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2)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中调查(2篇)

综合实践活动中调查(2篇)
第2篇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解我校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背景
1. 调查目的
(3)评价机制不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对策与建议
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合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参与度。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 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活动感兴趣,并希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锻炼意志品质。然而,学生在活动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如时间安排、师资力量、资源匮乏和安全意识等问题。
2. 建议
(1)优化活动时间安排,尽量减少与学习时间的冲突;
(1)时间安排:35%的学生表示活动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难以兼顾;
(2)师资力量:30%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不足,无法满足实践活动需求;
(3)资源匮乏:25%的学生表示学校实践活动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活动需求;
(4)安全意识:20%的学生表示担心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4.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普遍较高,80%的学生表示积极参与活动,20%的学生表示偶尔参与。
4. 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多样化、互动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浅谈综合实践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浅谈综合实践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闯可 以穿插活动视频及活动照片 回放 ,最后是 研究结论及研究感想。
( )成果展示汇报 的方法 三
问道 阿等在线调查 网站, 但这需要一个较长周期。 如何对调查 问卷 进行统计 可指 导学生使用 在 纸上写正字的方法统计封 闭式 问题 .要 求对 杂
乱无章 的数据进 行初步整理后 ,画出最原始 的统
( 一)学生外出活动 的指导
笔者认 为一个 完整研究 性学 习主题综 合实践活动

般要经过 几个阶段 ,即活动准备 阶段、活动实
施阶段 、活动总结 与交 流阶段 ,综合实践指导教
师可 以这样分 阶段 进行具体指 导。

学生到社会 上调查采访之前 .教师要做好必 要 的安全和礼仪指 导,在双休 日 节僚 日 充分利用 Q 和 电话 与学生及时沟通 。当然有 时问教师最 Q 好能与学生共 同活动 ,亲 临现场教师可 能会发现 很多 问题 .教师在 课堂上 引导学生预设外 出采访 可能发生 的ij ( 日 l墓 没有找到要采访 的人 、采访 问 1 题没想好 、没有取得别人 信任 ,采 访设备不全 ) , 以及如 何应 对 ( 活动前要确定联系好采访 的人 、 设计好采访 问题 ,要 身穿校服或带好学生证 、结 合小组课题进行 采访提纲设计 ,需要准备什么设 备 ,小 组中的哪个同学可 以准 备‘全体 同学要带
卷 ,统计数据 以图表形式呈现 ,调查分析结果,
教师指 导学 生在 发放 闯卷时找各种不 同的人
来调查 ,确定最佳 发放试卷 时间,选择乐意接受 调查 的对象 ,用 礼貌和真诚感动调查对象 ,指 导 填写 ,保证每份 问卷质量 。当然也可指导学生如 果想获 得准确 的数据,可 以把设计好 的调查 问卷 发到 免费问卷调 查网站上 ,如调查派 、闯卷星 、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有效指导【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但是要想防止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必须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调查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开展的效果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教师对学生如何去围绕主题进行调查活动的有效指关系重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围绕主题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才能使主题活动深入进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关键词】学生、过程、调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以新的学习领域、新的学习方法、新的评价方式……与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学生进行着零距离的接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的收效?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在自己几年的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指导应惯穿整过活动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技能的个别差异采取有效的指导,才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哪算哪的现象;才不会出现虎头蛇尾,自生自灭的现象。

教师的指导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但不能盲目进行,应有方法,有争对性的进行指导。

下面我就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大家进行交流探索。

一、了解调查活动的基本要素,明确在调查活动中做了什么。

首先让学生明确调查活动的三个要素: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的问题。

由于调查者是调查活动的第一要素,在综合活动实践中,学生作为调查者,他们的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寻事实的方法都会渗入调查过程而发生很大作用。

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好的调查者。

一个好的调查者的定义就是必须善于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调查者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调查者应记录下真实观察的东西,不能拼凑;调查者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调查者应该有计划,而不是无目的的。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调查与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本文将从明确目标、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报告等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第一,明确目标。

在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之前,必须明确目标和问题。

学生需要知道他们希望通过调查和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以及调查的范围和目的。

例如,如果学生想研究校园安全问题,他们需要明确研究的范围,如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知程度、校园安全设施的状况等。

第二,设计调查方案。

在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之前,学生需要设计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和调查工具等。

