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教案3篇

《认识钟表》教案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这3篇《认识钟表》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钟表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认识钟表》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1、92内容,练习十六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
2.学会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
教学难点: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认识刻度不全的表,读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一个刻度不全的表,一个没有刻度的表,一个电子钟,作息时间表,画于纸上的钟面。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和一个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
2.今天,我们就来和钟表交朋友。
(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二、教学新课:3.认识钟面。
(1)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钟表,象我手上拿的是比较常见的钟,你们也带了小钟,是吗?这是一块玻璃,玻璃里面是钟面,请同桌两人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钟的背面有许多旋钮,你可以拨一拨,动一动,有什么发现?(2)把你的看到的和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3)哪个同学来汇报啊?(请学生指着钟面说)(4)小朋友们都很能干,我们来听听钟的自我介绍,好吗?(课件出示一个动画钟自述。
)(5)小朋友你们认识小闹钟了吗?如果没有小闹钟,在老师的钟面上你能找到时针和分针吗?把小闹钟放进抽屉,指着我的钟面复习时针分针。
时针较短,较粗,走得较慢;分针比较长,走得也比较快;秒针较长,走得也较快;有12个数字的'刻度,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一圈,针按顺时针方向转,时针走得快、分针走得慢……我的钟上还有一根针。
(定时针)让学生在欣赏钟表的过程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8.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钟表,读写时间。但在认识半时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
(2)学生:6点半?
(3)教师:不完全正确。当分针指向6时,实际上是30分钟,所以我们说这是6点30分,也就是6点半。要注意,时针在两个数字之间时,表示的是半点。
5.练习读写时间
(1)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我来报时间,你们来用钟表表示出来。
(2)教师:比如,现在是4点整,你们怎么表示?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游戏、歌曲或者故事,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于学生的提问和想法给予积极的反馈,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3)学生操作钟表,表示出4点整。
(4)教师:很好,那现在是7点30分,你们又能怎么表示呢?
(5)学生操作钟表,表示出7点30分。
(1)教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觉得自己对时间的认识有没有进步?
(2)学生:有,我学会了看整点和半点。
(3)教师:那以后,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记住,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关键看你怎么利用它。
(2)教师提问:这个钟表上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
(3)学生回答: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6。
小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小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
教材以小明一天的学习生活情景作为学习的线索,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有关时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空白钟面,指针,颜色笔,小钟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教师讲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
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了钟表滴答滴答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钟面(1)师:小朋友,张老师也像滴答滴答国的国王一样很喜欢钟表,今天我也把我收集到的钟表带来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点击课件,出示钟表图)(2)师: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喜欢吗?钟表的作用很大,在它们漂亮的外表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你仔细看看这些钟表,都有些什么?2、动手做钟面(1)师:都看清楚了吗?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1号纸,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一起动手来画一个钟面吧!(2)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钟面?钟面都有什么呢?(3)让学生上台展示钟面并汇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8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8篇)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学会认读整时。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钟、每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
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
(打一日用品)师: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出示课题:认识钟表)2、新授课1、认识钟面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⑴出示主题图提问:小红在做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⑴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认识?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家?现在开始(学生讨论后,汇报)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⑴巩固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家。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⑴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可以了。
⑴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⑴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三、巩固练习1、下面是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提问:请大家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方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的含义(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课题:认识钟表(整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誰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认识钟表)教师说明: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钟表作品,好不好?二、主动探索1、制作钟表(1)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2)在平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3)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些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你们能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做一个钟面吗?要求:先小组合作进行制作,做完后,同组的同学认真观察钟面,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并相互说一说。
(4)有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说说。
