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绘画构图研究(精编文档).doc

合集下载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研究山水画构图和笔触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研究山水画构图和笔触

塑造形象
色彩的运用可以塑造出不同的 山水形象,如青绿山水、浅绛 山水等,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
传达情感
色彩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情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和搭 配,表现出画家对自然山水的 热爱和向往之情。
常用色彩搭配原则和方法
01
02
03
相似色搭配
利用色相相近的颜色进行 搭配,如绿色与蓝色、黄 色与橙色等,使画面色彩 和谐统一。
历代传承与创新
经过夏、商、周等朝代的传承与发展,至秦汉时期已形成独特艺术风格。随后,在魏晋南 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中国传统绘画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创新发展,达到高 峰。
近现代变革与影响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呈现出多元化 、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主要流派及风格特点
通过大量的绘画实践,不断摸索和总 结经验,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风格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构图技巧与原则
构图元素及运用方法
山石
作为山水画主体,应注重形态 、质感和空间感的塑造,通过 叠加、穿插等手法表现山势的
险峻与稳重。
水流
以线条勾勒水流动态,结合山 石、树木等元素形成画面气韵 生动的效果,同时注重水面的 光影处理。
云雾
运用虚实、浓淡等笔墨技巧表 现云雾的飘渺与神秘感,增强 画面的空间层次。
经典山水画家及其作品
画家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山水画家,如展子虔、李思训、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
作品
这些画家的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山水画风格和成就,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荆浩 的《匡庐图》、关仝的《关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山水画构图和笔触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构图的设计和结构,这些构图的设计原则不仅在中国山水画中广泛应用,也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和特点。

1. 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发展历程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构图规律和原则。

早在古代,中国就有了一定的山水画构图基础。

但真正系统化地总结山水画的构图法则,则是在南北朝时期,以绘画家顾恺之为代表,他总结了以"中央空"构图所具有的平衡美感。

隋唐时期,岭南画派的兴起也对山水画的构图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他们提倡"青山远峰云雾中,清泉帘幕卷蛛丝"的构图方式,强调自然景观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构图的辉煌时期,以苏轼和赵佶为代表的文人画派提倡"留白"构图,强调意境和空间感的营造。

明代,文人画派的"生活化"山水画构图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尤其是吴湖帆的山水画所呈现的构图手法,在中国画史上影响深远。

中国山水画构图有着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在长期发展中所蕴含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理念。

中国山水画构图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秩序,具有较强的美学意蕴。

它注重在构图中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空灵,使人们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构图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在中国山水画构图中,对景物的安排常常体现出山水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而非精确的透视和比例。

这种特有的构图方式突显了中国人对山水的独特情感与审美追求。

中国山水画构图还强调画面的留白和余白,通过有限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无限的意境和空间,这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山水画构图的设计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虚实结合"。

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

中国山水画构图研究
不嫌 稀” 。可 见 , 构 图 在 中 国 山 水 画 中 的位 置 是 不 言 而喻的。
二、 中国 山水画构图的规律
中国山水画构 图规 律是 画家构图 时必须 遵循 的 准则 , 也是 山水画形成美感 的重要规律 。画面景物 的 罗列 与组合是否符合绘 画艺术形 式的美感是 决定 山 水 画优劣 的关键 。因而 , 优 秀的画家总能借助巧妙 的 安排使作 品达 到 内容 与形式 的完 美统一 。古人 认为 山水 是“ 道” 的显 示 , 画 家创作 的 目的就是 要画 出 山 水之 “ 道” 。“ 道” 即“ 一 阴一 阳 ” , “ 山 水 以形 媚 道 ” , 因 而, 观山水应 当“ 澄怀观道 ” , 这样才能 观到“ 天地 ” 之 道。_ 』 换 言之 , 山水 画构图虽然 千变万化 , 但核心 在 于以“ 和谐统 一” “ 媚道 ” ( 媚 即显现 之意 ) 。因而 , 源于
自然客观规律 的对立 统一规律是 中国山水画构 图的 根本规 律。 ( 一) 开合与宾主 山水画构图要注 意开合。开合是 山水画构 图的 “ 大宗刚 ” , 开 是构 图的开始 , 构 图局 势的展 开 ; 合就 是合拢 , 收局。有开必有合 , 开合是相对的矛盾 , 开 时 势向外张 , 画面得 以展 开 ; 合 时势 向内收 , 画面景物 相 对集 中。开时外张得势 , 有气 魄 , 但 却会产生不稳 定 和散乱之感 ; 合时内敛传神 , 但却 易导致拘谨 。开 合 之 间外 求气势 , 内得 神韵 , 外松 内紧 , 二者相 互制 约、 相互 照应 , 对立 中见统 一 , 统一 中有对立 , 画面整 而不乱 , 平衡又不失变化 , 生动传神 、 张 弛有度 。一幅 画中既有总体上大的开合 , 也可 以有 局部 的开合 , 甚 至是几 开几合 ,这是 自然界 的辩证规律在 山水画构 图中的客观 反映。开合对立统 一规律不仅 要体 现在 画面 中, 还要根 据画面表现 内容 的需要来确定 。 画面上的物象应 当有宾主之分。主即画面表现 的主体 , 居于 画面的重 点和核心 ; 宾 即副体 , 为陪衬 和 突出主体 而存在的物象 。一 幅画 中如果 只有主没 有宾会 显得 孤独呆板 ,但如果 只有宾没有 主又会显 得散漫无章 。在群峰列岫的山水画中 , 宾主关系尤为 重要 , 宾主之 间既不能 平等对 待 , 也不 能各 自独立 , 既不能将 主放在 画面 中央显得 呆板 ,也不能 将其放 在一侧 显得不 起眼 , 应做 到主 要突 出 , 宾要陪衬 , 宾 主相互照应 , 其状貌各不相 同但又一脉相承 。 ( 二) 取舍 与 呼应 取舍是 中国山水 画构 图的一个 重要法则 。取 与 舍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取舍也称裁 剪 , 是根据画家意 图选择哪些要重点描绘 , 哪些要舍弃。取就是深入 自 然获取创作素材 , 也就是 石涛 所说的 “ 搜尽奇峰打 草 稿” ; 舍就是将素材 中无用 的材料舍 弃。没有取就 形 不成 画 , 而 没有舍就 成不 了艺术 品 , 该取 则取 , 该 舍 则舍 , 取舍得 当, “ 取舍不 由人 , 取舍可 由人 ” 。只有取 得合情 合理 、 独 出心 裁 , 才能 使画 面 以少胜 多 、 以无 胜有、 以一 当十 。 呼应 又称顾盼 ,是指 画面 中看似 没有联 系的物 象之间的拱揖关 系。呼应 的形式 多种 多样 ,上下 呼 应、 左右 呼应 、 前后呼应 、 穿插 呼应 , 等等。呼应关 系 既可以发生在 同类物 象间 ,也可 以发 生在不 同物 象 问, 如大小 石块问 的相 互 呼应 , 山与水 、 云与 气 的相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山水的描绘就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和章法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演变,中国山水画的章法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国山水画章法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冷落。

