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地人工更新造林模式的生长效果调查

合集下载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短缺和破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造林技术的更新和运用变得尤为重要。

在采伐迹地中,更新造林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还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

本文将就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采伐迹地的概念和现状采伐迹地是指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而形成的空旷地带。

在采伐迹地上,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土壤也因为规模庞大的伐木活动而受到严重破坏。

这些地方常常成为一些生物的“无家可归”的地方,也容易受到风蚀、水蚀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长期以来,采伐迹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二、更新造林技术的概念更新造林技术是指在林地发生砍伐、火灾、风灾、虫灾等灾害后,通过人工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恢复和重建林木资源的技术。

更新造林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恢复和建立生态平衡,减轻土壤侵蚀,改善水土保持条件。

三、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1. 种植适应性强的树种在采伐迹地中,土壤通常比较贫瘠,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高。

在更新造林中,应选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较低的树种进行种植,如松树、柏树等。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和耐旱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可观的森林资源。

2. 多种植树种在更新造林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健康,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育苗是更新造林的重要环节,对于育苗技术的更新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毛细管浇水技术等现代育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速度。

4. 种植草本植物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过程中,草本植物的种植也至关重要。

草本植物的种植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地,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关于林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研究

关于林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研究

国经 济 发 展 的 重 任 , 对 保 障 国 土 安 全 有 举 提 高 土 壤 肥 力 .解 决 地 力 衰 退 的 问 题 , 同 9 0 0 ~ 1 2 O 0株 , 造 林 效 果 较 好 。 在 造 林 配 置 足轻 重的影 响。近年来 , 森 林 资 源 被 掠 夺 时有 利 于 补植 苗木 生 长 。
杉 木 采 伐 迹 地 的 情 况 比较 特 殊 。虽 然
整地 , 整地深度 2 5 c m 以上 。 ② 山区坡度较 杉 木 萌 发 力 较 强 ,但 是 它 的稳 定 性 较 差 、
陡. 整 地 时 在 原 造 林 地 行 距 间 采 取 带 状 整 植 被 很 容 易 退 化 、 生 产力 水平 低 、 生 态 功
本 文 作 者 通 过 多年 的 生 产 实践 , 总 结 出一 术措施: ①丘 陵区地势 比较平缓 , 采取全 面 套可行 的采伐迹地 更新造林技 术 . 其在 以 后 的更新造林工作 中。 能被 有 效 的 采 用 。
关键 调 : 更新 造林 ; 采伐 迹地 ; 造林 ;
林 业
地. 整地深度要达到 2 0 c m 以上 。 ③ 在 全 面 能 不 健 全 。 在 造林 时 需 要 对 树 种 结 构 进 行
整 地 和 带 状 整 地 的基 础 上 再 进 行 挖 穴 . 挖 调 整 。 杉 木 在 进 行 清 理 时 , 需 要 采 用 带 状
森林资源是 地球上 十分宝贵 的资源 , 穴 规格为 5 0 x 4 O c m。 ④ 经营条件好 的地块 , 的方 式 , 整地、 新 造 林 的 管 理 等 都 和 前 面 承 担着 维护 生态 平衡 、 改善 环境 . 促 进 我 整 地 时 还 应 施 基 肥 。 主要 施 有 机 肥 料 . 以 阔 叶 树 的 方 式 相 同 。 造 林 的 密 度 保 持 在

