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9da42ff4941ea76e58fa046c.png)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摘要: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文章就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情感几方面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交流情理交融教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两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两者的共同的相互作用,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因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根本不可能分割,两者在相互作用中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从而向教学目标步步逼近。
他们之间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为条件,他们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两者相对而言的,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教师教得好是学生学得好的必要条件,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又是教师教得好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一、情绪感染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学《苦柚》前,我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抓住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与关键点,准确把握了教材的情感因素与情感基调,精心设计了两个直接关系课文中心的问题:一是老华侨为什么要买下一整筐苦柚;二是卖柚子的小姑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教学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互助”的情境,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共同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和学生亲切交流,且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激情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师生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到情理交融情感的运用和情感氛围的营造,都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学《苦柚》时,我和学生共同表演了买柚子的故事。
当“小姑娘”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我饱含深情地旁白道:“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把100元钱还给伯父,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在人流中。
”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小镇。
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对“剧中人物”进行“采访”:“小姑娘,你此时的心情怎样?”“那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已经消失在你的视线中了,你能谈谈此时心中的感受吗?”……这样的采访形式,可以让学生与剧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进一步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如何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如何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129a4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如何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文学欣赏、写作培养以及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学如何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一、文学欣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朗读、解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作品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通过文学欣赏的过程,学生可以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二、写作培养写作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情感素养。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情感的驱动写作。
学生可以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写作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创作热情。
三、评价与反思在语文教学中,评价与反思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给予学生真实而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情感的评价与反思。
教师可以组织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与感悟。
通过评价与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提高对自己情感表达的理解与把握,培养自我认知与情感调控的能力。
总结起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通过文学欣赏、写作培养以及评价与反思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适时的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与情感调控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情感素养将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4d3e17fa417866fb94a8e0c.png)
文 的信 心 。如 果 我们 机 械地 着 力 字 词 的 串讲 和 愚公 精 神 的
况教 ,就 索然 无味 了。
二 、生 出情感 ,触 动生 活 中 鲜美 的情 感体 验
气 ”, “ 乙 己还 欠 十几 个 钱 呢 ? ”等语 句 几 次 L现 ,绝 非 孔 l J 拼 凑文 字 ,它是 变 态 社会 的那 “ 声 ” 、那 “ 叨 ”逼 着 笑 念
借 助 于 教 材 独 特 的 优 势 ,潜 移 默 化 地 熏 染 学 生 情 感 ,恐 怕
就难 以奏效。
“ 者 文之 径 。 ”课 文 的许 多地 方 需 要学 生 在 教师 指 导 情
卜 细揣 摩 语 文文 字 的 表达 方 式 , 『 ,还 要掩 卷 遐 思 ,细 仔 司时 细 咀 嚼 不可 多得 的文 章 精粹 ,凭着 情 感这 张 出 入证 深 入 阅 读 的博 火空 间 。 《 乙 己 》 ‘ 中 , “ 内外 充满 着 快 乐 的空 孔 文 店
_ _ 撼 § 每雾厉载 研窍 考
浅谈 中 学语 文 课 堂教 学 中 的 情 感教 育
◎万 昭敏
没有 人 的情 感 ,就 没 有 也不 可 能有 人 对 真理 的追 求 ,当 叶 嗅花 ,无 不给 他们 独 特 的感 受 。课 本 中 的一 景 一物 就 如 大
然 也就 谈不 上 人 的 的完 美发 展 和创 造 。我们 又 怎 么能 去 “ 面
并 不是 件 容 易的 事 。 L ̄ 阅读 教 学 ,就常 常 }现 教 师 神采 数 语 中钩 玄 发微 ,尽情 地 玩 味 。如 果 我们 只 是 笼统 地 概括 为 -n L f J
扬 , “ 员 ”功 底堪 绝 ,但 台 下掀 不 起波 澜 的场 面 ,其 实 演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0f9e8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3.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项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不仅仅是讲述知识,更是通过课文内容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在学习一篇古诗时,可以通过音乐的配合,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在学习一篇散文时,可以通过朗读和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二、倡导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需要倡导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文学作品去理解各种情感,去感受各种情感,从而建立自己的情感价值观。
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不同的情感进行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中不同情感的看法和理解,引导他们从中明确好的情感和不好的情感。
在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对善与恶的理解,明确好与坏的情感价值观。
在学习一篇感人故事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对善良和宽容的理解,倡导他们去感受善良和宽容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分享,来引导学生去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可以分享一些身边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善良和宽容的力量,明确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可以分享一些历史故事,让学生感悟到团结和友爱的力量,建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实际中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情感情感态度。
三、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03d19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c.png)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摘要】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感悟。
