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方法及图片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插扦月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插扦月季》

山东科技版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教学设计基本信息活动二:扦插月季一、教材分析扦插是繁殖植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繁殖速度快、易采集、遗传性状稳定、管理方便等特点。

它可以分为枝插、根插、叶插等类型,杨树、梧桐、月季等植物多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

月季是比较理想的教学载体,因为它不仅取材容易,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进行扦插。

通过本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扦插这种植物繁殖技术,开阔学生视野,使其获得丰富的劳动生活经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植物的扦插和嫁接》中对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所了解,其中扦插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对于扦插月季也并不陌生,关键是一些细节问题可能并不熟悉,如扦插的时间、如何选择插条、怎样使插穗入土等专业知识,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扦插月季的方法,丰富学生的劳动生活经验。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月季花的扦插方法和技术,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审美情趣,体验劳动的快乐,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创造属于你的成功。

教学重点:对扦插的学习和了解。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月季花的扦插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基本技法入手,由浅入深,层层探究。

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环节的组织和学习。

学习方法:观察法、资料收集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教学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教室媒体设计:1.教具准备:月季花枝、花盆、修枝剪、竹筷和课件。

2.学具准备:课前收集扦插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学习指导语:同学们家里养花了吗?(齐声说)都养的什么花?(指名回答)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呢?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共同交流2.教师引导语: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花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欣赏一组风姿卓越的花(出示课件,月季花图片)3.同学们这些都是什么花呀?(月季花)看了那么多月季花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它们呢?三两学生汇报4.教师导语:月季花不仅典雅美丽,芬芳诱人,而且月月开花,它被誉为花中皇后。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1植物的生殖 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1.1植物的生殖 教案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一、教材分析《植物的生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节课,是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开始,通过复习有性生殖引入无性生殖,重点讲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样的,不同的生殖方式的形成,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两种生殖方式的原理和本质的区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无性生殖的应用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故本节设计时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让学生体验扦插和嫁接,在探究中体验“做中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描述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2)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几种类型。

(4)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片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

(2)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通过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植物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区别。

3.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2.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四、教学突破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对以前学过的有性生殖知识进行回顾,以增加感性认识,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并理解有性生殖的特点。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并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性。

通过播放植物的组织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演示扦插和嫁接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尝试进行扦插和嫁接的实践,教师再进行点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理性认识。

最后,通过表格对比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达到本节课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生产实践教学案例

生产实践教学案例

生产实践教学案例果树嫁接技术教案郎溪县十字茶场中学陈璋平2014-3-2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砧木选择的基本知识(2)掌握接穗的选择的标准(3)掌握嫁接繁殖的技术措施2、能力目标(1)能够选择合适的砧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进行果树的嫁接操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精神(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2)嫁接繁殖的技术措施解决措施:做中学、学中做。

首先让学生进行红枫的嫁接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的掌握嫁接繁殖的程序。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嫁接繁殖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接穗的削面的切削解决措施: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接穗削制,从而达到嫁接所要求的标准。

教学方法:教师演示结合实践操作课时安排:1学时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两幅苹果树。

左边苹果树上的果实颜色不好、坐果少。

右边果树颜色好、坐果也多。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

思考:怎样使左边果树也能结果多、颜色好呢?二、新课学习1、教师示范芽接的具体过程: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要领。

2、教师:示范操作果树的劈接边操作边讲解要领。

【多媒体演示】:果树的芽接、劈接过程引导:总结果树芽接、劈接程序和技术标准。

【课件展示】:芽接、劈接技术操作同时思考:怎样做才能保证成活率?为什么?小组合作,练习整个操作过程(芽接、劈接),发现问题及时询问。

小组、组间互评,说出优缺点。

教师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体现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让学生通过练习真正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为什么一种植物插接在另一株植物上能成活呢?探究嫁接成活应注意的问题。

3、专题研讨: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注意事项。

小组研讨,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增加极性现象)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协作等能力,同时培养了探究意识和沟通能力。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桃树的嫁接(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桃树的嫁接(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桃树的嫁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桃树嫁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嫁接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桃树嫁接的意义和作用2. 嫁接的工具和材料3. 嫁接的方法和步骤4. 嫁接后的管理和养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桃树嫁接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嫁接的基本技能。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嫁接的原理和作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桃树的特点,提出问题:“如何让桃树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引出桃树嫁接的话题。

