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旅游业务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务的发展模式
旅游业务的发展模式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式:
1. 传统旅行社模式:
传统旅行社通过与供应商合作,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包括机票、酒店预订、旅游包团等。
顾客通过旅行社购买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咨询和安排行程的支持。
2. 在线旅游预订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在线旅游预订平台,如携程、去哪儿等。
这些平台通过与供应商合作,提供在线预订和支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平台。
顾客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搜索、比较、预订和支付旅游产品。
3. 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模式在旅游业也得到了应用,如Airbnb等平台。
这些平台允许个人将自己的房屋、公寓等出租给旅行者,提供更灵活的住宿选择。
4. 个性化定制模式:
个性化定制模式在旅游业也越来越受欢迎。
旅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定制独特的旅游体验。
旅行社和在线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务,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行程。
5. 体验式旅游模式:
体验式旅游模式强调旅行的体验和互动。
旅行者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体验,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和自然环境。
这种模式强调旅游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旅游业务发展模式,随着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业务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第8章 旅游经济发展观与发展模式

1、对旅游开发商的要求
• 开发:按可持续性的原则开发旅游产品,控制
建设性的破坏
• 经营:在经营的过程中使用“3R”原则【即减量
化原则 (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 、再循环原 则(recycle) 】,清洁生产
• 培训;培训从业人员,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 用当地的建材
• 公平:照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尽量雇用当地人
三大航空公司打响价格战 深圳飞上 海最低仅180元
• 记者查询5月19日的深圳飞上海航线时发现, 东航当天18时50分起飞的MU5328也出现了1.3折 的机票。在东航低票价的冲击下,上航推出了最 低1.4折的机票,吉祥航空也推出了2折机票。国 航、东航继续保持2折机票。
目前在深圳-上海航线上,每天单向出发的航班 就超过30个。记者统计了一下,在5月18日当天, 三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数量加起来就超过了总航班 量的一半以上
4、对当地居民的要求
• 不砍伐景区的植物,不滥捕动物 • 不欺生,不宰客,营造一种文明有礼的氛 围
5、对政府的要求
• 做好城市、乡村和旅游规划进行法制建设 • 利用媒体,进行可持续性的宣传教育 • 把旅游资源的开发权、使用权和监督权明 晰化,行好监督职权,避免“公地悲剧” • 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矛盾 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例如对自然保护区的 功能分区、旅游承载力问题等
基础阶段(2000-2005) 目标
到2005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1200-12000万 人次,年均增长6%-8%,其中入境过夜旅 游者4380-4800万人次,年均增长7%-9%, 国际旅游业创汇240-260亿美元,年均增长 8%-10%,国内旅游者11-11.5亿人次,年 均增长8%-9%,国内旅游收入5350-5850 亿元,年均增长11%-13%,旅游业总体产 出为7340—800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 5.5-6.0%。
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模式

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模式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但是,随着各种旅游杂志、书籍、游记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繁杂的行程安排和单一的旅游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面对这一新形势,中国旅游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吸引游客和促进经济发展。
一、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新趋势之一。
体验文化、领略历史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比如说,敦煌莫高窟、九寨沟、黄山等古迹景点,这些地方的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化旅游发展的好处是,它促进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使游客能够更好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二、当地媒体和网络推广人们的旅游习惯发生了改变,现在第一时间获取旅行信息的场所不再是旅行社或者是传统媒体,而是当地媒体和网络。
当地媒体的力量来自于他们对当地的熟悉,在当地、在游客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
网络推广则让旅游变得更为便利和时尚,旅游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行程和活动。
三、绿色旅游绿色旅游是一种新的绿色消费观念,它把旅游、生态和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绿色旅游的理念下,只有在旅游的同时注意环保,才能让旅游变得更加美好。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绿色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勤俭,环保旅游可以是一个包含网络信息、绿色、健康等多个元素的新模式,给国内外游客带来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四、个性化定制旅游普及网络使得人们的旅游选择变得多样化,对旅游内容和方案的个性化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中国旅游业开始推出个性化定制旅游的方案。
它不仅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行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住宿、餐饮和购物等细节。
个性化定制旅游的发展,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的快乐。
五、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结合当今,体育和旅游不仅是独立的产业,也可以互相结合,形成新型产业。
比如说,旅游景区可以建立体育设施,以吸引跑步、健身、徒步和攀岩运动爱好者。
【2024版】旅游学概论课件:第九章-旅游发展的模式和战略

2、战略重点
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而扩大规模的重中之 重,就是大力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发 展国内旅游。
为了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已 经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促进措施:
(1)突出加强国内旅游的产品体系建设。 (2)继续加强国内旅游的市场体系建设。 (3)大力加强国内旅游的经营体系建设。 (4)进一步加强国内旅游的管理体系的建 设。
二、资源永续利用
资源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 旅游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看,主要包括两大 类,一类是通常所说的旅游资源,即可以 形成旅游吸引物的资源;一类是发展中所 需的各类经济资源,主要是旅游设施和经 营中的所需资源。
三、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①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环境影响 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 态意识,推行绿色经营,开发和推 广绿色旅游产品。
第二节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 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旅游发展的跳跃式非均衡战略:
跳跃式发展:
是指旅游业发展在历史阶段上的超越性, 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常规发展历程,这是 在时间意义上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 是指旅游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状 态,使旅游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位与 作用不同,这是在空间意义上的发展。
