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重点与示例)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重点与示例)

《国际物流》应考要点第一章导论(重点:基础概念)一、物流的概念:2001年,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是相互依赖的一些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称为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

二、供应链的概念:是某些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用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计算机集成管理下的物流)。

三、现代企业物流: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内外部物流。

四、国际物流的概念: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五、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给方运至另一国的需求方,使国际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要素(重点:运输方式的特征和选择,多式联运)一、运输方式的选择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适用性(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

2、运输决策(1)运输线路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路线(the most cost-effective route)。

是首先决定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影响到运输方式的选择。

(2)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方式(the most cost-effective mode)。

影响因素有:速度;可靠性;成本(综合总成本);运营因素(客户、产品、公司、环境);运输方式的特点。

(3)运输服务商的选择:货代公司。

(4)运输计划的编制(5)运输能力的配备二、海洋运输1、特点及适用性(1)运量大;(2)投资小,运费低;(3)适应性强;(4)运输速度慢;(5)风险较大;(6)可达性差。

适于运量大、距离远、对时间没有要求的大宗货物。

2、海运工具- 船舶(1)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杂货船、滚装船。

国际物流重点

国际物流重点

国际物流重点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1、国际物流的特点:物流环境差异化大、物流系统范围广、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国际物流风险更大。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一般模式包括系统的输入部分、系统的输出部分、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输出的转换部分。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外贸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系统构成。

其中,储存和运输子系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

3、贸易术语P11-16:FOB、CFR、CIF等第二章:国际物流货物仓储1、保税仓库的概念:2、保税仓库的类型:专业性保税仓库、公共保税仓库、保税工厂、海关监管仓库3、全国共有15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深圳沙头角、福田、烟台、青岛、天津港、大连港、大瑶湾、张家港、宁波、厦门、福州、广州、海口4、中性包装:是指在商品上合内外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地名和生产厂名,;也不注明原有商标和牌号,甚至没有任何文字。

包括: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5、定牌:是指在商品或包装上卖方采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一般对于国外大量的长期的稳定的订货,可以接受买方指定的商标。

6、绿色包装:3R原则:减量化reduce、重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1D是指可降解。

绿色包装至少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尽量节省材料、资源和能源,废弃物能降解,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第三章:国际物流货物运输(重点章)1、关于船舶的登记入籍(看书P78):凡是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按照海上国际公约的规定,必须在本国的一个港口或特定的城市(指内陆国家)进行船舶登记,取得国籍证书。

我国船舶国籍证书由船舶检验局颁发。

2、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是在不定期船舶运输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当今国际海洋运输中不可缺少的运输方式之一。

特点:第一,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运输,并按相对固定的运费率收取运费,因此,它具有四固定的基本特点。

第二,由船方负责配载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货方不再另付装卸费,船货双方也不再计算滞期费或速遣费。

国际货运常见知识点总结

国际货运常见知识点总结

国际货运常见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国际货运的定义国际货运是指跨越国际边界进行的货物运输活动,包括海运、航空运输、陆运等多种方式。

国际货运通常需要遵循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到货物的特性、运输距离、运输速度、成本等因素。

2. 国际货运的特点(1) 跨越国际边界: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政策、文化等差异。

(2) 多种运输方式:海运、空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多种方式的共同运用。

(3) 复杂的手续和程序:涉及到报关、保险、运输合同、运输文件等多个环节。

(4) 需要考虑货物的特性:不同的货物可能需要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保障措施。

二、运输方式1. 海运海运是最常见的国际货运方式之一,主要适用于大宗货物和长距离的国际运输。

海运有以下特点:(1) 适用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类型的货物都可以通过海运进行运输,特别是大型重型货物。

(2) 成本较低:相比于空运和陆运,海运成本较低,适用于大宗货物和长距离运输。

(3) 运输时间长: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海运的运输时间较长,需要考虑货物的保质期和交货期限。

2. 空运空运是国际货运中运输速度最快的一种方式,适用于对运输时间有严格要求的货物。

其特点包括:(1) 运输速度快:适用于对运输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如生鲜食品、医疗用品等。

(2) 成本相对较高:相比于海运和陆运,空运的成本相对较高,适用于高险价值的货物。

(3) 适用范围有限:虽然空运速度快,但适用范围较窄,对货物的尺寸和重量有一定限制。

3.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在国际货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洲大陆的运输中。

其特点包括:(1) 适用于中短距离的货物运输:铁路运输适用于中距离和长距离的货物运输,速度比海运快,成本比空运低。

(2) 环保高效:相比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的环保和能效性较高。

(3) 面临多国铁路法规:铁路运输跨越多个国家,需要遵守不同国家的铁路运输法规和标准。

4.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在国际货运中是连接海运、空运等不同运输方式的桥梁,主要适用于短距离的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物流管理知识点

国际物流管理知识点

国际物流管理知识点一、国际物流的定义与范围国际物流,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运输和相关服务的组织和管理。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储、运输,到最终交付给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国际物流不仅仅是货物的物理移动,还包括信息、资金的流动以及相关的贸易法规、海关手续等诸多方面。

比如说,一家中国的电子企业从日本进口芯片,这个过程中,芯片从日本的工厂出发,通过海运或者空运等方式运到中国,期间涉及到运输方式的选择、保险的购买、报关清关等一系列操作,这就是国际物流的范畴。

二、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一)海运海运是国际物流中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大宗商品和大批量货物的运输。