2. 讲解嫁接的意义和作用向学生讲解嫁接的定义,解释嫁接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嫁接可以提高桃树的产量和品质。

3. 讲解嫁接的工具和材料向学生介绍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嫁接刀、接穗、砧木等,并讲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4. 讲解嫁接的方法和步骤向学生详细讲解桃树嫁接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择接穗和砧木、切割接穗和砧木、接合接穗和砧木、绑扎和涂蜡等。

5.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嫁接的过程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事项。

6. 学生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嫁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嫁接经验和心得,总结嫁接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8.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观察嫁接后的桃树生长情况,记录并分析嫁接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嫁接实践和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桃树嫁接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桃树的特点和嫁接过程。

2. 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相关的嫁接教学视频或资料。

七、教学时间本节课共计2课时。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
重点题型整理
1.解释下列概念并给出实例:
-有性繁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例如,小麦的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例如,草莓通过匍匐茎繁殖。
2.描述植物的有性繁殖过程,并说明传粉和受精在其中的作用。
-有性繁殖过程: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释放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专家讲座:邀请生物学家或农业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繁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实践,如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
-建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调查活动,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形成调查报告。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动植物繁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运用繁殖知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传粉、受精等过程,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图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动植物繁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有些植物开花但不结果?”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种子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演示有性繁殖的基本原理。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植物的嫁接 》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植物的嫁接 》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植物的嫁接》一. 教材分析《植物的嫁接》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嫁接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嫁接的定义、嫁接的方法、嫁接的注意事项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嫁接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能力,对植物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嫁接这一课题较为专业,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方式,逐步掌握嫁接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嫁接的定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会简单的嫁接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嫁接方法的掌握2.嫁接注意事项的落实3.嫁接成功率的提高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嫁接过程,引导学生正确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嫁接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总结反思法:引导学生总结嫁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嫁接成功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嫁接工具(如刀片、绳子等)、植物材料(如枝条、接穗等)、嫁接成功案例图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嫁接工具和植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嫁接成功案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嫁接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会长在一起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因为植物之间进行了嫁接。

进而引入课题《植物的嫁接》。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嫁接的定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嫁接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嫁接实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课件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课件 济南版

A.缩短植物的成熟时间
B.增强植物生活力
C.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D.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
【解析】选C。本题考查无性生殖的优点。无性生殖是不经
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扦插、嫁接都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最大优点是变异小,
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
9.在农业生产上,利用无性生殖进行种植的是( ) A.马铃薯 B.大豆 C.玉米 D.水稻 【解析】选A。本题考查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无 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 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的最大优点是变异小,能保持亲 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在农业生产中,大豆、玉 米、水稻通常用种子来繁殖后代,马铃薯通常用块茎进行营 养繁殖。
一、选择题 1.(2012·长春中考)植物的许多器官都能繁殖后代,用下列 器官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叶 B.根 C.茎 D.种子 【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分。 题中的A、B、C三项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 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D项种子的形成过程中 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故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5.(拓展探究)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常采用扦插的方 式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 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 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 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准备20枝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 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蟹爪兰的嫁接》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蟹爪兰的嫁接》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蟹爪兰的嫁接》一. 教材分析《蟹爪兰的嫁接》这一课题,选自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本节课通过嫁接蟹爪兰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嫁接的基本知识,掌握嫁接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对植物生长有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充满好奇心,愿意参与实践活动。

但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教学时要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蟹爪兰的特点,掌握嫁接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照顾蟹爪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嫁接蟹爪兰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确保嫁接成功,使蟹爪兰茁壮成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嫁接工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蟹爪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蟹爪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讲解:介绍嫁接的基本知识,讲解嫁接技巧,让学生了解嫁接的原理。

3.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嫁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嫁接心得,讨论嫁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5.总结提升:总结嫁接蟹爪兰的要点,强调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嫁接其他植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嫁接蟹爪兰的要点,包括嫁接原理、嫁接技巧和注意事项。

板书内容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2.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繁殖的方式,引出不用种子繁殖的主题。
(2)讲授繁殖方式:运用PPT展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同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些繁殖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植物材料,如枝条或果实,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扦插或嫁接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优点:大量繁殖、防止病毒感染
-操作:选择合适的组织、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培养条件
⑤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图形、颜色、线条等元素,使板书具有艺术性
-通过有趣的图片、例子或动画,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教学评价与反馈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都能够围绕不用种子繁殖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观察到扦插和嫁接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用种子繁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不用种子繁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主要涉及不用种子怎样繁殖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的繁殖方式:除了种子繁殖,植物还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

