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概述
社区服务管理平台
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全。
建设意义
通过建立运行稳定、安全、可拓展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社区工作效率,不断满足各种新需求,方 便居民生产生活。在区级政府建立社区基础人口、家庭信息库,解决部门间社区基础数据整合,做到一次采集录 入数据,多处共享。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发展面向社区居民 的“一站式”服务。发挥现代通讯技术在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作用,通过门户站和呼叫中 心的搭建,增进社区居民及社区、政府间的信息互通。通过信息化改善社区管理,维护社区安全。社区务管理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01 平台概念
03 建设意义
目录
02 建设目标 04 发展趋势
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 源,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平台概念
参照国务院《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的指导意见,通过搭建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整 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职能,提高社区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社区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 社区为民便民服务,构建和谐社区。
建设目标
建立运行稳定、安全、可拓展的社区服务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社区工作效率,不断满足各种新需求,方便居 民生产生活。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建设基于社区管理、适应社区发展与管理创新、实现社区管理、自治、服务数据的 及时更新的社区综合信息数据库。
整合社区就业、社保、低保、卫生、计生、文化、培训等公共服务信息,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一站式”服 务。
·政府政令通畅、清正廉洁;办事高效、不断创新;执行力和凝聚力强,真正转化成服务性政府。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及意义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着各种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安全、治安等社会问题日益严峻,需要更加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手段来应对。
为此,建设一套高效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信息化社会管理的全面发展。
具体意义如下:1.提升社会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平台,各级政府可以了解动态信息,以全面、及时掌握社会状况,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社会管理的灵敏度和及时性。
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平台反映问题、举报违法行为等,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治理。
2.提高决策科学性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如犯罪率、事故发生率等,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依据的数据支撑。
3.加强监督机制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监督机制的全方位覆盖,减轻部门工作压力,有效提高监督能力和效率,促进政务透明化和廉政建设。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套覆盖全社会管理范围的信息系统,实现全面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流通,形成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社会管理机制。
2.完善社会管理信息一揽子解决方案,构建科学化、智能化的应急响应系统。
3.建设一个开放式平台,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参与方式,力求最大限度的推动信息平台的应用与发展。
三、建设重点1.建设全方位信息采集系统在建设信息平台的初期,我国可以从城市社会管理方面开始着手,建设全方位的信息采集系统,收集人口、安全、交通、医疗、环保、住房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
2.建设智能化应急响应系统应急响应体系是社会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故建设信息平台时,应考虑建设一套智能化应急响应系统。
3.构建具有科学技术含量的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平台不仅仅是对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还需要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技术含量的管理体系。
4.数据存储方式的选取信息平台的建设离不开数据的保存和优化管理。
因此,要选择一种更加适合自己需求的数据存储方式。
5.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对于社会管理信息平台程序和数据的保护,可以采取数据加密、网络隔离、安全机制设立等举措,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概述
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概述一、平台研发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国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表明,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面临四大现状和难点:一是管理机制落后,社会管理行为不规范;二是管理资源分散,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传统的管理方法导致基层工作负担重、费用高、效能低;四是粗放的管理水平致使信息反馈慢、舆情诉求难、工作责任差,领导无法在第一时间快速掌控全区信息动态,部门无法快速反应、协同管理,缺乏整体合力和管控手段。
破解社会管理难点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区域性信息化大平台,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平台基本情况介绍在中央综治委、维稳办的关心、支持下,省、市政法委、维稳办的指导、帮助下,南威软件公司与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历经5年的研发试用,在全国首家研发成功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先后荣获国家、江苏省颁发的4个著作权证书、5个软件产品证书、2个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和1个政法工作创新奖;深得中央和地方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并推荐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及其重点典型培育城市的信息化平台。
(一)平台简介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统一整合与社会管理相关的党政机关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诸多因素、社会突出问题以及社情民意进行及时采集、排查和上报;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和重点人员进行快速处理和监督管理;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二)创新“五位一体”社会管理信息化模式平台以区域为载体,通过一个网站、两大中心、三网合一、四个统一、五级管理服务,构建“五位一体”的全新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模式,全面规范社会管理行为和运行体系,实现全面覆盖、联通共享、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化新格局。
