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作者:刘姿麟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21年第06期摘要:融媒体和新文科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新闻传媒专业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教学目标需要转向为一体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融媒体行业的就业环境。
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专业为例,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出发,探究有效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的改革办法,旨在促进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的实验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满足实践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贵州师范学院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当地媒体单位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传媒人才。
关键词:传媒;融媒体;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6-0126-04DOI:10.15958/ki.jywhlt.2021.06.018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贵州各大媒体单位对新闻传媒类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加大。
笔者通过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贵州天眼新闻等多家媒体单位合作、研讨和沟通,获知当前贵州一线传媒机构极度缺乏具有融媒体创新能力的专业新闻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向社会相关行业输送人才,这一现实背景对贵州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融媒体时代下,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作出相应调整和创新,以满足融媒体人才的知识结构、类别结构、知识层次和知识学习方法的变化。
本文以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专业的教育现状和教学实践改革作为研究重点,探讨问题并提出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更好地完成教学实践工作,为贵州媒体行业输送高质量媒体人才。
一、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媒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两个传媒专业——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
这两个专业属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核心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中文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对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中文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基础课程实践:包括汉字书写、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等课程,通过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2. 专业课程实践: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文案创作、公关礼仪、应用文写作等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文化素养实践:包括书法、绘画、摄影、戏剧等课程,通过参观展览、参加活动、创作作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就业竞争力。
5. 校企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项目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广播 电视 新 闻学具 有 实践性 强 、综 合化程 度 高、技 术业务 发展 快 的特点 ,广播 电视 新 闻人 才的培 养是 否成 功 ,很 大程度 上依 赖 于实践教 学体 系能否在 传媒 发展 迅速 、技 术更 新
频繁 的情 况下跟 上 业界 发展 步伐 。 以现代 传媒 技 术技 能训 练 为基础 ,以新 闻采编 制作 能力培
、
广 播 电 视 新 闻 学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构 建 的 目 标 和
原 则 1 .构 建 的 目标
更 新 技 术 与 手 段 , 在 开 放 中实 现 与 传 媒 业 界 的 接 轨 ,延 伸
实践 教 学 的 领 域 。 二 、 广 播 电 视 新 闻学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构 建 的 内容
一
门实 践 课 程 ,每 一 次 实 践 活 动 ,实 践 教 师 都 要 在 总 体 目
( ) 系 统 性 原 则 1
标 的 要 求 下 制 定 出 相 应 的 教 学 目标 。这 一 目标 将 作 为 课 程 质 量 、学 生 考 核 和 教 师 教学 质 量 考 核 的 重 要 依 据 。 2 .内 容 体 系 的 构 建
作 为 教 学 型 高 校 ,要 培 养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的 全面 发展 的 专 业 人 才 。与 此 相 适 应 地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构 建 的 目标 就 是 能 满 足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要 , 培 养 出 合 格 的 人 才 。 我 校 广 播 电 视 新 闻 学 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构 建 目标 是 努 力
业务发展快 的特点 ,广播 电 视新 闻 人才 的 培养 是 否成 功 , 很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能 否 在 传 媒 发 展 迅 速 、技 术 更 新 频 繁 的情 况 下 ,跟 上 业 界 发 展 步 伐 ,这 是 对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构 建 的重 要 考 验 。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学生实验成绩分项评分标准及考核办法但不够完善试卷或考核记录趋于准确、合理。
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教学设备申购计划等资料齐备;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及建设、仪器设备等工作档案文件资料规范齐全。
上报各类文件及报表准确规范、及时;每学期有工作计划和总结
本方案一级指标 7+1 项二级指标共 22 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 A、B、C、D 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 两级介
于 A、 C 之间的为 B 级低于 C 的为 D 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其标准如下:A级≥90分,B级80-89分,C级60-79分,D级为低于60分。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标准体系

