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设计文档
整车线束电路设计规范
![整车线束电路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09d0711844769eae009ed69.png)
整车线束电路设计规范目录第一章、项目前期准备阶段1.1、产品开发类型的确定1.2、产品基本信息第二章、概念设计阶段2.1、整车配置表的分析2.2、Benchmark 车型分析测试2.3、知识产权分析2.4、重大、典型历史质量风险排除2.5、设计构想书的编制2.6、整车电路控制策略的编制2.7、DEFMEA 编制第三章、工程设计阶段3.1、电器属性表汇总3.2、整车三维数据分析3.3、线束三维布线3.4、电源分配图和搭铁分布图设计3.5、保险盒的设计选型3.6、整车原理图的设计3.7、线束二维图纸的设计第四章、设计验证阶段4.1、装配性检测4.2、整车功能检测4.3、启动性能检测4.4、温度场检测4.5、温度场检测第五章、设计完成及生产准备阶段概述:整车电路设计主要任务是实现整车电器系统的集成匹配,通过线束将蓄电池、发电机、电器盒、各种控制器和车用电器等,按照一定的控制关系连接起来,实现整车电器的正常工作。
依据整车电路设计特点,把整车电路开发分为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和设计完成及生产准备阶段。
整车电路开发流程图第一章项目前期准备阶段1.1、产品开发类型的确定整车项目的新产品开发可分为:平台开发、车型开发、变型开发。
新产品开发属于何种类型,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在产品型谱规划阶段和新产品建议阶段根据新产品前期研究成果和项目的战略内容来确定。
几种开发模式分别定义如下:平台开发:开发全新的平台,全新整车造型、系统结构、配置、布置的整车项目。
如项目车型开发:在已有平台的基础上,全新整车造型和布置,通常选用已开发成熟的零部件,对整车系统结构进行改动的整车项目。
如PM 项目变型开发:保留平台,通过局部改变造型和布置,选用已开发成熟的零部件对车型进行小范围改动的整车项目。
如项目不同的开发类型决定了我们在项目上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工作范围,而新车型开发类型及平台类型的确定,对项目小组成员的确定、项目投入的预算以及整车电器目标的设定等起着重要作用。
汽车电线束的设计和制造
![汽车电线束的设计和制造](https://img.taocdn.com/s3/m/4a4d60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d.png)
3、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在制造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标 准,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要求。例如,要检查电线的导电性能、绝缘性能、 耐高温性能等,以确保电线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汽车电线束的应用
在汽车电线束的应用阶段,主要任务是在交付客户前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改善,不断地优化设计和制造流程。
一、原材料及设备
电线电缆的制造首先需要用到各种原材料,如铜、铝等金属导体,聚氯乙烯、 聚乙烯等塑料绝缘材料,以及各种添加剂和填充物等。这些原材料的选取对电线 电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制造电线电缆还需要各种复 杂的设备和工具,如拉丝机、绞线机、绝缘层挤出机等。
二、制造流程
电线电缆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拉丝:将铜、铝等金属原材料通过拉丝机加工成线径合适的线材。
3、电线规格、颜色、形状等参数:要根据用电设备和电路设计情况,选择 合适的电线规格、颜色和形状等参数。不同规格的电线将承受不同的电流负荷, 而不同颜色的电线有助于区分不同的线路,方便维修和更换。
二、汽车电线束的制造
在汽车电线束的制造阶段,主要任务是选择高品质的电线原材料,通过严格 的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确保电线束的品质和安全性。
3、优化设计和制造流程:在问题处理和改善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地优化设 计和制造流程。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 定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不断优化汽车电线 束的设计和制造。
参考内容
标题:QC T 29106 汽车电线束 技术条件
摘要:本次演示介绍了QC T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包括其定义、作用、要 求和应用。通过了解这些技术条件,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电线束的设计和制造过 程,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汽车线束系统如何设计_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
![汽车线束系统如何设计_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366fa4cc22bcd127ff0c02.png)
汽车线束系统如何设计_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
线束系统作为汽车神经,充当着联系中央控制部件和汽车各用电器的重任,线束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
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电子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电器的迅猛增加,加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提高,线束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变得更为重要和严格。
一、设计流程
线束系统的设计是一项严谨工程,讲究循序渐进,图1是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流程。
二、布置原则
2.1 前期规划
在整车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阶段,就要融入线束的整体布置意识,做好前期策划。
蓄电池、保险盒、中央控制部件最好能集中布置,不仅可以节约主干线束成本,减少整车整体质量,提高线束布置美感,还能大大降低火烧车风险率。
