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

合集下载

传承文明从我做起

传承文明从我做起

传承文明从我做起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明的责任。

文明的传承并不仅仅是指传统的艺术、文学和礼仪等方面,更是指对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关注和呵护。

只有每个人都以身作则,积极践行文明行为,才能够构筑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一、倡导良好的社交礼仪在现代社会,尊重他人与友好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

我们应当从小事做起,遵守社交礼仪,普及传统美德,与人为善、关心他人,体谅对方感受,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权利。

在公共场合,保持队伍的整齐,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或小便,这些都是细微之处体现的文明行为。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和传扬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学习诗歌、文言文和传统舞蹈等艺术形式,更要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

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我们的素质和修养。

三、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传承文明还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可以通过捐款、志愿者服务、参与救助行动等方式,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垃圾分类等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四、培养崇尚科学和知识的习惯文明传承也包括知识和科学的传承。

我们应当重视学习,培养崇尚科学和知识的习惯。

了解时事动态,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科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传承科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一个文明的人,我们需要始终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不仅仅是为了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也是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诚实守信,不抄袭、不作弊。

同时也要崇尚公平正义,不歧视他人,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

六、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传承文明也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改革。

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内容

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内容

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内容在当今社会,文明风尚的建设对于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而志愿服务作为传递文明、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途径,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共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文明风尚志愿服务的内容,并探讨其意义和实践路径。

一、什么是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通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服务项目,以身作则,积极传承和弘扬社会文明风尚,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带动社会向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文明风尚志愿服务的内容包括:1.环境整治–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参与社区环境清洁行动–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环境2.道德讲堂–举办公益讲座,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参与义务宣讲、辅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文化传承–参与非遗保护项目–主持文艺展览、演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推广优秀文学作品4.关爱服务–照料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参与残障人士的辅助服务–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精神慰藉和物质帮助三、文明风尚志愿服务的意义文明风尚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行为和道德观念,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道德提升。

志愿者们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带来一股正能量,影响更多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

四、如何开展文明风尚志愿服务1.加强培训志愿者应接受必要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

2.组织协作可以通过志愿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等渠道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发挥集体力量。

3.持之以恒长久坚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影响身边人。

4.创新活动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当代社会,文明风尚志愿服务正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文明风尚志愿服务的发展,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传承和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有关档案宣传标语

有关档案宣传标语

篇一:档案宣传标语(经典版)档案法宣传标语1.档案是资源,价值胜金钱。

2.档案是财富,人人要爱护。

3.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4.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服务企业。

5.依法保护档案是一切组织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6.增强职工档案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

7.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8.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9.人人执行档案法,处处盛开和谐花。

10.坚持依法治档方针,打击档案违法行为。

11.全面推进企业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新飞跃。

12.档案有法,损害处罚!13.重视档案,是素质高的标志,是明智者的所为。

14.档案是发展的帮手,维权的凭证。

15.为何我能发展?档案是我靠山!16.创一流需要各种服务,建档案是个重要基础。

17.有了纠纷查档案,不用上访跑法院。

18.有了档案,铁证如山。

19.只要有档案,排解矛盾不再难。

20.档案中有他人智慧,用起来可以照亮自己;档案中有自己心血,传下去可以滋养他人。

21.全体职工都要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22.守护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

23.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服务公众。

24.围绕经济建设,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25.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全面发展档案事业。

26.建立健全公司档案,满足企业发展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27.全面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服务企业建设。

28.服务企业工程建设是档案工作的长期任务。

29.依法治档,服务企业。

30.增强档案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

3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32.依法保护档案是一切组织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33.维护《档案法》的尊严和权威,惩治违反《档案法》的一切行为。

34.学习《档案法》、宣传《档案法》、贯彻《档案法》、执行《档案法》。

35.健全民生档案,维护民生利益。

36.全面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民营经济新飞跃。

37.弘扬档案法制理念,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

文明传承_计划活动方案

文明传承_计划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传承文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明素养,我们特制定本文明传承计划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全民对文明传承的认识,增强文明意识。

