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新看法
余秋雨谈中国文化优缺点
余秋⾬谈中国⽂化优缺点 余秋⾬是我i过著名的散⽂家、学者。
他的散⽂不仅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且开创了独特的⽂风。
下⾯是我们为⼤家带来余秋⾬谈中国⽂化优缺点,欢迎⼤家阅读! 余秋⾬谈中国⽂化优缺点 著名学者余秋⾬做客“西南联⼤讲坛”,为云南师范⼤学的学⽣带来了⼀场题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化的境遇与命运》的演讲。
在余秋⾬看来,⽂化是⼀种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活⽅式,欧洲著名⽂化⼈类学家荣格曾经讲过,⼀切⽂化最终都沉淀成为⼀种集体⼈格,在这样的概念下,中华⽂化就可以理解为中国⼈集体⼈格的体现。
余秋⾬介绍,他在去年10⽉18⽇,受邀到纽约联合国⼤厦做主题演讲,当时演讲的题⽬是“世界背景下的中国⽂脉”,演讲会场座⽆虚席,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地位上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希望了解中国这⼀“巨⼈”的秉性。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明古国之⼀,早在42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跨⼊成熟⽂明之列,因为中国满⾜了古⽂明的三个标准,第⼀是有⽂字,第⼆是有⾦属冶炼,第三是有集中居住的城⾢。
从时间上来说,中国是进⼊四⼤⽂明古国的最末⼀位,但是却拥有唯⼀没有中断和湮灭、发展⾄今依然存在的中华⽂明。
余秋⾬说:“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曾提出,公元前5世纪前后是⼈类智慧的轴⼼时代,因为在那⼀时期,出现了众多⼈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其中包括释迦摩尼、孔⼦、苏格拉底、阿基⽶德、韩⾮⼦……在这次智能⼤爆发中,中国⼈没有缺席。
我曾经在⼀本书⾥⽐较有趣地写过这么⼀番话:‘在那个时代,当希腊的智者在亚德⾥亚海岸思考着⼈和物的关系的时候,印度的智者在恒河边上思考着⼈和神的关系,中国智者在黄河边上思考着⼈和⼈的关系。
’思考⼈和物的欧洲,诞⽣了发达的⾃然科学,思考⼈和神的印度⼈,热衷于超⾃然的实践,⽽我们的诸⼦百家,不管哪⼀家都是思考⼈和⼈之间的关系。
” 长达4000多年的中国⽂化,具有异于其他⽂化的优缺点。
余秋⾬说:“中国⽂化⼀路⾛来,有⼏个最好的优点。
《何谓文化》读后感4篇
《何谓文化》读后感《何谓文化》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
在《何谓文化》中,余秋雨先生首次对文化这一根本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其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何谓文化》读后感,希望对你们有用。
《何谓文化》读后感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他的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
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
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第一、学理的回答,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学理”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
第二,生命的回答,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
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作品。
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
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读。
《何谓文化》读后感近期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一书,收获颇多;本书透过学理、生命、大地以及古典的视角对文化,作了回答,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鲜活生命的动情,既有珍贵遗迹的见证,又有古人情怀的述说,可谓最诚恳最隆重。
虽然文化这个课题极大,但也可以依着作者的思路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说起文化,首先应该是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借余先生的话: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这句话说得非常简洁却又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我们每逢过春节,漂泊在外的人们总要赶在除夕之夜回去团聚,不远千山万水,总要贴对联,放鞭炮,走亲访友,给晚辈准备红包,这种除夕夜的团圆,应该算是我们的精神价值取向,一系列的行为算是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时间的“积累”,并且可以有责任通过“引导”而渐渐沉淀成一种“集体人格”,在鲁迅的笔下称作“国民性”,而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始于4200年前余秋雨:中华文明正式形成时间离现在有4200年,即是公元前21世纪,中华文明就成形了。
一种文明成形有三个标准:一是要具备文字,二是必须有民间的聚居方式,三是有金属冶炼。
在4200年前,中国就具备了这三个条件。
那我们在全世界排第几位呢?第一位是伊拉克的巴比伦文明;第二位是尼罗河边的埃及文明,第三名是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排在第四位。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中断地持续到今天的文明余秋雨:全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不中断地持续到今天。
伊拉克很难找到巴比伦文明古迹,太多战争导致没有文化古迹遗留下来;埃及文明的崩溃就体现在连法老的后代都找不到;印度文明缺少司马迁式的历史学家,好多传说跟史诗混为一谈,印度最辉煌的佛教文化也早在13世纪就消亡了。
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种、思维方式都没有变化,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地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公元前5世纪,是智慧的轴心时期余秋雨:在公元前5世纪,全世界突然智慧大爆发,产生了人类最智慧的世界,那个时期是智慧的轴心时期。
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相继诞生,包括孔子、孟子、韩非子、阿基米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和古希腊的智者。
