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战略历程》
![《战略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d47a538762caaedc33d437.png)
S T R A T E G Y S A F A R I【读书笔记】《战略历程》管理大师明茨伯格代表作一次读懂50年来10大战略理论作者简介老先生确实眼光毒辣,把历史上的战略大师怼了个遍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畔道者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代表作:《管理工作的本质》、《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管理学教授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主要著作:《生存率研究》、《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合著)。
圣安德鲁斯大学管理学审稿人,管理应急政策研究所的创办人之一在工程与建筑管理领域担任国际项目高级研究员。
为何要读此书S T R A T E G Y S A F A R I有关战略的研究最令人兴趣盎然,也最令人感到困惑。
全新的术语不断问世,各种流行观点此起彼伏,战略研究这一领域似乎是无法穿越的荆棘密布的原始丛林。
阅读该书,就是一次穿越战略旷野的旅行。
本书是一大批最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几十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对可谓“汗牛充栋”成果的全方位梳理和提炼。
作者详细介绍了十种战略学派,并从中演绎出了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战略形成学派。
战略制定被视为管理活动中的高端任务,但被潮流压力和决策困境包围的管理者,仍像盲人摸象般围着“战略”摸索着。
本书让我们这些“睁眼瞎”能看到战略管理这头大象的全貌。
阅读建议S T R A T E G Y S A F A R I受众:这是一部战略管理研究者的必读书。
本书应用于从事管理实践的管理和咨询人士,也适用于学生和教师。
所有对战略有兴趣的朋友都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旅程。
老实说,不要指望读完一遍就能看到这头大象。
本笔记建议下载保存,作为工具书随需查阅。
下一页汇总了十大战略学派的各维度比较,方便未购买的朋友查阅。
本书高度浓缩,要读懂本书,还应配套的去读各个学派的名著,互相印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真正领会本书的精髓。
《战略历程》阅读心得分享及推荐
![《战略历程》阅读心得分享及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2f418c26f1aff00bed51efa.png)
《战略历程》阅读心得分享及推荐文/胡守云为什么要做战略?战略如何制定与管理?战略管理的价值、限制和缺陷是什么?我们每年都在做战略,每每到Q4这个时节,都在忙于做下一年的规划和预算,而我们真的对战略的思考足够吗?战略的本质个人认为在于对机会丧失的恐惧,追求组织稳定地生存发展。
战略的执行关键在运营,或者说经营管理的能力,包括资源部署及有效利用,战略定位的贯彻,目标的确立以及策略执行的结果控制。
明茨伯格是管理学的大师,也是战略管理方面的权威,《战略历程》这本书带我们传阅五十年的管理历程,从多个方面展现出战略的特征、限制以及如何运用的思考与建议。
本书是做战略规划者、企业领导者和管理研究者的必读书,可以常翻常新,促进思考,与明茨伯格管理思想家的认知是匹配的。
本书特点这不是一本讲故事的历史书籍,而是探讨战略发展历程、变化及其作用、机制和限制的一般原则和框架的书。
本书以盲人摸象作为暗喻,对10个战略学派进行了描述性的介绍,这10各学派的划分应该是本书作者们总结提炼的吧,似乎已经成为比较同行的一种看法,至少通过本书的阅读对于战略制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代的一些最新进展和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框架性的理解。
本书以结构化的方式介绍的10个战略学派的背景、过程、价值贡献、限制约束和适用条件的假设。
本书对于我们了解为什么做战略,战略的价值作用和限制,以及我们对战略的认知、战略形成和执行的控制与管理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这不是一本介绍如何制作战略、执行战略和评测战略的实际操作的指导书,这些方面的书已经很多,可以直接寻找类似与“战略管理”、“定位”、“核心竞争力建设”以及平衡记分卡这类的书籍。
主要内容本书共计12个章节,第一章以盲人摸象作为暗喻描述不同的战略学派其实是大象的不同认知视角、方法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论,第十二章对整体战略的历程进行总结回顾,并形成结论,并认为战略依然在发展之中。
下面分别对10个战略学派按章节顺序进行简要描述,为第2-11章,出于简化的目的,不再列出章节号。
《战略历程》书摘
![《战略历程》书摘](https://img.taocdn.com/s3/m/23b898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6.png)
《战略历程》书摘
摘要:
一、战略历程的概述
二、战略分析的发展过程
1.战略环境分析
2.战略选择与制定
3.战略实施与执行
三、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四、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
五、战略历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正文:
《战略历程》是一本关于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书籍,通过对战略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等各个环节的详细阐述,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和执行战略,实现持续发展。
在战略分析的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如市场、竞争、政策等)和内部环境(如资源、能力、组织等),以便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其次,根据战略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战略选择与制定,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
最后,在战略实施与执行阶段,通过组织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等手段,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企业集中资源,形成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地位。
同时,战略规划也有助于
企业预见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战略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战略资源、战略执行等。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历程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通过运用战略历程,企业可以确保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3bdca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9.png)
