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种设备安全法》出台对电梯行业发展
论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论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83004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d.png)
论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21-05-13T09:52:39.333Z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年2月作者:陈润联[导读] 电梯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电梯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由于电梯行业竞争激烈,未来虽然电梯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其销售收入增速将会放缓,但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3年,我国电梯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4681亿元,相应的电梯行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
广东佛山富莱机电装备有限公司,陈润联 528000第一部分:电梯市场行业背景1、电梯行业市场分析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我国电梯行业也呈快速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保持年均23.86%的增长速度,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达到24.5万台,将近全球电梯产量的一半,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和制造中心,2016年我国电梯产量更是达到了90万台。
电梯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电梯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由于电梯行业竞争激烈,未来虽然电梯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其销售收入增速将会放缓,但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3年,我国电梯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4681亿元,相应的电梯行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
电梯增量的三大来源:1.来自城镇化的新增建筑2.来自老旧电梯的更新换代3.来自旧楼房的改造加装(图一)2012—2023年中国电梯行业规模走势2、人才需求分析“要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单靠产品生产环节的把控远远不够。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负责人称,只有在电梯安装、后期维保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足以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因此,电梯人需要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应该是电梯人的职业追求。
”同时,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明确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b236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5.png)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2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4.18•【文号】•【施行日期】2022.04.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现将202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816.23万台。
其中:锅炉34.71万台、压力容器469.49万台、电梯879.98万台、起重机械273.02万台、客运索道1114条、大型游乐设施2.52万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56.40万台。
另有:气瓶2.02亿只、压力管道75.75万公里(在册)。
(见图1)图1 2021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及作业人员情况。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充装单位75134家,持有许可证76141张,其中:设计单位2742家,持有许可证2747张;制造单位16278家,持有许可证16783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29061家,持有许可证29097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气瓶充装单位27053家,持有许可证27514张。
(见图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1126.69万张。
图2 2021年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分类比例图(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情况。
截至2021年年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5073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3个,市级496个,县级2570个,区县派出机构1973个。
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计112363人。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4542家,持证4585个。
2023年特种设备(电梯)相关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特种设备(电梯)相关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b9ab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6.png)
2023年特种设备(电梯)相关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___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 C )(A) 管理人员 (B) 操作人员(C) 主要负责人 (D) 技术负责人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被依法吊销许可证的,自吊销许可证之日起___内,负责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部门不予受理其新的许可申请。
( B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3. 导致检修人员从轿顶坠落的原因是:___。
( C )(A) 检修人员未按规定设置检修围栏(B) 轿厢不在本层(C) 防护栏杆高度不符合规定要求(D) 电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4.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___责任制度。
( A )(A) 节能 (B) 管理 (C) 质量5. 生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___,包括厂长、经理。
( D )(A) 管理生产的主管领导(B) 操作人员(C) 管理安全的主管领导(D) 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决策权和指挥权的领导6. 特种设备存在重大隐患,管理者强令作业,操作人员可以___。
( C )(A) 监护作业 (B) 继续作业 (C) 拒绝作业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应当___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 C )(A) 半年 (B) 每年 (C) 每月8. 特种设备___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 B )(A) 修理人员 (B) 安全管理人员(C) 作业人员 (D) 安装人员9. 特种设备在生产、使用时,其主要结构或者主要构件损坏,无法或者不宜修复再用的损坏属于___。
( D )(A) 严重损坏 (B) 一般损坏(C) 严重故障 (D) 完全损坏10.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___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我国现行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化现状与提升
![我国现行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化现状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bcd013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7.png)