有必要对中国山水画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其悠久的艺术传统和理论价值,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章法的系统性梳理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绘画家的艺术追求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构图技巧和审美理念,为当代艺术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对中国山水画章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技巧。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和总结,探讨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基本元素和特点,揭示构图技巧的内在规律和运用方法。

通过构图实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并丰富章法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参考案例。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中国山水画章法的传承和创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能够为艺术家和研究者提供更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成果,使其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构图技巧,创作出更具中国传统风格和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章法的理论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拓展我们对艺术创作的认知和视野,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活力。

1.3 研究意义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和传承中国绘画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章法进行理论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古代绘画家们在构图设计上的精妙之处,从而加深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欣赏。

研究中国山水画章法的意义在于探究中国绘画传统中的审美观念、构图规律和艺术技巧,为当代绘画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构图是中国画中最为重要的技法之一。

正确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平衡、高雅,从而更好地表达画家的意境和情感。

因此,本文将从中国画的构图入手,探讨其构图技法和艺术价值。

一、构图技法1. 前景与后景前景是画面中距观众最近的部分,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因此,画家在构图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前景,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后景则是在前景之后的画面部分,主要用于衬托前景和增强画面的深度感。

2. 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两侧的形状或元素相似或相对称,从而形成一种均衡感。

对称可以使画面更加美观、稳定、有序,但是如果对称的过多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单调。

因此,画家应该在对称和不对称中寻找平衡,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3. 顺畅性和配合性顺畅性是指画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应该是连贯而流畅的。

因此,画家应该注意各元素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形态的配合,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感。

4. 不规则性与随机性不规则性和随机性是指画面中没有规律或顺序的元素。

这种元素可以使画面更加自然、随性,充满生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元素的数量和分布不能太多或太过集中,否则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感。

5. 线条与形态线条和形态是构图中十分重要的元素。

线条可以把画面分隔成不同的部分,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形态则强调物体的形状和轮廓,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于是,画家在构图时,应该采用不同的线条和形态,以表现画面中的各种情境。

二、构图的艺术价值中国画的构图在艺术价值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构图技法可以表达画家的细腻感受,使观众更好地理解画家的意图。

此外,构图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观众产生审美愉悦感。

构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和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构图技法体现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意蕴。

例如构图的对称和平衡等,就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平衡等思想。

而不规则性和随机性则是表现了自然之美和无形之道的哲学思想。

略谈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构图学

略谈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构图学

略谈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构图学我们在今天探讨构图的形式法则时不能离开美学的原则,不能离开从心理学讲对审美的要求,我们通过典型的作品分析,认识构图的规律,构图的意义。

构图的原理,主要来自许多伟大画家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来自一些其他艺术的理论影响。

也就是说,研究构图并不孤立,也就是其他艺术的影响,促进了现代构图学的发展。

标签:造型结构;章法;布局;构图法则;形式美感我们常说的构图。

它是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内——即画面内,将个别的,局部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这种按艺术规律组织画面结构,并且使其形成形式美的方法就是构图。