2. 激发群众参与文明传承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为建设文明社会奠定基础。

三、活动主题“文明传承,从我做起”四、活动时间2023年全年五、活动地点全市范围内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1)时间:2023年1月1日(2)地点:市文化广场(3)内容:举行文明传承启动仪式,领导致辞,文艺表演,现场签名承诺等。

2. 主题讲座(1)时间:每月举办一次(2)地点:市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3)内容: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文明传承主题讲座,普及文明知识,提高全民文明素养。

3. 文明实践活动(1)时间:每月举办一次(2)地点: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3)内容: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倡导文明行为。

4. 文明家庭评选(1)时间:每季度举办一次(2)地点:全市范围内(3)内容:评选文明家庭,表彰在文明传承中表现突出的家庭,发挥家庭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5. 青少年文明素养培训(1)时间:每月举办一次(2)地点:学校、社区等(3)内容:开展青少年文明素养培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6.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1)时间:每月举办一次(2)地点:博物馆、文化遗址等(3)内容:组织群众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体验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7. 文明传承志愿服务(1)时间:全年(2)地点:全市范围内(3)内容: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传承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环保行动等。

七、活动宣传1.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2. 制作宣传海报、标语,张贴在公共场所。

3. 组织志愿者开展街头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文明传承活动的关注。

八、活动评估1. 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活动质量。

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

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

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在当代社会,文化传承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

文化传承涉及到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根基和身份认同,还能引领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

一、文化传承是社会稳定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文化传承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更加清晰。

通过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我们能够秉承优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同时,文化传承也能够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人们因共同的文化背景而团结在一起,共同追求文明进步。

二、文化传承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源泉在传承中不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还有适当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地照搬过去的东西,而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传统艺术、手工艺品、文化节庆等都是文化传承中的一部分,它们通过保留和创新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三、文化传承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传承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国家的软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拥有深厚文化传承的国家,可以通过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孕育出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四、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挑战尽管文化传承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传承的传统方式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下降。

其次,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也给文化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人们更加关注物质生活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

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文化传承,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得益彰。

五、加强文化传承的对策为了保持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良好互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教育体系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使新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

档案宣传标语口号大全

档案宣传标语口号大全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档案宣传标语口号大全1.档案是资源,价值胜金钱。

2.档案是财富,人人要爱护。

3.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4.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服务企业。

5.依法保护档案是一切组织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6.增强职工档案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

7.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8.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9.人人执行档案法,处处盛开和谐花。

10.坚持依法治档方针,打击档案违法行为。

11.全面推进企业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新飞跃。

12.档案有法,损害处罚!13.重视档案,是素质高的标志,是明智者的所为。

14.档案是发展的帮手,维权的凭证。

15.为何我能发展?档案是我靠山!16.创一流需要各种服务,建档案是个重要基础。

17.有了纠纷查档案,不用上访跑法院。

18.有了档案,铁证如山。

19.只要有档案,排解矛盾不再难。

20.档案中有他人智慧,用起来可以照亮自己;档案中有自己心血,传下去可以滋养他人。

21.全体职工都要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22.守护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

23.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服务公众。

24.围绕经济建设,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25.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全面发展档案事业。

26.档案,满足企业发展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27.工作水平服务企业建设。

28.建设是档案工作的长期任务。

29.企业。

30.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

31.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32.是一切组织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33.的尊严和权威,惩治违反《档案法》的一切行为。

34.宣传《档案法》、贯彻《档案法》、执行《档案法》。

35.维护民生利益。

36.企业档案工作,服务民营经济新飞跃。

37.理念,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

无私奉献,传承文明:传统文化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

无私奉献,传承文明:传统文化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

无私奉献,传承文明:传统文化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在2023年的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中。

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但是,我们的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竞争。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无私奉献,传承文明,而传统文化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也变得更加突出。

首先,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瑰宝,体现了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深刻的道理和价值观念,如孝感、倡廉、诚信、尊敬长辈等,这些都是无私奉献的基本原则,志愿服务正是在这些价值观念的指引下开展的。