我国现行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化现状与提升摘要:现如今,国家针对电梯运行推出了众多规章条例,随着《质检总局关于印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通知》(国质检特〔2016〕9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市监特设〔2020〕56号)和《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电梯鼓式制动器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市监特设函〔2021〕564号)等文件的颁布,各级政府部门已经从各个层面越来越重视电梯质量安全工作。
但是综观当前的电梯质量安全状况,其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电梯安全;能效标准化;现状与提升引言电梯经历制造、安装、调试、验收、维保的一系列过程,才能最终被公众安全使用。
在其从制造到最后拆除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保各类人员的安全有不同的侧重点。
特别是在安装竣工到正式移交给使用单位管理机构前的这段时间内,经常会出现电梯运行状态不稳定、管理和维保人员履职不到位等问题,而这期间的各类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
1我国现行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化现状1.1从电梯相关标准年限分析目前我国电梯行业标准已有24项,其中制定时间最早的是1994年制定的《电梯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T31047-1994),制定最晚的则是2014年初执行的《内河船用电梯第一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JT/T881.1-2013)。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家标准的标龄大概为四年左右,而电梯行业的标准平均时间则高达八年,电梯行业的标准制定时间已经远远高出了平均水平。
另外我国针对行业标准的修订年限基本都是五年,而且随着近几年电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电梯“老龄化”情况,电梯行业标准制定时间相对较长成为当前影响电梯安全和能效标准完善的主要原因。
因此电梯行业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应对这一情况,加强对新电梯安全和能效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以确保其适应我国电梯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2594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f.png)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The ___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1 (Full Text)Chapter 1 General nsArticle 1: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special equipment。
prevent accidents。
protect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law is formulated.Article 2: This law applies to the n (includ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n。
n。
and repair)。
n。
use。
n。
testing。
and 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afety of special equipment.The term "special equipment" in this law refers to boilers。
pressure vessels (including gas cylinders)。
pressure pipelines。
elevators。
lifting machinery。
passenger ropeways。
large-scaleamusement facilities。
on-site special motor vehicles。
and other special ___ to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The state implements catalog management for special ___ and management of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f7982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7.png)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电梯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楼宇高层化的增加,电梯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技术发展、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对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增多带动了电梯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2019年中国电梯市场销量达到4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而且,中国的电梯市场增速仍然保持在1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技术发展中国电梯行业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电梯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技术成为当前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
例如,智能电梯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电梯节能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变频调速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不仅提高了电梯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安全标准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安全性始终是电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政府对电梯的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4年,《特种设备安全法》正式实施,对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保等环节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此外,国家质检总局还于2017年发布了《电梯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提高了电梯安全管理的标准。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升了电梯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四、市场竞争随着电梯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国内外电梯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市场份额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国内电梯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例如三一、安装、华东等国内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国外电梯企业也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例如日本的三菱、西门子等国际品牌。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电梯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电梯行业在市场规模、技术发展、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电梯行业相关法规概述
![电梯行业相关法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e7813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6.png)
电梯行业相关法规概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层建筑的增多,电梯行业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概述电梯行业相关法规,旨在提高读者对电梯行业法规的了解。
二、电梯行业法规概述1. 国际电梯法规国际电梯法规主要由国际电梯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levator Technology,简称ICET)制定和监管。
ICET致力于统一全球电梯行业的标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重要的国际电梯法规包括:- ISO 4190:关于电梯制造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ISO 25745:电梯能源效率的测量与评估- ISO 18738:电梯的监控和远程监测2. 中国电梯法规中国电梯行业的法规主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工业与信息化部颁布,旨在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
