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紫金山天文台

合集下载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一、国标农历的编算国标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农历编算系统,用于确定农历年份、月份和日期。

国标农历的编算基于天文观测和历法计算,准确反映了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运行轨迹。

国标农历的编算是由专门的历法学家和天文学家进行的,他们根据观测数据和历法计算方法,推算出每年的春分、秋分、冬至和夏至等重要节气,进而确定农历的年份和月份。

编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相互影响,以及闰年和闰月的调整规则,确保农历与实际天文现象相符。

国标农历的编算不仅考虑了天文现象,还兼顾了农业生产和民俗习惯。

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事需要和传统习俗,历法学家会对农历的编算进行微调,以适应各地的农业生产和节日庆祝。

二、国标农历的颁行国标农历的颁行是指将编算好的农历发布给公众使用。

国家天文台是负责颁行国标农历的机构,他们会定期公布农历年历和农历节气,供人们参考和使用。

国标农历的颁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农历信息的需求,帮助人们确定农历年份、月份和日期。

农民可以根据农历的信息安排农田的耕作和种植,民众可以根据农历的信息安排节日和祭祀活动。

此外,国标农历的颁行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国标农历的颁行通常通过国家媒体和官方网站进行,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此外,还会有一些专门的农历日历和农历应用程序供人们使用,方便大家查询和使用农历信息。

总结: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历法学家和天文学家进行计算和观测。

它的发布和使用有助于满足人们对农历信息的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历法科学发展的体现。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11号——关于批准发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等

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11号——关于批准发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等