通过志愿服务,我们也可以更好地领会和传递这些价值观念,从而能更好地升华我们的精神和思想。

其次,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我们的工作内容。

在志愿服务中,很多项目都需要秉持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此为指导,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例如,我们在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时需要深刻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另外,在保护环境和救灾救援等服务中,我们需要杰出的传统文化和国家精神支撑,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地学习、丰富相关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传递我们的民族文化。

最后,传统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志愿服务是一个给予和奉献的过程,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工作中,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和感悟,更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人的需要,从而去推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志愿者的行动也为社会添上了一份希望和正能量,更可以启示更多人们去奉献与关心社会。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志愿服务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丰富我们的服务内容,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让我们一起拥有无私奉献和关注公益的心,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开展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1. 背景文化传承是维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工作,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旨在组织和开展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

2. 目标- 增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培养志愿者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 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乡村振兴等工作的融合。

3. 活动内容3.1 志愿招募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宣传和相关机构合作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次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招募具有文化传承兴趣和热情的志愿者参与。

3.2 培训与指导为参与志愿者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包括传统文化知识、传承技巧、讲解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使志愿者具备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3.3 文化展示与交流活动组织各类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例如传统手工制作展示、传统音乐演奏、传统舞蹈表演等,通过展示和演示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传统文化。

3.4 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组织实地参观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活动,例如参观古建筑、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让志愿者亲自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预期成果通过开展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成果:- 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培养一批具备文化传承能力的志愿者队伍;- 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 实施计划阶段一:准备阶段-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 策划宣传方案;- 招募志愿者;- 安排培训计划。

阶段二:活动实施阶段- 进行志愿者培训;- 组织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 安排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阶段三:总结评估阶段- 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 形成活动报告;- 筹划后续文化传承工作。

6. 资源需求- 人力资源:专业讲师、活动组织人员、志愿者;- 物质资源:培训材料、宣传物料、活动场地、音响设备等;- 财务资源:活动经费、志愿者酬劳等。

7. 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方案,识别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

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

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摘要:一、引言:文明传承的意义二、文明传承的历史价值1.传统文化传承2.历史经验与智慧的传承三、文明传承的社会价值1.民族认同感的强化2.社会和谐的促进四、文明传承的国家战略意义1.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力五、结论: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及其时代使命正文: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传承文明,就是延续民族的精神命脉,承载历史的记忆与智慧。

在当今时代,文明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和战略意义。

一、文明传承的历史价值文明传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依据。

传统文化传承不仅包括了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等精神层面的传承,还包括了科学技术、工艺技能等物质层面的传承。

这些传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历史经验与智慧的传承有助于我们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撑。

二、文明传承的社会价值文明传承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来源于共同的文化底蕴。

通过传承文明,我们能够让每个人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增进对国家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文明传承还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化道德观念,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文明传承的国家战略意义文明传承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对本国人民的吸引力,还体现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力。

文明传承有助于展示我国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貌,提升国际地位。

同时,文明传承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力。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能够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四、结论总之,文明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和战略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文明传承的时代使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推动文明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传承文明助力成长 服务社会筑梦未来

传承文明助力成长 服务社会筑梦未来

传承文明助力成长服务社会筑梦未来
中国梦由来已久,如庄周梦蝶就是上古时期中国梦的记载。

秦汉以后,中国更有国家层面的中国梦。

所谓礼仪之邦、天朝上国、万国来朝、协和万邦,都是古老中国梦的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秦汉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古代中国曾以世界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这是五四先驱对青春的歌唱。

中国梦是青年学生的成才之梦。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青年学生最朴素的理想和追求。

青年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自觉地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还要注重多元复合的知识积累,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梦是青年的报国之梦。

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

青年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

我们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
的执着!让我们携起手来,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响应时代的号召,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光荣的未来,前进!。

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美德(3篇)

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美德(3篇)

第1篇在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美德传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传承美德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培养责任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社会实践活动在传承美德中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参与者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志愿者服务、支教、环保活动等。

