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和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打印

合集下载

二叉树的遍历和应用

二叉树的遍历和应用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的遍历和应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3年5月29日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I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II)第一章需求分析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任务概述 (3)1.3课程设计内容 (3)第二章概要设计 (5)2.1设计思想 (5)2.2二叉树的遍历 (5)2.3运行界面设计 (6)第三章详细设计 (7)3.1二叉树的生成 (7)3.2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7)3.3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8)3.4二叉树的后续遍历 (8)3.5主程序的设计 (8)第四章测试分析 (11)4.1二叉树的建立 (11)4.2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11)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12)附录:程序代码 (1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结构(二叉树遍历)——说课

数据结构(二叉树遍历)——说课

5 教学方法分析
教法
1、讲授法 2、讲解演示法 3、讨论法
学法
1、边学边练 2、举一反三,自主学习法
6 教学过程分析
1 导入
2 讲授
3 练习
4 拓展

方案: • 旧知识回顾 • 提出如何遍历
二叉树的问题
意义: 采用任务驱动 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为新课的学习 埋下伏笔。
方案:
方案:
• 分散重难点,分 层次教学,逐步 递进。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第三节 遍历二叉树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数据结构(C语言版)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方法分析 6. 教学过程分析
1 教材分析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严蔚敏和吴伟民主编。 第六章第三节内容“遍历二叉树”。 重点介绍了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 进行典型例题 的操作
• 学会一种遍历后,
找学生讲解,教
师配合演示,导
出后两种方法。 意义:
意义:
使学生充分体验 研究性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研究思
强化对遍历二 叉树遍历的三 种方法的运用 和操作。
维与能力。
方案:
• 分组讨论: 给出先序、中 序序列,还原 一棵二叉树。
意义:
用综合问题, 巩固所学知识, 多个细节思考 可以训练学生 的发散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7 板书设计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6.3.1 遍历二叉树
一、遍历二叉树的含义: 每个节点被访问一次且仅一次
二、方法: 1、先序遍历:根 左 右 2、中序遍历:左 根 右 3、后序遍历:左 右 根
三、习题
1、
+/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

课题二叉树的遍历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叉树三种遍历的遍历原则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分析、讲授和实践探究,学会遍历二叉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遍历学习,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习惯(2)促进学生对算法学习的热情,学习在平时生活中建模思想。

学情分析:本学期高一学生刚刚学习完数学选修科目3《算法》,对数据流程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具备探究树理论的基础。

重难点:重点:二叉树特征;难点:二叉树的遍历规则的实际使用。

教学过程:活动一:一起游戏——汉诺塔游戏介绍:汉诺塔是一款WP7平台上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类游戏。

传说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游戏玩法:游戏里有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玩家需要做的是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活动二:二叉树1 特点:一棵由一个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作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所组成的非空树,左右子树又同样都是二叉树。

遍历是对二叉树树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就是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走遍二叉树的所有结点,使每一个结点都被访问一次,而且只被访问一次。

2 几种遍历(1)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2)遍历规则步骤第一第二第三名称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前序遍历左子树前序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中序遍历左子树访问根结点中序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后序遍历左子树后序遍历右子树风味根结点备注二叉树非空活动三:完成图5二叉树的前序遍历abcdeghi图5活动四:分组讨论完成右图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中序CBDAEGF后序:CDBGFEA活动五:讨论探究完成图5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中序:CBAFEGDHI后序:CBFGEIHDA活动五:知识拓展:1假设前序遍历是adbgcefh,中序遍历是dgbaechf,请你推演出该二叉树;2假设后序遍历是gbdehfca,中序遍历是dgbaechf,请你推演出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节奏把控:前序遍历是先访问根节点,然后再访问子树的,而中序遍历则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那么把前序的a 取出来,然后查找a 在中序遍历中的位置就得到dgb a echf 这样我们就知道dgb 是左子树echf 是右子树,因为数量要吻合所以前序中相应的dbg 是左子树cefh 是右子树。

