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教学内容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来紫金山天文台,看课本里介绍的“天文神器”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学仪器天球仪...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来紫金山天文台,看课本里介绍的“天文神器”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学仪器天球仪...转自《中国科学报》 (2017-07-10 第6版院所)记者:王晨绯1933年冬至,紫金山天文台奠基紫金山位于南京城几何中心,又称钟山,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有“金陵毓秀”的美誉。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围约30公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古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古往今来,紫金山就是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
2017年3月28日,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紫金山天文台成为首十之一。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遗址附近。
天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筑于绝壁之巅,可以俯瞰全城。
紫金山天文台景观紫金山天文台落成于1934年,1950年5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之后又在江苏盱眙、江苏赣榆、山东青岛、云南姚安、黑龙江洪河和青海德令哈建立起新的观测台站。
严格地说,位于天堡城的紫金山天文台是紫金山天文台的紫金山科研科普园区。
紫金山园区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
由于它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1934年落成的紫金山天文台大台建筑只要说到中国现代天文学就很难绕过紫金山天文台。
青铜的观天仪器在此停止它们古老的工作;西方的现代望远镜越过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安家;中国天文史上显赫的名字,都曾在紫金山上方熠熠生辉。
然而,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该园区受光害污染,不再适合夜天文观测,成为科普教育的绝佳之地。
“相比于一般的科技场馆内的天文展区,类似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科研科普园区这样对公众开放的天文台更具现实感、真实感、科技感,是实实在在'触摸’天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通向宇宙奥秘的大门。
南大物理社会实践活动(2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进一步深化物理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了解我国物理科技发展现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
二、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物理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量子通信、核聚变、暗物质探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物理学科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科在我国的地位和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组织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内容1. 参观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天文研究机构,拥有丰富的天文观测设备。
在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台内的各种望远镜、天文馆以及科普展览,了解了天文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天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参观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之一,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优秀的教学团队。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与学院教师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学院的研究方向、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3. 参观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室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室是我国物理学科的重要科研基地,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参观了实验室的各个部门,了解了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和实验流程,对物理实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4. 参观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谷是我国软件产业的重要基地,聚集了众多知名软件企业。
在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部分企业,了解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物理学科在软件产业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参观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对物理学科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活动心得体会1. 深化专业知识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对物理学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紫金山天文台实习报告

紫金山天文台实习报告紫金山天文台实习报告紫金山天文台实习报告11月16号,我们11地本班的35位同学一起去紫金山天文台实习。
主要是以观看器具为主,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西麓山脊。
在紫金山天文台可看到整个南京城。
我们是早晨去的,山上雾气比较大,但是风景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天球仪.讲解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天球仪可以演示当夜星空出没的情况,还可以演示不同季节太阳在星空的位置,出没时间和方位等。
还把天球上镶嵌着的北斗七星、牛郎星、织女星指给我们看。
