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美国统计逆差2562.7亿美元 2007年中国统计逆差1633.3亿美元 原因: 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双方经 济贸易结构、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也有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导致新的国际分 工及逆差转移的因素;既有两国看问题的角度和统 计方法上的差异,也有以什么样的思维和态度处 理逆差的原因,如美国仍以冷战思维继续采取对 华出口限制等。具体讲:
依据“”421条款”(在中国入世后的12年过 渡期 内(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数量的增加或 者所依条件(对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 美国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 时(美国总统可以在预防或补救市场扰乱必 需的限度和时间内(针对该中国产品加征关 税或实施其他进口限制手段。
(四)反倾销问题和市场经济待遇问题
2贸易不平衡问题 据中国统计,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出现逆差,当 年逆差为62亿美元,2005年上升到1,141.7亿美元 ,2007年1,633.3亿美元。 据美国统计,1979-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 出现逆差,逆差额为3亿美元,2004年达到1477.18 亿美元,200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2562.7亿美元. 2000年后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 逆差国,占美国全部逆差的23%。
2009年,美中货物贸易2982.6亿美元,其 中美对华出口774.4亿美元,自华进口 2208.2亿美元,美对华贸易逆差1433.8亿 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 二大出口市场,是中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国,中国仍是美国第二 大贸易伙伴,美第二、三大贸易伙伴分别 是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 出口市场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
(2)中美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不同 如果按商品结构划分,美国总体贸易逆差 可大体归为三类:一是石油类资源性产品;二 是与美国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产品,主 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轻工和 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等;三是资本和技术 密集型产品,主要是汽车及零部件、半导 体、计算机等。
中国对美国贸易构成顺差的产品主要是第二和第 三类产品。第二类产品中,2004年中国对美国出 口服装77.08亿美元,鞋类59.56亿美元,家具57 亿美元,塑料37.19亿美元,纺织品32.17亿美元, 玩具31.25亿美元,这六种产品对美国出口总值为 287.7亿美元。第三类产品中,2004年中对美国 出口计算机182.94亿美元,显示器57亿美元,汽车 零件18.77亿美元,这三种产品对美出口总值为 258.71亿美元。仅单地从比较优势来看,前两类 商贸易可以视为是合理的互补性逆差,只有第三 类竞争性产品还能强算得上对美国业界会构成一 定战,但也要具体分析,如一些汽关键件、半导 体芯片、CPU等核技术依然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
中国入世以来的重大经贸摩擦事件 1钢铁保障 2002年3月 2彩电反倾销 2003年5月 3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 2003年10月 4纺织品特保 2003年11月
(五)关于美国出口管制问题 美国的出口管制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的 手段。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出口许可证采用 管制货单和输往国别分组管制表的办法对我 国出口所谓的“战略性物资”和敏感性商品 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
(三)421条款问题
美国1974年贸易法后补增一项条款并写 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6条,即 “过渡时期对特定产品的保障措施条款”。 这个专门针对中国的421条款规定:在中国 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数量激增已经或将要造成 美国同类产品市场扰乱的情况下,美国国内 生产商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特殊保障措施的 救助。如2003年11月纺织品特保
• 《1974年贸易法》的第421节是关于市场扰乱 (market disruption )行为的规定,内容较全 面. • “421条款”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1年中美关系法 案 众所周知(这一法案承认了美国与中国的永久正 • 贸易关系(其实(该法案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 就是求在美国贸易法中补充加入一项专门适用于 中国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机制。随后(美国国会依照 法案容(经由立法程序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四部 分入了第二章“进行贸易救济(避免美国市场遭受 市扰乱和贸易转移”(其中包含第421节“针对市 场扰乱采取的措施”
连续8年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
2009年中国对日出口979.1亿美元,是中 国第5大出口市场,第1大进口市场,中国对日 逆差330.3亿美元。
二)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长期以来,中日贸易属于“垂直分工”,即中 国对日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自日进口以工业制成 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日出口商 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纺织品、服装、家电等制 成品出口迅速增加,原材料、矿物性燃料比重下降 。进入90年代以后,制成品比重已超过70%。其中, 机电类商品已成为我国对日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 。与此同时,对日进口商品也发生很大变化,增加 了用于生产的机械类产品的进口,压缩了家电、小 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进口。这表明中日贸易正由 “垂直分工”逐渐向一定程度的“水平分工”发 展。
第三节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一、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一)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中日贸易额呈跳跃式增长,1972年突破10亿美
元,1981年突破100亿美元,1991年突破200亿美元
,1996年再创新水平,达601亿美元。2002年中日贸 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l019.1亿美元 ,与30年前相比增加了100倍。自1993年-2003年, 日本连续10年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
7.统计方法不同,夸大了贸易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的统计方法不同,使中国的进口 被高估,从而夸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程度。 首先,美国出口是按照船边交货价(FAS)来计算, 而进口则按CIF价来计算。由于FAS价没有计算装 卸、保险和运费成本,这就使逆差被大大高估。 其次,香港等转口的因素。美国一方面按原产 地把从香港等转口的因素。
三)经贸联系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化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两国的经贸关系已从单 纯的货物贸易扩大到包括货物贸易、技术贸易、
相互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的全面经济合作,如加工
