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之听课后的感受该怎么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后的感受该怎么写
【篇一:听课后的感受该怎么写】
课不仅是校长在教学管理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校长实施教学领导的有
效途径。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听课后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听课后的心得体会范文
新学期开始后,我校按计划展开了每人一节常态课的听评课活动。在
教导主任的带领下,所有老师都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将听课活动总
结如下:
1、教师严谨的态度。通过听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着变化,体现了教师严谨的工作和教学态度。对于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教师们在课
下是比较下功夫的,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
中一步步深入的学习。教师严谨的态度还表现在教学目标制定准确
到位,授课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在最后的小结中都能回扣目标。练习具有针对性。
2、师生关系的转变。课堂上师生关系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教师与学生配合比较默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注意与学生平
等的交流,运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还注意采用商量
的语言与进行交流,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语:我有一个疑惑,同学们能帮我解决吗? 于是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感觉就像是向学生求救,课堂氛围很融洽。语言朴实、语气平等,学生参与率也
比较高。
3、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础。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传统的优势,决不能放弃。语
文课程改革只能加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好的传统,片面追求创新。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语文学习的基础,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学习。例如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
识字,使得识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体现了基础,又体现了创新。阅读教学注意了一定量地读的训练,比较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听话和说话训练,注意让学生掌握方法。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
教材内容,没有出现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现象,注重教材资源
和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种学习方式。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或找小伙伴讨论、或利用多媒体。教师让
学生熟读课文,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然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
中动口、动手、动脑,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
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
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
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篇二:听课后的心得体会范文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的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期间聆听了十
几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投入,
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受益匪浅
的东西。满洪贞老师上课总是面带微笑;李俊萍老师认真负责、组织
课堂有条不紊;杨静、孟海霞两位老师课堂活力四射;张隽老师的学生
听话守纪律,课堂氛围非常好;吴士英老师语态兢兢业业、注重学生
能力的培养;李宝亮老师解读文本总有独到之处;王耐东主任深入挖掘
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
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
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
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
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
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
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
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
咏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
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
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
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
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
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
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
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
感的熏陶。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
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
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
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
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
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三:听课后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