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计算智能2 人工智能课程 北京大学

合集下载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原创版)目录1.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的概述2.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3.人工智能专业的实践课程4.人工智能专业的选修课程5.总结正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希望从事相关工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

一、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的概述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主要包括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1.计算机程序设计:学习编程语言及基本编程技巧,如 Python、Java 等。

2.数据结构与算法: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等)和算法(如排序、查找、动态规划等)。

3.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5.计算机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和协议。

6.机器学习:探讨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自动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的算法和技术。

7.深度学习: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8.人工智能导论: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实践课程1.计算机实验:通过上机实验,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课程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定规模的软件开发项目。

3.实习实践:到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际工作锻炼,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人工智能专业的选修课程1.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如中文、英文)的方法和技术。

2.计算机视觉:探讨计算机如何识别和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的技术。

3.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伦理和法律带来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4.模式识别:研究计算机从数据中识别模式、特征和规律的技术。

五、总结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表涵盖了理论、实践和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H0404X课程名称:人工智能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有关专业课程性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学位课﹚主讲教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蔡自兴教授总学时:40学时﹙课堂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涉及自主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与软件系统、物理机器、传感器和驱动器有关,常以机器人或自主飞行器作为例子加以介绍。

一个智能系统必须感知它的环境,与其它Agent和人类交互作用,并作用于环境,以完成指定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Agent系统、语音识别、自动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

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

此外,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些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机器学习技术,语音和语言理解方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实现方法。

二.课程内容简介人工智能的主要讲授内容如下:1.叙述人工智能和智能系统的概况,列举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2.研究传统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搜索推理技术,包括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规则演绎算法和产生式系统等。

3.讨论高级知识推理,涉及非单调推理、时序推理、和各种不确定推理方法。

4.探讨人工智能的新研究领域,初步阐述计算智能的基本知识,包含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诸内容。

2024年度2024人工智能课程大纲

2024年度2024人工智能课程大纲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
理解强化学习基本原理,掌握MDP模型及贝尔 曼方程。
Q-learning
基于值函数逼近的强化学习方法,通过Q表或神 经网络实现。
ABCD
2024/3/23
动态规划
学习值迭代、策略迭代等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强化 学习问题。
深度强化学习
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应用深度Q网络(DQN) 、策略梯度等方法解决复杂强化学习问题。
前景展望
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 慧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5
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
伦理问题
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人工智能的自主性等 。
法律问题
知识产权、责任归属、监管政策等。
2024/3/23
社会影响
就业市场变革、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人类与 机器的互动方式等。
6
2024/3/23
02
CATALOGUE
Python编程
基础语法、数据结构、函数与类、异常处理、文 件操作等。
C编程
基础语法、指针与引用、面向对象编程、STL库 使用等。
3
算法实现
使用Python或C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如 链表、栈、队列、排序算法等。
2024/3/23
9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算法分析
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
基础知识与技能
7
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等
线性代数
矩阵运算、向量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等。
概率论
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大数定律与中心 极限定理等。
最优化理论
梯度下降、牛顿法、拟牛顿法等优化算法的原理与应用。
2024/3/23

北大人工智能课程设置

北大人工智能课程设置

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这些课程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课程,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算法、技术及应用。

2. 数学基础课程:包括概率论、统计学、线性代数、微积分等。

这些课程为人工智能专业提供了数学基础,是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支撑。

3. 编程基础课程:包括Python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编程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编程技能。

4. 其他相关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法律法规等。

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和法律责任。

此外,北京大学还设置了跨学科的人工智能课程,如“人工智能+X”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医学影像分析、智能交通等,以促进跨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

总之,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课程教案完整版

《人工智能》课程教案完整版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2. 学会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编程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反向传播算法。

2. 教学重点: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神经网络的训练与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机、Python编程环境、相关库(如numpy、matplotlib等)。

五、教学过程2. 知识讲解:(2)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常用算法。

(3)讲解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反向传播算法。

3. 例题讲解:(1)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分类问题。

(2)神经网络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实现机器学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

六、板书设计1. 机器学习基本概念、分类及算法。

2. 神经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及反向传播算法。

3. 例题及代码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一个简单的分类器。

(2)搭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进行手写数字识别。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深入学习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

(2)研究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 反向传播算法3. 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4. 神经网络的训练与优化5. 作业设计与实践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 神经元模型:每个神经元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经过加权求和后,通过激活函数产生输出。