更新造林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更新造林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18 O, 1。 2 海拔高度 7O 7 5 ~1 8m。属于寒温带 大陆性 季 9
风气 候 , 长 夏 短 , 温 多 变 。 平 均 温 度 一 1 4 冬 气 年 . ~
第一 作者简 介 : 鑫军 ( 9 2) 男. 北承 德 硕 讲 研 方向: 森林 经营 、 业政 策与 法规 。E m r l h 2 .o 林 -a: l 蜀w j 6 cm。 @1 收稿 日期 : 0 一O 一O 2 7 6 5 0
季、 湿度适宜 、 气候凉爽 , 有利于林木 的光合作用和生物 量的积累, 尤其适合落叶松 、 白桦等树种的生长 。
2 更新造林模式
低质次生林截伐后 , 先在 迹地 上进行穴状 整地 , 规
格为 l mX07 . mX02 1同行穴 中心之间距离为 2m, .5 , n 上下穴中心距 为 3m, 计整 穴 l 6 个/ m2 5 h 。造林 时每 6
小、 干形不 良的阔叶树 , 留健壮 的、 保 有培育前途 的阔叶 树( 如白桦 、 山杨、 柞木等)共计保 留针 阔叶 4 0  ̄7 0 , 0 0 5 5 株/ m 。1 ~1 h 2 5 6a时进行 第 2次透 光抚育 ( 2次定 第
1 木兰林管局 区域 概况
木兰林管局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 自治县境 内, 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 缘 , 阴山、 属 大兴安岭 、 燕山余 脉的 汇接地带, 地理坐标 为北 纬 4。 23 l 5~4。 . 3 7 东经 16 8 1 ̄ 4 ~
株 )其 目的仍 以解放 针叶树 为主 , 对针叶树 中生长极 , 但
度细弱 、 干形不 良的林 木要伐掉 , 留生 长旺盛 的阔叶 保 树, 力求使针阔叶树分布均匀 。最终保 留株数为3 O~ O O 3 5 株/ m , 0 h 2形成混交 比例 为 7: 、 4 5: 的针 7 36: 或 5

浅议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浅议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浅议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摘要】更新造林后所形成的林木具有人工林的特点,其分布均匀、生长快、量高、林质好、成林期短,通过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本文概述了从杉木采伐迹地的树种选择、整地、造林、抚育、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等一套可行的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关键词】更新造林;采伐迹地;技术森林资源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保障国土安全以及农牧业丰产丰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目前,迹地人工更新是消灭荒山、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地方财源、壮大林业产业和增加林农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杉木属于人工造林、人工更新的树种,同一林分的每株林木年龄相同,因此主伐宜采取皆伐。

但皆伐有使林地裸露、容易造成土壤冲刷的缺点,皆伐时伐区不宜过大。

本文着重论述了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措施。

1.采伐迹地处理措施1.1砍伐方式对准备进行萌芽更新的杉木林,应于清明节前砍伐,这有利于萌芽条生长。

为使土下发出的萌条比较健壮且萌条不致太多,砍伐时要尽量降低伐桩,使伐桩与地面相平或只高出3~5cm。

砍伐时先用锄头将根株周围表土扒开一些。

伐木时,伐桩断面要求平整并稍有倾斜,以防积水,最好用锯子伐木,用斧头伐木时,伐桩表面要修平。

1.2林地清理采伐后林地上有很多树梢、树桠、树技等采伐剩余物,它一方面妨碍人工作业,另一方面也隐藏着很多林木病虫害,必须把它清除下山。

需要做的首先是对采伐后的迹地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灌木丛,集中烧毁枯枝落叶。

其次是全面除萌,除萌时,每个树蔸上生长粗壮的萌芽条予以保留,作为小径材培养。

清理林地不要用火烧,否则会烧伤杉伐兜,影响萌发。

1.3整地方法杉木采伐迹地,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要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

(1)丘陵区地势比较平缓,采取全面整地,整地深度25cm以上。

(2)山区坡度较陡,整地方法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整地时在原造林地行距间采取带状整地,整地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

造林调研报告模板

造林调研报告模板

造林调研报告模板林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增加森林资源的丰富度和质量,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维护生态平衡,我对某地区的造林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背景介绍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地区,该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地带,土地资源相对贫瘠,森林覆盖率较低。

由于长期的乱砍滥伐和人为活动,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减少。

因此,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造林措施和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的森林保护和恢复计划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前往调研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造林地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测量。

2.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报告和文献,了解该地区森林资源的历史变化和当前的治理措施。

3. 专家访谈:就该地区的造林计划和效果进行专家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该地区森林恢复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造林计划:调研发现,该地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造林计划,旨在提高森林覆盖率。

根据计划,该地区将实行多种造林方式,包括直播、抚育移植和人工栽培。

同时,还将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森林管理制度,加强对种苗和造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 造林效果: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了解到该地区的造林效果逐渐显现。

