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 (2)
【高中语文】我心归去ppt精品课件27
![【高中语文】我心归去ppt精品课件27](https://img.taocdn.com/s3/m/4ea481226edb6f1aff001fc3.png)
文本研习
“家” 心情 奢华雅静
寂寞 孤独 空虚 发疯
体会重点语句
“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 “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 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悬崖”“深谷”的感慨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
文本研习
故乡 贫瘠脏乱 心情 幸福 亲切 激动
寂寞
异 乡 故 乡
尽 管
雅静奢华
பைடு நூலகம்空虚
亲人、过去
发疯
血、泪、汗水 幸福
虽 然
贫瘠脏乱
亲切
激动
我 心 归 去
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 所提供的的信息加以概括。(不超过40个字)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 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 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 的超豪华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 的房子。”富翁说。 家不是财富多寡和住宅奢简的代名词(或标志) 2、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 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 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第 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家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 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 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的《故乡》
对故乡的失望含有期望她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 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 自内心的爱,正是这种滴血的失望,才能引发有价 值的物质和精神的创造
多情的土地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踏过的路径上 阵阵花香鸟语 我耕耘过的田野上 一层层金黄翠绿 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 这河叉山脊 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时时都吸吮着 大地母亲的乳汁 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 我轻轻地走过这山路小溪 这山路小溪 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 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我深深地爱着你 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 土地,土地......
liang《我心归去》ppt
![liang《我心归去》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460374284ac850ac024253.png)
)yáo )
悲怆( o
)
lào
雄浑 liáo
眷顾 (
)
矫饰精品(课件
) 麦穗
解题 心从哪里归向何方
异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故乡
中国 湖南
精品课件
整体感知
❖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脉络是如何展开 的?
第一部分(1-4)写自己在法国圣·纳塞尔访问时的情形和感 慨 第二部分(5-9)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 念的思考
韩 少 功
一幢( zhuàng ) 别墅(shù ) 钥匙y(ào shi )
囚禁( Qiú jìn ) 无处逃遁(dùn ) 惦念diàn
(
)
Yì yì
m
sū
熠熠闪光(
(
) mì
) 模样( ú
) 繁华酥骨
guǐ
pō
静谧( jí ) 湖泊( chuàng)
幽深奇诡hún
(
ju) àn
jiǎ
suì
贫瘠(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对比手法和排比手法的运 用。 2.学习作者把说理蕴于形象之中的写 法,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3.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了 解故乡的人文内涵。
难耐的冷清、虚空、让人发疯
还有其他原因吗?
归乡原因之一
精品课件
(1)“这个城市不属于你,······这里的一
我心归去
![我心归去](https://img.taocdn.com/s3/m/a7ff7235bcd126fff7050b82.png)
讨论:文章二、三两段文字的前 后都以第一人称来写,那么,这 两段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写?有 何表达作用? 使用第二人称,似乎和读者 在面对面地交谈,拉近了与读者 的距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 得更充分,更鲜明,更容易激起 读者的共鸣。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国外 环境很优美?
第6小节:
①繁华酥骨的都会 ②静谧侵肌的湖泊
③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④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作者有没有对故乡进行评价?
故乡贫瘠而脏乱 具体描绘:
①浮粪四溢的墟场 ②拥挤不堪的车厢
③阴沉连日的雨季
他 优美 乡 风雅
故 乡
繁华酥骨 静谧侵肌 幽深奇诡 浮粪四溢 拥挤不堪 阴沉连日
对比
贫瘠 脏乱
问题:既然故乡是贫瘠而脏 乱的,为什么仍使作者感到亲切 感动?请研读7-9段,分别用 三句话帮作者回答. ①故乡构成了我们的生命 ②故乡寄托着我们的期望 ③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
一幢( zhuànɡ ) 别墅( shù ) n) 囚禁( Qiú jì
钥匙(yào shi )
无处逃遁( dùn )
惦念( diàn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熠熠闪光( Yìyì ) 模样( mú ) 繁华酥骨( sū )
静谧( mì ) 贫瘠 ( jí ) 湖泊 ( pō ) 幽深奇诡( guǐ 雄浑( hún ) )
家是什么?
