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监视
l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监视和测量规定(某机械厂9000质量管理体系)】
l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监视和测量规定(某机械厂9000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监视和测量规定(某机械厂9000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监视和测量规定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确保没有满足要求的产品不得放行和交付给顾客,特制定本文件。
1.2本文件规定了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管理职责、程序和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采购、外包、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
2引用标准gb/t*****-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XX年) gb/t*****-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iso9001:20XX年)q/shyg01.01z-20XX年质量手册q/shyg02.02t-20XX年记录控制程序q/shyg02.04z-20XX年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采用gb/t*****-20XX年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质量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负责制定产品检验规程/检验计划,提出对采购、外包、生产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负责按产品检验规程/检验计划对采购、外包、生产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4.2采购部负责将采购/外包过程产品向质量部提出进货检验和验证。
4.3加工工段、装配工段、铆焊工段负责对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自检,并按规定的时机向质量部提出交检。
5管理内容和方法5.1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策划5.1.1技术部应在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中,确定产品所要求的验证、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标准等接收准则。
5.1.2质量部按检验、试验、验证要求及产品的接收准则,制定产品检验规程/检验计划,应规定检验和试验的内容,以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5.1.2.1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及验证的阶段和时机。
a)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的进货检验和验证;b)在供方处对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的验证;c)生产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d)产品的最终出厂检验和试验;e)需要时,产品的型式检验。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监视和测量设备从购置、校准或检定、标识、使用、报废等全过程控制要求和方法,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适应,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标识及设备控制。
3.2采购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
3.3物管部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档案,并保存原始入厂资料。
3.4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用及申购、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
3.5行政部负责组织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
4 工作程序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4.1.1各部门根据产品检验的需要及所要求的准确度,填写《采购计划申请单》交至采购部进行采购,申请购置的设备应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4.1.2 采购部对提交的《采购计划申请单》进行核对,按《采购管理控制程序》进行采购。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4.2.1新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到厂后,采购员应及时通知物管部,双方对其表面质量与实物配套情况进行交接,完毕后,由物管部通知品质部进行验收(包括说明书、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等);如需要委外检测的设备,品质部应在合格供应商目录中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送外检测,经检测合格后须让对方出具检测合格证。
检测不合格,则返回采购员,由其向供应商办理退换货或维修手续,直至验收合格。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登记4.3.1所有测量设备,品质部负责确定校验周期并统一编号,登记在《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中。
4.3.2测量设备编码原则:JUST-部门编码-设备代码-流水号。
部门编码详见《文件控制程序》;设备代码分M、T、S三种,M.量测仪器(卡尺等);T.测试仪器(试验机器设备);S.检验仪器(激光干涉仪等)。
4.3.3监视和测量设备初次校验合格后,品质部对合格品应贴上标识,内容包括有效日期,设备编号、检验状态合格等,标识贴完后方能入库并发放使用。
ISMS-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对各项控制措施满足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为策划、实施、持续改进信息安全与服务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公司区域内所有业务职能部门的安全特性控制、绩效及管理体系运行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3. 3.1管理者代表4. 1.l负责掌握信息安全与服务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向总经理汇报,对总经理负责。
4.1.2负责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对本公司职能部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2运营管理部3.2.1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和监督实施。
3.2.2负责定期对各职能业务部门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各职能业务部门的监视和测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为纠正和预防提供信息。
3.2.31负责收集项目交付后的顾客满意程度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和传递。
3.3运维服务部3.3.1负责收集项目运维过程的顾客满意程度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和传递。
4工作程序4.1监视和测量的范围及依据4.1.1根据本公司业务范围内信息资产的控制范围,确定监视和测量范围。
4. 1.2测量的范围一般包括:a)控制措施的实现过程;b)关键特性;控制措施实现目标程度;适用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业务持续性控制措施;事故、事件和其它不良的绩效;c)不可接受风险计划中确定的措施;cl)顾客信息安全的满意程度。