这些活动要求参与者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1. 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是传承美德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人们可以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

如参与支教活动,志愿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关爱、尊重和信任,使美德得以传承。

2. 教育支教:支教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

支教老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们,使美德在下一代中得到传承。

3. 环保活动:环保活动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通过参与环保活动,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培养责任意识。

二、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传承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的重要内容。

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孝亲敬老: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陪伴老人、关爱家人,传承孝道精神。

如组织敬老院慰问活动,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2. 诚信友善:诚信友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遵守承诺,真诚待人,传承诚信友善的美德。

如参与公益活动,以诚信的态度为他人提供帮助。

3.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通过节约资源、倡导低碳生活,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

如参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活动。

三、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备的品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

大学生的使命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现如今,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在传承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与使命。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的使命展开讨论,探讨大学生如何积极传承文化,助推社会进步。

一、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传承文化是维系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方式。

对于大学生而言,传承文化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培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的传承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是具有高学历和知识背景的群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传承文化,通过学习和研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传递给更多的人。

三、传承方式与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承文化,大学生应当采取科学系统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大学生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等形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其次,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文化座谈会等方式,与其他文化爱好者一起交流分享,促进自身的文化熏陶。

此外,大学生还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承和弘扬文化,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四、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化传承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这种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社会的进步需要有文化传承的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精神食粮,推动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五、大学生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大学生作为多才多艺、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社会进步。

首先,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来推动社会进步,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摘要:档案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其能够使社会历史具有时间延续性与空间完整性,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上具有重要作用。

而档案馆是档案工作的主体单位,其需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社会服务,但是在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发展,档案馆也亟须主动顺应社会变革,提升档案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

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新时期档案馆发挥档案价值面临的挑战,然后探究新时期档案馆发挥档案价值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社会服务;档案馆深化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档案馆在新时期下要注重加强档案与社会的联系,主动应对新时代下档案馆社会服务面临的挑战,推动档案馆的转型创新发展,更好地履行档案馆的职责,发挥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推动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新时期档案馆发挥档案作用面临的挑战在新时期,档案馆服务视角实现了由国家、权利向社会、公众的转变,公众对档案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馆作为保存、管理、加工档案信息的重要主体,其功能与职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但是,档案馆在档案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

一方面,档案馆不注重立足时代特征对档案管理进行整体规划,档案管理理念、机制、功能与档案馆功能难以有效协调,同时也并未推动馆际交流与合作,难以构建高效用户服务体系,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档案馆的馆藏资源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档案馆的服务模式也无法满足公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要,呈现出馆藏资源不够充足、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模式建设不足、档案公共服务宣传不到位等状况,导致档案馆社会公共服务与实际需求相脱节[1]。

二、新时期档案馆发挥档案价值的有效路径(一)明确档案服务需求,合理规划服务思路档案具有促进社会发展、文明形成、文化传承等多重作用,是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人类学知识: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

人类学知识: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

人类学知识: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是人类学论文中经常探讨的话题。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但是文化多样性却面临着威胁。

因此,保护和传承文化已成为每个国家和个人的责任。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通过文化传承,我们也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

首先,文化传承是社会责任。

每个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传统。

这些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信仰的核心,也是其身份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体现。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成为了每个国家和个人的责任。

这需要我们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道德经、孝道、儒家思想等等,在现代社会不断被重新发掘和发扬光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之一。

同样,世界各地的节日、音乐、服饰和习俗都是各自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

它们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多样性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的文化元素,同时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

其次,文化传承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传承和保护文化不仅有利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也可以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途径。

例如,京剧、昆曲等中国传统剧目在国内外都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欢迎。

文化传承的成功不仅仅是保护文化本身,也可以作为弘扬和宣传文化的一种方式。

许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文化交流和传承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

最后,文化传承也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除了个人的传承,机构和组织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采取特别政策来保护和传承本国文化。

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研究中心来传承和研究文化。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保护文化,也可以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文化传承也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促进大众参与是保护文化多样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总之,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是人类学论文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博物馆员工发言稿范文模板

