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60个考点
[全]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简答题1.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一)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暂时隔离法(6)惩罚法(7)自我控制法(8)松弛训练(9)系统脱敏疗法(10)肯定性训练(二)改变学生认知的基本方法(1)合理情绪疗法(2)认知疗法(3)来访者中心疗法2.简述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3)活动的组织性。
(4)过去的经验。
(5)个人的意志品质。
3.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学习程度(3)记忆任务的时间与重要性(4)识记方法(5)时间因素(6)识记者的情绪、动机和态度4.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増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5.简述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6.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7.简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作用与营养的影响(2)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的影响(3)学校教育的影响(4)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5)主观努力8.简述如何培养良好性格(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9.简述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一)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因材施教(1)正确对待学生的气质特征(2)根据学生的气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气质(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1)了解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2)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做恰当的评价(3)有意识地矫正学生的性格缺陷1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结构。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3、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4、简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简述我国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社会主义觉悟,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强调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受教育者有可能充分表现和发挥自己能力和志趣的高峰体验。
(3)强调受教育者在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有发展特长和才能,使其形成健康的个性。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考点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指向人的发展,涉及人的未来。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古代的教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由于经济政治制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不同阶级的人,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2、教育内容偏重于德育,因为奴隶社会的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以巩固,他们非常重视德育。
3、古代学校教育在官府,在社会上层布道,普通大众无法接触到教育。
4、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映了统治阶级的文化偏见。
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一、20世纪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二、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教育通过宣传政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四、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级性(不同年龄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行前进的)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身体机能与身体机能,身体机能与心理机能)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群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教师资格考试_简答题必做60题
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必做60题目录小学考点1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2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考点3 最近发展区考点4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考点5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考点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考点7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考点8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考点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考点10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11 知觉的特性考点12 德育途径考点13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考点14 班集体的形成考点15 班级管理的原则考点16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考点17 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考点18 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考点19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考点20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中学考点1 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考点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考点3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考点4 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考点5 教学过程的结构考点6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考点 7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考点8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倒U 形曲线关系)考点9 学习动机的激发考点10 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考点11 元认知策略考点12 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考点13 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方法考点14 气质类型考点15 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考点16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考点17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考点18 良好课堂气氛创设的条件考点19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考点20 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考点2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考点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考点4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考点5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考点6 幼儿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考点7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考点8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考点9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考点10 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考点11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考点12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考点13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考点14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考点15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考点16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考点17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考点18 幼儿游戏的功能考点19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考点20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小学考点1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①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②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③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也直接制约着地方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层次。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自己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
自己整理小学科目二简答题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的全民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调查研究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制定调查计划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④实施调查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7.人口对教育作用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④互补性?长善救失⑤差异性?因材施教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选择功能④评价功能11.社会本位论观点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12.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广联隐藏创复)①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③劳动的复杂性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⑥长期性13.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1)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4.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①关注生存阶段: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花大量时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②关注情境阶段: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③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实施因材施教15.新教师成长的途径①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职前)②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职后)③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修)④反思教学经验(自我教育)16.制约课程的因素①社会需求②学科知识水平③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④课程理论17.学习者(活动、儿童)中心课程论观点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④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18.知识(学科)中心课程论观点①有逻辑②分科目③掌握学科知识19.课程实施结构①安排课程表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必背60个考点(内文)
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必背目录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1)考点2 成熟势力说 (1)考点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2)考点4 认知发展理论 (2)考点5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考点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2)(3)考点7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考点8 幼儿注意的发展趋势…………………………………………………………(3)(3)考点9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考点10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趋势……………………………………………(3)(4)考点11 记忆的种类 (4)考点12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5)考点13 幼儿想象的种类考点14 幼儿想象的特点………………………………………………………………(5)(5)考点15 幼儿空间关系的掌握 (6)考点1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6)考点17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7)考点18 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 (7)考点19 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7)考点20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 (8)考点21 幼儿园的任务 (8)简答题必背60 个考点考点22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 (9)考点23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9)考点24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考点25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0)(10)考点26 幼儿游戏的种类 (11)小学考点27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1)考点28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2)考点29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2)考点30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 (12)考点31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与教师观 (13)考点32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 (13)考点33 问卷设计的结构及基本原则 (14)考点34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4)考点35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5)考点36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5)考点37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6)考点38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6)考点39 德育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17)考点40 情绪的ABC 理论考点41 班级管理的模式………………………………………………………………(18)(19)考点42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9)考点43 组织竞赛型活动的注意事项 (20)中学考点44 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20)考点45 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21)目录考点46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考点47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21)(21)考点48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22)考点49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区别 (22)考点50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22)考点51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考点5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23)(23)考点53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24)考点54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评价的特点 (24)考点55 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24)考点56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25)考点57 课堂纪律的类型 (25)考点58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考点59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26)(26)考点60 马勒斯等人提出的职业倦怠的表现 (26)—5 —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奠定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50题(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50题(梳理)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2.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基本理念和“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1.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研究.2.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裕调动和施展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研究、健康快乐成长!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研究基本理念如何理解?1.终身研究的基本理念:研究先进小学教育理论,相识国内外小学教育革新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研究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研究的典范。
2.终身研究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研究过程,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
教师应当在形成全民研究、构建研究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终身研究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发2独)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中小幼)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60个考点
目录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考点2 成熟势力说考点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考点4 认知发展理论考点5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考点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7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考点8 幼儿注意的发展趋势考点9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考点10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趋势考点11 记忆的种类考点12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考点13 幼儿想象的种类考点14 幼儿想象的特点考点15 幼儿空间关系的掌握考点1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考点17 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考点18 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考点19 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考点20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考点21 幼儿园的任务考点22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考点23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考点24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考点25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考点26 幼儿游戏的种类小学考点27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28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考点29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考点30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考点31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与教师观考点32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考点33 问卷设计的结构及基本原则考点34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考点35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考点36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考点37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考点38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考点39 德育原则及其贯彻要求考点40 情绪的ABC 理论考点41 班级管理的模式考点42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考点43 组织竞赛型活动的注意事项中学考点44 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考点45 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考点46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考点47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考点48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考点49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区别考点50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考点51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考点5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考点53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考点54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评价的特点考点55 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考点56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考点57 课堂纪律的类型考点58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考点59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考点60 马勒斯等人提出的职业倦怠的表现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 客观因素(1 )生物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奠定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教师资格证必刷的50道简答题
小学1.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物质基础。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可以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为教育提供了不断丰富的教育内容、不断发展的教育手段。
(2)社会条件。
一方面,统治者需要通过教育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专门人才和顺民;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倡导自己的主流意识。
(3)文化基础。
文字的出现,为学校教育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人类社会日益积累和丰富的文化、文明成果提供了文化基础。
2. 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
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学校教育制度。
小学教育是基础。
(2)全民性。
从广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
从狭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3)义务性。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4)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小学教育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2. 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5.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6.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教师资格证必背100简答题
1.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文字的产生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3)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4.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不同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
,(2)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3)刻板性:教学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4)宗教性:(5)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宗统(棕桶)象。
5.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早)。
】(3)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离)。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6.简述20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必背简答题77条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二简答题高频考点1.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口诀:龟速构防守+两再一新促生产】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2)教育对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一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③教育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口诀:体内(教育内容+管理体制)性质两权(领导权+受教育权)一目的/5个决定】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体制和教育的内容;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口诀:人鱼(舆论)公主(民主)促政治】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②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④教育能够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3.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①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④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口诀:三人一社会】1)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口诀:社会+人+学制】社会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文化传统;4)人口结构和素质;人的依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字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教资(知识能力)简答题