.而且我的拍摄位置正是邓小平爷爷曾经来过的地方.[天球仪]然后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浑仪前, 浑仪是在明朝正统二年,也就是公元1437年制造的,它是一架高大的天文仪器,四条龙托着几个巨大的圆环。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浑仪的结构、原理和用途。
浑仪有三重中环圈组成其上有中空管道,用于观测,下有四条青铜雕龙合力支持,造型别致,栩栩如生,远看颇似一件工艺品。
[浑仪]之后,大家又来到简仪前,老师介绍说:“简仪是对浑仪的简化和改进,它的结构比浑仪更简单,使用更方便。
它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的,和浑仪一样都是中国的国宝。
”[简仪]简仪介绍完后,我们走到圭表前.圭表出现于三千年前周朝时期。
圭表安装在正南正北的子午线方向上,用中午太阳的影长定节气和一年的长短。
老师指着简仪和圭表之间的子午仪室,介绍安装在子午圈上的子午仪,就是在夜晚精密测定恒星经过子午圈的时刻,用来校正钟表。
精密的天文钟安装在地下恒温室内,非常精确,广播电台的报时,就是根据天文台提供的时间讯号发布的,所以天文观测对于国计民生有实际意义。
定节气、编历书、航海、航空、测量所依赖的天文年历都是天文台的工作。
正午表影射在圭中央,一年四季中冬至最长,夏至最短,因此日影最短。
因此根据日影长短可以定出二十四节气,测量日影变化的周期就可以定出一年的天数,即365.25天。
还曾用它来测量经线长度。
[圭表]参观完一些古代的天文仪器后,我们还登上天文台顶拍照留恋。
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紫金山天文台

2
1 目的意义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结晶, 具有悠久的华夏文化渊源, 目前不仅仍是我国 正式行使的历法之一,而且也为全球华人普遍使用,因此农历在传承华夏文化、 维系华人世界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农历作为特殊的阴阳历, 既能够反映季节、 农时和物候特征, 又能够反映夜晚能见度和潮汐大小等, 这使 得农历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渔业生产、防汛抗洪、航海实践等方面也有着广 泛的实用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各种日历产品包括历书、台历、挂历、网络日历、手机日 历之间存在日期编排不一致、 节气时间不一致、 甚至重要传统节日日期不一致等 问题,这引起了公众的困惑, 大量的咨询电话、 人民来信和媒体采访就形形色色 的农历日历的差异提出了质疑, 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在 于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工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
2 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4 年 12 月 23 日下达的《国家标准委 关于下达 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 [2014]89 号),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获得批准成为 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项目编 号为 20142522-T-491,由中国科学院归口管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承担起 草工作。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游记】游紫金山天文台

【游记】游紫金山天文台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
这次旅行是我对天文学的一次探索和认识,同时也是对南京历史文化的一种感受。
早晨,我和一群同学来到紫金山天文台。
一进入大门,我们就被昆仑秀丽的自然风景所吸引。
天文台位于紫金山的山腰,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如同一个隐匿在山脉之中的世外桃源。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天文台的历史和功能。
紫金山天文台建于1929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台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成为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天文学研究与教育的重要基地。
导游告诉我们,紫金山天文台的主要功能是开展天体观测、天文科研和天文教育三大领域,同时还有展览和科普活动。
我们首先参观了天文台的标志建筑——大望远镜。
这座巨大的金属构架底座高高矗立在山顶,如同一个巨人张开的臂膀。
我们沿着螺旋楼梯上到一层层观测室,目睹了大望远镜的威力。
大望远镜用于观测天体,可以放大我们平时难以观测到的星体,比如行星、星系等。
站在观测室的窗前,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神秘的星球,它们在宇宙中静静地自转着,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接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展览厅,展览厅里陈列着各种天文仪器和模型。
我特别喜欢一台叫做“日晷”的仪器,它是用来测量太阳的高度和方位角的。
还有各种望远镜、天文钟等等。
导游向我们解释了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作用,我感到非常新奇和兴奋,这些仪器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产物,是科学的结晶。
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研究天文学的地方,也是一个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在天文台内还设有一个教育中心,定期举办天文科普讲座和观测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公众前来参观。
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教育中心,我们在天文学家的讲解下了解到了很多宇宙的奥秘,如何利用天文知识观测星体、如何体验星空之旅等等。
我被这些知识所深深吸引,也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观完紫金山天文台,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对宇宙的渴望。
通过这次游览,我不仅了解了天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也领略了南京的美丽山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紫金山天文台景点介绍

紫金山天文台景点介绍紫金山天文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上,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台,也是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发源地。
它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科学院早期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紫金山天文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创立。
在这里,中国的天文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1937年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紫金山星"。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艺术。