2.2 模块化
应根据整机功能与特点做到线束系统的模块化,方便拆装,便于维修,节省车辆保养与维修时间。
图2是一款乘用车的线束系统的三维布线图,共分为发动机线束、起动电缆线束、前部线束、仪表线束、顶灯线束、左前门线束、左中门线束、右前门线束、右中门线束、尾门线束、底盘线束11个模块。
2.3 布置环境
线束布置时应尽量避开锐边、高温、油路、水管、运动部件区域,保证布置可靠性。
若不能避开,则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如发动机舱内,发动机线束应充分考虑发动机震动、排气歧管周围的热辐射问题,每200mm必须设定一固定点,距离热源应不小于100mm,线束与热源之前附加隔热罩,导线束外用耐高温波纹管包扎。
而车门线束应着重考虑过孔、密封、装配因素等,过孔时采用塑胶保护套,防止线束因磨损造成的功能失效;尽量布置在。
整车部设计手册-电器线束部分
![整车部设计手册-电器线束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415b86a2ad02de80d5d84006.png)
总布置篇第三章电器线束布置本章共分三个部分,阐述在整车开发中的电器线束布置。
第一部分为整车电器,第二部分为电气控制模块与车载网络系统,第三部分为空调系统,第四部分是整车线束。
每个部分在介绍电器及线束各系统及部件组成与功能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在整车开发各个阶段,电器各系统部件布置以及布置要求等。
总布置工作贯穿于整车开发流程各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工作。
前期策划阶段,根据产品定义描述进行机舱、下车身和车身内外饰的初步总布置。
电器部分,需根据输入的借用件清单,在机舱动力总成布置基础上进行机舱及下车身部分电器借用件的初步布置,车身内外饰部分电器借用件则需从人机工程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初步布置,分析布置空间的可行性。
并将新开发件的位置及限制条件进行初步定义。
造型设计阶段,进行发动机舱、下车身和车身内外饰部分电器件的详细布置以及整车线束的初步布置。
工程设计阶段,根据输入的电器更改件和新开发件进行布置检查和校核;审查零部件状态,协调专业科室进行零部件的更改设计;检查零部件拆装方便性以及评估产品可维修性。
整车线束部分,需根据整车车身和内外饰三维数据、整车电气设计方案及电器原理图等的不断更新调整,对三维线束分块及布置走向、插拔空间和拆装维修空间等进行校核。
验证阶段,进行工程样车的总布置验证和评审;跟踪试制试验中的问题,协调专业科室解决相关的问题;在试制样车阶段,验证零部件拆装方便性和产品可维护性。
3.1 整车电器3.1.1 蓄电池蓄电池介绍1〕蓄电池功能汽车蓄电池是起动用蓄电池,它满足起动发动机的需要,即在5~10s的短时间内,提供汽车起动发动机足够大的电流。
蓄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可逆直流电源装置。
在汽车上,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向用电设备供电。
在发动机工作时,用电设备所需电能主要由发电机供给。
蓄电池的功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供电;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时向用电设备供电;发电机超载时,协助发电机供电;发电机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动势时,将发电机的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吸收发电机的过电压,保护车用电子元器件。
车辆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车辆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12a231f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5.png)
车辆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更大的增值,成为各大公司共同努力的方向,保证汽车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效的生产调度方式已成为现代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与核心,因而在理论与实际上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车辆:生产管理:系统1车辆生产管理概述随着汽车制造企业日益增多的产品多元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因此,汽车生产管理体系就产生了,它的主要作用是规划汽车生产,根据产品的需要定制产品文件,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生产计划。
电脑的运行取代了人工的计算和统筹,大大地提升了工程的执行效率,也提升了生产的进度,同时还可以根据目前的生产情况,对目前的生产情况进行了更加的灵活,可以根据目前的生产情况来进行生产,还可以实时的监测到公司的原材料,进行资源的调配,非常的方便。
在信息时代,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对汽车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生产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手工控制生产,会极大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有效地制定出相应的生产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此,提出了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组织汽车制造过程的汽车制造系统。
该工程建立了汽车生产的合理框架和完整的体系结构,以便根据已有的结构来制定生产计划,从而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生产厂家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规范生产过程,方便生产。
2系统总体设计2.1架构设计模式是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
将某一问题的解法归纳为理论层面,即为范式。
亚历山大给出了一个定义:每一种模式都会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产生一个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描述。
