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棘球绦虫

合集下载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又称包生绦虫 成虫寄生于犬、狼等肉食类动物, 成虫寄生于犬、狼等肉食类动物,幼虫 棘球蚴) (棘球蚴)寄生于人或其他动物组织器 官内,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 官内,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
一、形态
成虫—是绦虫中最 成虫 是绦虫中最 小的虫种之一。 小的虫种之一。 虫卵—与猪 与猪、 虫卵 与猪、牛带 绦虫相似。 绦虫相似。
幼虫—即棘球蚴,为圆形囊状物,大小因寄生时间、 幼虫 即棘球蚴,为圆形囊状物,大小因寄生时间、部位及宿 即棘球蚴 主的不同而不同。 主的不同而不同。 囊壁—由角皮层和生发层组成 由角皮层和生发层组成。 囊壁 由角皮层和生发层组成。 囊内容物—有囊液 原头蚴、生发囊、子囊等。 有囊液、 囊内容物 有囊液、原头蚴、生发囊、子囊等。
四、诊断
首先应询问病史 辅助诊断: 辅助诊断:如CT、磁共振、X线、B超等 、磁共振、 线 超等 病原学诊断:如手术、或从痰、 病原学诊断:如手术、或从痰、胸腔积 液、腹水或尿等检获棘球蚴碎片或原头 蚴等 免疫学试验: 免疫学试验:如卡松尼皮内试验
五、流行
呈世界性分布,流行区多为畜牧业发达地区。 呈世界性分布,流行区多为畜牧业发达地区。 在我国,多流行于西北广大牧区,如新疆、 在我国,多流行于西北广大牧区,如新疆、青 甘肃、宁夏、西藏及内蒙古等省、 海、甘肃、宁夏、西藏及内蒙古等省、市。 流行因素—① 流行因素 ①虫卵污染外界环境 群众与环境、家畜接触密切。 ②群众与环境、家畜接触密切。 群众以病畜内脏喂狗或乱抛, ③群众以病畜内脏喂狗或乱抛,加 重终宿主的感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重终宿主的感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六、防治
在流行区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治 措施。 措施。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 2、加强卫生检疫 、 3、定期为家犬、牧犬驱虫 、定期为家犬、 4、治疗病人以手术为主,手术中应防止 、治疗病人以手术为主, 囊液外溢, 囊液外溢,避免过敏性休克和继发性感 染。 严禁穿刺。 严禁穿刺。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破裂
肝内棘球蚴破裂 肺内棘球蚴破裂 腹腔内棘球蚴破裂
继发感染
胆道梗阻及炎症 肺炎、支气管炎等 弥漫性腹膜炎
四、诊断
(一)病史: (二)物理诊断:
(三)免疫学检查:
1. 皮内试验:
2. 血清学试验:
(四)病原学检查: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 分布
2. 流行的主要原因
(1)虫卵污染环境 (2)人与家畜和环境的接触 (3)病畜内脏处理不当
(二)防治
1. 预防: 2. 治疗:
(1)手术:首选的治疗
方法
(2)药物治疗 早期
落 入 囊 腔
囊砂 (棘球蚴砂, hydatid sand)
二、 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二、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成虫
虫卵(孕节) 六钩蚴
棘球蚴
成虫
狗、狼
羊、牛、人等
狗、狼
二、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中间宿主)
1. 感染
阶段:虫卵
3. 寄居 阶段:棘球蚴
部位:肝、肺、眼、腹腔 生长增殖方式
扩展性生长,内殖性芽生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寄生虫学教研室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hydatid cyst)寄生于人或 家畜的内脏组织中,引起棘球蚴病,是一种流行于我国西北的牧区 危害十分严重的人兽共患疾病,又称包虫病(hydatid disease)
一、形态
(一)成虫 (二)虫卵
一、形态
(一)成虫 (二)虫卵 (三)棘球蚴 有的棘球蚴内无 原头蚴、生发囊及子 囊等,这样的棘球蚴 称为不育囊 (infertile cyst)。