旅游业创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原因3:加快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特点。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 济的全面发展。
二、从国内与国际旅游发展次序看旅游发展模式
(一)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模式
1、国内旅游向国际旅游延伸方式:
先发展国内旅游,以国内旅游发展为基础向出国
旅游、国际接待旅游延伸的方式。(常规型发展)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旅游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模式和策略。
本文将就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以期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模式1.大力发展传统旅游资源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中,很多地方都特别注重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
通过特色文化和景观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业还注重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将旅游业视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引进旅游企业、开发旅游区、建设旅游设施等方式,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3.加强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为了提高国内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很多地方开始注重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
在旅游设施、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二、国外旅游业发展模式1.强调旅游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在国外,很多地方注重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与文化、艺术、户外探险等结合,提供多样化且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2.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国外的一些地方注重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将当地独特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和景点。
通过特色项目的开发和宣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游览。
3.注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国外旅游业发展模式还强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将旅游与农业、手工艺品、当地特色产品结合,形成旅游产业链条。
这种模式既能够保护传统产业,又能够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国内外旅游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1.发展定位差异国内旅游业主要将重点放在传统景区的开发和利用上,注重大规模的旅游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旅游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以及改善民生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模式。
一、发展战略1.多元化发展:旅游业的特点是多元化,包括景区、酒店、餐饮、旅行社等多个子行业。
因此,发展旅游经济应该注重多元化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持续创新:旅游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并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施,提供互动式的参观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强化营销推广:为了吸引更多游客,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来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市场推广,通过精准的定位和个性化的推广活动来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4.加强国际合作:旅游业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国家之间的合作对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跨国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全球化发展。
二、发展模式1.建设特色旅游景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点,可以开发建设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景区。
例如,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通过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旅游景区,吸引更多游客。
2.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村地区为基础的旅游形式,通过挖掘乡村地区的农业、民俗、自然资源等特色,提供独特的农村旅游体验。
这种形式的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
3.推动城市旅游发展:城市旅游是指以城市为背景的旅游活动,通过开发城市的文化、历史、购物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城市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4.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形式,通过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提供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
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旅游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业已成为崭新的支柱产业。
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能够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
在旅游业发展中,不同的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也将产生不同的效益和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旅游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旅游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并探讨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产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成为各国经济中备受瞩目的重要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了14亿人次,创造了$1.5万亿的收入,约占全球GDP的10%。
同时,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中国的旅游业也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54.6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了5.7万亿元。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文化上的危机。
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区域,会面临环境破坏、生态退化等问题,反而会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是解决旅游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的路径1.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价值,结合现代科技和旅游手段,以提供舒适、安全、愉悦的旅游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具有环保性、生态性和科技性的特点,一方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名胜古迹保护。
而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不仅关注旅游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更需要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2. 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以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文化特色为主要价值,结合旅游体验和参与,以提供文化知识和体验为目的的旅游形式。