战略历程读后感在读完《战略历程》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刻揭示了战略制定和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成功的战略如何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取得成功。
作者对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企业决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成功的战略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制定和实施的。
首先,书中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通过分析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略决策,如拿破仑的军事战略和苹果公司的市场战略,阐明了战略对于企业和组织的重要性。
只有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并且能够有效地执行,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战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作者指出,成功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和适应。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时刻保持灵活,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屡战屡胜,正是因为他善于根据敌情和地形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战略的执行力。
制定了再好的战略,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也是徒劳的。
作者通过分析一些企业的成功和失败案例,阐明了战略执行的重要性。
只有企业能够将战略有效地贯彻到每个环节和每个员工,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战略的长远性和持续性。
成功的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执行。
作者通过分析一些企业的成功案例,阐明了持续不断地创新和调整战略的重要性。
只有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的战略视野,并且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和创新,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阅读《战略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略对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以及成功的战略是如何制定和执行的。
这本书不仅对企业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于广大读者也能够从中受益。
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战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历程》的读书报告
![《战略历程》的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f1a54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0.png)
《战略历程》的读书报告《战略历程》的读书报告一、名著基本简述1.作者简介本书作者亨利明茨伯格被誉为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管理大师。
身份是大学教授,主席,学者。
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
他的代表作多是关于管理研究的,他的作品影响范围广,学习价值大,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2.书本介绍什么是战略?战略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十个学派就有十个答案:一个孕育过程,一个程序化过程,一个分析过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初步了解一下吧。
在《战略历程》一书中,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和另外两位作者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总结了之前很多人的研究成果(书中有很多数据引用,专栏借鉴)结合自己的认识将各种战略管理理论划分为十个学派,并详细阐述了十个学派关于战略形成过程的观点。
首先这十个学派分别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创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作者不只是简单地总结这十个学派的观点,还分析了这些观点的优缺点,指出了它的贡献和局限性,以及适用的环境。
从局部到整体的视角研究了战略形成的过程,并深入分析,形成了整体性的、规律性的总结。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书的知识理论性极强,所以有些地方不好理解。
3.写作特色明茨伯格用了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战略动物园的多样性。
他说设计学派好像蜘蛛,只是在专心致志地编制自己的网。
计划学派好像松鼠,一心收集资源为未来做准备。
定位学派是庞大的水牛,用自己强壮的身躯傲视一切。
企业家学派则认为自己是可以独力战胜水牛的狼。
认识学派好像猫头鹰,只是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进而编织自己的心灵世界。
学习学派则好比是猴子,灵巧地寻找树上的果实。
权力学派像狮子一样,盯上了战略动物园以外的羚羊。
文化学派好像孔雀,只关心自己漂亮的羽毛。
环境学派与文化学派有点类似,就像不愿看到危险的鸵鸟。
结构学派则像善于变化的变色龙,外观在不停变幻而实质则始终如一。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5d7f9284a7302768e993940.png)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篇一:《战略历程》读书笔记】《战略历程》读书笔记战略管理概述十个学派:设计学派(如何设计战略)——计划学派(比设计学派更为系统)——定位学派(开始强调战略的实际内容,即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选择)。
接下来的六个学派开始关注战略制定和施行的具体方面。