主楼是一座欧式的三层建筑,外观庄重典雅,内部设施齐全。
楼内设有观星台、实验室、图书馆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天文台还有一座中式的四合院,名为"天文馆",是接待访客和举办科普活动的地方。
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星台是其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观星台位于山顶,海拔高度达到了400多米,是南京地区最佳的观星地点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借助高倍望远镜,欣赏到星空的壮丽景色。
此外,天文台还会定期举办观星活动,邀请专业的天文学家为游客讲解星空的知识,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
除了观星台,紫金山天文台还有许多其他的科普设施。
例如,天文馆内设有各种天文模型和展板,通过直观的方式向游客介绍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天文馆还设有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可以进行各种互动式的科普活动。
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一个科研基地,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来此参观学习,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星空,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总的来说,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集科研、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它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科普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学者。
如果你对天文学感兴趣,或者想要体验一次科学之旅,那么紫金山天文台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紫金山天文台简介墙

紫金山天文台简介墙
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中国最著名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之一。
紫金山天文台于1957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天文观测台,也是中国最早的天文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紫金山天文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拥有多台国际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和观测设备。
目前,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多台大型望远镜,包括口径为2.4米的紫金山双晶光学望远镜、1米口径的紫金山反射望远镜等,这些望远镜在天文研究和观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天文学科,包括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结构及演化、星系间物质相互作用、宇宙学等多个方面。
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有不少重要成果产生于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不仅致力于天文研究,在科普和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天文台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最新的天文科研成果和观测设备。
此外,紫金山天文台还开设了一些教育课程,培养和支持年轻的科研人才。
紫金山天文台作为中国天文学的重要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引领中国天文科研的进步。
未来,紫金山天文台将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为推动中国天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园区)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园区,坐落于南京中山陵园风景区西侧,紫金山第三峰上的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园区内,其所在地为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这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有远东第一台之称。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我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新建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
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做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园区占地约40000平方米,展陈面积15000多平方米。
这里既是天文科普基地,拥有中国明清古天文仪器实物、民国时期天文台建筑、曾经在中国现代天文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望远镜等科普教育资源,同时也是著名的自然风光游览胜地。
这里林木葱茏,空气清新,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
登上太平天国遗址——天堡城,东可眺望中山陵、灵谷塔、明孝陵等名胜,南可俯瞰中山植物园、月牙湖和明城墙,西可遥望电视塔、紫峰大厦、玄武湖等市区风光,北可指点长江及其上两座长江大桥。
湖光山色,城市美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都视察过紫台。
这里现为全国及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1994年紫金山天文台为加强科普工作,专门设置了天文科普部。
同年9月20日(紫金山天文台庆祝建台60周年),紫台科普园区正式接待社会公众参观,自开放之日起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超过500万人次,目前年接待量为25万左右。
紫金山天文台科普园区由紫台天文科普部负责运营,现有工作人员20人。
展厅包括宇宙天体展厅、天文望远镜展厅、子午仪展厅(即将改造为时间展厅)、一个立体影视厅(正在进行改造)以及600mm 望远镜观测室和太阳色球观测室。
在园区内还展示了明清古代天文仪器——浑仪、简仪、圭表、天球仪、地平经纬仪以及民国时期天文台建筑。
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的作文

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的作文
《紫金山天文台游记》
哎呀呀,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
记得那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去爬紫金山,一路嘻嘻哈哈的就往山上冲。
那山路可真是够曲折的呀,我们走得气喘吁吁的。
终于到了天文台,哇塞,看到那些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我眼睛都亮了!