通过文学作品的启迪,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情感教育的深刻内涵。
教师在情感教学中需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和表达。
结合评价与展望,小学语文教学应不断完善情感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情商,提升其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应将情感因素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打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中感悟语文的魅力,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深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新课标,融合,体验,作用,文学作品,启迪,教育策略,评价,展望,培养。
1. 引言1.1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审美情趣。
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
2. 正文2.1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情感是人的生活和语言活动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情感满足和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布置、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式融合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共情、关爱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素养。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素养。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972d4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a.png)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注重情感教育。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强调情感与认知、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本文将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实施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
教师应该注重选材,选择那些具有启发意义和情感共鸣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现代童话故事、传统的诗词歌赋等,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让课堂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舞台。
可以通过举行朗读比赛、大声朗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教师还应该注重情感体验的引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地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情感体验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发表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情感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做学生情感教育的表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培养学生的正向情感。
教师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者。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感体验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应该做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者,在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情感表达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评价者。
在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后,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7ca5f16a76e58fafab0033f.png)
动, 获取知识 。 以说 , 所 课堂舞 台上 的主角不是教 师 , 而是学生 。 : 的言行 。教师应该 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 的“ 的眼睛 , 没 生 美” 留心学 有学生积极参 与的课堂教学 ,不可能是 高质 量和高效率 的教学 。: 生某一 方面的优点 、 亮点 , 引导他们参与合适 的学习 , 挥他 们的 发
1朗读感染 , . 以声激情
课, 师生在追求和满足 中形成 了一种积极 的学 习氛 围。 4媒体渲染 , .够让学生 的情感 动起来 , 往往
识、 寻求答案 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 大削弱 , 当然对语文学 习也就提不起兴趣 了。
三、 放飞学生的思维 , 学生在互动 中学 习 让
:
总之 , 要让 我们 的语 文课堂充 满活力 , 就一定 要把 它变成学
在语 文 教学 中 , 构建 语义 的理 解 、 体会 , 要引导 学生 仁者 见 : 生乐 于学习 的场所 , 学 习的权 利还给学 生 , 把 让他 们 的个性在课 仁, 智者见智 , 大胆地各抒 己见。教师应 因势利导 , 在学生对 问题 : 中飞扬。 堂
心理学家认为 :课 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 、 1 、 “ 动 2 动脑 , : 1 自 特长优势。教师 的冷淡 、 责怪 、 不适 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 自
己去发 现问题 , 解决 问题 , 才能使 学生始终 处于一种 积极探 索知 : 心 , 生如果一旦 丧失 自 心 , 信 学 信 那么他们学 习的主动 性就会 大
二 、 动学生的多种 感官。 调 让学生全面展现 自我 - 热爱学生 , 等地 对待每 一个学生 , 平 让他 们都感受 到老 师 的 新课标强调 : 教学活动是师生 的双边活动。因此 , 师在课堂 : 心 , 教 关 良好 的师生关系促进 了学 生的学习 。教师在 日常教学活动 上要巧设 问题 , 引导学生 , 点拨学生 的思路 , 学生 要通 过 自己 的活 ・中 , 应该 仔细注 意学生 的一 言一行 , 尤其是要 注意观 察那些 学 困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c5f64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f.png)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人性、培养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生动形象的文学片段、讲述故事等手段,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文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感悟人物情感深处。
例如,我们可以在进行语文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小兔子乖乖》中,让学生体验小兔子被妈妈批评后的内心情感,“小兔子委屈极了,哭得那样伤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问:“小兔子为什么那么伤心?为什么委屈?”通过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感悟道德的内核,感知情感生命力,体验情感的力量,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学的深层意义。
二、营造情感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造包容、和谐、温馨的情感氛围。
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情认同和社会情感。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人物的情感,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儿童文学、童话等文学形式,以及一些小游戏、互动演练等方式,起到增强情感体验和提高情感沟通的作用。
比如,在感恩节期间,可以教学生学唱感恩歌曲,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感恩的内涵,感受感恩的情感氛围。
三、教育在情感陶冶中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真正学会做人、处事、感恩和理解。
在情感教育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个人成长纳入到教学范畴中来。
教师可以秉承一种关爱的态度和谆谆教诲的口气,让学生从文学故事中了解生命的真相、学做人的底线、感受友谊、亲情和爱情的现实重量。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b813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c.png)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养成的一种教学方式。
到底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浅谈。
一、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学生对待课文,除了遵循老师的讲解和理解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地感悟到课文内容,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感受到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培养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样才能真正地领略到文字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感受,从课文中找到蕴含情感的词句,思考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情感态度。