调查方法可以是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调查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社区居民等,调查工具可以是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应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对象和工具,并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或提纲。

第三,收集数据。

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时,需要积极收集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得。

在收集数据时,学生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例如,学生可以针对目标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在访谈中,学生需要保证访谈对象的回答真实可靠;观察时,学生需要准确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第四,分析结果。

数据收集完毕后,学生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学生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图表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获得相关结论。

在分析结果时,学生应注意数据的可比性和相关性,提炼主要问题和发现,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归纳。

第五,撰写报告。

社会调查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向他人展示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

学生需要将调查和研究结果以报告形式进行呈现。

报告应包括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同时要注重逻辑性和可读性。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图表、数据和引用等支持材料来说明问题和论证观点。

总结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与研究需要明确目标、设计调查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教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社会实践调研教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社会实践调研教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被广泛应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可行的组织方式,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1.确定调研主题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调研主题。

这个主题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实践的目标相适应。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讨论,让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主题,并根据学生的投票结果确定最终的调研主题。

2.制定调研计划在确定了调研主题之后,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

该计划应该明确调研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时间和地点安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调研的时间和地点,在确保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调研。

3.开展前期准备在正式进行调研活动之前,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访专家或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调研主题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收集调研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例如问卷调查表、录音设备等。

4.实施调研活动在进行调研活动时,学生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和信息收集。

他们可以通过参观企业、社区活动、访问相关机构等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

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调研数据。

5.整理和分析数据在完成调研活动后,学生需要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他们可以使用统计软件或手工制作表格和图表,清晰地展示调研结果。

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调研结果,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6.撰写调研报告最后,学生需要撰写调研报告,将他们的调研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调研报告应该包括引言、调研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学生可以按照论文的格式进行写作,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2篇)

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掌握一手资料,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2. 深入了解社会现状,掌握一手资料。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三、活动内容1. 选题阶段: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自主选择调查课题。

本次调查课题涉及教育、医疗、环保、就业等多个领域。

2. 前期准备:学生分组进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同时,进行相关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为实地调查做好准备。

3. 实地调查:学生深入基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一手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注重与调查对象的沟通交流,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5. 撰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四、活动实施1. 分组实施:根据学生专业和兴趣,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调查课题。

2. 指导教师: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选题、调查、分析等工作。

3. 实地调查:学生分组前往各自调查地点,进行实地调查。

4. 数据汇总:指导教师负责对各组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5. 报告撰写: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五、活动成果1. 调查报告:各小组完成了各自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数据分析详实,结论具有参考价值。

2. 学生成长: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社会影响:部分调查报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建议。

六、活动总结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实践教学调查研究方案(2篇)

实践教学调查研究方案(2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我国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实践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调查拟针对实践教学开展一项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1. 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现状,掌握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 分析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3. 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4. 为相关部门制定实践教学政策提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

2. 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了解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2)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定量调查;(3)访谈法: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和问题;(4)实地考察法:对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践教学条件。

四、调查内容1. 实践教学现状调查:(1)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情况;(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情况;(3)实践教学资源配备情况;(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情况;(5)实践教学与企业、行业合作情况。

2. 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关系调查:(1)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3)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3. 实践教学改革措施调查:(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2)实践教学课程改革;(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4)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5)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五、调查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

2. 实施阶段:(1)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数据;(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活动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明显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立体式的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多位的展示能力,发展能力。

它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对新课程充满了好奇、向往,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愉悦感、满足感。

学生自设小组,自行设计,自己搜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性和开拓性、创造性学习,真正做到寓乐于活动之中,寓教于活动之中,寓收获于活动之中。

调查研究活动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常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方法的有效指导,应全面了解调查研究法,学会运用调查研究法。

在学生活动实施之前,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法的专题讲座,向学生简要介绍调查研究法,让学生了解调查研究法的实施过程和基本规范、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重点是指导学生制定调查研究活动计划、指导学生设计简要而较规范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而提高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和学生调查活动的有效性。

调查研究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的一种经典研究方法,因而通常也称为“社会调查法”,是指在一定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向社会有关人员了解某种社会现象的状况,在搜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状况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而,调查研究法的核心活动是调查和研究两个部分。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激发学生兴趣、组织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研究以及评价学生成果等方面,谈一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些有趣的现象,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和探究。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科学故事或者分享一些有关科学家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价值。