新种植的树木长势良好,生长周期缩短,森林覆盖率和植被指数有所上升。

同时,也减少了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等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 问题和挑战:尽管该地区的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造林地选址不当,土壤质量差,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其次,种植树种的选择并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

此外,也存在管理不到位和投入不足的问题,造成了部分造林地的死亡率较高。

四、建议和措施1. 优化选址:在选择造林地时,应充分考虑土地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选择质量较好的土地进行造林,避免浪费资源和人力。

2. 科学选择树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的树种,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森林的质量。

杉木采伐迹地引种台湾秃杉更新造林效果研究

杉木采伐迹地引种台湾秃杉更新造林效果研究

杉木采伐迹地引种台湾秃杉更新造林效果研究摘要引种秃杉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进行2代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秃杉在引种试验区的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平均达到98%以上,2项指标与杉木林相比,相应地分别高出6.65%和28.24%;在未成林阶段,秃杉年均树高、胸径分别达0.52 m和0.44 cm,比2代连栽杉木分别提高了48.57%和33.33%,其生长量比杉木有明显优势。

进入中幼林阶段,14年时秃杉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材积和蓄积量分别达13.75 cm、7.37 m、2.97 m、0.058 m3、71.340 m3,年均分别达到0.98 cm、0.53 m、0.21 m、0.004 1 m3、5.095 7 m3,各项生长指标分别比杉木提高了20.93%、18.49%、19.76%、56.76%、43.67%;杉木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林木生长的分化程度高,而秃杉个体间差异相对较小,树高、胸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仅为24.19%和28.14%,其林木生长的分化程度较小,林相相对较为整齐。

从适应性和变异性看,秃杉作为杉木更新树种是可行的。

关键词杉木采伐迹地;秃杉;引种;更新造林;适应性;变异性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属杉科台湾杉属,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中古老孑遗的稀有珍贵树种[1-2]。

系常绿大乔木,树形高大挺拔,主干圆满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用途广,是理想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3-5]。

众所周知,长期营建以杉木(Cunninghamia la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主的单纯林,易导致林地肥力逐年衰退,林木生长质量不尽人意,特别是杉木多代连栽所引起的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乃至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已成共识[6-7]。

为改变现行人工林经营现状,开展秃杉引种造林试验,探索其适应性和生长潜力,为杉、松皆伐迹地树种更新提供参考。

桉树采伐迹地两种更新造林效果比较

桉树采伐迹地两种更新造林效果比较

第44卷第丨期2021年1月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vol.44. No. 1January.2021文章编号:1006-6993(2021 )(M-0031-02桉树采伐迹地两种更新造林效果比较林瑞裕(福建伤平和县林、Ik局,平和363700)摘要:为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m,保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件,以缩减桉树人丨:林的占比.提卨傑林生 态功能为目标,平和县从政策上引导桉树经营业主在桉树采伐后的更新造林中去桉树、营造乡土阔叶树或针 阔混交林:,文章在近A然经荇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荇造林技术影响和林间梢被生氏状况调查,对桉树采伐迹 地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两种更新造林模式在牛态恢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桉树采伐迹地史新 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桉树采伐迹地更新;炼山和不炼山造林;成效比较中图分类号:S725.7 文献标识码:B为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生态平衡 和物种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 展,平和县人民政府从2015年末开始针对县域内森 林经营方式做出调整,按照“堵疏结合,控制与扶持 并举,生产与生态并重”的原则,以缩减桉树人T.林 的占比、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0标,政策上引导桉 树经营业主在桉树采伐后的更新造林中去桉树、营 造乡土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

2016年有一批业主 申请桉树采伐,在上述政策影响下.2017年,业主们 进行乡土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更新造林。

考虑到 采伐迹地炼山产生很多烟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提 倡林农采用不炼山方式更新造林。

因此开展了不 炼山造林和炼山造林的对比研究,主要观测营造林 技术影响和调查林间植被生长状况,探讨各自的生 态效益。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集体林地上个人经营的巨尾桉采伐迹地,位于平和县安厚镇岐山村02-012小 班,海拔高度400~46() m,东经 117。