公元前5世纪前后,这个时候中华文明不仅成形而且充分成熟。
这个时候产生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孔子和老子的诞生,他们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
孔子建立一整套中华文明的优点,这时候文明素质开始成形。
中国人基本共同的素质的成形、高度成熟,归根到底是由孔子来完成的。
中华文明的特性,必须具备独特性和实践性余秋雨:别人没有,只有自己有,几千年来全民都在实践。
只有独特性和实践性,才可以被称为中华文明真正的特性。
在这点上,我自己总结出三个道:在人格理想上追求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礼仪之道;在思维方式上追求中庸之道。
这“三道”是孔子建立的,符合了前面所说的两大特性:一个是独特性,其他民族没有;第二是实践性,这“三道”已经被中华民族实践了2000多年。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通用6篇)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通用6篇)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通用6篇)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生态文明!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终于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
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
只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
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
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
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
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
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
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
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2“花瓶被扇子敲开罅隙,马鞭草正在瓶中萎焉,这一击仅仅是触及,无声无息,没有人听见。
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
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关于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800字主题阅读推荐:“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
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
读后感是只看完了一本书之后,将具体的感受和得到了启发写出来的文章,大家读完作品后,都会有很多收获。
写好读后感的重点是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实际,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自己的感受,使感想落到实处。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中国文脉余秋雨读后感篇1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
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
汉赋的成就相对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
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
余秋雨散文中华文化为何长寿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中华文化为何长寿读后感《余秋雨散文中华文化为何长寿读后感篇一》读了余秋雨先生关于中华文化为何长寿的散文,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宝藏的大门,在里面东瞅瞅西看看,每一处都觉得新鲜又深奥。
余秋雨先生就像一个文化的老中医,把中华文化这个庞然大物放在解剖台上,仔仔细细地分析它长寿的原因。
我觉得吧,他说的那些个道理,有些我特别能感同身受,就好像是我心里模模糊糊有个影子,他一下子给点亮了。
比如说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哎呀,这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火锅,啥食材都能往里放,什么佛教文化啊,从外面传进来,结果呢,到了咱这就像羊肉下到火锅里,被煮得服服帖帖,还跟本土文化融合得特别好,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我记得我去西安旅游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个文化大杂烩。
走在古城墙上,我就想,这城墙就像一个历史的守护者,默默见证了多少文化的交融啊。
那边有古老的中式建筑,旁边可能就有一个教堂的尖顶冒出来,还有那些个回民街里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大家就这么和谐地共处着,你说这不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吗?就像一群不同性格的朋友,在中华文化这个大圈子里,嘻嘻哈哈,互相影响,共同成长。
可是呢,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疑惑。
余秋雨先生把中华文化长寿的原因分析得这么透彻,那其他的文化就没有这些特质吗?为啥它们就没有像中华文化这样长寿呢?也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文化这东西太复杂了,就像一团乱麻,不是我这种小脑袋瓜能一下子想明白的。
我又想,中华文化的长寿会不会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呢?就像一个人长寿可能有基因的因素,但也可能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里。
中国古代虽然也有战乱,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稳定的,这是不是也给文化的传承创造了条件呢?这只是我瞎琢磨的,说不定被那些文化大师听到了,要笑掉大牙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读完这篇散文,我对中华文化的敬意那是蹭蹭往上涨。
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根扎得特别深,枝干特别粗壮,历经风雨,还能不断地抽出新枝,长出新叶。
余秋雨:中华文化贵在创新