这样,这些已有的解决办法可以被无数次地使用,而不需要重复同样的工作。
框架,即一种应用程序的半成品,是一组组件,用于选择自己的系统。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3ad64d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0.png)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摘要:汽车线束系统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程,要兼顾插接器的匹配选型、整车管线布置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并满足整车性能要求,以及整车的使用工况、周边环境和用户驾驶习惯等多个因素,选择最优的线束布置设计方案。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关键词:汽车;电线束;轻量化;设计方法引言随着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线束的质量、体积也随之增大。
为了确保整车电器设备能够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保持可靠的连接,将全车各电器设备使用不同规格、颜色、耐温等级的导线及护套、端子,通过合理的布线并充分考虑装配及维修的需要,将整车所需的导线连接整合,再通过定位件、保护管等部件按照合理的工艺捆扎到一起,就形成了线束。
1汽车线束概括及特点车身线束也叫做地板线束,即主要布置在汽车地板上,也是贯穿汽车主体的一种线束。
从产品角度看,车身线束的质量在整车线束中较大,长度最长,卡扣、扎带数量最多;从工艺制造上来看,因车身线束较长,工装模具也是较大的一种;从设计角度来看,由于其在内饰板、地毯等下方布置,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见的,无法直观判断损坏程度,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其防护;从装配角度来看,车身线束在装配顺序上是比较靠前的位置,是在内饰一工位装配,其所需要的工时也是线束中较多的[1]。
2电线束产品分析电线束由导线、护套、端子、熔断丝、继电器以及其他能够起到绝缘、保护、固定、密封等作用的零部件组成。
与现代自动化生产工艺不同,汽车电线束产品是管理密集、劳动力密集、零部件密集为一身的特殊产品,能够实现自动化工艺的工序有限,对过程管控能力、品质保证能力及操作人员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各个系别的整车已经形成体系,那么与之配套的零部件自然各成体系,线束产品亦不例外,车系不同,线束产品中使用的零部件亦不相同。
构成线束产品实体的零部件种类大约在20类以上,如护套、端子、电线、定位件、雨塞、熔断丝盒、继电器、橡胶件、管材、胶带以及泡沫条等,其中按照使用部位不同,使用的零部件材质亦不相同。
汽车线束设计
![汽车线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74eed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e.png)
汽车线束设计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
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一、整车电路设计(一)电源分配设计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世界各国的汽车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
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1、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或30电)。
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这些件即使汽车发动不起来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到站点维修等。
如:发动机ECU及发动机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燃油泵的工作电源、ABS控制器的电源、诊断接口电源等。
2、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或巧电)。
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发动机工作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发电机的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
如:仪表电源、制动灯电源、安全气囊电源等。
3、发动机起动时卸掉负载的电源(一般称为ACC电源)。
这部分电器件一般所带的负载较大,且在汽车起动时不必工作。
一般有点烟器电源、空调电源、收放机电源、刮水器电源等。
(二)线路保护设计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
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断路顺和易熔线。
1.熔断器的选取原则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千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熔断器。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
汽车线束生产工程管理方案
![汽车线束生产工程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c857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4.png)
汽车线束生产工程管理方案一、汽车线束生产工程管理的重要性1.1、对汽车质量的影响汽车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线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
因此,合理而有效的线束生产工程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1.2、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线束为汽车的各种电气设备提供电力,任何线束质量问题都可能引发汽车的电气故障,甚至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合理的线束生产工程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1.3、对成本的影响线束的质量问题会导致汽车的维修和召回成本大幅增加,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