2. 层次结构:神经网络通常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接收外部数据,隐藏层进行特征提取和转换,输出层输出预测结果。

3. 激活函数:常用的激活函数有Sigmoid、ReLU等,它们决定了神经元的输出特性。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笔记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笔记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1.1 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使计算机具有智能行为的技术。

智能行为包括视觉、听觉、语言、学习、推理等多种能力。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是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某些方面,从而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推理等。

1.2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 年代。

1950 年,Alan Turing 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提出了“图灵测试”来衡量计算机是否具有智能。

1956 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John McCarthy 等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并确立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推理期(1956-1969):主要研究基于逻辑的符号操作和自动推理。

代表性成果包括逻辑推理、专家系统等。

(2)知识期(1970-1980):研究重点转向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出现了专家系统。

代表性成果包括产生式系统、框架等。

(3)机器学习期(1980-1990):机器学习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

代表性成果包括决策树、神经网络等。

(4)深度学习期(2006-至今):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发展。

代表性成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1.3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学派:(1)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符号操作和逻辑推理。

符号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知识表示、专家系统等。

(2)连接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

连接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

(3)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感知和行动。

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人工智能原理_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人工智能原理_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人工智能原理_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Turing Test is designed to provide what kind of satisfactory operationaldefinition?图灵测试旨在给予哪一种令人满意的操作定义?答案:machine intelligence 机器智能2.Think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gent functions and agent programs, selectcorrect statements from following ones.考虑智能体函数与智能体程序的差异,从下列陈述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案:An agent program implements an agent function.一个智能体程序实现一个智能体函数。

3.There are two main kinds of formulation for 8-queens problem. Which of thefollowing one is the formulation that starts with all 8 queens on the boardand moves them around?有两种8皇后问题的形式化方式。

“初始时8个皇后都放在棋盘上,然后再进行移动”属于哪一种形式化方式?答案:Complete-state formulation 全态形式化4.What kind of knowledge will be used to describe how a problem is solved?哪种知识可用于描述如何求解问题?答案:Procedural knowledge 过程性知识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used to discover general facts from trainingexamples?下列中哪个用于训练样本中发现一般的事实?答案:Inductive learning 归纳学习6.Which statement best describes the task of “classification” in machinelearning?哪一个是机器学习中“分类”任务的正确描述?答案:To assign a category to each item. 为每个项目分配一个类别。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课程内容设计方案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课程内容设计方案