博物馆员工发言稿范文模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博物馆全体员工,向大家发表一份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博物馆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博物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感谢同事们长期以来对博物馆事业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博物馆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自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秉持“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发展文化”的宗旨,致力于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

近年来,在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博物馆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以下,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加强文物保护与研究我们始终坚持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文物保护体系,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对馆藏文物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丰富展览内容,提升参观体验我们不断优化展览布局,创新展览形式,推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展览。

同时,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秀展览资源,为观众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参观选择。

三、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文明窗口我们始终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文明、温馨、舒适的参观环境。

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培养观众对博物馆的热爱。

四、加强社会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同时,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发展文化”的宗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

二、提高展览质量,打造博物馆品牌。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博物馆整体实力。

四、深化社会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对博物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

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

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近年来,社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一,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

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行动践行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将以笔者所了解到的实践案例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和价值。

一、大学生服务传统文化活动大学生常常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做出努力。

例如,在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期间,一些大学生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传统文化展览、庙会、祭祀仪式等活动。

他们不仅帮助组织活动,还向群众普及传统文化的知识,使更多人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大学生们为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二、大学生参与传统技艺传承传统技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们通过参与传统技艺传承,保护了这些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许多大学成立了传统技艺社团或者工作室,提供学习传统技艺的机会,并举办展示与传承活动。

例如,某大学的书法社团定期组织书法比赛、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书法;另外,一些大学还设立了传统乐器学习班,让学生能够学习传统乐器演奏技巧,并通过举办音乐会等活动来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这些活动不仅保护了传统技艺,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保护与传承对于维护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大学生积极参与非遗保护的活动,对传统技艺的流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些大学设立了非遗保护研究中心或者非遗传习班,提供了学习非遗技艺的机会。

同时,大学生也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调研与田野调查工作,为保护非遗项目的材料和技艺做出贡献。

例如,某大学的学生团队深入农村,记录了面临失传的某项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与技巧,并将其整理成册,为该项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将始终砥砺前行

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将始终砥砺前行

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道路上将始终砥砺前行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时代更迭、聚散分合,却始不曾割断传承下来的共同的优良传统。

而正是这种传统,积淀了华夏民族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精髓。

学习国学,感悟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不仅能巩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更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辅助学习并修身养性,让我们在风雨坎坷的人生路上砥砺前行。

学习国学对于国家与社会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

早在战国时代,“五服说”的出现便证实了中国民族为追求“大一统”所作的不懈努力,对民族的包容和对统一的坚持,使得国家凝聚力不断增强,并在巩固团结的同时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而又在物质、文化基础的发展中,为各个民族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矛盾提供无数智力资源,小到一家清真餐馆,大到一场“一国两制”会议,以统一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始终贯彻其中,在时代思潮的不断更新中与时俱进,在当下扑面而来的“快餐文化”中实为一股清流。

国学深厚的底蕴,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国学誉为“一国固有之学”,乃是中国文明千年来弃之糟粕取其精华,历经岁月所沉淀下来蕴含着优秀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

在生活中无处不体现了其源远流长的魅力与瑰丽绚烂的风采。

对于个人的文学知识而言,相较于应试教育,自然也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和强有力的支撑。

文言的学习加之国学的生动诠释,往往能够促进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理解。

尤其是对字形的领悟。

课堂上,老师以小篆为三个镰刀形图案组成的“協”字解释如今的“协”,既满足了同学们的新奇感、求知欲,又巩固了大家对该文字的印记。

汉字也随之变得栩栩如生,熠熠生辉,为匆促拘谨的日常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和诗意。

修身养性亦是学习国学的独特意义所在。

前段时间,一档名为《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迅速火遍网络,主持人董卿以优雅的身姿与出众的才华再次惊艳了观众。