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网格的划分与人员配备
网格划分
根据社区的地理、人口、服务需求等因素, 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确保每个网格内 的人口和服务需求相对均衡。
人员配备
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网格管理员,负责网格 内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提供。
任务分配与监督
根据网格内的实际情况,为管理员分配任务 ,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工作质量和 效率。
06
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未 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智能化
01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智能
化水平,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
移动化
02
开发移动应用,使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能够通过移动设备随时
随地访问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云端化
03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云端部署,降低
数据监测与预警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分 析,对社区的运行状态进行 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
决问题。
优化决策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资 源配置、改进服务流程、提 高管理效率等决策的制定。
反馈与调整
将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 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的 持续优化和提升。
01
02
03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地图等方式将 数据可视化,方便管理者 和居民直观地了解社区的 情况。
数据挖掘与分析
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 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和知识,为决策提供支持 。
数据共享与合作
开放数据共享接口,促进 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组 织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合作 ,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管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管理方式。
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社会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将社区、街道、停车场、公交站等各类管理对象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管理。
该平台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建设统一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包括建立全市范围的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和居民信息数据库,将各类管理信息整合起来,为社会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2.智能化设施建设:在社区、街道、停车场等各类管理对象中安装智能化设备,如监控摄像头、车辆识别系统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和收集各类管理对象的信息,有效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
3.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类管理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比如对停车场的车辆流量进行分析,可以优化停车场的规划和管理;对社区的人口结构和居民需求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建设和服务。
4.社会参与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公民参与的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通过建立在线投诉平台和社区论坛,方便居民反映问题和沟通交流。
5.应急管理一体化:将各类应急管理、安全防范等措施纳入统一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中,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的快速响应和处置。
1.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各类管理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挖掘,提升管理水平。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各类管理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比如根据停车场的车辆流量分析,可以合理规划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
3.提升居民满意度:通过建立公民参与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智慧政务-社会创新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事件处理功能演示
社区管理调度人员,通过网格查询平台、基础数据平台查询发生事件的地点所属 网格及相关负责人员将事件分转其处理。
事件处理功能演示
事件受理人员可以对事件进行延期、办结;事件完成后社区管理调度人员指定人 员对事件进行复核,复核完成后事件处理完毕。
社区人员
社会创新管理平台介绍-新型工作应用
为了配合各部门利用“社创”平台产品协同工作,实现记录各部门工作情况和随时 查阅,平台针对常用和实用功能进行整合,形成了20余大项,200余小项(详见附件 《工作应用平台详细项》)的工作应用流程,充分强化了综治、民政、市政、司法等多 部门信息化办公能力。
职能部门人员 街道人员 社区人员
二
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不足
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不足
社会管理格局较为分散
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不足
社会管理格局较为分散
各自为战 重复பைடு நூலகம்作 重复投入
管理耗时耗力 为群众服务质
量上不去
无法协作
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不足
社会管理机制发展迟缓
决策 汇报
统计 基层
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不足
传统的社会管理手段效率低下
传统社会管理工作的不足
办 事
………下
派
办
事
咨询
社区人员
无权办事 无能力调度 只能出主意
群众信任 群众满意度
社会创新管理平台介绍-新型事件处理
呼叫中心 智能手机 PC电脑
事件处理平台 网格查询平台
社会创新管理平台介绍-新型事件处理
通反知映群问众题 办理事情
群众
呼叫中心
通过平台 分转受理
职能部门人员
实时了解各 部门状况
事件处理平台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一、方案背景
社会管理是指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通过制定政策、实施各种行政管理和监督等手段,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公民个人素质和社会整体进步,从而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期发展目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管理