(指2人------3人)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数字:1、2、3、4、5、6、7、8、……11、12针:分针(长) 时针(短)(5):把你们制作好的钟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们自己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2、认识钟表(1)出示一个钟面时刻:2时提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指名2-----3人)(2)再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
(3)象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
那这四个钟面的简单时刻谁会写?(指名写,全班齐写)3、每个小组在你们制作的钟面上拨一个整点时刻,先拨好就先贴在黑板上。
(指名认,指名写简单写法)三、游戏巩固: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2、同桌互拨,互认3、这么多的时刻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为什么?四:设计请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小小钟表设计师,设计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钟表作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钟表的指针和刻度,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能够通过绘制和观察钟表的方式,掌握小时的基本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理解钟表的指针和刻度。
2.掌握绘制钟表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3.熟练掌握小时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钟表?2.钟表的指针和刻度。
3.绘制钟表的方法。
4.从钟表上读懂时间。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钟表的图片和绘制方法。
2.钟表模型:可使用实物钟表或制作纸质钟表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钟表图片,向学生介绍钟表的基本构造、指针和刻度,并提出学习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通过课件向学生详细介绍钟表的指针表示小时和分钟的关系,以及钟表上的刻度如何读取时间。
3. 操作练习让学生分组,使用纸质钟表模型进行绘制和读取时间的练习,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4. 游戏互动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互相绘制钟表,进行时间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六、课堂作业1.完成绘制钟表的作业,标注时间。
2.在家里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的时钟指针位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和绘制钟表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钟表的结构和读取时间的方法。
在设计游戏环节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课堂氛围。
下节课可以引入更多关于时间的应用知识,拓展学生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案三篇

【导语】《认识钟表》是⼈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册上册第⼋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对整时的认识,是学⽣建⽴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 “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使学⽣结合⽣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的观察能⼒。
3.使学⽣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课件;学⽣每⼈⼀个实物钟表、每⼈⼀张作息表、⼀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教学设计 问题导⼊ 1.(在这⼀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的问题,⼀步⼀步地引导学⽣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了解了学⽣的知识基础,还为后⾯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的表现*。
)问题分别是: “你们每⼈桌上有⼀个我们⽣活中的⼩伙伴,是谁呀?” “钟表是⽤来做什么的呀?” “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回答。
[以问题引⼊,直接明了。
⽤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的表现欲。
课前,我们对学⽣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进⾏了调查,发现⼤部分学⽣认识整时,⼀部分学⽣认识半时。
通过动⼿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个展⽰⾃⼰的机会,使学⽣⾃然地应⽤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然,也有个别学⽣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拨。
] 2.结合学⽣经验,让学⽣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动⼿拨⼀个⾃⼰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朋友可以看看别的⼩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拿着⾃⼰的钟表到投影上展⽰。
(让每个学⽣把⾃⼰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家。
)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a.拨出整时。
b.拨出半时。
c.拨出⼏时⼏分。
认识整时 1.结合学⽣拨出的整时刻,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语⾔:“⼩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点说成⼏时,谁能再说⼀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时呀?”让学⽣⽤“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小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导语】在现实的⽣活中,我们⽆时⽆刻不与数学打交道,如⽣活上购买的“柴、⽶、油、盐、醋、菜、酱”以及驾车的⾥程、房屋的建造等等,总是离不开数学。
从这些例⼦看,学习数学是⾮常有必要的,是⾮常重要的。
所以,数学知识是值得每个⼈学习的。
不但要学好,⽽且还要学精。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认识钟表》教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认识钟表》教案 教学⽬标: 1、使学⽣知道钟⾯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格。
2、结合学⽣的⽣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
3、帮助学⽣初步建⽴时间观念,培养学⽣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活经验认识整时。
教学准备 主题图、⼤钟⾯、⼩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新课 1、谈话引⼊ 2、指导看图 师:⼩红起床了,妈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扬她是⼀个早睡早起的好孩⼦。
我们也要像⼩红那样,听到闹钟响了,马上起床,不睡懒觉,养成好习惯。
3、揭题 师:闹钟可以叫我们起床,那你还知道钟表有哪些作⽤呢? 师:钟表在⽣活中经常⽤到,它的本领可⼤了,今天,我们就⼀起来认识钟表。
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探究新课 1、认识钟⾯ (1)看⼀看,⽐⼀⽐。
A、观察钟⾯ 师:引导学⽣拿出学具钟⾯,仔细观察钟⾯上都有什么? B、⽐⼀⽐ ⽣汇报(都有两根针和1~12这些数字) C、认识时针和分针 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呢? ⽣仔细观察。
师⼩结: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更长更细的叫分针,另⼀根更短更胖的叫时针。
(结合钟⾯上的时针分针板书特征:时针短、胖;分针长、细) 师结合学⽣的回答,让学⽣认识分针时针。
(演⽰并讲解) D、指⼀指,认⼀认 师指给学⽣认时针和分针。
同桌互相指认。
E、说⼀说 师课件出⽰钟⾯,⽣仔细观察(时针分针在⾛)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钟⾯上的针是按怎样的⽅向转的?(⽣思考) 师:(⼩结)像这样的⽅向叫做顺时针⽅向。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6)结合数学学科,教授学生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时间,如小时、分钟、秒的计算,以及时间的单位换算等。
(7)开展时间管理主题活动,如设定目标、规划日程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时间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8)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时间问题,如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倒计时等,让学生了解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①钟表的组成:时针、分针、秒针、表盘、数字