国学文化在这些逐渐兴起的诗词品读诗书类节目中吸引来大批“文艺青年”的拥簇,在年轻人玩游戏,为了缓解中年危机而争先恐后加入网游大军,连中老年人都追随所谓潮流的“后喻时代”,国学再次唤醒了人们追求诗和远方的心灵,与其拘泥于苟且,何不以文学为风帆,在物欲横流的风暴海浪中,扬起一面“宁静以致远”的旗帜,度过丰富且愉悦的人生?何不以这悠久而散发着暗香的国学,来填补内心的惘然与失落,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为自己寻找一个内心的桃花源。

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维普资讯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要 充 分 发 挥 认 识 世 界 、 传 承 文 明 、创 新 理 论 、咨 政 育 人 、 . . .
服 务 社 会 的 重 要 作 用
2 0 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 项 目评 审会议 于 2 0 年 4月 2 06 06 4日在北 京 召开 。中共 中央政 治局委员 、书记 处书记 、中宣部 部长 、全 国哲
世界 、传承文 明、创新理论 、咨政育人 、服务社会 的重要 作用 。全
国政协 副主席 、中国社会科 学 院院长 、全 国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领 导
小组 副组长陈奎元 主持会Fra bibliotek 。 今 年 国家社 科基金 项 目评 审会议 的主要任务是 ,总结 “ 十五 ” 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部署 “ 十一五”时期哲 学社会科学研 究工 作 ,评审 20 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06 刘 云 山指 出 ,党 的十六 大 以来 ,党 的思想理论 建设 快速发 展 ,
导 ,也为我 国哲学社会科 学开辟 了新 的研 究领域 。在党 中央正确领 导下 ,各级党 委政府 对哲 学社会科 学重要 地位 的认识 进一 步提 高 ,
哲学社会科学参与 党委政 府决策 的重要 作用进一步 发挥 ,哲学社会 科 学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支撑作用进一 步增大 ,哲学社会 科学T作 者

l 一 8
以胡锦 涛 同志为总 书记 的党 中央提 出科学 发展观 ,提 出坚持 以人 为 本 、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 社 会 、加强 党 的执 政能 力建 设 和先 进性 建
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树立社会 主义荣辱观 、走 和平发展道路
等一 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供 了有 力的理论指

传承文化推行良好社会风尚

传承文化推行良好社会风尚

传承文化推行良好社会风尚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寄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只有通过传承文化,我们才能保留和弘扬历史的记忆,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推行良好的社会风尚。

本文将探讨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行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传承文化的重要性1. 保留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使我们能够了解和学习历史的经验教训。

通过传承,我们可以保留各个时期的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信息,了解自己的根源,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 培养身份认同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感。

通过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增强自信心,塑造个人和社会的认同和凝聚力。

3.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文化传承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源泉。

通过了解和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可以接受传统的伦理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为社会提供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推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重要性1. 促进社会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通过倡导和传播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2. 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行文明礼仪、尊重他人、关心社区等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吸引外来人才和投资,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如何传承文化并推行良好的社会风尚1. 教育的力量教育是传承文化和推行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们可以向年轻一代传授文化知识和良好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2. 宣传和传媒宣传和传媒是推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重要工具。

通过媒体传播正面的信息、优秀的文化作品和榜样人物,我们可以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 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是传承文化和推行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方式。

组织文化艺术展览、传统节日庆祝等社区活动,可以促进个体和社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社区凝聚力。

殡葬改革传承文明净化社会风气

殡葬改革传承文明净化社会风气

殡葬改革传承文明净化社会风气一、引言殡葬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既承载了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又关乎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社会文明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殡葬改革成为必然的选择,旨在推动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殡葬改革对于传承文明和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传承文明的价值殡葬仪式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明内涵。

通过传承文明,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历史长河中的人生智慧,进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宣扬这些价值观念。

由此可见,殡葬改革对于传承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传承文明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知到逝者的价值。

逝者离去,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结束,更是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肯定。

通过殡葬仪式,我们可以告慰逝者的灵魂,提醒生者珍惜生命,并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其次,传承文明可以增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传统文化中,殡葬仪式是家族中的重要仪式活动之一,不仅意味着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更是一种家族凝聚力的展示。

通过参与殡葬仪式,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最后,传承文明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殡葬改革不仅关乎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净化。