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社会管理进
行现代化转型。
为此,建立一套高效、便捷、全面的社会管理信息
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设目标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套具有全面、准确、实时的社会管理信息平台,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 优化政务服务。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服务向社会公众
提供全天候、多层次、高效率、便捷化的管理服务。
3. 减轻人力、物力、财力负担。
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手段,加
快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4.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对于社会管理中涉及到的个人信息、机
密信息等内容,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机制,从而保障资源使用的合
规性、信息的安全性、知识产权保护。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概述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概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全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形势,准确把握当前全区维护安全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拓展网格化管理内涵,延伸网格化管理领域,全面构建**区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全区社会管理“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全区域平安”的目标,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创造一流的社会环境。
在整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当中务求在以下几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1. 融合了网格化管理、信访代理、综合执法等成功经验。
借鉴城市管理网格化理念,移植到社会管理工作中,紧紧围绕网格化社会管理、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全面推行综合执法等重点工作,以创建网格化社会管理为先导,构建具有***区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以社区为单元,将社区划分为若干工作网格,将一定范围内的人、地、物、事、组织、服务资源、管理项目等纳入网格,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构建区、街、社区、工作网格“四级服务管理”平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社会服务和管理,建立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形成了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
2. 设计搭建了三级社会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了社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
工作的上传下达更加迅速快捷,各类资源信息实现联通共享、对各类情况问题的掌握和沟通更加迅速准确。
3. 突出了社区、网格基层基础的作用。
在创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中,采取工作建制下设、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进一步加强基层配置,加强基层力量,力争使每个网格都有社区干部、公安民警和社会管理综合执法组人员,以及各种群众志愿者。
为“小事调解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街道”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
4. 积极探索了社区警务体制改革。
为改变现有一社区一民警,基础力量薄弱的现状,提出把警力配置最小工作单元建在社区,实现一社区一警区的组织体制。
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简介
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简介在中央综治委、维稳办的关心和支持下,省、市政法委、维稳办的帮助下,海盟软件公司与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成功研发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
平台系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全面整合政法、综治、维稳、公安、司法、信访、应急、安监、民政、人社等20多个职能部门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社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管、动态跟踪、全面覆盖、高效快捷、科学管理社会和服务民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着重管理全地区人、事、地、物、情、组织六大要素,实行“四级联网、五级服务”,为省、市、县(区)、镇、村各级创新社会管理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指挥提供依据,为各级职能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通过一个网站、两大中心、三网合一、四个统一、五级管理服务“五位一体”的全新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上下级、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实时交换、社会资源共享共用,部门联动协同管理,高效科学管理社会的新格局。
平台经过5年多的研发、试用以及在全国50多个市、县(区)的成功应用,集聚了各地社会管理创新思想精髓和典型经验,使平台系统具有适应性、实用性和成熟性,平台先后荣获国家、江苏省颁发的4个著作权证书、5个软件产品证书、2个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和1个政法工作创新奖。
平台应用功能强大,着重从社会综治维稳、安全保障、民生服务等方面管理社会,涵盖人口管理、矛盾纠纷调解、社会事件管理、风险评估、应急安全、来信来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建信息、舆情信息、民生服务、民政业务、辅助决策等20大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智能通讯、短信互动,智能仿真、地图显示,智能协同、“四联”互动,智能比对、关联匹配,智能选配、自主灵活,智能视频、接访调解,智能呼叫中心等10大智能管理功能:不仅具有事件信息的采集登记、报送审批、研判分流、统计汇总、分析预测、查询检索等功能,还具有领导交办、办理处置、催办督查、动态反馈、短信提醒、定时报警、超时亮灯、绩效考核、倒查问责、排名通报等一整套业务流程、预警监管功能;集数据(信息)统报、业务流程、监督管理于一体,全面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模式、机制和手段;直接实施应用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一举数得。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简介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简介一、建设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管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缺乏良性互动,社会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如底数不清、舆情不明;数据不通、机制不畅;信息不准、决策不准等等;如何有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让政府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建设内容(一)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一个中心、两个网络、三个系统、四个支撑”为主体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一个中心: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汇集网格化采集信息,收集百姓办事信息,构建全市数据中心。