人体寄生虫学细粒棘球绦虫

人体寄生虫学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又称包生绦虫、犬绦虫概述与猪/牛带绦虫同属圆叶目,带科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食草动物或人引起人兽共患病-棘球蚴病/包虫病形态成虫最小的绦虫之一,长2-7mm ,平均3.6mm组成头区颈部链体梨形吸盘顶突小钩富含肌肉,收缩力强大小相间的两圈小钩28-48个,呈放射状排列仅各一节偶多一节幼节成节孕节雌雄生殖器官各一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45-65个睾丸,均匀散布在生殖孔水平线前后方子宫呈带状,位于节片中央生殖孔靠后子宫向两侧突出,形成不规则侧囊含200-800个虫卵虫卵与猪带/牛带绦虫卵相似,光镜下难以区分幼虫称棘球蚴,也称包虫圆形囊状体,为单房性囊大小因寄生时间、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而差异较大1cm-40cm结构囊壁囊内容物囊外有纤维组织包绕外皮-角皮层厚1-4mm 乳白色半透明质松脆,易破裂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多层纹理状有渗透作用,参与虫体与宿主间的物质交换内层-生发层/胚层厚22-25μm有细胞核紧贴在角皮层内,电镜下可见其上发出无数微毛至角皮层内向囊内长出许多(椭)圆形原头蚴170×122μm生发囊/孕囊原头蚴囊液/棘球蚴液是向囊内生长的头节顶突和吸盘内,可见数十小钩可见石灰小体和钙颗粒等与成虫头节区别体积小缺少顶突腺直径约1mm ,为一层生发层小囊由生发层的细胞发育而来生发层向囊内芽生生成细胞群→空腔化后由小蒂与生发层连接→小蒂断裂,生发囊游离为子囊囊壁生成数量不等的原头蚴向囊内生长向囊外生长外生性原头蚴可不断扩展,危害更大内生性原头蚴子囊来源由母囊生发层直接长出原头蚴或生发囊进一步发育而成结构与母囊相似囊壁角皮层生发层囊内原头蚴生发囊与子囊结构相似的小囊-孙囊无色透明或略黄比重1.01-1.02pH=6.7-7.8内含多种蛋白、肌醇、卵磷脂、尿素,少量糖、无机盐、酶对人体有抗原性数量巨大,破裂后可在中间宿主体内形成新生棘球蚴发生种植性生长有的囊内无原头蚴、生发囊等,称不育囊生活史致病终宿主:犬、狼、豺等犬科动物中间宿主:羊、牛、马、猪、骆驼等食草动物和人成虫寄生在终宿主小肠上段→顶突上小钩和吸盘固着→脱落的孕节或孕节破裂释放的虫卵随宿主排出→污染牧场、水源→中间宿主吞食虫卵→六钩蚴在肠内孵出,钻入肠壁经血循环至肝、肺等→3-5月发育为棘球蚴,囊内原头蚴不断发展→原头蚴播散形成新棘球蚴→被犬吞噬后原头蚴在胆汁刺激下翻出头节,附着在肠壁,逐渐发育为成虫→犬肠内寄生的成虫可达成千上万条(食入棘球蚴至排除虫卵约8周)成虫寿命5-6个月人误食虫卵六钩蚴侵入肝、肺等组织,在形成的纤维性外囊内缓慢发育成棘球蚴感染半年后囊直径可达0.5-1cm,逐年增大,最大可达40cm 可在人体存活40年及更久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机制占位压迫超敏反应种植性生长严重程度取决于其数量、体积、寄生时间和部位因六钩蚴发育缓慢→感染后5-20年才出现症状感染类型原发感染多为单个,80%以上患者继发感染常为多发,常累及多个器官寄生部位人体各个器官多数六钩蚴经肠系膜血管随门静脉滞留肝脏少数随下腔静脉到右心,并到达全身器官寄生最多部位是肝(69.9%,多在右叶);肺次之(19.3%);其次是腹腔、脑、脾、盆腔、肾、胸腔、骨等部位在肺和脾内生长较快,骨内生长较慢大最大的棘球蚴多见于腹腔临床表现引起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肝脏-肝区肿大、疼痛肝门静脉-腹水胆管-阻塞性黄疸肺脏-呼吸急促、胸痛、干咳、咯血痰脑-癫痫、颅内压升高症状骨-破坏骨质,造成病理性骨折皮肤-形成包块。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形成野生动物循环
⑵ 畜牧型:欧洲株,主要以犬和偶蹄类家畜
之间循环为特点 我国:绵羊/犬循环,其次牦牛/犬循环
西北五省流行区人、畜的感染率:

绵羊
家犬
0.6-4.5% 3.3-9.0% 7-71%
3. 流行因素 ⑴ 虫卵对环境的严 重污染
牧区犬感染通常较 严重
虫卵对外界理化因 子的抵抗力较强
⑵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 家犬——人 成人的生产活动 饮食
吸盘
小钩
原原头头蚴蚴
棘球蚴
角皮层 子囊 孙囊
原头蚴
生发囊 囊液 生发层
二、生活史
1.宿主 中间宿主:人、羊、牛、骆驼、猪和鹿等
偶蹄类 终宿主:犬、狼和豺等肉食动物
人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
2.感染期:虫卵
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3. 生活史过程
生活史过程
虫卵、孕节
中间宿主:羊、牛、人等
偶蹄类 吞食
3. 过敏症状 常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 休克等
4.中毒和胃肠功能混乱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发育障碍和 恶病质等
5. 棘球蚴破裂,可造成继发性感染
四、诊断
1. X线、B超、CT及同位素扫描等对诊断有帮 助
2. 询问病史 3. 确诊以病原学为依据 4. 免疫学试验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一、形态特征
1. 成虫
为绦虫中最小的虫种 之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长2-7mm,平 均仅有3.6mm
体分为头颈部、幼节、 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头 节具顶突、小钩和吸盘
头节
成虫
2. 虫卵:与带绦虫基本相同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血培养 细菌阳性、
镜检可 找到阿米 巴滋养体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第8页
二、分析诊疗
1.病原学诊疗:
(1)病史:患者是否来自流行区或有没有流行区 居住史或旅行史以及与犬、羊等动物或皮毛接触 史。
(2)从痰、胸腔积液、腹水等检获棘球蚴碎片或 原 头蚴等。
(3)触诊:肝大或腹腔包块。 (4)腹腔镜检验棘球蚴囊。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第16页
四、诊治注意问题
1.触诊手法要轻。 2.对疑似患者禁止做诊疗性穿刺以免引发并
发症。 3.手术时要将棘球蚴囊取尽,不要弄破囊壁,
以免引发过敏性休克和继发感染。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第17页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页
目录
细粒棘球绦虫病例
病例资料 分析诊疗 防治办法 注意问题
第2页
一、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2岁,农民,幼时喜玩犬,曾在家放 过羊,1990年以来感到上腹部不适,有时疼痛,饭后 加重,但仍能坚持劳动。年9月因“腹痛、黄疸、发冷 发烧1个月有余”入院,按肝炎、胆囊炎治疗无效,3个 月后体温波动在38~40℃间,全身不适,不能下床,食 欲不振、消瘦、皮肤、巩膜黄染,肝肋下4cm压痛显著。 经各方面检验诊疗为包虫病。于年1月剖腹探查,发觉 肝顶部实质2cm以下有20cm直径包囊,抽出囊液约 1000ml。证实为肝包虫合并感染,术后体温很快下降, 不就康复出院,六个月后参加劳动。
第11页
二、分析诊疗
棘球蚴虫体逐步长大→上腹部不适,腹痛, 食欲不振,消瘦。 棘球蚴囊压迫胆管→阻塞性黄疸(皮肤、 巩膜黄染)。 棘球蚴囊破裂→棘球蚴砂进入胆管,引发 胆管阻塞,出现胆绞痛,高热,黄疸等。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Batsch 1786)又称包生绦虫一、分类位置带科、棘球绦虫属二、形态特征,成虫是绦虫中最小的几种之一,体长2~7mm,平均3.6mm。

除头节和颈部外,整个链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偶或多1-2节。

头节略呈梨形,直径0.3mm,具有顶突和4个吸盘。

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很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通常30-36个),呈放射状排列,劲节内含生发细胞,再生能力强。

顶突顶端有一群梭形细胞组成的顶突腺(rostellar gland),其分泌物可能具有抗原性。

各节片均为狭长形。

成节的结构与带绦虫略相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

睾丸45~65个,均匀地散布在生殖孔水平线前后方。

孕节的生殖孔更靠后,子宫具不规则的分支和侧囊,含虫卵200~800个。

虫卵与猪、牛带绦虫卵基本相同,在光镜下难以区别。

幼虫即棘球蚴,为圆形囊状体,随寄生时间长短、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直径可由不足1cm至数10cm。

棘球蚴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生发囊、原头蚴、囊液等)组成。

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

囊壁外有宿主的纤维组织包绕。

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角皮层(laminated layer),厚约1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状,较松脆,易破裂。