通过传承文明的殡葬仪式,我们能够规范行为,弘扬文明的礼仪,推动社会风尚的正向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净化社会风气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一些私人殡葬机构的乱象,例如追求炫耀的豪华葬礼、过度商业化的殡葬服务等。

这些不良现象不仅有损逝者的尊严,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净化社会风气成为殡葬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净化社会风气可以有效打击滥竽充数的殡葬机构。

目前,一些私人殡葬机构由于缺乏规范和监管,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屡见不鲜。

通过殡葬改革,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机构进行清理和整顿,提升整个殡葬行业的规范水平。

其次,净化社会风气可以提倡简约低碳的殡葬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即将于2009年7月7日~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区、各系统图书馆的300余名代表将齐聚一堂,选举学会新一届领导集体,共同商讨中国图书馆学会事业下一个四年的发展大计。

从2005年7月学会“七大”以来的四年时间,中国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回顾从1979年7月学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每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都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留下了丰硕的果实。

今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也迎来了自己的30年华诞。

30年来,作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图书馆百年馆庆的口号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这个口号也正是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职能的高度浓缩。

相聚的时刻往往也是离别的时刻。

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出席每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正是有了他们前赴后继的辛勤工作,中国图书馆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回顾是为了总结过去,开创未来。

相信学会“八大”正是这样一个开创未来的大会,在全国图书馆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和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暨第1次会员代表大会1979年7月9日,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与会的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学会或筹委会、中央国家机关和科研系统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会或筹委会的工作人员代表近200名,其中包括汉、回、满、蒙、藏、哈萨克等民族的图书馆工作者,在北京工作的台湾省籍图书馆工作者。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以下称《章程》),选举产生了由69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为台湾省保留了2个理事名额)。

随后召开一届一次理事会会议,理事们推举北京图书馆馆长刘季平为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志刚、天津图书馆馆长黄钰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南京图书馆馆长汪长炳、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梁思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佟曾功等6人为副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为秘书长,产生了21名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会议决定设立秘书处并挂靠北京图书馆,在秘书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学会的日常事务。

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

它终于使中断了30年、成立于1925年的中华图书馆协会得到了延伸,并将以崭新的姿态延续一脉相承的图书馆传统。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告慰了所有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孜孜以求的前辈们,他们在困难的环境里不断地求索,他们的愿望经过后继者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昭示了我国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体现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服务。

它标志着,图书馆界排除“文革”极左思想的长期束缚,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成立推动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图书馆学会的建立。

1979年,河北省图书馆学会(8月25日)、上海市图书馆学会(9月15日)、江苏省图书馆学会(9月23日)、河南省图书馆学会(10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10月31日)、浙江省图书馆学会(11月21日)、福建省图书馆学会(1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学会(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学会(12月17日)、江西省图书馆学会(1980年9月1日)和陕西省图书馆学会(1981年7月23日)等相继成立。

至此,全国除了西藏以外,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了地方学会。

省级图书馆学会的建立带动了各地和县市图书馆学会的建立。

各地(盟州)和部分县市也纷纷建立图书馆学会,它们在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北京地区中央国家机关和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学会包括在京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军兵种总部及其所属研究单位的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单位的图书馆或资料室。

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会负责联系北京的高等院校图书馆。

随后,党校图书馆委员会、军队院校图书馆委员会、工会图书馆委员会、团校图书馆委员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民族图书馆委员会等,先后加入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加上若干企业或企业图书馆也加入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最终形成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知识密集、人才集中、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成以中国图书馆学会为龙头,各分支机构、各地方学会为骨干,以会员为基础的组织网络。

1979年8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达“关于同意成立或恢复学会(协会)的通知[(79)科协发学字151号],同意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至此,学会成立的手续全部完备。

第2次会员代表大会1983年10月31日~11月6日,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与会代表196人。

从本次会员代表大会起,每隔四年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每一届理事会的任期改为4年,常务理事会任期为2年,在本届理事会任期内改选一次常务理事会。