认识学派(把战略看成领导人脑中形成战略的一个过程,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学习学派(战略形成过程就如学习一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权利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包括内部各团体以及作为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根植于企业组织文化,强调合作)——环境学派(认为企业战略形成决定于外部因素)——结构学派(综合性,把不同的理论归到不同阶段企业适用,同时研究企业跃变和变革战略)战略有三种:深思熟虑的战略(认为不是渐进的)、空想战略、应急战略(不需要总方向),实际情况应是深思熟虑与应急的调和。
即总体战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执行细则则是渐进形成的;既要有高的预见能力,又要有应急能力。
对战略的定义:总体计划、已实现的模式;定位、观念(定位不变,观念很难改变;观念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定位很容易改变);策略(应对环境,如应对竞争对手)。
对战略的共识:组织与外部环境都是变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战略不完全是深思熟虑的,战略有不同的层次,战略包含程序和内容。
战略的利弊:明确方向,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眼罩。
设计学派定义:设计战略制定模型使企业内部因素包括能力资源等与外部环境匹配。
设计学派里,战略被看作是观念,鼓励创造性设计。
基本模型:由外部分析(如五力和pest)得出机会与威胁,由内部分析得出优劣势,结合管理者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得出战略备选战略,选出战略,最后是坚定的贯彻执行。
选择战略框架:目标策略一致性、紧跟环境变化、可行性(资源足够、引起的变化在可控范围内)、能建立保持优势。
基本假设:完全理性深思熟虑(反对渐进;完全设计好后再施行)、战略制定及其控制是领导的事(但是借用其概念性的战略制定框架弱化领导的特性的影响)、简单(这是使人明白的好方法;但因为要简单而又只有领导是战略家,因此战略形成过程就是正式分析和直觉判断的结合)、个性化(依不同环境不同领导人战略是不同的,因此其对内容讲得不多)。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09498a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e.png)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是一本由美国知名学者彼得·德鲁克所著的管理类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战略。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战略规划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了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
在书中,德鲁克指出,战略管理是组织长期成功的关键,它涉及到组织的使命、愿景、目标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战略管理,组织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组织长期发展的保障。
其次,我学习到了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战略。
在书中,德鲁克详细介绍了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战略规划、执行和评估等方面。
他强调了战略的灵活性和实施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实施,组织才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略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战略。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战略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战略规划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战略,以及战略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管理类书籍,更是一部关于组织长期成功的指南,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527a26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8.png)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的作者明茨伯格说道“本书只是领域回顾,而非文献综述”。
其言外之意就是这本书更加注重战略管理的历史阐述,而非用于学术研究。
从历史的角度看,作者利用整本书描述了战略管理思想中的十大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十大学派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在思想深度上具有渐进性。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不强调这本书在学术领域的重要意义,《战略历程》梳理出的十大学派为战略领域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战略管理思想清晰的脉络,并且消除了研究者以往的许多困惑,明茨伯格试图为战略管理领域提供一个客观公允的评述,建立一个审视战略管理的新思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战略历程》意义非凡。
明茨伯格将其所阐述的十大学派归纳为三个大类。
第一类中的学派从战略本质的视角进行说明,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它们重点关注战略应如何表述;第二类的学者对战略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思考,其侧重于表述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这个大类中的学派包括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第三类的学派只包含有结构学派一个学派,该类学派崇尚整合,它将其他各个学派的精华加以聚类,归结成清晰的组织战略变革过程。
《战略历程 原书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战略历程 原书第2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f61043e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0.png)
总序 明茨伯格的背影
推荐序 战略是药,是药三分 毒
译者序
第1章 战略管理概述——战略 管理这头大象
第2章 设计学派——战略形成 是一个孕育过...
第3章 计划学派——战略形成 是一个程序化...
第4章 定位学派——战略形成 是一个分析过...
第5章 企业家学派——战略形 成是一个构筑...
012 战略形成是一个集体 思...
目录
013 第10章 环境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适 应...
015
第12章 结束语—— 完整的战略管理大象
第11章 结构学派—
014 —战略形成是一个变 革...