人工智能教育辅助课程内容设计方案第1章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3)1.1 人工智能概述 (3)1.1.1 定义及基本概念 (3)1.1.2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3)1.2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4)1.2.1 创立与早期摸索 (4)1.2.2 发展中的高潮与低谷 (4)1.2.3 现阶段及未来趋势 (4)1.3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4)1.3.1 教育领域 (4)1.3.2 医疗领域 (4)1.3.3 交通运输领域 (4)1.3.4 金融领域 (4)1.3.5 智能制造领域 (4)1.3.6 日常生活领域 (4)第2章编程语言基础 (4)2.1 编程语言介绍 (4)2.1.1 编程语言的分类 (5)2.1.2 常见编程语言简介 (5)2.2 Python编程基础 (5)2.2.1 Python语法特点 (5)2.2.2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5)2.2.3 Python控制结构 (5)2.2.4 Python函数与模块 (6)2.3 Java编程基础 (6)2.3.1 Java语法特点 (6)2.3.2 Java基本数据类型 (6)2.3.3 Java控制结构 (6)2.3.4 Java类与对象 (6)第3章机器学习基础 (6)3.1 机器学习概述 (7)3.1.1 机器学习基本原理 (7)3.1.2 机器学习类型 (7)3.2 监督学习 (7)3.2.1 线性回归 (7)3.2.2 逻辑回归 (7)3.2.3 支持向量机 (7)3.2.4 决策树 (7)3.3 无监督学习 (7)3.3.1 聚类分析 (8)3.3.2 主成分分析 (8)第4章深度学习基础 (8)4.1 深度学习概述 (8)4.1.1 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 (8)4.1.2 深度学习的发展历程 (8)4.1.3 深度学习的主要应用领域 (8)4.2 神经网络基础 (9)4.2.1 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结构 (9)4.2.2 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9)4.2.3 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 (9)4.3 卷积神经网络 (9)4.3.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9)4.3.2 卷积操作和池化操作 (9)4.3.3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和应用 (9)4.4 循环神经网络 (9)4.4.1 循环神经网络的结构 (10)4.4.2 循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 (10)4.4.3 循环神经网络的应用 (10)第5章计算机视觉 (10)5.1 计算机视觉概述 (10)5.2 图像处理基础 (10)5.3 目标检测 (10)5.4 语义分割 (11)第6章自然语言处理 (11)6.1 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11)6.2 词向量与词嵌入 (11)6.3 语法分析 (11)6.4 机器翻译 (11)第7章语音识别与合成 (12)7.1 语音识别概述 (12)7.2 语音信号处理基础 (12)7.3 语音识别技术 (12)7.3.1 声学模型 (12)7.3.2 (12)7.3.3 解码器 (12)7.3.4 语音识别评价指标 (12)7.4 语音合成技术 (13)7.4.1 文本到语音(TexttoSpeech,TTS) (13)7.4.2 语音合成评价指标 (13)7.4.3 语音合成在教育辅助课程中的应用 (13)第8章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 (13)8.1 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 (13)8.1.1 智能辅导与答疑 (13)8.1.2 自动批改与评估 (13)8.2 智能教育辅助系统 (13)8.2.1 系统架构 (13)8.2.2 关键技术 (13)8.2.3 应用案例 (14)8.3 个性化推荐系统 (14)8.3.1 个性化推荐算法 (14)8.3.2 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14)8.3.3 个性化推荐应用案例 (14)8.4 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设计与评估 (14)8.4.1 教育产品设计原则 (14)8.4.2 教育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 (14)8.4.3 教育产品评估方法 (14)8.4.4 教育产品应用案例分析 (14)第9章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 (14)9.1 人工智能伦理概述 (15)9.2 人工智能伦理原则 (15)9.2.1 人工智能伦理的基本原则 (15)9.2.2 人工智能伦理的具体实践 (15)9.3 人工智能法律与政策 (15)9.3.1 我国人工智能法律体系 (15)9.3.2 国际人工智能法律动态 (16)9.4 人工智能伦理与教育的融合 (16)9.4.1 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16)9.4.2 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实践 (16)第10章未来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16)10.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16)10.3 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17)10.4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 (17)第1章人工智能基础教育1.1 人工智能概述1.1.1 定义及基本概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设计和开发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具有智能行为的技术。

人工智能_第五章计算智能

人工智能_第五章计算智能




传统分类能力
ANN 分类能力
分类与识别功能
§5.2.1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进展
三、基本功能
优化计算功能
§5.2.1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进展
§5.2.2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
2.生理神经元的功能
从生物控制论的观点,神经元作为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基本单元,具有下列
一些重要的功能与特性:
• 时空整合功能:神经元对于不同时间通过同一突触传入的神经冲动,具有时 间整合功能。对于同一时间通过不同突触传入的神经冲动,具有空间整合功 能。两种功能相互结合,具有时空整合的输入信息处理功能; • 兴奋与抑制状态:即兴奋(细胞膜电位升高)和抑制(细胞膜电位降低)。 • 脉冲与电位转换:突触界面具有脉冲/电位信号转换功能。 •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在1-150m/s之间。 • 突触延时和不应期:突触对神经冲动的传递具有时延和不应期,在相邻的二 次冲动之间需要一个时间间隔,即为不应期。 每个人脑大约含有1011-1012个神经元,每一神经元又约有103-104个突触。神
匹配等, 而反馈型神经网络则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它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特征:
1.系统具有多个稳定状态,从某一初始状态开始运动,系统最终可以到
为1或0取决于其输入之和大于或小于内部阈值θ。
§5.2.2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
激发函数一般具有非线性特性,常用的非线性特性如下图所示,分述于下:
① 阈值型
对于这种模型,神经元没有内部状态,激发函数为一阶跃函数,如图 (a) 所示。这时,输出为: 1 f(xi)=U(xi)= 0 ② 分段线性强饱和型 见图 (b)。 ,xi>0 ,xi≤0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数据与计算第五章第二节《探秘人工智能》 优质课说课课件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数据与计算第五章第二节《探秘人工智能》 优质课说课课件