初中生物_【课堂实录】植物的生殖(一)生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课堂实录】植物的生殖(一)生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根据海阳市中小学“学本课堂”“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还教于学,共同成长”的课堂目标,本节课我沿着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之旅——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的流程进行,以问题导学层层递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植物的生殖》属于五四学制八年级生物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已详细介绍了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因此本节课是从对植物有性生殖复习引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回忆、观察与思考等活动,明确常见的植物生殖方式的种类、实质及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进而使学生明确有性生殖的后代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无性生殖的因素,从而初步认识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进化顺序,以契合整套教材的编排暗线——生物进化次序。

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社会问题。

初三的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求知欲强的时候,为顺应其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

初三的学生生活经验已比较丰富,植物的有性生殖虽在前面介绍过,但学生并未建立有性生殖的概念,所以要充分利用南瓜生殖发育示意图,通过读图回忆并描述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总结有性生殖后代中遗传物质的来源,为后边知识埋下伏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给出其他的生殖方式,应及时帮助他们矫正错误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1.知识与技能: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同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设置对照试验等方式获得事实与资料。

嫁接方法及图片

嫁接方法及图片

一、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外因:1、温度:春季嫁接过早,温度偏低,砧木、接穗形成层刚刚开始,愈伤组织增生较慢,嫁接后不易成活。

一般花木的枝条在0℃下,愈伤组织形成的能力十分微弱;4℃左右时,愈伤组织形成很慢;在5℃~32℃条件下,愈伤组织增生迅速,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32℃~39℃则速度变慢,而且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超过40℃时,则愈伤组织死亡。

因此,春季无枝叶枝接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

花木生产上常用芽接方法,虽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也应避开高温或低温时段。

2、湿度:湿度包括嫁接湿度、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湿度合适花木嫁接后容易成活。

据试验,接穗和砧木自身含水量以50%左右为好。

如果砧木和接穗自身含水量较低,就应提前浇灌,以保持应有的湿度。

嫁接时的空气湿度适宜,在切层表面能保持一层水膜,对愈伤组织有促进作用。

嫁接时空气湿度若过于干燥就要人为创造条件,如提前喷水或用湿布包裹覆盖接穗,也可用塑料膜扎紧伤口,用湿润土对嫁接面进行捂培。

3、光照和水分:在黑暗条件下,接穗削面上生出的愈伤组织成乳白色,比较柔嫩,砧木和接穗的接面易愈合;在强光下的形成的愈伤组织少而硬,呈浅绿色,不易愈合。

因此,在接穗从离开母体到嫁接这段时间里,要保持接穗的无光保管。

同时在嫁接包扎时,也须注意嫁接口的无光条件。

另外,在嫁接时应避开光照少的天气时段,如阴雨天、雾天等,因为嫁接完成后需要较强的光照,因接穗上带有叶片,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同化物质,可以促进接穗萌发。

强光会使接穗水分蒸发快,嫁接部位覆盖材料温度上升快,接穗易凋萎,一般在遮光条件下嫁接,成活率较高。

嫁接后下雨对成活不利,阴雨天常会造成愈伤组织滋生霉菌或因长期阴雨天气不见阳光而影响嫁接成活。

4、大风:嫁接时遇到大风,易使砧木和接穗创伤面水分过度散失,影响愈合,降低成活率。

当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要贴近砧木立1米~1.5米高的支柱,将新梢绑在支柱上,防止大风吹折新梢。

苗木的营养繁殖二---嫁接

苗木的营养繁殖二---嫁接

苗木的营养繁殖二---嫁接一、嫁接的意义和作用(一) 嫁接的意义v嫁接是指人们有目的地利用两种植物能够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枝)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供嫁接用的枝、芽称接穗或接芽;承受接穗或接芽的植株(根株、根段或枝段)叫砧木。

用枝条作接穗的称枝接,用芽作接穗的称芽接。

通过嫁接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嫁接苗。

嫁接苗与其他营养繁殖苗所不同的特点是借助于另一植物的根,因此,嫁接苗为“它根苗”。

(二) 嫁接的历史v嫁接起源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常常可以看到自然嫁接的现象,即树木的枝条交错生长,由于风吹,枝条相互摩擦而受伤,其受伤面自然愈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们常说的“连理树”或“连理枝”,两棵树木的根靠近生长,长期也会产生“连理根”。