文化旅游具有文化性、传承性、特色性的特点,一方面能够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而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不仅需要关注文化精髓的呈现和传承,更需要关注旅游项目的质量和原创性。
旅游业发展模式

旅游业发展模式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行业,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旅游业发展模式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分类旅游业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和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
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主要是以传统的旅游产品为主,如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
而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则是以新颖的旅游产品为主,如文化旅游、探险旅游、主题旅游等。
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传统的旅游产品为主,主要特点如下:1.单一性强: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产品单一性非常强,如观光旅游就是以旅游景点为主要产品,休闲旅游则是以度假胜地为主要产品。
2.市场需求稳定: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因为它们是基于人们对自然风光和休闲娱乐的需求而产生的。
3.景区经济为主: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重点在于景区经济,即以景区为中心,通过旅游产品的销售来获取经济利益。
三、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新颖的旅游产品为主,主要特点如下:1.多元化: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产品多元化,如文化旅游就可以包括文化遗产的探索、传统文化的体验等。
2.市场需求变化大: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大,需要随时关注市场变化,调整旅游产品。
3.创意和创新为主: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重点在于创意和创新,即以新颖的旅游产品为核心,通过独特的旅游体验来吸引游客。
四、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优势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丰富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体验度,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2.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旅游业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4.提高旅游业竞争力: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和多元化,可以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 关键 词]旅 游 经 济 发展模 式
模 式 选择
旅 游经 济 发 展 模 式 是 指 一 个 国 家或 地 区在 某 一 特 定 时 期 内旅 导 和 资 金 主 导 等 方 面 ;在 该 模 式 中 市 场 机 制 仍 然 发 挥 着 作 用 , 游 产业 发 展 的 总体 方 式 。从 世 界 旅 游 业 发展 的历 史 来 看 . 由于 不 然 而 相 对 政 府 宏 观 调 控 来 说 .市 场 调 节 居 于辅 助地 位 。 二 中 国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选 择 同 的 国家 或 地 区 的经 济 发 达 程 度 存 在 着 差异 ,其 旅游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也 呈现 出 一 种 差异 性 。笔 者 就 如 何 选 择我 国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通 过 分 析 比较 世 界 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结 合 中 国旅 游 业 发 展
谈点浅见。
一
现 状 和 基 本 国 情 . 中国 的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有 以 下 几种 选 择 : 1 适 度 超 前型 发 展 模 式 。 适度 超 前 型 发展 模 式 的 基本 含 义 包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 类 型
D 的 旅 游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可 从 不 同 的 角度 划分 不 同 的类 型 。纵 观 世 括 两个 方面 :首先 是其 发展 速 度既 要超 过我 国 G P 增长速 度 ,又 界 各 国旅 游 产 业 发展 的历 史 和 现 实 情况 .旅 游经 济 的发 展 模 式 主 要 超 过 国 际 旅 游 业 的平 均 增 长 速 度 . 以体 现 一 个 新兴 产 业 的内 在 要 有 如 下 几 种 类 型
我国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分析比较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选择:1、适度超前型发展模式。
适度超前型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其发展速度既要超过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又要超过国际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以体现一个新兴产业的内在生命力,以达到一个外向型产业的国际化要求;其次是适度,在发展速度上要略快于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的发展,但必须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如民航、铁路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不能盲目超前。
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发展速度超前。
即旅游业发展速度既要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工农业的发展速度,又要超过世界旅游业的平均速度;(2)发展水平超前,即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旅游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应达到国际水平;(3)人才培养超前,旅游业是国际性的行业,也是一个特殊性的产业,要达到国际服务水准,就必须建立一支政治、业务素质相当高的队伍。
2、推进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消费条件决定,我国旅游业发展只能采用推进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即由国际旅游向国内旅游推进的非常规发展模式。
推进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较低发展水平之上,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由本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推动,而是由于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外汇,以及旅游业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特点。
因而采取首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促使国际旅游产业体系率先形成和发展,然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适时地发展国内旅游。
这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在其初期阶段是完全建立在境外居民的旅游需求之上的,政府支持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特定的经济效益。
3、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从发展中国家看,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主导的程度一般都比较高,以高效率的政府行为弥补了市场缺陷,并以此加速了市场的发育。
根据我国国情分析,我国有必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及与之相联系得更加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
欧洲和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旅游经济的比较

欧洲和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旅游经济的比较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旅游休闲需求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欧洲和中国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市场,其旅游发展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欧洲和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一、欧洲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欧洲作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和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而闻名。