专业建设评定指标体系
说明:
1.上表48个关键观察点中,标有“●”是控制观察点,共10个,标有“△” 是关键观察点,共32个。
2.专业评定结论设优异、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结论标准以下:
优异:全部观察点中,A≥31,C≤6,D=0;控制观察点均为A;关键观察点中,A≥20,C≤3。
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良好:全部观察点中,A+B≥25,C≤14,D≤7;控制观察点为A+B≥7;关键观察点中,A+B≥19,C≤7, D≤3。
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合格(达标):全部观察点中,A+B+C≥27,D≤14;控制观察点均为C或以上;关键观察点中,A+B+C≥19。
若有1条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降级。
不合格:不能完全满足合格条件。
滨州职业学院专业建设评定标准及内涵。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构建一套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反映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
3.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
4. 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结构,便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
5. 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之间进行比较和交流。
三、指标体系结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一)一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3. 实践教学效果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5. 实践教学管理(二)二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三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i. 实践教学目标具体、明确ii. 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i. 实践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目标相互补充 ii. 实践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契合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i.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i.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i. 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ii. 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i. 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样ii. 实践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i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ii.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i. 学生具有创新意识ii. 学生具备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i. 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ii. 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齐全i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先进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i.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稳定ii. 实践教学师资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i.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足ii. 实践教学经费使用合理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i. 实践教学组织有序ii. 实践教学管理规范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i.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到位ii. 实践教学过程及时反馈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公正、客观i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四、结论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于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锻炼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锻炼的几点思考作者:刘艳凤来源:《今传媒》2008年第10期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关于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综观全国大多数新闻院校在对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重视和强化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
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形成了“课外实习与课堂教学并重,实践教学贯穿本科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
这些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教学环节,大致可以归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专业学生自办学生媒体。
如报纸、期刊、网站等;另一方面就是在业界新闻媒体一线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正的新闻一线得到锻炼。
作为新兴办的湖南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在上述两方面做得较好,至今创办的学生媒体有报纸《新闻人》和杂志《新知》及班刊。
另外,他们与长沙的《长沙晚报》《潇湘晨报》、红网及湘潭的《湘潭日报》《湘潭晚报》等建立了友谊实习基地,每年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去实习。
通过自办媒体和到新闻媒体单位的实习,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
