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材料分析题(4)
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其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A.事物之间的区别B.事物的相互过渡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
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A.客观的B.普遍的C.复杂多样的D.关系范畴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联系B.发展C.矛盾D.质变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
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考研政治模拟题试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模拟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A. 经济体制的范畴B. 经济运行的形式C. 生产力发展的方式D. 生产关系的表现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答案:C3.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不包括()A. 科教兴国战略B. 可持续发展战略C. 西部大开发战略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培育“四有”公民D. 诚实守信答案:C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A. 平等B. 自由C. 公正D. 公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 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答案:A, B, C, D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包括()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有法可依C. 有法必依D. 违法必究答案:A, B, C, D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包括()A. 民主法治B. 公平正义C. 诚信友爱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A, B, C, D9.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自决答案:A, B, C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A. 思想道德建设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 体育卫生建设D. 国防建设答案:A, B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2024年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101)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B. 物质性C. 社会性D. 客观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统一性。
选项A,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但并非世界的统一性所在,故A错误。
选项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不仅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故B正确。
选项C,社会性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如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法律规范等。
社会性是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属性,但并非世界的统一性所在,故C错误。
选项D,客观性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客观性是世界的基本属性,但并非世界的统一性所在,故D错误。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B.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C. 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 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不断变化,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过程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选项A,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事物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故A正确。
选项B,描述的是矛盾斗争性的作用,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与题目要求的“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符,故B错误。
考研政治(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A.新的事物的产生和旧的事物的灭亡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所有事物的前进与上升D.发展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正确答案:B解析: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D.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体现了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D.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正确答案:B解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包含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孤立地看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干扰分析:A选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产生,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
C选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在于人是不是可以认识世界,能在怎样程度上认识世界。
D选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在于:首先,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其次,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2024年考研政治真题:材料分析题(34题、36题、37题)
2024年考研政治真题:材料分析题(34题、36题、37题)业务课名称:政治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34题.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重要要求,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重要道循。
调查要全面且具体,拒绝模糊不实。
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是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
党员干部要使调查发挥应有价值,还需要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
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善于抓问题,要善于找现象。
调查是整个调研活动的统帅,它使整个调研活动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步骤都具有高度的严密性。
研究要有创新性,实用性。
主要通过研究现状,指出遇到问题的差异性。
党员干部研究问题需要在理论上要有创新,对理论发展有贡献,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需要落实落细,不是简简单单的解决调查发现的问题,而是通过简单的问题本身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由点及面、由浅入深,通过一个问题联想到一系列问题。
党员干部在进行方法决策分析研判之时还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性,要更加贴合基层实际,贴合群众心声,真真切切的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政治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政治材料分析题及答案政治材料分析是考察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一些常见的政治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1. 请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的描述,并谈谈你的看法。
《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的描述是指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中最受剥削、最贫困的阶级,他们没有私有财产,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
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我的看法是,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中最劳动、最贫困的阶级,确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剥削。
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人阶级的觉醒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无产阶级的地位和权利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因此,无产阶级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争取自身的权益,而不是盲目地进行革命。
2. 请分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并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拥有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我的看法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该更加注重民主集中制原则,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加注重依法治国,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3. 请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并谈谈你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包括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利、劳动权利等。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守法、爱护公共财产、保护环境等。
我的看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2024年考研政治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4年考研政治分析题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业务课名称:政治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三、材料分析题:第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既要学会调查,也要擅长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这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遵循。
调查研究要善于抓问题、求答案。
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的过程,并不自然产生科学观点、得出正确结论。
开展调查研究,要做好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的调查,也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调查研究要敢于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直奔问题去”,调查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现实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短板等重点难点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都是调查研究的题目;工作中易忽视的细节、易梗阻的程序,都可以成为调查研究的问题切入点。
习总书记每到基层考察调研,总会从贴近民生的细节入手,从最细微的事项问起:走进六盘山区破矮的土坏房留起一瓢水尝尝水质,向技术人员询问机械的工作原理、购买价格、插秧效率,向出租车司机征询对年节打车难的解决办法,等等,确保“真真实实把情况模清楚”,早年在福建省工作时,针对福建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习总书记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四个难题深入调研,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只调查不研究,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研究不调查,决策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考研政治模拟试卷及解析-分析题
材料 2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 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 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 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 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 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 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 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 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摘自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 材料 3 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央指出,要加快发展步伐,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 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把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 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 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 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 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 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 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 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 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 神力量。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500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500单项选择题第1题:“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工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______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2题:斯大林曾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
”高尔基也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这说明______A.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B.理想是人们的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C.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不懈的追求D.有了信念,就一定会有崇高的理想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 B选项说法错误,信念才是人们的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因此C选项说法也错误。
D选项的说法不准确。
因此选A。
