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试题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16fdddaef5ef7ba0d3c95.png)
东湖路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地震是地球( 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5.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6.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 )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 D、蔡伦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8.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B )。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9.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C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10.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A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管道D.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11.每年( B)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9月11日B、5月12日C、4月22日D、6月5日12.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3.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C )A、最近的建筑物内B、立交桥C、空旷地蹲下D、建筑物旁边14.地震发生时,在平房人员迅速保护头部向室外跑,来不及可以( C )A、依靠鱼缸B、依靠书柜C、躲在床下或桌下D、站在房中央15.狗,猪,猫,鱼,鼠,羊等动物对地震异常反应中最明显的是( B )A. 狗.B. 猪.C. 鱼 D 猫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 D )A、山崩、滑坡和泥石流B、水土流失和地石沉降C、土地沙漠化D、喷沙冒水和河流决堤17.最为抗震的房屋结构是( E )A. 土坯墙B. 砖石结构C.砖混结构D.剪子墙结构E.框架结构18.如遇到起火或有毒气体泄露,躲避要选择( A )A.在下风向没水的地方B. 在上风向有水的地方.19.谚语:“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跑;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这些征兆说明下面哪一种现象就要发生?( C)A.日本鬼子进村扫荡B.预示附近要发大水了C.地震前的先兆D.古老的乡村赶庙会20.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A)层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21.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B)A、2级B、3级C、4级D、5级2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C、涌向楼梯23.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A )A、抗震设防要求B、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设防规范24.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25.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A )的一种表现形式。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651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f.png)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A. 风力B. 电力C. 地球运动D. 水力答案:C. 地球运动2. 以下哪个不是减少地震危害的措施?A. 建造抗震建筑B. 加固老旧建筑C. 提高地震预警系统能力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答案: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3. 震中是指什么地方?A. 发生地震的地方B. 地震波传播最快的地方C. 地震波幅度最大的地方D. 距离地震中心最近的地方答案:A. 发生地震的地方4.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前的预兆?A. 岩石变形B. 地表地貌变化C. 动物异常行为D. 雨水增加答案:D. 雨水增加5. 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地表产生的破坏力越大。
A. 对B. 错答案:A. 对二、填空题1. 地震的强度通常使用哪个指标来表示?答案:里氏震级2. 地震波传播最慢的波是什么波?答案:S波3.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表破坏程度进行评定的,常用的评定标准是什么?答案:中国地震烈度表4. 地震的发生是随机的,无法预测。
答案:对5. 地震后,我们应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答案: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在地震发生前,提前预警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逃生或防护措施。
该系统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利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来进行地震预警。
当地震波从震源传播到某个地震台网的观测点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可以预测地震波到达其他地区所需的时间,从而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2. 简述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
答案: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合理:建筑结构应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强度设计,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 刚性足够: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刚性,能够抵抗地震引起的变形和振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 疏散通道畅通: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b77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0.png)
地震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震源与震中的距离称为:A. 震级B. 震中距C. 震源深度D. 震波速度答案:B2. 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3. 地震的震级通常用来表示:A.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B. 地震释放的能量C. 地震波的振幅D. 地震波的周期答案:B4. 地震发生时,地面的震动是由什么波引起的?A. 光波B. 声波C. 地震波D. 电磁波答案:C5.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乘坐电梯下楼B. 躲在桌子下面C. 立刻跳窗逃生D. 站在阳台上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保持冷静B. 关闭煤气C. 迅速跑向室外D. 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答案:ABD2. 地震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震感?A. 震级B. 震源深度C. 震中距D. 建筑物结构答案:ABCD3. 地震波可以分为哪几类?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BC4.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包括:A. 提前通知地震发生B. 提供逃生时间C. 减少经济损失D. 减少人员伤亡答案:ABCD5. 地震发生后,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次生灾害?A. 迅速关闭电源B. 检查建筑物结构C. 清理道路障碍D. 准备急救包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造成的。
(对)2. 地震只发生在板块边界。
(错)3. 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对)4. 地震发生时,站在开阔地带比在建筑物内更安全。