虽然如此,但经过笔者近8年来的新闻教学实践,感觉到只注重上述两个方面对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还很不够,要全面提升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充分利用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等实践能力大学教育不同于小学和中学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除了有老师的理论讲授外,还强调学生与老师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这里所谓的课堂互动其实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非常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辟如笔者在上《新闻学概论》课时,就形成一个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制度:每节课前5分钟由学生来进行新闻播报,要求他们简单明了地报道新闻,所报道的新闻可以摘取各类型大众传媒,也可以是学生自行采写的新闻稿,尤其针对摘取其他媒体上的报道要求学生一定要告诉新闻出处,并且要对媒体上的原稿进行一定程度地加工与提炼。
专业评估体系下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学生专业认知调查——以阜阳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为例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编号为2019jyxm0274),阜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重点项目(编号为2018JYXM06)。
作者简介:陈雨璇,讲师,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
王效芳,助教,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
专业评估体系下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学生专业认知调查——以阜阳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为例陈雨璇,王效芳摘 要 专业认知是学生对所学专业覆盖知识的认识、接纳以及情感态度,是学生与所学专业不断互动的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层次的学生在专业认知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为了了解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现状,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文章以阜阳师范大学新闻专业为例,在2019年12月10日至17日对大一至大四共19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依据调查结果对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和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闻专业的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专业评估;高校;新闻专业;专业认知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5-0039-04数字化技术的进步给新闻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向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究竟需要何种新闻从业人才,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应对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这一切决定了新闻学教育实现新一轮改革的必要性。
在全面落实教育部新时代振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要想不断创造和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认证理念。
因此了解和掌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提升专业认同感,对于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质量都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此,文章着眼于阜阳师范大学新闻专业,以期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1 设计问卷与样本分析本文以阜阳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全日制在读本科生为对象,在2019年12月10至17日对大一至大四的学生用派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
级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

2014级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学科门类:文学专业代码:050301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与毕业要求最低学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毕业要求最低学分:169.5学分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院部负责人:何村审核:汪小飞校长:汪建利日期:2014年8月1、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本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媒介管理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地方应用型新闻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互联网站、新型社交媒体等相关单位工作。
2、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西方主要国家新闻工作发展动态,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3)熟练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新闻报道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具有新闻深度报道的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与综合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应用能力。
3、理论教学体系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新闻报道策划、广告学概论、深度新闻报道写作、新闻评论写作、传播学概论、媒介批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媒介经营管理。
理论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1。
4、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专业实践环节:新闻采访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摄影、新闻报纸编辑实践,电视新闻编辑实践,新闻评论写作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见附图2。
注: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含通识实践环节、学科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创新实践环节及理论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实验学分;8、教学计划表附图1:理论教学体系鱼骨图附图2:实践教学体系鱼骨图。
广西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人员 统统 由学生来担任 ,不 出校 门就 可 切实提高他们 的媒介传 播能力 。