合理的线束生产工程管理可以降低线束的故障率,减少维修和召回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2.1、现有问题目前汽车线束生产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不规范;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管理混乱;三、质量控制不严格;四、成本控制不到位。
2.2、解决方案对于现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2.2.1、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稳定供应。
同时,对库存进行合理管理,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
2.2.2、生产工序管理建立清晰的生产工序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工序的责任和要求,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流程顺畅,避免过多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2.2.3、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个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每个线束的质量符合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2.2.4、成本控制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合理、节约。
三、线束生产工程管理方案3.1、组织结构建设建立线束生产工程管理团队,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权利,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3.2、生产工艺流程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对每个工序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规定,保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汽车线束工作规章制度
![汽车线束工作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3674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d.png)
汽车线束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汽车线束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组织架构1. 汽车线束工作由生产部门负责,设立专门的线束工作组,负责线束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工作。
2. 线束工作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领导线束工作,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3. 线束工作组成员包括设计师、制作工程师、安装工程师等。
第三章工作流程1. 线束设计(1)接受车辆设计要求,制定线束设计方案。
(2)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线束布局、线径、线种等要求。
(3)制定线束设计图纸,交由制作工程师进行制作。
2. 线束制作(1)根据设计图纸,准备所需线束材料和设备。
(2)进行线束制作,注意线束的长度、连接方式、保护措施等。
(3)完成线束制作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线束质量达标。
3. 线束安装(1)接受车辆安装要求,确定线束安装位置。
(2)进行线束安装工作,注意线束的布局、固定方式、连接方式等。
(3)完成线束安装后,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线束连接正确、功能正常。
第四章工作要求1. 线束设计要求(1)根据车辆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线束设计方案。
(2)选用优质的线束材料,确保线束质量。
(3)设计线束时,考虑线束的耐久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2. 线束制作要求(1)线束的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线束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短路、断路等安全隐患。
(3)线束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线束,避免损坏。
3. 线束安装要求(1)线束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注意线束的布局、固定方式,避免线束交叉、拉扯等现象。
(3)线束安装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线束连接正确、功能正常。
第五章工作安全1. 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生产。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具,如手套、安全帽、护目镜等。
3. 使用线束制作设备时,必须定期检查设备安全装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对线束制作废料、危险废物等进行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汽车线束项目规划方案
![汽车线束项目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a8c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7.png)
汽车线束项目规划方案
汽车线束方案
一、项目背景
1.1基本情况
1.2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汽车线束系统,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使汽车具备一定的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通用性,满足用户的高要求。