一、中国古典绘画构图学形成的独特因素中国画风格的形成,根深叶茂,有他的独特因素,是他在美学上达到“形”与“神”的统一。

“形”的目的是为了传“神”,“神”的基础是“形”。

因为构图的基本法则,也是以“形”传“神”,立意为“象”的这就是从中国古代以来所形成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中国画的构图在传统画论中称之为“章法”,“布局”就是工r赫所说的“经营位置”。

经营就是指构图的设计,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

二、中国画构图理论的时代发展过程(一)晚周帛画与西汉彩画的构图研究长沙楚墓发现的晚周帛阃,这是中国绘画上目前发现最古的一幅珍贵的作品是一幅墨线白描的人物画。

帛画的内容:画面上用墨线勾勒出一长裙细腰女子,上端画着一凤一夔,似乎在作格斗状态。

按中国传统凤是善良优美的女性象征,但很明显夔在当时还是一种恶灵的代表,由于画中具有对立的因素,特别显得生动。

因为这幅帛画是在墓葬中发现的,也就可能是对墓主人的歌颂。

这幅画,既有斗争性而又优美,艺术技巧是很高明的,线条刚劲有力,形象生动简朴,形象典型。

晚周帛画的构图特点:①以人物为主体,凤展翅于人物头上,从全局看,有如凤冠之感,很有气魄,物与人的配合,更显的端庄秀丽。

这种物与人的配合,更显得端庄秀丽。

②凤夔斗争。

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规律

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规律

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规律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规律摘要学习传统的中国画, 构图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话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中国画构图的重要性,并从空白、取舍、开合、宾主、繁简、虚实、动静几个方面研究了中国画的构图规律, 希望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构图;特征;规律构图指的是画面的布局。

整个作品构图是画家独特思想的体现,也是作者匠心和意图的体现,构图也是作家艺术水平的具体体现。

构图是否能够传情达意主要看作者是怎样构图的,而构图规律上可以看出中国绘画是怎样立意定景的。

传统中国画的构图规律主要有主宾、空白、远近、开合等。

一、构图在传统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章法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是构架形象和营造意境的桥梁。

北宋画家范宽的《磎山行旅图》,站在绘画前,我们能感受到山峰的气势冲天带来的震撼,在这种震撼就来自于作者巧妙的布局和匠心独运的“章法”。

古代画家往往将“构图”叫做“章法”,意即中国画如同下棋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中国画的布局和置陈布势都与章法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章法不对也会像下棋一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因此,“章法”是“画之总要”,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章法,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绘画的精髓。

在传统中国画中,构图是为了使画面上物象的位置和结构更合理, 这和写文章的结构和章法是一样的。

中国画的构图, 是为了满足表达主题的需要而设计位置的。

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来说, 在形式技法方面, 构图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表现画面的主题思想方面, 构图有利于传达画面主题。

唐代的张彦远说“至于经营位置, 则画之总要。

”(《历代名画记》)由此可见,早在唐代,我国画家们就已意识到了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中国画构图的规律传统中国画的构图有其特定的形式规律。

初学中国画者必须深入研究学习这些构图规律, 并应用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

但是画无定法, 学习法则不要被法则限制, 当我们熟练掌握了构图的规律之后, 还要加以灵活运用, 甚至可以创造新的构图方法。

传统中国绘画构图研究

传统中国绘画构图研究

传统中国画构图理念研究一、传统中国画构图理念的提出对于传统中国画创作而言,如何巧妙地布置画面中所表现的物象,就是考虑画面构图的问题。

传统中国画理论中关于构图的阐述是建立在传神论基础之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东晋时期顾恺之在《论画·孙武》中提出“置陈布势”的构图原则:“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据之则。

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1]顾恺之的构图理论是针对人物画创作而言,将观察所得到的人物形象加以剪裁处理,使人物形象和位置的安排巧妙得当,表现出画面人物的生动情态。

其中的“置陈布势”即是用来说明画家如何经营画面布局,后人也有把布势称为“取势”。

顾恺之说的“势”,是指情势,特指人物画中人物和情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势。

“情势”是由人物的神情悟对所构成的画面态势以及气韵。

最终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突出传神在中国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另一个方面则说明了“置陈布势”是为传神服务的。

顾恺之“置陈布势”的构图理论是从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突出以情势为主的人物位置的安排和造型的设置。

他所画长卷的《列女·仁智图》,没有故事情节串联,画面各段是相互独立的,属于中国画特有的无中心构图形式,只是因为属于同一题材而被罗列在一起。

画面中人物动势塑造地非常巧妙,有的转身回眸;有的侧身直立;人物的动势造型与人物的表情神态完美融合,显得生动传神,形成悟对神通的“情势”。

在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理论之后,南齐时期绘画理论家谢赫在《画品·序》提出“六法”,其中“经营位置”,[2]就是画家作画之初必须要考虑的章法构图。

虽然谢赫不是最早提出中国画布局观念的人,但“经营位置”是一个从绘画理论范畴解决构图问题的概念,而且被历代画家普遍认可并广为流传。

然而,谢赫“六法”是将“气韵生动”放在第一法的位置,而“经营位置”放在第五位,说明画面物象的布置安排一定是为画面整体气韵服务的。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特点是强调自然山水的景致,因此构图是山水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将综述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发展。