▲本文是唐山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 目 “ 广 告学专业学生传播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
两份 企业报纸还是远远不 能满足 以持续地 操作实践 ,伴 随他们的大学生
广告 学专业所有 学生的实践需要 的 ,基 活 ,切实提高他们 的实践操作能力 。 于实践 教学 的需要 ,基于有效培 养学生
一
素质课程 比例 ,更 要通过相应 的课程 板
、
这 些 单 位一 般 都 要求 新 闻传 播 人 才是 块和实践教学 ,以实现学生能力和 素质 专多能 ”的 ,以 “ ”为基础 ,以 的全面提高。 专 广西 高校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
“
一
系建设的必要性
( )服务广西经济社会的需要 一
我们 的模 拟媒 体应该秉持开放 的胸 果 ( 目编号 :1 0 5 ) 项 i 14 参考文献 媒体传 播能力 的考 虑 ,由学校 出资创办 怀 ,勇敢地投身到媒介 融合的实践过程 自己的媒体就显得 非常迫切 了。尤其值 得一提 的是 ,这种媒 体与企业媒体相 比 会有更 多的实践便 利性 ,它是我 们真正 可 以完全控制 和应用 的媒 体实践平台。 我们创 办的模拟媒体 ,麻雀虽小 ,
标 实际操作 能力的应用 型、复合型和技 能 人才培养 目 的要求。
型的新 闻传 播类专业毕业生 成为 当前传
媒 市场 的 “ 宠儿” 。面对新 形势 ,广西
( ) 二 实现人才培养 目 的需要 标
以培养 学 生 能力 为 核心 ,坚 持传 授 知
识 ,提高 素质 ,协调发展 。要 注重 创新
新 闻教 育
眨V S 张鞋8 怠 《 (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现象严重 ,这种现象 的产 生有着 以下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 首先 ,传 统院系及专业 的转型 。以上述地 方本科院校为 例 ,新办新 闻学专 业大都隶属于 中文系 ,由于 专业 拓展、招 生及就业等方面 的考虑 ,中文系 的传统专业进 行全面转型并 进行 了一些 重大拓展 ,重大举措就是上 马了新闻学等一批应 用性突 出的新专业 ;同时 ,许多 院校 的中文 系也改名为文化 与传媒系 、文学与传播 系等 ,以示转 型。
方面 是软件 问题 ,即师资力量 的薄弱 ,尤 其是具有新
闻从业背景 、懂 技术、能进行实验教学 的复合型 教师 尤其 缺 乏 ;. 个具有讲师职称 的教师 支撑 一个 新专业 的发展 已成为 35 许 多地方本科 院校严 酷的现实: 另 一方面是硬件 问题 ,即实验设备 的严重匮 乏,学生人
( .上海理 工大 学 管理学 院,上海 2 0 9 ;2 1 0 0 3 .合肥 学院 中文系 ,安徽合肥 2 0 0 ) 3 6 1 【 摘要 】文章 以新 办新 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分析 了地方本科 院校 新办新闻学专业发展 的共 同问题 ,从而构建 了其 实践 教学体系 ,建立 了包 含 4个 一级指标、1 个二 级指标 、3 3 2个三级指标 的测度体系 ,并分析了评价方法的使用 ,以期 为地方本科 院的新办新 闻学专业实践教 学体 系建 设及评价 提供借鉴 。 【 关键词 】新办新 闻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 系 ;测度指标 ;模块化 ;主成分分析法
均 使 用 试 验 器 材 数 、 验 室 占地 过 低 、设 备 老 套 等 诸 多 问题 。 试
其次 ,由于 申办院校 自身 的在专业开 设上 软、硬件上的 提升所致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到 2 0 0 8年 6月底,在我 国
新闻策划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闻传播行业的不断发展,新闻策划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新闻学子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人才,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开展了新闻策划实践教学活动。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实施和总结。
二、实践教学活动策划1. 活动主题:新闻策划与新媒体传播2. 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新闻策划的认识,掌握新闻策划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3)提升学生的新媒体传播能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3.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4. 活动地点:新闻与传播学院实验室、图书馆、新媒体中心5. 活动内容:(1)新闻策划理论课程: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讲解新闻策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案例分析:选取经典新闻策划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闻策划思维;(3)小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新闻策划项目,从选题、采访、编辑、发布等环节进行实践;(4)新媒体传播实践: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提高学生的新媒体传播能力。
三、实践教学活动实施1. 理论课程(1)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讲解新闻策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新闻策划的重要性;(2)分析经典新闻策划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新闻策划思维,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
2. 小组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新闻策划项目,从选题、采访、编辑、发布等环节进行实践;(2)教师对每个小组的策划项目进行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3)各小组提交策划方案,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
3. 新媒体传播实践(1)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提高学生的新媒体传播能力;(2)教师对学生的新媒体传播实践进行指导,确保传播效果。
四、实践教学活动总结1. 活动效果(1)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对新闻策划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新闻策划的基本方法;(2)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3)学生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提升,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尝试

教学方式
课堂与实践教学
课堂与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学中做 实践教学-做中学 社会实践
具体课程
基础理论课:包括中外文化史、传 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 学概论、史论等。 基础技能课:包括摄影、摄像、非 编、视听语言、计算机图文设计、 网络设计与应用等。 实习课:社会调查
各专业核心课程:(略) 实习课:采写摄实习
——见“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人格是核心” 《深圳特区报》(2011.8.3)
同济的新提法/目标
■自身定位:基本构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框架 ■培养目标:专业精英、社会栋梁 ■教研特色:贯通、交叉、开放、创新