我特别好奇地凑近一个望远镜,哇,从里面看出去,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得不行。
我扭着头从望远镜里看呀看,试图找到一些神秘的天体。
这时候我朋友在旁边喊我:“你在那看啥呢,嘴张得那么大!”哈哈,我才顾不上理他呢,我完全沉浸在这个奇妙的天文世界里了。
看着那些复杂的仪器和图表,我心里就琢磨,这都是研究啥的呀。
虽然我也不太懂,但就是觉得好厉害呀。
我还在那想象着科学家们在这里观测星空、探索宇宙的样子,感觉他们好酷哦。
我们在天文台里转了好久,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最后要走的时候,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真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
真不愧是紫金山天文台呀,给我留下了这么深刻而有趣的印象。
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来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哟!。
【游记】游紫金山天文台

【游记】游紫金山天文台这个星期末,我去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天文之旅。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紫金山山顶,坐落于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早的天文研究机构之一。
我从小就对天文学感兴趣,所以这次参观紫金山天文台就像是一个梦想的实现。
一进入紫金山天文台,我就被那巍峨的天文仪器所吸引。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先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展览馆。
展览馆内展示了各种天文设备和研究成果,让我对天文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以及其他测量和观测设备,展览馆内还有关于宇宙探索的介绍和实验室的展示,让我对天文学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了解到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集科研、科普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天文科研机构。
这里有交互式的天文科普展示,举办各种天文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对天文学感兴趣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而对于天文领域的专业科研人员来说,紫金山天文台拥有一系列世界级的天文观测设备和实验室,以及一流的科研团队,为中国的天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展览馆参观完毕后,我跟着导游来到了天文台的最高处,观赏南京城的美丽风景,远眺紫金山下的繁华都市景象,风光无限。
在天文台上放眼望去,南京城市的风景尽收眼底,车水马龙的街道、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以及迷人的紫金山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我体会到了这个山顶的高处,能够俯瞰城市的壮丽景色。
天文台的建筑风格也很具特色,仿古楼宇设计,给人一种古朴大气的感觉。
接下来,我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观测设备。
天文台内有各类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其他天文观测设备。
最为吸引人的是巨型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这些设备是专门用来观测星体的运行和变化,以及宇宙射线等现象的。
站在这些观测设备旁边,我不禁感叹人类的科技发展是如此的伟大,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已经达到了如此深刻的程度。
参观完天文观测设备后,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次天文观测。
导游带领我们到了天文台的观测平台,利用专业望远镜观测了当晚的星空。
校本课程教案-天文观测

校本课程教案-天文观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如星座、星系、行星等。
学会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掌握基本的天文观测技巧和观测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测和记录,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观测心得和经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天文观测概述介绍天文观测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学习天文观测的基本工具和设备,如望远镜、星图等。
2. 第二课时:望远镜的使用与维护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包括组装、调整焦距等。
了解望远镜的维护保养方法,确保望远镜的使用寿命。
3. 第三课时:星座观测学习如何识别星座,了解常见的星座名称和形状。
通过观测实践活动,识别几个常见的星座,如大熊座、猎户座等。
4. 第四课时:行星观测学习如何观测行星,了解行星的特性和观测方法。
通过观测实践活动,观测几个常见的行星,如金星、火星等。
5. 第五课时:天文观测技巧与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天文观测,包括观测前的准备、观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学习如何记录和分析观测数据,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天文观测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望远镜:为学生提供望远镜进行观测实践。