二叉树和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打印

二叉树和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打印

遍历二叉树课程教案
深度为k ,且有2k -1个结点的二叉树。

二、遍历二叉树
遍历二叉树:指按一定的规律对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访问且仅访问
一次的处理过程。

遍历对线性结构是容易解决的。

而二叉树是非线性的,因而需要寻
找一种规律,使二叉树上的结点能排列在一个线性队列上,从而便于遍
历。

遍历的次序:假如以L 、D 、R 分别表示遍历左子树、遍历根结点和
遍历右子树,规定先左后右,则只有前三种情况,分别规定为:
DLR ——先(根)序遍历,
LDR ——中(根)序遍历,
LRD ——后(根)序遍历。

例题:
图-3 图-4
图-2 满二叉树
1
2 3 4 5 6 7 深 度:K=3 节点数:n=23-1
叶子数:N=23-1。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全)实验报告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实验内容编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

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编写程序/***********二叉树的遍历**************/#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typedef struct BiTNode{char data;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BiTNode,*BiTree;/*************************************************///按先序次序构建的二叉树链表void CreatBiTree(BiTree *T){char ch;if((ch=getchar())==' ')*T=NULL;else{*T=(BiTNode*)malloc(sizeof(BiTNode));if(!(*T))exit(1);(*T)->data=ch;CreatBiTree(&(*T)->lchild);CreatBiTree(&(*T)->rchild);}}/*************************************************/ //先序遍历--递归算法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if(T){printf("%c",T->data);PreOrderTraverse(T->lchild);PreOrderTraverse(T->rchild);}}/*************************************************/ //中序遍历--递归算法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if(T){InOrderTraverse(T->lchild);printf("%c",T->data);InOrderTraverse(T->rchild);}}/*************************************************/ //后序遍历--递归算法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if(T){PostOrderTraverse(T->lchild);PostOrderTraverse(T->rchild);printf("%c",T->data);}}/*************************************************/ //main函数void main(){BiTree T;printf("请按先序次序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空格字符表示空树:\n" );CreatBiTree(&T);printf("\n");printf("先序遍历为:\n");PreOrderTraverse(T);printf("\n\n");printf("中序遍历为:\n");InOrderTraverse(T);printf("\n\n");printf("后序遍历为:\n");PostOrderTraverse(T);printf("\n\n");getchar();}运行程序:结果分析:按先序输入的二叉树为ABC^^DE^G^^F^^^(^为空格)该二叉树画成树形为:其先序遍历为:ABCDEGF其中序遍历为:CBEGDFA其后序遍历为:CGEFDBA可以看出运行结果是正确的。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

课题二叉树的遍历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叉树三种遍历的遍历原则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分析、讲授和实践探究,学会遍历二叉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遍历学习,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习惯(2)促进学生对算法学习的热情,学习在平时生活中建模思想。

学情分析:本学期高一学生刚刚学习完数学选修科目3《算法》,对数据流程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具备探究树理论的基础。

重难点:重点:二叉树特征;难点:二叉树的遍历规则的实际使用。

教学过程:活动一:一起游戏——汉诺塔游戏介绍:汉诺塔是一款WP7平台上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类游戏。

传说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上帝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游戏玩法:游戏里有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安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

玩家需要做的是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

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活动二:二叉树1 特点:一棵由一个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作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所组成的非空树,左右子树又同样都是二叉树。

遍历是对二叉树树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就是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走遍二叉树的所有结点,使每一个结点都被访问一次,而且只被访问一次。