016 参考文献
几十年间,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作为战略管理研究者的必读书,对一大批世界级战略管 理学家的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战略管理发展的全景图,引领读者去体 味和感悟全方位的、启人智慧的、多姿多彩的战略思想精髓,更重要的是能让读者看到战略管理的全貌。本书作 为第2版,包括大量局部细微的修改和增补,对某些议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动态能力、认知和竞争之间的关 系、实物期权理论、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对战略决策的影响以及战略实践运动等。
目录
07 第4章 定位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分析 过...
第5章 企业家学派—
08 —战略形成是一个构 筑...
第6章 认知学派——
09 战略形成是一个心智 过...
第7章 学习学派——
010 战略形成是一个涌现 过...
第8章 权力学派——
011 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 过...
第9章 文化学派——
第12章 结束语——完整的战 略管理大象
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读书笔记
![战略管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be56ea1b0717fd5360cdc19.png)
大象之樊笼——寻求战略管理的箴言---明茨伯格《战略历程》读书笔记摘要:明茨伯格把战略管理分为了十大流派,这十大流派的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它们只是对战略全局的一个局部认识,本文对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的观点做了梳理,并指出战略学习是对这十种流派思想融会贯通的有效方法之一,也为在信息环境下企业进行动态战略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1、导论战略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十个学派就有十个答案:一个孕育过程,一个程序化过程,一个分析过程……在《战略历程》一书中,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和另外两位作者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将各种战略管理理论划分为十个学派,并详细阐述了十个学派关于战略形成过程的观点。
三位作者把战略看作是一头大象,这十个学派就好比这头大象的一个个部分——鼻子、尾巴、四肢、躯干等等。
很显然,这十个学派都有失偏颇,只是紧紧抓住了战略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而没有触及其他的部分。
那为什么不介绍战略的全貌,而要呈现这一个个部分呢?作者认为,为了认识整体,我们必须先理解局部。
2、“战略管理”流派的海洋——战略管理十大流派观点剖析设计学派非常崇拜SWOT分析,认为战略制定就是为了寻求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
不过,设计学派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其实质核心是将战略制定脱离于战略贯彻,即将思维和行动相分离。
这种分离方便了案例研究和教学,也同样是因为这种特点,设计学派模型在咨询业中也倍受青睐。
但问题是,明茨伯格发问了:“想了再做”真地是最好的方法吗?一面是行动者在底层辛勤地执行战略,一面是战略的思考者高高在上、深思熟虑。
形成这种局面需要一个基本前提:信息可以在不失真地情况下,集中起来发给上级。
而这在现实中往往是实现不了的假设。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正式的过程,该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每个步骤都采用核算清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由分析技术来支撑。
明茨伯格认为,计划学派的核心吻合了管理教育、大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的实践活动。
《战略历程》第三章小结
![《战略历程》第三章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8a658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9.png)
《战略历程》第三章小结一、章节核心内容概述。
第三章主要围绕[核心主题,例如特定的战略流派或者战略发展的某个阶段]展开论述。
这一章节深入探讨了[主题相关的总体概念或者目标],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主题相关的整体画面或者大致轮廓]。
二、重点理论与观点。
(一)关键理论阐述。
1. 理论名称一。
- 在这一章节中,[理论名称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详细阐述理论的核心观点内容]。
例如,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或者实例]来说明这一理论,[企业A]在[特定的市场环境或者业务场景]下,运用[理论名称一]中的[具体方法或者策略],实现了[具体的成果或者目标]。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理论的产生背景或者依据,如市场趋势、行业研究等]。
2. 理论名称二(如有)-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理论是[理论名称二]。
它强调[阐述理论二的核心要点]。
与[理论名称一]相比,[理论名称二]的独特之处在于[分析两者的差异点]。
书中列举了[相关案例]来体现[理论名称二]在实际中的应用,[企业B]的[具体战略决策或者经营行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论的内涵。
(二)重要观点剖析。
1. 观点一:关于[具体观点内容]- 这一观点指出[详细解释观点一的含义]。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分析观点一在行业中的合理性依据,如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等]。
例如,在[行业名称]中,众多企业面临着[行业中的特定问题或者挑战],而[观点一]所倡导的[具体做法或者理念]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这些问题。
2. 观点二(如有)- [观点二]提出了[阐述观点二的内容]。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这一观点的重要性体现在[分析观点二在当前商业环境中的意义,如应对技术变革、社会趋势等]。
以[具体的行业现象或者企业行为]为例,[详细说明如何体现观点二]。
三、与其他章节或整体战略的关联。
1. 与前章的联系。
- 第三章与第二章在内容上存在着[具体的联系内容,如逻辑递进、理论补充等]。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3313f9cdaef5ef7ba0d3cd4.png)
定位学派
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 (BCG) 描述了本田公司 是如何深思熟虑地制定 并实施其战略,降低成 本,强行挤入一个新的 细分市场来占领美国市 场 — 将小型摩托车出售 给中产阶级顾客的。结 论是:本田公司从大规 模生产中获得的经验曲 线效应使本田在成本上 比西方老牌企业更有竞 争优势。
案例:本田问题—应该走向世界吗?