3. 星图:提供星图或天文软件,帮助学生识别星座和行星。
4. 其他辅助工具:如观测日志、记录表格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星座和行星。
3. 学生能够记录和分析观测数据,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4. 学生能够与他人分享观测心得和经验,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情况,可安排户外观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天文观测的乐趣。
2.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
紫金山天文台是由天文学家余青松设计并建造的,他被誉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创始人。
余青松在步入天文界后,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不怕困难,以他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才能,带领着天文界,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无论从他亲手创建的两座现代化规模的天文台来说,还是从他对现代天文学研究所做的成就来讲,他都是极其伟大的。
余青松开始进行建立紫金山天文台工作是在1929年他接任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后,他继承高鲁的宏愿,亲自上山踏勘,选择最佳登山路线筑路,并昼夜不停地制出总体规划蓝图。
后来,面临经费短缺、条件差的困境,他费尽心机作出几项英明决策:
(1)充分利用现有的山形地势条件,把爆破工程量减少到最小,减少各个观测室及其他附属建筑物如宿舍、蓄水池等的建造。
(2)他决定由自己亲自承担设计和绘图任务。
(3)把与国际签订的联合观测的一些项目放在第一位,及时订购有关仪器设备和图书。
(4)在建筑施工方面,余青松也想出了一些超于常人的决策。
因天文台的建筑物与一般房建不同,而且又在山上,所以它的建筑承包价格非常昂贵,余青松决定由自己亲自主持负责建筑监工工作,从而省下了一大笔建筑费用。
于是,在余青松所长不辞劳苦的带领下,天文研究所的全体职员
一起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35年,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筑工程在5年内全部峻工。
依托项目化学习 开展科学史教学——以《追随时间的脚步》项目为例

科学教学科 教依托项目化学习 开展科学史教学——以《追随时间的脚步》项目为例■ 文/ 张芯蕊一、教材课《太阳钟》1.测量太阳高度角;2.探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规律;3.了解日晷,制作简易日晷;4.参观紫金山天文台学生在天文台见到了日晷、圭表、天球仪等古代天文仪器。
当天下雨,学生感受到太阳钟的不足,提出问题:古人还会怎样计时?教师揭示项目任务:从古至今,计时工具是怎样演变的?二、拓展课《水钟》长时间;2.了解古代的层叠式水钟1.测量分别从200mL 水中流出 50 mL、100 mL 、150mL 水需要多实验发现:当水越来越少时,压力减小,水的流速变慢。
层叠式水钟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佩服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提出水钟的局限:不便携带、不够精确、需要不断注水等,继而推进到下一课三、拓展课《机械钟》;题问出提,论讨组小,片图表钟的供提博南察观.1;料资集收法方种多等店表钟访走、索搜络网过通.2互师老博南与,厅展表钟观参,座讲听聆,博南进走单习学着带.3动,逐步解开自己的困惑这是笔者学校和南京博物院合作开发的一节课,南博老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前概念,有针对性地设计馆内课程。
学校老师全程参与,把关学习内容,搭建馆校沟通的桥梁四、拓展课《原子钟》这,高越来越求要的度精时授对活生代现:题问出抛,境情设创.1是机械钟能做到的吗?时定的间空《》心中时授家国国中——么什是间时《:频视看观.2神针》;;悟感和获收结总,史展发的具工时计类人顾回.3等器时计易简或频视微、文论小学科、图导维思:出输品产成完.4通过资料学习,学生了解了空间冷原子钟、北斗的授时功能和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等,不禁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表1 教学过程科学史是小学科学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2017年版新课标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将科学史贯穿课程体系。
苏教版《科学》教材每个年级下册新设了《科学阅读》专题,介绍了人类科技发展历程。
科学史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牛津大学琼·索罗门认为,将科学史融入到科学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哲学,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和社会的相关性[1]。
紫金山天文台

创立背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
始建于1934年建成于1934年9月,位于南京市东南郊风景优美的紫金山上。
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1913年10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亚洲各国观象台台长会议,他们邀请法国教会在上海的观象台代表中国,消息传出,举国哗然,而知识界尤甚。