专业课程总体结构
年级
1
2 3 4
教学重点
专业基础课: 基础理论与技能课
专业必修课: 核心理论与实务课 专业选修课: 重点方向课 项目教学课 实习实践课: 各类实习
■两个突出
实践型 国际化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济大学……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 培养模式,……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并重”,努力使每一位进到同济的学生……具有“工程基 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的综合特质。 学校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 长期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动画 表演
表演 舞蹈表演
音乐表演
创办时间 1995年 2002年
2004年
原属院系
传播与艺术 学院
电影学院 音乐系
成立时间 2001
2003 2004
学院办学定位
本院注重新媒体背景下相关艺术与传媒领域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具有 新理念、新技能及新视野的新型艺术与传媒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专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实训计划
1)拥有科学、合理的实训计划,实训计划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2)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完整,大纲内容包括实训目标和要求,实训内容、实训时间;3)实训评估与考核制度、文件完善,相关记录及档案完善
实训制度
1)有完善有实训制度;2)有明晰的实训岗位描述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考评点
评估合格参考标准
师资
队伍
师资
结构
来源构成
教师队伍应由学界和业界的教师共冋构成,有媒体工作经历的教师及在业界聘请的教师应不少于40%
职称结构
1)教授人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比(原则上应在10%以上);2)副教授人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占比(原则上应在20%以上)。
学历结构
制度建设与基
制度
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健全,配备教学秘书,院(系)有专人管理,职责明确
础设施
建设
日常工作制度
有完善的决策机制、工作流程、科研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1)有明确的考勤、质量评估、测试、奖惩等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文件齐全。2)学位论文指导、检查各环节落实,论文审查与答辩管理规范。3)教学方案和计划变动遵循规定程序。4)办学及学位授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没有违规行为。
导师构成
培养单位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双方人数比例合理;有完善的培养导师工作制度
导师职称
至少有5名以上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其中至少有2人为60岁以下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
导师学历
1)学界导师中,45岁以下的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55岁以下的原则上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新闻学实践教学要求(3篇)

第1篇一、引言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要求旨在明确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为新闻学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二、实践教学总体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熟悉新闻传播规律,掌握新闻采编、制作、传播等基本技能。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提高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判断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新闻采编、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新闻采访与写作(1)新闻采访技巧:学会运用各种采访方法,提高采访效果。
(2)新闻写作能力: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
2. 新闻编辑与制作(1)新闻编辑能力:学会运用编辑原则,提高新闻稿件的整体质量。
(2)新闻制作技能:掌握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
3. 新闻传播与传播效果(1)新闻传播规律: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2)传播效果评估:学会运用各种传播效果评估方法,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4. 新闻策划与管理(1)新闻策划能力:学会运用新闻策划技巧,提高新闻策划水平。
(2)新闻管理能力:掌握新闻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新闻管理水平。
5. 新闻伦理与法规(1)新闻伦理:了解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提高新闻职业道德。
(2)新闻法规:掌握新闻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新闻法治意识。
四、实践教学方法1. 实地采访:组织学生深入新闻现场,进行实地采访,提高采访能力。
2. 实习锻炼:鼓励学生参加新闻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新闻案例,提高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判断力。
4.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新闻采编、制作、传播等环节的模拟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增加 其对新 闻工作 的感性认识 。 同时 , 在可实践媒体有限的情况
下 ,学校 可以结合 自身实际情况 ,有选择地在校 园内部 创办报 纸、 杂志 、 电台 、 电视 台、 网站 , 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 这些媒体应 由专业教师 负责 , 生全面参 与制 作 , 学 以锻炼他们 的实 战能力 。 在国内非 常有影 响的长江传媒在线 ,就是 由汕头大 学长江新 闻
我修正 、 不断提高的过程 。只有三个 主体协调 运作 , 的新 闻 学生
实践 才能取得 丰硕成果 。
一
方面, 院校应该加强与媒体交流合作 , 比如聘请新 闻单位
的资深专业人 士为兼职 教授 , 走进课 堂以身示 范进行实战指导 。 媒体 自身还 可以选派新 闻专 业的青年 教师轮 流到媒体 任职 , 以
生亲力 亲为, 曾成功承担了 C B 中国大学生篮球赛事 、 UA 凤凰卫
视《 时事开讲 》周星驰与李 欧梵汕大对话 等许多大 型活 动的现 、
场直播 。【 引 另一方面 , 媒体也可 以利用 院校人才资源和实验室设
备优 势合作开办新 的媒体 , 或者以项 目合作的形式 , 把教师和学
生带 入媒体策划 、 目制作 中 , 节 让教 师和学生参与 策划 、 制作作
[] 志 武 , 惠. 闻 专业 实 习 的 效 果 调 查 及 模 式 探 讨 Ⅱ. 1何 吕 新 】 新
闻 知 识 ,0 72 2 0 ,.