下 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 所提供的的信息加以概括。(不超过40个字)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 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 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 着富翁的超豪华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 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 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 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 ,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我心归去韩少功
![我心归去韩少功](https://img.taocdn.com/s3/m/402f1ed8551810a6f5248656.png)
浮粪四溢的墟场
拥挤不堪的车厢 阴沉连日的雨季
贫瘠和脏乱
思考四:
作者的故乡贫瘠、脏乱,让作者感到失 望,作者为何想“归去”?故乡有什么 值得他回忆留恋的?他与其他地方有什 么本质不同呢? (请在7-9节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点评)
故乡: 有亲人、过去 故乡让人感到亲切、温馨和激动 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有我的血、泪和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故乡有我们的付出
由此可见,家不是财富多寡和住宅 奢简的代名词,家意味着亲情、温 馨和关爱。
思考三:
1、如果把亲人也带到法国,“心” 是不是就不归去了呢? 不是。因为还有对故乡的思念,亲 人可以带到法国,但故乡无法带走。 2、作者的故乡是怎样的?来自乡的景象没有有:
繁华酥骨的都会 静谧侵肌的湖泊 幽深奇诡的城堡 融化思绪的大森林
我心归去
韩少功
作家韩少功在90年代曾随考 察团赴法国访问考察,在异国的 短短一个月里,他深深体验到从 未有过的空虚与孤独,思乡之情 异常浓烈,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感 受,写成一组散文,总题为“访 法散记”,本文即为其中的一篇 。
背 景 回 放
3
韩少功(1953~ ),湖南长 沙人,有长篇小说《________》 《暗示》等,中篇小说《月兰》 《__________》《空城》等,译 著有《________》《惶然录》。 作品多次获奖,并被译成英、法 、意、日等多种文字,2000年他 的作品集《__________》被法国 读者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好书 之一”。2002年4月,他获得法国 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 勋章”。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 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拥有故乡 的人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对故乡的这种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 心里,这是一种一触即发的情感。无论走 得多远,游子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
我心归去上课
![我心归去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edd2222383c4bb4cf7ecd188.png)
(2)第8段“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 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 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 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 谣。”
作者反复提及对故乡的失望是真的失望吗,为什么?
强调人对故乡的“失望” 人不会对故乡真正 失望。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 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 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1、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写此文时身在 何处?他的心去了哪里? 2、作者身在异乡,心却要回归故乡,法国的生活 条件不好吗?他在法国居住条件怎样?
3、他在法国的心情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词概括。
4、作者是如何渲染这种感觉的?
研习5~6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他在异乡感到清冷、空虚、发疯,那么他思 念的故乡是什么样的?对于这样的故乡,作者又 是什么感受呢? 2、让作者惦念的,感到亲切、激动的是故乡的 什么呢?
家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我心归去
我心归去
韩少功韩少功
正字正音
别墅(shù) 静谧(mì ) 贫瘠( jí) 草坂(băn) 奇诡(guĭ) 悲怆(chuàng) 眷顾(juàn) 逃遁(dùn) 潦倒(liáo) 矫饰(jiăo) 熠熠(yì ) 模样(mú)
问题探讨:阅读1~4段,回答下列问题。
讨
论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屡遭贬谪, 远离故土,但他却欣然吟咏“此心安 处是吾乡”。苏轼背井离乡却心安于 他乡,韩少功身处异地却心归故园, 这两者相矛盾吗?
(1)第7段中“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 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 着悲伤。”怎么理解?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 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自己在这里成长、奋 斗、耕耘,曾经有过苦难、挫折、拼搏。
《我心归去》教案
![《我心归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417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9.png)
《我心归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心归去》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把握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文学特点。
(3)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面对困难的态度。
(3)培养学生对家庭、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心归去》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文学特点。
3. 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心归去》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
(3)掌握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寓意。
(2)分析并解读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学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心归去》。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引发对文学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课文《我心归去》的作者和背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3)小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3. 写作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文学特点。
(2)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尝试运用类似的表达手法。
4. 人物形象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5. 情感态度引导:(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感和寓意。
(2)学生分享对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评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中学联盟]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专题《我心归去》(2)
![[中学联盟]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专题《我心归去》(2)](https://img.taocdn.com/s3/m/2f36e5fdf90f76c661371af4.png)
唐诗中表现家园之思的名句
13、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zxxk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送别》)
1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古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15、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春夕》)
16、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杜牧《题齐安城楼》)
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8、日幕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吴融《金桥感事》)
唐诗中表现家园之思的名句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11、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二首》) 12、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杜牧《秋浦途中》)
——(武元衡《春兴》)
2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唐诗中表现家园之思的名句
28、复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或兄弟》) 30、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悉。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熠( yì )熠
墟( xū
)场
n 囚禁( jì
)
矫( jiăo )饰
纳( nà )塞( sài )尔
预习检查
1、概莫能外:
词 义
2、熠熠闪光:
3、惦念: 4、贫瘠:
体会重点语句
作者在法国的心情如何?哪些段落中的哪些语句可 以让你感受作者的这种心情?