培养信息意识;通过探究思考培养计算思维;
增强求知探索意识、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
0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和思考了解人工智能部分应用的工作过程或原理,感受 人工智能的价值,激发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
人工智能应用的工作过程或原理。
05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0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与应用领域, 了解部分
应用的原理, 通过学习和探究认识人工智能的价
值和重要作用。
2
通过体验探究实践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通过
探究简单的工作原理掌握一定的利用人工智能
技术处理问题方法。
3
通过体验探究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学科厚兴趣、
未来已来,走近未来
——探秘人工智能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目标
04
教学重点难点
05
教法与学法
06
教学过程
01
教材分析
01 教材分析
教材概况
教科版《数据与计算》第五章第二节《探秘人工智能》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分为“认 识人工智能”和“探秘智能算法”两部分。主要学习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了解应用领域、 探究智能算法, 认识人工智能的价值。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研究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对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有一定 的经验,例如在线翻译、语音识别、手写识别等,但大部分可能主要侧重于应用而缺少对 原理的思考,运用人工智能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不够。基于此引导学生进行简要原 理的探究,从而提高运用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 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 课程类别 个性拓展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课程编码 GT28101 开课对象 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课学期第4或6学期学时学时//学分 36学时学时/2/2学分(理论课:学分(理论课:2828学时学时/1.5/1.5学分;实验课:学分;实验课: 8 8学时学时/0.5/0.5学分) 先修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课程简介: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所从事的感知、推理、学习、思考、规划等人类智能活动,来解决需要用人类智能才能解决的问题,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该课程主要讲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知识与知识表示、机器推理、搜索策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遗传算法等方面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的表示、推理机制和智能问题求解技术。

启发学生开发软件的思路,培养学生对相关的智能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学时分配《人工智能》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章次 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或手段 第一章 人工智能概述 3 讲授法、多媒体 第二章 智能程序设计语言 5 讲授法、多媒体 第三章 图搜索技术4 探究式、多媒体 第四章 基于谓词逻辑的机器推理 6 讲授法、多媒体 第五章 机器学习与专家系统 4 概述法、多媒体 第六章智能计算与问题求解6 启发式、多媒体合计28《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容教学要求学时分配实验类别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实验一 一分支与循环程序设计1) Prolog 运行环境; 2)2)利用利用PROLOG 进行事实库、规则库的编写; 3)3)分支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4)4)循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5)5)输入出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课程习题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课程习题

【⼈⼯智能】《⼈⼯智能》课程习题《⼈⼯智能》课程习题第⼀章绪论1-1. 什么是⼈⼯智能?试从学科和能⼒两⽅⾯加以说明。

1-2. 在⼈⼯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1-3. 为什么能够⽤机器(计算机)模仿⼈的智能?1-4. 现在⼈⼯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认知观是什么?1-5. 你认为应从哪些层次对认知⾏为进⾏研究?1-6. ⼈⼯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第⼆章知识表⽰⽅法2-1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2-2设有3个传教⼠和3个野⼈来到河边,打算乘⼀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为两⼈。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数超过传教⼠⼈数,那么野⼈就会把传教⼠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都渡过河去?再定义描述过河⽅案的谓词:L-R(x, x1, y, y1,S):x1个修道⼠和y1个野⼈渡船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条件:Safety(L,x-x1,y-y1,S’)∧Safety(R,3-x+x1,3-y+y1,S’)∧Boat(L,S)动作:Safety(L,x-x1,y-y1,S’)∧Safety(R,3-x+x1,3-y+y1,S’)∧Boat(R,S’)R-L (x, x1, y, y1,S):x2个修道⼠和y2个野⼈渡船从河的左岸到河的右岸条件:Safety(R,3-x-x2,3-y-y2,S’)∧Safety(L,x+x2,y+y2,S’)∧Boat(R,S)动作:Safety(R,3-x-x2,3-y-y2,S’)∧Safety(L,x+x2,y+y2,S’)∧Boat(L,S’)(2) 过河⽅案Safety(L,3,3,S0)∧Safety(R,0,0,S0)∧Boat(L,S0)L-R(3, 1, 3, 1,S0) L-R(3, 0, 3, 2,S0)Safety(L,2,2,S1)∧Safety(R,1,1,S1)∧Boat(R,S1)Safety(L,3,1,S1’)∧Safety(R,0,2,S1’)∧Boat(R,S1’)R-L (2, 1, 2, 0,S1) R-L (3,0, 1, 1,S1’)Safety(L,3,2,S2)∧Safety(R,0,1,S2)∧Boat(L,S2)L-R(3, 0, 2, 2,S2)Safety(L,3,0,S3)∧Safety(R,0,3,S3)∧Boat(R,S3)R-L (3, 0, 0, 1,S3)Safety(L,3,1,S4)∧Safety(R,0,2,S1)∧Boat(L,S4)L-R(3, 2, 1, 0,S4)Safety(L,1,1,S5)∧Safety(R,2,2,S5)∧Boat(R,S5)R-L (1, 1, 1, 1,S5)Safety(L,2,2,S6)∧Safety(R,1,1,S6)∧Boat(L,S6)L-R(2, 2, 2, 0,S6)Safety(L,0,2,S7)∧Safety(R,3,1,S7)∧Boat(R,S7)R-L (0, 0, 2, 1,S7)Safety(L,0,3,S8)∧Safety(R,3,0,S8)∧Boat(L,S8)L-R(0, 0, 3, 2,S8)Safety(L,0,1,S9)∧Safety(R,3,2,S9)∧Boat(R,S9)R-L (0, 1, 1, 0,S9)Safety(L,1,1,S10)∧Safety(R,2,2,S10)∧Boat(L,S10)2-3利⽤图2.3,⽤状态空间法规划⼀个最短的旅⾏路程:此旅程从城市A开始,访问其他城市不多于⼀次,并返回A。

