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广义的国际经济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或民间团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设组织机构和经济职能的组织。
狭义的国际经济组织:限于国家政府间组织,不包括非政府间组织。
1、国际经济组织基本特征:它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主权实体也取得了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正式成员或准成员资格;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组织法。
2、国际经济组织的渊源:各国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和适用于所有国际经济组织的国际条约和习惯规则。
3、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成员资格的类型(正式成员和准成员);成员资格的开放范围(向世界各国开放;向特定区域国家开放;向一些国家开放或向某些特定国际商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开放);成员资格的取得(创始成员和纳入成员);成员资格的丧失(自愿退出和强制退出)。
4、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权力机构(会员大会、理事会、股东会);执行机构(由权力机构选举产生);行政机构(秘书处)。
5、国际经济组织的表决制:一国一票;集团表决;加权表决。
6、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涉及的法律:一般国际法;各国国内法;特定国际经济组织的内部法。
7、国际组织与国家的区别:国际组织不拥有主权,其成立的依据是成员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来自成员国的授权,限于执行其职能和实现其宗旨;国际组织不需拥有领土和居民,因而也不需行使领土最高权。
8、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能力:缔约权;取得和处置财产的能力;法律诉讼能力;特权与豁免权。
9、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二)对外贸易关系1、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概况(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1)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上升。
(2)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居主导地位。
第八章 中国服务贸易(PPT)
1984 2004 2008
进出口 总额 54.1 1286 3044.5
出口额 27.8 589 1464
出口 排名 25 9 5
进口
比重 进口额 排名
0.69 26.3
33
2.8 697
8
3.9 1580 5
比重 0.66 3.3 4.6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货检效劳〕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总之,中国效劳业的对外开放已由过去的个别 领域、少数部门开展到了多领域、多部门,根本 形成了效劳业整体开放的新格局。效劳贸易领 域的开放,已经构成了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 外开放体系(tǐxì)的有机组成局部。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第三节 中国效劳贸易(màoyì)开展战略
的意识(yìshí) 2.统筹规划,渐进有序地对外开放 〔1〕分行业有选择地开放 〔2〕分地区有选择地开放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八章 中国效劳贸易。〔一〕效劳贸易开展速度较快,但规模相对较小。而金融、 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效劳等工程占比很小,分别占效劳贸易总收支(shōu zhī)的5%、1% 和2%。〔1〕中国在效劳贸易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顺应了国际效劳业的开展态势。〔2〕 随着中国参加WTO,效劳业的开放度提高,中国在效劳贸易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旅游 效劳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年年都有大量的顺差,6年累计为国家创汇166亿美元。6.国内 业务及国际业务
1.大力开展效劳业
2.优化效劳产业(chǎnyè)结构,促进效劳业产业(chǎnyè)升级 3.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4.多方式、多层次开展效劳出口贸易
5.增强效劳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6.加大教育力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本
10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三、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1991年12 年 月,经多次扩大了的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和特召开 首脑会议,签署了《马斯特里和特条约》 首脑会议,签署了《马斯特里和特条约》,决定建立 经济、货币与政治联盟于一体的区域性联盟。 经济、货币与政治联盟于一体的区域性联盟。至2004 年5月,经过五次东扩后欧盟成员国已由最早的 国发 月 经过五次东扩后欧盟成员国已由最早的6国发 展到25个 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统一大市场, 展到 个。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统一大市场,有着 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整体实力在世 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和贸易集 团。
1、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
1)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 2)对我国技术设备出口领先于日美 ) 3)我国与欧盟贸易得到官方大力支持 )
2、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 、
1)欧盟对从中国进口限制较严 ) (1)配额限制 配额限制 (2)反倾销调查 反倾销调查 2)欧盟对我国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 ) 3)中国出口商品对欧盟市场适应性不强 )
70年代 70年代 日本) (日本)
90年代以来 90年代以来 全方位) (全方位)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 2、平等互利 3、互惠对等 外贸、 4、外贸、外交互相配合
一、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贸易往来有着悠 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 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日贸易是以民间贸 它经历了20世纪50 20世纪50年 易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它经历了20世纪50年 代的民间协定贸易时期,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备忘 代的民间协定贸易时期,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备忘 录时期。但到1971 1971年 复交前)只有8.7亿美元, 8.7亿美元 录时期。但到1971年(复交前)只有8.7亿美元, 且交换种类比较少,主要是肉类、农副产品、 且交换种类比较少,主要是肉类、农副产品、化学 产品和冶金产品等。 产品和冶金产品等。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特别是1979年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特别是1979年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 197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日贸易有了突飞猛 进的变化。 进的变化。
国际贸易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概述发展历程开放以前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出口为主,以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为主导。
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电子产品、纺织品、鞋类、机械设备等。
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亚洲等地。
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较大。
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加。
亚洲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区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中国还积极发展与拉美、非洲等地的贸易关系,拓展了贸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政策调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合作与贸易谈判,降低了贸易壁垒,开放了市场。
同时,中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了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外需并重的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展望中国对外贸易仍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对外贸易的未来,需要继续深化开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贸易的可持续性。
结语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中国的对外贸易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不断调整政策和增强创新能力的推动下,中国对外贸易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同时,中国也需要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局面。