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多层纹理状。

内层为生发层(germinal layer)亦称胚层,厚约20μm,具有细胞核。

生发层紧贴在角皮层内,电镜下可见从生发层上有无数微毛延伸至角皮层内。

囊腔内充满囊液,亦称棘球蚴液(hydatid fluid)。

囊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比重1.01~1.02,pH6.7~7.8,内含多种蛋白、肌醇、卵磷脂、尿素及少量糖、无机盐和酶,对人体有抗原性。

生发层(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原头蚴(protoscolex),原头蚴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170×122μm,为向内翻卷收缩的头节,其顶突和吸盘内陷,保护着数十个小钩。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骺端 、可破坏骨质,易造成骨折或骨碎裂。 位置表浅的棘球蚴可在体表形成包块,触之坚韧, 压之有弹性,扣诊时有震颤感。若包块压迫门静脉 可致腹水,压迫胆管可致阻塞性黄疸、胆囊炎等。
(2) 过敏反应 囊内虫体蛋白不断渗出, 或囊肿破裂、囊液外溢,发生过敏反应, 甚至过敏性休克。 (3)继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棘球蚴病 棘球蚴
肾骨、脑和其他组织、器
官。肝(70%),其次肺(20%)
常为单发,且生长速度缓慢。
人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一般感染半年 后囊的直径达0.5—1.0cm,以后每年增长1—5cm,最 大可长到数10cm。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存活40年甚至更 久 。
肝棘球蚴
肺棘球蚴
肾棘球蚴
骨棘球蚴
5.致病机制(Pathogenesis)
为数毫米至数十厘米。结构由囊壁及囊内含物组成: ①囊壁 外层为乳白色的角皮层,内层为有细胞结 构的生发层,可向内不断生出原头蚴和生发囊。 ②囊内含物 为充满富含蛋白质的囊液,悬浮于囊 液中的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及脱落的碎片统称为 棘球蚴砂。
棘球蚴、子囊、原头蚴
2.生活史 (Life cycle)
虫卵。
(3)人体感染的方式主要为绦虫卵污染手指被人食
入。本虫典型的生活史模式是羊-狗-人或羊。
8.防 治(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对牧犬应定期进行药物驱虫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对病人采取手术治疗(注意)
(4)丙硫咪唑、甲苯咪唑等药物可试用于
较小的棘球蚴或术后。
(4)病原诊断 常在术后查棘球蚴砂或对囊壁进 行切片检查为确诊依据。
脑CT拍片
7.流行(Epidemic)
(1)典型人兽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畜牧业发达