第3题:革命家陶铸说:“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其意思是说______A.所有理想都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B.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理想才是伟大的理想C.理想没有伟大与不伟大的区分D.不能要求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伟大的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理想的性质。
ACD选项的说法不准确,不符合题意。
第4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给我们立志的启示是______A.立志当高远B.立志做大事C.立志须躬行D.立志当务实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 题干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道路虽然近,不走到不了,事情虽然小,不做完成不了”。
古训强调的是实践重要性,因此选C。
第5题:爱国主义反映了______A.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B.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C.个人对社会的依存关系D.个人对故土的依存关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内涵。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迎来实施以来的第()个周年。
A. 2B. 3C. 4D. 5答案:C2. 下列哪项属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B3. 下列哪项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基本实现现代化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答案:A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为根本遵循。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答案:C5. 2024年,我国将举办下列哪项国际性大型活动?A.世界园艺博览会B.世界体育运动会C.世界博览会D.世界青年联欢节答案:C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6. 简述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答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 简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答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办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8. 简述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答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024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统一2.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人民战争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5.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以上都是6.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7.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8. 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按人头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 我国的基本国策包括()A. 改革开放B. 计划生育C. 保护环境D. 以上都是10. 我国的基本战略包括()A.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B.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C. 可持续发展战略D. 以上都是答案:1-5 A D D D D6-10 A B A D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1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C. 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 法律的权威性13.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A. 思想道德建设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14.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A. 建设美丽中国B.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 推动绿色发展D.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15.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包括()A. 引进来B. 走出去C. 互利共赢D. 维护国家主权答案:11 A B C D12 A B C D13 A B C D14 A B C D15 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2024年考研政治题
1、博物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提供实物资料,辅助历史研究B. 展示艺术品,提升审美素养C. 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D. 举办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答案)A2、下列关于博物馆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博物馆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 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博物馆的规模和数量C. 博物馆对社会发展没有实质性影响D. 博物馆可以独立于社会发展之外(答案)B3、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包括:A. 收藏和保护文化遗产B. 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C. 创新和发展现代文化D. 替代学校教育功能(答案)D4、关于博物馆与公众教育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的重要场所B. 博物馆可以丰富公众的文化知识C. 博物馆教育应替代学校教育D. 博物馆教育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答案)C5、博物馆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缓解社会矛盾B. 展示多元文化,增进民族团结C. 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 普及法律知识,维护社会稳定(答案)B6、下列关于博物馆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博物馆是科技创新的源泉B. 科技创新可以促进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C. 博物馆与科技创新没有直接联系D. 科技创新会取代博物馆的传统展示方式(答案)B7、博物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A. 展示生态科技成果B. 普及生态环保知识C. 推动生态产业发展D. 制定生态环保政策(答案)B8、关于博物馆与国际交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博物馆是国际交流的唯一平台B. 国际交流可以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C. 博物馆应只展示本国文化,拒绝国际交流D. 国际交流会削弱博物馆的本土特色(答案)B。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生考试2024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表述错误的选项。
选项A、B、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三项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故A、B、C项正确。
选项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D项表述错误。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单一公有制经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选项A,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及各生产单位的生产、供应、销售、储运、财政、信贷、劳动力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计划与管理。
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
选项B,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政治考研真题2024试卷
政治考研真题2024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A. 基本路线B. 基本纲领C. 基本理论D. 基本经验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补充C. 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D. 混合所有制经济4.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保障人民权益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5-4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2. 阐述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3.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 论述我国在新时代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根据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此处提供一段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材料]五、综合分析题(共30分)请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和挑战,并提出你的建议。
[此处提供一段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背景材料]注:本试卷为模拟试卷,旨在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内容,不代表实际考试题目。
考生应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正式考试大纲和真题为复习依据。
【结束语】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同时关注时事政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研政 治模拟试题及解析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其社会根源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根源。
B 选项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C 选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D 选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A 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B 选项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旧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体现;C 选项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唯物主义共有的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D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B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A 选项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C 选项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D 选项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但不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
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考研政治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政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研政治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政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思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段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多项选择题1、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 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英国-章运动D 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 辩证法B 劳动价值论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3、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分析题下列是一组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由于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材料分析题(4)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十七大报告材料2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撒下热泪。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根据材料请回答:
(1)如何理解择业与创业?结合材料2谈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4分)
(2)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有哪些?(6分)
【考点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
(l)①所谓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所谓创业则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择业与创业并不是两个孤立的环节,择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又是择业的内在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择业和创业往往是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
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做到: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4分)
(2) ①就业形势难是由如下因素引起的: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第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第三,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2分)②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三,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第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2分)因此,除了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外,还应当具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准备和抱负。
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方能成才,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一条人才成长规律。
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在实践中成才的-条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择业和创业定位于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1分) 这虽然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话题,但是在今天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
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基层、农村和边疆的发展繁荣。
面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大学生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舞台在基层、在农村、在边疆,那里最需要人才,最有利于大学生脱颖而出。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