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11号——关于批准发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等334项国家标准的公告【法规类别】国家标准管理【发文字号】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11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7.05.12【实施日期】2017.05.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11号)关于批准发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等334项国家标准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等334项国家标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7年5月12日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49-2017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方法GB/T 249-19892017-12-012GB/T 271-2017滚动轴承分类GB/T 271-20082017-12-013GB/T 307.3-2017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GB/T 307.3-20052017-12-014GB/T 1859.4-2017往复式内燃机声压法声功率级的测定第4部分:使用标准声源简易法2017-12-015GB/T 2660-2017衬衫GB/T 2660-20082017-12-016GB/T 2662-2017棉服装GB/T 2662-20082017-12-017GB/T 2667-2017衬衫规格GB/T 2667-20082017-12-018GB/T 2873.3-2017液压传动连接带米制螺纹和O形圈密封的油口和螺柱端第3部分:轻型螺柱端(L系列)2017-12-019GB/T 3533.1-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第1部分:经济效益评价通则GB/T 3533.1-20092017-12-0110GB/T 3533.2-2017标准化效益评价第2部分:社会效益评价通则2017-12-0111GB/T 3852-2017联轴器轴孔和联结型式与尺寸GB/T 3852-20082017-12-0112GB/T 3882-2017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GB/T 3882-19952017-12-0113GB/T 4146.2-2017纺织品化学纤维第2部分:产品术语部分代替: GB/T4146-19842017-12-0114GB/T 4323-2017弹性套柱销联轴器GB/T 4323-20022017-12-0115GB/T 4663-滚动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GB/T 4663-19942017-201712-0116GB/T 4976-2017压缩机分类GB/T 4976-19852017-12-0117GB/T 5014-2017弹性柱销联轴器GB/T 5014-20032017-12-0118GB/T 5015-2017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 5015-20032017-12-0119GB/T 5272-2017梅花形弹性联轴器GB/T 5272-20022017-12-0120GB/T 5392-2017林业机械便携手持式油锯GB/T 5392-20042017-12-0121GB/T 5699-2017采光测量方法GB/T 5699-20082017-12-0122GB/T 6002.15-2017纺织机械术语第15部分:集聚纺纱装置2017-12-0123GB/T 6069-2017滚子链联轴器GB/T 6069-20022017-12-0124GB/T 6934-2017短波单边带接收机电性能测量方法GB/T 6934-19952017-12-0125GB/T 7595-2017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GB/T 7595-20082017-12-0126GB/T 7596-2017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GB/T 7596-20082017-12-0127GB/T 7778-2017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082017-12-0128GB/T 7809-2017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座外形尺寸GB/T 7809-19952017-12-0129GB/T 7810-2017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外形尺寸GB/T 7810-19952017-12-0130GB/T 8050-2017纤维绳索聚丙烯裂膜、单丝、复丝(PP2)和高强度复丝(PP3)3、4、8、12股绳索GB/T 8050-20072017-12-0131GB/T 8243.6-2017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6部分:静压耐破度试验GB/T 8243.6-20062017-12-0132GB/T 8243.7-2017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7部分:振动疲劳试验GB/T 8243.7-20062017-12-0133GB/T 8629-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 8629-20012017-201712-0134GB/T 9109.5-2017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动态计量第5部分:油量计算GB/T 9109.5-20092017-12-0135GB/T 9127-2017柞蚕丝织物GB/T 9127-20072017-12-0136GB/T 9160.1-2017滚动轴承附件第1部分:紧定套和退卸衬套GB/T 9160.1-20062017-12-0137GB/T 9160.2-2017滚动轴承附件第2部分:锁紧螺母和锁紧装置GB/T 9160.2-20062017-12-0138GB/T 9711-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20112017-12-0139GB/T 11787-2017纤维绳索聚酯 3股、4股、8股和12股绳索GB/T 11787-20072017-12-0140GB 12021.6-2017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6-20082018-06-0141GB/T 12458-2017联轴器分类GB/T 12458-20032017-12-0142GB/T 12727-2017核电厂安全级电气设备鉴定GB/T 12727-20022017-12-0143GB/T 12784-2017橡胶塑料加压式捏炼机GB/T 12784-19912017-12-0144GB/T 13487-2017一般传动用同步带GB/T 13487-20022017-12-0145GB/T 13931-2017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 13931-20022017-12-0146GB/T 14331-2017自动卷簧机精度GB/T 14331-19932017-12-0147GB/T 14541-2017电厂用矿物涡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GB/T 14541-20052017-12-0148GB/T 14542-2017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GB/T 14542-20052017-12-0149GB/T 15187-2017湿式除尘器性能测定方法GB/T 15187-20052017-12-0150GB/T 16603-2017锦纶牵伸丝GB/T 16603-20082017-12-0151GB/T 16845-除尘器术语GB/T 16845-20082017-201712-0152GB/T17215.324-2017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4部分:静止式基波频率无功电能表(0.5S级,1S级和1级)2017-12-0153GB/T 17454.1-2017机械安全压敏保护装置第1部分:压敏垫和压敏地板的设计和试验通则GB/T 17454.1-20082017-12-0154GB/T 17454.2-2017机械安全压敏保护装置第2部分:压敏边和压敏棒的设计和试验通则GB/T 17454.2-20082017-12-0155GB/T 17454.3-2017机械安全压敏保护装置第3部分:压敏缓冲器、压敏板、压敏线及类似装置的设计和试验通则GB/T 17454.3-20082017-12-0156GB/T 17623-2017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B/T 17623-19982017-12-0157GB/T 17638-2017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 17638-19982017-12-0158GB/T 17641-2017土工合成材料裂膜丝机织土工布GB/T 17641-19982017-12-0159GB 17740-2017地震震级的规定GB 17740-19992017-12-0160GB/T 18049-2017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通过计算PMV和PPD指数与局部热舒适准则对热舒适进行分析测定与解释GB/T 18049-20002017-12-0161GB/T 18149-2017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GB/T 18149-20002017-12-0162GB/T 18183-2017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GB/T 18183-20002017-12-0163GB/T 18387-2017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8387-20082017-12-0164GB/T 18516-2017便携式油锯锯切效率和燃油消耗率试验方法工程法GB/T 18516-20012017-12-0165GB/T 18606-2017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物GB/T 18606-20012017-12-0166GB/T 18721.2-2017印刷技术印前数据交换第2部分:XYZ/sRGB编码的标准彩色图像数据(XYZ/SCID)2017-12-0167GB/T 18836-201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6-20022017-12-0168GB/T 18916.8-2017取水定额第8部分:合成氨GB/T 18916.8-20062017-12-0169GB/T18916.26-2017取水定额第26部分:纯碱2017-12-0170GB/T18916.27-2017取水定额第27部分:尿素2017-12-0171GB/T18916.28-2017取水定额第28部分:工业硫酸2017-12-0172GB/T18916.29-2017取水定额第29部分:烧碱2017-12-0173GB/T 19117-2017酸雨观测规范GB/T 19117-20032017-12-0174GB/T 19143-2017岩石有机质中碳、氢、氧、氮元素分析方法GB/T 19143-20032017-12-0175GB/T 19565-2017总辐射表GB/T 19565-20042017-12-0176GB/T 19830-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GB/T 19830-20112017-12-0177GB/T 20042.1-2017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部分:术语GB/T 20042.1-20052017-12-0178GB/T 20080-2017液压滤芯技术条件GB/T 20080-20062017-12-0179GB/T 20139.2-2017电气绝缘系统已确定等级的电气绝缘系统(EIS)组分调整的热评定第2部分:成型绕组EIS2017-12-0180GB/T 20225.1-2017电子文档管理词汇第1部分:电子文档成像GB/T 20225-20062017-12-0181GB/T 20480-2017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062017-12-0182GB/T 20484-2017冷空气等级GB/T 20484-20062017-12-0183GB/T 20486-2017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GB/T 20486-20062017-12-0184GB/T 20501.3-201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3部分:平面示意图部分代替: GB/T20501.3-20062017-12-0185GB/T 21267-2017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及油管螺纹连接试验程序GB/T 21267-20072017-12-0186GB/T21645.10-2017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10部分:多层多域控制平面2017-12-0187GB/T21645.11-2017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要求第11部分:路径计算单元(PCE)及协议2017-12-0188GB/T 22756-2017皮凉鞋GB/T 22756-20082017-12-0189GB 22757.1-2017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第1部分:汽油和柴油汽车GB 22757-20082018-01-0190GB 22757.2-2017轻型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第2部分: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2018-01-0191GB/T 22779-2017液晶式石英钟GB/T 22779-20082017-12-0192GB/T 22842-2017里子绸GB/T 22842-20092017-12-0193GB/T 23257-201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 23257-20092017-12-0194GB/T 23636-2017铅酸蓄电池用极板GB/T 23636-20092017-12-0195GB/T 23639-2017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GB/T 23639-20092017-12-0196GB/T24218.16-2017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6部分: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法)2017-12-0197GB/T24218.17-2017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7部分:抗渗水性的测定(喷淋冲击法)2017-12-0198GB/Z 24294.4-2017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第4部分:终端安全防护部分代替: GB/Z24。