这种连理现象即天然的靠接,并发现形成连理枝或连理根的植株,一般都生长旺盛。

人们从“连理枝”上得到启发,人为的把树木的两个枝条割伤表皮后靠在一起,就产生了嫁接。

由此可知嫁接是先有靠接以后才发展成多种嫁接方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嫁接(枝接)技术的国家,最早的有关嫁接记载见《尚书·禹贡》:“桔逾淮北而为枳”。

据推论桔是嫁接在枳上的,移到淮北,由枳发育的桔不耐冷而冻死,耐寒的枳又萌发,桔又变成枳了。

一般讲我国的嫁接技术有3000年的历史是据此推测的。

我国明确记载嫁接技术的见于公元前1世纪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书中有用靠接法生产大瓢的详细记述。

到公元5世纪我国嫁接技术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北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已有梨、柿的嫁接方法,南宋《陈甫农书》中有桑树嫁接,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有牡丹嫁接,以后《王祯农书》、《群芳谱》、《花镜》中的嫁接方法已非常详细,很多技术到现在一直沿用着。

(三)嫁接的作用v嫁接繁殖是园林植物育苗生产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它除具有一般营养繁殖的优点外,还具有其他营养繁殖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果树嫁接方法

果树嫁接方法
接穗厚面形成 层与砧木光 面形成层对 齐,上露白。
4、绑缚
绑严绑紧
3、嫁接方法—枝接(劈接)
3、嫁接方法—枝接(切接)
4、 课后总结
1、枝接方法包括:腹接、劈接和切 接。 2、各种嫁接方法适用条件、嫁接时 期、接穗、砧木、绑缚的要求各有不 同。 3、学会劈接和腹接的操作过程。 4、记牢枝接方法的操作要点
1、塑料条 2、剪枝剪
2、导入新课பைடு நூலகம்
左边苹果树上的果实颜色不好、坐果少。右边果树颜色好、坐果也多。
•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怎样使左边果树也能结果
多、颜色好呢?
3、嫁接方法
枝接方法
腹接
劈接
切接
3、嫁接方法——枝接(腹接)
1、削接穗
a、接穗两面削, 呈楔形;
b、长削面为3.5cm 左右,嫁接时靠 里侧;
3、嫁接方法——枝接(腹接)
3、嫁接方法——枝接(劈接)
1、削接穗
a)接穗两面削, 呈楔形;
b)两面等长, 约3~5cm。一 侧比另一侧厚
劈接接穗
3、嫁接方法——枝接(劈接)
2、削砧木
a)距地5~8cm 处剪断;
b)从砧木正中 央沿光面纵 切3~5cm。
3、嫁接方法——枝接(劈接)
3、插接穗
枝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腹接和劈接的操作要点 能力目标:能完成腹接和劈接的操作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林、爱林,学好技 术的良好意识
果树嫁接方法
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枝接方法 课后总结
1、 课前准备
接穗的准备:
选取生长充实的一年 生外围粗壮发育枝或 结果枝, 将叶片剪去 留1㎝长的叶柄
1、课前准备
c、短削面为3.0cm 左右,嫁接时靠 外侧

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5《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5《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四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5《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综合实践四年级下册《植物的扦插和嫁接》教学设计基本信息主题概括性设计内容一、主题内容分析我们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用茎和根进行营养繁殖。

大自然中的竹子、枣树分别以地下茎、地下根繁殖后代。

事实上,扦插与嫁接是繁殖果树的主要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明确植物的生殖方式。

二、主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繁殖方式。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能够模仿人工繁殖方式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学生对植物的生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主题活动一: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并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还不够强,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小学没有学过,所以要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获得植物繁殖方式的信息,了解在繁殖植物时的注意事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2018121729生物备课大师【全免费】 公开课一等奖教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2018121729生物备课大师【全免费】 公开课一等奖教

植物营养繁殖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生活在农村,大部分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比较熟悉,,并且在生活中常见到果树的嫁接,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扦插、嫁接繁殖与植物的有性生殖的不同,形成“营养繁殖”的概念。

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试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法,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

对学生来说组织培养是一项陌生、新奇的技术,收集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关注组织培养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组织培养的原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区别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重点)2)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实践上的应用。