2 几种遍历(1)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2)遍历规则步骤第一第二第三名称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前序遍历左子树前序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中序遍历左子树访问根结点中序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后序遍历左子树后序遍历右子树风味根结点备注二叉树非空活动三:完成图5二叉树的前序遍历abcdeghi图5活动四:分组讨论完成右图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中序CBDAEGF后序:CDBGFEA活动五:讨论探究完成图5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中序:CBAFEGDHI后序:CBFGEIHDA活动五:知识拓展:1假设前序遍历是adbgcefh,中序遍历是dgbaechf,请你推演出该二叉树;2假设后序遍历是gbdehfca,中序遍历是dgbaechf,请你推演出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节奏把控:前序遍历是先访问根节点,然后再访问子树的,而中序遍历则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那么把前序的a 取出来,然后查找a 在中序遍历中的位置就得到dgb a echf 这样我们就知道dgb 是左子树echf 是右子树,因为数量要吻合所以前序中相应的dbg 是左子树cefh 是右子树。

二叉树遍历-教学设计

二叉树遍历-教学设计

二叉树遍历--教学设计所属学科:数据库专业:计算机(相关学科)课程:数据结构适用对象:大二上学期本课所讲解的内容为二叉树遍历的三种基本方法和一种新颖的方法,所属学科为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课程之一,是一门集技术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

故本微课结合该课程特点,合理分配知识结构及节奏,并融充分合多媒体技术,算法描述清晰,展现内容丰富,适合课堂教学,也便于自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参加全国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CCT)的学生及计算机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教学思想:本课内容没有太过繁琐的语言,而是采用与多媒体充分融合的方式,并采用部分flash动画讲解遍历方法,生动、简洁、丰富地展现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清晰。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运算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之基础。

由于访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所以我们对所讲解的问题分别举了一个容易和较难的例子,并配上一个难度适中的启发式的习题思考,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学会运用不同的遍历方式解决问题,最后加上顺口溜式的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点更加融会贯通。

教学特色:1、教学思路清晰。

对于遍历的讲解是按照遍历概念、实例、动画演示、算法和总结的步骤进行的,效果较好。

2、在视频讲解中,语言生动而富于亲和力,表达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具独到趣味,激发学生内外动力来实现。

3、在课件中,我们的幻灯片布局简洁,动画紧随讲解节奏的推进而随时跟进,生动形象,而又清晰明了地将所讲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充分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

4、在PPT中我们插入了Flash动画,让遍历方法更加清晰明了,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遍历二叉树说课稿

遍历二叉树说课稿

7. 遍历二叉树说课教案一、教学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蔚敏和吴伟民编写的《数据结构》教材的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重点介绍了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它是一种基础的数据结构课程。

本课主要学习二叉树的遍历算法,主要是教授一些概念性的内容和遍历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职高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和森林的基本概念,对二叉树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本次课程设计针对的学习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并且有一定的争强好胜心。

针对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多寻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本课是学习数据结构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数据结构的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什么是数据结构。

所以学生在同一水平起步学习,在学习本课内容是没有明显的层次及优劣的区别,只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适当的调节课堂节奏,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

3、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了解遍历二叉树问题的提出,学会并能熟练掌握二叉树遍历的三种方法。

4、教学设计思想本设计针对学生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遍历二叉树这一知识点不易理解的问题出发,提出一种解决的方法——拆分法,通过对拆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讲授方式的探讨并结合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索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提高该知识点的课堂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遍历二叉树的学习,了解遍历二叉树问题的提出,学会二叉树遍历的三种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互相合作的意识品质。

(2)能力目标通过对遍历二叉树的学习,了解遍历二叉树问题的提出,学会二叉树遍历的三种方法。

二叉树教案

二叉树教案

二叉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3.掌握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创建二叉树、插入节点、删除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

2.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3.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计算机、投影仪。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纸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树的基本概念,并激发学生对二叉树的兴趣。

Step 2 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教师给出二叉树的定义,并带领学生讨论二叉树的性质(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左子树和右子树)。

Step 3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1.前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递归遍历左子树,再递归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先递归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再递归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先递归遍历左子树,然后递归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Step 4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1.创建二叉树: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二叉树的创建过程。

2.插入节点: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插入节点,并解释插入节点的规则。

3.删除节点: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删除节点,并解释删除节点的规则。

Step 5 练习与拓展1.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2.鼓励学生拓展二叉树的其他应用领域,并进行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和基本操作,使学生对二叉树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练习和拓展,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据结构_二叉树的遍历_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_二叉树的遍历_课程设计