(对)5.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答案:地震发生时,应立刻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远离玻璃窗、悬挂物和易倒物体;如在室外,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等。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fcef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0.png)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的试题与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地壳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2.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
3. 什么是震源?- 震源是地震能量释放的地点,通常位于地壳深处。
4. 什么是震中?-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点,也是地震发生的地点。
5. 地震的强度如何衡量?-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
试题二1. 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指标,常用的烈度标准有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烈度表》。
2.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什么样的地形?- 震中附近地震烈度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软弱地基或受侵蚀的地层,如河床沖积层、湖底沉积物等。
3. 什么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4.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内提前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防护措施。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哪些次生灾害?-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到次生灾害,如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滑坡等。
试题三1.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底下、门窗旁边等,保护好头部和颈部。
2.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伤员?- 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伤员救助,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治疗。
3. 什么是避震设防?- 避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4. 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越大,是否正确?- 正确。
5. 震中附近的地区在地震发生前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迹象预测地震?- 是的,地震前常会出现一些地震前兆,如地震云、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等,可以用于地震预测。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题库与答案.pptx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题库与答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e9509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0.png)
.我国处于( )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 源浅、分布广。(八)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属于(B)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构造地震 .听到有人预报,本地于某年某月某日将发生某级大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确,应该相信他吗?(B) A.时间、地点和震级如此精确,应该相信。 B.正因为时间、地点和震级太精确,因而不可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D)
A.当地地震部门
B.中国地震局
C.新华通讯社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
)
地震。(C)
7.6级
7.8级
8.0级
8.1级
16.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三类。以下哪个不属于
B.气管插管 C.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D.手指掏出口腔异物,并抬起下颌 67.(B)部位严重损伤,容易发生挤压综合症,必须谨慎处理,确保伤者生命安全。 A.手和前臂 B.臀部和大腿 C.脊柱 D.胸部 .灾后为了预防食源性疾病,饮用取自江、河、湖泊的水时必须严格消毒,最为简单高效的办法是:(D)。 A.加含氯消毒剂 B.过滤 C.明矶澄清 D.煮沸 .如果发现受灾者口咽内有可见异物阻塞气道,徒手解除异物气道阻塞的方法有(D)o
A.手指掏出法 B.击背法 C.腹部按压 D.以上都是 .地震废墟中解救出受困者,发现其腿部伤口出血,裤子部分卡在伤口中,地震现场急救包扎时应(B)o A.轻轻地将嵌入部分从伤口中取出 B.剪掉嵌入周围的部分,不取出嵌入部分 C.直接消毒后包扎 D.直接冲洗后包扎 71.在心理急救过程中,开始接触受灾人员最好的方法是(C)o A.耐心的询问 B.给与精神的陪伴 C.提供实用性的帮助 D.鼓励受灾者说出内心感受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a0d5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2.png)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地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
()2.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
()3. 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能量的大小,震级越大,地震破坏力越强。
()4.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5.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震进行预测,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6. 地震发生时,越高的地方震动越剧烈。
()7.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快速跑向空旷地带。
()8. 地震后,灾区居民应立即返回住所进行救援。
()9. 地震后的余震往往比主震破坏力小。
()10. 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震的震级分为()个等级。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的地震波是()波。
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纵波和横波3. 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 地震预测B. 地震监测C. 地震速报D. 地震遥感4. 以下哪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A. 木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结构D. 钢筋混凝土结构5. 地震发生时,处于高楼层的居民应采取()措施。
A. 迅速下楼B. 躲到窗下C. 躲到卫生间D. 跳楼逃生6.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遵循()原则。
A. 先救命,后救物B. 先救物,后救命C. 救命和救物同时进行 D. 先稳定,后救援7.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地震重点防御区?()A. 北京B. 天津C. 上海D. 广州8.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主要包括()。
A. 预防传染病B. 清理废墟C. 恢复供水供电D. 重建家园9.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靠近窗户B. 靠近墙角C. 跑向户外D. 跳楼逃生10. 抗震设防标准分为()个等级。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五篇范文)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b950e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5.png)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五篇范文)第一篇: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地震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3、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4、(D)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B)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B)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8、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C)。