其次,组织研究性学习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安排。

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研究任务,并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工具、资料和资源,并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然后,在指导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或观察并分析结果。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后,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是研究性学习的必要环节。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极目标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可以采用观察记录、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

终极目标的评价主要是评估学生对于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口头报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合理组织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研究和评价学生成果等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方案(2篇)

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方案(2篇)

第1篇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内容单一、组织形式僵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2. 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提高活动效果。

3. 探索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

- 分析教师、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和态度。

2. 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构建- 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 设计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

- 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途径。

3.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构建- 分析现有评价体系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

- 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和态度。

-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改进活动提供依据。

3. 案例分析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 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4. 实验法- 在部分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验,观察活动效果。

-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研究假设。

五、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第1-2个月)- 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

- 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

小学生综合实践调查方案(2篇)

小学生综合实践调查方案(2篇)

第1篇一、调查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小学生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生综合实践调查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调查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调查内容1. 社区环境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

2. 学校周边环境调查:调查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安全隐患、商业设施等。

3. 历史文化调查: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优秀传统。

4. 科技创新调查:参观科技馆、实验室等,了解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

5.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食品安全等,提出解决方案。

四、调查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调查主题的背景知识。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

3.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4. 访谈法:对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获取更多信息。

5. 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五、调查步骤1. 前期准备:- 确定调查主题和内容。

-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调查背景。

-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分组,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

2. 实施调查:- 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数据。

- 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 进行访谈,获取更多信息。

3.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 制作调查报告,总结调查结果。

4. 成果展示:- 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分享调查成果。

- 提出改进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六、调查时间安排1. 前期准备:2周2. 实施调查:2周3. 数据分析:1周4. 成果展示:1周七、预期成果1. 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实践调查的基本方法。

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

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

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谈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指导核心提示: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社会调查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社会调查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社会调查是围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亲自深入各种社会组织和人群,了解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知识、缘由、道理。

掌握相关事件的具体目的、意义、资(史)料、数据以及某事件的来龙去脉,借以凸现、深化和拓展活动主题。

是学生加深认识、明确道理、获取真知的有效渠道。

社会调查常常和收集资料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学生进入社会领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初步形成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意义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作为小学生尤其是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搜集整理资料,特别需要教师加以精心指导。

一、指导学生接触社会和人群要让十来岁的孩子和社会接触,必须进行实实在在的引导。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接触社会和不同人群的重大意义,从小学会与各种人群打交道,从中学习知识锻炼智慧,更是现代小学生人生历程中融入和适应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要鼓励学生大胆的与社会各方面人士进行接触和沟通,让他们明确,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

人与人之间不分年龄、民族、性别和职业,其人格和地位都是平等的。

使他们消除因陌生而产生的惧怕感和怯懦心理。

其次,让孩子与人接触首先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和比较容易接近的人群,如学生自己老师或者同学的家庭成员,社区范围内干部和工作人员。

必要时教师要先帮助学生与调查对象联系和沟通,取得对方的认可和支持,让学生一开始就能体验到与人接触的快乐,消除紧张感,建立自信。

初三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初三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初三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初三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锻炼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那么,在初三课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呢?一、确定调查研究的主题调查研究的主题应该紧密围绕课程内容,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比如,在地理课上,可以选择以当地的自然景观或人文地理为主题;在历史课上,可以选择以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主题。

主题的确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调查研究的可操作性。

二、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需要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是指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可以是深入了解课程知识,也可以是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技能。

方法是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式,比如采访、观察、实地考察等。

明确了目的和方法后,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

三、进行调查研究的组织和分工在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分工,以确保调查研究的顺利进行。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个组长和组员,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的工作,组员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任务。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

四、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在初三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问题提出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

同时,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

五、充分利用调查研究成果在学生完成调查研究后,要充分利用调查研究的成果,让学生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呈现和分享。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或者写成报告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分享与他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学术素养。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合作,扩大调查研究的影响力。

总之,初三课中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实践调研报告步骤(2篇)

学生实践调研报告步骤(2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调研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社会现象、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本报告旨在详细阐述学生实践调研的步骤,为同学们提供参考。