根据科协《学会组织通则》和兄弟学会的经验,学会设立学术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和《图书馆学通讯》编委会,并可视需要在各委员会下设立若干专业研究组,做为组织学术活动的工作实体。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经修改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由82人(为台湾省图书馆界保留2个理事候选人名额)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

大会期间召开了二届一次理事会,选出常务理事22人,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丁志刚当选为理事长,天津图书馆馆长黄钰生、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佟曾功、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北京图书馆副馆长鲍振西等6人为副理事长,刘德元为秘书长,北京图书馆的黄俊贵、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闫立中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自力为副秘书长。

1986年4月22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召开二届二次理事会议。

丁志刚因病辞去理事长职务,会议选举佟曾功为理事长,增补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为副理事长。

副理事长为黄钰生、顾廷龙、谭祥金、杜克、庄守经、鲍振西,刘德元为秘书长。

“二大”是在贯彻党的十二大决议精神的条件下召开的,它处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时期。

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协同图书馆界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图书馆事业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它要求首先做好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工作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出了促进与协助培训专业干部的要求,组织力量研究关于图书馆教育体制、课程、学位制度等政策性问题,供教育部门改革图书馆学教育参考,此外要协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图书馆学专业课程,有助于在职人员的进修。

报告还要求积极组织咨询服务和合理化建议,因而从实践上扩大了学会的职责范围。

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1987年11月5日~8日,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131名正式代表和60名列席代表出席会议。

截止到此次大会召开之际,学会的会员人数达6346人。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2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由86人组成的第3届理事会。

会议期间举行了三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常务理事25人,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当选为理事长,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史鉴、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谭祥金当选副理事长,北京图书馆的黄俊贵为秘书长。

大会期间举办了“国际图书设备办公用品设备展览会”,开创了展览会与学会重大会议同步举行的先例,并成为许多会议沿用的一种惯例。

会议期间,秘书处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学会秘书长会议,就1988年学会工作计划征求大家的意见并研究改进省级图书馆学会工作等问题。

“三大”对《章程》总则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内容作了修改,规定学会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从而确定了学会与中国科协的隶属关系。

《章程》的“会员条款”内增加了通讯会员的内容,以适应对外开放的形势,加强对外籍图书馆工作者的联系。

此次大会是在党的十三大确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条件下召开的。

学会将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加强对图书馆学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研讨,配合深化图书馆改革,帮助会员转变观念,使图书馆事业在改革当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工作报告提出了坚持改革、理顺关系的任务,要求学会加强宏观管理,微观搞活,遵守国家法规,用法规和制度进行自我调整,实现自身的改革。

报告提出了广开财源的思路,拓宽学会生存和运作的经费来源渠道,以期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拨款支撑学会运作的局面。

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1992年4月25日~27日,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281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这次大会是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动员全国图书馆工作者为“科技兴国”建功立业为宗旨召开的。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97人组成的第4届理事会。

会议期间举行了四届一次理事会议,推举了常务理事30人,选举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为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唐绍明、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庄守经、中科院图书馆馆长史鉴、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谭祥金、上海图书馆馆长朱庆祚为副理事长,唐绍明兼任秘书长。

理事长刘德有在大会上作了讲话。

他要求图书馆工作者要把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思想,明确图书馆学会和图书馆的新任务,加快图书馆的改革步伐,使图书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

他指出,1996年将在北京召开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这是全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学会要积极投入到筹备工作中去。

“四大”以后,国际图联大会的筹备工作进入了紧张筹备阶段。

虽然筹备工作实际上在文化部党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但是始终受到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高度关注。

“四大”以后,学会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秘书长工作会议,就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布置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落实。

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1997年7月30日~8月1日,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近300名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13人组成的第5届理事会。

在随后举行的理事会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40人,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当选为理事长,北京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周和平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上海图书馆馆长马远良、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孙蓓欣、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谭详金、国家教委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王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吴慰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徐引篪等7人当选为副理事长。

北京图书馆的刘湘生当选为秘书长。

提交“五大”讨论的《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对总则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公益性”的表述,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具有公益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