A、木柱B、檩子C、木圈梁D、地基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A)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86172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1.该图形符号是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棚宿区。
(正确)2. 承重墙内的墙角是室内相对安全的避震位置。
(正确)3. 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抗震能力。
(正确)4.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地震预测系统。
(错误。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地震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5. 利用人工地震方法可以勘探地下石油资源。
(正确)6. 地震灾害预测实际上就是地震预测。
(错误。
地震灾害预测是指全国或某一个地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或小区划、工程建筑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某一时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构)筑物及设施破坏、经济损失及其分布的估计)7.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产生地震次生灾害的设施和环境。
(正确)8. 燃气管道、化学药品库、加油站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正确)9. 水库、陡坡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正确)10.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正确)11. 地震后供水系统被破坏、消防水源短缺,是控制地震火灾的最大障碍。
(正确)12. 在影剧院、体育馆及商场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该不要慌乱,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动过后有秩序地撤离。
(正确)13. 室外应急避难场地可选在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和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
(正确)14. 地震发生时,作为社会民众,不得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情信息。
(错误。
地震发生时,作为社会民众,应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情信息)15. 大地震发生后,要从政府发布等正规渠道了解抗震救灾最新动态与信息。
(正确)16. 震后互救的基本原则是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得当。
(正确)17. 地震发生时,在公众场所要听从指挥,避免拥挤踩踏。
(正确)18. 房屋倒塌或破坏造成电线短路是引起地震火灾的原因之一。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题目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835a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f.png)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题目及答案题目一:地震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断层运动引起的。
地壳板块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滑动、断裂或相互挤压,导致地震的发生。
题目二: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有什么区别?答案: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现象对建筑物、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的指标,通常使用烈度表进行量化;而地震震级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通常使用地震仪观测到的地震波振幅进行计算。
题目三:地震预警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答案: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强度,利用地震传播速度较慢的纵波来提前预测地震。
当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会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题目四: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紧急避险措施?答案: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紧急避险措施:- 尽量远离窗户、大型家具、悬挂物等可能掉落的物体;- 就地躲避,寻找结实的桌子、床铺等掩蔽物,保护头部和颈部;-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离开建筑物;- 在户外时,远离高楼、电线杆、悬崖等可能坍塌的地方;- 注意避免火源和可能导致火灾的物品。
题目五:如何准备地震应急包?答案:准备地震应急包时,应包含以下物品:- 应急食品和饮用水,保持足够的储备量;- 急救药品和医疗用品,包括创可贴、消毒液等;- 个人卫生用品,如湿纸巾、手消毒液等;- 保暖衣物和睡袋,以备可能的寒冷环境;- 手电筒、备用电池和手机充电器等应急工具;- 重要文件的复印件和现金备用。
以上是防震减灾知识问答比赛的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问题和答案,提高大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5道含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5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a1a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1.png)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5道含答案)避震时可以采取那些措施()?A、尽量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B、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并保护好头部C、脸超上,保护好口鼻观察屋顶是否掉落D、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稳固住身体。
正确答案:ABA. 尽量爬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蹲下身体,尽量使身体靠近地面,以降低摇晃的影响。
这样可以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B. 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并保护好头部:用手臂保护头部,尽量避免被物体击中。
脸朝下可以减少吸入灰尘或有害气体的风险。
C和D选项不适合作为地震避震的措施。
脸超上观察屋顶是否掉落可能导致头部暴露在飞来的物体下,增加受伤的风险。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稳固住身体的行为在部分情况下可能是合适的,但在地震中,由于摇晃的剧烈程度不可预测,抓住物体反而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
因此,A和B选项是更为安全和适合的避震措施。
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的是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可以提供紧急避难的空间,有助于人员疏散和安全。
避难层通常位于建筑楼层的中部或顶部,具有防火、防烟、防毒等功能,可以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间。
设置避难层并不会对消防安全通道造成不利影响,相反,它有助于提高建筑内部的安全性。
消防安全通道是指用于疏散人员和提供消防救援的通道。
为了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高层建筑需要设置符合安全规范的防火门、疏散楼梯和消防通道,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迅速疏散。