余秋雨:中华文化贵在创新作者:勒川来源:《中关村》2009年第02期2008年元旦前夕的一天晚上,本刊编委、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不顾劳顿,参加了《中关村》杂志和北京大学校团委、学生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清源论坛。
时隔十数天,余秋雨先生又与本刊社长卫汉青等再度相晤,围绕着文化话题接受了本刊的两次专访。
兴之所至,余老师还挥毫泼墨,为本刊题写了一幅遒劲潇洒、寓意深厚的书法:“引水为泽称海淀,集智成村曰中关。
”《中关村》:余老师,作为我刊编委,您是《中关村》杂志的老朋友,很高兴有机会和您见面。
余秋雨:担任编委一职甚感荣幸,别的媒体我没有这样的职务。
有一段时间我去凤凰卫视做节目,每次经过海淀黄庄,我就会想到你们杂志,想起我是你们杂志的编委。
《中关村》杂志倡导“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这个方向很好,其中“新文化”也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中华文化贵在创新,要创造,要有新的创意,如果过度强调传统文化,就失去了价值。
传统的东西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形象。
希望你们坚持和突出“新文化”的元素,起到引领的作用。
《中关村》:我们下一期的专题是“西区艺术”,并且会在近期举办“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
您怎么看待“西区艺术”和海淀文化?余秋雨:中关村要为“人文北京”和成为西部亮点作出贡献。
在世界所有城市中,每个城市都以区域文化作为亮点所在,并且西部普遍比较棒,伦敦、纽约、巴黎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海淀极有可能成为北京西部文化的一个亮点。
海淀区集聚了一大批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以及中科院这样的研究机构,最近我听到海淀区的文化发展规划,心里很高兴。
因为世界上任何大都市的文化都是以社区文化作为基础的,或者我们讲区域文化,历史上每一个文化大都市也是如此。
它不是空洞的概念,一定是群众一块一块的区域,它的责任、特色,然后有一种社区的聚集效果,慢慢地成为文化的代表。
文化就是这样的,一方面是没有边界的,另一方面又需要有一种区域性的定位。
余秋雨谈中国文化
余秋雨谈中国文化文化中国-中国网 时间: 2011-03-11 14:42 责任编辑: 任子鹏世上所有的追问,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追问。
文化,是一个看似处于高阁其实近在身边的课题。
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中国文化的特性是什么?中国文化的长久弊端是什么?中国文化在近三十年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步?当前中国文化有哪些隐忧?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授予《解放周末》独家发表的这篇新作,提出了他对于中国文化诸多重要问题的独到思考。
打一个比喻,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从远方走来,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于是大家恐慌了。
阐释中国文化,就是阐释巨人的性格和脾气。
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么能够企望别人获得正见?相比之下,德国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本来国际形象不好,但是当贝多芬、巴赫、歌德等人的文化暖流不断感动世人,情况也就发生了变化。
中国在世界上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反而一直被误读?我想,至少有一半原因,在于文化的阻隔。
但是,我们对此也不必沮丧。
既然问题出在文化上,我们也就可以比较完整地思考它一下了。
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
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即国民性,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
■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
如果到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你一定会头疼。
从英国学者泰勒(E.Burnett Tylor,1832-1917)开始,这样的定义已出现两百多个,这么多定义的共同问题是让人摸不到边。
如果硬要概括一下这么多定义的意思,那么,广义地说,文化就是“人类化”,凡是人类留下的痕迹都是文化;狭义地说,文化是意识形态、各种习俗、制度、自然科学和一切技术。
你看,仅仅是“狭义”,就已经无限广阔了。
那两百多个定义,每一个都相当长,我敢担保,你们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还是搞不清楚文化到底是什么。
余秋雨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意义
余秋雨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意义文化传承,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余秋雨的眼中,有着独特而深刻的意义。
余秋雨认为,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石。
他指出,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文明兴衰交替,而能够留存下来并持续发展的文明,无一不是因为其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文化如同一条纽带,将不同时代的人们紧密相连,让后人能够在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中汲取养分,不断前行。
如果没有文化传承,每一代人都要从头开始探索,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会变得异常缓慢,甚至可能陷入停滞和倒退。
在余秋雨看来,文化传承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这种文化环境塑造了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传承文化,个体能够了解自己所属的族群、地域的独特文化特征,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归属感。
比如,一个中国人,从小学习汉字、诗词、儒家经典等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成为了他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余秋雨强调,文化传承有助于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一种文化往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当这种文化被代代相传,民族精神也随之传承和弘扬。