比如,可以通过阅读描写大自然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观察事物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会去深入发掘事物背后蕴含的情感信息,以此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人生情感,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每个学生的生命中,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情感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敏感性,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艺作品、音乐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领悟到情感表达的内涵和情感诉求的要素。
三、培养强烈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学科课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情感启示,体会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优秀课文的情感内涵,创设环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教学班会中,可以播放有关孝敬父母的视频;在课堂活动中,可以设计语文游戏,鼓励学生动手、互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人生多姿多彩的情感,更好地体验到学科知识的美好,更好地明白爱与生命的意义。
总之,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输送者,更是情感的载体。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4b3dc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4.png)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场所。
情感教学在语文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情感素质。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展开。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传递的情感信息,并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尊重和崇敬之情。
在教学《论语》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对孔子伟大思想的崇敬之情;在教学经典名篇《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教授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背诵诗歌、朗读文学作品等方式,感受和体味诗歌的韵律之美;也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所传递的价值观进行思考和评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教学课文《草房子》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贫穷并不是一切的束缚,培养学生对困境的积极态度和向上的人生追求。
在进行情感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主动性。
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交流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联想和情感表达,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还需要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
对于不同性格、情感特点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
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进行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情感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0a191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4.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中适当的情感引导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技能、心理素质和生命意义观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
一、营造情感温馨的教学环境情感教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要营造情感温馨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的真心、微笑和声音的温柔。
教师应该注重营造一种充满感情和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关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营造情感温馨的教学环境。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温情的故事,通过情感故事传递爱和情感。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生日或节日时为学生们送上一份小礼物或一张贺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祝福。
在教学场所,可以装饰些富有创意和温情的图画和摆设,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好和温暖的氛围。
二、通过课堂话语传达情感课堂话语是情感教育的载体之一。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情感,将语文的真谛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注。
对于学生的话语,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处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故事、背诵诗歌等,也应该注重情感表达的技巧,用动人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将作品的情感内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艺术和人文情怀的魅力。
三、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阅读是情感教育最为常见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之美和艺术之美,从中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同时培育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阅读中,教师可以从情感交流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解析文化内涵、感受情绪和情感,让学生接受和感受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和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阅读体验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能力。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效果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fdc3d6458fafab069dc02c9.png)
问题有 了一 些 自己 的见 解 。下面 谈谈 我在 教学 中的体
会。
一
的情感世界 。作者的爱憎好 恶 , 褒贬赞扬 的情感都在文 中有所流露 , 有所反应 。一 篇小说 , 一首诗 歌 , 作者喜欢
面发 展 。
三 、 文 教 师 要 充 分 挖 掘 教 材 中 的 情 感 因素 , 导 语 引 学 生领 悟 情 、 会 情 体 语 文 学 科 具 有 很 强 的感 染 力 , 学 生 展 现 丰 富 多 彩 为
能, 激生情 、 启其疑 、 引其思 , 使学 生心理处在 兴奋状 态 ,
助学生 , 充分地尊重 、 信任学 生 , 格地要求 学生等 。只 严
有这 样 , 生 才 会 因感 动 而 亲 近 、 慕 教 师 , 会 乐 于 接 学 仰 才
课堂教学 中强调“ 情感因素” 。情感 的渗透 , 能使课堂教
学效 率大增 , 让我们 把握学 生情感 活动的脉搏 , 使其 随 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总之 , 教育 领域 中的情感 教育是一重要 的教育 内容和方式 , 教育者 只有与学生之
的。
是教师必须 对学 生给予 真诚 的关 心和爱 护 。教师 对学 生的关 心和爱护是一种复杂 的精神 现象 , 是在 教学过程 中由教 师的理智 、 美感和道德感凝 聚而成 的一 种高 尚的
情操 。其 内容 包 括 深 入 细 致 地 了解 学 生 , 心 实 意 地 帮 真
实 践 证 明 , 感 如 同一 片 肥 沃 的 土 地 , 识 的 种 子 情 知 就 播 种 在 这 土 壤 里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的 我 们 必 须 在 语 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f8e9b3831126edb6f1a1094.png)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唤醒、引导和体验,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品味﹑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简言之,即陶冶情感、完善个性、升华境界。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
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有如下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把握作品基调,带情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
教材所写的人、事、物、理,无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
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词里说得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要准确地再现课文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
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文本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更应引导和激发学生以独立的个体融入课文中,与课文中人物相会交流撞击,体验他们的境遇欢乐与痛苦,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
正如王国维所说:“入乎其中,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中是文学阅读的基础,也是出乎其外即课文分析的基础。
这样有利于教学中随时把握和掌握自己的教学感情,有利于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