对外贸易
答:1、出导向型贸易模式对大国和小国的作用不同
一般而言,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必须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产品和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消费的经济化现象逐渐出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人口和经济上的大国。在这种条件下,通过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已经不能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特别是消费的近代化临近,使许多大中城市将出现大量拥有过度购买力的消费者,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可以从国内市场中获取规模经济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1)创造平等参与条件
(2)改革外汇管理制度
(3)继续降低关税总水平
(4)调整出口退税
(5)推进诚信经营和退出机制
(6)遵从国际贸易规范
简述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是综合研究拟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拟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监测和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搞好经济总量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指导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1)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应采取以下措施:优化服务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发挥服务业比较优势,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多方式、多层次发展服务出口贸易;增强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大教育力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加强政府对服务企业的扶植等。
(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对外贸易关系》课件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推动自 由贸易,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 税壁垒来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
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 管理全球贸易规则、解决贸易
争议、推动贸易谈判等。
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深远,其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全球贸 易总额的90%以上。
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包括 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谈判 停滞不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 等。
国家实施进口许可证制度,对进 口商品实施管制,确保进口商品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进口关税
国家通过征收进口关税,调节进 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以保护国 内产业和市场。
反倾销措施
当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 格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产业造 成损害时,国家采取反倾销措施 进行保护。
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
贸易壁垒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采取一系列 措施限制进口,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贸易摩擦
各国在贸易关系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争端,可能导 致贸易战或采取单边制裁措施。
贸易协定与区域一体化
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各国通过签订贸易协 定或参与区域一体化组织,减少贸易壁垒和 解决贸易争端。
05
对外贸易的未来展望
全球化的趋势
电子商务的崛起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对外贸易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贸易效率。
智能制造与供应链管理
智能制造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供应链管理,降低了生产成 本。
创新驱动
技术进步推动对外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创新成为对 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环境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01
绿色贸易壁垒
区域经济一体化
1 2 3
欧洲联盟(EU)
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通过经 济一体化、政治合作等方式促进欧洲和平与繁荣 。
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01
相互依存度高
第二大贸易伙伴 第三大出口市场 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第一大国债持有国
02
互利双赢
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
03
贸易摩擦增多
截止2009年底,两国诉诸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诉案有10起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
1992-2001 较快发展阶段 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 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 第二大外资直接引进国
中国的 对外贸易关系
中国对外 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的 战略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的 发展
出口贸易的发展 进口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 技术贸易 国际投资
中国对外贸易实 践中的突出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的 管理体制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外贸企业经营体制
基本结构仍然以两国的传统产品为主
长期处于不平衡状况
3.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确定为双边合作发展奠定了稳 固的基础
中俄两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俄罗斯“重新崛起”和中国“强国之梦”遥相呼应,并成为提高两 国经贸关系水平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关系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美商贸联委会(Sino-US.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JCCT)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ino-US.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SED)
5.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经济全球化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合作平台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钳制了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成为维系中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总结ppt课件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输出国对输出境外 的货物免征其在本国境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金或退还其按 本国税法规定已缴纳的税金。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经过多 年的发展和调整,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
中国的贸易促进组织主要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 国进出口商会。多年来,促进了中国企业与外国经济界、 贸易界建立和扩大业务联系,为中国的商品、技术、资金、 劳务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服务
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国境卫生监督制度 四)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 包括:进口货物付汇管理,出口货物收汇管理
五)对外贸易救济制度 六)其他制度
4
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自动进 出口许可证管理和纺织品临时出口管理三种。
其中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最核心的内容,他又分为进口许 可证管理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总结
(四至八章)