国标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国标农历,是一种以中国传统农历为基础的编算系统,用于确定农历日期及相关信息。

它是中国国家标准《农历编算和颁行》(GB/T 33661-2017)的主要内容。

农历编算和颁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农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这个标准中,确定了农历的编算方法、颁行程序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些内容。

农历的编算方法是基于天文学的观测和计算。

通过对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运行轨迹进行观测和分析,可以确定每年的农历月份和日期。

这涉及到天文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但在文章中我们将避免使用数学公式或计算公式来描述。

农历的颁行程序是指农历的发布和传播方式。

按照国标,农历的颁行是由国家天文台负责的,他们会根据农历编算的结果,制定农历的年历和月历,并发布给相关机构和个人。

同时,在颁行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农历的独一性和准确性,避免内容重复出现。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农历编算和颁行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实际案例入手,例如描述国家天文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以及他们如何进行农历观测和计算。

同时,还可以通过描写农历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读者感受到农历对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或故事来展示农历的作用和特点。

例如,描述农历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应用,如春节、中秋节等。

通过描绘人们在农历日期下的庆祝活动和习俗,让读者感受到农历对中国人民文化传统的贡献。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文章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句式的流畅,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来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人类的视角来叙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避免让文章看起来像是机器生成的。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涉及到天文学、数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使文章富有情感和生动性,可以更好地传达农历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避免重复和歧义,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紫金山天文台介绍

紫金山天文台介绍

紫金山天文台位于钟山(紫金山)的第三峰上,海拔250米,始建于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是总部,在青海等地还有同名的其他观测台。

紫金山天文台同时也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

天文台的入口在整个景区的西北角,进门遇岔路,有箭头标识。

先去看看太阳望远镜,在圆顶观测室内。

这是免费的专门给游客看的望远镜,天气好时,能通过它观测太阳。

接着去参观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老旧的观测室前,立着石砌中式牌楼,覆蓝色琉璃瓦,当时造天文台为了发扬“中国”的天文,首先在建筑上就规定必须是中国式的,所以除了观测天空的屋子只能是圆顶,景区的中式建筑特色浓郁。

在旧址的观测室里,有一架1934年从德国进口的600mm反光望远镜,非常大,现已“退役”,仅供游客参观。

然后到古代天文仪器展示区,这是天文台最精华的部分。

有外形类似于地球仪的天球仪,又叫浑天仪,上面嵌满星辰,原物毁于列强侵华,现在看到的是1903年清政府复制的。

有外形像几个行星运动的圆形轨迹互相嵌套的浑仪和简仪,都是明正统年间铸造的。

先别说它们测量天体位置的精细功能,光是托着仪器的龙形雕塑和架子上的云纹,都已经刻画细腻、生动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还能见到靠日影测时间的圭表,清政府于20世纪初复制的测坐标的地平经纬仪。

古代天文仪器边上有名“子午仪”的屋子,里面主要看铜壶滴漏、秤漏、现代航海钟等计时装置。

景区另外还有些图文介绍星座、星云、天文观测,陈列小型望远镜的小展馆。

最后上山顶天堡城遗迹,天堡城是太平天国修筑的要塞,遗迹是看不太出来了,不过山顶视野很好。

这里也有个圆顶观测室,爬到楼顶上的平台,可俯看南京城,往西看是玄武湖;看天文台的视角也很好,适合拍照,能照进比较多的天文台建筑。

特别提示1. 从紫金山索道旁的紫金山人行栈道步行上山,到达紫金山天文台约需30分钟。

2. 紫金山索道中间设紫金山天文台站,终点是头陀岭站。

无论坐到紫金山天文台还是头陀岭,票价一样,单程35元,往返60元,索道运营时间:9:00-16:30。

我国负责历书编算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我国负责历书编算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对每年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成为我国负责历书编算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任务之一,只不过利用现代方法计算已经是即简单又精确了。