一、构图简介构图是指在平面上用线条、色彩、形式等艺术手法创造出有机的整体结构组织,从而使作品更具有美感、吸引力和表现力的过程。

在中国山水画中,构图具备以下特点:以“寓情于景、以意传形”为核心原则,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素材,通过巧妙组合、精心安排画面元素的方式,表现出山水画特有的意境、禅意与自然美。

中国山水画章法理论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早在《斑竹讲艺经》、《太和正音谱》等书籍中便有关于浅析画法的章法性指导。

唐代颜真卿、褚遂良、怀素等人均有关于山水画章法的理论探讨。

宋代,苏轼的“山水不分东西南北”、“诗以山水为本,画以山水为骨”,表达出山水画的时代感和赋予其更高的审美内涵。

元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太和正音谱》、赵孟敏的《画山水帖》等书籍洋溢着驾驭山水画的方法和技巧,为山水画开创出了新的局面。

清代,郎世宁的《园冶》、谭熙的《画山水传》等书使山水画章法理论更加完善。

三、中国山水画章法理论发展1. 借景传情——以情感为出发点,以自然物作为载体,通过艺术手段传达个人内心情感2. 对比重心——构图中通过对比来使画面更具有张力和喜感3. 视觉运动——构图中通过线的方向、长度来创造出运动效果4. 接景成象——通过主次分明的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比较清晰的现实景象四、结论中国山水画章法的研究是对山水画发展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是对自然山水景物艺术更加深入的认识。

山水画章法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构图方法的研究,更是对艺术本身的研究。

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全面深入地探讨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以更好地推动山水画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与意象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与意象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与意象表现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构图与意象表现方式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是画面的基础,而意象表现则是画面的灵魂。

本文将从构图和意象表现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之处。

一、构图的独特之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注重的是整体的和谐美感。

传统绘画中常用的构图手法有对称、层次、重心和留白等。

对称构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左右对称的布局来达到整体的和谐美感。

层次构图则通过前后景的分割和安排来形成画面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感。

重心构图则是通过将画面的重心放在某个位置上,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稳定感。

留白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一种构图手法,通过适当的留白来增加画面的空灵感和神秘感。

二、意象表现的独特之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象表现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传统绘画中常用的意象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和动物等。

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重要的意象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和境界的表达。

在山水画中,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花鸟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代表着生命的美好和自由的精神。

在花鸟画中,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人物和动物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意象,它们代表着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实。

在人物和动物画中,画家通过对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实。

三、构图与意象表现的结合构图和意象表现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

构图为意象表现提供了基础和支撑,而意象表现则使构图更加生动和有灵魂。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构图和意象表现的结合体现了画家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对和谐美感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总之,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与意象表现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画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通过画家的构图来达到艺术效果。

构图是中国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要素之一,它与绘画的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的美学特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侧重讨论中国画中的构图知识,并探讨如何运用不同的构图元素来构建一个成功的作品。

一、构图的定义构图就是安排和组合画面元素,达到表现主题的美学效果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构图是将绘画元素(线、形、色)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艺术品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变化,更让人有强烈的审美感受。

在中国画中,构图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画面的排版和组合方式,它是表现主题的一种方法,以及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技巧。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表达对所描绘内容的感想、主观意念和品位,构图的好坏决定了整个作品的美学效果和视觉效果。

二、构图的元素构图的元素可以分为线条、形状、点、面、色彩等多种要素。

在中国画中,主要的构图元素包括以下几点:1. 线条:线条是结构构造中的主导元素。

线条可以表现人、物、景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分为粗细、长短、直曲、流畅等多种形式。

2. 形状:形状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要素。

形状可以是实形、虚形、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多种形式。

艺术家可以运用这些形状来表现形体、衣纹等。

3. 点:点是构图中最微小的元素之一,但它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中国画中,点是艺术家用来凸显画面重点的手法。

例如,在人物画中,艺术家可以在人物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或是强调出衣服上的花纹,使画面更加生动。

4. 面:面是指色块的分布和大小。

在中国画中,面是将整个画面分为若干个彼此独立的部分。

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刻画出画面中的不同空间和结构组合。

5. 颜色:颜色是中国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包括颜色的明暗、深浅、变化、渲染等。

颜色可以表现光影、气氛、气息等层面,能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空间感。

在构图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幅精美的作品。

中国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

中国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

摘要:中国画的历史悠久,不管是物象形态的安排,还是绘画主题的展现,都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令世人赞叹不已。

在一幅画中,构图不仅表现着画面中不同物体的位置,而且表现着色彩、虚实和线条的运用特色,所以掌握中国画构图对于当代中国画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画构图的基本特点,然后探析了中国画构图的表现形式,以便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画;构图;特点;表现形式中国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派生出了无数画法和技法,且各具特色,源源不断地散发着中国画所独有的韵味和艺术魅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画也在实践中日趋完善,突出体现在其构图特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特殊规律性,这是现代绘画人员必须重视的地方。