避难层和消防安全通道是相辅相成的安全设施,都是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安全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通常有效的避险方法有什么?正确答案:当低洼处的住宅遭受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有效避险方法:提前疏散:如果有预警或警告,及时听从当地政府或救援机构的指示,提前疏散到安全区域或者预定的避难所。
避免在洪水来临时才做决定,因为此时可能已经无法安全离开。
上楼或爬高处:如果没有及时疏散的机会,选择住宅内部的较高楼层或者上层,例如二楼或阁楼。
有关地震试题的答案及解析
![有关地震试题的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04d42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c.png)
有关地震试题的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1. 地震发生时,震中区地面震动最强烈的现象叫做()A. 震源B. 震中C. 震级D. 烈度答案:D解析:地震发生时,震中区地面震动最强烈的现象称为烈度。
震源是指地震的发源地,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释放大小的指标。
2.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破坏性较大的是()A. 纵波B. 横波C. 两种波破坏性相同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纵波速度较快,但破坏性较小;横波速度较慢,但破坏性较大,因为横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剪切力,导致建筑物等结构的破坏。
3.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种动物行为可能与地震前兆有关?()A. 鸟类聚集B. 鱼类跳跃C. 家禽不安D. 所有动物行为答案:C解析:地震前,一些动物可能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如家禽不安、家畜不进圈等。
这些行为可能与地震前地磁场、地应力的变化有关,但并非所有动物行为都与地震前兆有关。
4. 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 预测地震B. 提供逃生时间C. 减少地震损失D. 以上都是答案:B解析: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为远离震中的地区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以便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多选题1. 地震的直接灾害包括()A. 建筑物倒塌B. 地面裂缝C. 火灾D. 海啸答案:ABD解析:地震的直接灾害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和海啸等。
火灾虽然可能由地震引发,但属于次生灾害。
2. 地震的次生灾害可能包括()A. 火灾B. 水灾C. 疫情D. 滑坡答案:ABCD解析:地震的次生灾害包括火灾、水灾、疫情和滑坡等。
这些灾害可能由地震直接引发,也可能由地震引发的其他灾害连锁反应导致。
三、判断题1.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
()答案:正确解析:目前,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科学家们尚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119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c.png)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的成因?A. 地壳运动B. 地壳断裂C. 陨石撞击D. 地球自转答案:D. 地球自转2. 地震波分为几种?A. 纵波和横波B. 表面波和体波C. 纵波、横波和表面波D. 三种以上答案:C. 纵波、横波和表面波3.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一回事吗?A. 是B. 不是C. 预警是预报的一部分D. 预报是预警的一部分答案:B. 不是4. 以下哪个不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A. 提高建筑抗震标准B. 加强地震监测C.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D. 随意堆放物品答案:D. 随意堆放物品二、判断题1. 地震无法预测,因此开展地震预警工作无意义。
()答案:×(错误)2. 地震发生时,躲在桌子下面是最安全的避难方式。
()答案:√(正确)3.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该立即进行,不顾一切地救出被困人员。
()答案:×(错误)4.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的居民应该立即跳楼逃生。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的区别。
答案: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的速度差异,尽快向人们发出警报,使人们有时间采取措施减轻地震灾害。
而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对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进行预测,目前科学界还没有找到准确预测地震的方法。
2. 请简述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答案: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避免靠近玻璃、门窗等易碎物品;如果在室外,应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品,尽量到开阔的地方避难。
3. 请简述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其次根据灾情制定救援计划,合理分配救援力量;在救援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专业设备,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灾害;注意被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救援过程中给予关爱和支持;对于重伤员,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地震知识问答题库
![地震知识问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2075d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9.png)
选择题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中首先到达地面的是?A. 横波B. 纵波(正确答案)C. 面波D. 体波(非标准术语,但为干扰项)地震的震级是通过什么来衡量的?A. 地震持续的时间B. 地震释放的能量(正确答案)C. 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D.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地震预警系统主要利用什么原理来提前发出警报?A. 监测地壳形变B. 检测地震波初期信号(正确答案)C. 预测地震发生时间D. 分析动物异常行为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地震前的有效防范准备?A. 加固房屋结构B. 准备应急物资包C. 学习地震自救知识D. 在家中大量储存食品(正确答案)地震后,如果身处建筑物内,应采取的避险行动是?A. 立即跑到室外B. 躲藏在坚固的家具下或旁边(正确答案)C. 站在窗户边等待救援D. 使用电梯逃生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什么的?A. 地震发生的频率B. 地震波的传播距离C. 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正确答案)D. 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在地震多发地区,建造房屋时应优先考虑的抗震设计原则是?A. 外观美观B. 结构稳固,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性(正确答案)C. 使用昂贵材料D. 追求高度和层数地震后,若需进入受损建筑物搜救,应首先注意?A. 携带足够的食物和水B. 确保个人安全防护装备齐全(正确答案)C. 迅速搜救所有房间D. 忽略潜在的危险信号下列哪种现象可能是地震发生前的征兆?A. 连续多日晴天无云B. 动物行为异常,如大量迁徙或恐慌(正确答案)C. 气温突然升高D. 无线电信号中断。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3daa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c.png)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项行为是错误的?A. 躲在桌子下面B. 迅速跑到室外C. 远离窗户D. 保持冷静答案:B2.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什么?A. 预测地震B. 减少地震影响C. 提前通知人们地震即将发生D. 阻止地震发生答案:C3.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B. 立刻开车离开C. 寻找开阔地带D. 立即使用电梯答案:C4. 地震时,以下哪项物品不应该放在高处?A. 