其优点是运输量大,成本相对较低。

一艘大型集装箱船可以装载数以千计的集装箱,能够大大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

但海运的缺点也很明显,运输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天气和海况的影响,而且港口的装卸效率也会影响整体的运输时间。

(二)空运空运则以速度快著称,适合运输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比如电子产品、生鲜食品等。

然而,空运的成本较高,运输量相对较小。

(三)铁路运输近年来,中欧班列等铁路运输方式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较快、稳定性高、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

对于连接欧亚大陆的货物运输,铁路运输提供了一种较为高效的选择。

(四)公路运输在国际物流中,公路运输通常用于短途跨境运输或者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

其灵活性高,但运输范围相对有限。

三、国际物流中的包装与标识合适的包装对于保护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坏至关重要。

包装材料的选择要考虑货物的性质、运输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

比如,易碎物品需要采用防震包装,而对于潮湿环境,需要使用防潮包装。

标识则是为了方便货物的识别、分类和跟踪。

常见的标识包括货物的名称、数量、重量、目的地、发货人、收货人等信息。

清晰准确的标识可以减少货物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错误和延误。

四、国际物流中的仓储管理在国际物流中,仓储不仅是货物的存放场所,更是库存管理和物流优化的重要环节。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1.跨国公司:是一个在投资、生产、销售及其管理等方面具有统一的全球性观念、目标、战略、政策和行动的跨国公司。

2.国际物流:是指物品的供给地和接收地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流动过程。

3.国际物流的特点 P13(1)国际物流参与者众多,专业领域差异大 (2)国际物流环境差异大,物流作业复杂(3)国际物流系统构成复杂,物流节点众多。

(4)运输形式多样化,物流作业复杂(5)国际物流信息源多样,信息系统复杂 (6)国际物流标准化要求严格,建设成本高4.国际物流的构成P15⑴国际贸易和采购管理⑵国际货物运输管理⑶国际仓储管理⑷国际港口⑸海关作业⑹国际货物包装与检验检疫⑺国际货物保险⑻国际物流信息管理⑼国际物流的服务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⑽区域物流第二章5.国际贸易的分类 P28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分: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按商品的形态不同分: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6.租赁贸易方式: 租赁贸易是指企业之间较长期的动产租赁。

7.补偿贸易方式:又称产品返销,指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用的基础上,进口设备技术,然后以该设备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分期抵付进口设备技术的价款及利息。

8.包销贸易方式:指出口人与国外经销商达成协议,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予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

9.国际贸易主要结算方式: ⑴信用证⑵汇付(电汇、信汇、票汇)⑶托收第三章10.全球供应链的定义P49全球供应链(Global Supply Chain)是指为获得原材料,将之制成中间物品及最终产品,并通过销售系统递送到顾客手中的网络结构,其实现的是供应链上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的相关活动超越了国家的界限,需要通过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来实现的供应链。

国际物流知识点总结高中

国际物流知识点总结高中

国际物流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国际物流是指跨国界的商品流动过程,包括商品的出口、运输、进口、仓储、配送等环节。

国际物流具有以下特点:1. 跨国界性:国际物流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流环节,需要面对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关税、货币汇率等问题。

2. 复杂性:国际物流环节多,包括国际采购、国际运输、跨境仓储、海关监管等环节,需要处理各种证件、文件和手续,而且可能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和语言。

3. 高风险性:由于跨国界的物流活动具有不确定性,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战争、自然灾害、货物损坏等情况。

4. 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国际物流涉及到物流活动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流动,需要面对不同的时区、季节和气候等因素。

5. 多种货物品类:国际物流涉及到各种类型的货物,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成品和消费品等,需要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和要求采取不同的物流方式和方法。

二、国际物流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国际物流主要包括国际采购、国际运输、海关报关、仓储配送等环节。

1. 国际采购:国际采购是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以满足生产或销售的需要。

国际采购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货物质量检验、支付方式确定等环节。

2. 国际运输:国际运输是指货物在国际之间的流动过程,包括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方式。

国际运输需要考虑货物的特性、数量、体积、目的地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公司。

3. 海关报关:海关报关是指货物进出口过程中的海关手续办理,包括报关单填写、报检报验、关税缴纳、货物查验等环节。

海关报关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安排货物清关流程,以确保货物顺利通关。

4. 仓储配送:仓储配送是指货物在国际交通枢纽和目的地的储存和分发过程,包括货物装卸、入库出库、库存管理、订单处理、配送等环节。

仓储配送需要根据货物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仓储设施和物流服务商,确保货物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得到妥善处理。

国际物流复习资料

国际物流复习资料

国际物流复习资料一、国际物流的概念与特点国际物流,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流动。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配送,一直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国际物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复杂性: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文化、货币、语言等多种因素,需要处理复杂的贸易手续和文件。

2、风险性:面临政治风险、经济波动、自然灾难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物流延误、货物损失等问题。

3、长距离运输:货物往往需要跨越千山万水,运输时间长,对运输方式和包装要求高。

4、高标准要求:国际物流需要满足不同国家的质量标准、环保要求和安全规定。

二、国际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1、海洋运输海洋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适合运输大宗货物,如煤炭、石油、矿石、粮食等。

但运输速度较慢,受天气和海洋环境影响较大。

2、航空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运输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如电子产品、鲜货等。

但运输成本高,运量相对较小。

3、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在大陆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运输能力较大,速度较快,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4、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性强,适合短途运输和门到门服务。

