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渗透实验汇总
土力学渗透试验(实验五)
![土力学渗透试验(实验五)](https://img.taocdn.com/s3/m/5113f8432b160b4e767fcf5e.png)
三、试验仪器
1、南-55型渗透仪、南-55型(改进行)渗透仪。
2、水头装置:变水头管要求内径均匀且不大于1cm,装 在带有刻度且读数精确到1.0mm的木板上。 3、切土器,100mL量筒,秒表,温度计,削土刀,钢丝 锯,凡士林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 根据需要用环刀在垂直或平行土样层面切取原状
试样,或制备给定密度的扰动试样,进行充水饱和。注 意切土时,尽量避免结构扰动,影响实验结果。
2. 将土样装入渗透仪:首先在容器套筒内壁涂以薄层 凡士林,然后将盛有试样的环刀推入套筒并压入止水垫 m m 0.01( ) 1 0.01 圈。把挤出的多余凡士林小心刮净,装好带有透水石和 垫圈的上下盖,并用螺丝拧紧,不得漏气漏水。
渗透试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变水头条件下(或常水头条件下)粘性土(或无粘性
土)的渗透系数 。
二、试验原理
变水头法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 其装置如图所示,试样的一端与细玻璃管相接,在试验过程中量测某 一时段内细玻璃管中水位的变化,就可根据达西定律,求得土的渗透 系数。
2、按下式计算K20
K 20 KT
T 20
式中:K20 — 水温为20℃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 ηT — T℃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Pa · S); η20 — 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Pa · S);
比值ηT /η20与温度的关系,见表。
3. 在测得的结是中取3-4个允许误差范围以内的数值, 求其平均值,作为试样在该孔隙比e时的渗透系数。 4. 根据需要,可在半对数坐标中,绘制以孔隙比为纵坐标, 渗透系数为横坐标的e ~ k关系曲线图。
土力学实验总结
![土力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ddaf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e.png)
土力学实验总结引言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土体的力学行为,我们在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土力学实验。
通过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本文将对我们进行的土力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一:土壤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本实验旨在探究土壤密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收集了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并利用托盘法测定了土壤的湿重。
然后,我们将土样在恒定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振实,进一步测定了土样的体重。
通过计算土样的干重和湿重,我们得出了含水率的数值,并根据振实后的土样体重计算了土壤的干体积。
最后,我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土壤密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图。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
这是由于在含水率较高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水分使得土粒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减小,从而降低土体的密实度。
实验二: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本实验旨在测定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以了解土体的抗剪强度。
我们采用了直剪试验的方法,使用剪切箱和剪胶来进行试验。
首先将土样装入剪切箱中,并施加垂直荷载,使土样达到垂直压实状态。
然后,在垂直荷载的作用下,通过水平切割土样来施加剪切力。
通过不断增加剪切力,直到土样破裂为止,我们得出了土体的抗剪强度。
实验结果显示,土体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与土样的孔隙水压力有关。
当孔隙水压力较低时,土体的黏聚力占主导地位;而当孔隙水压力较高时,土体的内摩擦角对土体的抗剪强度起主导作用。
实验三:土壤的渗透性本实验旨在测定土壤的渗透性,以了解土壤的水力特性。
我们采用了渗流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一套渗流装置。
通过施加一定的水头差,使水从试验土样中渗透流动,并记录流过的时间和渗透量。
通过计算得出土壤的渗透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渗透性与土壤颗粒和孔隙结构密切相关。
粒径较大、孔隙连通性好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而粒径较小、孔隙连通性差的土壤渗透性较低。
粗粒土垂直渗透变形试验记录
![粗粒土垂直渗透变形试验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bbac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5.png)
粗粒土垂直渗透变形试验记录今天我们聊聊一种在土木工程中经常用到的实验——粗粒土的垂直渗透变形试验。
你可能会想,啥是粗粒土?其实,就是那些大颗粒的土,比如沙子和小石子。
想象一下,把一袋沙子倒在地上,你看到的就是粗粒土。
那垂直渗透又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看水怎么穿过这些大颗粒土,流得快不快,变形多不多。
1.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1.1 了解土壤的特性首先呢,咱们做这个实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特性。
粗粒土虽然颗粒大,但是它的空隙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空隙的大小和水流的速度是密切相关的,搞懂这些可是在给大楼打基础的时候避开“坑”的关键。
1.2 预防地基沉降地基沉降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得提前预防!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算出土壤在渗水后的变形情况,做好万全准备,确保未来的建筑物能扎稳脚跟,稳如老狗。
2. 实验过程2.1 准备好仪器设备实验开始,第一步可得好好准备你的实验设备。
我们需要一个渗透试验仪,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吧?其实就是个大容器,底下有个小孔,用来让水慢慢渗透。
基本上,拿去试验前,你就得把管子、表、试验土全都凑齐,确保一切万无一失。
2.2 选择样品接着,要从你葱郁的工地上挖出一些粗粒土样品。
选土可不简单,得保证它的纯度,不能夹杂别的东西,不然实验结果真让你哭笑不得。
随后,把土样放到容器里,别忘了做好标记,免得搞混了。
2.3 开始测试水开始倒入实验仪,咱们看着水慢慢渗透下去,心中那个激动啊!根据时间记录水的流量。
每隔一段时间,咱们就用尺子测量一下土的沉降程度。
这样一来一回的,实验就是这么简单又有趣!3. 实验结果分析3.1 渗透系数实验结束后,记得一呼一吸,静静分析结果。
水的渗透速度和土的变形量就能帮我们算出一个重要的“渗透系数”。
这个系数越大,说明水通过土的速度就越快。
别看这小小的数值,它可是地基设计的重要指标,能让工程师们事半功倍。
3.2 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当然得总结经验了!如果发现结果和预期差距大,得想想哪里出了问题,也许是土样处理不当,也许是测量不够精确。
实验2:渗透试验
![实验2:渗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c662522231126edb6f1a107f.png)
变水头试验。
h i L
dt时段内的渗出水量为dQ=-adh, 故渗透速度为:
a dh v dt A h a dh v ki k L dt A
变水头试验
dh k A dt h aL
从t1时刻到t2时刻进出水口水位差 从h1到h2。
h2
h1
dh k A t2 dt h a L t1
T k20 kT 20
注意事项
渗透试验几次平行试验测得的渗透系数采用表达式kti=Bi×10-n时,Bi保留一位
非零整数位,允许差值不大于2×10-n,对不太均匀的原状土,限制可适当放宽; 常水头试验适用于砂性土; 变水头试验适用于粘性; 变水头法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水流过快或出水口有混浊现象,应立即检查容器 有 无漏水或试样中是否出现集中渗流,若有,应重新制样试验; 土的渗透性是水流通过土孔隙的能力,显然,土的孔隙大小,决定着渗透系数 的 大小,因此测定渗透系数时,必须说明与渗透系数相适应的土的密实状态。
常水头试验
仪器设备
(1) 70型渗透仪,其中 封底圆筒高40cm, 内径10cm,金属孔扳距 筒底6cm。 (2)其他:木锤、秒表、 天平、量筒等。