更新造林中对采伐迹地的造林研究

更新造林中对采伐迹地的造林研究
0 一 『 厶 V 1 叶乖1 羽
农林 科技
更新造林 中对采伐迹地 的造林研究
王 建 坤
( 黑龙 江省 绥 阳林 业 局 , 黑龙江 东宁 1 5 7 2 1 2 )
摘 要: 林业的发展 建设 关乎着我 国生态环境的建设 , 并且也关乎着林 业经济的发展 。在 更新造林 中对采伐迹地的建设是林业发 展 建 设 中的 一 项 重要 内容 , 采 伐 迹 地 是 间伐 或 择 伐 后 所 留下 的 的林 地 , 这样 的林 地 还 需要 进 一 步 的栽 植 , 才 能发 展 成 质 量较 好 的林 地 。 更新 造 林 要 根 据 不 同 的 的采 伐 迹地 进 行 不 同树 种 的 综合 选择 , 选择 适 合 采 伐 迹 地 生 长 的树 种 , 并且 根 据 当地 的 气候 环 境 及 地 貌 状 况 进 行合理 的规划 , 之后在采用不同的更新造林的方式进行不 同的种植 。从 而促进采伐迹地 的树木能够健康的生长 , 现将针对更新造林 中 对采伐迹地的造林研 究进行综合的阐述 。使其在 以后的更新造林 工作 中, 能被有效的采用。 关键词 : 更新 造 林 ; 采伐迹地 ; 造林 ; 林 业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十分宝贵的资源 ,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 3 . 1 林地 的清理 。 采伐后的林地上有许多树枝 , 树梢等残 留物 , 这 了许 多的财 富 ,并且对生态环境 的良好发展有重 要的维护作用 , 不仅影响采伐 作业 , 而且隐藏着许 多病虫害 , 所 以需要 对林地 进 在人们对 经济利益 的过度追 求下 , 导致森林 面积 锐减 , 发生这 样 行清理 。清理的方法 可以采用火烧 法和带状清理法。火烧法是用 的 状 况 不 仅 对 生 态 环 境有 一定 的破 坏 , 还 带 来 了一 些 自然 性 的 灾 火烧 的方法对 林地 的残 留物进行清理 , 这种方 法简单方便 , 但是 害。所以 ,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 必须 对采伐迹 地进行更新造林 , 更 容易造成地表 的裸露 , 且容易引起火灾 。而带状清 理法 是将采伐 新造林可以使采伐迹地快 速的恢 复林地 ,促 进林 木的健康生长 , 剩余 物环 山水平带状堆积 , 让其 自然腐烂 。 培育优 良的林业资源 , 并且 可有效的改善生 态环境 , 对生态 环境 3 . 2 整地 方法 。 需要根据地形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 比如 的建设有重要 的作用。在对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时要 因地制宜 , 选 对于山区 , 坡度 比较 陡峭 , 在原造林 地行问采用带状整地 , 可有效 则 可以全面整地。在整地的时 择适宜的方法 , 这样才能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 。另外 , 在对采伐迹 防 止 水 土 流 失 。而 对 于 丘 陵 地 区 , 可 以施 加 有 机 肥料 , 提 高 土壤 的肥 力 。 地进行栽植时 , 还要进行一 定的清理 。这样 才有利于林木有效 的 候 , 吸收在生长各个 阶段所需要的营养 。

探究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对策

探究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对策

探究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对策【摘要】人工造林是重要的生态工程项目,为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人工造林更新成效不尽人意,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优化树种选择、改善管理措施以及加强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

通过调查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全面了解问题所在。

提出了优化树种选择、改善管理措施和加强监测评估等对策,以提高更新成效。

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对策实施建议,为人工造林更新成效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讨,有望为人工造林更新成效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人工造林、更新成效、对策、树种选择、管理措施、监测评估、优化、改善、加强、总结展望、实施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工造林是指人为栽种树木以恢复或改善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工造林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随着人工造林规模的不断扩大,更新效果却并不理想,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探究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对策成为当前森林资源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工造林更新成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树种选择、管理措施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对策是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关键。