人工智能导论第五章课后答案

人工智能导论第五章课后答案

人工智能导论第五章课后答案
第五章课后答案
一、填空题
1. 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概率的决策模型,它可以用来表示和求
解复杂的决策问题。

2. 决策树的建立过程包括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和决策树剪枝。

3. 决策树的特征选择是指从训练数据集中选择最有效的特征,以构建决策树。

4. 决策树生成是指根据特征选择的结果,构建决策树的过程。

5. 决策树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生成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决策树
的复杂度,以提高决策树的泛化能力的过程。

6. 决策树的优点是可解释性强、易于实现和计算效率高。

7. 决策树的缺点是容易发生过拟合,对缺失数据敏感,对噪
声数据敏感。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决策树的建立过程?
决策树的建立过程包括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和决策树剪枝。

特征选择是指从训练数据集中选择最有效的特征,以构建决策树。

决策树生成是指根据特征选择的结果,构建决策树的过程。

决策
树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生成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决策树的复杂度,
以提高决策树的泛化能力的过程。

2. 请简述决策树的优缺点?
决策树的优点是可解释性强、易于实现和计算效率高。

决策
树的缺点是容易发生过拟合,对缺失数据敏感,对噪声数据敏感。

企业管理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北大

企业管理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北大

企业管理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北大《企业管理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北大》是一门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如何在企业运营中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课程。

本课程由北京大学提供,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在企业经营中进行智能化转型。

下面将从课程设置、内容特点、学习收益等方面分别阐述。

课程设置。

作为一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本课程的设置旨在满足2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人工智能的基本认知和了解;二是帮助企业管理者从实际操作层面了解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课程设置上将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介绍、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在企业业务中的实际应用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设置,学员可以系统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内容特点。

本课程的内容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通俗易懂,对人工智能技术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避免专业术语的过多应用,帮助学员迅速理解;二是案例分析,将通过真实的企业案例,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员了解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三是操作性强,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示和指导,帮助学员在课程结束后,可以直接在企业运营中进行智能化转型。

学习收益。

通过参与《企业管理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北大》,学员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收益:一是知识收益,学员将了解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最新应用趋势,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二是实践收益,通过真实案例和操作演示,学员能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应用,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实际支持;三是资源收益,学员将有机会结识一批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为企业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提供资源保障。

《企业管理者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北大》是一门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将有助于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目录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目录

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目录1. 介绍1.1 课程背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开发可以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和系统。

随着大规模数据的蓬勃发展和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到人工智能的各个方面,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学习目标•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的核心知识•熟悉人工智能应用的实际场景•学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进行开发和实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工智能思维和能力2. 课程大纲2.1 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人工智能的伦理和社会问题2.2 机器学习基础•概率论和统计基础•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机器学习的评估和优化2.3 深度学习原理与应用•神经网络基础•深度学习的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架构•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应用2.4 自然语言处理•语言模型和文本分类•词向量表示和句向量表示•命名实体识别和情感分析•机器翻译和自动摘要2.5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图像生成和图像风格转换•视觉问答和图像描述2.6 强化学习•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本的强化学习算法•深度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强化学习在游戏和自动驾驶中的应用2.7 人工智能应用•智能推荐系统•智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系统•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应用2.8 人工智能实验与项目•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和平台介绍•人工智能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基于真实场景的人工智能项目实践3. 考核方式•课堂参与和讨论:10%•作业和实验: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4. 参考资料•Stuart Russell, Peter Norvig.。