常水头试验
试验时,由于供水瓶不 断补充水,使土样上游水位 保持不变。出水口位置可调, 一旦固定好出水口位置,上 下游水位差就固定了。当达 到稳定渗流后,三个测压管 中水位即为定值,相邻两根 测压管间渗径长度均为L= 10cm;设从测压管后标尺 上读出的测压管的水位分别 为h1、h2、h3,则在L长度 上平均水头差为:
变水头试验
操作步骤 2.将盛有试样的环刀套入护筒,装好各部 位止水圈。注意试样上下透水石和滤纸按 先后顺序装好,盖上顶盖,拧紧顶部螺丝, 不得漏水漏气; 3.把装好试样的渗透仪进水口与水头装置 (测压管)相连。注意及时向测压管中补 4. 在向试样渗透前,先由底部排气嘴出水, 排除底部空气,至排气嘴无气泡时,关闭 排气嘴,水自下向上渗流,由顶部出水管 排水;
土的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共9篇)
![土的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290bd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2.png)
土的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共9篇)一、介绍土渗透试验是土壤工程中常见的测试方法,用于研究土的渗透性和渗透系数,这些信息对于安全可靠的建设,如水工、桥梁、高层建筑,都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土方试验通常都会考虑到其渗透性,所以土渗透试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试验方法1、采样:将土样在试验前进行集中加压,然后用空心钻头采取土样数量,并使样土略微浸润湿,让它再次加压,以确保试验时水分挥发后土样的容量不会发生改变。
2、装配装置:将静水压测试装置组装完毕,并用胶制尿素将试验装置的内表面润湿、用干燥剂防止水分挥发,并将试件放入加压管中,用胶带密封尽可能完全密闭;3、开展渗透试验:启动油泵,使水压升至设定值,试验维持30分钟,启动计算器,记录压力变化;4、计算渗透系数:取渗透试验结束后30分钟之间压力变化率,并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渗透系数,得出结论。
三、安全措施1、在实验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排,确保安全;2、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不能擅自拆动仪器;3、试验应保持室温恒定,应注意防止测量时水分太多或太少;4、试验过程中土样内的水压不可超过试件负荷容量,避免土样试件受损;5、土样完成实验后应及时收回,以防土样因潮温变化而引起变形。
四、结果根据本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试件的渗透系数为1.22×10-10m/s,说明试件的渗透性较差,渗透速率较慢。
五、讨论根据本次的渗透试验可以看出,被测土的渗透性较差,渗透速率较慢。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推断出土的密实程度非常高,或者其中存在的有相当多的矿物质,将水分阻止在土层中不能流动。
六、结论七、参考文献[1]熊浩.土工试验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八、致谢在此,我们衷心感谢领导在本次渗透实验中给与的指导和帮助。
九、附录(图表列出)。
渗透定律试验实验报告
![渗透定律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a72b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1.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渗透定律试验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渗透定律试验的操作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渗透系数。
4. 分析不同条件下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渗透定律,又称达西定律,描述了在层流条件下,土体中水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之间的关系。
其表达式为:\[ V = k \cdot i \]其中,\( V \) 为水渗流速度,\( k \) 为渗透系数,\( i \) 为水力梯度。
渗透系数 \( k \) 是土体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土体的颗粒组成、孔隙结构、孔隙水性质等因素。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达西实验装置:包括直立圆筒、滤板、土样、测压管等。
2. 天然土样:采集不同类型的土样,如砂土、粘土等。
3. 量筒、天平、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直立圆筒、滤板、土样等。
2. 将土样放入圆筒中,使其密实。
3. 在土样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测压管,并用橡皮塞封闭。
4. 向圆筒中加入水,使水位高于土样顶部。
5. 记录初始水头差 \( h_1 \)。
6. 打开橡皮塞,让水自由渗流,同时开始计时。
7. 每隔一定时间 \( t \) 记录测压管中的水头差 \( h_2 \)。
8. 当水头差基本稳定时,记录最终水头差 \( h_3 \)。
9.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处理1. 计算水力梯度 \( i \):\[ i = \frac{h_2 - h_1}{L} \]其中,\( L \) 为土样长度。
2. 计算渗透速度 \( V \):\[ V = \frac{h_2 - h_1}{t} \]3. 计算渗透系数 \( k \):\[ k = \frac{V}{i}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土样的渗透系数 \( k \)。
2. 分析不同压实方式和配合比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3. 比较不同土样的渗透系数,探讨其渗透性能差异。
七、实验结论1. 渗透定律适用于层流条件下土体中水的渗流。
土壤渗透速率实验报告(3篇)
![土壤渗透速率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90e3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8.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土壤渗透速率实验旨在测定土壤在不同条件下渗透水的能力,分析影响土壤渗透速率的因素,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渗透速率是指土壤在单位时间内渗透水的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土壤横截面积的水量来表示。
实验中,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土壤样品渗透的水量,计算出土壤渗透速率。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土壤样品:选取不同质地、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品,过筛后备用。
(2)实验仪器:渗透仪、电子天平、计时器、水杯、滴定管、蒸馏水、量筒等。
2. 实验方法(1)将土壤样品均匀铺设在渗透仪的土壤盒中,确保土壤层厚度一致。
(2)将土壤盒放置在渗透仪上,调整好水头高度。
(3)打开渗透仪,开始计时,记录渗透时间。
(4)待土壤渗透至预定深度后,关闭渗透仪,取出土壤样品,称量渗透前后的土壤重量。
(5)根据渗透前后的土壤重量差和渗透时间,计算出土壤渗透速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质地、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品渗透速率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数据如下:(1)沙土:渗透速率约为1.5 cm/h。
(2)壤土:渗透速率约为0.8 cm/h。
(3)粘土:渗透速率约为0.3 cm/h。
2. 结果分析(1)土壤质地对渗透速率有显著影响。
沙土的渗透速率明显高于壤土和粘土,这是因为沙土的孔隙度较大,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快。
(2)有机质含量对渗透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其渗透速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从而降低土壤的渗透速率。
五、实验结论1. 土壤渗透速率受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沙土的渗透速率最高,粘土的渗透速率最低。
2. 在土壤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土壤渗透速率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渗透能力,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土壤层厚度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仪器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土壤样品。
实验2:渗透试验..