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共同的文化传承能够激发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例如,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如爱国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使得我们能够一次次战胜困难,屹立不倒。
同时,余秋雨认为文化传承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往往包含着关于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智慧。
通过传承这些文化,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社会的规则,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礼义廉耻”等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余秋雨还指出,文化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他认为,创新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了前人的文化成果,才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新的创造和发展。
余秋雨对文化与的关系有何看法
余秋雨对文化与的关系有何看法文化,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
而余秋雨先生,作为一位在文化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对于文化与诸多方面的关系,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余秋雨认为,文化与历史紧密相连。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历史的灵魂。
他指出,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不能仅仅关注那些冷冰冰的时间、事件和人物,更要去探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脉络。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例如,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展现了那个时代思想的多元与开放;唐朝的诗歌繁荣,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和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在余秋雨看来,也是相辅相成的。
文化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一个腐朽、消极的文化则可能导致社会的混乱和衰落。
他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例,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礼义、忠信等价值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社会的变迁也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全球化等因素,都促使文化不断地演变和创新。
余秋雨强调,文化与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还能够塑造个人的品格和素养。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那么他在成长过程中就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敏锐的思维和更深厚的人文情怀。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个人可以不断汲取文化的养分,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而且,个人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传承着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新文化。
在谈到文化与民族的关系时,余秋雨认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构成了民族的身份认同和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性格、气质和精神追求。
高考作文辅导: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中华文化长寿,具有特殊生命力的原因 导写(附解题及范文)
高考作文辅导: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中华文化长寿,具有特殊生命力的原因导写(附解题及范文)一、原题再现: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
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 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1. 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 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 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1.审出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引用了余秋雨和罗素对中华文化的评论。
话题“中华文化”是热点。
余秋雨谈的是“特殊生命力”,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跟其他文化相比,最长寿,最有生命力;罗素预言中国人将会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文明的优点,创造出伟大的新文明。
两则材料同一话题,观点各异,情境相同,都是在引导考生思考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2.审出写作任务:三个作文任务如下:向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写成演讲稿;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倡议,写成倡议书;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文化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写成书信。
3.审出考生写作的情境要求考生身份限制。
余秋雨如何看待中 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余秋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追求。