『 王春 玲 , 炳 文 . 理论 到 实 践 , 课 堂到 媒 体— — 新 闻 专 2 1 牛 从 从
业 实践 教 学 的 系统 思 考 Ⅱ. 闻界 , 0 , 1 新 2 81 0 .
f 关键词】新 闻专 业 实践教学 互动 新 闻学专业 是一 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各大新闻院校在 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均设立相应 的实践环节 ,以锻炼学生的新闻 实 战能力 。但最近几 年 , 国新闻教育 飞速 发展 , 我 各高校纷纷设 立新 闻专业 , 学生 总数的迅速膨胀使新 闻教育面临新的挑 战。 尤 其是 目前媒体实际远远不能满足新 闻专业学生实践需求的情况 下, 各大院校新 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也 日益凸显 。
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新闻学专业作为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及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新闻行业的基本规律、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等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新闻资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同时,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才能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战经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实际工作中,具备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4.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同时,实践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与行业接轨的机会,有利于教师了解行业动态,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二、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策略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习实训等多个方面。
学校应根据新闻行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 创设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应积极与媒体、企业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此外,可以利用校内媒体资源,如校报、广播、电视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4. 强化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通过考核,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本评价标准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实践教学目标评价标准1.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和预期效果。
2. 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实践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教学目标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具有可实现性。
三、教学内容评价标准1. 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涵盖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2. 实践教学内容新颖:实践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体现行业最新技术动态。
3. 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完整,逻辑清晰,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方法评价标准1. 教学方法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实习、实训、项目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灵活:根据学生特点和实践教学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教学资源评价标准1. 实践教学资源充足: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2. 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实践教学资源及时更新,保持与行业需求同步。
六、教学效果评价标准1.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2.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七、师资队伍评价标准1. 师资力量雄厚:实践教学团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2. 教师敬业精神:实践教学教师具有敬业精神,热爱实践教学工作。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生实践能力的量化评估

活 动 的必 要 条 件 。沟 通 能 力 。指 能 跟 各 种 人 打 交 道 。可 以 从 采 访 对 象 的 嘴 里 得 到 自 己想 要 的 信 息 .能 处理 好 跟 采 访 对 象 和 同事 的 关 系 。在 媒 介 融 合 时 代 ,沟 通 能 力 还 包 括 基 于 网络 技 术 的 网 络 沟 通 能 力 ,能 够 运 用 网 络 进 行 采 访 , 搜 集 信
识 ,而 这 些知 识 不 是 通 过 一 时 的 学 校 教 育 就 能 一 劳 永 逸 的 解 决 问 题 。 而 是 需 要 学 生在 新 闻 实 践 活 动 中 不 断 学 习来 获 得 .
从 心理 学层面 来看 ,能力是 指人们
顺 利 完 成 某 种 活 动 所 必 须 具 备 的 ,并 直 接 影 响 活 动 效 率 的 个 性 心 理 特 征 。 实 践 能 力 是 保 证 个 体 顺 利 运 用 已 有 知 识 、技
一
其新 闻专业学 生实践能 力的量化评 估提
供一套框架。
新 闻学专业 学生实践 能力评估体 系 的 构 成 要 素
个 传 媒 人 ,要 迎 接 的 不 仅 是 行 业 内部
的 调 整 与 整 合 , 同时 还 有 不 同行 业 之 间
的 整 合 。这 种 变 革 涉 及 到 多 个 学 科 的知
1 0分 老师集体评 议
朗诵 比赛成绩
获 省级以上 荣誉为 5分
获 市级荣誉 为 4分 获校 级及以 下荣臀 0 — 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文章以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发展的共同问题,从而构建了其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测度体系,并分析了评价方法的使用,以期为地方本科院的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测度指标;模块化;主成分分析法一现状梳理最近几年,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迅速膨胀,以安徽省为例,从2005年起,黄山学院、合肥学院、宿州学院等11家地方本科院校都相继开设了新闻学专业。