![实验2:渗透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292954d99ec3d5bbfd0a7449.png)
lg
h1 h2
变水头试验
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变水头渗透试验的试样分原 状试样和扰动试样两种,其制备方法分别 为: (a)原状试样:根据要测定的渗透系数的 方向,用环刀在垂直或平行土层面方向切 取原状试样,试样两端削平即可,禁止用 修土刀反复涂抹。放入饱和器内抽气饱和 (或其它方法饱和);(b)扰动试样:用 饱和度较低(Sr≤80%)的土压实或击实 办法制样,然后饱和。
常水头试验
操作步骤
4.量测试样顶面至筒顶余高,计 算出试样高度。称量剩余土样, 计算出装入土(试样)质量,计 算试样干密度和孔隙比;
5.供水管向圆筒顶面供水,使水 面始终保持与渗透仪顶面齐平 (试验操作表明保持水位与溢水 孔面平齐较困难),同时降低调 节管高度,形成自上向下方向的 渗流。固定调节管在某一高度。 过一段时间以后,三个测压管水 位达到稳定值,表明形成稳定渗 流场;
操作步骤
常水头试验
10.计算渗透系数均值;
11.按下式折算到20℃时的渗透 系数k20;
k20
kT
T 20
变水头试验。
▪ (1)变水头渗透装置 ▪ (2)其他:切土器,
温度计,削土刀,秒 表、钢丝锯,凡士林 等。
变水头试验。
试验时,与试样底部相连的玻璃测 压管内充一定高度的水,自试样底向试 样顶渗透,从试样顶部的出水口流出。 对于饱和土体的渗流,出水口出水后单 位时间测压管内的水渗入试样的量应等 于出水口排出的量,即渗流量。
▪ 水在土中渗透的渗流量q 与渗流断面积A及水头差 △h 成正比,与断面间 距L成反比,
q k h A L
v q k h ki AL
试验原理
在试验装置中测出渗流量,不同点的水头高 度,从而计算出渗流速度和水力梯度,根据达西渗 流定律计算出渗透系数。由于土的渗透系数变化范 围很大,自大于10-1cm/s到小于10-7cm/s。实验室 内常用两种不同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常水头试验 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比较大的无粘性土(砂土)的 渗透系数;变水头试验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较小的 粘土和粉土的渗透系数。
室内土壤渗透实验报告
![室内土壤渗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720f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0.png)
室内土壤渗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在不同条件下的渗透性能,为土壤渗透机理研究以及农田灌溉、建筑工程等领域提供参考数据。
2. 实验材料和设备2.1 实验材料- 三种不同土壤类型:A土、B土、C土,分别表示沙壤土、壤土和粘壤土。
- 清水2.2 实验设备- 圆柱形渗透仪- 针状探头- 称量器- 计时器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 将圆柱形渗透仪洗净并放在水平放置的实验台上。
- 将针状探头插入渗透仪上方,并固定好。
3.2 实验过程1. 取一个干燥的三角锥形容器,并称重得到容器质量。
2. 将待测土壤取出,并通过筛网过滤掉粗颗粒。
3. 将筛好的土壤均匀放置在容器内,使其高度略高于容器高度,并记录容器加土壤后总质量。
4. 在容器顶部加入清水,使其覆盖土壤表面。
5. 打开渗透仪上方开关,使渗透仪内的水开始渗透至土壤中。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时间。
6. 当水从土壤下渗至渗透仪内时,停止计时,并记录下透水时间。
7. 移除渗透仪上方开关,将土壤从容器中取出,称重得到土壤湿重。
8. 将土壤放置在通风条件下自然干燥,然后称重得到土壤干重。
4. 数据处理与分析4.1 渗透性能指标计算根据实验过程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以下渗透性能指标:- 土壤含水量(SW):(土壤湿重-土壤干重) / 土壤干重- 水分入渗速率(IR):(土壤湿重-容器质量) / 透水时间4.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得到的渗透性能指标,可以对不同土壤类型的渗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在此可以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入渗速率,分析它们的差异性,并结合其物理性质进行解释。
5. 结论通过本次室内土壤渗透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不同土壤类型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在相同条件下,粘壤土的渗透性能较差,而沙壤土和壤土的渗透性能较好。
- 渗透性能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地和水分入渗速率的重要指标,对农田灌溉和建筑工程中的土壤渗透性状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砂壤土的渗透实验报告
![砂壤土的渗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a0f8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0.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砂壤土的渗透特性,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砂壤土的渗透系数,了解其渗透能力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将为工程设计、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渗透系数是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达西定律来描述土体的渗透过程。
达西定律表明,在稳定流动条件下,土体的渗透流量与渗透系数、水力坡度成正比,与土体截面积成反比。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力坡度下砂壤土的渗透流量,计算出渗透系数。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砂壤土样品若干,水、容器、滤纸等。
2. 实验设备:达西实验装置、量筒、秒表、电子天平、尺子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采集的砂壤土样品进行风干、筛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不同干密度的土样。
2. 实验装置:将达西实验装置安装好,确保装置密封性良好。
3. 实验步骤:a. 将制备好的土样填入实验装置中,调整水力坡度至预定值。
b. 打开水源,记录开始时间。
c. 观察并记录渗透流量,直至达到预定时间或流量。
d. 计算渗透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1 不同干密度砂壤土的渗透系数| 干密度(g/cm³) | 渗透系数(cm/s) || :--------------: | :--------------: || 1.30 | 0.20 || 1.50 | 0.30 || 1.70 | 0.40 || 1.90 | 0.50 |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干密度的增加,砂壤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干密度越大,土体孔隙率越小,孔隙连通性越差,水分在土体中的流动阻力增大,导致渗透系数增大。
六、结论1. 砂壤土的渗透系数与干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干密度越大,渗透系数越大。
2. 实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装置密封性良好,防止水分流失。
2. 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充分风干,避免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土工试验与原理渗透
![土工试验与原理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287c4a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7.png)
2024/7/17
7
第8页/共50页
渗透试验方法
2024/7/17
8
第9页/共50页
• 常水头渗透试验
➢常水头渗透试验是指通过土样的渗流在一定的 水头差影响下进行的。
1.仪器设备
(1)常水头渗透装置。70型渗透仪(基姆式渗透 仪),见图6-7,包括:
✓①有底金属圆筒(高40cm,直径10cm);
变 水 头 渗 透 试 验 装 置 示 意 图
如图3-4所示。在试验筒内装
置土样,土样的截面积为A,
高度为l。试验筒上设置储水
管,储水管截面积为a,在
试验过程中储水管的水头不
断减小。若试验开始时,储
水管水头为h1,经过时间t后
降 为 h2 。 令 在 时 间 dt 内 水 头