在当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余秋雨作为一位知名的文化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余秋雨认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诸多领域,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礼仪等。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应该深入探究其内涵和精神实质。
例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理念,以及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教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念。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核心思想,我们才能在传承中把握其精髓。
他强调,传承传统文化不能盲目复古,而应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转化。
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某些内容可能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和提炼,将其中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比如,传统的诗词歌赋可以通过现代的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进行重新演绎,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文化需求。
余秋雨还指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应当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
家长要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在传承过程中,余秋雨认为要避免功利化的倾向。
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者政绩而进行表面化、形式化的传承。
真正的传承应该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例如,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过度开发所谓的“古镇”“古村”,却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生态,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心得体会(5篇)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心得体会(5篇)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心得体会(精选篇1)中国有灿烂的历史,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肥沃的土地,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细细体会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当然,这些事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
例如《道士塔》中那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从外国人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却让他们搬走一箱箱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珍贵典籍。
作者最后写道: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是啊,看到这个故事,我的心也在滴血。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
”把心灵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去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中,遨游畅想,这正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
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发掘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
这便是我仔细读过读《文化苦旅》后,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
因为老一代创造的奇迹,才造就我们这一辈的骄傲,才使我们摆脱令人屈辱发指的历史。
但如今的我们仍以过去的光辉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里?当历史倒转轮回时,我们会不会再次面临屈辱?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明天的希望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当今的我们更应该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心得体会(精选篇2)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纸的封面,书内的纸张泛着青黄。
我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刻意,只是当我翻开它的时候,不禁莞尔:它,与余秋雨先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衬。
读它的时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样怀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过,我的这段旅程要舒适安逸得多。
合上它的时候,我仍在旅途。
坐在一辆稍有些颠簸的大巴车上,轻轻抚过牛皮封面上四个工整却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过,我,漂泊在墨迹里。
山先生写过的山很多,我却偏偏记住了一座沙山。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余秋雨散文》读后感1在第一章当中,余秋雨总结中华文化为何长寿的原因,一共总结出是八个原因。
一、体量自觉,二、自守自安,三、力求统一,四、惯于有序,五、简易思维,六、以德为帜,七、中庸为轴,八、特殊门径。
在阅读第二节的时候,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其他文化在地域对峙、教派纷争、军阀割据中也会产生不少人员的身份自判、边界跨越。
这会造成一量一地的喜怒,却不会引起太广泛的反应。
中华文化,则完全不同,非此即彼,非正即反,立场明确,不容漂移。