(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试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我们对该技术实用性的了解,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由美国的“神奇魔力树”和我国的“多多季果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先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再通过观看视频和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扦插、嫁接和压条试验操作,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难点,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1、准备月季花、桃树、石榴枝条;2、嫁接刀、薄膜、花盆、、土壤等;3、收集嫁接和扦插视频,组织培养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提示:1、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芽接和枝接的有什么异同?、压条的操作要领是怎样的?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首先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利用神奇魔力树创设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月季的4种嫁接方法图示(超详细)

月季的4种嫁接方法图示(超详细)

月季的4种嫁接方法图示嫁接是繁殖月季时最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嫁接属无性繁殖范畴,它是将两个植物体部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像一株植物一样继续生长下去。

嫁接组合中,上面的部位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部分叫做砧木。

有些月季品种数量少,花色动人,而自根苗根系较弱,生长极为缓慢,利用强健的砧木进行嫁接使得这些月季品种生长强健,抗病性增强。

嫁接还可以真实地反映原品种的各种性状,遗传性和稳定性极强。

通过实践观察,嫁接后经过生长发育形成的植株从嫁接之日起至开出第一朵花,最快的只需23天,个别株还可提前1至2天开花,大部分嫁接株通常约需40至45天开花。

由此可见嫁接与扦插相比,嫁接可将开花时间提前。

以北京地区为例:6月15日,同日嫁接与扦插,嫁接株在7月25日前后约有20%左右即可开花,而扦插苗于9月20日前后甚至更晚才有10%左右开花。

由此可见嫁接的优势是很强的。

当然嫁接繁殖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

以下就嫁接繁殖的具体问题逐一阐述。

一、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砧木的选择:月季的嫁接首先必须要选择好适宜的嫁接砧木。

砧木不但要承担机械支撑和吸收输导水分及养分的作用,它还控制着植株吸收有机物的功能,担负着多种酶的制造和营养物质的储存,对植株上部的茎、叶、花朵、果实的各种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接穗反过来也对砧木根系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种种实验证明砧木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生产理想月季嫁接苗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通常所用的砧木为蔷薇及其变种,如‘粉团’蔷薇、‘曼尼蒂’月季、荷兰玫瑰及日本无刺蔷薇等。

这些蔷薇种根系发达、抗寒、抗旱,对于所接品种亲和力强、遗传性稳定。

2.砧木与接穗的嫁接亲和力:嫁接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内部组织结构、遗传和生理特性的相似性。

通过嫁接能够促使植株愈合成活以及成活后生理上相适应。

亲和力弱和亲和力强现象的表现方式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来说,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

同品种或同种间的亲和力最强。

同属异种间的嫁接亲和力因种类而异。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植物的营养繁殖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植物的营养繁殖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植物的营养繁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节的资料,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资料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资料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忙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本事。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此刻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能够让学生经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保底教学目标】其中1、2为保底教学目标,因其是本节的重点资料,考试所占比重较高,所以将其确定为保底教学目标。

本事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本事。

【保底本事目标】此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繁殖,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本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本事。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1)准备蔷薇枝条、刀片、嫁接薄膜。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9章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9章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精品ppt课件

【随堂检测】
3.(2017春•新野县期中)种子植物生殖和发育 的过程是(A) A.精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 植物体 B.种子的胚→精卵细胞结合→受精卵→新一代 植物体 C.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物体→精卵细 胞结合 D.受精卵→种子的胚→精卵细胞结合→新一代 植物体
【随堂检测】
【归纳总结】
(3)营养生殖 ①概念:绿色开花植物利用其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生 殖方式。 ②优点: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③常用方式:扦插、分根、嫁接、压条等。 (4)植物的组织培养 概念:在无菌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 部分等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们能够生长发育 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过程:配制培养基→接种外植物→诱导产生根、芽等器 官,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图①属于嫁接,关键步骤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 层要靠在一起。
【合作学习】
3.优良品种的果树的繁殖你认为是采用图中哪种方法 最好?为什么?
嫁接,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合作学习】
探究二.组织培养 母亲节,每个人都想送给母亲一束康乃馨,要在较短 的时间内,使大量的鲜花走上市场,可以采用哪种繁 殖技术?该繁殖技术需经历过哪些过程?有什么优点?
【课后练习】
16.(2017秋•莒县期末)桃树果实表面光滑
(A)对有有毛(a)为显性。现对毛桃的雌蕊
授以光桃(Aa)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
应为(A)
A.毛桃
B.光桃
C.毛桃约为 D.光桃约为
【课后练习】
17.(2017秋•沭阳县期末)“有心栽花花不活,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繁育柳树容易成活的方 式是(A)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染植物,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为植物的两种不同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嫁接方法及图片一、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外因:1、温度:春季嫁接过早,温度偏低,砧木、接穗形成层刚刚开始,愈伤组织增生较慢,嫁接后不易成活。