以下是中国电梯行业的主要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法》:该法规对特种设备(包括电梯)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 《电梯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该规程主要阐述了电梯的安全技术监察要求及相关程序。
- 《住宅区配备电梯技术规范》:该规范规定了住宅小区应配备电梯的技术要求和数量。
3. 美国电梯法规美国电梯行业的法规主要由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定和监管。
以下是美国电梯行业的主要法规:- 美国联邦法典《电梯与升降机安全法》:该法典规定了电梯的安装、维护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 美国安全标准ANSI/ASME A17.1:该标准针对所有类型的电梯提供了技术和安全规定。
4. 日本电梯法规日本电梯行业的法规主要由日本国土交通省制定和监管。
以下是日本电梯行业的主要法规:- 《電気用品安全法》:该法规规定了电梯制造商应遵循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 《建築基準法》:该法规对电梯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指导。
电梯法律法规
![电梯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094ea5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c.png)
电梯法律法规一、概述电梯法律法规是指对电梯行业进行监管和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
电梯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公共设施,对于社会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各国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梯的设计、安装、维保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电梯法律法规的分类根据不同内容和层次的规定,电梯法律法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是电梯行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具有普遍合用性。
中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设计、创造、安装、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了对电梯安全的重视和监管。
2. 地方法律法规地方法律法规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旨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定和管理。
不同地区的电梯法律法规会根据当地的需求和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3. 行业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行业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是对电梯行业的操作和管理进行详细规定的文件。
这些文件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包括了电梯的设计标准、安装要求、维护保养规范等内容。
4. 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规定和通知监管机构作为电梯行业的管理者,会发布一些具体和暂时的规定和通知。
这些规定和通知可能是对已有法律法规的解释和补充,也可能是针对某个特定事件或者问题做出的暂时性规定。
三、电梯法律法规的要点1. 设计和创造要求电梯的设计和创造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包括载重能力、井道尺寸、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方面的规定。
相关单位需要提供有效的设计文件和创造记录,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测。
2. 安装和验收要求电梯的安装和验收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资质要求、设计要求、检验要求等。
安装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并进行安全性能和功能的检验。
3. 维修和保养要求电梯的维修和保养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维修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按照像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维护和保养。
2023年电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电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96f5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8.png)
2023年电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2023年电梯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梯市场也不断扩大。
电梯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行业,但是其市场环境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对电梯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电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不断提高城市化率和城市化水平,电梯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消费者安全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对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进行了监督管理。
此外,政府还鼓励电梯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二、市场环境1.需求、消费者及竞争对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楼房采用多层结构,这就催生了电梯市场的需求。
此外,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出行需求也增加了对电梯功能和质量的要求。
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在电梯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上有许多品牌和类型的电梯供消费者选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电梯制造企业需要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市场经验,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2.技术水平电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电梯的性能、质量、安全、稳定性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梯行业也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电梯,如:空中梯、自动扶梯、液压电梯、触摸式电梯等。
这些新型电梯在提高电梯性能和质量的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启示。
三、风险和挑战1.品质问题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故障,尤其是在高楼层和高高角角的地方,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消费者对电梯的品质要求非常高,电梯制造企业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电梯行业年终述职(3篇)
![电梯行业年终述职(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d63c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9.png)
第1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随着岁月的流转,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国电梯行业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此,我代表全体电梯行业同仁,向领导汇报本年度的工作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工作回顾1. 政策环境过去的一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梯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电梯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如《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正式实施,为电梯行业提供了法制保障;《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电梯安全监管的职责和任务。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电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本年度,我国电梯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电梯智能化: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电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如智能门禁、智能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逐渐普及。