1.设计学派 2.计划学派 3.定位学派
二.对战略形成的具体 方面进行思考的学派
1.企业家学派 2.认知学派 3.学习学派 4.权力学派 5.文化学派 6.环境学派
三.对其他学派的综合
结构学派
Part
具体内容
2
TWO
观点
评论
思维与行动分离,战略制定脱离战略执行,这也是该学 派的一个局限性。 在不同的环境下,甚至是在不同的时刻,对于不同的组 织其竞争力都不一定是那么容易辨别的,为寻求这一答 案不应只是停留在纸上而应多在实践中观察和改进。 往往耗资巨大却收效甚微 预测机制很难完善、过于依赖信息决策; 战略规划是很复杂的过程,而非简单的程序化过程。
1959年,本田公司在美国设立了第一家 店面。当时,英国企业占有美国摩托车 市场份额的49%。 1966年,日本本田公司占有了美 国摩托车市场份额的63%。
hi
学习学派
本田的人员外出办事时, 常常是骑着 50cc的小型 摩托车穿梭在洛杉矶街 头,它们引起了人们的 注意。在接到商家对这 种小型摩托车的求购电 话后,本田公司仍然担 心会损坏公司在大型摩 托车市场上的形象而犹 豫不决,但是由于大型 摩托车销量下滑,逼得 本田公司别无选择,只 能启动了50cc 型摩托车 的销售计划。
认知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心智过程
实证主义:将知识的构建和处理看做试图勾画客观世 界的结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主观:战略是对世界的解释,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战略历程读后感
![战略历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49f3b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e.png)
战略历程读后感《战略历程》读后感在翻开《战略历程》这本书之前,我对“战略”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模糊的、高大上的概念阶段。
总觉得那是企业巨头们在豪华会议室里激烈讨论的神秘议题,与我这平凡小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却发现这看似高深的“战略”,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无处不在,影响深远。
书中详细介绍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十大学派,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这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争论的思想战场,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火花四溅。
但说实话,一开始我被这些复杂的理论和概念搞得有点晕头转向。
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了一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线索。
比如说,设计学派强调的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然后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战略规划。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装修房子的经历。
在动手之前,我和家人可是做了不少功课,了解各种装修风格,考察材料市场,还得考虑预算和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
这不就像是企业在制定战略前的精心筹备吗?我们得清楚自己有多少“资源”(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舒适美观的家),以及面对什么样的“竞争”(其他装修方案的诱惑)。
再比如,定位学派关注的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常去的那家小吃摊。
摊主大叔特别会给自己的摊位定位,他知道附近居民喜欢什么样的口味,也清楚周围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所以他主打自己独特的秘制酱料,价格实惠,分量足,一下子就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
这可不就是找准了自己在“美食市场”中的定位嘛!还有学习学派,它认为战略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调整的。
这太像我学习游泳的过程了!一开始,我照着教练教的标准动作和技巧,可一下水就慌了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但经过多次尝试、犯错、总结经验,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最终也能在泳池里畅游起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生活中的点滴联系起来,越想越觉得有趣。
原来,战略不仅仅是企业高管们的专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不知不觉地运用着战略思维。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882e2cc3169a4517623a3c0.png)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战略历程读书笔记战略历程读书笔记亨利·明茨伯格:Honry Mjntzberg,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
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
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
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
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企业管理领域中,有关战略的研究最令人兴趣盎然,也最令人感到困惑。
全新的术语不断问世,各种流行观点此起彼伏,所有这些都令探索战略问题的企业管理者应接不暇。
在他们看来,战略研究这一领域似乎是无法穿越的荆棘密布的原始丛林。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所撰《战略历程》的问世,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了战略,也为读者在现实世界中对战略理论加以实践提供了综合性指南。