两个网络:延伸政务外网,实现市、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网络全覆盖;对于村(社区)政务外网覆盖确实困难的,可采用互联网、VPN方式接入到平台;在互联网上实现网上办事,服务群众。
三个系统:网格化管理“一网清”系统,实现网格内人、房、事、物、情、组织等多要素信息实现动态化更新、处理,做到琐事不出楼道、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处理。
居民服务“一站通”系统,实现一站受理、一点办结、全城通办,方便群众办理事项。
综合信息“一户明”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服务热线等多种手段,提供个人、企业、组织所需信息查询、业务办理。
四个支撑包括标准规范支撑、安全保障支撑、运行管理支撑和应用服务支撑。
(二)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以公安的人口数据为基础整合民政、计生、人社、教育、司法、城管等各部门信息资源,构建以自然人为主题的共享信息资源库,为各部门提供完整、准确、鲜活的数据支撑。
围绕政府对居民生命周期的服务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促进各部门业务流程再造。
(三)实行网格化管理整合民政、计生、消防、城管等部门的网格,按照300-500户的原则划分网格,形成全市一张网,合理整合配置网格员队伍。
以空间地理数据为基础,应用移动终端和智能语音等技术,对网格内的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跟踪处理。
实现对网格员队伍的有效管理、考核。
社会综合治理服务平台
1、本服务平台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专门通道,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五级有关单位进行信息联网,通过系统实现信息互享;2、配合各级领导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更快的解决问题;3、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上传下达,协调统一,增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4、通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服务平台的安装将实现软件和硬件结合的高效智能化的办公,形成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工作合力。
5、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群众自己反映问题的途径,协助政府各职能部门及时做好源头治理、落实前端防范,努力提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水平,减少群体性事件。
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创新社会治理服务平台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综治平安建设等工作特点,以•NET为开发平台,实现了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对群众信访及矛盾等受理事项登记、流转处理、时限监督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和实时发布的目的。
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受理、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的运转流程,有效促进中心作用的发挥。
各级党政机关职能部门可以在这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服务平台下进行“从下向上”的信息采集上报、排查分析、受理研判、办理反馈等纵向业务管理(“一维” );“从上向下”签批、交办、提醒、督办、查询、监察、考评等全过程的垂直跟踪管理(“二维”);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联办、协办的横向协同管理,做到网上流转与网下办理同步操作的立体管理(“三维”),构建市、区、街道、镇、社区(村)五级联网,常态化、协同管理的新格局。
该平台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实时了解社会管理信息、掌握全局动态过程,及时采取管控措施,正确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管理网格化服务平台一、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服务建设● 习近平:关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三点: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2、坚持多方参与,努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介绍社会背景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飞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法委明确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其中“信息化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手段”,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信息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2010年12月20日陈冀平在省区市综治办主任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整合管理服务信息资源,建好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工作平台。
理论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社会管理创新,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以及社会管理的相关规范,运用新的社会管理方法和机制,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的新目标。
社会管理信息化过程,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的同时,将业务信息与业务流程融合汇总,推动社会管理跨越式进步,实现政通人和的社会和谐总目标。
社会管理信息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部署社会管理基本信息化应用,实现“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流转、工作过程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核”四项基本能力。
第二阶段,在建立基本完善的管理体系基础上,互通互联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职能部门系统,整合广义范围内的管理与服务资源,向城乡社会投放相关资源,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体系。