8
if(bt!=NULL)/*二叉树 bt 非空*/ { inorder(bt->lchild);/*中序遍历 bt 的左子树*/ printf("%c",bt->data);/*访问结点 bt*/ inorder(bt->rchild);/*中序遍历 bt 的右子树*/ } } void postorder(bitree *bt)/*后序序遍历二叉树*/ { if(bt!=NULL) { postorder(bt->lchild); postorder(bt->rchild); printf("%c",bt->data); } }
3.2.2 二叉树的中序递归遍历算法
void inorder(bitree *bt)/*中序序遍历二叉树*/ { if(bt!=NULL)/*二叉树 bt 非空*/ { inorder(bt->lchild);/*中序遍历 bt 的左子树*/ printf("%c",bt->data);/*访问结点 bt*/ inorder(bt->rchild);/*中序遍历 bt 的右子树*/ } }
图 1 “菜单”界面
图2
创建二叉树
5
图 3 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图4
二叉树的中序输出
6
图 5 二叉树的后序输出
五:实验总结 虽然做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但是最后还是一一纠正了,并在其中发现了自 身的不足,补学补差。最后终于完成了。
六:源程序附录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数据元素*/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指向左,右孩子*/ }bitree; bitree *root;/*二叉树结点类型定义*/ bitree *creatbitree(bitree *root)/*创建二叉树*/ { char ch;

二叉树遍历讲课教案ppt课件

二叉树遍历讲课教案ppt课件
I; 中序遍历序列:D,C,B,E,H,A,G, I,F,试画出二叉树,并写出该二叉树的前序 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6.5 线索二叉树
§ 何谓线索二叉树? § 线索链表的遍历算法 § 如何建立线索链表?
一、问题的提出
顺着某一条搜索路径巡访二叉树 中的结点,使得每个结点均被访问一 次,而且仅被访问一次。
“访问”的含义可以很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if (T) {
visit(T->data);
// 访问结点
Preorder(T->lchild, visit); // 遍历左子树
Preorder(T->rchild, visit);// 遍历右子树 }
}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二、先左后右的遍历算法
先(根)序的遍历算法 中(根)序的遍历算法 后(根)序的遍历算法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先(根)序的遍历算法:
若二叉树为空树,则空操作;否则, (1)访问根结点; (2)先序遍历左子树; (3)先序遍历右子树。

二叉树的遍历PPT-课件

二叉树的遍历PPT-课件

4 、二叉树的创建算法
利用二叉树前序遍历的结果可以非常方便地生成给定的
二叉树,具体做法是:将第一个输入的结点作为二叉树的 根结点,后继输入的结点序列是二叉树左子树前序遍历的 结果,由它们生成二叉树的左子树;再接下来输入的结点 序列为二叉树右子树前序遍历的结果,应该由它们生成二 叉树的右子树;而由二叉树左子树前序遍历的结果生成二 叉树的左子树和由二叉树右子树前序遍历的结果生成二叉 树的右子树的过程均与由整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生成 该二叉树的过程完全相同,只是所处理的对象范围不同, 于是完全可以使用递归方式加以实现。
void createbintree(bintree *t) { char ch; if ((ch=getchar())==' ') *t=NULL; else { *t=(bintnode *)malloc(sizeof(bintnode)); /*生成二叉树的根结点*/ (*t)->data=ch; createbintree(&(*t)->lchild); /*递归实现左子树的建立*/ createbintree(&(*t)->rchild); /*递归实现右子树的建立*/ }
if (s.top>-1) { t=s.data[s.top]; s.tag[s.top]=1; t=t->rchild; }
else t=NULL; }
}
7.5 二叉树其它运算的实现
由于二叉树本身的定义是递归的,因此关于二叉树的许多 问题或运算采用递归方式实现非常地简单和自然。 1、二叉树的查找locate(t,x)
(1)对一棵二叉树中序遍历时,若我们将二叉树严
格地按左子树的所有结点位于根结点的左侧,右子树的所