《战略历程》是一大批世界级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几十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对可谓“汗牛充栋”成果的全方位梳理和提炼。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了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战略管理发展的旅程图,引领我们去体味和感悟全方位的、启人智慧的、多姿多彩的战略思想精髓,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这些“睁眼瞎”能看到战略管理这头大象的全貌。
战略制定被视为管理活动中的高端任务,但被潮流压力和决策困境包围的管理者,仍像盲人摸象般围着“战略”摸索着,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武器。
亨利·明茨伯格与另外两位作者一道,从十种不同的战略思想中演绎出了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战略形成学派。
明茨伯格在很多场合都把战略管理称为是一头大象,而战略管理也的确是头大象,它威力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企业组织支离破碎;但它同时又令人感觉无从琢磨,因为四面八方的威胁随时可能到来,人们似乎总是只能匆忙应对。
从这种意义上说,彷佛现代企业的成功天然的就带有某种盲目性。
如何解决这样让人困惑的问题,将大象套入知识和信息的樊笼应该是信息社会提供的一种可能性。
战略简史读书笔记
![战略简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617f88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9.png)
战略简史读书笔记《战略简史》读书笔记课堂笔记一、知识框架1. 早期战略思想的起源- 军事战略的影响-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智慧,如知己知彼等理念对商业战略的潜在启发。
- 工业革命与企业管理思想的萌芽- 工厂管理的初步探索,提高生产效率等早期观念。
2. 古典战略理论的发展- 波特的竞争战略- 五力模型(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重点:理解每个力量如何影响企业竞争态势,如供应商议价能力强时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 易错点:容易混淆不同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将替代品威胁与潜在进入者威胁概念混淆。
-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大规模生产、高效运营等降低成本。
- 差异化战略:在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品牌等方面打造独特性。
- 集中化战略:聚焦于特定的细分市场。
- 资源基础观-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核心资源(如独特的技术、专利、优秀的人力资源等)- 关键能力(如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补充点:与波特理论的对比,资源基础观更强调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积累,而波特更关注外部行业结构。
3. 现代战略理论的演进- 动态能力理论- 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整合、建立和重构内外部能力的能力。
- 强调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如科技行业的快速迭代,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能力。
- 蓝海战略- 重点:创造新的市场空间,摆脱红海竞争(现有竞争激烈的市场)。
- 方法:价值创新,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例如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新客户群。
- 平台战略- 构建多边市场平台(如电商平台连接卖家和买家)。
- 网络效应的重要性,平台上一方用户数量的增加会吸引另一方用户加入。
4. 战略实践的发展历程- 大型企业的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 长期规划与短期执行的协调。
- 战略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制造业中的大规模定制战略(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战略历程读书报告
![战略历程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df4202bed5b9f3f90f1cc2.png)
战略管理历程读书报告1.作者简介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国际管理界,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是叛逆者。
他是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对管理领域常提出打破传统及偶像迷信的独到见解,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理论思想主要有:(1)明茨伯格是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组织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管理者工作的分析。
1973年,明茨伯格以一本《管理工作的实质》(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一举成名,书中揭示了管理者的三大类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仔细考察了管理者的工作及其对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织的巨大作用,并就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为管理者提供了建议。
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还处在初创期,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作用逐步被认同。
这种背景下,明茨伯格关于经理工作对组织作用的分析,非常有助于职业经理人认清自己的价值。
(2)体现了明茨伯格战略思想的《五重组织》出版于1983年,明茨伯格写道,企业应该废除传统的界线和职能上的分工,等级制度已经过时了,如今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就是非正规的、不定型的的团队,这些团队有频繁的人员更替,而且当旧的问题渐渐隐退,新的问题浮出水面时,团队的工作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明茨伯格把这种形态模糊的工作环境命名为"临时委员会组织"(adhocracy)以区别于"官僚组织"(bureaucracy)。