但运输量有限,长途运输成本较高。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和气体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具有连续性强、损耗小、成本低的特点。

三、国际物流中的包装与仓储1、包装在国际物流中,包装不仅要保护货物不受损害,还要符合不同国家的包装标准和环保要求。

对于易碎、易腐、危险品等特殊货物,需要采用专门的包装材料和技术。

2、仓储仓储是国际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货物的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等活动。

在选择仓储地点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仓库设施等因素。

同时,要做好库存管理,确保货物的及时供应和库存的合理控制。

四、国际物流中的报关与报检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doc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doc

填空题:1. 易腐商品,紧急需要的抢险救灾物资最好选用()2. 滚装船需不需要装卸设备()3. 班轮运输谁负责办理货物的装卸作业和费用()4. W, M, W/M, W/Mor ad val ,W/M plus ad val 表示什么运价5. 具有物权凭证的是海运中的那个单证()6. 集中托运人在两种航空运单中的地位()7. DHL UPS,TNT EMS,FedEx是办理什么业务的公司8. 国际货约,国际货协以及它们的全称,而且是有关铁路的9. 乐谢托使用什么运单()10.零担运输与整车运输的界定标准()11.轻泡货物转体积为重量是什么标准()12.32吨和38吨铰接车的装载量()13.持有那一个单证可以免检免付关税()14.知道什么是指示性标志和运输标志,警告性标志15.北美使用的条形码是(),我国和欧共体使用的是()16.()可以提供有关商品标签如何符合目的地国家的法律的建议17.各个国家的托盘标准都要知道,()的标准托盘占用率最高18.20英尺的集装箱载重量()40英尺的()19.不同的货物适用的集装箱应该知道()20.抗压力大,制造成本低,笨重,而且防腐能力差的集装箱是()21.达到什么标准就可以作为整箱货处理了()22.航空运输中的集中托运和公路,海上运输中的拼箱23.能够具体区分什么是过境贸易,什么是有形无形贸易和直接间接贸易转口贸易24.能够根据特点区分什么是包销什么是代理什么是寄售25.能够区分什么是卖空,买空,什么是买期保值,卖期保值26.能够具体区分什么是直接贸易什么是综合易货,什么是互购什么是产品回购27.华沙-牛津条约是专门解释()28.ICC 是()29.能够很清楚四组国际贸易术语的主要区别,并很熟悉六种主要术语的各种特点30.那种术语对卖方最方便,那种对买方最方便31.知道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全名和签约时间32.()又称“大保单”是发生损失是索赔的主要依据33.WTO是()34. 汇付的性质是()托收的性质是()信用证的性质是()35.综合易货又称()产品回购和我国开展的()类似36:运输决策中最关键的问题是()37:catobage指的是什么()简答题:1:列出我们选用运输方式的几个标准2:海运的特点有什么3:班轮运输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4:班轮运输的定义5:租船运输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滞期费以及速遣费的定义6:列出班轮运输中的几种单证7:载货清单的定义8:航空运输的特点9:航空货运公司的有点和可以提供的服务10:集中托运的定义和集中托运人的双重身份11:航空运单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分类12:航空运价的分类13: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定义14:驼背运输的定义15:公路运输的特点和经营方式16: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和特征17:国际多式联运的优点以及特点18:国际多式联运的业务范围以及业务程序19:包装的基本原则20:条形码的概念21:集装箱运输的特点22:检查集装箱的几个注意事项2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的新的要求24:包销代理寄售的定义25:期货贸易的定义26:使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好处和注意事项27: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界定的三个方面28:很详细的能够写出六种常用术语的三个基本要数29:海运提单的性质和几种主要的海运提单30:标准装船通知的内容31:航空运单的性质和内容32:CIM运单的内容33:国际货运代理可以提供的服务34:仓储设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能具体分析35:保税仓库允许存放的货物36:通关的基本环节37:中国和英国报关所需的单证38:自由贸易区的定义和举例39:国际采购的原因和风险40:国际采购合同中支付条款的内容41:信用证的定义和作用以及特点42:信用证的当事人43:如何使汇率变动风险变小44:影响汇率的因素45:对运输包装的要求46:包装的基本原则。

国际物流概论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国际物流的定义及概念国际物流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物流活动和过程。

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和支撑,是现代全球化经济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物流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一系列活动,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对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际物流概念上包括进出口贸易物流、跨国公司物流和国际货运代理等范畴。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1. 跨国性:国际物流不同于国内物流,它穿越国界,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运输和流通环节。

2. 多元化:国际物流涉及到多种物流环节,如跨国采购、跨国运输、跨国仓储、跨国分销等,需要处理多种货物和信息的流通。

3. 复杂性:国际物流环节繁多,牵涉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法律、不同货币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国际物流具有复杂性。

4. 时效性:国际物流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时差、假日等因素,对物流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风险性:国际物流过程中涉及到跨国货物的运输、保险、质量、安全等问题,因此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三、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 多式联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需要更多地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进行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效率。

2. 信息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和可视化程度。

3. 环境保护: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物流需要更多地注重环境保护,选择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和包装材料。

4. 物流链协同:国际物流需要不同环节的协同合作,以实现整个物流链的高效运转,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5. 定制化服务: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国际物流需要更多地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国际物流包括多个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资源要素、物流技术手段和物流服务。

1.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港口、机场、铁路、公路、仓储等基础设施,为国际物流提供了基本的场地和设施。