数据结构授课教案-第6章

数据结构授课教案-第6章
在现实中的应用:
如族谱、各种社会组织机构等。
在计算机领域:
编译程序中的语法树、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等。
6.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1、树的定义
树是由n(n≥0)个结点组成的有限集合。
如果n= 0,称为空树;
否则,在一棵非空树中,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有一个特定的称之为根(root)的结点,它只有直接后继,但没有直接前驱;
3)二叉树是递归结构,在二叉树的定义中又用到了二叉树的概念;
2、二叉树的五种不同形态
3、二叉树和树的区别:
二叉树不是树的特殊情形,它们是两个概念。
树和二叉树之间最主要的差别是:二叉树中结点的子树要区分为左子树和右子树,即使在结点只有一棵子树的情况下也要明确指出该子树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
6.2.2二叉树的性质
性质5: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的顺序对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从1开始顺序编号,则对于任意的序号为i的结点有:
(1)如i=1,则序号为i的结点是根结点,无双亲结点;如i>1,则序号为i的结点的双亲结点序号为└i/2┘。
(2)如2×i>n,则序号为i的结点无左孩子;如2×i≤n,则序号为i的结点的左孩子结点的序号为2×i。
祖先(ancestor)结点:若树中结点k到ks存在一条路径,则称k是ks的祖先
子孙(descendant)结点:若树中结点k到ks存在一条路径,则称ks是k的子孙
结点所处层次(level) :根结点的层数为1,其余结点的层,其余结点的层数为双亲结点的层数加1
树的高度(depth):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数
完全二叉树:若设二叉树的高度为h,除第h层外,其它各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个数,第h层的结点集中出现在左端若干连续位置上,这就是完全二叉树。

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及二叉树的遍历_设计报告

树与二叉树的转换及二叉树的遍历_设计报告

目录一、设计目的二、问题描述三、需求分析四、概要设计五、详细设计六、调试分析七、用户使用说明八、测试结果九、总结及分析十、参考文献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结合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正确分析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合理地选择相映的存储结构,并能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算法。

2.问题描述要求:91)设计单向链表,实现二叉树的生成。

(2)实现对二叉树的遍历查询;(3)实现对二叉树叶节点的增加;3.需求分析本程序的功能是对任意二叉树进行递归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用栈实现非递归的前序、和后序遍历,还有对树的层序遍历以及树与二叉树的转换。

本程序要求用户以字符输入,若要实现终端结点,最后以回车键建入数据。

本程序的结果将依次打印出递归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用栈实现非递归的前序和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和线索化层序遍历,输入树及树传换成二叉树。

4.概要设计4.1.二叉树创建用链表实现创建一个树结点的结构体,从键盘输入数据,存入数组。

把下标为2*i+1 的值存入左孩子,为2*i+2的存入右孩子。

BiNode creat(),BiNode stree_creat(char *a,int k)。

开始Y参数数组是否空或N把数组的值赋给结点的数返回空指针递归的给左子树赋值参数变为a[2i+1]递归的给右子树赋值参数变为a[2i+2]返回根指针结束图 1、二叉树的创建4.2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1)访问根结点;(2)先序遍历左子树;(3)先序遍历右子树。

void PreOrder(BiNode root)。

开始Y判断结点是否N访问根结点按前根遍历方式遍历左子树按前根遍历方式遍历左子树结束图2、前序递归遍历4.3.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1)中序遍历左子树;(2)访问根结点;(3)中序遍历右子树。