第三阶段,在完善的管理平台基础上,建立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导入第三方服务资源,理顺管理与服务渠道,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智慧社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V1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目录1概述 (4)1.1建设背景 (4)1.2建设目标 (4)1.3建设内容 (4)2总体设计 (5)2.1设计原则 (5)2.2业务框架 (6)2.3总体架构 (8)2.4逻辑结构 (9)2.5网络拓扑 (11)2.6数据库平台 (11)2.7标准体系 (12)2.7.1标准与规范体系 (12)2.7.2安全与保障体系 (12)2.8网络与安全 (13)2.8.1网络系统安全 (13)2.8.2安全防御手段 (13)3应用软件系统设计 (13)3.1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13)3.1.1基础信息子系统 (14)3.1.2日常工作子系统 (15)3.1.3事件处理子系统 (15)3.1.4研判分析子系统 (16)3.1.5考核评估子系统 (16)3.1.6视频集成子系统 (16)3.1.7互动交流子系统 (16)3.1.8系统管理子系统 (17)3.2社会管理门户网站 (18)3.2.1社会管理先锋 (18)3.2.2工作日志 (18)3.2.3社会管理微博 (18)3.2.4公共服务 (18)3.2.5生活服务 (19)3.2.6供求信息 (19)3.2.7民情服务 (19)3.3移动终端软件客户端 (19)3.3.1基础信息功能 (20)3.3.2办事服务功能 (20)3.3.3工作日志功能 (21)3.3.4对讲调度功能 (21)3.3.5我的微博功能 (22)4项目效益 (22)4.1社会效益 (22)4.2管理效益 (22)1概述1.1建设背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全面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特征,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中央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概要设计说明书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概要设计说明书目录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4)2项目建设内容 (4)2.1需求规定 (4)2.2运行环境 (5)2.2.1网络系统 (5)2.2.2软件环境 (5)2.2.3硬件环境 (5)2.3区综治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 (5)2.4功能设计 (6)2.4.1综合信息应用和综治库建设 (6)2.4.2综治业务管理子系统 (12)2.4.3综治综合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 (24)2.4.4全区综合治理工作(六步闭环)管理子系统建设 (28)2.4.5区平台首页和街道平台首页建设 (30)2.4.6信息发布模块 (30)2.4.7相关系统的对接 (31)2.4.8综治信息分析、汇总、展示和分享管理子系统 (32)3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33)3.1出错信息 (33)3.2应急保障措施 (33)3.3系统维护设计 (34)1引言1.1编写目的在完成了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与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项目小组在考虑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与程序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之后,提出了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
此技术方案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软件的解决方案、功能分配、模块化分、程序的总体结构、输入输出和接口设计、运行设计及出错设计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概括性的说明,为该软件的详细设计奠定了基础。
此文档为系统分析员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并提供项目经理、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参考。
1.2背景近几年,积极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建设和应用,逐步将视频监控打造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建设和应用在各个层面的效能,根据(沪综治委【2017】11号)的总体要求“至2020年,本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开展“雪亮工程”建设。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探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探作者:陈涛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18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办公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该文对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探讨,进而提出了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移动通讯;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8-4177-031 概述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全面整合多个职能部门的各类管理服务资源,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社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全新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上下级、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实时交换、社会资源共享共用,部门联动协同管理,高效科学管理社会的新格局,构建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社会主义新社区。
2 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2.1基础架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有大量固定用户分布,同时有大量移动终端用户。
平台可依托电子政务外网运行,服务器群接入到电子政务外网核心设备上。
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直接访问,网格管理员使用移动手持终端,通过3G网络和运营商专线进入电子政务外网;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通过VPN通道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各局委办业务服务器通过前置机的方式,专线接入电子政务外网。
平台将汇聚全市人口数据、房屋数据等相关业务数据。
建议采用机架服务器,使用虚拟化技术,提供一千多个CPU计算能力和20T的存储容量,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提供量身定制的运算、处理服务。
2.2业务框架设计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架构围绕应用、管理、服务三大体系进行设计。
管理体系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有效融合各种管理工具和应用工具,基于核心数据库(如人口数据库等等)的信息支撑,通过全面掌握“实有人口数据信息”,实现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决策分析、指挥调度、监督考核。
利用社会管理指挥轴和社会管理监督轴的推动作用,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指挥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
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
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引言社会组织是指由自愿结成的、以特定目的为宗旨、具有固定成员或接受其会员组织管理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在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社会组织,安徽省积极推进建立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将重点介绍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功能特点、使用情况等相关内容。
一、概述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是安徽省民政厅为了推进社会组织管理现代化建设而开发的一套管理工具。