2024/7/17 降低了 -dh,则在dt时间内通
上图为软土地基深基坑施工时常用的防渗、护
壁围护结构,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通常是基坑外土
层中的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内水位而形成水头差,地下
水将通过坑外土层绕过板桩渗入坑内。
2024/7/17
4
第5页/共50页
土的渗透定律
❖达西(H.Darcy)渗透定律
达西(1855年)分析了大量实验
资料,发现土中单位时间渗透的
✓②金属网格(放在距筒底5~10cm处);
✓③测压孔三个,其中心距为10cm,与筒壁连接 处装有筛布;
✓④玻璃测压管(玻璃管内径0.6cm左右,用橡皮
管和测压孔相连接,固定于一直立木板上,旁
有毫米尺,作测记水头之用,三管的零点应齐
2024/7/17
平)。
9
第10页/共50页
2024/7/17
实验一 土壤渗透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一 土壤渗透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6796c1647d27284a7351d3.png)
实验一土壤渗透性的测定目的要求径流对土壤的侵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量,而透水性强的土壤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表径流量。
土壤透水性强弱常用渗透率(或渗透系数)表示。
当渗透量达到一个恒定值时的入渗量即为稳渗系数。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测定土壤渗透性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基本原理由图可以看出,在降雨初期一段时间(几分钟)内,土壤渗透速率较高,降雨量全部渗入土壤,此时土壤的渗透速率和降水速率等值,没有地表径流产生。
随着降雨时间延长、土壤含水量增高,渗透速率逐渐降低,当渗透速率小于降水速率时,地表产生径流。
仪器设备环刀(200cm3,h5.2,Φ7.0cm),量筒(100及50ml),烧杯(100ml),漏斗、漏斗架、秒表等。
方法步骤一、在室外用环刀取原状土,带回实验室内,将环刀上、下盖取下,下端换上有网孔且垫有滤纸的底盖并将该端浸入水中,同时注意水面不要超过环刀上沿。
一般砂土浸4~6h,壤土浸8~12h,粘土浸24h。
二、到预定时间将环刀取出,在上端套上一个空环刀,接口处先用胶布封好,再用熔蜡粘合,严防从接口处漏水,然后将结合的环刀放在漏斗上,架上漏斗架,漏斗下面承接有烧杯。
三、往上面的空环刀中加水,水层5cm,加水后从漏斗滴下第一滴水时开始计时,以后每隔1,2,3,5,10,……t i……t n min更换漏斗下的烧杯(间隔时间的长短,视渗透快慢而定,注意要保持一定压力梯度)分别量出渗入量Q1,Q2,Q3,Q5……Q n。
每更换一次烧杯要将上面环刀中水面加至原来高度,同时记录水温(℃)。
四、试验一般时间约1h,渗水开始稳定,否则需继续观察到单位时间内渗出水量相等时为止。
结果计算⑴渗出水总量(Q) )1(10)(321)( SQ Q Q Q Q n mm ⨯+++=式中:n Q Q Q Q ,,,321----------每次渗出水量ml ,即cm 3S-----------渗透筒的横断面积cm 210----------由cm 换算成mm 所乖的倍数这样就可算出当地面保持5cm 水层厚度时,在任何时间内渗出水的总量。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adf7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c.png)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土渗透试验,测定土样的渗透系数,从而评估土体的水文地质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渗透试验基于达西定律,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体的水量与水力梯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不同水头差下的流速,可以计算土样的渗透系数。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土样:选取代表性的土样,确保其干燥度和颗粒组成均匀一致。
2. 渗透仪:包括固定土样的容器、水头差控制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
3. 量筒、天平、秒表等辅助测量工具。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将土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确保其达到所需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2. 安装土样:将预处理后的土样均匀填充到渗透仪中,并确保土样与容器接触紧密。
3. 调整水头差:通过控制装置调整上下游的水头差,确保水头差在安全范围内。
4. 测量流量:开启水流,使用量筒和秒表记录一定时间内通过土样的水量。
5. 重复实验:改变水头差,重复测量,以获取多个数据点。
五、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不同水头差下的流量数据,通过达西定律计算得到土样的渗透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土样的渗透系数为\[ k =\frac{Q}{A(H_1 - H_2)/L} \],其中\( Q \)为流量,\( A \)为土样的横截面积,\( H_1 \)和\( H_2 \)分别为上游和下游的水头,\( L \)为土样的长度。
六、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样的渗透性,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渗透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土体的渗透能力,对于设计排水系统、评估地下水流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七、结论通过本次土渗透试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渗透系数,并对其水文地质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验结果将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八、建议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土样的具体特性和工程需求,进一步优化土渗透试验的条件和方法,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模板性质的实验报告,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数据和结果进行编写。
细粒土渗透实验报告
![细粒土渗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bd8c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4.png)
细粒土渗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细粒土的渗透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了解细粒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渗透性能,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原理渗透性实验是通过模拟水在土体中的渗透过程,测量渗透液的流量和水头下降以评估土体的渗透性能。
本实验采用恒水头法进行研究,即固定水头并测量渗透液的流量。
实验装置和材料实验装置包括水桶、细粒土样、渗透仪、水头计和计时器等。
实验使用细粒土样,其颗粒直径小于0.075mm,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取样和筛分。
实验步骤1. 准备细粒土样:将细粒土样收集后进行筛分,选择表观密度较大的细粒土样进行实验。
2. 准备土样:将细粒土样压实到规定的密度,并保持土样充分湿润。
3. 安装渗透仪:将已湿润的细粒土样装入渗透仪,并固定好。
4. 调整水头:通过调整水桶或水头计的高度,使得水头保持恒定。
(注:水头的选择根据所需的实验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5. 测量水头和流量:开始实验后,方便测量水头和记录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6.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渗透速度、渗透系数等参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时间(分钟)渗透液流量(mL)- -0 05 1010 2015 3020 3525 3830 40根据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参数:- 渗透速度:渗透液流量随时间的变化速率。