一般花木的枝条在0℃下,愈伤组织形成的能力十分微弱;4℃左右时,愈伤组织形成很慢;在5℃~32℃条件下,愈伤组织增生迅速,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32℃~39℃则速度变慢,而且会引起细胞的损伤;超过40℃时,则愈伤组织死亡。

因此,春季无枝叶枝接时间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5 月中上旬。

花木生产上常用芽接方法,虽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也应避开高温或低温时段。

2 、湿度:湿度包括嫁接湿度、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

湿度合适花木嫁接后容易成活。

据试验,接穗和砧木自身含水量以50%左右为好。

如果砧木和接穗自身含水量较低,就应提前浇灌,以保持应有的湿度。

嫁接时的空气湿度适宜,在切层表面能保持一层水膜,对愈伤组织有促进作用。

嫁接时空气湿度若过于干燥就要人为创造条件,如提前喷水或用湿布包裹覆盖接穗,也可用塑料膜扎紧伤口,用湿润土对嫁接面进行捂培。

3、光照和水分:在黑暗条件下,接穗削面上生出的愈伤组织成乳白色,比较柔嫩,砧木和接穗的接面易愈合;在强光下的形成的愈伤组织少而硬,呈浅绿色,不易愈合。

因此,在接穗从离开母体到嫁接这段时间里,要保持接穗的无光保管。

同时在嫁接包扎时,也须注意嫁接口的无光条件。

另外,在嫁接时应避开光照少的天气时段,如阴雨天、雾天等,因为嫁接完成后需要较强的光照,因接穗上带有叶片,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生产同化物质,可以促进接穗萌发。

强光会使接穗水分蒸发快,嫁接部位覆盖材料温度上升快,接穗易凋萎,一般在遮光条件下 嫁接,成活率较高。

嫁接后 下雨对成活不利 ,阴雨天常会造成愈伤组织接时遇到大风,易使砧木和接穗创伤面水分过度散失,成活率。

当新梢长到 30厘米左右时, 要贴近砧木立柱,将新梢绑在支柱上,防止大风吹折新梢。

二滋生霉菌或因长期阴雨天气不见阳光而影响嫁接成活。

4 、大风:嫁影响愈合,降低 1 米~ 1.5 米高的支 嫁接方法及图片:1、枝接:把带有数芽或1 芽的枝条接到砧木上称枝接。

枝接的优点是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长快。

在砧木较粗、砧穗均不离皮的条件下多用枝接,如春季对秋季芽接未成活的砧木进行补接。

根接和室内嫁接,也多采用枝接法。

枝接的缺点是,操作技术不如芽接容易掌握,而且用的接穗多,对砧木要求有一定的粗度。

常见的枝接方法有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等。

①劈接:是一种古老的嫁接方法,应用很广泛。

对于较细的砧木也可采用(图4-10)。

削接穗:接穗削成楔形,削面两面对称,长3—5cm。

接穗的外侧应稍厚于内侧。

如砧木过粗,夹力太大的,可以内外厚度一致或内侧稍厚,以防夹伤接合面。

接穗的削面要求平直光滑,粗糙不平的削面不易紧密结合。

一刀削不平,可再补一两刀,使削面达到要求。

砧木处理:将砧木在嫁接部位剪断或锯断。

截口的位置很重要,要使留下的树桩表面光滑,纹理通直,至少在上下6cm 内无伤疤,否则劈缝不直,木质部裂向一面。

待嫁接部位选好剪断后,用劈刀在砧木中心纵劈1 刀,使劈口深3—4cm。

接合与绑缚:用劈刀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轻轻地插入砧内,使接穗厚侧面在外,薄侧面在里,然后轻轻撤去劈刀。