欧洲国家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的互补和联动发展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首先,欧洲国家有着较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公共交通发达、酒店住宿设施齐全、旅游景点设施先进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其次,欧洲国家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表现出色。
各国政府通过积极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例如,欧洲国家联合开展的旅游推广活动以及在国际旅游交易会上的合作宣传,使欧洲成为了全球旅游市场的热门目的地。
另外,欧洲国家注重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
各国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旅游专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旅游服务队伍。
二、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首先,中国具备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包括壮丽的自然风光、世界文化遗产、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各具特色。
从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到东北的冰雪景观,从西藏的雪山草原到江南的水乡古镇,中国的旅游资源可谓独一无二。
其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例如,实施旅游强国战略、鼓励旅游投资、推广旅游休闲文化等,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中国的旅游业不断创新,推动了旅游业态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民宿、农家乐等新型旅游业态的兴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
三、欧洲和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比较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旅游业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11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旅游经济学》PPT课件

11.2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11.2.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
期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1)依照旅游类别发展的先后次序划分,可分为常规型模
式和非常规型模式 2)依照旅游经济发展的调节机制划分,可分为市场自发
第11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11.1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1.1.1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关于旅游经济发展
的全局性的筹划和部署。 1)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首要内容 2)旅游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各阶段实现的基本目标 3)保证基本目标实现的基本对策 4)具体实施的步骤安排
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 3)依照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同步与否
来划分,可分为平衡型模式和非平衡型模 4)依照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内容划分,主要分为创汇导
向型模式和经济发展导向型模式
11.2.2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基本 模式是以国际旅游为主导,以国内旅游为基础,走国际、国 内旅游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道路。
11.1.2 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1)从基本国情出发的原则 2)服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11.1.3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 所谓“四位”,就是指该发展战略体系主要是由适度超
前发展战略、经济新增长点战略、旅游强国战略、可持续 发展战略这四个方面构成。所谓“一体”,就是这四个战略 集中为一体、构成一个战略体系,形成合力,以推动我国旅 游业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 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方针。
论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模式

论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模式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模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众多旅游项目中,文化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为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还可以让人们领略到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
那么,文化旅游真的有这么大的经济效益吗?该怎样去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一、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产业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文化旅游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相应的旅游从业人员、导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增加。
其次,文化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当人们前往一个古镇游玩时,会涉及到文化体验、美食、住宿、购物等诸多方面。
这就需要该古镇周边的文化产品、美食、住宿、购物等多方面的配套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发展也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的同时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双赢的效果。
二、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文化旅游+深度游;二是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三是文化旅游+公益旅游。
1、文化旅游+深度游文化旅游+深度游主要是针对文化背景比较深厚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深度游。
深度游是指游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长时间或多次地旅游探访,深入其中,从而更好地体验文化内涵和发掘文化资源。
例如,有些古镇不仅仅具有历史文化底蕴,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这就需要游客进行深度游,以便更好地领略到这些文化内涵。
2、文化旅游+生态旅游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
而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即两者的结合,则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例如,一些历史长河文化的旅游地,因为历史悠久,自然风景也相当优美,这样的旅游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运用好两个方面的资源,形成文化与自然并重的旅游形式,可以给游客更好的游览体验。
3、文化旅游+公益旅游公益旅游的概念比较新,它主要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为某些捐献、扶贫等公益事业提供帮助。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向往,乡村旅游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
以下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1.乡村家庭民宿模式:农村居民将闲置的房屋改建为旅游住宿设施,提供给城市游客入住,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
2.农业观光模式:开展农耕体验、农产品采摘等活动,使城市游客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种植养殖业。
3.扶贫带动模式:将乡村旅游与扶贫政策相结合,通过培训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4.乡村文化体验模式: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情。
5.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推广农业循环利用等环保农业模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6.特色农产品模式:利用乡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吸引游客前来品尝。