为了突出新专业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征,这些院校新办的新闻学专业大多选择了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以下几个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传统院系及专业的转型。
以上述地方本科院校为例,新办新闻学专业大都隶属于中文系,由于专业拓展、招生及就业等方面的考虑,中文系的传统专业进行全面转型并进行了一些重大拓展,重大举措就是上马了新闻学等一批应用性突出的新专业;同时,许多院校的中文系也改名为文化与传媒系、文学与传播系等,以示转型。
其次,由于申办院校自身的在专业开设上软、硬件上的提升所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8年6月底,在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创纪录的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
在全国有267个新闻学点的高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大多数都是近六、七年时间内申办成功的。
第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最近几年在吸纳人才上普遍的高要求:211高校甚至985院校,有的甚至需要硕士研究生学历。
这对新办新闻专业地方院校的本科学生就业形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近几年,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却异军突起,对技术型、应用型、乃至全能型的新媒体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据专家估计,2010年新媒体产业链人才需求超过200万,并势必以每年高达82%的幅度递增。
新媒体产业链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岗位,其中网络、动漫等专业的新媒体人才和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
媒介的融合趋势使得复合型或全能型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大多数新办新闻学专业发展方向都选择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方向;最后,招生便利性及就业优势。
新办新闻学专业,由于和社会人才需求上的紧密相连,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双重欢迎,所以各校目前的新闻学专业生源都比较好。
然而,各校的新办新闻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却遇到了两大共同难题: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办专业,因其独特专业性质及新兴的专业发展方向,各校非常重视其实验教学,实验学时设置也是较高,平均都超过了30%以上,却遇到两大难题。
一方面是软件问题,即师资力量的薄弱,尤其是具有新闻从业背景、懂技术、能进行实验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尤其缺乏;3-5个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支撑一个新专业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严酷的现实;另一方面是硬件问题,即实验设备的严重匮乏,学生人均使用试验器材数、试验室占地过低、设备老套等诸多问题。
以合肥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多功能实验室为例,目前总投资达100余万元,基本建成了新闻摄影摄像实验室、报纸与电视编辑实验室和模拟演播厅,也只能保证每届50位学生的实验需求。
二创新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1 课程设置创新:模块化设置面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征,专家认为现行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融合新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行组织再造、重新定位、观念革新、队伍涅槃、课程重构。
模块化教学是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教改经验结晶,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和其有着许多相同的定位,比如地方性、应用型。
课程设置模块化是模块化教学的依据和体现,结合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模块化教学课程设置经验及新办新闻学专业实际,拟定下述九大模块组,并设置对应的课程群组和能力培养目标组,目的是实现模块组下辖的课程组培养出对应的学生技能(能力组),具体设置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模块设置和能力培养目标成正比,其函数关系为y=kx。
2 实践教学过程实施创新(1)实用性与案例鲜活的多体系教材选用黄旦等在总结1956年复旦新闻系教材建设的意义时指出与其说为编几本教材,不如说是放眼世界,兼收并包,总结经验,从教材入手,以创建、推进新中国的新闻教育。
因此,教材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但是长期以来,新闻学教材建设相对于高速发展的新闻事业及传媒产业明显滞后,现实大量鲜活案例没有及时融入到教材中去。
因此,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教材不应盲从权威,而应实现教材选取的开放,注重实用性与案例鲜活的多体系教材。
(2)“应用型”课堂教学“应用型”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在新办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因此,这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应用为上”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甚至是合作完成项目式,通过此种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3)“全媒体型”专业技能实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传媒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靠技术规律、行业规律、市场规律和资本规律等内生力量。
这同时,也将推动媒体用人标准的“技术化”、“市场化”、“专业化”及“复合型”。
在此背景下,新办新闻学专业应围绕全媒体时代所需,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摄、录、播、传等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审美、采写、设计、摄录播传、经营管理、策划创意及调查分析等专业技能实训,使其成为能适应全媒体所需的新型人才。
(4)开放课程考核以合肥学院采用“n+2”课程考核模式为例,其目的增加课程应用性含量,提高课程实验学时所占的比重,并进而细化出课程论文、读书报告、实验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所占的比重。
例如,《新闻采访学》的“n+2”考核设计:n,即平时成绩(50%),主要包括:期中考试(10%)+实验成绩(20%)+课程论文(10%)+出勤、提问、讨论等(10%):2包括:期末考试(40%)+课堂笔记(10%)这一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平时积累,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由于这种模式执行过程中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该校便将n+2模式的n中的课程论文以及课程实验完成的次数、质量等计入教师的工作量,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统计和监管,既调动了教师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和规范。