通过优化树种选择、改善管理措施、加强监测评估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人工造林的更新成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调查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人工造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人工造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工程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目前人工造林的更新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着种种问题和挑战。

探究提高人工造林更新成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优化树种选择,可以提高人工造林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从而提高更新成效。

改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对人工造林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更新成效。

造林更新效果研究

造林更新效果研究

造林更新效果研究林业资源减少带来的环境影响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及时更新采伐迹地造林的重要性。

但由于造林更新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我国政策上的一些不完善,导致我国的造林更新效果不是很明显。

文章研究了我国造林更新工作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实施措施。

标签:造林更新;林业资源;植树造林目前,我国人们亲身体验了环境问题带来的生活和身体上的危害,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支持。

但目前林业失调在我国各地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状。

但造林更新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是不可急于求成的。

在造林更新过程中不但要保证新造的林能存活,更要考虑原由森林系统的生态性,不能影响原有树木的正常生长。

1 造林更新现状研究1.1 追求效益影响成效目前,随着我国造林更新任务的下达,越来越多林业机构开始相应国家的政策采取造林更新工作,但是我国的很多地方造林更新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太过追求造林更新的效益,拔苗助长,在表面上讲求了造林更新的速度与效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与任务,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将造林更新工作细致做好,反倒影响了造林更新的成效。

造林更新是我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及时采伐迹地造林,它并不是一项急于求成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坚持地将这项工作做好,长期考察树木的生长情况,严格监控树木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态势,随时随地为树木所遭遇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1.2 养护不到位通过对当前很多造林更新地区的信息分析得出一个现象,目前很多造林更新地区的树木在种植过后出现了一系列倒塌、折断和枯萎坏死等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造林更新场的负责人员没有对树木进行合理养护。

由于管护不到位,没有及时对树木的梳枝、伐除病死树木。

而且很多地区都选择栽植大量速生杨树,由于栽植稀疏很容易发生倒伏现象。

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调查分析

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调查分析

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调查分析作者:邵洪生曲喜彬等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6期摘要:对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林龄25a林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红松保存率为45%,红松纯林已演化成红松——胡桃楸混交林;坡位对树高影响显著,坡中位、坡下位红松、胡桃楸的树高生长量分别大于坡上位红松、胡桃楸的树高生长量,坡位对胸径生长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落叶松;迹地更新;红松;胡桃楸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目前大部分落叶松人工林进入主伐年龄。

随着落叶松人工林皆伐面积的增加,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经营成为营林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于落叶松皆伐迹地树种更新,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其中张振波[1]认为落叶松经营伐迹地更新山槐长势良好,水曲柳则不适宜生长;高文韬[2]认为30a生落叶松皆伐迹地上更新班克松、椴树、水曲柳均可。

而对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报导较少。

为进一步了解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效果,我们于2013年5月选择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红松25a林龄的林分,设置样地,进行了调查。

1 调查地概况调查样地位于白石山林业局白石山林场富强村28林班,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之间,地理坐标N43°35′-37′,W127°25′-27′,海拔464.7m,年平均气温3.3℃、≥10℃有效积温2570℃、降水量620~740mm、无霜期120~135d。

坡向南坡,坡度12°,面积10.01hm2,林班形状近于长方形,从山脚到山顶约500m,横山走向约200m。

土壤为暗棕壤,林下植被以白花碎米荠、美汉草、何青花居多,伴有毛百合、玉竹、猴腿蹄盖蕨、球子蕨、鹿药、雉隐天冬等。

1986年皆伐落叶松人工林,1987年春季5a生红松在落叶松皆伐基地上更新造林,造林株行距2m×2m。

连续3a进行除草、割灌抚育管理,同时保留伴生乔木树种,以后隔年进行1次抚育管理,仍注意保留伴生乔木树种,郁闭后停止抚育,近3a修枝、割灌1次。

关于林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研究

关于林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研究

关于林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研究摘要:文章着重论述从采伐迹地的处理至幼苗的选择、幼苗培植技术、树木的管理与抚育等一系列林木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技术,希望能对国家林木造林事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关键词:采伐;迹地;造林森林资源是地球上十分宝贵的资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财富,并且对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维护作用。