4. 1.3监视和测量的依据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顾客合同、适用性声明、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
4.3.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技术规范规定和顾客要求的检验和试验项目、标准、方法进行监视和测量。
4.4.监视和测量的实施4.3.1本公司运营管理部根据各职能部门确立的监视和测量范围,确定监视和测量的依据、项目、关键特性、频次、使用的仪器设备等。
4.3.2监视和测量可选择的方法a.对控制过程进行日常检查;b.信息安全措施状况的抽查;c.设备装置的检查;d.作业环境的监视;e.记录检查。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二级文件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监视和测量作出明确规定,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放行。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外购原材料(含外协件)、在制品和成品的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以及员工职业健康相关监测、环境污染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3.1质量部质量部是产品监视和测量的主管职能部门,其负责:3.1.1编制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管理文件;3.1.2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工作并记录;3.1.3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并记录;3.1.4进行综合质量统计分析,每季写出分析报告;3.1.5组织对检验员的培训.3.1.5管理检验、试验记录。
3.1.6负责编制产品检验和试验的依据文件(如检验规程等)。
3.2 资材物流部负责设立原材料定置区,并做好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3.3 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环境污染(大气、水、噪声)检测、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测,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3.4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交检并保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4. 工作程序4.1 监视和测量工作的依据检验员依据有效的检验/试验文件,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活动。
——产品检验规程;——相关标准和规程;——监视和测量设备。
4.2 原材料的监视和测量4.2.1技术部编制原材料进货验收和试验的技术文件,规定验收和试验的项目、检验的数量和频次及其接收的标准,作为进货验收的依据。
4.2.2原材料入库前,由采购员或材料库管理员提交检验员检验,并同时提交供方出具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
4.2.3检验员依据相关规定对交检原材料进行验收,并在“原材料进货验收和试验登记表”上记录。
4.2.4判定为合格的原材料,由检验员填发“原材料入厂检验单”交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判定为不合格的原材料,由库管员提请授权审理人员评审和处置。
4.2.5未经验证的原材料不得投入加工或使用。
如生产急需而来不及验证时,要由生产部办理“紧急放行申请”,经不合格品审理小组批准后方可放行。
浅谈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施工企业实施监视的主要方式有 : 专职质量检 验员现场跟踪检查 , 质量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的抽查, 工程质量动态分析会 , 各类施工统计报表, 内部质量 审核情况 , 质量 目 完成评审, 标 顾客满意评价, 管理
2 过程监视和测量 的分类
以安装施工企业为例 , 来分析过程的监视和测 量 。从组织系统方面看是分层次管理的: () 1 公司的监视和测量 , 主要包括: ①对项 目部 施工管理能力的监测 , 目 项 质量 目标实现状况 , 建设 单位及监理单位对项 目管理的意见。②对下属各部 门管理能力 的监 视 和测 量 。 () 2 二级单位对下属各部门管理能力的监视和 测量。 ( ) 目部对下属施工队、 3项 专业 分包及劳务分 包施 工能力 的监视 和测 量 。
评审以及企业制定的文件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文
件。
3 1 与顾客有 关过程 的监视和 测量 .
首先 , 识别顾客明示的、 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 的要求或期望, 在施工企业中顾客的要求包括如下: ①合同、 施工设计图纸明确的要求 : 工程造价、 施工 进度 、 工程质量、 材料质量、 施工人员 的工作能力和
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 并在适用 时进行 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 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 的结果 时, 应采取适 当的纠 正和纠正措施 , 以确保产 品 的符 合性。 该条款 是 ” 20 00版 I0 0 1 S 90 标准新增加 的条款 , 它是八项质量
监视人配置 的必要 的资源。例如 : 计量器具、 电脑 等。
性, 在运行中充分运用 P C D A循环管理 , 横向覆盖 了
ISO27001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对各项控制措施满足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为策划、实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措施衡量、法律法规符合性验证、安全目标、方针贯彻。
3、术语和定义引用ISO/IEC27001:2022标准及本公司信息安全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管理运营部4.1.1负责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有效性、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实现程度测量。
4.1.2负责识别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检验是否满足。
4.2管理者代表4.2.1负责掌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对最高管理者负责。
4.2.2收集、评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的改进建议;4.3管理运营部4.3.1负责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法律法规,发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清单》,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组织、监督和检查。
体系管理部负责法律法规的更新以及适用性的确认,并传达给各部门。
4.4采购保障部4.4.1负责每半年对各职能市场销售部门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各职能市场销售部门的监视和测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为纠正和预防提供信息。
4.4.2负责收集的顾客信息安全满意程度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和传递。