由此可见,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画构图的特点,掌握中国画构图的表现形式,才能在新时代国画创作中充分体现出中国画的价值。

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旨在不断提高绘画人员的构图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思索中国画的奥妙,这对于弘扬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 中国画构图的基本特点1.1 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是中国画构图的基本特点之一,且透视法十分灵活,不但可以从四面八方进行自由观察,采用多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的方法,而且可以多层次地表现物象的精神性。

具体地讲,中国画画幅的形状众多,甚至可以是任何形状,即依据构图需要对画幅形状进行随意安排,充分运用了具有超时空的散点透视绘画法,如《清明上河图》《万里江山图》等都具有这种特点。

可见,散点透视是我国画家独有的创造,对于十分复杂的绘画场景,只有微妙的空间处理、自由的灵感表现,合理地运用散点透视法,才能使画家在创作中游刃有余,最终体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心理背景。

1.2 主次分明和疏密相间纵观中国画的创作,其主次分明、疏密相间的特点十分明显。

对于任何一幅绘画作品来讲,都不能凭设想,而是要从画面整体构思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部分物象的宾主位置,这样才能有效地表现自然美,明确主题思想,实现完美的构图,这也是所谓的主次分明,大胆取舍,中国画构图特点也是如此,它有力地突出了画面的精彩部分,又毫不犹豫地舍去有碍画面效果的部分。

浅析中国画的构图

浅析中国画的构图

9 浅析中国画的构图■刘俊梅 (安阳学院 河南 455000)【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09-02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绘画艺术,中国画家对构图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了"置陈布势"的构图方法,在其以后的历代画家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建立了具有民族特征和完整体系的中国画构图法则。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究布置、经营,作画时遇到的第一关即是构图。

"有了好的素材,还不算大功告成,第二步主要研究主次分明如何搭配合适,甚至整个画面的留白、气韵、线条等细节都要反复斟酌,思虑周全,做到胸有成竹,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

""经营位置"在谢赫六法中极为重要。

张彦远认为"这是一幅画的精髓",邹一桂也说"在六法中'经营位置'是作画时最重要的。

"谢赫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专指画面的布置。

它不是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生动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存在于不同空间中的物象,按照画家的主观感受、视觉审美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勾画出一个画家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所以说,在我国古代对构图就有了很深的理解和研究。

一、中国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金字塔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上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1、顶角向上;2、顶角向下。

顶角向上的三角形是埃及的金字塔。

因此,美术家往往把这种构图称为金字塔构图。

它给人以稳定、崇高的感觉;顶角向下有点像旋转的陀螺,虽然它摇摆不定,却也不会倒下,是一种拥有动感的构图形式。

给人以一种不稳之稳的感觉。

2."S"行构图。

"s"形构图有些爬行运动,像蛇一样,给人一种婉转起伏、迂回和柔和的感觉。

有优雅、流畅的形式美感,在中国画中称之为"之"字形构图,这种构图方法属于传统构图。

它与中国传统美术构图学中的"之"字这种构图法方向恰好相反,具有非常强烈的形式动感的特点,能创造出具有变化而又具有美感的艺术效果。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经过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构图理论和章法。

本文将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理论进行综述。

一、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1. 用“三”为基本单位构图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以“三”为基本单位,即画面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

前景通常描绘山石等景物,中景是主要的山水景色,后景则是远山或天空等背景。

2. 运用“三远”的原则“三远”是指前景、中景、后景的远近次序。

画家要通过远近关系的安排来表达深远的空间感。

一般情况下,前景为最近,中景为次近,后景为最远。

3. 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中国山水画通常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构图上的起承转合来表达景物的变化和整体的趣味。

起是画面的开始,承是发展,转是高潮,合是结束。

4. 注意“留白”中国山水画注重留白的运用,通过对画面中的空白部分的处理和运用,来表达出景物的气势和美感。

留白不仅仅是对画面空间的运用,还体现了画家对物象之外的意境和感受的把握。

5. 运用“对称”和“略带不对称”的布局中国山水画常常采取对称的构图形式来表达稳定和和谐的美感,但也会在对称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不对称处理,以增加画面的变化和趣味。

二、著名的构图理论1. 东坡画论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画家,他提出了“高放、深远、合古、留白”的构图理念。

高放是指山峰高耸入云,远离尘世;深远是指山水景色的远近关系,后景应该更远;合古是指继承和吸取古代画家的画风和技法;留白是指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应该合理运用。

2. 大和尚画论日本室町时代的僧人、文学家大和尚宗忠提出了“两祥、有无、趣味三法”的构图理念。

两祥是指画面的布局要和谐,不能过于拥挤或空旷;有无是指画面中的景物要有合理的分布,不能过于密集或稀疏;趣味是指画面要有趣味和变化,不能单调和枯燥。

三、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和影响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理论在元代和明代得到了更加系统和完善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章法。

这些构图理论不仅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构图上的独特理论和实践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和艺术家的关注和探讨。

中国山水画章法(构图)理论的研究,不仅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中国山水画章法理论展开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一、章法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山水画章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文章章句之说。