《人工智能》课程教案

《人工智能》课程教案

1.3 人工智能的学派
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几个主要学派及认知观。 教学重点:符号主义(Symbolicism),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行为主义(Actionism)。 教学难点:各学派的对人工智能的不同观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要求:了解各派别之间的关系及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看法。 1、人工智能三大学派 ·符号主义(Symbolicism),又称为逻辑主义 (Logicism)、心理学派(Psychlogism)或计算 机学派 (Computerism),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 (即符号操作系统 ) 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 理。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为仿生学派(Bionicsism)或生理学派(Physiologism), 其原理主要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进化主义(Evolutionism)或控制论学派(Cyberneticsism),其 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2、三大学派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的不同看法 符号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理逻辑。 符号主义仍然是人工智能的主流派。 这个学派 的代表有纽厄尔、肖、西蒙和尼尔逊(Nilsson)等。 联结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 行为主义 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这一学派的代表作首推布鲁克斯(Brooks)的六足 行走机器人,它被看做新一代的“控制论动物” ,是一个基于感知—动作模式的模拟昆虫行 为的控制系统。
1.2.2 人类智能的计算机模拟
1、机器智能可以模拟人类智能
3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的推论一告诉人们,人有智能,所以他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推论三 指出,可以编写出计算机程序去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这就是说,人和计算机这两个物理符 号系统所使用的物理符号是相同的,因而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过程。 2、智能计算机的功能 讨论: 为什么 如下棋、证明定理、翻译语言文字和解决难题等。神经计算机 能够用电脑模 (neural computer)能够以类似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考” ,它力图重建人 拟人脑智能? 脑的形象。一些国家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也已起步,希望通过对量子 计算(quantum computing)的研究,产生量子计算机。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地位《人工智能》是自动化专业选修的专业选修课,是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门介绍性课程,本课程中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人工智能''是21世纪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流,为了培养国家建设跨世纪的有用人才,在自动化专业本科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程开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智能”观念;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提高学生解决“智能”问题的能力,希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领域中主要涉及的问题以及采用的解决方法,掌握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继续深造和智能系统研制,以及进行相关的工作打下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人工智能》是理论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方法和技术较复杂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工智能的一个问题和三大技术,即通用问题求解和知识表示技术、搜索技术、推理技术。

具体要求是:1、基本理论要求: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技术、方法以及有关问题的入门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方法;2、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在较坚实打好的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理逻辑、概率论、模糊理论、数值分析)上,能够利用这些数学手段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知识完成推理;学生认识机器学习对于智能软件研制的重要性,掌握机器学习的相关概念,机器学习的方法及其相应的学习机制,几个典型的机器学习系统的学习方法、功能和领域应用,具有针对复杂控制工程问题进行计算和模拟的能力;3、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实战,初步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引入“智能服务机器人”案例,通过对“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让他们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关键技术,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格局和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计算智能(2)教学内容:遗传算法的基本机理和求解步骤;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的区别;进化编程的机理与表示和算法步骤;人工生命的起源、发展、定义和研究意义,及其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遗传算法的基本机理和求解步骤;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进化编程表示和算法步骤;人工生命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难点: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机制;进化编程的表示。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结合适当提问,收集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种进化算法和人工生命是如何工作的,并初步了解这些算法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以及它们的研究意义,掌握主要算法的求解步骤。

生物群体的生存过程普遍遵循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准则;生物通过个体间的选择、交叉、变异来适应大自然环境。

生物染色体用数学方式或计算机方式来体现就是一串数码,仍叫染色体,有时也叫个体;适应能力用对应一个染色体的数值来衡量;染色体的选择或淘汰问题是按求最大还是最小问题来进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如何模仿生物来建立功能强大的算法,进而将它们运用于复杂的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蕴育而生的。

进化计算包括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 ,进化策略(evolution strategies) 、进化编程(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和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