1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对外贸易管制 对外贸易管制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为,体现国家意志并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职能,也是国家 对外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 对外贸易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国 内外政策需要及履行所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义务,确认 实行各种对外贸易制度、采取有效管理、规范对外贸易活 动的总称,简称“贸易管理”。海关监管是对贸易管制得 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原产地规则:是指任一国家、国家集团或地区为确定货物 原产地而实施的法律、规章和普遍适用的行政命令。简言 之,是确定货物原产地的法规。
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中国目前的原产地制度与世界贸易 组织的《原产地规则协议》的规则一致,适用于实施最惠 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标记管理、 国别数量限制、关税配额等非优惠性贸易措施以及进行政 府采购、贸易统计等活动对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确认
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及推动多边主义的立场。
这些原则和立场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低调保守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其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促进参与国的共同发展。
这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快速崛起感到担忧,担心中国会对国际秩序带来挑战。
因此,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中需要保持稳定和平衡的态度。
只有通过坚持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才能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除了表达立场和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还需要与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例如,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这需要中国政府与各方合作,共同应对贸易纠纷和非关税壁垒。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合作,中国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并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中国外交政策还需要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的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应充分考虑对方的发展需求,并提供相应支持。
通过共同发展,既可以增进两国的利益,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应积极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促进循环经济等。
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总之,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密不可分。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课程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课程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在国际上也具备了强大的影响力。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援助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中国对外贸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如下:1.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
2. 贸易结构优化: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出口产品不再仅仅是低附加值产品,而是逐渐向中高端产品升级。
中国的出口产品涵盖了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汽车、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3. 贸易伙伴多元化:中国的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发达国家,中国正在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为中国拓宽了市场空间。
4. 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参与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外商投资外商投资在中国的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主要特点如下:1. 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国积极营造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便利外商投资的法律和政策。
例如,中国建立了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了外商投资的法律保护。
2. 外资进入战略性产业:中国鼓励外国资本进入战略性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和绿色产业。
中国政府为外商投资提供了税收优惠和其他激励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问题PPT文档共44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问题PPT44页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问题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美国统计逆差2562.7亿美元 2007年中国统计逆差1633.3亿美元 原因: 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双方经 济贸易结构、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也有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导致新的国际分 工及逆差转移的因素;既有两国看问题的角度和统 计方法上的差异,也有以什么样的思维和态度处 理逆差的原因,如美国仍以冷战思维继续采取对 华出口限制等。具体讲:
第三节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一、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一)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中日贸易额呈跳跃式增长,1972年突破10亿美
元,1981年突破100亿美元,1991年突破200亿美元
,1996年再创新水平,达601亿美元。2002年中日贸 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l019.1亿美元 ,与30年前相比增加了100倍。自1993年-2003年, 日本连续10年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
与此同时,美资在华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包 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市场也有700多亿美元。 6.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转 移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逐 步完善,中国已成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 并成为“世界加工厂”。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大 都已在华投资设厂、建立研发中心或将总部转移 到中国。这些生产基地原本设在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公司转移到中国后,也将产品原产地转移到了 中国,
二)中美贸易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纺织品、服装、
鞋类、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 备、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 技术产品。
三) 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额从1983年的0.83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 的29.44亿美元.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纠纷和障碍 (一)关于最惠国待遇问题 最惠国待遇问题曾长期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 发展。最惠国待遇是贸易伙伴间相互给予的基本 待遇,中美相互给予这种待遇是《中美贸易关系 协定》的核心条款和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根本保 证。2001年美中贸易法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 系地位PNITR.
依据“”421条款”(在中国入世后的12年过 渡期 内(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数量的增加或 者所依条件(对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 美国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 时(美国总统可以在预防或补救市场扰乱必 需的限度和时间内(针对该中国产品加征关 税或实施其他进口限制手段。
(四)反倾销问题和市场经济待遇问题
一、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概况
一)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