1.学校的基本条件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了提供了物质基础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③(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④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永恒性②历史性③继承性④长期性⑤相对独立性:(一)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二)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三)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⑥生产性⑦民族性3.20世纪后期教有的改革与发展的特点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科技的现代化(全民多现身)4.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需要③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教育目的,实现途径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6.教育目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评价功能④调控功能7.教育制度的影响,建立学制的依据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④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8.社会生产力对教有发展的影响和制约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9.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10.现代学制的类型①双轨制(英法国籍一条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教育轨道,一条为平民子女教育服务的轨道)②单轨制(美国只有一条教育轨道)③分支制(苏联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是一条教育轨道,之后分支教学)注: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11.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经济功能)12.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护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活化文化,实现文化的更新和创造的作用④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选择:取精华,去糟粕)13.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14.知觉的基本特征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理解性③知觉的整体性④只觉得恒常性15.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16.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①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③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深度理解④运用组块化简略,合理组织材料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17.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①问题的性质②定势与功能固定③原型启发④已有的知识经验⑤情绪与动机18.情绪的调节和控制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④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19.情绪调节的方法①纠正认知偏差②转移注意力③合理宣泄④意志调节法⑤幽默法20.意志品质(决断制韧)①自觉性②果断性③自制性④坚韧性21.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②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③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④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⑤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2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①遗传与营养②早期经验③学校教育④社会实践⑤主观努力23.人格的特征(独稳统功社)答: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整体性评价人是否健康),功能性(作用),社会性24.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答:深户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权威型教育方式,放纵型教育方式,民主型教育方式)25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①全民性②义务性③全面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④小学教育的基础性26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④复习方法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⑦掌握复习的量27气质的特征答: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内向性和外向性28制约课程的因素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②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④课程理论29古德莱特对课程类型的划分①理想的课程,即有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②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③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④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⑤经验的课程,即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30课程理论流派①经验主义课程理论②学科主义课程论③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④存在主义课程论⑤后现代主义课程论31课程资源分类①来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②性质:自然课程,社会课程③呈现方式:文字,实物,活动,信息化④存在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资源⑤素材性课程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图片和投影仪)32课程内容答: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33课程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科学逻辑与教学理论,知识技能形成(纵横)①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②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要求的统一③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④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⑤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⑥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和纵向联系34对课程类型的调整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5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① 研究课程的选定②查阅文献资料③ 制定研究计划④收集整理资料⑤ 分析研究资料⑥撰写研究报告⑦评价科研成果36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②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⑤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37教师的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组织管理能力③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省能力⑤教育研究能力38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①专业理想的建立②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③专业能力的提高④专业自我的形成3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①三阶段发展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②五阶段发展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40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4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①师德为先②学生为本③能力为重④终身学习4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③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④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算,具体,形式)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能力延迟模仿②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语言功能,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化,分类,序列化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命题运算,假设推理归纳或演绎推算类比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而且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45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③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6认知方式差异①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②沉思型和冲动型③辐合型和发散型47学习策略的培养①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②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③资源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资源利用48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特点①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②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③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④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49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①从低年级抓起,越早越好②循环渐进,逐步发展③严格要求多方密切配合④树立榜样,启发自觉⑤整体发展相互促进50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公正)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②权威阶段(5~8岁)③可逆性阶段(8~10岁)④公正阶段(10~12岁)5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①前习俗水平(0~9岁)②习俗水平(9~15岁)③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52德育的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疏导原则③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④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⑦发扬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⑧正面教育与纪律相约束原则53道德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②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③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④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54班集体的基本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谐氛围⑤学生个体的发展⑥组织教育活动55班主任的工作内容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建立学生档案④个别教育⑤班会活动⑥协调各种教育影响56个别教育①先进生工作: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鼓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②中等生工作:重视中等教育,根据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教育,给中等生创造表现的机会③后进生工作: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57操行评定原则①体现素质教育思想②公平客观③促进学生发展58家校合作途径①家访②班级家长会③家长委员会④家长交流⑤家长学校59教学的基本任务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双基教学)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⑤养成良好的思维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60教学情境的特征①基于生活②内涵问题③融入情感④体现科技特点⑤注重形象性61教学方法①实物演绎情境②联系生活展现③借助问题创设④播放音乐渲染⑤扮演角色体会⑥借助图画在线6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不足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优势:①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①不利于因材施教②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③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63贯彻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④要防止直观不当与滥用64启发性原则基本要求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6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66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67上好课的要求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内容准确③教学结构合理④教学方法适当⑤讲究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⑦态度从容自如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要求)68学习动机理论①强化理论:主要表现为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②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理论③成就动机理论6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答:倒v型曲线70成败归因理论答:罗特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体状态,外界环境,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1、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A:教育具有其自身的历史继承性;B: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2、教育与人的发展(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深刻的;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人的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人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教育与生产力水平(1)教育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①教育可以把可能劳动力转为现实劳动力,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②教育可以把知识形态的劳动力转化为直接劳动力,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全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
(2)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制约着课程设置和部分教学内容的选择;④制约着教育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的变革。
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⑴遗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⑵成熟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⑶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①自然环境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提供里丰富的内容;②对人的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它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性质和发展的程度。