二叉树的各种遍历及直观打印

二叉树的各种遍历及直观打印

目录一.引言-----------------------------------------------------------------------21. 摘要---------------------------------------------------------------------------22. 关键字------------------------------------------------------------------------2 二.正文1. 需求分析-------------------------------------------------------------------------------------------22. 数据结构---------------------------------------------------------------------23. 算法设计---------------------------------------------------------------------3 3.1概要设计---------------------------------------------------------------------------------------------33.2详细设计--------------------------------------------------------------------------------------------44. 调试分析----------------------------------------------------------------------65. 测试结果----------------------------------------------------------------------66.源程序---------------------------------------------------------------------------97. 不足之处----------------------------------------------------------------------158.设计体会-----------------------------------------------------------------------16 四.参考文献-------------------------------------------------------------------16一. 引言二叉树是树形结构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数据结构往往是二叉树的形式,即使是一般的树也能简单地转换为二叉树,因此,二叉树显得特别重要。

第六章树与二叉树教案 二叉树的类型定义 存储结构 遍历 哈夫曼树与哈夫曼编码

第六章树与二叉树教案 二叉树的类型定义 存储结构 遍历 哈夫曼树与哈夫曼编码
或 2k-1 ≤ n < 2k
即 k-1 ≤ log2 n < k
因为 k 只能是整数,因此, k =log2n + 1
问题:
一棵含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可能达 到的最大深度和最小深度各是多少?
1
答:最大n,
2
最小[log2n] + 1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教案
二叉树的类型定义 存储结构 遍历 哈夫曼树与哈夫曼编码
树是常用的数据结构
•家族 •各种组织结构 •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 •编译原理中的源程序语法结构 •信息系统管理 •。。。。
2
6.1 树的类型定义 6.2 二叉树的类型定义
6.2.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6.3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上每个结点至多有两棵子树, 则第 i 层的结点数 = 2i-2 2 = 2i-1 。
性质 2 :
深度为 k 的二叉树上至多含 2k-1 个 结点(k≥1)。
证明:
基于上一条性质,深度为 k 的二叉
树上的结点数至多为
20+21+ +2k-1 = 2k-1 。
(等比数列求和)
k
k
(第i层的最大结点数) 2i1 2k
i 1
i 1
性质 3 :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它含有n0 个叶 子结点(0度节点)、n2 个度为 2 的结 点,则必存在关系式:n0 = n2+1。
证明:
设 二叉树上结点总数 n = n0 + n1 + n2 又 二叉树上分支总数 b = n1+2n2
而 b = n-1 = n0 + n1 + n2 - 1 由此, n0 = n2 + 1 。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教学设计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教学设计

二叉树的遍历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二叉树的遍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2. 能够使用递归和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二叉树的遍历。

3. 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遍历方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二、教学内容:1. 二叉树的遍历概念及分类。

2. 递归遍历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3. 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4. 比较不同遍历方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三、教学重点:1. 能够理解二叉树的遍历分类及其特点。

2. 能够使用递归和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二叉树的遍历。

四、教学难点:1. 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实现。

2. 比较不同遍历方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棵二叉树的图片引入二叉树的遍历概念,并让学生猜测遍历的意义。

2. 介绍二叉树的遍历分类及特点(10分钟)教师介绍二叉树的遍历分类:前序遍历(根-左-右)、中序遍历(左-根-右)和后序遍历(左-右-根),并讲解每种遍历方式的特点。

3. 介绍递归遍历算法的原理及实现(1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前序遍历的递归算法实现,介绍递归遍历的原理和递归函数的编写,让学生理解递归遍历的思路。

4. 演示递归遍历算法的应用(15分钟)教师在白板上画一棵二叉树,演示如何使用递归算法实现不同的遍历方式,并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练习。

5. 介绍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原理及实现(15分钟)教师介绍非递归遍历算法的思路,包括使用栈数据结构进行遍历的原理及实现。

6. 演示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应用(15分钟)教师在白板上画一棵二叉树,演示如何使用非递归算法实现不同的遍历方式,并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练习。

7. 比较不同遍历方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10分钟)教师比较不同遍历方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遍历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