本文就自然的几何化——偏心圆模型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问题的历史起源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运动是不均匀的,在新巴比伦王朝时期(前626-前535年)就发明了一种方法来逼近太阳的真实运动。

从新巴比伦的天文学传播到了古希腊,古希腊人很早就认识到四季不等长现象也许就是受新巴比伦人的影响。

公元前432年,两位雅典天文学家墨冬(Meton,生卒年不详)与欧克泰蒙(Euctemon,公元前432年)就已经测量出了四季的长短,即冬至到春分,春分到夏至,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各自的日数,这是对太阳运动速度变化的另外一种认识。

中国人大约在东汉时期就知道了“日行有迟疾”,根据研究,刘洪在乾象历采用的“消息术”就是对“日行有赢缩“的初期探索。

[1]但是,此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对“日行迟疾”的认识没有得到深入,在历法中也似乎没有明确的体现,直到北齐张子信通过海岛观测30年才发现了“日行在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

此后,隋代刘焯在皇极历中立日躔表加以表示。

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是地上寒暑变化的直接原因,这与农牧业生产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早期的文明古国无不重视太阳位置的观测和推算。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从西汉太初改历起,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均采用平气计算,即把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冬至点之间的时间(回归年长)等分为24份,并以冬至点时刻为起点,每个等分点对应一个节气。

到明朝末年,由于引进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开始使用定气计算节气,即将黄道的一周角等分为24份,从冬至时刻起算,每一个等分点对应一个节气点的方法来计算节气。

清顺治二年(1645),以西方天文学为基础的《时宪历》颁布,定气正式代替平气。

定气代替平气使得太阳的位置更加接近实际位置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它不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从而在清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农历 标准

农历 标准

农历标准
农历的标准主要包括年份和月份的计算。

年份的计算采用十干十二支纪年法,其中十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种纪年法以天干地支相配为原则,每60年循环一次。

例如,2024年是甲子年,下一个甲子年将是60年后。

农历的月份长度以朔望月为准,大月有30天,小月有29天。

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得历月的平均长度符合朔望月。

农历把朔的时刻所在的日子定为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朔日(初一日)。

现行的农历版本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计算,执行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每年农历的历谱以《中国天文年历》为基准进行发布。

总的来说,农历的标准确保了农历年份和月份的准确计算,以及农历历谱的规范发布。

斗纲所指---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斗纲所指---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纲所指---⼆⼗四节⽓的由来⼆⼗四节⽓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四节⽓已完全确⽴。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四节⽓订于历法,明确了⼆⼗四节⽓的天⽂位置。

⼆⼗四节⽓是我国祖先长期⽣产实践的产物,它总结了天⽂、⽓象和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季节、寒暑、天⽓的变化,是我国劳动⼈民智慧的结晶。

地球⼀年(365天5时48分46秒)绕太阳公转⼀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年在天空中移动⼀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黄道。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度量。

春分、秋分,黄道和⾚道平⾯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道上,昼夜相等。

夏⾄,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昼最长。

冬⾄,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昼最短。

春分和秋分正处春、秋两季中间,夏⾄和冬⾄正处夏、冬两季中间。

这样⼀年可⽤春分、夏⾄、秋分、冬⾄划分为4段,如将每段再分成6⼩段,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度,每⼩段约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为24⼩段,农历上称太阳在黄道上从0 度起算,每15度为⼀节⽓,全年共有⼆⼗四节⽓。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15度所经历的时⽇称为“⼀个节⽓”。

每年运⾏360度,共经历24个节⽓,每⽉2个。

其中,每⽉第⼀个节⽓为“节⽓”,即:⽴春、惊蛰、清明、⽴夏、芒种、⼩暑、⽴秋、⽩露、寒露、⽴冬、⼤雪和⼩寒等12个节⽓;每⽉的第⼆个节⽓为“中⽓”,即:⾬⽔、春分、⾕⾬、⼩满、夏⾄、⼤暑、处暑、秋分、霜降、⼩雪、冬⾄和⼤寒等12个节⽓。

“节⽓”和“中⽓”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们已经把“节⽓”和“中⽓”统称为“节⽓”。

太阳直射地球⾚道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地球所在太阳黄经分别为春分0°、秋分180°。

从春分0°开始,每15°就是⼀个节⽓,周⽽复始到春分正好360°。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创立背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

始建于1934年建成于1934年9月,位于南京市东南郊风景优美的紫金山上。

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1913年10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亚洲各国观象台台长会议,他们邀请法国教会在上海的观象台代表中国,消息传出,举国哗然,而知识界尤甚。