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文章章句不仅用于诗词文章的创作,也常被引入到绘画中。

文章章法强调画面的布局要符合自然规律和审美法则,注重画面的整体造型和结构。

随着绘画理论的逐渐完善,山水画章法逐渐形成,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绘画史上,南北朝时期的画家郑道传首次提出了“法师四略”(法度、似宗、略取、轻重),将山水画章法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唐代的王维、吴道子、僧宝、裴逸等画家也在山水画章法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总结,他们的作品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隋唐以后,山水画的章法理论逐渐走向成熟,不同流派的画家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构图理论,形成了“北宗”、“南宗”等不同的画风和章法风格。

明清时期,董源、文征明、仇英等画家将山水画章法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化,形成了清朝的“徽派”山水画章法风格。

清代的四大山水家之一的四王,擅长绘画风景,提出:“山水有形如意,意归知意”。

四王山水作品基本上都是奇图局放,这在山水画中形成了新的传统,对后来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代山水画大师公孙大翁在《山水章法》中指出:“章法,作画实事之根本”。

他提出了画山水必先法古人所以成画之法,又需法江山自然之势状。

在此基础上注重用笔构图但不能墨象太过,往往飘叠含蓄,给人以远瞩哲思。

二、章法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中国山水画章法的主要特点是“意静气闲、形势得当”,注重画面的整体构图和结构布局。

在中国山水画的绘画实践中,画家们要以自然山水的形势、气势和自然景色的特点为创作的依托,同时注重表达画家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特色。

中国人物画的构图变化研究

中国人物画的构图变化研究

中国画的空灵、巧妙被长久地称道。

中国画构图注重摆脱时空的局限性,追求物象的对立统一、物我的合一相生,强调妙、意,表现中国哲学思维的强大生命力,贯穿于中国画创作的全过程。

一、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构图演变先秦时期,陶器(如人面鱼纹盆)上便有了人物画的雏形,这个时期的人物画构图以分散的点、线、面排列组合为主,装饰性强。

此后,人物画构图逐渐丰富。

战国时期,青铜器盛行,人物画被应用到青铜器中,以表现人们的活动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构图开始融入鲜明的个人特色。

绘画构图逐步形成系统,受到创作者的重视。

至顾恺之提出“置阵布势”、谢赫将构图列入“六法”,构图正式被当作一项重要的美学法则在绘画中得到重视。

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写实技法得到提高,人物画的构图向长卷等式样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构图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职业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等流行开来,人物画的构图开始融合各种特点,呈现出各种类型,如小幅册页、长卷立轴、丈幅以及灯片、扇面等。

元明清时期,人物画逐渐衰弱,山水画、花鸟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人物画在构图上多延续宋时的风格,并无较大的突破。

直至后期新文化运动兴起,人物画开始发生突变。

笔者既继承了北派强调造型结构、重写实的传统,也继承了南派重文人画的传统,不仅传承了花鸟画勾勒、点虱相结合的方法,而且发展了融南线北皴为一体的且勾且皴且擦的拖泥带水法,不断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感受。

二、现代中国人物画的构图发展进入20世纪,各国的文化开始交流、融合,这给中国人物画构图带来了新的滋养。

中国人物画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构图,并不断发展。

1.现实主义的确定带来构图的演进苏派和徐悲鸿等人共同推动写实主义的发展,这在无形中促成了写实手法的构图,即画面表现内容和构图紧密结合。

这个时期诞生了速写的图式,速写中形成的近大远小的空间构造离不开焦点透视的绘画手法。

中国人物画在融合西方画法后,发展出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构图手法,以此表达人物的组合关系。

(word完整版)国画构图基本知识

(word完整版)国画构图基本知识

国画构图基本知识一、概述构图亦称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构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山水画的好与坏。

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也就是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要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

只有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才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

好的构图是要我们在万象纷纭、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从而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因此,山水画家要面向自然,面向生活。

二、构图的基本知识1。

散点透视中国山水画多用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的“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所以山水画,特别是长卷立轴式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

我们可以欣赏一下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上图为作品局部).此图画面辽阔,给人以“万千气象,尽现眼前”之感。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答案当然主要是画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来组织画面。

2。

三远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取的视角。

“高远”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

“高远"能看高山,平野无须仰视;“深远”是在高处向下俯视,可以表现绵延不断的群山;“平远"能表现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现高山。

平远:自山前看山后,自近山望远山,属于平视。

(见图一)深远:从山上看山下,从前山望后山,类似于西画构图中的“之"字形或“S”形构图,属于俯视.(见图二)王蒙的《夏山高隐图》采用了深远法构图,以通景贯穿整个画面。

此作构图繁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疏密、聚散得当。

分析国画中的构图法则共18页文档

分析国画中的构图法则共18页文档
分析国画中的构图法则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中国画的构图方法

中国画的构图方法

中国画的构图方法中国画的构图方法,中国画讲究形式美,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画面空白的运用独具特色。

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从风格样式上看,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样式是“之”字形构图(又称“S”形构图)。

所谓“易”者象也,“之”字形运动就是变化,就是延续,就是转化,就是周而复始。

因此,“之”字形构图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构图,其他形式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成的。