人类不满足于模仿生物进化行为,希望能够建立具有自然生命特征的人造生命和人造生命系统。

对人工生命(Artificial Life,ALife)的研究,自1987年起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智能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5.1 遗传算法教学内容: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机理和求解步骤,评介遗传算法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教学重点:遗传算法的基本机理。

教学难点: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机制。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并通过演示程序sga.exe加深对遗传算法的理解。

教学要求:理解遗传算法的基本机理,了解遗传算法的框图,掌握一般遗传算法的主要步骤,初步了解遗传算法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

遗传算法是模仿生物遗传学和自然选择机理,通过人工方式构造的一类优化搜索算法,是对生物进化过程进行的一种数学仿真,是进化计算的一种最重要形式。

5.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机理霍兰德提出的遗传算法通常称为简单遗传算法(SGA)。

现以此作为讨论主要对象,加上适应的改进,来分析遗传算法的结构和机理。

在讨论中会结合销售员旅行问题(TSP)来说明。

1、编码与解码许多应用问题的结构很复杂,但可以化为简单的位串形式编码表示。

将问题结构变换为位串形式编码表示的过程叫编码;而相反将位串形式编码表示变换为原问题结构的过程叫解码或译码。

把位串形式编码表示叫染色体,有时也叫个体。

GA的算法过程简述如下。

首先在解空间中取一群点,作为遗传开始的第一代。

每个点(基因)用一个二进制数字串表示,其优劣程度用一目标函数棗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来衡量。

遗传算法最常用的编码方法是二进制编码。

二进制编码的最大缺点之一是长度较大,对很多问题用其他主编码方法可能更有利。

其他编码方法主要有:浮点数编码方法、格雷码、符号编码方法、多参数编码方法等。

举例:对于销售员旅行问题,按一条回路中城市的次序进行编码。

从城市w1开始,依次经过城市w2,……,w n,最后回到城市w1,我们就有如下编码表示:w 1w2……w n由于是回路,记w n+1=w1。

它其实是1,……,n的一个循环排列。

要注意w1,w2,……,w n是互不相同的。

提问:二进制编码存在的缺点是什么?课后查资料:浮点数编码方法、格雷码、符号编码方法、多参数编码方法举例:销售员旅行问题采用符号编码方法。

2、适应度函数为了体现染色体的适应能力,引入了对问题中的每一个染色体都能进行度量的函数,叫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

TSP的目标是路径总长度为最短,自然地,路径总长度就可作为TSP问题的适应度函数。

适应度函数要有效反映每一个染色体与问题的最优解染色体之间的差距。

适应度函数的取值大小与求解问题对象的意义有很大的关系。

举例:TSP问题的适应度函数。

讨论:适应度函数如何有效反映每一个染色体与问题的最优解染色体之间的差距?3、遗传操作简单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主要有有三种:选择(selection)、交叉(crossover)、变异(mutation)。

改进的遗传算法大量扩充了遗传操作,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选择操作也叫复制(reproduction)操作,根据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所度量的优劣程度决定它在下一代是被淘汰还是被遗传。

交叉操作的简单方式是将被选择出的两个个体P1和P2作为父母个体,将两者的部分码值进行交换。

变异操作的简单方式是改变数码串的某个位置上的数码。

二进制编码表示的简单变异操作是将0与1互换:0变异为1,1变异为0。

5.1.2 遗传算法的求解步骤1、遗传算法的特点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空间搜索的算法,它通过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等操作以及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来寻找所求问题的解答。

遗传算法具有以下特点:(1)遗传算法是对参数集合的编码而非针对参数本身进行进化;(2)遗传算法是从问题解的编码组开始而非从单个解开始搜索;(3)遗传算法利用目标函数的适应度这一信息而非利用导数或其它辅助信息来指导搜索;(4)遗传算法利用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而不是利用确定性规则进行随机操作。

提问:遗传算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2、遗传算法的框图简单遗传算法框图如图5.2 所示。

算法的停止条件最简单的有如下二种:(1)完成了预先给定的进化代数则停止;(2)群体中的最优个体在连续若干代没有改进或平均适应度在连续若干代基本没有改进时停止。

一般遗传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随机产生一个由确定长度的特征字符串组成的初始群体。

(2) 对该字符串群体迭代的执行下面的步(a)和(b),直到满足停止标准:(a) 计算群体中每个个体字符串的适应值;(b) 应用复制、交叉和变异等遗传算子产生下一代群体。