2. 物流资源要素:包括货物、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在国际物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物流培训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培训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培训知识点总结一、国际贸易术语1. 术语解释国际物流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例如FOB、CIF、DDP等。

这些术语用于确定交货条件和责任,必须严格掌握其含义和适用范围。

2. 主要术语(1)FOB: Free On Board(离岸价格),指卖方交货到装运港的费用和责任。

(2)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和运费),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的费用和责任。

(3)DDP: Delivered Duty Paid(已支付关税的交货),指卖方负责将货物安排交货至买方指定的地点,并承担所有费用和风险,包括进口关税。

3. 适用范围不同的贸易术语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角色,对于国际物流从业人员来说,了解这些术语的适用范围对于处理国际货物运输和贸易事务至关重要。

二、货物运输方式1. 海运海运是国际物流中最常见的货物运输方式,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海运成本低、容量大、适用范围广。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海运条款、船舶类型、集装箱运输等知识。

2. 空运空运是国际物流中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优点是快速、安全,适用于高值、易损货物。

但成本较高,从业人员需要熟悉航空公司规定、货物包装要求等。

3. 陆运陆运是连接海运、空运与目的地的桥梁,包括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从业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货车类型、运输路线规划等。

4. 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是指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起更为高效的货物运输链,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非常重要。

5. 快递国际快递是商业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从业人员来说,需要掌握各大快递公司服务细节、价格政策、时效等。

三、国际贸易法规1. 货物报关货物报关是国际贸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业人员需要了解报关手续、关税税则、报关单填写要求等。

2. 交易方式不同的交易方式对应着不同的贸易手续,比如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从业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贸易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流程。

国际物流期末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期末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期末知识点总结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国际物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物流活动,是从国家到国家之间的物流活动。

它是一种以国与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为基础的物流活动。

国际物流有着诸多特点,比如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和跨时区等特点。

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物流的航空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航空运输是指货物在飞机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服务范围广,但成本较高,在物流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2.国际物流的海运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海运运输是指货物在海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成本低,适合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但运输时间较长。

3.国际物流的铁路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铁路运输是指货物在铁路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适合于中短距离运输,但服务范围有限。

4.国际物流的公路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公路运输是指货物在公路上进行的运输活动。

它的主要特点是灵活、适合于短距离、小批量货物运输。

5.国际物流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的多式联运是指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组合,形成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以适应客户需求的一种物流方式。

国际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管理和规划有着更为复杂的要求,需要在国际领域中进行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物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二、国际物流的组织和协调1.国际物流的组织形式:国际物流的组织形式包括自营形式、供应链形式和第三方物流形式。

自营形式是指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物流业务时,自己组织运输、仓储、装卸等各项活动,实现货物的全过程管理。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

供应链形式是指物流企业主要从事物流组织、管理和协调等活动,实现货物从生产制造到销售的全程运输与服务。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国际物流一体化、专业化的企业。

第三方物流形式是指物流企业不直接运输和保管货物,而是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通过协商签订合同进行国际物流服务。

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物流企业。

国际物流期末笔记总结

国际物流期末笔记总结

国际物流期末笔记总结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1. 物流概念和特点- 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将来源于生产、分销和消费的工业品、建筑材料、消费品等,有效地从生产地运输到最终消费或使用地的全部过程- 物流的特点:物流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全过程性、动态性、成本性和交互性的特点2. 国际物流的发展和现状- 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物流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际物流的现状:国际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际快递公司、港口、航空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参与3. 国际物流的意义和作用- 对国家的意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对企业的意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国际贸易与物流1.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特点- 国际贸易的发展: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较量,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国际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的地域性、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性、国际贸易的密码性、国际贸易的相互依存性2. 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国际贸易离不开物流,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3. 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协同- 供应链管理:通过物流手段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工作,提高效率和效益- 国际贸易与物流的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物流业务的管理和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国际物流环节1. 国际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国际采购的意义和特点:降低物流成本、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提高供应商的服务质量2. 国际运输与配送- 国际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运输距离、货物性质、时效要求、运输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国际运输的组织和管理:发货通知、运输安排、运输跟踪等环节的协调和操作3. 国际仓储与库存管理- 国际仓储的意义和功能:提供货物的临时存储、运输工具的装卸和维修、运输设备的燃油供应等服务- 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合理的库存规模、及时的库存更新、准确的库存信息管理4. 国际货代与报关业务- 国际货代的角色和作用:国际物流运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国际货物的运输组织和协调工作- 报关业务的流程和要求:报关申报、报关单证准备、报关货物检验等流程和要求第四章国际物流中的风险与保险1. 国际物流中的主要风险- 运输风险:货物丢失、损坏、延误等风险- 贸易风险:市场需求变化、外汇风险、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 仓储风险:货物丢失、损坏、盗窃等风险2. 国际物流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和预防:对物流环节中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风险转移和分担:通过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专业机构3. 国际物流保险- 保险种类:货物运输保险、水上运输保险、航空运输保险等- 保险合同和索赔流程:保险合同的签订和索赔流程的操作第五章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1. 物流全球化的趋势- 跨国物流企业的兴起:大型物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和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拓展全球市场- 国际物流网络的建设:物流网络的全球化,以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物流服务2. 物流信息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物流信息系统来实现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3. 绿色物流的趋势- 环保要求的提高:绿色物流的发展是全球环保意识的体现,对企业的物流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方式来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第六章国际物流实务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国际贸易公司物流运作实务分析- 该公司的物流运作流程:采购、仓储、配送、货代、报关等环节的具体操作-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物流成本过高、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的解决方法2. 案例二:某国际物流企业风险管理实践分析- 该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对运输风险、贸易风险、仓储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措施- 风险管理的效果和经验总结:通过风险管理措施,减少了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以上的学习和总结,我对国际物流的概念、特点、发展和作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关系和协同作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国际物流》知识要点