(2)节能环保:电梯节能技术不断突破,如变频调速、节能电机等应用日益广泛。
同时,电梯环保材料研发取得进展,如低噪音、低振动等。
(3)安全性能提升:电梯安全性能不断提高,如防坠落、防碰撞、防超载等功能得到完善。
3. 市场拓展本年度,我国电梯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以下是市场拓展的主要表现:(1)国内市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市场需求旺盛。
据统计,本年度我国电梯产量同比增长XX%,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
(2)国际市场:我国电梯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出口至全球XX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我国电梯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4. 行业自律为规范电梯行业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本年度,我国电梯行业积极开展自律活动。
如组织行业培训、开展技术交流、发布行业标准等。
二、工作亮点1. 电梯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本年度,各级政府加大对电梯安全监管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如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等。
2. 电梯智能化水平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电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485a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1.png)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概述电梯是现代城市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特种设备。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各国普遍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探讨其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旨在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升电梯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中国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规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内容中国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法律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梯以及与电梯运行相关的设备的安全管理。
2.安全生产责任:电梯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3.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负责电梯行业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维修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4.安全评估和测试认证:电梯安全评估和测试认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电梯的性能符合要求。
5.事故报告和调查:发生电梯事故后,相关责任方应及时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6.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本法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
意义中国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意义:1.加强电梯安全监管: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的监管,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2.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该法的出台将提高电梯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的安全需求。
3.推动行业发展:电梯行业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对电梯的生产、销售、安装和维修等环节的要求和标准,有利于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4.加强责任意识: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促使电梯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注重电梯的安全运行。
电梯行业智能维护与安全运行方案
![电梯行业智能维护与安全运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d1d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1.png)
电梯行业智能维护与安全运行方案第1章概述 (3)1.1 电梯行业背景及现状分析 (3)1.1.1 电梯行业现状 (3)1.1.2 电梯行业发展趋势 (4)1.2 智能维护与安全运行的意义 (4)1.2.1 提高电梯安全性 (4)1.2.2 提升电梯运行效率 (4)1.2.3 降低电梯维护成本 (4)1.2.4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4)1.2.5 适应法规要求和市场需求 (4)第2章电梯安全运行标准与法规 (4)2.1 国家电梯安全标准 (5)2.2 相关法规政策解读 (5)2.3 电梯安全运行关键技术规范 (5)第3章电梯智能维护技术 (6)3.1 电梯故障诊断技术 (6)3.1.1 故障诊断方法 (6)3.1.2 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6)3.1.3 故障诊断技术在电梯行业中的应用 (6)3.2 预防性维护策略 (6)3.2.1 预防性维护概述 (6)3.2.2 预防性维护计划制定 (6)3.2.3 预防性维护在电梯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7)3.3 数据分析与挖掘 (7)3.3.1 电梯运行数据采集 (7)3.3.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 (7)3.3.3 数据分析方法与模型 (7)3.3.4 数据挖掘在电梯智能维护中的应用 (7)第4章电梯安全监测系统 (7)4.1 系统架构设计 (7)4.1.1 硬件架构 (7)4.1.2 软件架构 (8)4.2 关键部件监测技术 (8)4.2.1 速度监测技术 (8)4.2.2 加速度监测技术 (8)4.2.3 温度监测技术 (8)4.2.4 振动监测技术 (8)4.3 数据传输与处理 (8)4.3.1 数据传输 (8)4.3.2 数据处理 (9)第5章电梯智能监控系统 (9)5.1.1 系统构成 (9)5.1.2 功能特点 (9)5.2 乘客信息采集与分析 (9)5.2.1 乘客信息采集 (10)5.2.2 乘客信息分析 (10)5.3 智能报警与应急处理 (10)5.3.1 智能报警 (10)5.3.2 应急处理 (10)第6章电梯能耗优化 (10)6.1 能耗分析与评估 (10)6.1.1 电梯能耗构成 (11)6.1.2 能耗评估方法 (11)6.2 能耗优化策略 (11)6.2.1 优化驱动系统 (11)6.2.2 优化控制系统 (11)6.2.3 优化照明与通风系统 (11)6.3 电梯节能技术 (11)6.3.1 蓄能技术应用 (11)6.3.2 能量回馈技术 (11)6.3.3 智能群控技术 (11)6.3.4 高效驱动与传动技术 (11)6.3.5 电梯运行监控与维护 (12)第7章电梯设备管理 (12)7.1 设备档案管理 (12)7.1.1 建立设备档案 (12)7.1.2 档案更新与保管 (12)7.2 维保计划与执行 (12)7.2.1 制定维保计划 (12)7.2.2 维保执行 (12)7.2.3 维保质量评估 (12)7.3 设备更新与改造 (12)7.3.1 设备更新 (13)7.3.2 设备改造 (13)7.3.3 更新与改造方案 (13)第8章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13)8.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8.1.1 风险类型 (13)8.1.2 风险评估方法 (13)8.2 风险防范措施 (13)8.2.1 设计与制造 (14)8.2.2 安装与调试 (14)8.2.3 使用与维护 (14)8.3 风险监控与预警 (14)8.3.2 预警机制 (14)第9章电梯安全培训与教育 (14)9.1 安全培训体系构建 (14)9.1.1 培训组织与管理 (14)9.1.2 培训内容与课程设置 (15)9.1.3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5)9.1.4 培训方式与手段 (15)9.1.5 培训评价与反馈 (15)9.2 安全意识培养 (15)9.2.1 安全文化营造 (15)9.2.2 安全例会与主题活动 (15)9.2.3 安全警示教育 (15)9.2.4 安全奖励与惩罚机制 (15)9.3 安全技能培训 (15)9.3.1 电梯操作技能培训 (15)9.3.2 电梯维护与保养技能培训 (16)9.3.3 电梯故障排查与处理技能培训 (16)9.3.4 紧急救援技能培训 (16)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 (16)10.1 智能维护与安全运行成功案例 (16)10.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6)10.3 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17)第1章概述1.1 电梯行业背景及现状分析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受到广泛关注。