二、项目总体规划
2.1确定项目参与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确定参与者。
项目参与者包括客户方、供应
商方、物流方、设计方、技术方和工厂方,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本次项目的最终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2.2确定项目时间安排
项目实施的时间安排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本次项目时间安排分为:招标、标书评估、供应商技术支持、物料配置、设计制图、定型管理、生产
安装和验收等阶段。
2.3确定项目流程
本次项目流程将把整个项目工作分解为下列几个步骤:签订合同、技
术支持、设计结构、制图出图、确定定型要求、物料配置、线束安装、验
收检验等步骤。
2.4确定定型要求。
线束MicrosoftWord文档
![线束Microsoft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64c80d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e.png)
线束MicrosoftWord文档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
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
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
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0.5、0.75、1.0、1.5、2.0、2.5、4.0、6.0 等平方毫米的电线,它们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
以整车线束为例,0.5 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0.75 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1.0 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1.5 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主电源线例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2.5 至4 平方毫米电线。
这只是指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巨无霸”电线就不会编入主线束内。
在排列线束前要事先绘制线束图,线束图与电路原理图是不一样的。
电路原理图是表述各个电气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它不反映电气件彼此之间怎样连接,不受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影响。
而线束图则必须要顾及各个电气元件的尺寸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也要反映出电气件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线束厂的技术员根据线束图做成线束排线板后,工人就按照排线板的规定来截线排线了。
整车主线束一般分成发动机(点火、电喷、发电、起动)、仪表、照明、空调、辅助电器等部分,有主线束及分支线束。
一条整车主线束有多条分支线束,就好象树杆与树支一样。
整车主线束往往以仪表板为核心部分,前后延伸。
由于长度关系或装配方便等原因,一些汽车的线束分成车头线束(包括仪表、发动机、前灯光总成、空调、蓄电池)、车尾线束(尾灯总成、牌照灯、行李箱灯)、篷顶线束(车门、顶灯、音响喇叭)等。
汽车线束厂员工管理制度
![汽车线束厂员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dd84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a.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汽车线束厂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员工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汽车线束厂全体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员工行为,明确岗位责任,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岗位职责第四条各岗位员工应按照岗位说明书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五条员工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熟练。
第六条员工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三章工作纪律第七条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第八条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第九条员工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有序,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第十条员工应爱护公司财产,不得损坏、盗窃公司物品。
第四章考勤与休假第十一条员工应按规定参加考勤,如实填写考勤记录。
第十二条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年假、病假、事假等休假待遇。
第十三条员工请休假应提前向部门经理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十四条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员工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分。
第六章质量管理第十六条员工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七条员工应熟练掌握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及时发现和报告质量问题。
第十八条员工应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为提高产品质量贡献力量。
