物质科学领域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物质分 类方法包括按组成分类和按性质分类。按组成分类可以将物 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性质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
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如 水结冰、铁生锈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组成的变化,如燃烧、氧化等。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是指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物质的转化可以通 过化学反应实现,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营养需求、光合作用等;2. 第2章《动物的行为与适应》: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适应环境的方式;3. 第3章《地表形态的变化》:分析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4. 第4章《光与影子》: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及影子形成原理;5. 第5章《电与磁》:介绍电路、磁铁、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行为特点,培养对生物的关爱和环保意识;2. 使学生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增强安全意识;3. 让学生理解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行为适应、地表形态变化原因、光的折射与反射、电路原理等;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安全防护措施、光与影子现象、电磁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模型、动物标本、地球仪、光学器材、电路元件等;2. 学具:学生用植物观察记录表、动物行为观察表、地表形态绘图工具、光影实验器材、电路实验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地表形态变化等,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配合教具演示,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和难点;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通过实际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过程;2. 动物行为特点;3. 地表形态变化原因;4. 光与影子现象;5. 电与磁基本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3)简述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原理。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期、衰老死亡;(2)动物适应环境:如鸟类的迁徙、猴子的攀爬、北极熊的白色毛发等;(3)光与影子: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影子形成原理;电与磁:电路、磁铁、电磁感应。

教科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课件(附目录)

教科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课件(附目录)
吸保鲜袋中的空气,数5次以上的深呼吸。
觉得身体不舒服,气闷。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呼吸前后气体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 78% 21% 0.03%
的空气
0.97%
呼出体外 78% 16%
4%
2%
的气体
我们发现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 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比一比:双手系红领巾和单手系红领巾; 比一比:双脚走路和单脚走路。
对称的身体可以让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更灵 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 形使我们看上去很美。
身体怎样工作
肺 ----------------------肝 -------------------------
心 ---------------------------
心跳、呼吸加快
呼吸是吸进氧气,呼 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人 体运动时需要大量的氧 气,所以会呼吸加快。
认识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形状如 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 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 废物,排出体外。
肺 心脏
毛细血管
问题1: 同学们认为谁会赢得这场比赛呢?
问题2: 当冰雹来临后,谁能够更好的保护
自己的身体呢?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结构。 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呢?
身体的结构
观察我们的身体 身体怎样工作
分组讨论
两人为一组,观察对方的 身体外形,最好按照由上到下 的顺序来观察,我们的整个身 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呢?
4.课堂召集令(1.2.3) 1—停止交流 2—看老师 3—微微一笑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探索 更多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轻轻拨动
轻轻敲击
敲击上方
提示:可以用手轻轻触碰正在发声的物体
探索 有办法证明鼓和音叉也在振动吗
有水的水槽
带绳的乒乓球
泡沫粒
研讨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
小结
我们的发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
拓展 我们的发声器官
声音
第3课时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鸟叫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喇叭声 很响,比较刺耳
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研讨
假如要把这些声音进行分类——
鸡叫声、风声、猫叫声、狗叫声、
流水声、开车声、喇叭声、二胡声、
碎玻璃声、机器声、雷声
你会按什么标准分呢?
小结
声音分类
序号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第5个 第6个 第7个
探索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观察1:在“鼓膜”的上方相同 位置制造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振动情况;
观察2:在距离“鼓膜”远近不 同的地方制作相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的振动情况。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声音越强越明显, 距离越近越明显。
研讨
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 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声音
第5课时 声音的强与弱
导入
音乐片段节取自《将鼓独奏》
游戏: 当听到比较弱的鼓声时, 放低手臂; 当听到比较强的鼓声时, 抬高手臂。
提问:声音的强弱是 怎么形成的呢?
探索
探究钢尺、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 声音强弱的关系
分 贝仪
怎样让尺子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可用分贝仪测量,单位是分贝(dB)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全册)

2-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支持生长发育。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 蛋、纯牛奶、开心果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2-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 肪和糖类,含有丰富脂肪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 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 马铃薯等。
呼吸与消化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膈肌等。 2-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二氧化碳。 2-1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2-1吸气,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 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 呼出的过程,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2-4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奶等。 夏天常吃的凉菜中包含黄瓜、粉丝、粉皮等食物,从食物来源上分类 这些属于植物类食物。 2-4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 奶制品、 蛋、肉等。 2-5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 机盐和水。 2-5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花生等食物富含脂肪。
2-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 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2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 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 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2-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 气。 2-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月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
练习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 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天的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小小气象员
天气 现象 天气 符号 晴 阴 多云 大雨 雾 雪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活动:今天的天气日历
室外观察天气5分钟,做好记录,完成作业本。
活动提示: 1、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2、如何区别多云和阴天? 3、贴上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
前节知识回顾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 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 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

多云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多云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
冰雹
龙卷风
台风
今天天气怎么样,谁能具体说说?
9月1日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
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称为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作用:
1、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 。
教室里
想一想
阳光下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大树旁
走廊上
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地点:( )
测量时间 气温℃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2011年9月15日
32℃ 28 ℃ 33 ℃ 23℃ 28 ℃
气泡图:雪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雪 天
气泡图:阴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室外上体育课 不用带伞 不能晒被子
多穿衣服
阴天
光线较暗, 宜开灯
关节炎 容易发作
洗衣服 不容易晒干 ?
气泡图:大雨对我们生活的活
小 中 大

多云



雷电


防晒
不要忘了带雨具
防冻、防压
防雷击
不宜参加晨炼 注意交通安全
练习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 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天气 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 况。 •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 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作业
•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 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温度计的使用
注意: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探究
室内外温度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
测量点 气温℃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 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2、测量室外温度。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 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___、 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4、常见的天气符号_________
.
.
吴栋才 制作

•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 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天的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气温是指 ______地方的温度,_____地方的 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气温对天气的影响 。
•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___、__的地方。每 天 时间、_____地点来测量 • 3、一天中____气温最高___ 和 ____气温最低。


吴栋才 制作
猜一猜 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



• 。
•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 问问“为什么”。 • 科学就是研究问题 。 ,回答疑问, 探究“为什么”。
1、 我们关心天气
翻开课本第2页, 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你还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么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练习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 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 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天气现象分类
云量类 降水类 风速/风向类 气温类
试着完成《知能》第30面“探究起跑线”。
观察活动: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想一想: 你能用什么方法观察天气? 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 今天的天气,适合做哪些事情?
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 变得更加清晰。
• 2、常见的天气有( )、( )、( )。
• 3、.我们可以过( )、( )、( )、 ( ) 和 ( )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 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 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 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