细粒棘球绦虫PPT课件

细粒棘球绦虫PPT课件
囊内容物
子囊 孙囊
生发囊
(棘球蚴砂) 原头蚴 囊液
10
囊壁:分两层
1.外层为角皮层(laminated layer), 厚约1-4mm,乳白色、半透明,似粉皮状, 较松脆,易破裂。光镜下无细胞结构而呈 多层纹理状。
2.内层为生发层(germinal layer)亦称胚层, 厚约20µm,具有细胞核。生发层紧贴在角 皮层内,电镜下可见从生发层上有无数微 毛延伸至角皮层内。
虫。 头节有顶突、两圈小钩 和四个吸盘。
3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头节
4
头节:
头节呈梨形,有顶突和4个吸盘。顶突上有 两圈大小相间的小钩共28~48个,呈放射 状排列。顶突顶端有一顶突腺(rostellar gland),分泌物有抗原性 颈部:具有生发能力。 链体:幼节、成节、
孕节各1节。
5
细粒棘球绦虫头节
31
• 我国主要流行在西北广大农牧区,即新 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6 省、区。
• 其次是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另外 在东北三省、河南、山东、安徽、湖北、 贵州和云南等省有散发病例。
• 迄今全国已有23个省、市、区证实有当 地感染病人。
32
• 在西北5省区流行区,据近年普查,人群 患病率在0.6%~4.5%之间,主要动物 中间宿主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在3.3%~ 90%之间,家犬的成虫感染率在7%~ 71%之间,人群中最易感染者是学龄前 儿童(新疆15298例病人中,15岁以下者 占32.1%)。流行严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3点:
绦虫也因此通过突变,形成了两大遗传 株系:
①森林型,流行细粒棘绦虫北方株。受 北极和全北区地理景观条件影响,主要在 犬、狼和鹿之间形成野生动物循环。
30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精选ppt
18
▪ 2.肝包虫病 ▪ 温州某女士,2012年国庆前后腰部出现疼
痛,到医院肝胆外科检查,发现右肝后叶、 左肝内叶分别有一个直径9厘米和3厘米的 囊性结节,后确诊为肝包虫病。据了解, 该女士家里养有5年前其西藏朋友送的一只 牧羊犬,每天密切接触,可能是感染来源。
精选ppt
19
▪ 3.眼包虫病 ▪ 媒体2013年12月报道,上海某医院收治一
精选ppt
21
五、流行
▪ (一)分布 ▪ 呈世界性分布,在自然界中主要在食肉动物
如犬、狼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之间传播, 有自然疫源性特点,主要流行于牧区。
精选ppt
22
▪ 我国是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散 发病例报告分布广,主要流行于西部及北 部的四川、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内 蒙古、西藏等7省的农牧地区。
▪ 终宿主若吞食了棘球蚴,其每个原头蚴都可 在小肠中发育成一条成虫。
精选ppt
12
生活史要点 ▪ 1.终宿主及其寄生部位 ▪ 2.中间宿主 ▪ 3.棘球蚴寄生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对人体致病(棘球蚴病、包虫病)。 ▪ 4.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
精选ppt
13
三、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 人因棘球蚴的寄生而患棘球蚴病(包虫病)。 致病作用以机械性压迫和占位性损伤为主, 以肝损害为多见。有的可出现过敏反应, 若囊壁破裂,囊液溢出,可引起过敏性休 克,甚至死亡。
▪ 棘球蚴囊内有囊液,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 等可脱离母囊的胚层而悬浮于囊液中,统称 棘球蚴砂。
精选ppt
4
棘球蚴寄生于脑
棘球蚴
精选ppt
5
动物腹腔中的棘球蚴
精选ppt
6
棘球蚴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子 孙
(4)棘球蚴液
• 棘球蚴腔内充满液体称棘球蚴液或囊液。
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比重1.01~1.02, pH6.7~7.8,含多种蛋白、脂类、尿素及少 量糖、无机盐和酶等,有保护头节和供给营 养作用,具有抗原性。
棘球蚴砂:
原头蚴、生发囊、子囊从棘球蚴母 囊壁上脱落,游离悬浮于囊液中,称为 棘球蚴砂或囊砂(hydatid san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治疗病人: 手术为主,术中避免囊液外溢和继发感染。 对早期小棘球蚴和多脏器感染不能手术者可 用阿苯哒唑、甲苯哒唑、吡喹酮治疗。
终宿主,中间宿主,感染期 感染途径与方式
棘球蚴砂 对人体危害 病原学检查
近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的医务人员救治了一例因肝包虫病 病灶破裂引起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我市发现的 首例肝包虫病确诊病例。 据介绍,肝包虫病是由犬绦虫侵入人体肝内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多 寄生于狗羊牛马等动物和和牲畜的肠道内,人吃了即被感染,最后在 肝脏形成寄生病灶囊肿,如不及时治 疗,会引起腹膜炎、中毒性休 克,使人致死。 患者陈生,是广州市民,素有秋冬季节“打边炉”的习惯,尤其喜食 狗肉、羊肉生锅。两年前他无意之中发现自己右上腹有一肿块,腹部 也随之逐渐增大隆起,一个月前他感到腹部剧痛难忍,腹内肿块也触 摸不到了。随即到医院就医,经检查后决定实施剖腹探查手术,发现 腹腔内广泛粘连,并有一直径20厘米的乳白色囊肿已破裂,肝右叶内 可见两个直径分别为20厘米和6厘米的囊肿,呈现典型包虫病囊内有 囊的形态。确诊为肝包虫囊肿。患者手术治疗非常成功,目前情况稳 定。
一、形态
1.成虫 •细小,是绦虫中体形最 小的虫种,长2~7mm。
•由头节和颈部及链体 (幼节、成节、孕节各一 节)组成。