5、工作程序5.1法律符合性测量5.1.1法律识别由管理运营部负责每半年收集、更新与公司运营有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编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清单》,解读法规要求,在制定公司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时作为遵循条件之一,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培训。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须进行相关的法律合规性评价活动:1)原有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者有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时;2)外部环境标准发生变化或者环境体系进行换版时;3)公司内部或者周边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4)有新的设备或者设施投入使用前;5)一般情况下每年末进行相关的法律合规性评价工作。
各部门根据信息系统日常运行及检测记录,对控制效果、过程的符合性进行相应评价。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每个过程,包括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得到保持和持续改进,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3.定义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4.职责4.1品管部组织各部门识别监视点和监视项目,制定体系监视计划,组织体系监视,编制体系监视报告。
4.2责任部门组织体系监视发现的不符合项或潜在问题的整改。
5. 作业内容5.1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的策划5.1.1品管部组织各部门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进行策划,识别监视项目和监视点,确定监视方法,并组织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计划。
5.1.2 体系监视计划经品管部经理审核后,由品管部下发给各部门。
5.1.3各部门自查后,填写计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表,汇总资料后交品管部。
5.1.4品管部组织体系监视,编制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报告,指出主要问题点。
各责任部门制定必要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5.1.5 品管部跟踪验证,并保持跟踪验证的记录。
5.2 计量确认过程的监视5.2.1 监视内容1)计量确认是否按程序的要求进行:测量设备是否定期进行使用前和定期的计量确认;是否依据测量设备的精度、测量过程要求,规定各种测量设备相应的计量确认间隔,并形成文件;计量标识是否完整;计量确认记录是否完整。
2)检定(或校准)是否在规定的环境下进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3)计量确认人员是否经过相关培训及考核合格。
4)计量确认文件是否适宜:是否参照已有的国家计量检定/校准规程;如没有发布国家检定/校准过程,是否制定内部的计量检定/校准规范。
5)测量设备的管理: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计量要求;发现不合格,是否停用;测量设备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验收、检定/校准、使用、维护保养和报废等。
5.2.2 监视频次每季度、各部门至少抽查5至10台测量设备。
不足5台的,按实际数量计。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方法
小概率事件
当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通常小于 0.05),就称为小概率事件,在少数试验 中可忽略不计。在正常情况下,发生了 小概率事件,则可根据小概率事件在少 数试验中不会出现的规律,可以认为此 时体系或过程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提 示我们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数据的离散性和规律性
任何属于正态分布的随机事件,可以而 切仅用两个参数来表征,这两个参数, 一个叫做分散性参数,另一个叫做规律 性(通常叫位置性)参数。 离散性:随机事件(数据)的分散程度。 规律性(通常叫位置性):随机事件(数据) 的规律性特征。
随机事件的分散性性参数
随机事件的分散性性参数一般可用下述三种方 式来表达即: 极差R:测量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偏差平方和:各特性值与平均值之差称做残差, 各残差平方的和叫做偏差平方和; 试验标准偏差S:用贝塞尔公式求出的标准偏 差; 移动差: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之差称 为移动差。
监视所用的方法
监视一般常用以下方法 内部审核; 顾客反馈; 验证; 试用; 采取比对的方法; 采取统计技术的方法; 采取统计技术的方法还可分为采用核查标准的 方法和采用控制图的方法。
比对方法
比对方法还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与用高等级测量设备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 与用同等级测量设备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 与用不同等级测量设备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 与用不同测量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比对。
对数据的要求
针对性: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收集数据; 完整性:数据应完整(包括时间、设备、地点、 人员、条件等),应能追溯; 准确性:如实反应被测对象的特性,不能人为的 制造.随便修改; 及时性:要做到及时记录.及时传递.和及时处理; 连续性:不要随意中断,便于分析变化规律; 统一性:有效位统一、修约统一、表达方式统一。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X X X X X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XXXXXX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XXXXXX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标准体系管理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XXXX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提出。
本标准由XXXX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由XXXX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本标准审核人:XX本标准批准人:XX本标准于2015年2月首次发布,其中重大修改时间为:1)2016年8月导入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而修订,由XXX修订;2)2017年11月,增加“4.1.3条款”内容而修订,由XXX修订;3)2017年12月,增加“5.5.3、5.5.4条款”内容而修订,由XXX修订;本次修订为第3次修订。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对广东天保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可能具有重大质量影响、重大环境影响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的运行与活动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以实现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的有效控制,从而确保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以及有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BB202B.003 进货检验控制程序TBB202B.002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TBB207B.002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TBB207B.003 设备采购管理制度TBB201B.001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TBB109.003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 管理职责3.1 基地管理部负责对公司活动范围内的环境和安全的监视和测量。