8.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并分析所用遍历方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课题:二叉树一、学习内容(一)了解二叉树的结构特点(二)学习二叉树的遍历方法(三)分析二叉树的应用二、学习目标1、了解二叉树的性质和装满细节2、能够解决有关二叉树的算法题3、掌握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和前序、中序、后续遍历4、熟悉二叉树的应用三、学习过程(一)二叉树的结构特点1、二叉树的性质1、二叉树种的结点最多只有两个子女2、二叉树种任一结点的子女最多只有一个3、左子树和右子树是有顺序的,次序不能颠倒4、每个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2、二叉树的特点1)二叉树是一颗满足性质1-3的树2)由n(n>=0)个结点组成的特殊的树叫做二叉树。

3)在二叉树中,除了叶结点以外,其余结点都有左右子树(二)二叉树的遍历方式1、前序遍历先访问根结点,再遍历其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先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4、层次遍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逐次遍历(三)应用1、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2、计算机语言的语法分析3、运算的实现4、数据的搜索5、排序及查找6、图论应用四、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实操,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知识2、命题练习法:让学生写出完整的算法,深化理解3、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实际中加深印象五、小结1、了解了二叉树的结构特点,性质,及其特点2、掌握了前序、中序、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3、了解了二叉树应用4、学习了实验、命题、讨论等学习方法六、后续策略1、定期复习先前所学知识,巩固基础2、多练习二叉树相关算法题3、利用讨论法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数据结构说课教案

数据结构说课教案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数据结构授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讲教师:2013年 10月19日讲授主题遍历二叉树及二叉树的遍历算法举例授课时数1教学目的:1.掌握二叉树遍历的算法。

教材中介绍了三种(先、中、后序)方法。

2. 遍历算法是基础,由此导出许多实用的算法,如求二叉树的高度、各结点的层次数、度为0、 1、2 的结点数等。

3.由二叉树的遍历的前序和中序序列或后序和中序序列可以唯一构造一棵二叉树,要会手工模拟及编写算法。

由前序和后序序列不能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4.通过典型算法加深的二叉树的理解。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二叉树的递归遍历算法难点是遍历算法的应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20 分钟)3.二叉树的遍历算法举例( 25 分钟)使用教具:计算机和投影仪教学内容(讲授提纲)1.二叉树的遍历的定义:按某种规律,访问二叉树的结点,使每个结点被访问一次且仅一次。

访问的含义包括查询、打印、计算、修改等对结点的操作。

遍历的过程,实际上是按某种规律,将一个非线性结构的结点排成一个线性序列,使每个结点在这种遍历中有唯一前驱和后继关系。

一棵二叉树的遍历序列(在某种遍历方式下)是唯一的,但一般说,二叉树不能由某一遍历序列唯一确定。

2.二叉树的递归遍历算法二叉树 = 根结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将树的遍历转变为子树的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一句话,根据“访问根结点;”在三句话中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3.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先序算法:根左右①二叉树为空,结束②访问根结点③先序遍历左子树④先序遍历右子树4.二叉树的中序遍历中序算法:左根右①二叉树为空,结束② 序遍历左子树③ 问根结点④中序遍历右子树5.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后序算法:左右根①二叉树为空,结束② 序遍历左子树③ 序遍历右子树④访问根结点6.应用举例先序序列:根左右ABDECF中序序列:左根右DBEAFC后序序列:左右根DEBFCA遍历序列与二叉树不是一一对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遍历二叉树课程教案
深度为k ,且有2k -1个结点的二叉树。

二、遍历二叉树
遍历二叉树:指按一定的规律对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访问且仅访问
一次的处理过程。

遍历对线性结构是容易解决的。

而二叉树是非线性的,因而需要寻
找一种规律,使二叉树上的结点能排列在一个线性队列上,从而便于遍
历。

遍历的次序:假如以L 、D 、R 分别表示遍历左子树、遍历根结点和
遍历右子树,规定先左后右,则只有前三种情况,分别规定为:
DLR ——先(根)序遍历,
LDR ——中(根)序遍历,
LRD ——后(根)序遍历。

例题:
图-3 图-4
图-2 满二叉树
1
2 3 4 5 6 7 深 度:K=3 节点数:n=23-1
叶子数:N=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