- 渗透系数:标志土体渗透性能的参数。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细粒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渗透性能数据,并计算了相应的渗透速度和渗透系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时间的增加,渗透液流量逐渐增加,说明细粒土的渗透性能较好。
2. 渗透速度和渗透系数能够客观地反映细粒土的渗透性能,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望本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细粒土的渗透性能提供了基础。
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改变细粒土的颗粒大小、湿润度等条件,并结合不同的实验方法,对细粒土的渗透性能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1. [《岩土工程学》第三版](2. [《土工试验方法规程》](。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7e51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3.png)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的渗透性质,了解土壤中水分的渗透能力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实验原理土壤的渗透性是指水分通过土壤的能力。
渗透性取决于土壤颗粒的形态、颗粒间的间隙、孔隙内部的连接性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常用的土壤渗透性指标有渗透系数、渗透速率和持水能力等。
本实验采用土渗透试验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土壤中水分的渗透情况,测量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以评估土壤渗透性能。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收集所需实验设备和土样,确保实验仪器能正常运行。
2. 试验土样采集随机采集代表性的土样,在现场取得土壤样品。
3. 准备试验设备准备好试验装置,包括渗透仪、水桶、水泵、测量尺、台秤等。
4. 渗透试验操作将装置组装好,将土样放入装置中,调整土样的高度和宽度,使其紧密贴合。
倒入一定量的水,开始进行试验。
5. 观察和记录观察土壤中水分的渗透情况,记录下开始和结束时的水位差,记录时间和渗透速率。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壤的渗透系数、渗透速率以及持水能力等指标。
7.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壤的渗透性质及其对水分的保持能力。
实验结果与讨论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土壤的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结果如下:- 渗透速率:X cm/h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渗透系数:Y cm/s (根据实际计算结果填写)渗透能力根据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土壤的渗透能力及其对水分的保持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根据实际分析结果填写)- 土壤的渗透速率较快/较慢,具有很好/较差的渗透性。
- 渗透系数表明土壤的渗透性能很高/较低。
- 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强/较弱,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较好/较差。
结论通过本次土渗透试验,我们对土壤的渗透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渗透能力对水分的保持能力有很大影响,渗透系数是评估土壤渗透性的重要指标。
实验的结果对土壤的水文性质和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土力学土的渗透性与渗透问题
![土力学土的渗透性与渗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f4f6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4.png)
设饱和土体内某一研究平面的 总面积为A,其中粒间接触面积之 和为As ,则该平面内由孔隙水所占 面积为 Aw =A-As.若由外荷(和/或 自重)在该研究平面上所引起的法 向总应力为,如图所示,那么,它 必将由该面上的孔隙水和粒间接触 面共同来分担,即该面上的总法向 力等于孔隙水所承担的力和粒间所 承担的力之和,于是可以写成:
式中,右端第一项Psv/A为全部竖向 粒间作用力之和除以横断面积A,它 代表全面积A上的平均竖直向粒间应力,并定义为有效应力,习惯上用 ‘ 表示。有端第二项中的As/A,试验研究表明,粒间接触面积As不超过 0.03A,故 As/A可忽略不计。于是上式可简化为:
=‘ 十 u 即为著名的有效应力原理
第18页/共26页
(1)几何条件 土中粗颗粒所构成的孔隙直径必须大于细颗粒的直径,才可能让细 颗粒在其中移动,这是管涌产生的必要条件。 (2)水力条件 渗透力能够带动细颗粒在孔隙间滚动或移动是发生管涌的水力条件, 可用管涌的水力坡降表示。 流土现象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渗出处,不发生在土体内部。而管涌 现象可以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以发生于土体的内部。
渗流量之和,即 将达西定律代入上式可得沿水平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kx:
(二)竖直向渗流 竖直渗流的特点: (1)根据水流连续原理,流经各土层的流速与流经等效土层的流速
相同,即 (2)流经等效土层H的总水头损失h等于各层上的水头损失之和,即 将达西定律代入上式可得沿竖直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kz:
第9页/共26页
测管水头:位置水头与压力水头之和 h= z+ u/w
测管水头代表的是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总势能
伯努里方程用于土中渗流时有两点需要指出: (1)饱和土体中两点间是否出现渗流,完全是由总水头差决定。只有当 两点间的总水头差时,才会发生水从总水头高的点向总水头低的点 流动。 (2)由于土中渗流阻力大,故流速 v 在一般情况下都很小,因而形成的 流速水头也很小,为简便起见可以忽略。渗流中任一点的总水头就可 用测管水头来代替。 水力坡降
土力学实验报告渗透实验
![土力学实验报告渗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812c6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渗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测定土样渗透系数的方法。
3. 分析不同土样和不同条件下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渗透实验是土力学中研究土体渗透性能的重要实验方法。
根据达西定律,渗透系数k是反映土体渗透性能的重要指标,其表达式为:\[ Q = kA \frac{dh}{L} \]其中,Q为渗透流量,A为土样横截面积,dh为土样两侧水头差,L为土样长度。
通过测定不同水头差下的渗透流量,可以计算出土样的渗透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渗透实验装置:包括渗透仪、土样、量筒、水头差计等。
2. 土样:选取不同土质、不同颗粒级配的土样。
3. 水源:清水。
四、实验步骤1. 将土样制备成圆柱形,并测量其直径和高度。
2. 将土样放入渗透仪中,调整水头差计,确保水头差稳定。
3. 记录初始时刻的渗透流量和土样两侧水头差。
4.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渗透流量和土样两侧水头差。
5. 绘制渗透流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计算渗透系数。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实验数据| 时间(min) | 渗透流量(cm³/min) | 水头差(cm) || :----------: | :-------------------: | :----------: || 0 | 0.5 | 5 || 10 | 1.2 | 5 || 20 | 1.8 | 5 || 30 | 2.5 | 5 || 40 | 3.2 | 5 || 50 | 3.8 | 5 || 60 | 4.5 | 5 |2. 结果分析(1)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土样的渗透流量随时间逐渐增大,说明土样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2)绘制渗透流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渗透流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说明土样的渗透系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恒定。