书籍B. 电视机C. 盆栽D. 衣物答案:B5.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地方相对安全?A. 阳台B. 电梯内C. 楼梯间D. 卫生间答案:D6.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跳窗逃生B. 躲在床下C. 躲在桌子旁边D. 站在吊灯下答案:C7.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 迅速离开建筑物B. 检查煤气和电源是否关闭C. 立即使用手机D.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答案:C8.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情况应该立即采取行动?A. 感觉到轻微震动B. 听到地震预警C. 看到远处有烟雾D. 闻到煤气味答案:B9.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为是危险的?A. 跑到开阔地带B. 躲在坚固的桌子下C. 站在高楼的阳台上D. 躲在墙角答案:C10.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B. 立刻开车离开C. 寻找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D. 试图自己救出被困人员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跑到室外B. 躲在桌子下面C. 远离窗户D. 保持冷静答案:BCD2.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B. 检查煤气和电源是否关闭C. 寻找开阔地带D.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答案:BCD3.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哪些信息?A. 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B. 地震的震级C. 地震的震中位置D. 地震的预警时间答案:BCD4.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物品不应该放在高处?A. 书籍B. 电视机C. 盆栽D. 衣物答案:BC5.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些行为是错误的?A. 立即返回家中B. 立刻开车离开C. 寻找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D. 试图自己救出被困人员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
地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地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3eab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c.png)
地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哪一种?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2. 地震的震级是如何确定的?A. 根据地震波的振幅B. 根据地震波的周期C. 根据地震波的频率D.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答案:A3.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地震多发国家?A. 日本B. 智利C. 印度尼西亚D. 冰岛答案:D二、多选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躲在桌子下面B. 跑到空旷的地方C. 乘坐电梯D. 躲在卫生间答案:A、B、D2. 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预测地震B. 提前发出警报C. 监测地震波D. 评估地震影响答案:B、C、D三、判断题1.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的突然释放。
答案:正确2. 地震只会在板块边界发生。
答案:错误3. 地震预警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描述地震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
2. 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答案:在室内时,应迅速躲到桌子下面或墙角处,远离玻璃窗和悬挂物;在室外时,应迅速跑到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
五、论述题1. 论述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次,它可能导致基础设施破坏,如道路、桥梁、建筑物等;此外,它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海啸等;最后,地震还会对心理和经济产生影响,如造成恐慌和经济损失。
防震减灾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
![防震减灾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9f8d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3.png)
防震减灾竞赛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跑出室外B. 躲到桌子下面C. 站在窗户旁边D. 继续睡觉答案:B2. 地震发生时,室内安全三角区通常指的是?A. 房间的角落B. 床下C. 门框下D. 窗户旁答案:A3.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项不是正确的自救行为?A. 保持冷静B. 立即拨打电话C. 寻找安全出口D. 避免使用电梯答案:B4. 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高层建筑,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靠近窗户B. 躲到桌子下面C. 远离玻璃窗D. 靠近承重墙答案:A5. 地震发生时,如果身处室外,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跑向开阔地B. 靠近电线杆C. 站在高楼下方D. 靠近河流或水坝答案:A二、多选题6. 地震发生前,以下哪些现象可能预示着地震?A. 地下水异常B. 动物行为异常C. 地面温度异常D. 地震云答案:A, B7. 地震发生后,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次生灾害?A. 及时关闭煤气B. 及时关闭电源C. 检查房屋结构D. 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答案:A, B, C, D8. 地震应急包中通常包含哪些物品?A. 食物和水B. 急救包C. 手电筒D. 手机充电器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因此我们无法提前做好准备。
()答案:错误。
虽然地震不可预测,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地震知识,准备地震应急包,进行地震演练等措施来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
10. 在地震发生时,使用电梯逃生是安全的做法。
()答案:错误。
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为电力中断而停止运行,或者因为震动而发生故障,因此使用电梯逃生是非常危险的。
结束语:通过本次防震减灾竞赛知识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地震应对方法,提高自身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科普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地震是地球(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 )A 、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3、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 、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4、(D )年河北唐山发生7.8 级强列地震,造成24 万多人死亡,16 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 月28日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 月28日5、vv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B )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 月1 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 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 、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B )A、向教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8、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C )。