②时间表达方式:小时、分钟、秒
③读时钟的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确定具体时间
④时间计算:加减法、乘除法
⑤时间管理: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3.数学表达:学会用汉语表示时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数学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字认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概念有所了解,如早上、下午、晚上等。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活动,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时间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钟表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钟表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钟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认识钟表》教学教案

《认识钟表》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使用电脑上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整时和半时的认识是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般来说,每个家庭中都必备有挂钟或钟表,一名6-7岁的儿童也每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这样使学生在各种感官上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钟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但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得的有关钟表的经验,不把认识钟面、整时、半时作为“全新”的知识进行教学,而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进行自主、合作、探索研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四、教学准备:1、网络教室,实物投影仪,每生一台电脑。
2、每位学生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教师演示用的实物大挂钟一个。
3、动画课件模块:1小军、小明起床的情景画面2整时和半时的卡通时钟娃娃。
4、“钟表的认识”局域网页一个(5个模块:小明的一天、钟面的认识、钟表练习、钟表小史、酷钟欣赏)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调查:早上起床需要由爸爸妈妈叫醒的人数。
(学生举手,师看看大约多少人)2、采访:①请问xx,早上谁叫你起床啊?为什么要他叫呢?②请问xx,早上为什么不用爸爸妈妈叫起床?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起床了呢?(学生可能回答:到时间自己会醒来或用小闹钟叫起床等)3、我们来看看电脑中的小军和小明是怎样起床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学会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钟面的认识、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时间的读取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局限于直观的感受,对钟表的内部结构和时间的读取方法还不够了解。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取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了解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钟表各部分的名称,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时间的读取方法。
2.难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取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卡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便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他们对钟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并讲解它们的移动规律。
同时,展示电子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一人操作钟表模型,另一人观察并正确读取时间。
相互交换角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操作和正确读取时间。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时间填空题,让学生在卡片上填写正确的时间。
完成后,进行小组竞赛,看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准确。
认识钟表教案(精选8篇)

认识钟表教案(精选8篇)认识钟表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时间,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再钟面上的表示方法,会认读。
2、从即使工具的演变过程中,体连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70——72页例1-3,课堂活动1,2教学目的:1、了解生活中的时间,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
2、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的表示方法。
3、会认读时间。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的表示方法,会认读。
教具准备:挂图,实物钟面教学过程:一、认识钟面1、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麽?2、认识各种钟表3、认识时针分针钟面上有什麽?有1-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二、教学整时1、看图,小红什麽时候起床?你怎麽知道的?他什麽时候吃午饭?什麽时候放学?你怎麽知道?2、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学生人时间:8时,7时分针指12,时针指9三、认识几时半1、看图,每幅图画的是什麽?在什麽时间?2、学生独立认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归纳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8、9之间是8时半,那分针指者6,时针指着9,10之间,是9时半。
4、师:几时半是口语,钟面上用几时30分表示。
5、练习认时间:2时半,6时30分,10时30分四、教学例31、看图。
(10小红早上到校,是什麽时候?你怎麽知道?(2)小红什麽时候上美术课?你怎麽知道?2、小结:时针刚过一个数或接近一个数,就是大约几时。
五、练习12页1,2课后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73——75页1——5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熟练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2、熟练认读时间。
3、从计时工具的演变,体连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练习过程:一、师拨钟,学生认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教学难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教学具准备: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A. 学生自主学习B. 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C. 小组汇报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
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时针分针2、认识整时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
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2)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
•掌握时钟的基本构造和指针的作用。
•认识钟表的基本布局和表示时间的规律。
•能够通过钟表模型读懂简单的时间。
2.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
•表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3. 教学难点
•表示其他时间的方法,如“一刻”,“三刻”等
二、教学准备
•一块大钟表模型
•粘土或者其他材料模拟钟表指针
•班级的个人小钟表模型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出示大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构造。
第二步:讲解
•通过指针的运动,讲解时钟表现时间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
第三步:示范
•利用模拟钟表指针和小钟表模型,演示如何表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第四步:练习
•让学生举手回答:
–如何表示3点钟的时间?
–如何表示6点半的时间?
–如何表示9点15分的时间?