(3)根据达西定律,可以计算出土样的渗透系数为:\[ k = \frac{Q}{A \frac{dh}{L}} = \frac{0.5}{\pi \times (5/2)^2\times 5} = 0.013 \, \text{cm/min} \]六、结论1. 通过渗透实验,掌握了测定土样渗透系数的方法。
土力学试验总结(2篇)
![土力学试验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b74b9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e.png)
土力学试验总结土力学是工程力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经过____个多月的学习,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新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学校为我们专业开设土力学实验课程。
土力学实验我们供选作了____个有代表性的实验,分别是:1、颗粒分析试验2、界限含水率(稠度)试验3、渗透试验4、压缩试验5、直接剪切试验。
我们做试验的顺序基本上是和理论课程同步的。
我们首先做的实验是颗粒分析试验。
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干土中各颗粒含量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土的大小、级配和粒组含量是土的工程分类的重要依据。
由于我们选用的土粒粒径小于____mm,因此我们选用了密度计法。
这次试验做起来还算是比较轻松,但处理数据却有一定的困难,这个也是土力学试验这一门课的比较明显的特点。
这次土力学试验规范了我写试验报告的模式,相比这对于以后我写报告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更好的将土的液塑限指标和土的含水率联系起来,我们又做了界限含水率(稠度)试验。
这个试验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用电子天平测出的是土和盒子的质量,因此,要减去盒子的质量才能的出土的质量。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的体验土的渗透性这一个特点,我们又做了渗透试验。
这个试验是基于达西定律建立起来的理论。
经过理论的推导可以得知渗流速度是和土的渗透系数和水力梯度有关的,根据土的种类的不同,我们选用了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两个试验方案。
这个试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压缩试验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试验。
这个试验和最后一个直接剪切试验有点相似。
在做直接剪切试验中要注意有一个步骤是把销钉去掉后才加载的,结果我们忘记了去销钉,幸亏老师的提醒,我们才把这个错误改过来。
做试验要讲究一个认真仔细。
以上是我对这一学期土力学试验的一个小结,我从这次总结中也学到了好多东西。
土力学试验总结(二)一、引言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通过试验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可以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土壤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壤渗透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a1b5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0.png)
土壤渗透试验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土壤渗透试验,了解土壤孔隙结构和渗透能力,为农田治理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2. 实验原理土壤渗透试验是通过浸渗水分进入土壤,测量其渗透速率和渗透量来评估土壤渗透能力的试验方法。
土壤渗透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水分通过土壤垂直渗透的能力。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土壤样品- 可测量渗透速率和渗透量的渗透仪器- 试验容器和水源4. 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样品:从待测区域中采集土壤样品,并将其晾干或保持自然状态。
2. 准备试验容器:将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确保其底部有足够的孔隙用于排水。
3. 安装渗透仪器:将渗透仪器安装在试验容器上,并将底部孔隙堵塞,确保水只能从土壤顶部进入。
4. 加入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均匀地填入试验容器中,注意不要压实。
5. 测量渗透速率:打开水源,让水从渗透仪器顶部进入土壤,记录水从土壤中渗透到底部孔隙的时间,并计算出渗透速率。
6. 测量渗透量:持续浸泡一段时间后关闭水源,将渗透仪器取下,测量底部孔隙中积累的水量,并计算出渗透量。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一次土壤渗透试验。
测得渗透速率为10 mL/min,渗透量为200 mL。
根据实验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试验了解土壤渗透能力。
根据渗透速率和渗透量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该土壤的渗透能力较好,水分能够较快地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层。
这对于农田灌溉和地下水补给而言非常有利。
6.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壤渗透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渗透速率和渗透量是评估土壤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
2. 测得的渗透速率为10 mL/min,渗透量为200 mL,说明该土壤的渗透能力较好。
3. 了解土壤渗透能力对于农田治理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7. 实验总结与改进本次土壤渗透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是,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1.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试验条件的一致性,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土力学渗透实验汇总情况
![土力学渗透实验汇总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594f9f4d5acfa1c7aa00cc31.png)
3.2.2 尾矿的渗透特性影响上游法筑坝尾矿库安全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中,尾矿库的渗流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只有深入分析尾矿库的渗流状态,才能确定合理的筑坝工程指标,选择合适的排渗方案,从而保证尾矿库的安全[65,73,74]。
目前,国内外对尾矿库进行渗流分析时很少考虑尾矿的渗透系数随填埋位置和时间的变化。
近代土力学的研究表明,土的渗透特性与土中孔隙的多少和孔隙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随着尾矿的排放,下部堆积尾矿的上覆土压力逐渐增加。
在上覆土压力的作用下,尾矿将逐渐排水固结,随着固结的进行,尾矿孔隙比逐渐减小,而孔隙比的减小必然引起渗透系数的变化。
堆积尾矿的渗透系数与上部固结压力和孔隙比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75-76]。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固结压力和孔隙比条件下各类尾矿的渗透系数变化情况,从而为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1)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说明①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构造说明现有技术中进行土样渗透试验主要仪器为《土工试验方法标准》[68](GB/T50123-1999)中所述的“常水头渗透试验”中的常水头渗透仪和“变水头渗透试验”中的变水头渗透仪。