(3)把在后代中出现的最好的个体字符串指定为遗传算法的执行结果,这个结果可以表示问题的一个解。

根据遗传算法思想可以画出简单遗传算法框图5.2。

演示:看例子的演示,观察SGA是否收敛,参数对算法有什么影响。

3、遗传算法求解举例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遗传算法的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步骤。

例:设,用SGA求首先用程序SGA.exe对例2进行实算。

其求解步骤如下:(1)方案表示用一个二进制矢量表示一个染色体,由染色体来代表变量x的实数值,每个染色体的每一位二进制数称为遗传因子。

(2)群体初始化随机产生一定数量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为22位字节的二进制数。

(3)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必须有能力计算搜索空间中每个确定长度的特征字符串的适应值。

(4)遗传操作采用的遗传操作分别是复制、交叉和变异。

交叉相对于复制和变异的不同之处在于:交叉需要两个父代染色体配合进行,而复制和变异只需要一个父代染色体即可进行。

变异可根据一定的变异率来改变一个或多个遗传因子。

(5)算法参数遗传算法的主要参数有群体规模和算法执行的最大代数目,次要参数有复制概率、杂交概率和变异概率等参数。

5.2 进化策略教学内容:介绍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的区别。

教学重点: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

教学难点:没有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

教学要求:了解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一般了解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的区别。

进化策略是一类模仿自然进化原理以求解参数优化问题的算法。

它是由雷切伯格(Rechenberg)、施韦费尔(Schwefel)和彼得·比纳特(Peter Bienert)于1964年提出的,并在德国共同建立的。

5.2.1 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最简单形式的进化策略可描述如下:(1) 问题被定义为寻求与函数的极值相关联的实数n维矢量x,F(x): R n→R。

(2) 从每个可能的范围内随机选择父矢量的初始群体,初始试探的分布具有典型的一致性。

(3) 父矢量x i, i=1,…,p通过加入一个零均方差的高斯随机变量以及预先选择x的标准偏差来产生子代矢量x i。

(4) 通过对误差 (i=1,…,p)排序以选择和决定保持哪些矢量。

那些拥有最小误差的P矢量成为下一代的新的父代。

(5) 产生新的试验数据以及选择最小误差矢量的过程将继续到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或者所有的计算已经全部完成为止。

(举例说明)举例:求一个3维问题的最小值。

5.2.2 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的区别除了研究和应用领域外,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还有以下区别:(1) 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表示个体的方式不同,进化策略在浮点矢量上运行,而遗传算法一般运行在二进制矢量上。

(2) 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的选择过程不同。

(3) 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的复制参数不同,遗传算法的复制参数(交叉和变异的可能性) 在进化过程中保持恒定,而进化策略时时改变它们。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以上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

提问:进化策略和遗传算法还有什么区别?5.3 进化编程教学内容:介绍进化编程的机理与表示及算法步骤。

教学重点:进化编程的机理与表示。

教学难点:进化编程的表示。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中的有关素材及示例程序阐述抽象概念。

教学要求:了解进化编程的机理与表示,一般了解算法步骤。

进化编程又称为进化规划(Evolutionary Planning),是由福格尔(Fogel)在1962年提出的一种模仿人类智能的方法。

他们为有限状态机的演化而提出进化规划来预测问题。

这些状态机的状态变换表是通过对应的离散有界集上进行的均匀随机变异来修改的。

进化编程根据正确预测的符号数来度量适应值。

通过变异,为父代群体中的每个机器状态产生一个子代。

父代和子代中最好的部分被选择生存下来。

5.3.1 进化编程的机理与表示进化编程的过程,可理解为从所有可能的计算机程序形成的空间中,搜索具有高的适应度的计算机程序个体。

在进化编程中,可能有几百或几千个计算机程序参与遗传进化。

进化编程最初由一随机产生的计算机程序群体开始,这些计算机程序由适合于问题空间领域的函数所组成,这样的函数可以是标准的算术运算函数、标准的编程操作、逻辑函数或由领域指定的函数。

群体中每个计算机程序个体是用适应度来评价的,该适应值与特定的问题领域有关。

5.3.2 进化编程的步骤进化编程可繁殖出新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问题,它分为三个步骤:(1) 产生出初始群体,它由关于问题(计算机程序)的函数随机组合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