A、木柱B、檩子C、木圈梁D、地基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A )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A、1930B、1949C、1950D、196011、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
1975年2 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D )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四川松潘7.2级B、河北邢台6.8级C、云南龙陵7.4级D、辽宁海城7.3级12、目前,我国共划分为8 个地震区和25 个地震带,其中大震主要发生在(B )A、华中、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B、华北、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C、华北、华西、新疆、青藏和海南地震区D、华西、华中、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13、《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 D )A、当地地震部门B、省地震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1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 的首先选择的是(A )。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5、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C )A 、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16、吐鲁番地区历史上最大地震是1916 年在(A )发生6.0级地震。
A、吐峪沟B、库米什C、七克台D、大河沿17、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18、(C )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 级B、5 级C、6 级D、719、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20、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B )。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21、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D )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 )次。
A、5千次B、5万次C、50 万次D、500万次2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 )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升D、蔡伦23、吐鲁番地区最年轻的活动性断裂带是(C )。
A、博罗霍诺活动断裂带B、博格达南缘活动断裂带C、中央隆起带D、也木什盐山断裂和火焰山南缘断裂24、吐鲁番市城市抗震设防能力,应具备(C )度设防。
A、VB、W C> W D、哑2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A )。
A、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抗震设防规范26、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D )度。
A、哑B、幻C、IXD、刈27、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28、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多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A、2 级B、3级C、4级D、5 级29、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A )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30、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遇难失踪总人数达(B )。
A、20万人B、22.5万人C、24万人D、28万人二、多选题1、地震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下列哪些属诱发灾害(ACE )。
A、人的心理创伤B、爆炸C、瘟疫D、泥石流E、社会动乱2、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常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描述。
其中(ADE )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
A、时间B、震中距C、震源深度D、震级E、地点3、识别地震谣言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B、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C、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的十分准确D、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核实4、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ABC )。
A、砖木结构B、砖混结构C、土木结构D、钢筋混泥土5、地壳的不断运动是孕育地震的温床。
在这个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其附近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ABCD )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这就是地震的"前兆"现象。
A、物理B、化学C、生物D、气象6、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BCE )A、饥荒B、海啸C、毒气泄漏D、瘟疫E、放射性污染7、目前的地震预报是综合预报,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地震活动,在(ABCD )等方面异常的异常变化,做出的预报。
A、电磁B、重力C、地壳形变D、地下水动态8、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大型的(ABCD )等,这些设施的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A、水电站B、核电站C、通信D、交通及供水供电9、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ABD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B、避开高大建筑物C、迅速返回室内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E、抱住电线杆10、地震预报包括(ABCD )。
A、长期预报B、中期预报C、短期预报D、临时预报11、地震直接灾害除造成建筑物破坏外,不会引起(ABCD )A、山崩、滑坡B、地裂、地陷C、喷沙、冒水D、海啸12、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以下地方(ABCDE )A、松软的土地B、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C、山坡或山脚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E、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上1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BC )。
A、切断水源B、切断燃气源C、切断电源D、关好门窗14、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ABCD )A 、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D 、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15、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ABD )A、食品B、水C、日常生活用品D、急救药物16、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BCD )A、台网建设B、震灾预防C、紧急救援D、地震监测预报17、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有(BCD )A、阳台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墙角18、防震减灾活动是涉及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可分为(ABCD )等环节。
A、地震预报B、地震灾害预防C、地震应急D、震后救灾与重建19、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烈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BCD )A、震源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地质构造20、按对地震活动的过程性特征的定性表述划分类型,一般可分为(ABCD )A、孤立型B、双震型C、震群型D、主震—余震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