第五步: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时间的表示方法,如“一刻”和“三刻”的表示方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能够表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学习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钟表的习题。
•练习在家中的小钟表模型上表示不同时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提升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摘要】这篇文章是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的简介。
在教学目标部分,将会介绍学生认识钟表的能力和目标;教学内容将涉及钟表的基本知识和理解;教学方法将介绍如何通过互动和实践来帮助学生学习;教学过程将详细描述每个步骤和环节;课堂实践将展示如何在实际课堂中进行教学活动。
在结论部分将对教学设计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未来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了解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实践,总结。
1. 引言1.1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针对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钟表》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读时的方法。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学会使用钟表,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够简单地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本教学设计也将借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概念和时间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堂实践的操作,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钟表和时间的概念,掌握读时的技巧,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本教学设计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潜力,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得以深入实践和完善。
2. 正文2.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能够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钟面、时针和分针。
2. 能够理解钟表的读法,包括整点和半点。
3. 能够通过钟表模板进行练习,掌握基本的时间概念。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准确地看懂钟表上的时间,及时掌握时间的过去和未来。
2. 能够练习用钟表表示时间,提高时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和重视时间的态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时、分钟,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以及认识电子钟表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时间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经验中可能有了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如知道早上、晚上等,但对于具体的时间单位小时、分钟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时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读取整点和半点。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小时、分钟,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
2.难点: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准确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时间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表、挂图、卡片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钟表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钟表是什么吗?钟表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体钟表,向学生介绍小时、分钟的概念,讲解如何读取整点和半点。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读取时间。
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如“猜时间”、“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时间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实用18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实用18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来了。
(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跟我来看看吧!)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1、(出示钟表店门上的一个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2、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指出老师模型钟上的分针和时针。
)认识整时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出示7时整钟),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4时、)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哎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啊,小朋友们是怎么认出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
(一起来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小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那下面的钟面各表示几时呢?配场景的钟8:00(升国旗)11:00(放学)4:00(体育活动)(中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学生认一认,并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数学上说8时,生活中一般说成8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课题:认识钟表(整时)教学设计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联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育学生成即刻间观点,从小养成珍惜时间、恪按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着手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要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学具准备: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钟面模型。
教学设计过程:一、创建情境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昼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示你,时间必定要珍惜。
(学生齐答:钟表)问: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板书课题:认识钟表师:那我们这节课一同去钟表王国看看吧!(出示钟表王国主题图,而后多媒体演示各样不同种类的钟表,学生发出"哇哇"的赞美声。
)[ 设计意图 ] :在新课导入时,依照学生的心理特色设计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用生动的视频,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每个学生的情绪都被调换了。
唤起了学生激烈的喜悦感和和蔼感,使其产生了摩拳擦掌、踊跃向上的学习心理,为展开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创建了优秀的情境。
二、研究新知(1)认识钟面。
1、察看钟面:我们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美丽的闹钟,拿起来认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
(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钟面)2、学生报告:自已的钟面上有什么?3、钟表自述。
(依据学生说的点击闪耀,课件中时针、分针作自我介绍、12 个数依次飞入,学生随着数),师板书:12 个数、分针、时针。
4、鉴别实物钟的时针和分针:老师出示实物钟让学生察看。
而后指出自已小钟面的两根针,并贴上两根大的时针和分针。
5、转动的方向:拿实物钟演示时针、分针。
并请学生拿手跟分针一同转动,板书:(设计企图:这一层次,学生经过察看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感觉时针、分针循环往复的现象,弄清了一天有两个同样的时辰,并为学习 24 小时计时法打下伏笔。
)[设计企图]:因为动画钟和实物钟比较直观,切合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想,经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
让学生自己去察看、去发现、去沟通等教学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成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切合小孩的思想特色,使学生在沟通中相互借鉴、相互增补、调换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小明的一天”主要是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情境题材,教材在这一情境中根据小朋友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安排了6个整时与半时的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
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会认读整时与半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地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的习惯。
教材第92~93页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从整体上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
2.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3.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
4.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在与他人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
重点:知道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课件、投影仪、钟表模型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吧:(课件出示谜面)
有方也有圆,指针告时间。
响声十二下,开始新一天。
猜猜看这是一个什么物品?
学生交流猜想,有学生答出“钟表”。
师:对,是钟表。
谁能告诉大家你都见过哪些钟表?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多种不同的钟表。
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真多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单元课题: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课件和实物同时展示钟表)
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你们小组的钟表模型,看它的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归纳梳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些钟表上还有秒针,我们以后再学习秒针。
有大格和小格,有12个数……
2.说一说,认一认。
(认识整时和半时)
(1)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图。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教师规范学生的说法:几点也就是几时,几点半也就是几时半。
(2)课件出示相应的六个钟面。
师:你会看哪一个钟面呢?请你上来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每组选一名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表述自己认识钟表的方法。
(3)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师:这六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整时和半时。
师: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3.我说你拨。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我说你拨”情境图。
师:看,淘气和笑笑在玩“我说你拨”的游戏,我们也来玩一玩吧。
活动一:学生说时间,教师拨指针。
(示范作用)
活动二:学生两人一组合作,一人说时间,另一人拨指针;一人指时间,另一人认读。
(交换着做)
师:你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你心目中的钟表?画完后写出你设计的钟表的时间。
画完后请部分学生到投影仪下展示。
完成教材第93页“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分组交流情境图,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再点名汇报。
第2题通过连一连,巩固整时、半时的认读及记录时间的方法。
第3题通过观察大树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知道生活中除了钟表还有其他的记时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钟表已有了初步的体验。
本节课开课就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展示在学生们面前。
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学生在探索、操作、交流和互动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对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的认识和评价,加强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