踏错一步就会直追人格、牵动远近、留迹历史。
”从这段话中,犹其在最尾的那个句子中。
我联想到最近的江歌事件,刘鑫就是踏错了一步,又或者说,她一直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是没有人发现而已。
到现在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这个事件。
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状况呢?我们都不得而知,由这个这件事件,我吸取的最大教训是:做人不能踏错一步,一步错就会步步错。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是有感情的,我们会思考的,我们会反省的,我当然不希望再发生江歌这样的事件,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身边的伪装的狼人。
其实看到这个事件的时候,我也是哭了。
因为江歌实在是太可怜了,他为朋友失去了生命,而他的朋友、他朋友的家人,却这样子对待江歌的妈妈,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做人不要太善良。
之前有看到一篇__说,孩子,你不要太善良,因为成年人是不会向你求助的。
人贩子伪装求助孩子从而把孩子拐走的事件。
这样的事件也是挺可恨的,让一个家庭失去了孩子,让一个家庭关系破裂,让一个家庭中的父母痛不欲生。
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在世间的意外实在太多了,我不得而知,这样的事件最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怎样的未来。
我们只能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件事,善待每一个人。
一个人的坏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坏的,我们要努力认清身边的每一个人,好的请珍惜,坏的如刘鑫一般的要疏远江歌这个事件现在引起大众的关注了,看到很多自媒体都是在谴责刘鑫的。
大家都是有各自的观点,当然都说是刘鑫做得不地道。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中国文化课》读后感1在读《中国文化课》之前,上一次读的余秋雨先生的书还是上学时看的《文化苦旅》。
一拿到余先生的书就放不下来,迫不及待地把整本书的内容读完。
每次读完他的书,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都有不小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课》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从文化定义、历史、大道、反思、文学、哲学、宗教等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梳理中华文化的悠悠文脉,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文化如何走到今天,帮我们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世”。
中国一路走来,兴衰荣辱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文化所赋予的力量。
作为一个读书人,首先要有自己文化的根,要了解我们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光辉的历史足迹。
而这本书为你理清了脉络。
人生是一场博弈,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学习,挖掘出我们内在的潜力,轻装上路,去传扬更多的中华文明。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文化不管在哪个领域基本都流传下来了,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辉煌的文化色彩,这是我们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瑰宝,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有义务和责任将其进一步传承下去。
因此我们有理由有文化自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这个自信。
为我们国家历经劫难却屹立不倒而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屡创辉煌而心生自豪。
即使曾经颠沛流离、漂泊不定,只要中华文化仍在心间,便是一条指明归家之路的纽带,指向中华儿女灵魂的`归途。
记得前段时间,有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在网上走红,而这句话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在我随着文字而浸入一个个文化标志和巅峰人物的人生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经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人因为中华文化而有了归家的“港湾”,也因为中华文化凝聚在一起,成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战胜一次次磨难,从未被打倒。
而那些打不倒我们的,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正如余秋雨老师写的那样,“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何谓文化》是 2022 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
该书从理论,生命,文明,古典四个方面,全面诠释文化究竟是什么。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仅供参考,希翼能够帮到大家。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篇一“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这是近读余秋雨先生《何谓文化》一书中对荣格名言的引用。
从这句话的角度,我做两种理解,一是社会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塑造了一个类型的人格群体;二是个性的人格形成是和他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以推论,文化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和个体人生的成长与人生观的形成的。
在文化相对缺失,但渴求程度却空前高涨的现代社会,如何使文化指导人生,进而由正确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汇集为正能量的群体社会人格就成为了一个硕大的社会学命题。
我学识尚浅,不敢轻动如此大的课题,只妄图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中尝试解读一个自认为正确的文化与人生态度。
首先是文化的概念,从理论上言,这个概念很广,又可以夹杂若多定语,比如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且众说纷纭。