ISMS监视测量管理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GB/T22080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各项控制措施满足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为策划、实施、持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公司区域内所有业务职能部门的安全特性控制、绩效及管理体系运行的监视和测量。
3 术语和定义
引用GB/T22080-2008、GB/T19001-2008标准及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
4.1.1 负责掌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对最高管理者负责。
4.1.2 负责每半年组织对本公司职能部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2 DXC
4.2.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和监督实施。
4.2.2 负责每半年对各职能业务部门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各职能业务部门的监视和测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为纠正和预防提供信息。
4.2.3 负责收集的顾客信息安全满意程度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和传递。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浅议质量管理体系中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
这 一 标 准 条 款 的 理 解 与 实施 进行 探 讨 .阐 述 了对 这 一 过 程 进
行监视 和测量的涵义、范围及 内容 ,并分析 了常用的检测 方
法 与 审核 方 法 关键词 : 过程 ; 监视 ; O 9 0 I S 01 中图 分 类 号 :53 I 4 Z 文献 标 志 码 : A
1 过 程监视 和测 量 的涵义
过 程监 视 和测 量 的范 围包 括 质量 管 理体 系 的所 有 过 程 ,只 有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的所 有 过 程都 具 备 了 “ 实现所 策 划 的结果 的能力 ” ,才 能确 保 质量 管 理体
20 版 IO 90 (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 标 00 S 0 1 《 准 )条 款 “ 过程 的监 视和 测量 ”明确 规定 : “ 织 组 采取 适 宜 的方 法 对质 量管 理体 系过 程进 行监 视 ,并
而 产生 波动 因而需 要 策划 实施 对各 过程 连续 的监
设计开发能力 、采购控制能力 、合同评审能力 、顾 客 沟通 能力 、工 艺 能 力 、设 备 能 力 和 人 员 能力 等 。
支 持 过 程 能 力 ,主 要 是 指 资 源 保 证 能 力 、监 测 能 力 、应 急处 理能 力 、数 据分 析 能力 、纠正 和 预 防能 力等 。 过程 监视 和 测量 的重 点 是 对质 量 管理 体 系运 行 有重 大 影 响 的过 程 、产 品关 键 质 量特 性 控 制 过 程 、
划 的结 果 的能力 。 当未 能 达到所 策 划 的结 果 时 ,应 采 取 适 当 的 纠 正 和 纠 正 措 施 ,以确 保 产 品 的符 合
性。 ”从 条 款规 定 可 以看 出 ,过 程 监 视 和测 量 的 目
质量管理体系详解—监视和测量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3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3.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产品不仅指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产品和过程中的 产品。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正确评价产品的质量 预测产品的质量趋势 评价工序的保证能力 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 4.3.2 标准要求
顾 客 满 意
输入
增值活动 信息流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2.1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意义 ISO9001标准建立在“过程方法”的基础上,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使“监视和测量”覆盖了整 个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实现的“监视和测量”能 够进行PDCA循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能够恰当的 检测过程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及纠正措施。对过程 的监视和测量,正是“检查”阶段的表现。检查可 以证实过程业绩,并识别何处需要改进,这是质量 管理体系达到有效性和持续性改进的需要。
偏倚:测量数据相对于标准值的位置,包括偏倚、线性和稳定 性; 方差: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包括重复性和再现性。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④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在热轧一分厂的具体应用 轧机压下系统劣化趋势管理 热轧一分厂正在实施的轧机压下系统劣化趋势管理 工作,实际上就是针对压下系统中影响楔形、镰刀弯 等不对称板型的因素进行长期的监测,并结合统计学 中SPC的方法,将轧机压下系统的状态监控起来,这 样就可以观测到压下系统的劣化趋势,做到提前预警、 提前干预,避免板型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如何实施监视和测量?--体系的监视和测量 4.1.1 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输入:(ISO9001) 顾客关于产品质量方面数据 用户意见调查 流失业务分析 顾客赞扬 顾客索赔 经销商报告等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范本(2篇)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有效管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支持决策和业务运作的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内部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计量仪器和监测设备。
三、责任和义务1.设备所有人: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维护、校准和保养,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
2.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设备使用标准和程序,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并协助设备所有人进行校准和维修。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校准和维护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4.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评估设备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并提交管理层报告。
四、设备的采购和接收1.设备采购应符合公司的采购程序,经过技术评估和质量认证,并记录相关信息。
2.所有已接收的设备应由设备管理员检查,并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设备所有人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维护信息和维护结果。