3 多类型、多层次实习体系建设(1)建立多类型媒体实践教学基地正如前述,实践硬件设施不足是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共性问题,最近几年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摸索出来的一个有效解决途径就是建立校外媒体实习基地,和地方媒体合作办学。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解决了院校自身软、硬件的短板;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此途径也选拔和培养了其后备人才,实现了学校与媒体合作办学的共赢。
同时,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覆盖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等多类型媒体,并有配有专门人员进行相互规范化的管理。
(2)多层次专业实习设置各大高校对新闻学专业实习都是非常重视,且模式多样,以“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为例,其模式是从二年级本科生与一年级研究生中挑选进行专门的新闻实践训练。
从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列讲座;第二阶段是暑期实习。
因此,学校在实习时间安排应注重认识上的层次性,“初期实习”——“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实习。
大一为“初期实习”,主要在校园媒体锻炼,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站、模拟电视台等校内媒体资源,了解新闻的基本流程;“认知实习”由第4学期后的暑期构成。
学生进入正式媒体,锻炼独立采、写、编、评、播等业务能力,真实体验媒体,加深专业认知;大四设置为期半年的毕业专业实习,通过最后的综合强化训练,实现实习与就业的挂钩。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必须有高素质教师才能得以保证实施。
实践教学队伍方面,许多地方本科学校按照学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构建自我“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聘请传媒资深人士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
由于这些业界人士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及经验感受,在课堂上可以新闻现场情景再现,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新闻感觉,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新闻敏感;其次,在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实行校内教师和媒体记者的双重指导。
实习期间,校内教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校外媒体记者则最主要负责学生的新闻采写实训;最后,选派新闻专业的青年教师轮流到合作媒体挂职锻炼或者技术部门进行系统的技术学习,以提升教师自身新闻业务能力和技术素养。
三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 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测度指标是对实践教学资源、潜力和结果的综合定量衡量,由于各个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因而相关测度指标的设立成为业界的难点。
下述指标体系是在结合了前述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实践教学整体流程进行提炼,重点关注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过程、实习体系、师资队伍等四大块。
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本研究注意整个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关注到单个指标的独立性、动态性和代表性,力求能真实、全面、客观地衡量和评价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研究最终形成了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体系,详见表2。
2 评价方法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借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进行因子分析法比较研究,其方法原理如下: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
这是因为各指标量纲不同,在对这些指标综合集成前,首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其中,x1为标准化后的数值;x1为原始数据;x为原始数据均值;б为标准差。
其次,确定因子变量。
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根据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
第三,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
一个因子变量就能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的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
一般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
第四,计算因子值。
将因子变量表示为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据此计算因子值。
有了因子值,后期的分析研究就可以不再针对原有变量,而以各因子值作为研究的基础,从而简化为对各因子变量的研究,起到降维的目的。
第五,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
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新办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得分。
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因子得分,既可以进行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总体实力的比较,又可以在通过二、三级指标体系的得分发现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些和问题和规律,从而有助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四结语新闻学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一个新办专业,其软硬件的问题一定时期内仍较难克服。
一方面,我们尝试着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又在这一体系之上建立一套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二者相互配套和校正,并最终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