当时的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发誓建造一座能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天文台,后高鲁转任法国公使,由厦门大学天文系主任余青松接任。

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天文台必须按照中式风格设计,中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屋顶和房檐,但天文观测却需要圆形屋顶,这一棘手的问题被交给杨廷宝领衔的基泰工程司。

最终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风景秀丽的第三峰上。

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观测设备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综合性的天文台,始建时拥有60厘米口径的反射望远镜、20厘米折射望远镜附有15厘米天体照相仪和太阳分光镜等设备,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迁往昆明,其余遭到破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修复了损坏的天文仪器,并先后增置了色球望远镜、定天镜、双筒折射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先进的天文仪器,可以进行恒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与研究,以及对太阳的常规观测,研究太阳的活动规律并作出太阳活动预报。

紫金山天文台还是中国历算的权威机构,负责编算和出版每年的《中国天文年历》、《航海天文历》等历书工作。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1课时《看日历》PPT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1课时《看日历》PPT课件
4,6,9,11月都有30天。 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观察附页1,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
中,你发现了什么?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3年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4年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5年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6年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2009÷4=502……1 2010÷4=502……2 2011÷4=502……3 2012÷4=503
平年 闰年
2013÷4=503……1 2014÷4=503……2 2015÷4=503……3 2016÷4=504
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 29 )天。
变式训练
2.已知1996年是闰年。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
哪些是闰年? 1980年 2002年 1984年 2010年
1998年 1987年 2008年 2012年
分析:从1996开始找起,依次减4找到1996年以前的闰年, 依次加4找到1996年以后的闰年,其余的都是平年。 答:1980年、1984年、2008年、2012年是闰年,
你知道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吗?
探究新知
把附页2中2009~2016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 你发现了什么?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从紫金历到农历的变迁史

从紫金历到农历的变迁史

从紫金历到农历的变迁史《紫金历》是现行农历的历法版本,是指从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直延续至今使用的夏历历法(后改称农历)版本,即现行农历的历法版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沿用民国时采用的西方格里历(现行公历),采用公元纪年法,但是也恢复官方历书中刊载和保留了传统夏历在民间的使用和留存,夏历采用干支纪年,两历并存,保证传统农历文化的延续。

孙中山祭祀明孝陵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中央观象台被裁撤,由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编印每年一本的《国民历》,开始使用东经120度区时,《国民历》没有刊载夏历日期,但是登载了作为天象而保留的朔望两弦和节气的时刻,均采用东经120度平太阳时计算,直到1949年止。

与此同时民间还有大量的清代宣统版的《御定万年书》和民间历算家从1929年起根据《国民历》中的朔望和节气时刻排定的夏历版本(已经属于《紫金历》的夏历历法版本了)流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在使用现行公历(西方格里历)的同时使用公元纪年,并且保留了传统夏历在民间的使用,夏历使用干支纪年法,二历共存.官方颁布的历书中恢复了夏历的刊载,1949年末编写了《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农历通书》,1951年由紫金山天文台(成立于1934年)编写的《中国天文年历》把夏历编入其中,成为《中国天文年历》的一部分,代表官方颁布历书,之后每年发布包含夏历的日历,月历,年历,十年历。

新中国成立大阅兵由于清代宣统版《御定万年书》也流行于民间,编写年代久远, 数据和算法较为陈旧所以和官方的夏历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准确的夏历资料,1959年紫金山天文台出版了《1821--2020年二百年历表》.少量资料表明至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已经使用农历这个名称了,但是并不普遍,一般还是以夏历相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正式改夏历名称为农历,一直沿用到现在。

1984年紫台出版的《新编万年历(修订本)》,直接或间接成为坊间“万年历”的主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1是中国人观天察地、认知自然所创造的时间知识体系,也是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的基本遵循,更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

2022年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大屏幕上逐个闪现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1,从“雨水”开始,最终行至“立春”。

通过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1把倒计时与古诗词以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将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1是阴历还是阳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程卓介绍,人类文明史上产生的历法,基本上可以分为阳历、阴历、阴历三大类。

以四季循环为基础的历法,即回归年,称为公历,比如现在的公历。

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即太阴月的历法,称为阴历。

兼顾回归年和农历月的历法称为阴历,中国传统历法是阴历的典型代表。

“农历是我国现行的传统历法。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

每个农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变化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阴历部分。

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的 1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即回归年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据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史研究部赵雅楠博士介绍,作为农历阳历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按照农历或阳历计算为1或作为计算九、夏令时、春会、秋会等时间点的基准。

例如,人们习惯于从冬至或冬至的第二天开始数九,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夏天的开始。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任王克超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历法采用的回归年周期为365.25天,宋历更精确到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回归年周期相同,但比公历的行使时间早了300多年。