该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旨在实现对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规范化和高效化。
系统主要包括注册管理、资质认定、年度报告、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覆盖了社会组织在各个环节的管理需求。
二、功能特点1. 注册管理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便捷的注册管理功能。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在线申请平台提交注册材料,并实时跟踪审核进度。
系统自动进行信息核验和数据比对,确保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社会组织的注册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和调查。
2. 资质认定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支持资质认定的全过程管理。
社会组织可以在线申请资质认定,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系统会自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生成审核意见。
审核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材料进行再次审查,并及时发送通知。
该系统还支持对资质认定的跟踪管理,包括申请记录、审核意见等。
3. 年度报告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便捷的年度报告功能。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在线填报平台提交年度报告,并上传相关附件。
系统会自动对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并生成年度报告摘要。
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各个社会组织的年度报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统计分析安徽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对社会组织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系统会自动收集和整理各类数据,包括社会组织的注册情况、资质认定情况、年度报告情况等。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统计报表和图表,全面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概述一、平台研发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国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表明,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面临四大现状和难点:一是管理机制落后,社会管理行为不规范;二是管理资源分散,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传统的管理方法导致基层工作负担重、费用高、效能低;四是粗放的管理水平致使信息反馈慢、舆情诉求难、工作责任差,领导无法在第一时间快速掌控全区信息动态,部门无法快速反应、协同管理,缺乏整体合力和管控手段。
破解社会管理难点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区域性信息化大平台,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平台基本情况介绍在中央综治委、维稳办的关心、支持下,省、市政法委、维稳办的指导、帮助下,南威软件公司与国家相关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历经5年的研发试用,在全国首家研发成功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先后荣获国家、江苏省颁发的4个著作权证书、5个软件产品证书、2个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和1个政法工作创新奖;深得中央和地方领导的重视和认可,并推荐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及其重点典型培育城市的信息化平台。
(一)平台简介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统一整合与社会管理相关的党政机关管理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诸多因素、社会突出问题以及社情民意进行及时采集、排查和上报;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和重点人员进行快速处理和监督管理;构建全地区统一的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二)创新“五位一体”社会管理信息化模式平台以区域为载体,通过一个网站、两大中心、三网合一、四个统一、五级管理服务,构建“五位一体”的全新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模式,全面规范社会管理行为和运行体系,实现全面覆盖、联通共享、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信息化新格局。
1.“一个网站”,即社会管理服务网站。
社会管理服务网站对政策法规、社情民意、社会新闻、民意测评等动态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发布、在线交流,将采集到的社管信息自动流转到社管信息平台进行分析研判、流程处理,将社管信息的办理情况和处理结果及时向公众通报,更好地倾听群众诉求。
为广大市民提供办事指南、审批手续、表格下载、网上虚拟办事大厅逐级流程公示、网下代办服务、短信通知提醒、“一站式”服务。
社会管理服务网站以地级市为总网站,各县(区)为子网站,统一网址标识,统一运行、辖地管理、分级服务,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的大型网站群,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共同参与社会管理。
2.“两个中心”,即社会管理信息中心和社会管理呼叫视频指挥中心。
社会管理信息中心管理各类信息、报表,汇总分析、分流排查、交办督办和协调反馈;社会管理呼叫视频指挥中心对社情民意进行分类处理,对社会矛盾纠纷进行视频协调,对重大紧急事件进行远程指导、协作、应急指挥调度。
3.“三网合一”,即市、县、镇村三级联网,整合各部门业务管理“一网进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服务。
4.“四个统一”,即平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报表流程、统一管理服务,规范办事和审批程序。
5.“五级管理服务”,即为省、市、县(区)、镇、村搭建统一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平台。
各级各部门的社会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信息报送、数据统报、公文流转等都可以在同一个大平台上独立运行、整体管理,无需另行开发系统、重复投资。
各级各部门的社会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信息报送、数据统报、公文流转等都可以在同一个大平台上独立运行、整体管理,无需另行开发系统、重复投资。
(三)平台组成结构和服务内容1.在管理范围上,纵向实现从省→市→县(区)→街道→社区五级垂直管理,横向对本地区、全社会、各领域发生的不稳定因素、社会突出问题、重要事件和人员进行管理。
2.在服务主体上,为各级领导快捷掌控信息动态、科学决策指挥提供依据;为各级职能部门、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在管理内容上,集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信息采集、数据统报、业务管理、工作流程、智能通讯、政务办公于一体。
4.在管理重点上:对特殊人群(流动人口)、不稳定事件、重点治安地区、社情民意、社会组织机构、应急救援物资等六大要素进行重点监管;以“人员”为对象、“事件”为主线、“地区”为重点、“物资”为保障、“舆情”为导向、“组织”为纽带,实现社管工作的多元化、精细化、人性化和一体化。
5.在组成结构上,把社会管理、民生服务、风险评估三大平台系统以及相匹配的“服务网站”、智能通讯呼叫中心全部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内外网交换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同步交流和管理、服务的相互配套。