第2、3节:冷清难耐,空虚、无聊、孤独、令人发疯
浙江省高考语文冲刺复习:韩少功《我心归去》教学公开课课件及学习重点
![浙江省高考语文冲刺复习:韩少功《我心归去》教学公开课课件及学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128ee984868762caaed5c8.png)
异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 静的深谷,不,连深谷都不是”
“你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
乡 究”
深
入 故事一:
探
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 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
究 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
: 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
什
么 ?
家不是财富多寡、地位高低的标志 家意味着亲情、关爱和付出
人可以另外选择居地,但没法 重新选择生命之源,即便这里有许 多你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便这块土 地曾经被太多的人口和太多的灾难 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如同一 张磨损日久的黑白照片。你没法重 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隐藏着你 的容貌,身上散发出你熟悉的气息, 就埋藏在这张黑白照片里。
心归 我去
韩少功
江苏省仪征中学 施宇琼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长沙人。有
作 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 诱惑》、《空城》、《谋杀》,长篇 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
者 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 》。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
简 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 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2000年, 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
国
的引
旅
人 入
游胜
静谧侵肌的湖泊 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
的大森林
景
区
:
“
故 乡 :
望贫 ”瘠
而 脏 乱 厢 阴沉连日的雨季
文
本
“人在异乡”
研
与“心归故乡”的 不同感受。
习
二
我心归去高中语文教案
![我心归去高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59d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7.png)
我心归去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式和语法结构。
2. 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文学鉴赏: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和描写技巧。
4.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和描写技巧,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4.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翻译的准确性。
2. 学生对文章结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和描写技巧的鉴赏能力。
4. 学生写作练习的创意程度和表达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我心归去》2. 字典、词典等辅助工具书3. 写作纸张和文具4. 教学多媒体设备(可选)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我心归去》2. 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4. 写作纸张和文具5. 学生评价表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3. 文章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文学鉴赏: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和描写技巧。
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我心归去阅读理解中考练习题
![我心归去阅读理解中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f8d394941ea76e58fa0468.png)
我心归去韩少功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
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
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
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
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
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
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
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
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
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2024年鲁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72
![2024年鲁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72](https://img.taocdn.com/s3/m/347279a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1.png)
2024年鲁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17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籽油及调和油均已做了标识,今后农业部将借鉴国外标识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B. 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的距离远,对人体健康、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C. 美媒称,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成为首位参观人民解放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外国人,但中国军事高官对美国航母并不陌生D. 尽管仍持谨慎态度,但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利益攸关者”,并认为中国参与重大事务的国际协调,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也意味着必须得承担更多国际责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教育为立国之本,也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根基,优化农村特殊教育和贫困残疾人家庭教育救助力度已是当务之急B. 飞机启动看似简单,个别飞机还具备一键起飞的功能,但由于飞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必须认真C. 天津滨海新区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围绕六中全会等内容为中心,制作系列微电影和动画片,在网上广泛传播D.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的精神血脉,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既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需要薪尽火传、代代守护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不单是诗人,就是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我也一定会感到一种____的深情B. 先生____,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C. 父亲去世后,他悲痛无比,经常伫立在父亲的坟前,吟咏诗句,____D. 商业地产对淘金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投资购买底层商铺成为时下地产市场最热的行为.底层商铺____,专家细分类型教您如何投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我心归去》课件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我心归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e6eab971fe910ef12df8cf.png)
泊、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融化所 有思绪的大森林。 故乡是:
贫瘠而脏乱的
最后,作者描写了故乡具体的意象——小径、 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给读者勾勒出 “故乡的小路正走来我最亲近的人,月夜下 忘了回家的小羊还没有找到了回家的路,犁 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样一幅细腻优美 感伤的画面。
思考
情感体验
局部读析
读1——4节,同学们结合“对话 栏”中揭示的作者的感慨,找出 并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作者感慨的 句子。
1、法国物质环境十分优裕。 2、时时刻刻的陌生感 3、寂寞、孤独、空虚、无聊
读中悟写
• 第一层(5—6节):写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
请思考
无后限,思作念者将“_____”这一文故化乡概念赋 予了独特的含义,使文章的主旨得以
深化.