如上《甜甜的泥土》一课,就应当扣住人间至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来体会这一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
浅谈师生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师生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64bf38f51e79b8968022656.png)
浅谈师生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郭风兵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没有交流不可能发生教与学的转化。
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师生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普遍怕学语文,他们怕的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为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更缺少对语文情感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而师生情感交流追求的是整体性的投入,师生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信息传递系统,相互学习启发,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增加交流锻炼的机会,消除胆小怕讲、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
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有什么说什么,说错了也不要紧,从而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让他们不断地体验成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2.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倡导的教育思想。
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吸收知识。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没有主动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
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学生的精神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由于是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感性知识为基础的,感性知识是与思维能力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要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积累感性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65897802768e9951e73876.png)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摘要】教师善于以情激情,以情促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投入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
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视课堂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这一过程也是师生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
这样使学生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既是知识技能的增长,也是情感升华的过程。
【关键词】个性感悟;传导感情;真情注入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
现代社会下,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对话”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理念,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一种平等沟通、交流的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并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过去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越来越积极,对学习充满着渴望和追求。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
而小学语文教材则充满了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精辟的道理、动人的形象,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能。
教师应吃透教材,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任务情感的变化,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育。
怎样才能进行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巧妙引入情境,激励灵活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
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f569c5a77232f60ddcca14f.png)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作者、教者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情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条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的课堂以“情”为中轴,把握情感的实践性、情境性、感染性和两极性,激活了课堂中诸多因素,形成了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情感氛围,学生“为情所困”于课堂,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主体性得到了发展。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呢?一、创设氛围,激发情感要发挥课堂情感氛围的作用,让课堂“为情所困”,首先要创造这种课堂情感氛围。
我想,作为教师只有先燃着自己,然后才能撒播火种给学生,倘若自己一直在冒烟,能给学生什么呢?1.朗读感染,以声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朗读创设出一种适合学生理解和想象的氛围,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这种朗读有时是齐声读,有时是老师范渎,有时是配乐朗读,有时是表演朗读,有时是自我陶醉式朗读。
读出一种语调,读出一种感受,读出一份情感,形成一种氛围,在这种喜悦和气势的激励下,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学习,同时接受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2.体态期待,以形激情老师永远是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关注之下,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使学生产生许多联想。
同时,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暗示,这样他们就会得到满足,提高信心。
课堂上教师满腔关爱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激励的话,或是一个动作等传递的爱的信息被学生接受了,他们心中就会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情感——自信,教师的期待和鼓励将形成学生逾越障碍的勇气和力量。
3.心态愉悦,以爱激情关爱每个学生,是情感教学的焦点。
每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因此,我总是怀着一种愉悦的心态去上课;学生也怀着期盼的心态等待上课,师生在追求和满足中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4.媒体渲染,以景激情在教学中,我发现某种媒体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往往是因为这种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观可感的情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06165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d.png)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外,更应该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教师角度:营造温暖的学习氛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他们的情感态度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他们应该关心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二、学生角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他们应该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和探索。
同时,学生还应该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只有在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三、情感教育策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一段感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冲击力,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化的教学语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四、情感教育的意义和影响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和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情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1dcf40452ea551810a687c8.png)
景一物就如大 自然里 的一景一物 , 走进生活 的课堂 , 自然里 在 摸爬滚打, 获得真 实的人 生体验就 是“ 源头活水” 2 再现情境 。 。.