6.在技术应用上,系统基于.Net平台研发,采用SOA架构和MVC设计模式,确保平台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安全性。
(四)平台涵盖20大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从社会维稳、综治司法,社会安全保障,民生服务,社会辅助管理四大方面管理社会;涵盖10大业务管理系统、10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社会管理所涉及的30个职能部门20大类业务信息的“一体化”运行,非常适合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
1.十大业务管理系统:人口管理系统:主要是对流动人口(流入/流出)、特殊人群、弱势群体和实有人口四类人员的管理,包括人员登记、综合查询、分类管理、归口负责、跟踪服务等功能。
对涉及到公安、司法、计生等8个职能部门的10多种特殊人群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整体管理,一张报表向下登记、一个口径向上统报、一个平台分流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可通过GIS系统对重点管控人员定位跟踪、超区报警、查询管控等智能管理;配备身份识别器直接采集人员基本信息;应用指纹采集系统,方便各级各部门对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对流动人口实行以业管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网格管理;规范监督“管人的人”。
具有人口概况、分布、结构等情况的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实时掌控各类人员动态趋势。
●矛盾纠纷调解业务管理系统:对于基层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登记、分类受理、调解处理、回复归档的逐级流程管理。
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等级、处理情况等自动形成相应的报表;针对各时期的不同情况,统计汇总各类调解数据信息,形成相应图表,展示发展趋势,预测预警报告。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业务管理系统:对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制定、出台、实施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地预测、分析和评估,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应对策略和预案,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风险隐患。
●社会事件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重大案件、安全事故等涉及到多个部门的8大类社会事件的管理。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紧急程度,一般事件按照常规程序采集登记、逐级审批、归口管理,对于重大紧急事件,则按照“急事特办、绿色通道”的程序快速处理。
系统还提供事件全程监管、倒查问责等智能管理功能,并可通过统计、汇总、分析,实时反映、整体掌控区域内各部门各类社会事件的动态情况。
●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城市各类特发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等进行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动态监测、预警响应、资源调度、联动指挥、救援处置、调查反馈等应急救援全过程的业务管理。
系统包括应急资源管理、重点行业应急预案、应急基础数据库、专家库、应急联办指挥等子系统。
●来信来访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登记受理、复查办理、催办督办、办结回复、存档备查等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具有来信来访管理、领导批示、上级交办、下级汇报、联动监督;信访数据统计、分析、汇总、预测等所有功能。
●民政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社会救助、婚姻登记、老龄管理、收养服务、基层政权、社区管理等民政所有事项的申报、审批、监管等综合业务流程管理,具有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智能比对、自动报警等多项功能。
●绩效考核民意测评管理系统对社会管理各职能部门信息报送、表格填报、事件调处、动态反馈等方面按月考评,实行百分制量化达标考核,对迟报、漏报、瞒报信息等几种情况可以发出警示、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责任。
●民生服务管理平台以社区服务为中心,街道、市(县、区)政务管理为主导,便民服务站为窗口,救助呼叫服务为手段,市民生活服务网为载体,服务商联盟体为支撑,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全面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和管理资源,构建“三级联网、四级服务、五位一体、全面覆盖”的民生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社区服务智能化,政务管理高效化,便民服务立体化。
平台包括新型社区服务平台(内网)、政务公共服务网(外网)、民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内外网)、便民服务站连锁管理系统、市民生活服务网站(群)、市民呼叫服务中心等八大子系统。
●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对本地区社会管理的各类基础数据、动态信息及时采集、统计、汇总、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通过柱型图、饼图、曲线等多维图表,直观地分析、展示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状况和发展趋势,实现动态预测预警,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管理社会提供决策依据。
2.10大信息管理系统:●政法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政法委内部各项工作管理,业务流程审批,办文办事流转等;➢政法口各部门、市县(区)政法委文件通知、工作交流、业务管理、信息报送、统计报表等;➢执法监督管理:主要对公检法司处理各类案件的基本案情、审理判决、处理结果、执行情况、回归社区安置帮教情况整个过程环节的案件信息进行填报管理,并通过案件评查对总体工作做到全面监督,对涉法涉诉案件进行业务流程处理,过程管控。
➢政法要闻、区县动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政策法规、经验交流、在线学习培训、案件速递。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通过“三项排查”,对城乡结合部、治安复杂场所等进行排查整治、逐级统报。
通过对地区各类不稳定现象的全面排查、处理,对发生的不稳定事件以及重点稳控人员进行及时处置,发布警情快讯等信息,实施监督管理。
包括基础信息采集、事件受理办理、业务分流、交办督办、日常工作协调、数据统计分析、检索查询、考核评估、经验总结等模块功能。
●维稳信息管理系统对责任单位排查出来的在预警范围之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涉稳因素由各责任单位采集、填报,分类调解、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对其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对不稳定隐患进行协调督办和挂牌督办通知,处理完成后提交办结报告,由维稳办审核销号;势态进一步扩大的信息转入社会事件业务管理流程处理。
●司法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对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层建设、法律援助等司法业务进行信息管理、调解流程管理,逐步减少和消除“三假”、“三无”人员。
●社会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根据管理范围、工作职能等的不同,将本地区的各类组织机构分为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两新”组织、社会非组织等四大类进行登记、分级汇总和统筹监管;各级各部门都可以快速查询到每一个社会组织机构的负责人、成员单位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各类社会组织都可在统一平台上开展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