六、设备的校准和验证1.设备所有人应按照设备的校准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
2.校准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使用合格的校准设备和标准物质。
七、设备的维修和更换1.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设备所有人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并按照维修程序进行维修。
2.设备管理员应记录维修情况并监督维修质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设备管理员应提出更换申请,并进行废弃处理。
八、设备的报废和丢失1.设备管理员应定期清查设备,并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
2.发现设备丢失或无法找到时,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并进行调查。
3.设备报废经设备管理员审批后,应按照废弃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记录废弃信息。
九、培训和意识提升1.设备所有人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要求,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
2.设备管理员应组织相关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技能和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产品和服务、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结果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判定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状态或趋势,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要求。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3.1 品质部为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分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4工作程序4.1 总要求品质部负责策划并组织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负责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保持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记录以及采取措施的记录。
4.2 控制要求4.2.1 品质部a)应对公司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要求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措施,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b)应收集公司各部门的质量信息,对质量处理、传递和利用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持续改进。
c)通过检验和试验,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符合情况;通过工艺监督、过程检验监视生产过程的受控情况;d)及时对检验规范的完整、可操作性及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检验规范能正确指导检验;e)定期对产品检验的错、漏检情况进行统计,确保检验工作质量满足策划的结果。
f)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环境条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g)定期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合格情况进行测量,确保在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受控状态,对校准或检定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组织有关部门与人员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4.2.2 行政部a)每半年对各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考核,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部门责成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完成。
b)应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日常监督检查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对发现的不符合事实责成有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目的为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含如下方面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体系)。
管理活动。
资源提供。
产品实现。
测量、分析、改进的过程。
3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由管理代表执行。
4术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各要素及其相互衔接与相互影响的过程。
5作业程序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过程涵盖5个方面(详见第2条),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1次全面的过程监视与测量,在公司内/外部重大环境因素变更时,管理代表可提出临时过程监视与测量要求。
跟总经理要求,管理代表可随时提出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要求。
对质量管理体系之文件系统的监视与测量5.2.1管理代表在预定时间内,应对下述项目进行监视和测量。
质量手册:其所表述的内容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有无低于ISO9001:2000标准要求。
文件控制。
程序文件有无规定之项目在本公司未实施且将来也不会实施,而未作相应之作废。
有无影响质量的过程,未纳入ISO之系统。
文件制订、修订、废止、分发、回收、销毁、标识、有无按规定执行,并保证需要的场所均能得到有效的版本。
记录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包括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对管理活动的监视与测量5.3.1对管理活动过程执行监视与测量,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总经理对符合客户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的重要性有无向组织传达并被接受和遵从,以及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方针和目标有无被制订并被接受与认同,对质量目标采用测量方法评估。
管理评审的相关工作的实施及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完整性。
职责与权限的设定有无出现灰色地带和黑箱现象,有无沟通,检讨公司内部是否出现:有责任但无授权相关人员。
有授权,但无实施、落实的状况。
内部沟通渠道的建立与实施实效,因沟通不畅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影响;及对质量目标的影响。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通过对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监视,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监视控制。
3职责分配3.1企业管理办公室是测量管理体系监视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
3.2项目总工办对测量管理体系活动中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进行监视管理。