森林采伐是森林利用的主要手段,也是调节森林结构、促进森林生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长期以来。

不科学的采伐措施导致森林面积锐减,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带来了一些自然性的灾害。

随着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森林采伐和生态采伐理念的提出,研究如何通过采伐,使森林既有高的经济效益。

又不损失生态效益、不降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质量。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采伐迹地进行更新造林,可以使采伐迹地快速的恢复林地,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培育优良的林业资源。

并且可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

1林木采伐迹地的处理措施1.1砍伐方式选择在清明节前进行更新造林的采伐工作,大部分林木有自然萌芽更新的能力,此时采伐对于萌芽条的生长十分有益。

为了使地面新长的萌芽条较为健壮。

应当尽量降低伐桩的高度,在砍伐时,最好使用油锯作业,可以使伐桩的断面平滑,并且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能够达到防止积水的目的。

1.2林地清理采伐之后,在迹地表面会残留很多树木枝条等残留物,不仅影响采伐作业,还会隐藏许多病虫害。

所以,要对迹地进行彻底清理。

清理方法可采用火烧法和带状清理法。

火烧方法简单方便,但容易引起火灾。

建议采用带状清理法。

将采伐剩余物环山水平带状堆积,让其自然腐烂。

此方法增加了人工成本,但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更好地保护迹地的珍贵物种。

1.3整地方法需要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

整地时在原造林地行距间采取带状整地,整地深度要达到20cm 以上;丘陵区地势比较平缓,采取全面整地,整地深度25cm 以上;在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的基础上再进行挖穴,挖穴规格为50×40cm。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用木材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伐木行为也越发频繁。

而伐木所造成的采伐迹地也越来越多,这些采伐迹地往往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新造林技术被引入到采伐迹地的修复中。

本文将就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更新造林技术。

更新造林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将原来被砍伐的树木重新种植到原地或者在原地种植其他适合的树种,从而实现原来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改善。

在采伐迹地中,运用更新造林技术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减缓土壤侵蚀,促进土地的再生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通过种植相适宜的树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木材的需求,减少对自然森林的伐木需求。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树种。

不同的采伐迹地可能适合不同的树种的种植,因此在运用更新造林技术时,需要根据采伐迹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树种。

其次是科学的种植方式。

种植树木不仅要根据采伐迹地的地形地势等因素进行科学布局,还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和方式,以确保树木的成活率。

最后是持续的管理和维护。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对种植的树木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浇水、施肥、杀虫等,以确保树木的健康生长。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采伐迹地中使用更新造林技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首先是成本的问题。

更新造林技术的运用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包括树木的种植、管理和维护等方面。

其次是技术的问题。

在使用更新造林技术时,需要考虑到采伐迹地的地形地势等因素,以确保树木的种植和生长。

最后是政策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和鼓励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包括相关的补贴和奖励等,从而促进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更新造林技术在采伐迹地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效果调查报告

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效果调查报告

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效果调查报告
王希才;李承水
【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2(000)001
【摘要】作者应用临时标准地法,对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日本落叶松纯林和与五角枫的混交林进行了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调查,初步认为,更新是成功的。

日本落叶松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比赤松林生长量提高2~3倍。

但纯林有酸化土壤的趋势。

因此,建议生产单位营造落叶松与耐荫灌木的混交林。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王希才;李承水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5
【相关文献】
1.石井山林场杉木采伐迹地更新及效果分析 [J], 廖海坤;杨承荣;王朝霞
2.沼泽地人工落叶松林采伐迹地更新技术的研究 [J], 肖天福
3.云南松林近自然化采伐的改造效果 [J], 束传林;黄永祥;蔡年辉;朱存福;李根前
4.思茅松林采伐迹地采伐剩余物的自然及接种白腐菌腐解效果对比试验 [J], 冯志伟;胡光辉;韩明跃;张林;槐可跃
5.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J], 陈婷;王露雨;李格格;刘爽;刘启龙;高梅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阔叶林采伐迹地人工促进更新效果研究