从实例而言,去年曾经做过一个民营企业文化的调研,也总结了不少实证。
应该说两者综合会有个清晰的脉络和概念了吧,恰恰不是!如此多的东西塞在脑海里,宛如掉进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瞧这个也好,那个也妙,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到底那个才是文化!?其实概念也是一个积累和顿悟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醍醐灌顶般的一记重锤下来,才会豁然开朗。
开朗后(自认为)才明白,没有明确文化概念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坚持自己对文化的思索思路,往往被一个个花哨的说法和好听的口号带到了歧途。
想想看,这些企业的文化,有那些是彻底相同的?又有那个不是坚守坚持才成型的呢?这些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共同词汇:特点和积累。
综合其它方面的理解,我斗胆给文化一个自己的定义:文化是长期积累汇集,具有符合自身独特特点的,能引导群体精神和行为方式趋同的总结。
最新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新看法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新看法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个电视台讲中国文化的谈话节目越来越多,一般都是用故事化的方式讲历史。
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则完全不同,在津津有味地选择中国人最低限度文化记忆的同时,表达了一系列崭新的学术观念,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普遍重视。
我是余秋雨研究者,每次观看《秋雨时分》时记录了一些新的思维片段,现举示几条上网,供同好们参考。
1,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华文明作为全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蕴藏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无法用现代科学完全解释。
例如,为什么恰恰在山河飘摇、强敌围噬的关键时刻发现了甲骨文,让中国人猛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商代,又立即发现了敦煌藏经洞,让中国人猛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唐代呢?而且,又为什么偏偏让京城的城防大臣自己发现呢?又为什么让这个发现者在京城沦陷的当下壮烈自杀呢?这是一种强烈提醒,提醒者正是变成了神灵的中华文化本身。
2,余秋雨先生认为:诸子百家在当时是一个个门派,在后来却变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素质组合。
我们的人格,正是由诸子百家的不同成分组合而成。
尤其是老庄的道家、孔孟的儒家,韩非的法家,以及那个奇特的墨家,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
你要了解自己是谁,首先是探测自己身上诸子百家的组接比例。
3,《诗经》这两个字说明,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以诗为经”的群体。
诗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这个特点甚至还带来了整体缺少科学思维、实证意识的毛病。
《诗经》是平原小合唱,《楚辞》是悬崖独吟曲。
4,《诗经》使中国人懂得什么是诗,屈原使中国人懂得什么是诗人。
5,屈原并不是“爱国诗人”,楚国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国家。
与后来的国家意识比较靠近的,反倒是屈原反抗的秦国,因为它要真正统一中国,使中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屈原是超超楚国的,证据是,全国在端午节都在纪念他,包括当时被楚国侵略和把楚国侵略的地区。
6,诸子百家以教育者的身份训示大众,屈原却相反,是一个永远提问、又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人。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转型。
余秋雨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何建议
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何建议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标识。
在当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余秋雨作为一位知名的文化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建议。
余秋雨认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深入理解其内涵。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具体的艺术形式,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智慧。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和模仿,而要去探究其背后的哲学思想、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
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国”等,这些思想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其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同时,余秋雨强调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
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学习经典的文化作品。
不仅要教授诗词、古文等文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此外,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
家长要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自豪感的新一代。
余秋雨还指出,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固步自封,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传统文化要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变化。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的产品;传统的戏曲、音乐可以借助现代的传播手段,如网络、电视等,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同时,我们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契合的元素,为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提供智慧和启示。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余秋雨认为要避免功利化的倾向。