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旅居法 国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对祖国、 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第一部分(1—4段):作者旅居法国
时的情形与感受。
我
心
(5、6)思念家乡的
归
具体表现
去 第二部分(5—9):(7—9)对“故乡”描写
请你尝试
如果让你写思乡的文章,你会选 择哪些场景或者哪些意象去描写?
合作探究
• 第二层(7—9节)写作者对家的思考与理解。
作者对家的理解: 故乡不只是出生地,故乡是生命的 一部分,有你的血、泪、汗水。故 乡的美中含悲,故乡意味着我们的 付出。
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 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 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 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 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江苏省苏教版高一第二单元教案:第3专题 我心归去
![江苏省苏教版高一第二单元教案:第3专题 我心归去](https://img.taocdn.com/s3/m/5f75456c33687e21af45a963.png)
我心归去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 通过诵读,揣摩并理解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3. 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资料卡片1.作家作品韩少功,生于1953年,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作家。
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
在以韩少功为代表的一批“寻根文学”倡导者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规范”和“不规范”之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更多需要肯定和弘扬的是“不规范”的、存在于野史、传说、边地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的文化精华;而对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被体制化了的“规范”文化,则持拒斥、否定、批判的态度。
中篇小说《爸爸爸》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
作品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通过对他的刻画,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爸爸爸》等作品以强烈的“寻根”意识,探寻文化规范对自由生命的制约,考问“规范”状态下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由起源向末日退化的形态,从中发掘出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也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批判。
《爸爸爸》等作品也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1996年韩少功发表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小说独特的构思和深刻的内涵使韩少功再次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
2.背景介绍韩少功访问法国圣·纳塞尔市,一个人身在异国他乡,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熟悉的人群,离开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了自己的故土,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归国之后,韩少功将自己在国外那种孤独而又思念故土亲人的独特感受连缀成文,写下了一组散文,总题为“访法散记”,本文是其中一篇。
知识梳理1. 重点字音、字形填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我心归去》教案(本站论坛帖) 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教案(本站论坛帖)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63d1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1.png)
《我心归去》教案(前五个章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心归去》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达手法等。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回报家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心归去》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达手法等。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运用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达手法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4. 写作实践法:锻炼写作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心归去》相关资料。
2. 课件: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3. 投影仪:展示课件,便于学生观看。
4. 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我心归去》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对自己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记出生词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3. 讲解与分析(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表达手法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第三专题第二课 我心归去
![第三专题第二课 我心归去](https://img.taocdn.com/s3/m/ea55e41e0b4e767f5acfce24.png)
探究二:提炼概括 3.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一句话 概括作者对“故乡”的理解。 故乡是长期居住过、艰辛劳动过、奉献 过(付出过)的地方。 【思路点拨】选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再作出 修改。
探究三:鉴赏评价 1.文章二、三两段文字的前后都以第二人称来写,那么, 这两段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写?有何作用? 使用第二人称,似乎和读者在面对面地交谈,拉近 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 鲜明,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 【点拨】各种人称的表达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有拟人化效 果。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预习情况反馈
1.优胜小组 2.优秀个人 3.存在问题 4.本节课突破重点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请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3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 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1. 作者身在异国他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2.为什么“我心”要偷偷“归去”呢? 3.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整理巩固
要求:整理巩固探究问题 落实基础知识 梳理小结所学内容
当堂检测
• 要求:自主思考,独立完成。 • 答案:见教师用书。
课堂评价
学科班长:1.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 2.评出优秀小组和个人
课后完成训练学案并整理巩固
探究三:鉴赏评价
2.阅读第六段,思考本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 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将故乡同异国他乡的旅 游胜地进行比较,更鲜明突出地表明故乡因它记录了 我们的成长,从而令我们魂牵梦绕。 3.作者是怎样围绕思乡这条线索组织文章的? 第一段:交代情感的缘起。 第二、三段:表现自己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寂寞。 第四至八段:直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及这种情感的 深层内涵。 第九段:总结全文,照应文题,升华主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3专题 《我心归去》教案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3专题 《我心归去》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8966c3e763231126edb118b.png)
《我心归去》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研习文本,体会出作者的家园之思和家园的文化内涵。
2、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品味和揣摩富于哲理的语言。
3、能拓展、联类相同题材的资料,对课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阅读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获得自己对故乡内涵的解读。