二、确定调研主题1. 结合专业特点:调研主题应与所学专业相关,有助于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关注社会热点:选择具有社会关注度、时代背景的调研主题,便于引起关注和讨论。

3. 亲身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研主题,有助于提高调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可行性分析:评估调研主题的可行性,包括资料收集、调研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

三、制定调研计划1. 确定调研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调研时间,确保调研的顺利进行。

2. 确定调研地点:根据调研主题,选择合适的调研地点,便于实地考察。

3. 确定调研对象:根据调研主题,明确调研对象,包括个人、企业、政府部门等。

4. 制定调研方法:根据调研主题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

5. 制定调研日程:根据调研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调研日程,确保调研任务的完成。

四、资料收集与整理1.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相关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了解调研主题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实地考察:根据调研计划,实地考察调研地点,了解当地实际情况。

3. 访谈:与调研对象进行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

4.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为撰写调研报告提供依据。

五、分析问题与提出解决方案1. 分析问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调研主题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提出解决方案: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部门或企业提供参考。

3. 评估解决方案: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撰写调研报告1. 撰写提纲:根据调研内容,撰写调研报告提纲,明确报告结构和内容。

2. 撰写正文:按照提纲,撰写调研报告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综合实践小学生调查方法(2篇)

综合实践小学生调查方法(2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调查是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调查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调查方法概述1. 调查方法的概念调查方法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而了解研究对象现状、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调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调查方法的特点(1)客观性:调查方法要求调查者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2)全面性:调查方法应涵盖研究对象的所有方面,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

(3)科学性:调查方法应遵循科学原则,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小学生调查方法的具体步骤1. 确定调查主题(1)选择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调查主题。

(2)明确调查目的:明确调查的目的,确保调查方向正确。

2. 制定调查方案(1)确定调查对象:根据调查主题,确定调查对象。

(2)选择调查方法: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3)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根据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3. 实施调查(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

(2)实地调查:按照调查方案,分组进行实地调查。

(3)收集资料: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4. 分析与整理资料(1)整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分析资料:运用统计、归纳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5. 撰写调查报告(1)撰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2)报告结构:包括引言、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结论等部分。

四、小学生调查方法的注意事项1. 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在调查过程中,要确保调查的真实性,避免主观臆断。

小学生综合实践方法指导(2篇)

小学生综合实践方法指导(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法指导。

二、明确活动目标1. 了解活动背景: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活动的背景,包括活动主题、目的、意义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方式,使学生明确活动的方向。

2. 确定活动目标:根据活动背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和层次性。

三、选择合适的内容1. 结合学生兴趣: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符合课程要求:活动内容应与课程要求相一致,体现课程目标,同时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3. 具有实践性:活动内容应具有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成长。

四、制定活动方案1. 确定活动形式: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如小组合作、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

2. 制定活动流程:将活动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任务和责任人。

3. 确保安全措施:在活动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五、开展活动实施1. 严格按计划执行:在活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活动方案执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激发学生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营造良好氛围: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六、活动总结与反思1. 总结活动成果: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梳理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总结活动成果。

2. 反思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 撰写活动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将活动过程、成果和反思进行整理和总结。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指导主题活动.doc-泸州-泸州市教育科研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指导主题活动.doc-泸州-泸州市教育科研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有效指导主题活动》泸州市叙永县叙永师范附属小学校:刘昭琴邮编:646400 电话:187****3341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活动内容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我们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五个环节:接触研究课题阶段、发现研究课题阶段、实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成果阶段、实践活动评价阶段,谈谈在各环节中如何开展教师的指导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活动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

教师对落实课程,提高活动课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

现以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情况为例谈谈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环节中如何开展教师的指导工作:一、接触研究课题阶段要指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研究主题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它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社会实践中选择学生关注的问题,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活动情景和学生可利用的资源条件,融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时代性于一体,集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依据学校特点和地方特色,提炼出了三大版块,分别是:学会关心、懂得感恩;走进永宁、热爱家乡;艺术实践、快乐成长。

老师们在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时,既要依托学校的几大版块,体现学校特色,还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与兴趣点,尽量选择学生够得着的、有这样的实践能力的主题。

如何指导学生实施调查研究活动

如何指导学生实施调查研究活动

如何指导学生实施调查研究活动鄂伦春旗实验小学孟玉英在指导学生进行《白色污染的调查》这一主题活动时,我有了一些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重视方法的指导、在具体细节处指导。