1972年中美贸易几乎从零开始,到1979年两国建
交时已达24亿美元,1988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l996 年达到428亿美元。从1979年到1996年的18年中,双边 贸易额累计为2606亿美元。
2002年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高达971.8 亿美元, 2005年中美贸易双边贸易额高达2,116.3亿美 元。
三)经贸联系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化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两国的经贸关系已从单 纯的货物贸易扩大到包括货物贸易、技术贸易、
相互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的全面经济合作,如加工
贸易,综合性的长期补偿贸易,石油、煤炭等领域 里的合作开发。这些新的合作方式,有力地促进了 中日贸易的发展。日本不仅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 伴,而且是中国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
(六)贸易不平衡问题
1农产品贸易方面
前几年,美方总是指责中方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 ,致使贸易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但是,这一问题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美国 众议院于2002年5月8日通过了新农业法案,该法案 与原农业法案相比,不仅在农业拨款总额方面增加 了80%,而且通过增加保护土地方面的费用支出(增 加80%),使享受政府补贴的范围从传统的小麦、大 豆、棉花等基本农产品生产者扩展至花生、牛奶、 蜂蜜、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者。 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双方主要在美方逆 差的统计方法上有分歧。
中国入世以来的重大经贸摩擦事件 1钢铁保障 2002年3月 2彩电反倾销 2003年5月 3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 2003年10月 4纺织品特保 2003年11月
(五)关于美国出口管制问题 美国的出口管制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的 手段。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出口许可证采用 管制货单和输往国别分组管制表的办法对我 国出口所谓的“战略性物资”和敏感性商品 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中美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不同 如果按商品结构划分,美国总体贸易逆差 可大体归为三类:一是石油类资源性产品;二 是与美国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产品,主 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和 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等;三是资本和技术 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汽车及零部件、半导 体、计算机等。
中国对美国贸易构成顺差的产品主要是第二和第 三类产品。第二类产品中,2004年中国对美国出 口服装77.08亿美元,鞋类59.56亿美元,家具57 亿美元,塑料37.19亿美元,纺织品32.17亿美元, 玩具31.25亿美元,这六种产品对美国出口总值为 287.7亿美元。第三类产品中,2004年中对美国 出口计算机182.94亿美元,显示器57亿美元,汽车 零件18.77亿美元,这三种产品对美出口总值为 258.71亿美元。仅单地从比较优势来看,前两类 商贸易可以视为是合理的互补性逆差,只有第三 类竞争性产品还能强算得上对美国业界会构成一 定战,但也要具体分析,如一些汽关键件、半导 体芯片、CPU等核技术依然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
随之双边贸易逆差或顺差的国别也发生了 变化。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美国对东 亚的逆差下降,对中国的逆差上升;东亚对 美国的顺差下降,对中国的顺差上升;中国 对东亚的逆差上升,对美国的顺差上升。 所以,中美贸易逆差并未使界贸易总平衡 表发生根本改变,是全球贸易流动过程中 出现了逆或顺差的转移,即实现了一次新 动态平衡。
8.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 2004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技术是55亿美 元,比上年增长63%,而从美国进口的技 术只有29亿美元. 美国拒绝批准向中国出口 核电和卫星等高科技产品,使美国至少丧 失了250亿美元的对华出口机会。
七)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
八)关于台湾的问题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 核心问题。 1950年美国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来又与 台湾当局缔结“共同防御条约”,把对我国内政的 干涉升级为用武力可阻挠中国统一。虽然1972年《 上海公报》中,美国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国也“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建交后不到 100天,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这是 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中国民族 感情的伤害。
7.统计方法不同,夸大了贸易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的统计方法不同,使中国的进口 被高估,从而夸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程度。 首先,美国出口是按照船边交货价(FAS)来计算, 而进口则按CIF价来计算。由于FAS价没有计算装 卸、保险和运费成本,这就使逆差被大大高估。 其次,香港等转口的因素。美国一方面按原产 地把从香港等转口的因素。
(3)中美贸易不平衡忽略了服务贸易 中国已成为其第10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 (4)加工贸易导致中国贸易逆差激增 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时,是按出 口产品总值计算的.据有关测算,如果剔除 加工贸易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将减少 91%。
(5)美国对华投资造成贸易方式和贸易流向变化 比如,过去美国通过货物贸易直接向中国出口的 产品,现在则越来越多地转为利用在华投资企业 生产并且部分内销,这不仅提高了美国公司产品 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相对减少了美国对华直接出 口,而且这一变化也未能在双方的贸易统计中体 现出来据统计,2004年美资在华企业在中国市场 销售的商品达750多亿美元,当年美国对华贸易 逆差802亿美元,若减去在华美资企业的当地销 售额,美贸易逆差只有几十亿美元。
(1)中美两 国的产业 结 构和分 工不 同 美国已将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向高新技 术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 造业,现有制造业普遍位于产业链的高端;而中国 依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承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转移的一些中低端产品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 型制造业。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新的 国际分工格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趋向最 佳配置的必然表现。 E.G. 美国进口产品的90%已经自己不生产
2贸易不平衡问题 据中国统计,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出现逆差,当 年逆差为62亿美元,2005年上升到1,141.7亿美元 ,2007年1,633.3亿美元。 据美国统计,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 出现逆差,逆差额为3亿美元,2004年达到1477.18 亿美元,200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2562.7亿美元. 2000年后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 逆差国,占美国全部逆差的23%。
连续8年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
2009年中国对日出口979.1亿美元,是中 国第5大出口市场,第1大进口市场,中国对日 逆差330.3亿美元。
二)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长期以来,中日贸易属于“垂直分工”,即中 国对日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自日进口以工业制成 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日出口商 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纺织品、服装、家电等制 成品出口迅速增加,原材料、矿物性燃料比重下降 。进入90年代以后,制成品比重已超过70%。其中, 机电类商品已成为我国对日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 。与此同时,对日进口商品也发生很大变化,增加 了用于生产的机械类产品的进口,压缩了家电、小 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进口。这表明中日贸易正由 “垂直分工”逐渐向一定程度的“水平分工”发 展。
第十二章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一、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二、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三、中国与欧洲联盟的经贸关系 四、中国与其单独关税区的经贸关系 五、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 六、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关系 七、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