2000多年来,中国历法从未停止计算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算1。

农历就是阴历的意思吗

农历就是阴历的意思吗

农历就是阴历的意思吗
农历和阴历不是一个意思。

农历,其基础历法规则经历多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1970年以来一直延续至今。

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种历法。

农历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其实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

每个农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变化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阴历部分。

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即回归年周期,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

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与干支历中二十四节气结合形成了农历(汉历),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

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古历、汉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近现代使用的农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阴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绕日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国标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国标农历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编算和颁行的标准,它是根据天文
观测和历法计算而成的一种历法体系。

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是一
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天文观测、历法计算、历法规定等多个方面
的知识和技术。

首先,国标农历的编算需要进行天文观测,包括对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观测和记录。

通过这些观测数据,可以计算出农历的
月相、节气等重要信息,为编制农历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次,国标农历的编算还需要进行历法计算,包括对历法规则、月相规律、节气规律等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推演。

历法计算是国标农
历编算的核心内容,它需要借助数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
复杂的计算和推演。

最后,国标农历的编算还需要进行历法规定,包括对农历的命名、规定、颁行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和制定。

历法规定是国标农历编
算的重要环节,它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实际应用和传统习俗,制定出
符合实际需要的农历规定。

总的来说,国标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进行细致的观测、计算和规定。

国标农历作为中国传统的历法体系,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习
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编算和颁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助于保护
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023年虎年为什么只有355天

2023年虎年为什么只有355天

2023年虎年为什么只有355天关于2023年虎年为什么只有355天农历年平年包含12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约29.53天,所以农历平年长度约354天。

农历闰年则多了一个闰月,也就包含了13个农历月,长度约384天。

比方,2023农历庚子鼠年是闰年,包含一个“闰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而2023农历虎年是平年,没有闰月,长度就只有355天。

农历为什么要设闰月?由于古人要协调朔望月周期和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即回来年周期之间的“时差”。

回来年周期约365.24天,比农历平年多了约11天。

所以要设置闰月,使得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来年相等。

这样,农历月既能反映月亮圆缺改变,又能和四季改变相符,表达了古人的才智。

一般农历一年有多少天?农历年平年包含12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约29.53天,所以农历平年长度约354天。

为什么虎年没有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去哪儿了?这还得从农历月的编算说起。

原来,公历的一个月,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2月只有28-29天。

而农历,也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

这是由于农历是依据月亮的圆缺改变来编算的,在天文学中被称为“朔望月”。

依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是朔日。

从“朔”到“望”,再到下一个“朔”,一个周期约29.53天,所以计算出来的农历月天数或者是小月29天,或者是大月30天。

而今年的腊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因此也就没有大年三十了。

事实上,腊月遇上小月的时候并不少,大年三十不见的几率也不算太低。

进入2000年以后,2000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都没有大年三十。

没有大年三十的日子其实并不少见,有时候还会连续消失,比方从2025年开头,始终到2029年,连续五年也都不会有大年三十了。

2023虎年放假时间支配简介〔元旦〕1月1日——1月3日,无调休,共3天春节1月31日——2月6日,1月29日(周六)、1月30日(周日)上班,共7天〔清明〕节4月3日——4月5日,4月2日(周六)上班,共3天劳动节4月30日——5月4日,4月24日(周日)、5月7日(周六)上班,共5天〔端午节〕6月3日——6月5日,无调休,共3天〔中秋节〕9月10日——9月12日,无调休,共3天〔国庆节〕10月1日——10月7日,10月8日(周六)、10月9日(周日)上班,共7天2023年虎年新年春联1、上联:福星永照平安宅下联:好景常临康乐家横批:叁阳开泰2、上联:福门鸿运连年盛下联:宝地财源逐日增横批:鸟语花香3、上联:时来运转家兴盛下联:心想事成业盛昌横批:四季兴隆4、上联:生意兴隆增百福下联:财源广进纳千祥横批:叁阳启祥5、上联:平安即是全家福下联:和气能生四季财横批:祥光满眼6、上联:喜借春风传吉语下联:笑看大地起宏图横批:华宅生辉7、上联:一年福运随春到下联:四季财源与日增横批:华灯飞彩8、上联:吉宅迎春增吉利下联:新年创业展新姿横批:满门生辉9、上联:万里鹏程平地起下联:四时鸿运顺心来横批:春风浩荡10、上联:生意兴隆如旭日下联:财源茂密似春潮横批:风和日丽11、上联:庆佳节福旺财旺下联:贺新春家兴业兴横批:盛世新春12、上联:喜今年百般如意下联:看明岁万事亨通横批:春和景秀13、上联:好运当头皆事顺下联:新春及第遍花香横批:和气致祥14、上联:一门福气随心至下联:千里春风顺意来横批:瑞气盈门15、上联:吉宅迎春增富贵下联:新年创业展鸿图横批:门迎百福16、上联:叁星在户财源广下联:五福临门家道兴横批:旭日辉春17、上联:新春临宅家兴盛下联:鸿福盈堂业顺昌横批:竹报平安18、上联:门迎百福人财旺下联:户纳千祥阖家欢横批:天地同春19、上联:春到堂前添瑞气下联:辉盈庭内起祥云横批:万福频臻20、上联:迎新春八方进宝下联:逢盛世四季招财横批:气象万千。