7.休闲度假模式:建设乡村度假村、农庄等休闲度假设施,提供住宿、餐饮、康体娱乐等多种服务,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8.乡村运动休闲模式:开设农村健身活动、徒步旅行等运动项目,吸引对健康生活方式有需求的游客。
9.乡村教育模式:建立农村学校,提供教学、培训等服务,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参与教育活动。
10.乡村医疗保健模式:建设农村医疗口腔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以上十大发展模式在中国的乡村旅游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将继续改变和完善,为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模式

中国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中国旅游业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旅游体验。
一、创新的智慧旅游模式智慧旅游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个性化、便捷的旅游服务。
比如,通过智能手机APP,游客可以实时查询景点信息、购买门票、预定旅馆等,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游览效率和体验。
同时,智慧旅游还能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例如,通过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旅游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进行精准的推广和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旅游+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创意的发展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旅游企业的关注和运用。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创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旅游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他们的游览质量,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举个例子,一些古镇、古村落通过恢复传统建筑、举办传统手工艺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游客也能够通过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旅游+农业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通过将旅游与农业相结合,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向往,又创造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农家乐、采摘园等农业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农村体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大力发展农业与旅游融合的乡村旅游,也为农民增加了附加值,提供了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旅游景区的开发,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四、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体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的同时参与体育活动,这为旅游企业创造了新的盈利点。
旅游经济学-第2章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它是制定旅游经济发展
战略的首要问题,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指标、 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提高旅游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要求等。
(二)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途径和手段,即
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实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 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策、途径和手段主要为:旅游产品的发展、旅游资源的
旅游经济学
版权: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唐明贵
第1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目 录
一、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二、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学
版权: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唐明贵
第1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 、 旅 游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的 含 义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旅游产业结构的调
整、旅游人才培养以及资金的筹措等。
旅游经济学
版权: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唐明贵
第1节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一 、 含 义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旅游经济发展
战略,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和旅游企业(景区)经济发展
战略。 三个层次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经验。在现阶段,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采取的
是适度超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旅游经济学
版权: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唐明贵
第2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
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三、世界主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四、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五、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实施
农村经济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

农村经济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农村旅游作为一种融合了农业、乡村风貌和旅游体验的发展模式,对于农村经济的促进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村经济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农村旅游的发展模式1. 乡村特色旅游模式乡村特色旅游模式是以乡村特色资源为核心,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和体验。
通过开展农家乐、农耕体验、乡土文化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2. 农业观光旅游模式农业观光旅游模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题,将农场、农田、农产品等纳入旅游景点,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农村风貌。
通过观光游览、采摘体验等活动,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 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休闲度假旅游模式是以农村环境为依托,提供休闲度假服务。
农村具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打造农家乐、民宿等休闲度假产品,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
二、农村旅游模式的优势1. 开发潜力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乡村风貌,具备开展农村旅游的条件。
通过开发潜力大,可以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2. 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旅游模式可以将农民作为旅游从业者,提供农家乐、导游、农业观光等服务,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3. 保护传统文化农村旅游模式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活动,使游客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4. 推动乡村振兴农村旅游模式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提升农村地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农村旅游模式的挑战1. 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村旅游的发展。