《国际物流》知识要点

国际物流常识点第一章概述1.物流的概念。

〔P1〕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

按照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畅通加工、配送信息措置等底子功能的有机结合。

2.供给链的概念。

〔P1〕供给链是满足客户相关的系列活动,不经包罗采购,制造,分销和废物措置,还包罗相关的运输,存储和信息技术,他可以被定位为:某些商品或效劳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客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

3.现代物流的目的:在适宜的时间,以适宜的价格,在适宜的地址来满足客户的需求.4.国际物流的概念。

〔P2〕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组织原材料,在成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5.国际物流的本色:按照国际分工的原那么,依照国际惯例,操纵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6.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效劳,使各国物流系统彼此“接轨〞。

即选择最正确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当令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国际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打点要素1. 运输的底子功能是什么?〔P7〕运输的底子功能是在两个特定的地址之间运送货物和材料,并确保按时达到,货物状况良好,成本合理。

2.简答五种底子运输方式。

〔P7〕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3.简答公路运输的长处和错误谬误及适用性。

〔P7—8〕答:〔1〕长处: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无须中转和反复装卸搬运。

3.运输速度较快。

4.运输网络分布广泛。

5.运输东西灵活多样。

〔2〕错误谬误:1.运输能力较小。

2.运输能耗较高。

3.运输成本较高。

4.不适于运输大件货物和长距离货物。

〔3〕适用性:适于运输中短途货物,可与铁路、水路、航空联运,为铁路、港口、机场集疏运货物,可以实现城市内、城市间灵活快捷的“门到门〞运输。

国际物流复习全

国际物流复习全

国际物流复习全名词解释:1.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3.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授权,代表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或实施其他法律行为,而委托人直接负责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贸易方式。

4.招标:是指招标人(买方)发出招标通知,说明拟采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投标人(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

5.投标:是指投标人(卖方)应招标人(买方)的邀请,按照招标的要求和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价,争取中标的行为。

6.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或价格术语,它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三个字母的缩写来说明价格的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

7.托收:是指由接到委托指示的银行办理金融单据和/或商业单据以便取得承兑或付款,或凭付款交出商业单据,或凭其他条件交出单据。

8.信用证:又称信用状,是出证人以自身名义开立的一种信用文件,就广义而言,它是指由银行或其他人应客户请求做出的一项书面保证,按此保证,出证人承诺在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下,兑付汇票或偿付其他付款要求。

9.班轮公司:是指运用自己拥有或者自己经营的船舶,提供国际港口之间班轮运输服务,并依据法律规定设立的船舶运输企业。

10.无船承运人:也称无船公共承运人,是指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运费,通过班轮运输公司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并依据法律设定设立的提供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服务的企业。

11.关境:通常是指适用于同一海关法或实行同一关税制度的领域。

12.通关:是指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货物的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物品的所有人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出口货物的进出口手续,海关对其呈交的单证和申请进出口的货物依法进行审核、查验、增缴税费,批准进口或出口的全过程。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重点

国际物流期末考试重点

1.物流含义P1欧美关于物流的含义为了方案、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展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典型企业:UPS FEDEX 沃尔玛DHL 德国邮政马士基日本关于物流的含义物资有形或无形地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展物理的流动。

典型企业:TOYOTA 7-11 宅急便中国关于物流的含义物品从供给地向承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讲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根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典型企业:中远、中海、中外运、中邮、宝供物流、宅急送2.物流的七个内容:运输,仓储,包装。

运输作用:空间位移:消费地和生产地的别离兴旺和落后的标志种类:客运与货运自营和受雇国际和国内当事人:承运方,货方,货运代理人仓储含义:对仓库里的货物进展存储和调度作用:保障供给,提高效劳水平降低物流本钱环节供需矛盾,应对突发事件定牌,无牌,中性包装案例分析:一挪威客户购置我塑料发夹,但要求改用买方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中国制造〞字样,我方可否承受?一旦该货买方拒收,我方可否将该批货物直接售给同一地区的其它客户?为什么?1、可以,是定牌中性包装2、一旦该货买方拒收,我方不能再将该批货物直接售给同一地区的其它客户,否那么侵犯原买方的商标权【思考题】将以下条款翻译成英文:货物将以适宜的鸳鸯运输纸箱包装,每箱装10打,共计560箱。

卖方应在纸箱上刷有货号、毛重、净重、货物原产地和运输标记。

To be packed in cartons suitable for long voyage.10Dozen to a carton,total 560cartons.The seller shallMark clearly on each carton the article number,grossAnd net weight,country of original as well as shippingMark.贸易术语:一维条形码分类1 European Article Number(EAN码)EAN-13 EAN-8较常见表示生产国、制造商、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组成:核发国家代码3位厂商识别代码4位商品工程代码5位校验位1位各国国家代码300—397 法国888 新加坡400—440 德国880 韩国450—459,490—499 日本890 印度471 中国XX 893 越南489 中国XX 460—469 俄罗斯958 中国澳门690—699 中国大陆2UPC码A B C D E 5种版本3 Codabar码〔库德巴码〕4 ISBN码从搭车去柏林路线图第一段中国15天4100公里第二段中亚26天2100公里〔吉尔吉斯坦、乌丝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第三段西亚28天2500公里〔阿塞邦疆、格鲁吉亚、伊拉克、土耳其〕第四段欧洲28天1900公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德国〕案例分析:货运代理人的责任我国货主A公司委托B货运代理公司办理一批服装货物海运出口,从XX港到日本神户港。