阔叶林采伐迹地人工促进更新效果研究

阔叶林采伐迹地人工促进更新效果研究
张德值;于廷义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开发》
【年(卷),期】2001(015)006
【摘要】通过对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人工促进更新而形成的米槠林群落特征的研究,分析比较了人工促进更新林分与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态、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人工促进更新的米槠群落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均高于杉木人工林,林分总蓄积量比杉木林高11.87%;总生物量比杉木林高22.10%;人工促进更新的投资利润率和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比杉木人工林高4%和11.03%.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张德值;于廷义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4.5
【相关文献】
1.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研究 [J], 缪连金
2.常绿阔叶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 [J], 林长青
3.湘南典型残次阔叶林人工促进更新技术研究 [J], 郑雨超
4.永安市人工促进天然阔叶林更新效果分析 [J], 苏玉梅
5.阔叶林采伐迹地天然更新效果初探 [J], 康文艺;柯聪明;郭志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生长调查

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生长调查

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生长调查
邹英杰
【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东港市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年更新面积约150hm2,为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最佳树种,对其进行更新树种生长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更新红松林的保存率以及树高、胸径生长量都明显优于其它树种。

因此,建议在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尽量更新红松,立地条件好的小班,可适当更新板栗。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邹英杰
【作者单位】东港市林业局,辽宁东港11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20.6
【相关文献】
1.塞罕坝林区造林技术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J], 郝书林
2.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试验 [J], 王修明;邓国光
3.落叶松采伐迹地更新树种生长对比试验初报 [J], 路治林
4.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的研究 [J], 刘春延
5.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J], 张希和;翟洪波;田旭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境内,地处浑善达 克沙地南缘,属阴山、大兴安岭、燕山余脉的汇接地带,地理 坐标为北纬 41°35' ~ 42°37',东经 116°48' ~ 118°20',海拔高 度 750 ~ 1 978 m。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 气温多变。年平均温度 - 1. 4 ~ 4. 7℃ ,极端最高气温38. 9℃ , 极端最低气温 - 42. 9℃ ,≥10℃ 积温 1 608 ~ 2 513℃ ; 年平均 日照 2 577 ~ 2 832 h; 无霜期 67 ~ 128 d; 年均降水量 460 mm 左右,且集中在 6 ~ 8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60% ~ 70% 。土壤 分为棕壤、褐土、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灰色森林土和黑土 7 个土类,阴坡土层厚、立地条件好,阳坡立地条件较差。 2 调查地点与方法 2. 1 地点 调查地点选择在河北省桃山林场柳塘子营林区 和石人梁营林区的针阔混交林内。