医学寄生虫学394细粒棘球绦虫

医学寄生虫学394细粒棘球绦虫

预防与控制
传染源控制 个人防护措施 家庭消毒
牛肉检疫、加强监管和检查、清除肉类加工厂, 避免生食或未煮熟肉类食用
执勤医生和其他提供照护的工作人员应戴口罩、 手套和其他人身防护设备
牛肉消毒,保持卫生,规范家畜饲养,防止病 原体的污染传播
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甲苯 硫氮唑和阿苯达唑等治疗方案。
宿主
394细粒棘球绦虫是一种宿主特异性寄生虫,主 要寄生于牛和狗等偶蹄动物。
流行病学
感染来源
随着生态系统变化和人类 行为变化,394细粒棘球 绦虫感染现已变得普遍, 肉类是主要感染来源。
感染途径
肉类中存在细粒棘球绦虫 囊虫时,烹饪不完全或生 食的肉类都有可能成为感 染途径。
地理广泛性
394细粒棘球绦虫分布于 全球,但多发于欠发达国 家和生态环境较差地区。
• PGaureazsaitlea aMnCd、ItsMHooorset CTAel、l。Quispe AM、et al。Application of In VitroAdaptation to Identify Novel Anti-Giardiasis Leads: A Case Study Featuring the Plant Extract, Diplotaxis harra (Forssk.) Boiss。
症状与诊断
1
症状表现
394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可引起腹泻、腹痛、肌肉无力和压力感,严重时可影响中 枢神经系统甚至致命。
2
临床诊断
基于流行病史、病症和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超声波检查和碘放射扫描等, 均可进行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临床诊断。
3
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骨髓检测以及组织学检测均可用于394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