2. 人才短缺农村旅游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导游、服务人员等。
然而,农村地区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人才短缺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 环境保护问题农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带来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西班牙模式
①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国家,依托其地理位置与旅游资源 的优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产业,一般国际旅游收入占其商品出口 收入的10%以上,旅游业的收入相当于 国内生产总值的5%~10%。
②旅游发展速度快。在这些国家中,虽 然有的国家早就是驰名世界的旅游目 的地国家,但大多数国家都是20世纪 6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 代以来旅游业持续高速发展,无论在 国际旅游者接待人次数上还是国际旅 游收入上,其发展速度都高于世界旅 游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美国模式国 家的平均速度。
③旅游管理体制以半官方旅游机构为主,而管 理职能主要是推销与协调。由于旅游开展的历史 比较长,旅游业比较成熟,各方面法规比较健全, 因此相比之下旅游行政管理比较松散,不直接从 事或干预旅游企业的经营。
④旅游经营体制以公司为主导,小企业为基 础,行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国家中, 由于多年的竞争形成了一些大的旅游公司、跨国 公司,在旅游业经营中起主导作用,由于旅游业 的发展比较均衡,旅游业又是由为数众多的小企 业组成,有着灵活的经营方式。
1.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①旅游事业开展比较早,国内与国际旅游都比 较发达。在这些国家中,旅游业是随着本国经济 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般都经历了由国内旅游到 邻国旅游、国际旅游的常规发展过程,它们的国 内旅游与国际旅游都发展到成熟阶段,国内旅游 是整个旅游业的基础。
②发展旅游业是以扩大就业、稳定经济为主要 目标。
2.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旅 游产业发展模式
从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可分为市场型旅游 产业发展模式 和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1)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是指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来推动 的一种发展模式。 (2)政府主导型旅游产发展模式 是指以各个时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或通过制定旅游 产业政策来实现其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4.斐济模式 ①有着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岛国大 多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比较典型的阳 光、沙滩和海水型的目的地。由于它靠近 旅游客源国或地处交通要冲,又与西方发 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种族等方面存 在着长期、紧密的联系,有着比较充裕的 客源市场。
(2)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是指先以发展入境旅游为主,在 由初级入境和发展国内旅游,最终实现 入境旅游的规模化和效益化,进而推 动国内旅游和适度出境旅游的全面发 展
二、国外主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各个国家在政策、经济上存在差别,导致旅 游业发展的情况差异较大。但从总的情况来看, 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发展与其经济基础、经济发达 程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些国家旅游业发 展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以美国 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模式、以西班牙为代表的 旅游发达国家模式、以印度为代表的欠发达国家 模式、以斐济为代表的岛国模式。
③以大众市场为目标。由于这些国家 的旅游资源集中,特点突出,而且又 多靠近主要客源国,有便利的交通条 件,因此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务多以邻 国的大众旅游市场为主要目标,特别 是邻国与本区域内的驾车旅游、周末 旅游或短期度假旅游等。
3.印度模式
①有特殊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 受其经济落后的制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 中致力于旅游业发展的国家多是拥有一些 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但由于国家资金短缺、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人才缺乏等制约,旅游资源的潜力难以充 分发挥出来。
②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些国家虽 设立了不同的管理机构,有的成立了 独立或混合的部门或其他形式的旅游 组织,但由于对旅游业的认识不一致, 旅游业的发展不稳定,因而往往得不 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与支持。
③国有企业发挥着主要作用。这些国家 为了发展旅游业,国家专门成立旅游 开发公司,从事资源开发和旅游服务 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由于旅游 业规模小、范围窄,又涉及外汇收入 与外国人的活动,这些国有公司在一 定程度上占据着垄断的地位。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目录:
1.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2.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3.国外主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4.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 是以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为目标,在一 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旅游经济运行 方式和管理体制。
决定和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因 素有:
1、旅游经济模式与发展水平 2、旅游经济发展目的 3、旅游经济管理体制
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1.超前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滞后型旅游产业发展模 式从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出发, 可分为超前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滞后型旅游产业发 展模式。 (1)超前型发展模式
是指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 展的一定阶段,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 济中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和地区发展的一种 发展模式。
(2)滞后型发展模式
又称自然发展型模式,它是由于国民经 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旅游业便顺其自然地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发展模式。由于这种 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也 随之增多,这样一方面在居民当中产生 了对旅游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也具备了适 应这种需要的条件,因而滞后型旅游发展模 式是一种常规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反映 了旅游经济活动发展 的客观规律。
3.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从旅游产业发展类别的先后顺序出发,可划分为延 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和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1)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先以发展国内旅游为先导,在 国内形成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再发展入境和出境旅 游,最终实现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全方 位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它的发展是由 境内向境外延伸的,而且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 础上自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