电梯维护保养工作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电梯维护保养工作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2ac3e8133687e21ae45a9af.png)
电梯维护保养工作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房地产建筑领域也发展的较为快速,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电梯也是因高层建筑的发展,而衍生的一种关键的垂直运动的交通运输设施。
由于电梯为高层住户居民带来了很多生活便捷,所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以来,较多的建筑领域中电梯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也有低层建筑。
这篇文章我们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要求和面临情况做了简要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工作;要求;问题;改善措施前言由于电梯为人们带来的众多便利,应用的较广泛,然而这些年来,因电梯出现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引发事故出现的最根本因素就是缺乏对电梯的维护保养,使得电梯正常运行大大受限。
所以,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大对电梯维护保养的检修力度,设立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是当前的重点。
一、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要求电梯的维护保养就是电梯在不断使用下,要对电梯实施周期性或者日常的巡查检修、测试、调整和润滑,对于电梯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异常实施必要的检修和预防。
在平时对电梯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工作既可以给居民生活提供便利,还可以极大地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电梯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很多麻烦。
所以,在电梯维护保养工作中有以下几方面要求;1.电梯维护保养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在对电梯维护保养期间,管理人员要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指定的电梯进行维护工作,配置专门的值班维修人员,能够掌握电梯的运行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检查,若是出现故障,就要及时关停电梯,快速查明原因,让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2.电梯维护保养工作实行年检制在电梯运行期间,每年都要安排专门的技术检修人员对电梯实施必要的测试、调整、完善等维护保养内容,结合电梯的具体故障情况,把受损严重的零部件及时替换或修整。
在3~5年的时间里,负责人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各环节加润滑剂等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并依照电梯的具体运行情况,订立科学的检修方案。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20cce3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1.png)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2015—03—02李祥刚电梯电梯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安全保障压力不断增大,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然而,近年来几个大城市相继发生多起电梯和自动扶梯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在此背景下,《特种设备安全法》应运而生。
这几年,使用环节是发生事故的主要环节,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资金紧张和管理不善,导致电梯带病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和强化了电梯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具体分析《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做好曰常维护保养、进行定期检验、消除事故隐患和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相关要求,下面针对具体的条款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1 一般规定1。
1电梯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使用的电梯安全负责。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1)电梯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在本单位使用电梯的活动中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人员,包括法人代表以及其他主要的领导和管理人员。
它强调了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全面负责, 既赋予主要负责人在电梯安全方面的法定指挥决策权,同时也规定了主要负责人在电梯安全方面的法定义务。
(2)电梯使用单位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电梯安全事故。
电梯的安全管理,包括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员,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制订日常检查的程序和要求,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定期检验计划及其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等等。
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相关制度,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执业水平,以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
1。
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并且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电梯运行安全.(1)由于电梯本身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特点,电梯的安全性能不但与电梯本身质量有关,而且与其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关.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保证安全管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以使电梯运行安全。
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
![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https://img.taocdn.com/s3/m/ece750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9.png)
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筑物的增多,电梯作为现代化城市交通生活的必要设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和顺畅运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合规性,以及其对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性。
一、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背景与意义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出台有着明确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电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电梯的设计、施工、维护等各个环节,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其次,电梯的管理制度还能够促进电梯行业的发展,为电梯制造商、维保企业提供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推动电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电梯的管理制度还能够对用户权益进行保护,确保用户安全利益得到维护。
二、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梯行业管理的法律依据可能有所不同。