当时的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发誓建造一座能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天文台,后高鲁转任法国公使,由厦门大学天文系主任余青松接任。
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天文台必须按照中式风格设计,中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屋顶和房檐,但天文观测却需要圆形屋顶,这一棘手的问题被交给杨廷宝领衔的基泰工程司。
最终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风景秀丽的第三峰上。
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观测设备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天文台,始建时拥有60厘米口径的反射望远镜、20厘米折射望远镜附有15厘米天体照相仪和太阳分光镜等设备,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迁往昆明,其余遭到破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了损坏的天文仪器,并先后增置了色球望远镜、定天镜、双筒折射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先进的天文仪器,可以进行恒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与研究,以及对太阳的常规观测,研究太阳的活动规律并作出太阳活动预报。
紫金山天文台还是中国历算的权威机构,负责编算和出版每年的《中国天文年历》、《航海天文历》等历书工作。
南京游记紫金山天文台观后感

南京游记紫金山天文台观后感《南京游记紫金山天文台观后感》嘿呀,前些日子去南京玩了一趟,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去紫金山天文台啦!一到那紫金山脚下,我就开始兴奋啦,想着这天文台到底啥样呀。
哼哧哼哧爬了好久的山,可算是到了。
哇塞,一进去就感觉好神秘呀,那些个古老的天文仪器摆在那,就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先看到了那个浑仪,好家伙,这么大一个家伙,上面好多刻度和圈圈,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我就在那琢磨,这古人咋这么聪明呢,能造出这么个玩意儿来观测星空。
然后又看到了简仪,哎呀呀,也是精致得很呢。
我站在那想象着古代的天文学家们在这认真观测的样子,说不定他们当时也和我一样好奇地张望着天空呢。
在天文台里逛着逛着,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渺小呀,跟这浩瀚的宇宙比起来,我算啥呀。
不过呢,这也让我更加敬畏大自然啦。
看着那些天文知识介绍,我脑袋里就像有小星星在闪一样,原来宇宙有这么多奥秘呀。
这里的景色也超美的哦,站在山上能俯瞰整个南京城,那感觉可太棒啦!我都想大喊一声:“南京,我爱你呀!”哈哈。
而且呀,在这还能看到好多星星呢,虽然比不上在真正的野外那么清楚,但也让我过了把瘾。
逛完了天文台,我下山的时候还在回味呢。
这次的经历真的让我终身难忘呀,感觉自己对宇宙又多了几分了解和好奇。
哎呀,以后我可得多学习学习天文知识,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发现个小行星啥的呢,嘿嘿。
南京之行,紫金山天文台这一站真的太值啦!让我这个平凡的人也能感受到宇宙的魅力和神奇。
下次要是有机会,我还得来,好好再感受感受这神秘的地方。
这就是我的紫金山天文台观后感啦,你们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看看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幼儿讲紫金山天文台科普

幼儿讲紫金山天文台科普
嘿,小朋友们!今天呀,咱们要来聊聊一个超级厉害的地方,那就
是紫金山天文台!
你们知道吗,紫金山天文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星秘密基地!那里
有好多好多神奇的东西呢。
想象一下,那里有超级大的望远镜,就像一只超级大的眼睛,可以
看到好远好远的星星。
那些星星呀,一闪一闪的,就像在和我们打招
呼呢!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好奇星星上面有什么呀?也许有外星人在开
派对,也许有漂亮的宝石在闪闪发光。
在紫金山天文台,我们还能学到好多好多关于宇宙的知识呢。
宇宙
可大啦,大得我们都想象不出来!就好像我们的操场已经很大了吧,
但是宇宙比无数个操场加起来还要大好多好多呢!那里面有各种各样
的星球,有大大的太阳公公,它可热啦,能发出好多好多的光和热呢。
还有月亮姐姐,她有时候圆圆的像个大饼,有时候弯弯的像个小船,
可有意思啦!
紫金山天文台里的科学家们可厉害啦,他们就像宇宙的探险家,一
直在努力探索着宇宙的秘密。
他们用那些厉害的仪器观察星星、研究
星星,想知道星星是怎么形成的,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小朋友们长大
了想不想成为这样厉害的科学家呀?
而且呀,去紫金山天文台就像是一次超级有趣的冒险呢!一路上可以看到好多漂亮的风景,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等我们到了那里,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宇宙的魔法世界。
你们看,紫金山天文台是不是特别棒呀?那我们以后一定要去那里好好参观参观,亲自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好不好呀?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吧!说不定呀,我们当中就会有人成为未来的大科学家呢,能发现更多宇宙的秘密,那该多了不起呀!所以呀,小朋友们要多多学习知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哟!。
紫金山天文台事件简介

紫金山天文台事件简介《紫金山天文台事件简介》篇一紫金山天文台,那可是个充满神秘和科学气息的地方,不过它也有一些事件值得咱们说道说道。
我记得我第一次对紫金山天文台感兴趣,是因为看了一些关于天文的纪录片。