一、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学生掌握不好顺序。

在此处教师进行了指导:如何安排先后顺序,符合活动合理进行。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修改,教师检查,使活动步骤符合活动开展。

二、在问卷调查时,小组长吴秀芳回收的问卷中,有无效问卷。

本小组不知如何处理此卷,此时,我指导:无效问卷是没有认真填写或不配合填写的空白卷。

此问卷不能反映问题,不能当作分析来使用,不计入统计的总数当中。

分析形成无效问卷原因:是否没有向被调查者讲清意图或填写要求等。

针对形成的原因,让本小组重新尝试补填问卷调查活动。

三、在各小组回收问卷进行统计数时又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吴秀芳小组统计时混乱、反复统计时数据不一样。

此时,我指导学生分析形成此问题的原因:学生没有分工没有分项报数,所以报数统计很混乱。

通过师生讨论分析明确了统计报数方法是:每人负责先理清自己回收的各项问题的数据,然后,按顺序、分项向记录员报数。

在统计百分比时分工,使每人专项负责一个问题计算统计百分比。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重新进行统计活动,顺利完成任务。

四、在分析统计表的活动中,本小组在如何分析统计表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时遇到困难。

我指导学生分析方法:观察统计表体现出来的规律性的特征推理出结论,会用数据说话。

本小组在指导下能较全面得出研究结论。

总之,我是在学生主动探究基础上,当学生很难解决遇到的困难时进行了适时指导。

在细节处进行指导。

通过对本小组的活动指导使他们了解了如何回收问卷、清点统计,如何分析统计表得出全面正确结论的方法,并能实施到调查研究活动中。

使自己尽量做到:引导方法、建立规范、跟踪过程、帮助进程。

使学生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会用科学的方法法进行研究。

谈谈指导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汇总

谈谈指导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汇总

谈谈指导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编者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无论是在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活动,还是在社会实践性学习活动、项目设计活动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方法这种活动方式。

为此,本期的焦点透析我们主要就怎样指导学生运用调查研究方法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问题:谈谈指导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观点1:我认为在运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指导学生作好调查前的准备.在指导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调查的要求,向学生提供不同的调查方式,从中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优点及不足,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并确定调查的时间,数量及对象.2、指导学生按照课题特点及需要,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如:"果树的种植与管理"课题,宜采用实地调查法;“花篮的编织手艺”课题,宜采用实践访问调查法;“关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课题,宜采用问卷调查法;“蜡烛的奉献”课题,宜采用文献调查法等。

3、指导学生掌握调查的技巧。

针对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对象进行调查。

4、指导学生做好调查结果的整理。

如:结果是否满意,哪些东西值得大家借鉴学习等。

观点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调查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各班学生人数、学习成绩、性别、兴趣爱好等,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7人。

在分组时征求班主任意见和学生意愿,做到人员配合尽可能公平合理,一个小组能代表一个班级的缩影。

由学生自己选举组长、信息采集员、资料整理员、联络统计员等,成员各有分工、各展所长。

以专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立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进行实践调查。

可以个人或小组到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情况,搜取资料。

以学生探究过程为重心:从调查的专题确定,到调查的过程设计、调查方法的运用及结果的文字表达,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独立完成,教师所作的一切指导,要围绕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白庙河镇鸡鸣小学课题组许爱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活动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明显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立体式的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多位的展示能力,发展能力。

它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对新课程充满了好奇、向往,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愉悦感、满足感。

学生自设小组,自行设计,自己搜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性和开拓性、创造性学习,真正做到寓乐于活动之中,寓教于活动之中,寓收获于活动之中。

调查研究活动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经常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方法的有效指导,应全面了解调查研究法,学会运用调查研究法。

在学生活动实施之前,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法的专题讲座,向学生简要介绍调查研究法,让学生了解调查研究法的实施过程和基本规范、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重点是指导学生制定调查研究活动计划、指导学生设计简要而较规范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而提高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和学生调查活动的有效性。

调查研究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的一种经典研究方法,因而通常也称为“社会调查法”,是指在一定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向社会有关人员了解某种社会现象的状况,在搜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状况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而,调查研究法的核心活动是调查和研究两个部分。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很多,但使用最经常的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两种具体方式。