第七章安全生产第十九条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第二十条员工应熟悉本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一条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排除。
第八章职业培训与发展第二十二条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各类职业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第二十三条员工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十四条公司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
第九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整车线束设计及搭铁策略分析
![整车线束设计及搭铁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e9e9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9.png)
整车线束设计及搭铁策略分析整车线束设计及搭铁策略分析整车线束是连接汽车各个部件的一个系统,它由多个不同的电线和传感器组成。
在设计整车线束时,需要考虑到安全、可靠性、适应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并且,在搭铁时,需要考虑干扰和信号完整性等问题。
因此,整车线束设计及搭铁策略分析至关重要。
1.整车线束设计在整车线束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1 安全因素车内线束在长时间的振动和驾驶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车内线束时,需要通过合适的绑扎、固定线束,并使用能够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材料,以防止线束松动和脱落。
1.2 可靠性车内线束需要满足高可靠性的需求,以保证其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对于某些必须且高可靠性要求的线束,可以采用多重备份电路设计,以最小化线束断电带来的影响。
1.3 适应性当整车进行运输时,车内线束会遭受不同的振动和冲击,同时还要满足各个车型的不同需求。
因此,在设计车内线束时,需要考虑到适应性,并尽可能多考虑不同的车型需求。
1.4 成本在设计整车线束时,要尽量考虑到成本。
这将影响线束的数量、使用的材料、线束长度以及线束复杂度等因素。
同时,不能因为追求成本而影响线束的品质、功能和安全性。
2.搭铁策略分析搭铁是整车线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线路干扰和信号完整性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搭铁策略的分析。
2.1 片上搭铁片上搭铁是一种可靠的搭铁方式,它可以缓解模块之间的共模干扰效应。
在片上搭铁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线路跨板连接的保持地平面,并在板的不同位置设置高频滤波器,以保持干扰电动势到最低。
2.2 屏蔽搭铁屏蔽搭铁可以有效减少线路之间的信号干扰。
在进行屏蔽搭铁时,需要使用屏蔽电缆,并将电缆两端连接到地段和地线总线上,以确保信号接口能够正确地传输。
2.3 跨模块搭铁跨模块搭铁是将不同模块之间的电力与地面互连,以约束信号回流路径。
在设计跨模块搭铁时,需要一个较短的线圈,以充分利用自感。
同时,在设计线圈时,要考虑到阻抗匹配的问题,以最小化信号衰减。
乘用车线束设计制作指导
![乘用车线束设计制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06441cf05087632311212d1.png)
乘用车/轻卡线束设计制作指导1.目标确定共轨系统线束设计和制作的指导原则。
线束对于整个共轨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线束是电瓶,ECU,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联系桥梁。
为此,线束必须满足下面的前提条件:- 共轨系统的安全功能- 共轨系统对外电磁干扰最小- 外界对共轨系统电磁干扰最小- 抑制共轨系统内部电磁干扰为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关注线束的接头,电线,固定及走线。
2.准备2.1技术文档Bosch公司只提供属于共轨系统或者EDC系统的发动机部分线束的电线盒接插件文档,基本上是接线和接插件图纸及其说明用于制作线束。
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文档,包括ECU接线图纸(TD-Terminal Diagram)和对应的Excel文档,接头接线图纸和对应的Excel文档。
2.2街头和插口的接触部分线束发动机端接头接触部分特别是由于发动机舱的高温和高振动负荷容易老化变差,因此要参照每个具体项目的接头参数表格选择合适的接头。
常用的接触材料有锡和黄金。
接头的公头和母头的材质总是要求一样。
对于柴油发动机,由于振动大,线束接头插件推荐采用紧凑型,而不是像汽油发动机采用的那种接插件(Jetronic)。
2.3 电线型号建议采用铜线,铜线外皮采用能够隔热并能耐柴油腐蚀的PVC 或PUR,同时要注意下面所列的线径要求以及连接执行器电线的最大负荷:· 传感器引线和控制线线径为:0.35 – 1.0 mm 2 ,比如水温传感器,轨压传感器,空调继电器;· 小电流控制器线径为:0.75 -1.0 mm2,例如EGR,节气门控制阀;·H 型控制器和喷油器线径为:1.5 – 2.0 mm 2 ,比如电控EGR;· 所有12V 供电线线径为:≥ 2.5 mm 2;· 进出电平的供电线线径为:4.0 -6.0 mm 2 。
具体可以参照Bosch 的接插件图纸和对应的数据表格。
鉴于国内电线材质问题,制作线束时强烈建议采用尽可能粗和尽可能短的电线,尤其是与喷油系统相关的线束,以确保喷油器能够正常工作。
汽车线束设计范文
![汽车线束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2f12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4.png)
汽车线束设计范文汽车线束是指连接汽车各种电气设备的一组电气线缆和连接器。
它起着工作电流传输、信号传递和系统联络的作用。
汽车线束设计是整车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整车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汽车线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传感器信号传输、设备供电、防水、防护、可靠性等等。