上述仪器仅能进行单纯的渗透试验,但无法定量并均匀施加固结压力,因此很难精确得到孔隙比,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
针对目前常见渗透试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为了减少同一试验中相同土样的制备数量和消除同一试验相同土样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作者在70型渗透仪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改进,自行研制了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定量、均匀施加固结压力,精确测定单一固结压力下的渗透系数的基本目的,而且实现了针对一个土样可以连续精确测定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土样的渗透系数,得到固结压力—孔隙比—渗透系数的定量变化规律,弥补了普通渗透装置由于无法定量、均匀施加固结压力,导致无法精确测定固结压力条件下土样的渗透系数,同时也不能连续测定不同固结压力下土样渗透系数的不足,提高了固结压力下渗透系数的测量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测定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土样渗透性的试验次数,该参数精度的提高使相关问题的研究更贴近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尾矿的渗透特性影响上游法筑坝尾矿库安全稳定性的诸多因素中,尾矿库的渗流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只有深入分析尾矿库的渗流状态,才能确定合理的筑坝工程指标,选择合适的排渗方案,从而保证尾矿库的安全[65,73,74]。
目前,国内外对尾矿库进行渗流分析时很少考虑尾矿的渗透系数随填埋位置和时间的变化。
近代土力学的研究表明,土的渗透特性与土中孔隙的多少和孔隙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随着尾矿的排放,下部堆积尾矿的上覆土压力逐渐增加。
在上覆土压力的作用下,尾矿将逐渐排水固结,随着固结的进行,尾矿孔隙比逐渐减小,而孔隙比的减小必然引起渗透系数的变化。
堆积尾矿的渗透系数与上部固结压力和孔隙比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75-76]。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固结压力和孔隙比条件下各类尾矿的渗透系数变化情况,从而为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1)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说明①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构造说明现有技术中进行土样渗透试验主要仪器为《土工试验方法标准》[68](GB/T50123-1999)中所述的“常水头渗透试验”中的常水头渗透仪和“变水头渗透试验”中的变水头渗透仪。
上述仪器仅能进行单纯的渗透试验,但无法定量并均匀施加固结压力,因此很难精确得到孔隙比,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
针对目前常见渗透试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为了减少同一试验中相同土样的制备数量和消除同一试验相同土样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作者在70型渗透仪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改进,自行研制了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定量、均匀施加固结压力,精确测定单一固结压力下的渗透系数的基本目的,而且实现了针对一个土样可以连续精确测定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土样的渗透系数,得到固结压力—孔隙比—渗透系数的定量变化规律,弥补了普通渗透装置由于无法定量、均匀施加固结压力,导致无法精确测定固结压力条件下土样的渗透系数,同时也不能连续测定不同固结压力下土样渗透系数的不足,提高了固结压力下渗透系数的测量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测定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土样渗透性的试验次数,该参数精度的提高使相关问题的研究更贴近实际。
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的详细构造如图3.6所示:图3.6 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示意图 Fig. 3.6 Schematic plot of Osmotic Oedometer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构造说明:本装置的溢水孔亦是测量孔。
通过加压活塞可以改变土样所承受的轴向荷载,加压活塞与加压筒的筒壁之间有间隙,水可在加压活塞与加压筒筒壁之间自由流动。
②试验方法:a.将透水石放入加压筒的底部,在透水石上放一层滤纸并将土样放入加压筒的内腔中,在土样上再放一层滤纸,放上透水石并在透水石上放上加压活塞;b.在支架两边分别安装1个百分表,并使两个百分表的触头分别顶在加压筒的上表面,在进水口上安装进水管,在溢水孔上安装流量计或在溢水孔外设置量筒,将本装置安装在固结试验台上;c.通过安装在进水口上的进水管向加压筒内注水,使土样排气、饱和;d.通过固结试验台施加一定的固结压力来模拟试样的不同压力状态,通过百分表读取土样的轴向变形量,当土样变形稳定时,测定渗透系数;e.通过固结试验台改变固结压力,再次进行其他固结压力条件下的渗透试验。
(2)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尾矿固结渗透试验①实验内容:使用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采用常水头法分别测定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及混合尾矿、分层尾矿在0 kPa 、32.5 kPa 、65 kPa 、130 kPa 、260 kPa 、390 kPa 、780 kPa 、1170 kPa 八级固结压力下的渗透系数,每施加一级荷载后需等待沉降稳定后再测量其渗透系数,每个渗透系数测两次,固结稳定的1—加压活塞; 2—加压筒; 3—进水口; 4—溢水孔; 5—支架; 6—透水石; 7—滤纸; 8—土样; 9—量筒。
.判别标准为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01 mm。
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级荷载下的渗透系数。
为了减小试验误差,所有试验均在常温下进行。
②砂类尾矿固结—渗透试验方法:砂类尾矿渗透系数很大,因此为避免由于透水石渗透系数小于砂类尾矿渗透系数而造成的测量结果错误,采用金属网代替透水石,并在金属网上边铺上一层粗砂代替滤纸作为反滤层来进行砂类尾矿的固结—渗透试验。
修正各砂类尾矿的实际固结数据,以消除两端反滤层及金属网压缩变形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得到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砂类尾矿的实际单位沉降量和孔隙比。
图 3.7 固结—渗透联合测定装置图 3.8 尾矿的固结—渗透联合试验Fig. 3.7 Osmotic Oedometer Fig. 3.8 Osmotic Oedometer test of tailings③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的渗透试验结果及分析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孔隙比数据如表3.8所示:表3.8 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在各固结压力下的孔隙比数据 Tab. 3.8 Void ratio datas of all types of tailings under consolidation pressures固结压力/kPa 孔隙比e阿哈来 尾细砂 阿哈来 尾粉砂 阿哈来 尾粉土 阿哈来 原尾矿 同乃 尾粉砂 同乃 尾粉土 同乃 原尾矿 0 0.851 0.849 1.529 0.839 0.993 1.145 1.021 32.5 0.846 0.836 1.513 0.875 0.924 1.032 0.946 65 0.839 0.829 1.5 0.862 0.847 0.968 0.889 130 0.832 0.818 1.489 0.856 0.758 0.934 0.848 260 0.821 0.8 1.471 0.84 0.683 0.897 0.763 390 0.814 0.789 1.459 0.825 0.659 0.853 0.734 780 0.801 0.778 1.438 0.801 0.614 0.821 0.702 11700.7840.7691.4240.7970.5980.7820.679根据表3.8绘制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孔隙比与固结压力关系曲线,如图3.9、3.10所示:阿哈来原尾矿孔隙比e固结压力P(kpa)图3.9阿哈来尾矿库各类型尾矿的e p -关系Fig. 3.9 Relationship of e p - of all types of the A halai tailings孔隙比e固结压力P(kpa)图3.10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的e p -关系Fig. 3.10 Relationship of e p - of all types of the Tong nai tailings当固结压力增大时,各种尾矿试样的压缩规律与前面的压缩特性规律相近,但因有持续水流的作用,其结果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阿哈来原尾矿和同乃尾粉土试样上,其孔隙比随固结压力的增大变化梯度稍大,阿哈来尾粉砂的最终孔隙比最小。