医学寄生虫学39-4细粒棘球绦虫课件

医学寄生虫学39-4细粒棘球绦虫课件
生物学特性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包囊,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为1-3 毫米。包囊壁由角质层和胚层组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包囊破裂后,棘球蚴可散播感染 。
地理分布与宿主范围
地理分布
细粒棘球绦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 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如中国、蒙古、 俄罗斯、印度等国。
宿主范围
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肉食 动物肠道中,如犬、狼、狐狸等。其 中间宿主多为草食动物,如牛、羊、 马等。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粪便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牧民、屠宰场 工人等,应定期进行粪便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 便后洗手、不饮用生水等,以降低 感染风险。
控制传染源
对于已经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患者, 应积极进行治疗,同时对病畜进行 无害化处理,以控制传染源。
治疗原则
并发症
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可引起 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心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细粒棘球绦虫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检查。
鉴别诊断
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需与其他寄生虫病、肿瘤和其他炎性疾病相鉴别,根据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4
细粒棘球绦虫的防治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应尽早进行治疗, 以避免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细粒棘球绦虫的药物主要有阿苯达唑和 吡喹酮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应给予支持治疗,如补充 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控制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细粒棘球绦虫的认识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1 终宿主: 因生食蛙肉、蛇肉、鸟肉等感染。
2 中间宿主:误食剑水蚤,原尾蚴被食入, 发育成裂头蚴。
3 转续宿主:蛙肉贴敷伤口,裂头蚴侵入;
生食蛙肉、蛇肉、鸟肉等裂头 蚴被食入,经消化道入腹腔, 移行至身体各部。
致病 Pathogenesis:
成虫:只有轻微的消化系统症状。 幼虫:引起裂头蚴病sparganosis
成虫 孕节(虫卵)
似囊尾蚴
1 寄生于鼠、人的小肠; 2 经口感染;
六钩蚴
3 中绦期:似囊尾蚴;
4 不需要中间宿主,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也可需要蚤、 螨、甲虫为中间宿主;还可在小肠内自体增殖,致人体 感染。
致病 Pathogenesis:
机制:虫体头节小钩和体表绒毛对宿主肠壁 的损伤以及虫体的毒性分泌物所的致肠粘膜坏死、 溃疡、炎细胞浸润。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又称:孟氏裂头绦虫
假叶目绦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科动物,偶尔寄生人; 幼虫可寄生于人体,引起裂头蚴病。
形态
Morphology: 成虫Adult
长60-100cm, 宽0.5-0.6cm。 节片1000个。 节片:宽〉长 头节:指状,
上有两个吸槽。
成节及孕节:内含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 睾丸泡状,320-540个;卵巢分2叶; 子宫螺旋状蜷曲折叠成“髻”状,有子宫孔。
3)脑包虫病 hydatidosis of brain:头痛、 呕吐、癫痫等; 4)骨包虫病 hydatidosis of bone:骨质破 坏、骨折;
全身症状:荨麻疹、哮喘、嗜酸 性粒细胞升高、厌食、消瘦、贫血、
发 、 死亡。
实验诊断 Lab diagnosis:
虫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形态
1成虫
长约2-7mm,为最小的绦虫。
头节有顶突(上有两圈小钩)和四个吸盘,为吸附器官。
链体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孕节内子宫含虫卵200-800个。
2虫卵直径平均34µm;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卵壳很薄,易脱落;
壳内为胚膜,较厚,棕黄色,在光镜下呈放射状条纹;
内含球形的六钩蚴,有3对小钩。
3.幼虫(棘球蚴、包虫)
--4--
四.流行
流行区:主要: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其次是陕西、河北、山西和川西地区。
流行因素:
1.虫卵对环境的污染
2.人与家畜和环境的密切接触
3.病畜内脏喂狗或乱抛
五.防治
1治疗以手术为主。首选方法是外科手术,术中应注意务将虫囊取尽并避免囊液外溢造成过敏性休克或继发性腹腔感染。
2对早期的小棘球蚴,可使用药物治疗,目前以阿苯咪唑疗效最佳,亦可使用吡喹酮、甲苯咪唑等。
2.包块触之坚韧,有弹性,扣诊时有震颤感。
3.过敏病人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囊破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4.继发感染。
1.病史:是否来自牧区可到过牧区、有无与犬、羊及皮毛接触史。
2.X线、B超、CT等
3.病原学确诊:手术取出棘球蚴、或从痰、胸膜积液、腹水或尿等检出原头蚴或棘球蚴碎片。
4.免疫学诊断
棘球蚴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
囊壁分二层,外为角皮层,内为胚层,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原头蚴和生发囊(育囊),生发囊仅有一层生发层,向内长出许多原头蚴,或进一步发育为与母囊结构一样的子囊,子囊内还可长出孙囊。囊内充满液体,称棘球蚴液,有强抗原性。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狗等犬科动物小肠内。
孕节和虫卵随狗等的粪便排出体外。
假叶目绦虫生活史需2个中间宿主。虫卵→水→钩球蚴→剑水蚤→原尾蚴→鱼或蛙→裂头蚴,裂头蚴→终宿主肠→成虫。
圆叶目绦虫生活史只需1个中间宿主。虫卵→中间宿主→六钩蚴→中绦期幼虫→终宿主肠→成虫。
板书
20min
投影
投影
--2--
山东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又称包生绦虫或犬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内,幼虫(称棘球蚴或包虫)可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动物(主要为家畜)的组织器官内,引起包虫病或称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 hydatidosis,echinococcosis)。
寄生人体的绦虫属于多节亚纲的假叶目:如曼迭氏宫绦虫
圆叶目:如猪、牛带绦虫
二.绦虫的特点:
1.成虫带状,分节,白色或乳白色,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长因虫种不同可从数毫米至数米。
2.虫体包括:头节+颈节+链体;链体节片根据生殖器官的成熟度不同分:未成熟节片(幼节);成熟节片(成节);妊娠节片(孕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绦虫(tapeworm)主要特点
难点:圆叶目、假叶目绦虫的区别
大体进程及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绦虫概述40min;细粒棘球绦虫60min
教学方法:使用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
实施情况
主任/教学组长:
--1--
山东大学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绦虫纲概论
一.分类:
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内的虫体。该纲又分单节和多节亚纲。
人、羊等误食虫卵而导致感染。
主要引起肝、肺、腹腔和脑等部位的包虫病。
投影片
版书
20min
投影片
投影片
投影片
--3--
山东大学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致病
随棘球蚴寄生部位、时间、数量和体积的不同,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不同。常见病状有
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肝、肺和脑等部分寄生时分别可有肝区痛、胸痛、头痛、癫痫等症状。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2年月教案完成时间年月
山东大学教案用纸(首页)
学科
人体寄生虫学
年级
专业、层次
本科
教师
职称
授课方式(大、小班)

学时
2学时
课题
(章、节)
绦虫概论,细粒棘球绦虫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人体寄生虫学
(第五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带绦虫的基本特征。
2.熟悉细粒棘球绦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
3.无口和消化道,缺体腔;皮层表面有微毛,靠体壁吸收营养。
4.雌雄同体,每一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
5.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子宫孔排出或随孕节脱落而排出。
6.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metacestode),有多种幼虫形式。
7.分为圆叶目和假叶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