首先,必须考虑各种电器设备的接线要求,包括电源、信号和地线。
不同的设备对线束的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低电流大功率的线缆,有的需要高频率高速传输的线缆。
因此,在设计线束时,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选取适当的线缆规格和材料,并合理布局,以保证电气信号的稳定传输。
其次,线束设计还需要考虑防护和防水的要求。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环境,如雨水、泥浆、高温等。
为了保证线束的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防护和防水处理。
比如,在线束的连接端子处使用防水接头,对线束进行必要的绝缘和包装,以防止水分和灰尘的侵入。
此外,线束还需要考虑防火、防腐蚀等特殊处理,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汽车线束设计还需要考虑制造工艺和可维修性。
在设计线束时,要充分考虑线束的制造工艺和装配要求。
线束需要经过剥皮、绝缘、编织、接插件焊接等多个工序,因此设计线束时要注意易于加工和装配的性能。
此外,线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以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最后,线束设计还需要兼顾成本和重量的控制。
线束作为汽车电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和重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成本和性能。
因此,在设计线束时,需要根据车型、配置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以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和重量。
综上所述,汽车线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充分考虑电气传输、防护、制造工艺、可维修性、成本和重量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制造流程,才能保证整车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完整word)汽车线束设计
![(完整word)汽车线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e1a58b1711cc7930b716ec.png)
电气组设计说明1、设计思路汽车线束设计基本思路是,根据用电设备,特别是大功率设备包括每个传感器的信号电压电流,首先确定线路最大电流,根据电流确定线束截面积,在确定截面积之后确定线束长度,然后计算总电流确定主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选择保险丝.在选择好后利用三维软件设计线束,根据三维线束制作线路图。
2、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均较小,一般为毫安级,多选择小线径,如横截面积为0. 35 mm2 ,但考虑到线束的抗拉、抗折断性能以及耐久性, 通常会选择如横截面积为0. 5mm2 的导线.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电磁兼容( EMC)和电磁干扰( EM I)性能,对于磁电传感器要采用双绞线、屏蔽线等.采用双绞线时,一般为33个螺旋/m,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和凸轮位置传感器等.在cbr发动机上有ECT、TP、MAP、CAP、CKP几个主要的信号线,在这些信号线中电流都是在毫安级,电压最高为5V.在线束选择时一般都选择0。
5mm2的电缆。
AVX线缆容许电压和压降AEX线缆容许电压和压降AVX、AEX是日本线缆的两种主要产品,由于这两种线缆的允许工作温度包含发动机线缆的工作温度,以下数据是基于此两表进行的计算。
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A=IpL/UA—---导线截面积I—-—-——负载电流P-—---铜电阻率L—-———导线长度U-—---允许最大电压降0。
5mm2,计算出每个传信号线电缆将选择0.5平方,耐高温120摄氏度,双色线.3、执行器选择1.25mm2的电缆.喷油器的工作电流相对要小,用0。
5mm2的线缆。
在不影响执行器工作的情况下,电压最终确定,点火线圈电缆1。
25平方,耐高温120摄氏度,双色线。
喷油器电缆0。
5平方规格,耐高温120摄氏度,双色线。
4、电源线在整车上,主要功率消耗点为散热风扇,风扇的功率为100W。
12V的电源,主电流为100/12=8。
33A。
根据上表可知线缆的截面积至少为2.0mm2.一般车上选择2.5mm2。
汽车线束设计及布置基础PPT57页
![汽车线束设计及布置基础PPT57页](https://img.taocdn.com/s3/m/0d7778179ec3d5bbfc0a7441.png)
熔断器的环境工作温度70度 计算导线线径和熔断器容量
1
40W
13.8V
I负载=
×
12V
12V
I负载=3.83A
容许温度。
15
激情 学习 梦想
1.2日标线束电流容量的计算
导体容许温度表
线缆分类 AV和AVS AVX AEX
导体容许温度 80℃ 100℃ 120℃
容许电流的计算中采用的环境温度 30 40 50 60 70
50 60 70 80 90 70 80 90 100 110
集束线缆容许电流的缩减系数: 集束线缆容许电流的缩减系数,只能由同时通电的集束线缆 数量决定,而非集束中所有线缆的数量。通过电流不强,不 会引起温度提升的线缆,比如整流线路和电子电路,多不包 括在通电线缆数量中。
1.1 日标线束种类和相关参数
辐照加工及其应用
电离辐电离辐射射
工艺过程
γ射线
<DIV align=left>有机高 分子材料聚合(或接枝 聚合),杀虫、消毒、 灭菌,抑制果实早熟、 根茎发芽,装饰品材料 改性等</DIV>
电子束
<DIV align=left>高分子 材料交联,表面涂层固 化,废气无害化,半导 体改性等</DIV>
AVS线束
标称尺寸
股数/直径 (mm)
导体
截面积(平 方毫米)
大约外径 (mm)
绝缘层厚 度(mm)
成品外径
标准 (mm)
最大(mm)
20℃时导体电阻 mΩ/m
电流限制 (A)
线束重量 (g/m)
标准长度 (m)
11
激情 学习 梦想
1.1 日标线束种类和相关参数
线束控制计划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线束控制计划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41c4d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1.png)