二十四节气:不知四时,失国之基

二十四节气:不知四时,失国之基

二十四节气:不知四时,失国之基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49期古人观察太阳运动形成的节气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介绍,古代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有初一、十五。

而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是古人根据太阳的周年运动来制定的。

古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的运动、不同的位置,按照太阳的平黄经,每隔15度划一个节气,形成二十四节气。

每次迎来节气都会精确到几分几秒,张旸介绍,这个推算是紫金山天文台做的。

“每年的天文年鉴里,专家会根据太阳黄道运动,推算出新一年的历法。

”他表示,这是中国古代天文的特殊历法,由此形成了对气候、民俗、生产、生活、精神信仰等一系列体系,是世界独有的文化遗产。

也正是因为这,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与农业关系密切,具有广泛适应性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不违农时”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

不仅如此,“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就连国家政治生活、封建帝王执政,也都要依时而动,这样才能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

在中华文明早期,黄河流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的中心。

因此,二十四节气也主要是以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物候以及农业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上也可看出古人对于农业环境变化的关切,看出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黄河流域一般多见春旱,因此在春季之中,先后出现了雨水、谷雨的节气,体现了春耕春种时节,人们对于春雨的企盼。

而到了初夏,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反过来需要进行防洪防涝的水利工程,于是在立夏之后,安排了一个带有警示性质的小满,意思是此时河湖陂塘开始涨水,出现“小满”了,要注意加固堤坝,防止大满时发生洪涝灾害。

因此,农谚说:“小满小满,固堤厚坝忙到晚。

”夏秋之际,天多暑热,出现三暑(小、大暑和处暑)并连的节气。

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紫金山天文台

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紫金山天文台

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紫金山天文台《农历的编算和颁行》Calcul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起草工作组二〇一五年九月项目名称: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计划编号:20142522-T-491项目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项目负责人:成灼项目主管部门和归口单位:中国科学院目录1 目的意义 (3)2 任务来源 (3)3 编制过程 (4)3.1 预研阶段 (4)3.2 立项阶段 (4)3.3 起草阶段 (4)4 标准编制的原则 (6)5 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和主要技术指标 (6)5.1 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6)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5.3 术语和定义 (7)5.4 农历的编排规则 (7)5.5 农历的计算模型和精度 (8)5.6 农历的表示方法 (8)5.7 农历的颁行办法 (9)6 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性 (9)7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0)8 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建议 (10)9 对贯彻标准的建议 (11)1目的意义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华夏文化渊源,目前不仅仍是我国正式行使的历法之一,而且也为全球华人普遍使用,因此农历在传承华夏文化、维系华人世界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同时,农历作为特殊的阴阳历,既能够反映季节、农时和物候特征,又能够反映夜晚能见度和潮汐大小等,这使得农历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渔业生产、防汛抗洪、航海实践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各种日历产品包括历书、台历、挂历、网络日历、手机日历之间存在日期编排不一致、节气时间不一致、甚至重要传统节日日期不一致等问题,这引起了公众的困惑,大量的咨询电话、人民来信和媒体采访就形形色色的农历日历的差异提出了质疑,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工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

中科院紫金山的历算错误及其它

中科院紫金山的历算错误及其它

中科院紫金山的历算错误及其它多年来,每逢农历新年,就发生两个争论:立春节气是不是农历新年到来,节气历算是不是正确。

到这次争论,前一个问题似乎获解:农历新年开始不是立春、而是正月初一。

可后一个问题还是没解,主管国家历法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民间历算结果很不相同,就此,官媒说要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为准。

譬如,就雨水节气的历算:紫金山天文台的历算结果:“2015年2月19日 7时50分,雨水”。

民间农历历算结果:雨水起始:甲午年12月29,时辰甲子;相当于公历2015-02-17。

两者相差约两天。

哪个对、哪个错?那是紫金山天文台搞错了,错在其基本概念和测算方位。

来看看紫金山天文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官方媒体的关于农历历算的相关说明,足够说明他们错在何处::立春不只是一个日子,而是精确到秒的一个时刻,比如今年的立春,其阳历时刻是2015年2月4日11点58分27秒。

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约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