传统的战略理论认为制定战略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他们应冷静地考虑并制定战略。
对此,明茨伯格大不以为然,他的理论矛头直指僵硬刻板的战略方针,战略方针虽然还没有被完全淘汰出局,但他在《战略性计划的沉浮》(2000)中已经宣布了它的死亡,战略性计划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战略和计划是矛盾的对立面:战略是综合,计划是分析。
《战略历程》书摘
![《战略历程》书摘](https://img.taocdn.com/s3/m/98afb0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b.png)
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06
宏观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企业战略需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利用经济环境实现发展。
通货膨胀:企业需考虑通货膨胀对成本、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利率与货币政策:利率水平与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和投资有重要影响。 汇率波动:对于跨国企业,汇率波动对企业经营和战略具有重要影 响。
技术创新需要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 以实现企业战略 目标。
技术创新需要企 业具备强大的研 发能力和技术人 才。
技术创新需要企 业具备灵活的组 织结构和创新文 化。
未来企业战略展望
07
新兴市场拓展
拓展方向:关注新兴市场, 挖掘潜在机会
竞争策略:差异化竞争, 提升品牌影响力
合作模式:寻求战略合作 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成长阶段
初创阶段:确定企业核心业务, 制定初步战略
成长阶段:扩大规模,开拓市 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成熟阶段:稳定经营,优化管 理,创新发展
转型阶段:应对挑战,调整战 略,寻求新的增长点
成熟阶段
战略调整: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 自身发展需要,对战略进行适时 调整,以保持竞争优势。
组织文化:企业形成稳定的组织 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员工忠诚度 和凝聚力。
未来企业战略展望: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不 断调整和优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以适应快速 变化的市场环境。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风险控制:加强市场调研, 降低投资风险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未来发展的 必经之路
数字化转型将为企业带来更高 的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需要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 明确转型目标和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亨利·明茨伯格:Honry Mjntzberg,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
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
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
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
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企业管理领域中,有关战略的研究最令人兴趣盎然,也最令人感到困惑。
全新的术语不断问世,各种流行观点此起彼伏,所有这些都令探索战略问题的企业管理者应接不暇。
在他们看来,战略研究这一领域似乎是无法穿越的荆棘密布的原始丛林。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所撰《战略历程》的问世,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了战略,也为读者在现实世界中对战略理论加以实践提供了综合性指南。
《战略历程》是一大批世界级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几十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是对可谓“汗牛充栋”成果的全方位梳理和提炼。
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了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战略管理发展的旅程图,引领我们去体味和感悟全方位的、启人智慧的、多姿多彩的战略思想精髓,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这些“睁眼瞎”能看到战略管理这头大象的全貌。
战略制定被视为管理活动中的高端任务,但被潮流压力和决策困境包围的管理者,仍像盲人摸象般围着“战略”摸索着,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武器。
亨利·明茨伯格与另外两位作者一道,从十种不同的战略思想中演绎出了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战略形成学派。
明茨伯格在很多场合都把战略管理称为是一头大象,而战略管理也的确是头大象,它威力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企业组织支离破碎;但它同时又令人感觉无从琢磨,因为四面八方的威胁随时可能到来,人们似乎总是只能匆忙应对。
从这种意义上说,彷佛现代企业的成功天然的就带有某种盲目性。
如何解决这样让人困惑的问题,将大象套入知识和信息的
樊笼应该是信息社会提供的一种可能性。
如果一定要寻求战略管理的箴言,大象之樊笼,就是一个理性的回答。
现今对流行的、最新的、最热的观点过度偏爱,这种迹象危害到了读者,他们读到的大多只是平庸的新学而不是精彩的旧著。
而《战略历程》的作者不带任何此类的偏见,只是回顾了战略形成过程的演变,描述了这一领域目前的情况。
作者非常相信时间对战略管理著作和实践活动的巨大作用,就如它之于发酵的葡萄酒一样,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弥足珍贵的。
因此,作者非常坦然地向读者重提这么多精彩的旧著。
同样,我也非常坦诚地向读者推荐这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