国际物流干货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干货知识点总结

国际物流干货知识点总结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国际物流是指货物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运往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

它涉及到货物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

国际物流的主体包括进口商、出口商、货代、船公司、货运代理、报关行等。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商品的供应链、成本、交货周期等。

2.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愈加频繁,国际物流也愈加复杂。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物流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透明。

二是多式联运,国际物流逐渐向着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提高运输效率。

三是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逐渐向着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方向发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是绿色物流,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物流成为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之一。

3. 国际物流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和配送等环节。

采购是指从供应商处采购商品,这是国际物流的起始环节。

运输是指将商品从供应商处运至目的地,包括海运、空运、陆运等。

仓储是指存储商品的过程,包括仓库管理、货物保管、装卸等。

包装是指将商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保护。

配送是指将商品送至客户手中,包括最后一公里配送等。

4. 国际物流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国际物流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货物的安全、运输成本的上涨、信息不对称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

一是加强合作,货代、船公司、货运代理、报关行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二是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和透明度。

三是供应链管理,采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四是绿色物流,推行绿色物流,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一环,它涉及着货物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等方方面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物流的作用日益凸显,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合作,推动信息化,优化供应链等,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需求。

国际物流学考试重点

国际物流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Logistics)是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

1、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2、国际物流的分类:(1)按照货物流向进行划分:进口物流、出口物流;(2)按照不同国家所划定的关税区域划分:国家间的物流、经济区域间的物流;(3)按照国家间进行货物传递和流动的方式划分: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援助与救助物资物流;3、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①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 ②进出口商品储存子系统 ③进出口商品外贸加工子系统 ④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 ⑤商品检验子系统 ⑥商品包装子系统 ⑦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⑧货品检验与通关子系统第二章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以及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包括出口进口两个方面。

2、国际贸易方式:逐笔售定、独家经销、代理、寄售、展卖、招标投标、拍卖、期货交易、对销贸易、加工贸易。

包销3、国际贸易术语:含义、分类原则、区别、价格转换(对于卖方来说) E组、C组是重点,价格构成以及区别。

P25按照不同的性质、不同的交货地点以及买方承担责任、费用、风险的程度由小到大划分。

①FOB (Free On Board)即船上交货,通常乘坐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②CFR (Cost and Freight)即成本加运费,又称运费在内价(..指定目的港)。

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③CIF (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④FCA (Free Carrier) 即货交承运人,(...指定交货地点)。

所谓承运人是指受托运人的委托,负责将货物从约定的起运地运往目的地的人。

适合各种运输方式。

FOB、CFR、CIF比较:同 异运输方式(水运) 买卖双方承担责任交货地点(装运港口) 买卖双方承担费用交货性质风险划分(装运港船舷为界)第三章1、汇付方式:电汇、信汇、票汇2、汇付基本流程:卖方将货物直接交付给买方,有买方径自经过银行将货款汇交给卖方,货运单据由卖方自行寄送买方,除了票汇方式外,银行也不处理票据。

国际物流知识点总结归纳

国际物流知识点总结归纳

国际物流知识点总结归纳国际物流是指跨国界范围内,针对货物、资金、信息等进行物流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国际物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

熟悉国际物流的知识点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为国际物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国际物流是指在跨国界范围内组织、管理和实施货物、信息、资金等活动的过程。

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跨国界范围内货物、信息、资金等的流动和分配,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运输和仓储。

国际物流包括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两个方面,它是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1. 跨国界性:国际物流的范围跨越国际边界,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政策、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跨国界特点。

2. 复杂性:国际物流活动需要处理跨国界的货物、信息、资金等,需要处理不同国家的海关、货运代理、资金结算等系统,具有高度复杂的特点。

3. 多样性:国际物流活动涉及到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货物,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等多种形式,因此具有多样性。

4. 风险性:国际物流活动需要应对货物丢失、破损、延期交付等风险,同时还需要应对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风险,具有高度风险性。

5. 服务性:国际物流企业需要提供包括运输、清关、仓储、报关、报检等服务,在整个国际贸易过程中承担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际物流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活动包括许多环节,主要包括采购、运输、仓储、清关等环节。

1. 采购环节采购环节是国际物流的开始环节,它包括产地采购、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等内容。

在采购环节中,需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和交付周期等因素,还需要考虑到关税、汇率、运输方式等因素对采购成本的影响。