那么中国画的构图方法有哪些呢?1、“s”线构图法此种构图属传统构图。

它与中国古代美术构图学中的“之”这构图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能创造成出优美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构图时,形象要大小穿插、前后摭挡、相互响应、协调统一。

2、水平线构图法就是将所有形象在水平线上展开。

这种构图给人以庄重、严肃之感,易造成单调的感觉,但能给人平静、稳定以及开阔、宽广之感。

这构图法与幼儿绘画表现特点一样,因而比较符合幼儿的视觉感受,审美习惯。

构图时要注意形象的疏密变化和大小变化。

3、倾斜构图法就是将主要形象置于一条斜线附近,使画面充满变化和动感。

此种构图适宜表现体育运动、舞蹈、游戏等题材。

4、自由式构图法自由式构图法如同中国画里运用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自由而灵活,丰富且有变化。

构图时,要体现疏密有致,大小错落和整体协调。

要避免形象之间的距离相等。

5、叠层式构图法形象层层相叠而成,没有远近之分,大小之别。

在视野上无限展开,前景不挡后景,相互连接,互有穿插和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传统中国画构图理念研究一、传统中国画构图理念的提出对于传统中国画创作而言,如何巧妙地布置画面中所表现的物象,就是考虑画面构图的问题。

传统中国画理论中关于构图的阐述是建立在传神论基础之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东晋时期顾恺之在《论画·孙武》中提出“置陈布势”的构图原则:“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据之则。

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1]顾恺之的构图理论是针对人物画创作而言,将观察所得到的人物形象加以剪裁处理,使人物形象和位置的安排巧妙得当,表现出画面人物的生动情态。

其中的“置陈布势”即是用来说明画家如何经营画面布局,后人也有把布势称为“取势”。

顾恺之说的“势”,是指情势,特指人物画中人物和情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势。

“情势”是由人物的神情悟对所构成的画面态势以及气韵。

最终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突出传神在中国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另一个方面则说明了“置陈布势”是为传神服务的。

顾恺之“置陈布势”的构图理论是从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突出以情势为主的人物位置的安排和造型的设置。

他所画长卷的《列女·仁智图》,没有故事情节串联,画面各段是相互独立的,属于中国画特有的无中心构图形式,只是因为属于同一题材而被罗列在一起。

画面中人物动势塑造地非常巧妙,有的转身回眸;有的侧身直立;人物的动势造型与人物的表情神态完美融合,显得生动传神,形成悟对神通的“情势”。

在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理论之后,南齐时期绘画理论家谢赫在《画品·序》提出“六法”,其中“经营位置”,[2]就是画家作画之初必须要考虑的章法构图。

虽然谢赫不是最早提出中国画布局观念的人,但“经营位置”是一个从绘画理论范畴解决构图问题的概念,而且被历代画家普遍认可并广为流传。

然而,谢赫“六法”是将“气韵生动”放在第一法的位置,而“经营位置”放在第五位,说明画面物象的布置安排一定是为画面整体气韵服务的。

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则直接提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

[3]“经营”在这里所包含的艺术表现内容很多,涉及到画面中物象位置的安排,主从关系的把握。

张彦远在谢赫的基础上,把安排构图看作绘画创作的首要任务。

构图需精心安排,实际上就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

虽然,张彦远没有专门对如何构图进行系统阐述,但他肯定吴道子的绘画成就,“唯观吴道玄之迹,可谓六法俱全,万象毕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也。

所以气韵雄状,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遂恣意于墙壁;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

”[3]张彦远将吴道子画面中的气韵表达、构图布局以及用笔形式联系到一起,充分说明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是以“气韵生动”为中心而展开的画面布局。

中国绘画理论中“置陈布势”与“经营位置”两个概念的提出,说明传统中国画创作者对于构图的认知态度,然而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如何解决构图问题,国内知名学者李倍雷在其论文《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中,针对主从、开合、虚实、藏露等对立统一概念进行阐述,详尽地论述了中国画构图理念。

传统中国画构图理念是与中国人习惯的空间观察方式与空间表现方式紧密联系的,是创作主体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果。

二、传统中国画空间观察方式自然山川客观地存在于天地之间,而在中国人看来,自然界是充满生命情趣的,他们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以其游动的观察方式,吸纳自然万物的灵性,形成可游、可居、可望的视觉表现方式,展现出宇宙自然之中不断涌动着的生命意志。

《易·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意。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4]这段文字记载了中国人从天地自然之中理解阴阳对立转化,运动不止的宇宙观,超越客观物象的现实状况,进入理想化的自由精神王国。

南朝画家王微在《叙画》中提出绘画创作应“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5]强调在观察自然景物时,视线不局限于自然景物本身,而是将自然山川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融为一体,将有限的自然山水幻化成无穷的神思,才具有生命力,突出中国山水画艺术“畅神”的主题。