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中国,因为他真切地表达了对祖国无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歌里这样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国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我的家乡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我儿时的玩伴几乎有一半去了外国。
他们在法国或意大利或西班牙,过着或荣华富贵或落魄潦倒的生活,不知他们有没出现过或暂时闪现过“我心归去”的念头?韩少功说“我心归去”,希望我这些儿时的玩伴们,希望那些在异国他乡流浪的游子们,在面对他乡湛蓝的天空时,也会怀想起故乡温柔的月亮。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韩少功的《我心归去》。
二、作者简介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
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
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三、文本研习1、“异乡”与“故乡”的具体情状法国:居住条件非常优越“一幢雅静的别墅”(雅静)“两层楼,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大)“蓝海,绿公园”(环境优美)异国的旅游景区:引人入胜繁华酥骨的都会静谧侵肌的湖泊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贫瘠而脏乱”“失望”浮粪四溢的墟场拥挤不堪的车厢阴沉连日的雨季2、“人在异乡”与“心归故乡”的不同感受。
《我心归去》的教案设计
![《我心归去》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1790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8.png)
《我心归去》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我心归去》是一篇描绘作者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的散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锻炼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学会珍惜眼前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概述本文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期在故乡的生活,描绘了故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自己与故乡的深厚感情。
文章以作者的心灵成长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字词解析(1)生字词:眷恋、憧憬、恍若、的前提、心驰神往等。
(2)重点词语:眷恋:深切地爱着。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2.3 句子解析(1)示例:“故乡的山水,总是让人陶醉。
”解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2.4 段落解析(1)第1段:引出本文的主题——对故乡的眷恋。
(2)第2-4段: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3)第5-7段:回忆童年时期在故乡的生活。
(4)第8-10段: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课堂活动设计3.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2 讨论活动分组讨论:同学们认为故乡的哪些特点最令自己怀念?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3.3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故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故乡 意味着我们的付出 —— 它 与出生地不是 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 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 —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 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 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 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 量幸福。
答:第一段从多个角度写了别墅的 美好,与下文下浓浓的思乡之情形 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做了铺垫。
思考二
第二段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客居巴黎 居所的冷清寂寞的?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答:运用了比喻、夸张和细节描写。 写居所环境的冷清和自己的寂寞孤 独,与上一段形成鲜明对比,交代 了作者心归故乡的原因之一,为下 文作铺垫。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评点
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
评点,一般用来记录读者在阅 读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 评价和质疑。
文本研习与评点
1、如何理解“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 水”?
答:有曾经的苦难,挫折,拼 搏。不是每个人都在故乡留下 血、泪和汗水的。
2、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 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 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 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 一步,感受过初次的激动,结识 了最初的朋友,启迪了你的智慧之窗。故 乡就是你的母亲,她教过你,呵护过你, 好好研究你的故乡吧,认认真真地研究她 的每条街道和她的居民吧。
——[意大利]阿米琪斯《马路文明》
写一写,读一读
家是什么?
请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悟。要求 用上恰当的修辞。
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 留下自己的脚印,故乡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 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不可割舍的珍惜。
思考与探究
1、作者认为的“故乡”到底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与故乡是怎样一种关系 ?
“故乡”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心 灵皈依之所。 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 灵回归的无限幸福,人只有对故乡付 出艰辛劳动,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 故乡。
关于故园之思的诗文
1. 2.
3.
4. 5. 6. 7. 8.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是你多年生活的地方。你曾在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思路是怎 样的?
一(1—4)节,写自己客居巴黎的孤独、寂寞和无助之感。 二(5—6)节,写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7—9)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深刻思考。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思念故乡,热爱故乡。
思考一
文章第一段作者写在法国的生活环境的 美好,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我心归去
我心归去
韩少功
韩少功
学习目标
1、了解韩少功,理解文中关
键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 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 国的情感。
作者:韩少功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有小说集《
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 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 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 承受之轻》、《惶然录》。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 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 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 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 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 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探究深化:
读《乡土情结》,看看柯灵是怎样
理解“乡土情结”的?说一说新时 代青年应该怎样热爱故乡、热爱祖 国?
作 业
1、整理掌握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语。 2、随笔写作,写写自己对故乡 的热爱。 2、预习《江南的冬景》。
划线句子反复提及对故乡的“失望”是 真的失望吗? 是什么意思?
不是。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源于作者对故 乡深切的热爱。是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人不 会对故乡真正失望。对故乡的失望含有期望故乡 更美好的意思。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 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才能让故乡在物质和精神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