社会生活层面错综复杂 , 学生见识毕竟有 限, 多种生活情 境可 运用教学“ 媒体 ” 来再现 。通过媒体手段 , 让学生在间接体验中
N
磁戆
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赵 平
遵义县石r镇天旺中学,贵州 遵义 53 0 板 6 10
论 一
摘
要
要步入素质教育的轨 道, 关键在于将过去 的教 学以‘ 本” 课 为本转入到以 ‘ " ‘ 为本。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总 人-
而课 信 。 坛 是凭借某种情感来认识事物 , 堂是 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 ‘ 息源”
欠 十 九 个钱 呢 ? ” 语 句 几 次 出现 , 非 拼 凑 文 字 , 是 变 态 社 等 绝 它
果我们机械地着力于字词 的串讲和 愚公精 神的说教 , 就索然无
味 了。
会 里的那“ 笑声” 那“ 、 念叨” 逼着作者用 同样 的文章反 复唤起读
者对世 态炎凉的感触 。在 教学魏巍的《 谁是最可 爱的人》 学 时, 生读完 了三个典 型事例 后, 我们借机 问学 生: 作者在第十 四段
关键词 语 文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2 . G6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27 6 (00 0.0 00 10 .6 12 1 )1 7 .1 0
所 以, 教学中, 我们要 做到: . 1尽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四季轮 回 , 自然 美妙无 比, 大 每每让学 生“ 潇洒走一回” 。看风 听雨 , 踩 霜赏雪 , 触叶嗅花 , 无不给他 们一字独特的感受。课本中的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采取策略,创设教学情境,让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然后去扣击学生的心弦,营造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用“真情”激发“兴趣”,用“真诚”启迪“智慧”,用“真爱”鼓励“创新”,形成课堂教学情感交融的效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智慧的启迪,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情感; 语文; 教学1 运用教育导语,奠定情感基调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开始,是调节学生的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手段。
富有情感的导语,往往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学习全文定下情感基调,为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基调作好铺垫。
记得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教学《七根火柴》一文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课一开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对同学们说:“这小小的火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多少热?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有一位无名战士身带七根火柴,为了大部队的需要,在风雨交加,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用火柴,为保存七根火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七根火柴》,作者围绕七根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
我们将会看到在这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这一段开场白,创造了一个悲壮的情感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感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情感。
整个一堂课,学生配合得非常默契,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拍手称好。
2 通过示范朗读,传递情感信息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动情”的事,通过调节自己语言的轻重高低,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将课文中的文字语言及蕴涵的感情声情并茂地传达给学生,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激发学生那灼热的情感,使他们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使学生从教师悦耳的语言、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丰富的表情中传递情感信息,进入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
如教《岳阳楼记》这一托景言志的散文名篇时,教师可先用一种低沉、缓慢、凄苍的语气形象地描绘一幅阴冷的画面:淫雨霏霏,阴风怒号;然后,转用一种轻快活泼的语气具体地描绘晴朗的画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两景一阴沉一晴朗,都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迁客骚人”的“悲”和“喜”。
学生的情感随着教者的朗读而发生或悲或喜的变化。
同时,为学生进一步领会下文的“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作好铺垫。
3 借助音乐语言,创设情感氛围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通过音乐创设情感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
如讲《沁园春·雪》时,通过歌声使学生体会到北方山河,冰封雪覆,粉妆玉砌的美景。
配乐朗诵,则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
让学生伴随着婉转激越的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
我永远也忘不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那里》一诗时的情景,在播放缅怀总理的哀乐中,语文老师那发自内心的一声声低沉、深情的呼唤,是多么的哀痛、多么的悲伤,多么的眷恋。
由此,使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挖掘可运用音乐语言、章节,创设情感氛围,以情感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利用现代媒体,再现情感意境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染人。
因此,讲解课文要让文中描绘的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体也飞速发展,从过去单纯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到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这些现代媒体的介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现代化教学媒体以新颖、生动、虚拟、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升,从而引起他们兴奋、愉悦的感受,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心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完一个段落,便立即播放《荷塘月色》的多媒体教学篇,让学生的视线由课本上的语言文字转移到客观可感的画面上,引领学生走进那幽静的月下荷塘,学生的心灵在月下荷塘的画景中得到了美的净化,美的享受。
5 设计课堂练习,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不断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形式新颖、活泼有趣的练习题,以及安排必要的表演、辩论、竞赛等等,能够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此外,还可以用改编课本剧或小品等形式启发学生体验课本中的情感真谛,营造课堂情感氛围。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情感世界,离开情感,许多事物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中更为重要。
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世界,领略文学艺术殿堂里一幅幅绚丽多彩,耐人寻味的画图,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艺术的熏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充溢着情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