那里面把紫金山天文台描绘得像一个天文宝藏的藏宝库。
可是啊,紫金山天文台也遭遇过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有那么一段时期,它就像一个被欺负的小孩。
就比如说在战争年代,紫金山天文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那些侵略者啊,就像一群贪婪的蝗虫,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紫金山天文台的珍贵仪器设备就像是待宰的羔羊,随时可能被破坏或者掠夺。
我就想啊,这就好比一个艺术家辛辛苦苦创造的艺术品,却被一群不懂艺术的野蛮人肆意践踏,这是多么让人气愤的事儿呢?我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们肯定心急如焚。
那些精密的天文仪器,可能有的是他们花费了无数个日夜才调试好的,结果却要面临这样的危险。
这就像你精心呵护的小宠物,突然有个坏蛋要把它抢走一样。
而且啊,我觉得在那个时候,紫金山天文台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场所,它更像是一个民族尊严的象征。
那些侵略者想破坏它,也许就是想从精神上打击我们。
嘿,这怎么能行呢?咱们中国人可是有骨气的。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好在咱们的先辈们也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就像勇敢的守护者,哪怕力量微弱,也要拼死保护天文台。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天文台周围筑起一道道人墙,眼神坚定,就像守护着自己的命根子一样。
虽然可能在保护的过程中遭受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这一点,真的很让我钦佩。
紫金山天文台在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之后,到现在依然屹立在那里,继续发挥着它的科学研究作用。
它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却依然充满活力。
现在,当我们走进紫金山天文台,还能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伟大的科学精神。
这也许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吧,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天文的奥秘,更是为了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地走下去。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全国第五个“老年节”、江苏省第30个敬老日。
老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登高望远,攀登幕府山、紫金山和城墙。
不少年轻人和孩子们也加入了登高的行列。
今天紫金山天文台免费向60岁以上老人开放。
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今年3月28日,被国家旅游局推选为“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远眺天文台,白色的穹顶掩映在翠绿之中。
那是人类探望天空的眼睛,是寻觅宇宙秘密的利器。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有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和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等。
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祖冲之、张衡、一行、郭守敬。
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天文观察仪器
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天文台牌楼,跨于高峻的台阶之上,壮观、气派、精细、典雅,朴实厚重,与山石浑为一体。
近距离地观看各个不同的穹顶,形同又不完全相同,神似而又貌合。
这是穹顶内的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陈列馆里展示的照片、实物和陨石
在天文台最高处观看到的玄武湖及周边建筑群。
登山游览的行人络绎不绝,山道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途中恰逢翠竹音乐台15周年庆,彩旗飘扬,气球锦簇。
翠竹合唱团是以老年人为主的歌唱群体,活动于紫金山多年,小有名气。
本篇照片为手机拍摄,部分清晰度欠佳,敬请谅解,谢谢观看。
更新于 2017-10-30
来自作品集金陵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地理位置: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东钟山(紫金山)。
紫金山天文台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唯一的天文台,初期配备有口径20厘米的折反射望远镜和口径60厘米的反光望远镜,1937年后遭日本侵略军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修复。
藏有我国古代一部分珍贵天文仪器,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远镜等。
开展了对太阳、恒星、行星、人造地球卫星等的观测、研究工作,发现了一批新天体。
建筑特点:
天文台本部(总办公室包括大赤道仪室,紫台人称之为:大台)系二层,取长方形,后连大赤道仪圆顶。
上层为办公室、研究室图书会客室等,下层为储藏室、庶务室、工役室等。
圆顶下层为照相暗室。
整个建筑极具特色,它的大门被筑成牌坊式,上面覆盖有琉璃瓦,平台栏杆采用天坛式人造石栏都镂刻有蟠龙;大赤道仪室圆顶是由基泰工程师依据瑞士工厂活窗、活顶图样设计的,直径为8米,可谓中西合璧。