2. 运输环节运输环节是国际物流的核心环节,它包括海运、空运、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货物种类、数量、价值、交付时间等因素,同时需要考虑货物流向、运输距离、特殊要求等因素。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1)无效作业:是指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地装卸、搬运量的作 业。 (2)消除方法:尽量减少装卸次数;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包装要 适宜;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 (3)无效装卸——货物必要装卸劳动之外的多余装卸劳动消耗。 无效 装卸反映在:(1)过多的装卸次数。防止办法——采用集装方式、多式联 运,避免单件货物反复装卸搬运(2)过大的包装装卸(3)无效物质的装 卸。
2、 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区别:
(1) 经营环境不同 (2) 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不同 (3) 信息沟通方式不同 (4)国际物流面临更大的风险 (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高于国内物流。
3、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内容:
(一)概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 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二)内容: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 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 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 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 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
9、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的基本制度(4个)
10、申报的概念
申报:货物、运输工具、物品的所有人或代理人在货物、运输工具、
物品进出境时,向海关呈送规定的单证并申请查验、放行的手续。
11、征税(P156,纳税期、起征点、超过期限怎么办、计算关 税)
(一)海关征税构成: 关税 进口环节税--增值税、消费税、船舶吨税 其他海关费用--监管手续费、规费
9、包装不足的表现:
①包装强度不足,包装防护性不足,造成被包装物损失 ②包装材料水平不足。由于包装材料选择不当,材料不能很好承担运输 防护及促进销售作用; ③包装容器的层次及容积不足。缺少必要层次与不足所需体积造成损 失; ④包装成本过低。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

国际物流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现代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将信息﹑采购﹑运输﹑仓储﹑保管﹑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2.国际物流结点:是指那些从事与国际物流相关活动的物流结点。

如制造厂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物流中心﹑物流园区。

3.国际物流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结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理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

4.物流中心:接受并处理下游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供应方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并向下游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机构。

5.申请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许可证是由国家商务部代表国家统一签发的﹑批准某项商品进口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也是海关查验放行进出口货物和银行办理结汇的依据。

目前我国对在出口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宗资源性商品以及有配额限制的商品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这些商品出口前均须申领出口许可证。

6.国际物流: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也称国际大流通和大物流。

广义:包括国际贸易物流﹑非国际贸易物流﹑国际物流合作﹑国际物流投资﹑国际物流交流等领域。

狭义: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物流,即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7.采购:狭义:是指购买方式,由买方支付对等的代价,向卖方获取物品的行为过程。

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物流活动的采购:是从供应商到需方企业的物料流动活动,是企业为了达成生产或销售计划,从适合的供应商那里,在确保合适的品质的前提下,于合适的时间,于合适格,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管理活动。