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一、引导学生制定好调查研究计划。

调查研究计划主要包括:研究主题或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设计、研究过
程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搜集、研究的任务分工、研究的时间安排等内容。

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课题一般以某种具体的、单一的社会要素、社会现象为主。

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课题不易过于庞杂,涉及的问题层次不易过多,否则,学生难以驾驭和操作。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研究主题或课题,进行基本研究方法的指导。

要指导学生应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综合化、概念分析、命题分析与推理逻辑等基本逻辑方法。

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信息或资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方法意识和方法操作的规范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旦调查研究课题提出并确定后,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调查的课题或问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把所要调查的问题适当分解成具体的层次、要素,使学生明确该问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或资料。

比如,某小学六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要进行“城镇居民读书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分解“读书状况”的分析纬度:读书的数量(年平均读书量、家庭成员的读书总量、家庭藏书量、年购买图书量等)、读书的类型和图书的来源(喜欢读哪些书籍、每年进图书馆的次数、书籍的交换等)、读书的方式(读书的习惯、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读书与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关系(读书与职业或工作的关系、读书与日常休闲生活的关系等)。

二、引导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准备。

1、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选择和确定所要调查的对象的人群类型,即明确调查哪些领域、哪些部门、哪些工种的人。

确定调查样本数量,即所要抽取的调查人数。

确定调查方式,即明确调查的方法样式(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调查),确定调查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与调查对象的联络(公共场所下随机的大众调查除外)。

2、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除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外,还包括录音设备、记录设备等必要的工具,这也是调查方案中需要明确的。

3、引导学生设计好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调查问卷的设计是一门技术,调查研究能否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与调查问卷的合理性直接相关。

指导教师应学会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在调查实施之前,研制出简要而较规范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题目、指导语、题干、答案、结束语等部分组成。

题目置
于问卷之首。

指导语要简要说明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调查目的、答题的基本要求。

题干即对被调查者提出的问题。

答案是为被调查者提供的与题干相应的选项。

开放式的问题只留足必要的答题空间。

结束语要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

调查问题及答案的设计。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问卷问题的数量或问卷的容量,一般来说,一份问卷的问题数量不易过多,以30个左右的问题为宜。

中小学生说设计的调查问卷的问题数量可以适当减少。

问题的表述要注意语句简洁、明瞭,语义单一清晰。

答案的设计格式是多样的,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可以以单项选择为主。

准备选择的答案以3-5个为宜。

访谈提纲主要设计需要向被调查者询问的主要问题。

在访谈调查中,要注意记录有效的调查信息或资料。

三、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研究计划,顺利完成调查研究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目的不在于学习或学会“调查研究”方法本身,而在于通过调查研究,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对他们感兴趣的社会要素、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的整体认识;在于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发展实践能力。

因此,在调查研究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调查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其合理性基础就在于事实的客观性,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
2、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启迪学生的社会良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调查活动的主题往往是以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主,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合理地认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通过调查,关注社会现实,理解人间冷暖,走进社会不同的领域和社会活动,调查研究活动难免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阴暗面,或者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对此,指导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社会认知予以合理的引导,辩证地分析,以便启迪学生的社会良知。

3、精心组织调查实施过程,提高调查活动的有效性。

调查活动往往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场所,因而,指导教师应注重调查过程的有效组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调查过程的活动效率,使学生在真实的调查场景中获得有效的信息。

四、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归纳,得出调查结论。

1、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鉴于中小学生不同的数学知识基础,指导教师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工作。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要注意与问题提出部分的问题分解纬度相应。

指导学生运用百分比、图、表等方式进行数据呈现。

通过分析,得出初步的调查结论。

2、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包括:a.问题的提出: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调查内容。

b.调查方法的设计:说明调查对象、人数、调查的具体方式及调查过程;c.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d.调查结果;e.问题讨论;f.附件。

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小论文等研究结论的呈现方式都具有基本的格式或规范,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撰写研究报告,指导学生合理作注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和科学精神,禁止简单的“剪刀加浆糊”的不良文风。

综合实践活动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的非科学性综合课程。

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知识通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对社会实现问题的思考、探究、尝试、参考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所以作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地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分析整理、质疑、归纳、动手操作、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和培养学生顽强、环保意识、安全自保意识、团结合作等等优良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