内安设600mm反光望远镜,这是1934年向德国蔡司公司订购的,望远镜反光镜焦距为3米,加上卡塞格林副镜,焦距可达10米,附有一个石英制双层棱镜分光摄影器和观测升降机,价值12.2万国币,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望远镜。
该建筑奠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2月22日冬至。
原碑文由汪精卫题写,后被毁。
现为张钰哲1984年按原碑文重书。
子午仪室
是紫金山天文台最早落成的建筑,为安设子午仪而建。
下层有一地下室,安设电气主钟二具,这是因为天文钟和子午仪关系最密切,放在一起最是相宜。
地下室用木屑填实四周,温度终年不变。
子午仪室活顶、活窗由上海远大铁工厂根据瑞士制子午仪工厂附来的图纸制造。
奠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21日夏至。
碑文由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题写。
小赤道仪室(包括太阳分光仪室)
小赤道仪室圆顶直径5.5米,由上海礼和洋行在德国制造,制成后运来由中国工人自己安装。
安设200mm折光赤道仪一座。
有研究室、太阳分光仪室、照相暗室等。
奠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9月23日秋分。
变星仪室变星仪室高四层,上部圆顶直径四米,内设100mm罗氏式变星照相镜一具,下部有研究室、暗室等。
仪座高十二米,方形中空,这样可以把日光从塔顶反射到塔底,预备日后增设太阳分光仪之用。
变星仪室圆顶由天文所金氏和宏记土木模仿小赤道仪圆顶自己制造。
奠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
月21日春分。
碑文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题,在1966年被毁。
现在人们看到的是严济慈于1984年紫金山天文台50年台庆时重新书写的。
另外还有大宿舍(职员宿舍)和小宿舍(所长宿舍)、大门及传达室、警卫室、配电房、蓄水池和气象塔等建筑。
各部建筑的造价如下:天文台路约二万五千元,天文台本部约五万元,子午仪室约三万七千元,小赤道仪室一万三千元,职员宿舍约三万五千元,所长宿舍约一万五千元,变星仪室约一万二千元,其余建筑一万余元。
总计约十九万元。
1934年的夏天,紫金山天文台的主要建筑已基本完工,天文研究所人员告别了位于鼓楼的临时所址,迁到山上办公。
揭幕典礼在1934年9月1日举行
建筑方式
天文台照中式风格设计,中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屋顶和房檐,但天文观测却需要圆形屋顶,这一棘手的问题被交给杨廷宝领衔的基泰工程司。
最终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风景秀丽的第三峰上。
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
历史
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台时从德国蔡司公司购置的600毫米反射式天文望远镜,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古代南京在钦天山设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到了近代转移到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于1927年4月开始筹建,1928年9月,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聘请高鲁作为成立之初的天文研究所代行所长,高鲁负责选址(钟鼓楼)和向庚子赔款委员会申请资金添置仪器,1931年5月紫台动工兴建至1934年9月1日竣工,天文研究所由鼓楼迁到山上办公;1937年8月至1946年5月因抗日战争曾一度撤离至昆明凤凰山(及后成立云南天文台),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天文研究所归科学院领导。
1950年5月20日政务院任命张钰哲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自此,天文研究所名称取消。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台时从德国蔡司公司购置的600毫米反射式天文望远镜,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古代南京在钦天山设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到了近代转移到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于1927年4月开始筹建,1928年9月,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聘请高鲁作为成立之初的天文研究所代行所长,高鲁负责选址(钟鼓楼)和向庚子赔款委员会申请资金添置仪器,1931年5月紫台动工兴建至1934年9月1日竣工,天文研究所由鼓楼迁到山上办公;1937年8月至1946年5月因抗日战争曾一度撤离至昆明凤凰山(及后成立云南天文台),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天文研究所归科学院领导。
1950年5月20日政务院任命张钰哲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自此,天文研究所名称取消。
天文台牌楼
1951年-1954年曾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所上海联合工作站,徐家汇观象台,佘山观象台直属紫台。
紫台在文革时亦不能幸免,包括近乎所有原始信件往来纪录被抄走,另外变星仪室碑亦被毁,另其发行刊物《天文学报》亦在1966年至1974年间停刊;文革初期(1966年-1969年)紫台的人卫室为国家“651任务”中东方红一号卫星预报方案,除此外其他项目几乎都瘫痪;70年代起陆续恢复天文观测、拍摄工作;至文革结束后在科研上有更大进展。
由于近二十年来南京城夜间灯光污染严重,紫金山顶上已难以持续观测,原址现已改建成科普教育基地,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天文仪器与观测室现开放给游客参观,并收取入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