:干支纪法就是把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而又不重复地一对一搭配起来。

这样周而复始搭配成六十对,叫六十甲子。

:黄道十二宫,又称“十二宫”。

古代巴比伦天文学家为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黄道分为十二段,每段为一宫。

隋代传入中国。

(摘录完)。

就上述文字,我向紫金山天文台提了有些“玄机”的两个问题:问一:“今年立春,阳历时刻是2015年2月4日11点58分27秒”,是否为该节气开始?问二:天干10和地支12、不重复搭配总数是10x12=120,为啥只有60对即六十甲子?就问一,紫金山天文台始终不肯答复“是”或“否”。

就问二,其答复说:“天干地支,10:12,第一轮余2,您自己排一下就清楚了。

”。

紫金山天文台错在何处?一错:一个节气不是“一个日子”或“精确到秒的一个时刻”,而是一段圆周长度。

二十四节气是黄道圆周的周期表达,理论为360度;平均每节气长度为15度、每度相当约一天,故每节气长度相当约15天。

阴历是快的还是慢的月份(农历和阴历怎么分清)

阴历是快的还是慢的月份(农历和阴历怎么分清)

阴历是快的还是慢的月份(农历和阴历怎么分清)阴历是快的还是慢的月份慢农历是我bai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du、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

农历zhi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dao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以农历(夏历)为基础,融合阳历的历法。

所以严格来说,中国农历不应该叫阴历,而应该叫阴阳合历。

在天文学中,农历主要是指按照月相周期排列的历法,其中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以太阳为基准,实际月亮运行一周以上)。

)是一月,即以月亮为确定历月基础的历法,一年十二个历月。

从古代的干支时代到清末阳历的启用,历史上多次修订,中国历史上共有102种以上的历法,对中国文化和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干支历(照)、夏历、商历(阴历)、周历、西汉的历、三通历、隋帝历、唐代的大衍历等,虽然有些历法没有正式使用,农历和阴历怎么分清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

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

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阳历是快的还是慢的农历是慢的那个,农历往往比阳历慢一个月左右。

农历是以阴历(夏历)为基础的,因为阴历是以月相的变化为基础的,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所以夏历中四季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但夏历能反映潮汐现象,是古代指导海上活动的指南。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

详细说明农历的发展简史: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官历(照片)、夏历、商历(阴历)、周历、西汉的太初历、三通历、隋朝的皇帝历、唐代的大衍历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农历编算的依据是太阳和月球的预报位置以及一定的日期编排规则, 因 此太阳和月球位置预报精度的差异、 编排规则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农历日期的编 排结果;而农历发布和发行管理规定的缺失, 又会进一步导致因为自行编算或辗 转复制而内容错误的农历日历公开发行给社会带来的混乱。 因此为了保证农历编 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并有效维护农历作为国家历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有必要 规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工作,制定国家标准。
2
1 目的意义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的结晶, 具有悠久的华夏文化渊源, 目前不仅仍是我国 正式行使的历法之一,而且也为全球华人普遍使用,因此农历在传承华夏文化、 维系华人世界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农历作为特殊的阴阳历, 既能够反映季节、 农时和物候特征, 又能够反映夜晚能见度和潮汐大小等, 这使 得农历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渔业生产、防汛抗洪、航海实践等方面也有着广 泛的实用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各种日历产品包括历书、台历、挂历、网络日历、手机日 历之间存在日期编排不一致、 节气时间不一致、 甚至重要传统节日日期不一致等 问题,这引起了公众的困惑, 大量的咨询电话、 人民来信和媒体采访就形形色色 的农历日历的差异提出了质疑, 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在 于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工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
2 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4 年 12 月 23 日下达的《国家标准委 关于下达 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标委综合 [2014]89 号),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获得批准成为 2014 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项目编 号为 20142522-T-491,由中国科学院归口管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承担起 草工作。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1 目的意义 .........................................................................................3... 2 任务来源 .........................................................................................3... 3 编制过程 .........................................................................................4...
3.1 预研阶段 .................................................................................4.. 3.2 立项阶段 .................................................................................4.. 3.3 起草阶段 .................................................................................4.. 4 标准编制的原则 ..............................................................................6.. 5 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和主要技术指标 ...................................6. 5.1 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6..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 5.3 术语和定义 .............................................................................7.. 5.4 农历的编排规则 .....................................................................7.. 5.5 农历的计算模型和精度 ..........................................................8. 5.6 农历的表示方法 .....................................................................8.. 5.7 农历的颁行办法 .....................................................................9.. 6 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性 ...............................................9. 7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0 8 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的建议 .................................................1.0 9 对贯彻标准的建议 ........................................................................1..1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Calcul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起草工作组 二〇一五年九月
项目名称: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计划编号: 20142522-T-491 项目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项目负责人:成灼 项目主管部门和归口单位:中国科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