贸易,综合性的长期补偿贸易,石油、煤炭等领域 里的合作开发。这些新的合作方式,有力地促进了 中日贸易的发展。Hale Waihona Puke Baidu本不仅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 伴,而且是中国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
第十二章中国对外经贸关系
一、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二、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三、中国与欧洲联盟的经贸关系 四、中国与其单独关税区的经贸关系 五、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 六、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关系 七、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
200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第二节
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3)中美贸易不平衡忽略了服务贸易 中国已成为其第10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 (4)加工贸易导致中国贸易逆差激增 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时,是按出 口产品总值计算的.据有关测算,如果剔除 加工贸易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将减少 91%。
(5)美国对华投资造成贸易方式和贸易流向变化 比如,过去美国通过货物贸易直接向中国出口的 产品,现在则越来越多地转为利用在华投资企业 生产并且部分内销,这不仅提高了美国公司产品 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相对减少了美国对华直接出 口,而且这一变化也未能在双方的贸易统计中体 现出来据统计,2004年美资在华企业在中国市场 销售的商品达750多亿美元,当年美国对华贸易 逆差802亿美元,若减去在华美资企业的当地销 售额,美贸易逆差只有几十亿美元。
随之双边贸易逆差或顺差的国别也发生了 变化。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美国对东 亚的逆差下降,对中国的逆差上升;东亚对 美国的顺差下降,对中国的顺差上升;中国 对东亚的逆差上升,对美国的顺差上升。 所以,中美贸易逆差并未使界贸易总平衡 表发生根本改变,是全球贸易流动过程中 出现了逆或顺差的转移,即实现了一次新 动态平衡。
(二)关于知识产权问题 在这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988年8月 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综合贸易和竞争法 案》,其中的“特殊301条款”规定,美国贸 易代表有权将没有对美国知识产权给予充 分有效保护的国家,列为侵权的“重点国家 名单”,如果经过6个月的谈判,双方达不成 协议,美国则实施贸易报复。 1991年、1994年和1996年三次把中国列 入“重点国家名单”,涉案金额分别为15 亿美元、28亿美元、30亿美元。
(六)贸易不平衡问题
1农产品贸易方面
前几年,美方总是指责中方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 ,致使贸易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但是,这一问题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美国 众议院于2002年5月8日通过了新农业法案,该法案 与原农业法案相比,不仅在农业拨款总额方面增加 了80%,而且通过增加保护土地方面的费用支出(增 加80%),使享受政府补贴的范围从传统的小麦、大 豆、棉花等基本农产品生产者扩展至花生、牛奶、 蜂蜜、蔬菜等其他农产品生产者。 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双方主要在美方逆 差的统计方法上有分歧。
8.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 2004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技术是55亿美 元,比上年增长63%,而从美国进口的技 术只有29亿美元. 美国拒绝批准向中国出口 核电和卫星等高科技产品,使美国至少丧 失了250亿美元的对华出口机会。
七)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 。
八)关于台湾的问题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 核心问题。 1950年美国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来又与 台湾当局缔结“共同防御条约”,把对我国内政的 干涉升级为用武力可阻挠中国统一。虽然1972年《 上海公报》中,美国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国也“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建交后不到 100天,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这是 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中国民族 感情的伤害。
与此同时,美资在华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包 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市场也有700多亿美元。 6.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转 移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环境的逐 步完善,中国已成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 并成为“世界加工厂”。目前全球500强企业大 都已在华投资设厂、建立研发中心或将总部转移 到中国。这些生产基地原本设在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公司转移到中国后,也将产品原产地转移到了 中国,
一、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概况
一)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
1972年中美贸易几乎从零开始,到1979年两国建
交时已达24亿美元,1988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l996 年达到428亿美元。从1979年到1996年的18年中,双边 贸易额累计为2606亿美元。
2002年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高达971.8 亿美元, 2005年中美贸易双边贸易额高达2,116.3亿美 元。
(1)中美两 国的产业 结 构和分 工不 同 美国已将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向高新技 术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 造业,现有制造业普遍位于产业链的高端;而中国 依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承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转移的一些中低端产品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 型制造业。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新的 国际分工格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趋向最 佳配置的必然表现。 E.G. 美国进口产品的90%已经自己不生产
二)中美贸易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纺织品、服装、
鞋类、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 备、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 技术产品。
三) 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额从1983年的0.83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 的29.44亿美元.
二、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纠纷和障碍 (一)关于最惠国待遇问题 最惠国待遇问题曾长期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 发展。最惠国待遇是贸易伙伴间相互给予的基本 待遇,中美相互给予这种待遇是《中美贸易关系 协定》的核心条款和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根本保 证。2001年美中贸易法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 系地位PNIT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