3.3测试部门技术主管负责策划重要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并监督实施。
3.4测试部门负责提供监视装置的申请购置计划。
3.5物资机具部门负责购买监视装置。
3.6岗培部及相关部门负责监视人员的培训。
3.7公司经理或项目经理负责审批部门提出的监视装置的购买申请。
4术语4.1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4.2测量过程: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4.3测量设备:测量设备、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的总称。
5要求和过程实施5.1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过程识别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对象主要是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
输入是过程监视的策划;输出是监视的结果,以及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活动是确定监视手段或监视装置、实施监视、收集监视的结果或数据、进行过程能力评价、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跟踪验证其有效性、实施改进;资源是文件资料、测量设备、人员、环境等。
5.2测量管理体系监视过程实施5.2.1监视要求5.2.1.1监视人员资格应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
5.2.1.2监视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必须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
5.2.1.3监视过程使用的资料应满足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的要求5.2.1.4重要测量过程的环境条件应满足规定要求。
5.2.1.5监视时间间隔应小于设备的确认间隔,当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出现可疑情况时,应当缩短监视间隔,对过程进行评价和调整。
5.2.1.6应保持监视过程的记录。
5.2.1.7对重要的监视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
5.2.1.8可根据经济性、适宜性、风险与成本比较因素等选择测量过程的监视方法及监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通过对计量确认过程和关键测量过程的监视,迅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能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3 职责
3.1 计量室应针对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改进。
3.2 计量室负责对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涉及部门的过程进行日常监视。
3.3 测量过程各主管部门利用统计技术对关键测量过程参数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3.4 计量室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结果进行分析。
4 控制程序
4.1 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包括构成测量过程的各个具体过程,特别是计量确认各过程和关键的测量过程。
4.2 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的方法
4.2.1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4.2.1.1 通过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系统、全面检查体系运行情况;通过外部审核,对体系建立、实施运行过程中理解、执行偏差进行纠正,发现问题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确保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4.2.1.1 计量室负责组织各责任部门对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加以改进。
4.2.2 测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监视
4.2.2.2 计量室应定期对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涉及部门的过程进行监视。
4.2.2.2 日常监视可采用现场巡查、人员提问、抽查有关记录、查证测量设备校准状态标识等多种方法。
4.2.2.3 在日常监视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责成进行纠正。
对日常监视过程中多次发现或重复出现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
4.2.3 关键测量过程的监视
4.2.3.1 各测量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利用统计技术对关键测量过程参数变动趋势进行分
月汇总分析测量数据,采用统计技术,对记录累计的数据,确认和分析测量过程参数变动的趋势。
如持续出现测量过程参数数据变动异常,则应分析测量过程参数变动异常或失控的原因。
4.2.3.2 计量室负责对测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2.4 计量确认的监视
计量室对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结果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4.2.4.1 周检率、计量确认率统计
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周检率必须达到100%。
其他工作用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率应在97%以上。
计量室应每月统计当月周检检定/校准、计量确认完成情况,对未及时检定/校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4.2.4.2 周检、计量确认合格率统计
在用测量设备的周检率、计量确认合格率应在95%以上。
计量室对检定/校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除执行《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外,还应对不合格的设备类型、不合格次数进行统计,必要时调整该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
对生产测量过程中经常性出现不合格测量设备,除执行《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外,计量室还应记录关键测量所用测量设备的不合格类型、次数,对重复、经常出现的不合格设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调整该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间隔。
测量过程出现不合格的原因应从测量过程受控条件逐个分析:
a) 操作使用人员是否按规定正确操作;操作使用人员是否按规定进行使用前的
检查和日常维护;
b) 验证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关键测量过程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是否合理;
c) 测量设备的配备是否合理;该设备计量确认间隔是否合理;
d) 测量场所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变化是否超过规定的要求;
4.3 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结果及所采取的措施的记录,由计量室负责收集和保管。
5 相关记录
QM/TX283301-2010《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QM/TX482401-01《测量过程监视记录》QM/TX471301-03《测量设备监督抽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