以中国为例,电梯行业的管理主要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安全及质量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电梯行业的标准和要求,为电梯的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环节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三、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电梯行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与制造方面:制度要求制造商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电梯的设计和制造,确保电梯符合安全要求,并通过强制性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检测。
2. 安装与验收方面:制度要求电梯安装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并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电梯的安装与验收,确保电梯运行安全稳定。
3. 维护与检修方面:制度要求电梯维保企业必须具备相关资质,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电梯的定期维护和检修,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
4. 监督与管理方面:制度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对电梯行业进行监督与管理,确保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并对不符合标准的电梯进行整改或下架处理。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4a4f4a300a6c30d229f50.png)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熊芳引言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电梯行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发展历程。
随着住宅市场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梯市场。
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电梯行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发展历程。
随着住宅市场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梯市场。
2015年,中国电梯产量为2160000 台,超过了全世界电梯产量的%,电梯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
超过了全世界电梯产量的一半,电梯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
再次刷新了全球电梯行业的发展记录。
虽然在全球经济放缓情况下,中国的电梯市场有所萎缩,但不久就会恢复增长,因为中国是全球最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在中国,如今有超过100 万台的电梯服务于写字间、公寓、商场等各种场所。
快速和节能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电梯行业的重点。
然而,与公众乘梯安全、电梯设施安全运行息息相关的电梯售后维保业务,却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016年随着房地产的逐渐复苏,电梯行业也将迎来春天。
经济回暖后,电梯行业重新洗牌也在所难免。
未来3-5 年内,中国电梯行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将更为严峻。
大企业会继续称雄业界,而中小企业想获得生存,要么被前者兼并,为其做专项产品的配套;要么发挥自己的特长,建设稳固的销售渠道和研发团队,来打造核心竞争力。
未来几年,技术创新是推动电梯行业进步的关键,无线电梯的出现必然对我国电梯业产生触动,电梯行业也即将迎来全新的无线时代。
虽然产业在不断整合,但我国电梯市场还远未饱和。
未来两年我国电梯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 年我国电梯产量将达到万部。
我国电梯市场仍将保持每年20%的递增速度,年平均销售额至少为5000 亿美元。
未来50 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
目前国家规定20 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未来住宅市场的电梯需求量会非常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特种设备安全法》出台对电梯行业发展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9
2021年《特种设备安全法》出台对电梯行
业发展
会带来那些积极的影响?
在电梯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和电梯事故频发的情况下,《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获得电梯行业和社会公众的一片喝彩。
“《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了各方主体的责任,把责任进行了细化,无论是电梯制造厂家、维保企业还是使用单位,都会加大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而这也必将促进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电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如此评价《特种设备安全法》出台的意义。
明确安全责任主体防“踢皮球”
业界普遍认为,近两年电梯安全事故频发与责任不清晰不无关联。
事故发生后,制造厂家、维保企业等相关责任主体互相推卸责任“踢皮球”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法就是要通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督促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负责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承担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说。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多起电梯安全事故表明,维护保养对电梯安全至关重要。
据了解,5月深圳罗湖区长虹大厦电梯事故是由于维护保养人员违规使用液体润滑油导致电梯制动能力降低而造成的。
针对类似问题,国家也从法律上对电梯从业人员进行了资质上
的严格把关。
法律明确要求电梯维护保养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承担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作业人员资格;维护保养过程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并落实现场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此外,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
针对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法律也作了专门规定。
如果业主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小区的电梯,物业服务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管理义务。
一旦发生事故,物业服务单位如果没有尽到安全管理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重点监管公共场所电梯
自从2011年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共场所电梯安全备受关注。
该事故发生后北京市质监局要求,
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场所新安装的电梯全部落实厂家终身负责制度,由电梯制造厂家负责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人员流动量大的公众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
业内专家表示,在一些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电梯运行比较频繁,对电梯设备质量要求更高。
以北京为例,暑运期间,北京地铁日载客量超过千万人次已成为常态,电梯作为地铁中必备的垂直载人交通工具,确保电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新增经济处罚条款
近年来电梯事故多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主体责任不明确,另一方面是对一些违法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针对这一情况,《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比如,电梯制造单位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调试的;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时,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监管部门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而此前施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上述违规行为只作出限期整改和通报批评处罚,并没有给予经济处罚。
另外,《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特种设备安全法》出台是件好事,电梯安全将更有保障,对于我们制造厂家来说承担的责任也更大,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
”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