(既是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二,简述题(1)简述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及国际物流运作图答: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主要由劳动者、资金、和物三方面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包装不足的表现:
①包装强度不足,包装防护性不足,造成被包装物损失 ②包装材料水平不足。由于包装材料选择不当,材料不能很好承担运输 防护及促进销售作用; ③包装容器的层次及容积不足。缺少必要层次与不足所需体积造成损 失; ④包装成本过低。
10、包装过剩的表现:
①包装物强度设计过高。如包装材料截面过大,包装方式超过强度要求 等、从而使包装防护性过高; ②包装材料选择不当,选择过高。如可以用纸板却不用而采用镀锌、镀 锡材料等; ③包装技术过高。包装层次过多,包装体积过大;
(三)进境货物报检时限 申请货物品质检验和鉴定的,一般以到货后不少于索赔有效 期满前20天报检。
6、出境货物的有关检验检疫证单的有效期 7、出境货物报检单的填制(P146单上每一栏由谁来填、填些 什么?) 8、进境货物检验检疫报检方式(有3个方式及其概念)
入境货物报检方式:进境一般报检、进境流向报检、异地施检报检 1.进境一般报检
(1)无效作业:是指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地装卸、搬运量的作 业。 (2)消除方法:尽量减少装卸次数;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包装要 适宜;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 (3)无效装卸——货物必要装卸劳动之外的多余装卸劳动消耗。 无效 装卸反映在:(1)过多的装卸次数。防止办法——采用集装方式、多式联 运,避免单件货物反复装卸搬运(2)过大的包装装卸(3)无效物质的装 卸。
9、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的基本制度(4个)
10、申报的概念
申报:货物、运输工具、物品的所有人或代理人在货物、运输工具、
物品进出境时,向海关呈送规定的单证并申请查验、放行的手续。
11、征税(P156,纳税期、起征点、超过期限怎么办、计算关 税)
(一)海关征税构成: 关税 进口环节税--增值税、消费税、船舶吨税 其他海关费用--监管手续费、规费
5、出境货物报检的时限和地点的要求
(一)时间: 出境货物最迟应于报关或装运前7天报检 对于个别检验检疫周期较长的货物,应留有相应的检验检疫时 间 出境的运输工具和人员应在出境前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或申报 需隔离检疫的出境动物在出境前60天预报,隔离前7天报检
(二)处境报检地点: 法定检验出境货物应当在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法定检疫出境对象需由内地转到出境口岸的动植物、动植物 产品和其他检疫物,除活动物需在出境口岸报检外,其他均 在产地报检 出境的运输工具及其人员应在出境口岸报检或申报 出境人员应在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办卫生检疫手续
2、国际商检的分类:
(1)国际商检机:官方检验机构;半官方检验机构;非官方检验机 构。 (2)我国商检机构—国家质检局、进出口商检总公司
3、国际上比较有名的民间商品检验机构(课本P135) 4、检验检疫结果单、证书、证单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P137)
1) 是进出境货物通关的重要凭证 2) 作为买卖双方结算的主要依据 3) 是计算运输、仓储等费用的重要依据 4) 是办理索赔的重要依据 5) 是计算关税的依据 6) 是证明情况、明确责任的证件 7) 是仲裁、诉讼举证的有效文件
(1)集中采购的概念:是指企业设专门的采购机构和专职的采购人员 统一负责企业的商品采购工作,企业所属各分支机构只负责销售。
(2)集中采购的优势: 提高谈判时议价能力 降低采购成本
规范企业采购行为
6、影响运输包装的三因素:
脆值:又称易损度,产品不发生物理的或功能的损伤所能承 受的最大加速度值 脆值一般用重力加速度的倍数G表示。 固有频率 允许损耗率
的要素
2、国际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的体制、制度 物流系统相关的法律、规章 物流系统相关的行政、命令 标准化系统 国际信用手段
3、 国际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 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
4、系统的运作模式:
系统环境
系统输入 物流系统的模式
系统输出
物流系统的模式
进境一般报检是指法定检验检疫入境货物的货主或其代理 人,持有关单证向卸货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取得《入境货 物通关单》,并对货物进行检验检疫的报检。 2.进境流向报检 进境流向报检亦称口岸清关转异地进行检验检疫的报检,指 法定入境检验检疫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持有关证单在卸 货口岸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获取《入境货物通关单》 并通关后由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必要的检疫处理,货 物调往目的地后再由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验检疫监 管。 3.异地施检报检 异地施检报检是指已在口岸完成进境流向报检,货物到达目 的地后,该批进境货物的货主或其代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向 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进行检验检疫的报检。
19、活性指数(课本P126)
第5章 国际物流业务运作(二) 1、法定检验检疫的概念:
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照国家检验检 疫法律法规规定,对进出境的商品(包括动植物产品),以及运载 这些商品、动植物和旅客的交通工具、运输设备,分别实施检验、 检疫、鉴定、监督管理和对出入境人员实施卫生检疫及口岸卫生监 督的统称。 我国:商品检验、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检疫 商检含义:指商品检验机构对卖方拟交付货物或已交付货物的品 质、规格、数量、重量、包装、卫生、安全等项目所进行的检验、鉴定 和管理工作。
4、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问题:
环境复杂 风险大 信息化不均衡 标准化弱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壁垒:
市场竞争和贸易限制:市场进入限制、信息的缺乏、贸易限 制 金融壁垒:金ຫໍສະໝຸດ 上和机构上的不确定因素 配送渠道壁垒
第2章 国际物流网络与国际物流系统 1、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性要素: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
系统处理 系统输出
系统输入
物流系统具有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制 约)和反馈等功能
5、国际物流节点的概念:是指那些从事与国际物流相关活动 的物流结点。物流结点又叫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 线路的结节之处,所以又称为物流结节点。 6、国际物流节点的功能:衔接 信息 管理 系统优化 储存储备 7、在我国保税区拓展国际物流业方面具有的有利条件(课本 P45有) 8、国际物流节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物流园区的各自概念 与区别(了解不考): (1)国际物流中心:定义是“接受并处理下游用户的订货信 息,对上游供应方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 并向下游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机构。” (2)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 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 中布局的场所,是多种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3)两者区别: 9、国际物流连线的概念: 国际物流连线:是指连接国内外众多收发货结点间的运输线, 如各种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以及海、陆、空联合运航 线。 10、国际物流网络的概念: 国际物流网络:是指由多个收发货的“结点”和它们之间 的“连线”所构成的物理网络,以及与之伴随的信息网络组成 的有机整体。
(二)缴纳关税的时间规定: 纳税人应在海关签发税款缴纳证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 纳税款。逾期不缴,按日征收税款总额0.5‰的滞纳金,滞纳 期周末或法定节假日不予扣除。超过三个月未缴,海关责令 担保人缴纳或将货物变价抵缴。 关税滞纳金金额=滞纳关税税额×0.5‰×滞纳天数
仓库保管的基本要求 1、先进先出原则 2、ABC分类布置原则 3、尽量高处堆码 4、同类归一 5、上轻下重 6、注意安全 7、零数先出原则
1.实行包装减量化。 2.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或回收再生。 3.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 12、入库的作业、进仓验收有什么要求:
13、出库的步骤、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高,效益不好。
15、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16、装卸搬运的特点:附属性、伴生性;支持、保障性;衔接性。 17、装卸搬运作业的合理化:
1) 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 2) 提高装卸搬运的灵活性 3) 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 4) 推广组合化装卸搬运 5) 合理规划装卸搬运方式和装卸搬运作业过程
18、无效作业的概念和消除方法:
货物出库一般步骤:审核仓单 核对登帐 配货备货 复核查对 填单 销账 处理方式:一种是照单拣货,准备出货验收;另外一种是视情况拣货, 准备改变包装或进行简易加工。
14、流通加工不合理的形式:
(一)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 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二)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为衔接 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 区,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2)流通加工方式 选择不当;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4)流通加工成本过
7、国际物流包装作业的合理化: 1) 满足国际贸易对运输包装的要求 2) 运输包装的标志要标准、清晰 3) 从国际物流总体角度出发,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 4) 包装的科学性 5) 推崇绿色包装 6) 包装的标准化
8、运输包装的标志类型及运输标志的规范模式:
按其用途可分为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三种: 运输标志 运输标志又称唛头,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 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 1)收货人或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字母或简称 2)参考号,如运单号,订单号或发票号 3)目的地 4)件号
④包装成本过高。一方面可能使包装成本支出大大超过减少损失可能获 得的效益,另一方面,包装成本在商品成本中比重过高,损害了消费者 利益。
11、绿色包装的含义及“3R1D”:
绿色包装含义: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 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 装,称为绿色包装 发展绿色包装的“3R,1D”原则:
第1章 国际物流的概述 1、 国际物流的概念:
美国: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 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 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