⑷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⑸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幼)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60个考点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考点2 成熟势力说考点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考点4 认知发展理论考点5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考点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7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考点8 幼儿注意的发展趋势考点9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考点10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趋势考点11 记忆的种类考点12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考点13 幼儿想象的种类考点14 幼儿想象的特点考点15 幼儿空间关系的掌握考点1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考点17 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考点18 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考点19 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考点20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考点21 幼儿园的任务考点22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考点23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考点24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考点25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考点26 幼儿游戏的种类小学考点27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28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考点29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考点30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考点31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与教师观考点32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考点33 问卷设计的结构及基本原则考点34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考点35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考点36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考点37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考点38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考点39 德育原则及其贯彻要求考点40 情绪的ABC 理论考点41 班级管理的模式考点42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考点43 组织竞赛型活动的注意事项中学考点44 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考点45 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考点46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考点47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考点48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考点49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区别考点50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考点51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考点5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考点53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考点54 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评价的特点考点55 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考点56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考点57 课堂纪律的类型考点58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考点59 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考点60 马勒斯等人提出的职业倦怠的表现幼儿园考点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 客观因素(1 )生物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奠定儿童身心发展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
(2 )社会因素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从根本上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2. 主观因素(1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2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考点2 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成熟是由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格赛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其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考点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改进了弗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并特别地强调幼儿的发展。
学前儿童所涉及的前三个阶段:1.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零至一岁或一岁半)2 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一或一岁半至三或四岁)3. 主动感对内疚感(三四岁至五六岁)考点4 认知发展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他们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历程达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从而获得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智力得到发展。
2.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 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后)。
考点5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1. 连续性与阶段性2. 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1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
(2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
4. 差异性考点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1. 从简单到复杂。
(1 )从不齐全到齐全;(2 )从笼统到分化。
2. 从具体到抽象。
3. 从被动到主动。
(1 )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 )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 从零乱到成体系,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考点7 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考点8 幼儿注意的发展趋势1.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2. 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考点9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1.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2. 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1 )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2 )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3 )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4 )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5 )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
考点10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趋势1.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 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婴幼儿往往以自身的作息制度作为时间定向的依据。
3.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4.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考点11 记忆的种类1. 根据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1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 )运动记忆,是以过去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3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 )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
2. 根据保持的时间,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 )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头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感觉记忆的特点是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1 秒钟,它按刺激的物理特性以感觉形式进行编码,而且其信息容量很大。
(2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 分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 个组块。
(3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超过1 分钟,乃至一生的记忆。
考点12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 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3. 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1 )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2 )幼儿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都在不断发展。
4.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1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2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5. 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考点13 幼儿想象的种类1.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 )无意想象;(2 )有意想象2. 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 )再造想象;(2 )创造想象考点14 幼儿想象的特点1. 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2. 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 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1 )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2 )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3 )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考点15 幼儿空间关系的掌握一般来说,3 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 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 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 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因此,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考点16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 岁)(1 )新生儿期(0~1 个月)①心理发生的基础: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②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2 )婴儿早期(1~6 个月)①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②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③主动招人。
④开始认生。
(3 )婴儿晚期(6~12 个月)①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②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③言语开始萌芽。
④依恋关系发展。
2. 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 岁)(1 )言语的形成(2 )思维的萌芽(3 )自我意识的萌芽3. 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 岁)(1 )幼儿初期(3~4 岁)的心理特点①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②爱模仿。
③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 )幼儿中期(4~5 岁)的心理特点①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②思维具体形象。
③开始接受任务。
④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 )幼儿晚期(5~6 岁)的心理特点①好学、好问。
②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③个性初具雏形。
④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考点17 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2. 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 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4. 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考点18 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1. 外部言语(1 )对话言语;(2 )独白言语;(3 )初步的书面言语。
2. 过渡言语3. 内部言语考点19 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1. 婴儿言语的发生(0~1 岁)(1 )发音的准备———前言语阶段①言语发生的准备表现在两个方面:A. 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B. 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②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简单发音阶段(出生~3 月)。
连续重复同一音节阶段(4~8 月)。
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 月)。
2. 婴儿言语的形成(1~3 岁)这一时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 )不完整句阶段①单词句阶段(1~1.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