插时要特别注意使砧木形成层和接穗形成层对准。

一般砧木的皮层常较接穗的皮层厚,所以接穗的外表面要比砧木的外表面稍为靠里点,这样形成层能互相对齐。

也可以木质部为标准,使砧木与接穗木质部表面对齐,形成层也就对上了。

插接穗时不要把削面全部插进去,要外露0.5cm左右的削面。

这样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接触面较大;又利于分生组织的形成和愈合。

较粗的砧木可以插2 个接穗,一边一个。

然后,用塑料条绑紧即可②切接。

此法适用于根颈1-2cm 粗的砧木坐地嫁接,是枝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图4-9)。

削接穗:接穗通常长5—8cm,以具三四个芽为宜。

把接穗下部削成2 个削面,1长l 短,长面在侧芽的同侧,削掉l/3 以上的本质部,长3cm左右,在长面的对面削一马蹄形小斜面,长度在1cm左右。

砧木处理:在离地面3 一4cm处剪断砧干。

选砧皮厚、光滑、纹理顺的地方,把砧木切面削平,然后在木质部的边缘向下直切。

切口宽度与接穗直径相等,深一般2—3cm。

接合:把接穗大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

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靠齐。

如果不能2 边都对齐,对齐1 边亦可。

绑缚:用塑料缠紧,要将劈缝和截口全都包严实。

注意绑扎时不要碰动接穗。

③舌接。

一般适宜砧径lcm 左右粗,并且砧穗粗细大体相同的嫁接(图4-11)。

在接穗下芽背面削成约3cm 长的斜面,然后在削面由下往上1/3 处,顺着枝条往上劈,劈口长约1cm,呈舌状。

砧木也削成3cm左右长的斜面,斜面由上向下l /3 处,顺着砧木往下劈,劈口长约1cm,和接穗的斜面部位相对应。

把接穗的劈口插入砧木的劈口中,使砧木和接穗的舌状交叉起来,然后对准形成层,向内插紧。

如果砧穗粗度不一致;形成层对准一边即可。

接合好后,绑缚即可。

用嫁接膜缠紧④插皮接:这是枝接中最易掌握,成活率最高,应用也较广泛的一种。

要求在砧较粗,并易剥皮的情况下采用。

在园林树木培育中用此法高接和低接的都有。

一般在距地面5~8 厘米处断砧,削平断面,选平滑处,将砧木皮层划一纵切口,长度为接穗长度的1/2 - 2/3 。

接穗削成长3~4 厘水的单斜面,削面要平直并超过髓心.厚0. 3-0 .5 厘米,背而末端削成0. 5 —0.8 厘米的一小斜面或在背面的两侧再各略微削去一刀。

接时.把接穗从砧木切口沿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长削面朝向木质部,并使接穗背面对准砧木切口正中,接穗上端注意“留白”。

如果砧木较粗或皮层韧性较好,砧木也可不切口,直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皮层即可。

最后用塑料薄膜条绑扎。

⑤腹接:a、平腹接在接穗下端先削一个长2~2.5cm 的长削面,端部深达穗粗的2/3 再于背面削一短削面,较长削面约短0.5cm。

选砧木的嫁接部位切一平斜切口,深达木质部的1/3 ,长度与长削面相等。

插入时应将一侧的形成层对准、密接。

然后用塑料条绑扎。

成活后剪砧,可育成主干较直的嫁接苗木。

b、斜腹接接穗削法同上。

但两削面间应明显的一侧厚一侧薄,再在砧木的适当位置斜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的1/3 。

切口外深内浅,外深应与接穗的长削面相等。

插穗时短削面向外,长削面向内(厚侧面在外,薄侧面在内)。

形成层相互对准、密接,并绑扎。

此法多用于填补大树树冠空缺部分,因此,角度可大,但壮芽应向外,成活后不剪砧。

c、T字形腹接将接穗先削一个长4~6cm的长斜面,尽量削深一些,至下端深达直径4/5 左右,然后于反面削一长0.5cm 的短斜面。

选砧木适当部位先横切一刀,切透皮层,但不伤及木质部,并于横切口之上再削去一块老皮呈月牙形,以利接穗与砧木密接。

在横切口之下竖割1~2cm长的切口,然后将削好的插穗慢慢用力插入皮内,再用薄塑料条扎紧。

⑥靠接:靠接前先使砧木和接穗互相接近,然后在相当的部位将接穗和砧木的枝上,各削去一部分,深达木质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接口长度按枝条的直径而定,一般是枝条直径的4 倍左右,再将它们互相结合,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扎缚,接后快的一个月即能愈合。