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者名声而进行传承,而应该出于对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新看法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各个电视台讲中国文化的谈话节目越来越多,一般都是用故事化的方式讲历史。
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则完全不同,在津津有味地选择中国人最低限度文化记忆的同时,表达了一系列崭新的学术观念,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普遍重视。
我是余秋雨研究者,每次观看《秋雨时分》时记录了一些新的思维片段,现举示几条上网,供同好们参考。
1,余秋雨先生认为:中华文明作为全人类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蕴藏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无法用现代科学完全解释。
例如,为什么恰恰在山河飘摇、强敌围噬的关键时刻发现了甲骨文,让中国人猛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商代,又立即发现了敦煌藏经洞,让中国人猛然想起一个伟大的唐代呢?而且,又为什么偏偏让京城的城防大臣自己发现呢?又为什么让这个发现者在京城沦陷的当下壮烈自杀呢?这是一种强烈提醒,提醒者正是变成了神灵的中华文化本身。
2,余秋雨先生认为:诸子百家在当时是一个个门派,在后来却变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素质组合。
我们的人格,正是由诸子百家的不同成分组合而成。
尤其是老庄的道家、孔孟的儒家,韩非的法家,以及那个奇特的墨家,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
你要了解自己是谁,首先是探测自己身上诸子百家的组接比例。
3,《诗经》这两个字说明,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以诗为经”的群体。
诗是中华民族的魂魄,这个特点甚至还带来了整体缺少科学思维、实证意识的毛病。
《诗经》是平原小合唱,《楚辞》是悬崖独吟曲。
4,《诗经》使中国人懂得什么是诗,屈原使中国人懂得什么是诗人。
5,屈原并不是“爱国诗人”,楚国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国家。
与后来的国家意识比较靠近的,反倒是屈原反抗的秦国,因为它要真正统一中国,使中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屈原是超超楚国的,证据是,全国在端午节都在纪念他,包括当时被楚国侵略和把楚国侵略的地区。
6,诸子百家以教育者的身份训示大众,屈原却相反,是一个永远提问、又永远找不到答案的人。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转型。
这个过程,后来还一再在新的阶段重复,即“教育者”上升为“提问者”。
看似降低,实则升华。
7,如果说,屈原使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一点原始的诗意,那么,司马迁则使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点原始的史识。
司马迁以《史记》为“二十四史”定下了格局,因此他是整部中国史的总策划。
他以一支史笔悬在所有王公贵胄、文人墨客脑后,使中国历史具有了一系列基本的标准。
他使所有的中国人有了同一个“家谱”,使他们或多或少都成了比较在乎历史评价的人。
8,司马迁承受了腐刑,即被切割了男性的生殖系统。
他以自己的耻辱,换来了民族的尊严,他以不堪的日日夜夜,换来了中国的千年万年,他以失去性别特性的苍白,换来了九州大地的雄魂。
9,下令对司马迁实施腐刑的汉武帝也是一个伟人。
这是英雄时代发生的悲剧。
悲剧之上却有两种伟大:司马迁的伟大目光,遭遇了汉武帝的伟大江山。
10,汉武帝在对司马迁实施腐刑后,反而大大地提升了他的官职。
在这种雄才大略的君主手上,宫廷和牢狱没有太大的界限。
他把手指轻轻地滑动了人们的生死祸福之间,这种权力游戏使他真正体验到权力是什么。
11,司马迁没有反抗。
低头弯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了屈服,一种是为了扛起整座泰山。
12,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散文最好的是汉代;在汉代,散文最好的是司马迁。
13,两个高爽之地之间有一个杂乱的丛林,但对勇敢的探险者来说,更喜欢深入的正是杂乱的丛林。
汉代和唐代就是两个高爽之地,而三国两晋南北朝则是杂乱的丛林,里边风光无限。
14,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杂乱丛林里,仔细一看,晃动着一些熟人的背影。
他们是华佗、阮籍、嵇康、祖冲之、郦道元、王羲之、顾恺之、刘勰、陶渊明、谢灵运……就凭这些背影,我喜爱上了这个乱世。
15,三国对峙,如果上升到文化层面,力量对比就十分有趣。
东吴列于末位,周瑜、陆逊这些年轻将领只在乎指挥千军万马的形象,而看不起诗文。
刘备那儿本来也荒于文化,幸好诸葛亮的两篇“军事文化”改变的局面,一篇是《隆中对》,一篇是《出师表》。
处于首位的一定是曹魏,曹操和诸葛亮在军事上可以打上几仗,在文化上却不必。
他的那些诗,使他成了中国千年间第一流的文化大家。
16,在人品上我们可以喜欢诸葛亮,不喜欢曹操,但在文化上却不能以此类推。
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不写曹操是不可思议的,写了诸葛亮也是不可思议的。
17,在诗文上,诸葛亮在于君臣之谊、临表涕零;曹操在于自然天地、宇宙生命。
18,三国的文化对峙,更让别人气短的是,曹操还有两位堪称优秀诗人的儿子:曹丕和曹植。
19,曹家父子三人的文化排序,历来都是曹植、曹操、曹丕,而我则坚持曹操第一,而且他比第二的曹植高出许多。
曹植营造的是乱世锦苑,曹操锻铸的是洪涛绝壁。
20,魏晋名士处在“后英雄时代”,对曹操、诸葛亮式的英雄人生进行了陌生化的搁置。
他们长时间清谈,玄而又玄,没有逻辑,只求骇俗;他们在山间啸吟,没有内容,只是与自然相溶的气流。
他们我行我素,喝酒吃药,早就不听三国故事,因为觉得三国故事都太功利、太残酷、太世俗、太作秀。
他们对三国,连批判的兴趣也没有,因为一批判,就进入了同一个价值系统。
21,三国人物的太较真,与魏晋人物的不在乎,都表现得十分响亮。
但是,这个漫长时代的最高人物是隐潜的,既不表现出太较真,也不表现出不在乎,他几乎没有引起什么人注意,而最重要的却是他,就像厚云把顶峰遮住了。
他,叫陶渊明。
……
——以上,就是余秋雨先生在《秋雨时分——中国文化记忆》中每期讲述的观点拾零,实在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香港学者黄奇之先生赞之为“平生听过的最精采的中国文化课”,毫不为过。
但是,我知道大陆观众在接收凤凰卫视这个栏目时由于时间不巧常常漏掉,这太可惜了。
我用上面的摘录提醒观众,万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