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尾矿土样渗透系数数据如表3.9所示:表3.9 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渗透系数数据 Tab. 3.9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atas of all types of tailings under consolidation pressures 固结压力/kPa 渗透系数/(10-2cm/s)阿哈来 尾细砂 阿哈来 尾粉砂 阿哈来 尾粉土 阿哈来 原尾矿 同乃 尾粉砂 同乃 尾粉土 同乃 原尾矿 0 6.29 9.2 0.0891 0.58 0.095 0.0053 0.0065 32.5 6.19 8.18 0.0746 0.5 0.084 0.0042 0.0056 65 6.015 7.68 0.0669 0.42 0.077 0.0039 0.0052 130 5.804 6.98 0.0616 0.37 0.072 0.0037 0.0049 260 5.65 6.56 0.0565 0.34 0.068 0.0035 0.0047 390 5.54 6.31 0.0529 0.32 0.067 0.0032 0.0045 780 5.41 5.78 0.0486 0.3 0.066 0.0031 0.0044 11705.335.460.04650.290.0650.00290.0043根据数据表3.9绘制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渗透系数与固结压力关系曲线图3.11、3.12:1.0x102.0x103.0x104.0x105.0x106.0x107.0x108.0x109.0x10渗透系数k (c m /s )固结压力(KPa)图3.11 阿哈来尾矿库各类型尾矿k p -关系Fig. 3.11 Relationship of k p - of all types of the A halai tailings渗透系数k (c m /s )固结压力P(KPa)图3.12 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k p -关系Fig. 3.12 Relationship of k p - of all types of the Tong nai tailings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试样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相关关系,如表3.10所示:表3.10 阿哈来、同乃各类型尾矿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数据 阿哈来尾细砂孔隙比e 0.851 0.846 0.839 0.832 0.821 0.814 0.801 0.784 渗透系数k(10-2 cm/s ) 6.29 6.196.0155.8045.655.545.415.33阿哈来 尾粉砂孔隙比e 0.849 0.836 0.829 0.818 0.800 0.789 0.778 0.769 渗透系数k (10-2 cm/s ) 9.2 8.187.686.986.566.315.785.46阿哈来 尾粉土孔隙比e 1.529 1.513 1.500 1.489 1.471 1.459 1.438 1.424 渗透系数k (10-2 cm/s ) 0.0891 0.07460.06690.06160.05650.05290.04860.0465阿哈来 原尾矿 孔隙比e 0.839 0.875 0.862 0.856 0.840 0.825 0.801 0.797 渗透系数k(10-2 cm/s ) 0.580.50.420.370.340.320.30.29尾粉砂渗透系数k (10-2cm/s ) 0.0950.084 0.077 0.072 0.068 0.067 0.066 0.065同乃 尾粉土 孔隙比e 1.145 1.032 0.968 0.934 0.897 0.853 0.821 0.782 渗透系数k (10-2cm/s ) 0.00530.00420.00390.00370.00350.00320.00310.0029同乃 原尾矿孔隙比e 1.021 0.946 0.889 0.848 0.763 0.734 0.702 0.679 渗透系数k (10-2 cm/s )0.00650.00560.00520.00490.00470.00450.00440.0043根据表3.10中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作各尾矿土样的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曲线,如图3.13~3.19所示:1.0x102.0x103.0x104.0x105.0x106.0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3 阿哈来尾细砂k e -关系Fig. 3.13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A halai fine sand tailings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5.0x105.5x106.0x106.5x107.0x107.5x108.0x108.5x109.0x109.5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4 阿哈来尾粉砂k e -关系Fig. 3.14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A halai fine silty sand tailings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5.0x105.5x106.0x106.5x107.0x107.5x108.0x108.5x109.0x109.5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5 阿哈来尾粉土k e -关系Fig. 3.15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A halai silty soil tailings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5.0x105.5x106.0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6 阿哈来原尾矿k e -关系Fig. 3.16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A halai original tailings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5.0x105.5x106.0x106.5x107.0x107.5x108.0x108.5x109.0x109.5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7 同乃尾粉砂k e -关系Fig. 3.17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Tong nai silty sand tailings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5.0x105.5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8 同乃尾粉土k e -关系Fig. 3.18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Tong nai silty soil tailings5.0x101.0x101.5x102.0x102.5x103.0x103.5x104.0x104.5x105.0x105.5x106.0x106.5x10渗透系数k (c m /s )孔隙比e图3.19 同乃原尾矿k e -关系Fig. 3.19 Relationship of k e - of the Tong nai original tailings由图3.13~3.19可知,阿哈来、同乃尾矿库各类型尾矿的渗透系数均随着孔隙比的减小而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其中的阿哈来尾粉土、阿哈来原尾矿、同乃尾粉土减小了1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