接活后将接穗自结合部以下剪去,砧木从结合部以上剪去。

靠接时间一般在生长期均可。

盆景材料靠接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了一株形态十分优美的树桩,而它的品种不佳,需靠接上品种好的枝条。

如挖到野生的紫薇桩,靠接上银薇的枝。

另一种是有品种好的母树,用许多实生的苗作砧木,从母树上靠取。

前一种情况接穗可不用苗,而用插在盛水的瓶中的枝条来靠接。

后一种如羽毛枫的母树上用青枫实生苗去靠接,可得到许多羽毛枫的小苗。

⑦根接:用根作砧木进行枝接,叫根接。

可以用劈接、切接、靠接等方法。

根接常常在秋冬季节的室内进行,结合苗圃起苗收集砧木。

削接穗:根接的接穗,可以削成劈接、切接、靠接的削面。

与劈接、切接、靠接的插穗要求相同。

切砧木。

砧木要求收集并剪制成粗度1~2 ㎝、长15 ㎝左右的根砧。

切法与劈接、切接、靠接的砧木要求相同。

插接穗。

将接穗与砧木结合,用麻皮、蒲草、马蔺草等能分解不用解绑的材料绑扎,并用泥浆等封涂,起到保湿作用。

根接的绑扎最好不要用塑料条,因为它不会自然降解,需要解绑;如不解绑,塑料绑扎条就会影响生长。

接后埋于湿沙中促其愈合,成活后栽植。

根接一般于秋、冬季节在室内进行。

如牡丹的嫁接,用芍药根做砧木⑧ 桥接桥接是利用插皮接的方法,在早春树木刚开始进行生长活动,韧皮部易剥离时进行。

用亲和力强的种类或同一树种作接穗。

常用于补修树皮受伤而根未受伤的大树或古树。

削接穗: 桥接时如果伤口下有发出的萌蘖,可在萌蘖高于伤口上部处,削成马耳形斜面;如果伤口下部没有萌蘖,可用稍长于砧木上下切口的一年生枝作接穗,在接穗上、下端的同一方向分别削与插皮接相同的长5cm左右的切面。

切砧木: 将受伤已死或被撕裂的树皮去掉,露出上、下两端健康组织即可。

插接穗、绑缚:接穗插在伤口上下插入,再用1.5cm 长小铁钉钉住插入的接穗的削面,然后用电工胶布贴住接口,或用塑料布系住接口,以减少水分散失。

如果伤口下有萌蘖,只一头接,叫一头接;如果伤口下无萌蘖,接穗两端均插入,叫两头接。

如伤口过宽,可以接2~3 条,甚至更多的接穗,称为多枝桥接。

合接法该方法适用幼树。

砧木与接穗的接口部合在一起绑紧即成。

砧木与接穗的粗度要求基本一致方法(1) 在砧木近地面10 厘米左右处截断,然后削成一个斜面。

(2) 选择与砧木粗度相当的接穗,把接穗的下端也削成斜面,斜面的角度、长度与砧木一致。

(3) 把接穗的斜面与砧木斜面贴紧在一块,然后用带状形塑料薄膜把接口部位绑紧,不能留一点“风口”。

2、芽接:①“ T”形芽接:因砧木的切口很像“ T”字,也叫“ T”字形芽接。

又因削取的芽片呈盾形,故又称盾形芽接,“ T”形芽接是果树育苗上应用广泛的嫁接方法,也是操作简便、速度快和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方法。

芽片长 1.5 —2.5cm,宽0.6cm左右;砧木直径在0.6 —2.5cm 之间,砧木过粗、树皮增厚反而影响成活。

具体操作如图4—4。

削芽:选接穗上的饱满芽,先在芽上方0.5cm 处横切l 刀,切透皮层,横切口长0.8cm 左右。

再在芽子以下1 一 1.2cm 处向上斜削1 刀,由浅入深,深入本质部,并与芽上的横切口相交。

然后用右手抠取盾形芽片。

开砧:在砧木距地面5—6cm处,选一光滑无分枝处横切1 刀,深度以切断皮层达木质部为宜。

再于横切口中间向下竖切1刀,长1—1.5cm。

接合:用芽接刀尖将砧木皮层挑开,把芽片插入“ T”形切口内,使芽片的横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对齐嵌实。

绑缚:用塑料条捆扎。

先在芽上方扎紧一道,再在芽下方捆紧一道,然后连缠三四下,系活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