线束控制计划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线束控制计划是指在制造过程中管理线束组件的一项重要文件。
通过制定线束控制计划,可以确保线束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安装和组装,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个线束控制计划模板,供参考: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 项目描述:- 项目周期:- 项目目标:2. 管理团队- 项目经理:- 线束工程师:- 质量控制员:3. 范围和目标- 定义所涉及的线束组件- 确定线束组件的安装和组装要求- 确定线束质量控制方法4. 资源需求- 人员需求:- 设备需求:- 材料需求:5. 时间计划- 制定线束安装和组装时间表- 设定质量检查时间节点- 制定问题解决时间表6. 质量控制- 制定线束质量控制标准- 制定线束测试方法- 设定线束检查频率7. 风险管理- 确定可能影响线束质量的风险- 制定应对风险的计划- 设定风险评估标准8. 沟通计划- 制定沟通计划,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流畅- 设定沟通频率和方式- 设立问题反馈渠道9. 变更管理- 制定变更管理流程- 确定变更申请程序- 设定变更评审标准10. 评估和改进- 制定线束控制计划的评估方法- 收集项目数据进行评估- 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改进计划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线束控制计划模板,可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制定一个完善的线束控制计划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线束组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示例2:线束控制计划模板是指一个用于管理线束控制过程的计划模板。
线束控制是指对线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线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的标准。
线束控制计划模板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项目背景和目标:在这部分,需要说明项目的背景信息和目标,包括项目名称、目的、范围和预期结果等内容。
2. 负责人和团队:在这部分,需要列出线束控制过程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包括他们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3. 时间表和里程碑:在这部分,需要制定线束控制过程的时间表和里程碑,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线束生产管理系统
第二章系统总体结构
2. 1系统说明
系统主要分四大块:基础信息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下线作业订单管理、报表及查询系统。
系统以下线作业订单管理为中心,以合同订单为单位,依据流水线上的实际负载和合同数量、时间安排相应的生产计划,根据计划数量,可以安排出每天的班组下线任务安排总表和每台机当天的下线订单。
下线订单以线型为主要排列依据,确保每台下线机最少化的重新调试线型,提高下线机的使用率。
系统采用C-S(客户-服务器)架构设计,方便用户前端数据录入和报表打印,并提高系统在局域网内的运行速度。
2. 2系统网络结构图
2. 3系统软件结构
(系统体系图)
(系统数据流0层DFD图)
3. 1. 3下线压接表导入
第三章软件系统功能结构说明
(软件功能树型图)
3. 1基本信息管理 3. 1. 1产品定额参数设置
根据工时计算逻辑设置生产线上工人的平均生产能力
3. 1. 2设备参数设置
设置生产线上每个设备能生产的产品类别,生产每个单位产品的 时耗及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购买日期、 维修情况等)
提供将以EXCEL
表形式保存的下线压接表导入到本管理系统当数据备份与恢复
――
I
密码更改 -
用户管理 -
其它数据查询
合同数据查询
生产计划查询
材料配送管理
周转卡
打印
-
分工表打
物料替代管理
生产计
划管理
-生产工艺
生产能力评估
工序生产能力设置
下线压接表导入
设备参数设置
产品定额参数设置
3.1.4 工序生产能力设置
设置每个工序的生产能力,本功能辅助生产计划制定过程,工序生产能力设置的数据将作为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之一
3.2 下线业务订单管理
3.2.1 生产能力评估
根据合同要求与生产线上任务状况评估合同制定完成日期是否合理,以此得出生产计划是否可以下达
3.2.2 生产工艺BOM
依据基础信息管理中导入的下线压表(EXCEL 文件)中的产品工
艺要求和合同中的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生成生产工艺BOM ,为生产计划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2.3 生产计划管理
为保证合同计划得以实现的同时,提高生产线上的设备使用效率,根据设备当前状态、工序生产能力数据、产品定额表、生产工艺BOM
等数据,综合评测,合理安排生产线的设备任务表
如原定原材料缺料的情况下,系统支持更改为替代物料,同时可
3.2.4 物料替代管理
查看历史物料情况
3.2.5 分工表打印
打印出各班组(下线班组、压接班组、共压班组等)任务分配表,任务分配表根据班组具体情况表示出准确信息,防止任务分配失调和任务在流水线上周转失控
3.2.6周转卡打印
依据生产计划表的要求及工艺BOM 的工艺逻辑表述,打印出周转卡(下线工人的任务单),周转卡上记录有该类线需走过工艺的全流程相关信息,以防止任务周转过程失控
3.2.7材料配送管理
依据生产工艺BOM 的要求,打印出当天的生产线上每台设备的材料需求单,单据上标示设备号、材料编号、数量等信息
3.3 系统报表
3.3.1 生产计划查询
可查询近期合同的相应生产计划安排情况,也可以按时间查询某
天或某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安排情况
可按查询出某天、某周、某月的材料使用情况数据,或根据要求3.3.2 用料查询
查询某材料的使用情况
3.3.3 其它数据查询
可查询本系统内相关数据(可以根据要求提供)
3.4 系统管理工具
3.4.1 用户管理
仅为系统管理员使用,可以分派各职能的管理用户3.4.2 密码更改
每个系统用户可以更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3.4.3 数据备份与恢复
提供数据的安全备份,及系统失效或重装后的数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