迹地人工更新是消灭荒山、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林 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地方财 源、壮大林业产业和增加林农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迹地人 工更新主要是“三大迹地”,即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森林病 虫害迹地[1]。河北省木兰林管局始建于 1963 年,目前是河 北省规模最大的国营林场管理局,以经营天然次生林为主。 全局总经营面积 10. 73 万 hm2 ,有林地面积 8. 89 万 hm2 ,森林 覆被率 84. 01% ,森林总蓄积 520. 7 万 m3 ,其中天然次生林面 积 5. 35 万 hm2 ,人工林面积为 2. 67 万 hm2 。该局在 1970 年 以前主要是荒山荒地造林,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对低质次 生林进行改造,经过几代人 40 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整套改 造天然次生林,“引针入阔”的营林模式,即根据冀北地区次 生林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一方面将适合经营要求的林木或萌 生幼树作为培育对象保存下来,另一方面在桦、杨、柞等阔叶 林采伐迹地上或林冠下人工引进针叶目树种,通过采取系统 的经营技术措施,使人工引进的华北落叶松、油松、云杉等针 叶树和天然林木有机结合,培育成了不同形式的针阔混交 林[2]。40 年来,进行迹地更新造林,实行新的更新造林模式, 累计改造天然林 8. 8 万 hm2 ,共营造人工天然混交林超过 7 000 hm2 ,使大面积的低质次生林改造成以落叶松为主的针 阔混交林。笔者对该模式的可行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调查与 分析,并对更新造林模式提出了改进意见。 1 调查区概况
作者简介 王蓬( 1976 - ) ,女,河北内丘人,硕士,讲师,从事园林工 程与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2-04-172. 2 样地选取 研究地点分别设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柳 塘子营林区 42 林班 3 小班( 1 号、2 号标准地) 和石人梁营林 区 51 林班 5 小班( 3 号、4 号、5 号标准地) ,研究区为落叶阔 叶林区,乔木 主 要 以 桦 树、山 杨、柞 树 为 主 及 部 分 华 北 落 叶 松、油松、云杉、椴树、榆树、五角枫等; 人工林主要有落叶松、 油松; 灌木及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较好。该林区土壤条 件好、日照较充足、雨热同季、湿度适宜、气候凉爽,有利于林 木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的积累,尤其适合落叶松、白桦等树 种的生长。 2. 3 调查方法 在每个调查地点的针阔混交林内分别选设 林龄相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临时标准地 2 ~ 3 块,每块标 准地面积为 600 m2 。在标准地内分别调查研究树种组成、落 叶松生长 状 况、落 叶 松 与 其 他 树 种 之 间 的 关 系、下 木 覆 盖 度等。 3 调查结果 3. 1 林木更新效果 多年来总结迹地人工更新造林实践, 认为较成功的迹地人工更新技术是造林设计时坚持“适地适 树”原则,同时要注重更新树种的乡土化、阔叶化和多样化。 低质次生林截伐后,先在迹地上进行穴状整地,规格为 1 m × 0. 7 m × 0. 25 m,同行穴中心之间距离为 2 m,上下穴中 心距为 3 m,计整穴 1 665 个 / hm2 。造林时每穴栽 2 株落叶 松,分别距穴两边 20 cm,距上缘 15 cm,初植密度为 3 330 株 / hm2 。造林后连续抚育 5 a,5 ~ 6 a 时进行第 1 次透光抚 育( 第 1 次定株) 。去掉密度过大、弱小、干形不良的阔叶树, 保留健壮的、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 如白桦、山杨、柞木等) , 共计保留针阔叶 4 500 ~ 7 500 株 / hm2 。15 ~ 16 a 时进行第 2 次透光抚育( 第 2 次定株) ,其目的仍以解放针叶树为主,但 对针叶树中生长极度细弱、干形不良的林木要伐掉,保留生 长旺盛的阔叶树,力求使针阔叶树分布均匀。最终保留株数 为 3 000 ~ 3 750 株 / hm2 ,形成混交比例为 7∶3、6∶4 或 5∶5 的针 阔混交林。 3. 2 林木生长环境及状况 该地海拔高度分别为 1 430 ~ 1 480 m 和 1 450 ~ 1 500 m; 土壤为棕壤土,土层厚度 50 cm 以上; 下 木 以 榛、胡 枝 子 等 灌 木 为 主,覆 盖 度 多 为 60% ~ 70% ,最少的覆盖度为 30% 。其它情况是: 1 号样地坡向东 北,坡度 20°; 2 号样地坡向东北,坡度 18°; 3 号样地坡向东, 坡度 22°; 4 号样地坡向东,坡度 20°; 5 号样地坡向东北,坡度 21°。如表所示,树龄为 10 ~ 12 a,树高 5 ~ 7 m 的树种,胸径 多在 4 ~ 6 cm。标准地 3 号有 8 棵落叶松、一棵桦树和 1 棵 柞木组成,这时的落叶松长势最好,平均生长胸径为 8. 5 cm,
农技服务,2012,29(5) :593 - 594,602
责任编辑 刘忠丽 责任校对 胡先祥
迹地人工更新造林模式的生长效果调查
王 蓬1 ,王海荣2
( 1.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园林系,河北石家庄 050061; 2. 河北省林业局林果桑花质量监督检验管理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要 通过对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管理的桃山林场柳塘子营林区和石人梁营林区的针阔混交林的迹地人工更新造林模式进行调查。结 果表明,落叶松 - 桦树 - 柞木组合模式中的落叶松长势最好。从混交方式、配置方式、混交树种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形成 了更合理的更新造林模式。 关键词 更新造林模式; 混交方式; 配置方式; 混交树种 中图分类号 S75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2012)05 - 593 - 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