然而“畅神”需要广阔的宇宙空间,只有在画面中表现出远阔的自然山水,令其“神飞扬”、“思浩荡”,才能使欣赏者在精神上获得愉悦放松,而神有所畅。

因此,王微山水画理论中的“神”,更多强调了自然宇宙、天地万物之灵气,与艺术家主体精神相互融合而成为自由洒脱的中国艺术之“神”。

中国传统山水画家为了实现“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审美理想,而对自然山川采取了全面而整体的观察方式。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观”的观察自然山水的方法,“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

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观也。

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之形状,可得不悉乎。

”[6]中国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的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焦点,而是将视线自由地移动于天地四方,游走着观察到山的正面、侧面、背面,从容自如地把握着大自然运行变化的节奏,把所有的景物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

在“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观”的观察方式基础之上,郭熙又提出了“三远法”,即“山在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

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冲澹。

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7]这是郭熙总结中国传统山水画因不同视角观察方式而形成的诗意空间表现,也就是中国传统审美方式所要求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观”审美观照方式的具体实践,它与西方采用固定视点的观察方式存在巨大差异。

“高远”的观察方式是“自山下而仰山巅”,形成高山仰止的崇高感,表现出自然山川的雄伟博大。

“深远”的观察方式是“自山前而窥山后”,即观察时站在山前或山上向远处眺望,视线由近向远游动,形成重峦叠嶂丰富的层次感,表现出幽深清远的意境。

“平远”的观察方式是“自近山而望远山”,此种远近层次关系,通常是低矮的山丘水泽,突显出悠闲宁静,坦荡开阔的意境。

王微在《叙画》中提出“灵之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

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存眸之明。

”[8]的观点,认为人眼睛的视线所见范围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的景象却是千姿百态、色彩纷呈的,所以人眼睛所见景物肯定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中国艺术家却以移动的视线看到广阔的宇宙空间。

“山形步步移”与“三远法”的观察方式使得空间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展现出来,此种采用多个观察视点捕捉自然景象的方法,打破固定视点的有限空间,获得天地自然流动着的生命节奏。

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

”中国画家是“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9]由此可以进一步肯定,中国绘画艺术对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时,眼睛不会局限于某个视点,而是会跟随心灵的自由畅游于自然天地之间,于是形成了灵活而多变的空间观察方式。

三、传统中国画空间表现方式魏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形成时期,但由于留存下来的山水遗迹甚少,对于这一时期山水画空间表现形式的研究,只能借助于后世的摹本和有关的文献资料。

后人摹本《洛神赋图》主要讲述曹植与宓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而此时的山水景物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背景出现,画中树木与山石基本上是并列排布,装饰意味浓厚。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山水树石》中记载:“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

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势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于树石,映带其它,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10]由这段描述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绘画作品中的山峰与树木均平面排列,并且是穿插在画面中人物之间,为故事情节的叙述服务。

此种平面化、装饰化的山水空间表现图式,到隋唐时期渐趋成熟。

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作品《游春图》,以游春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却场面开阔。

此图写江山远近之势,故咫尺有千里之趣,画面中山峦有重叠之势,层次清楚,前大后小,出现了一定深远的空间感。

由此说明隋代的山水表现空间从魏晋时期的平列展示转化为具有远近错落的空间表现。

唐代山水画继承了此种艺术表现风格,更强调了山水纵向表现的空间意识。

从五代到北宋是中国山水画走入成熟时期,而五代时期动乱的社会格局,促使艺术家走入自然山林,获得创作灵感,形成了南北方风格差异较大的局面。

其中北派山水是指以世代业儒的荆浩为代表,他长期隐居在太行山中,对北方壮美的自然山川细心体察,开创了以描写雄伟山川为主的全景式山水。

荆浩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理想放到山林丘壑当中,希望通过山水景致抒发内心的政治理想。

传为荆浩创作的《匡庐图》以全景式构图描绘北方的崇山峻岭,一派壮阔雄伟的气象。

画面主峰耸立,从峰安排错落有致,节奏紧凑,疏密得当,空间处理上高远、平远、深远兼备。

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山水训》谈到画面构图时说:“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

长松亭亭为众本之表,所以分布以蔓萝草木,为振契依附之师帅也;其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三段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

”[11]全景式山水画由于取材于北方连绵起伏群山的景致,必然要巧妙地安排众多山峰的主从关系,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建立的社会秩序自然成为山水画家及绘画理论家描绘群峰与阐述自然山水的依据。

所以,全景式山水画构图能够成为传统山水画构图中一种典型模式,符合传统中国人内心审美习惯与中国农业社会的文化基础。

由于,全景式山水构图具有牢固的审美心理特征与社会文化基础,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山水画创作。

五代时期南方画派代表画家是董源,他的山水画多写江南地区真实的山水景致,场景开阔,烟水迷蒙,江河萦回,是典型的江南风光。

南派山水构图不同于北方全景式山水构图,画面留有大面积空白,如董源所画的《潇湘图》中描绘出江南地区平缓的山峦,与北方雄伟的崇山峻岭形成反差,辽阔的江面与北方山涧中的溪流形成对比。

南派山水画家以简逸的笔法写出清旷悠远的自然山川景色,存有虚空的境界,在这里艺术家的精神获得了自由,印证了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审美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